从血糖长期控制的重要性看新老降糖药的差异
- 格式:ppt
- 大小:5.00 MB
- 文档页数:46
口服降糖药使用方法下面就将各类口服降糖药的功用特点及用法介绍如下,供糖尿病患者选用时参考:一、磺脲类药物治疗效果:大多数Ⅱ型糖尿病患者开始应用时有效,空腹及餐后血糖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可下降1%~2%,随着疗程的延长,效果渐差。
5年后,约半数患者还能保持满意的血糖控制。
副作用:最主要的副作用是低血糖,其发生往往不像胰岛素引起的那样容易早期察觉,且持续时间长,严重时可导致永久性神经损害。
年老体弱、长效制剂用量偏大可发生严重低血糖甚至危及生命。
磺脲类药物种类:第一代:甲磺丁脲D860、氯磺丙脲。
这些药物降糖作用弱,用量大,现已较少使用,但价格便宜,经济条件差的患者仍可使用。
第二代: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优降糖:价廉、应用广,降糖作用明显,为长效降糖药。
达美康:为中效降糖药,降糖作用温和,较少引起严重低血糖副作用。
美吡达与糖适平:均为短效制剂,作用时间短,因此不易造成低血糖反应,老年人服用比较安全。
缺点是服用次数须增加。
糖适平又称为“糖肾平”,主要在肾脏代谢,约95%有胆汁排出,可用于肾功能不全者。
亚莫力:是新一代磺脲类降糖药,与优降糖相比,降糖作用快且持久,促胰岛素释放的作用更快,仅有轻度低血糖反应。
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瑞格列奈:即诺和龙,单独应用低血糖发生较少,与二甲双胍合用降糖效果明显优于两药单用,但须注意避免较重低血糖。
此药能快速使胰岛素释放,有利于控制餐后高血糖,便于病人就餐时服用。
主要的副作用为轻度的低血糖。
主要经粪胆途径排出,无肾毒性。
三、双胍类降糖药主要有降糖灵苯乙双胍、降糖片二甲双胍。
适应症:Ⅱ型糖尿病、肥胖、高胰岛素血症者可首选此类药物;磺脲类继发失效的可改用或加用此类药物;Ⅰ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血糖不稳定者也可服用此类药物。
副作用:最常见的是消化道反应如口苦、口中有异味、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饭后服用可减少这些反应,最重要的是乳酸中毒。
偶有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斑疹,停药后即可消退。
【疾病诊疗】格列齐特缓释片和达格列净哪个更好?来看看4个方面的全面对比格列齐特缓释片和达格列净片都是常见的可以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药物,如果说这两个药物有何区别,那么可以说,这两个药物从药物分类,作用机理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不同,今天就来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下这两个药物。
格列齐特VS达格列净——作用机理从药物的新老程度及药物分类上来说,格列齐特可以算是是一个老药,而达格列净则属于降糖药的新型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属于磺脲类的胰岛素促泌剂类药物,而达格列净则属于SGLT-2抑制剂类药物,其对于血糖控制的作用机理完全不同。
格列齐特之所以能够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它的作用机理主要是能够促进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也就是说,格列齐特应用的先决条件,是糖尿病人的胰岛细胞尚存在分泌功能,对于胰岛细胞仍有分泌功能,但胰岛素敏感性不够或胰岛细胞分泌不足导致血糖升高的糖尿病患者,格列齐特可以增加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对于餐后血糖的控制,有着良好的效果,而作为长效制剂的格列齐特缓释片,对于空腹血糖的控制也有一定的效果。
达格列净则是全新机制的一类降糖药,这类药物通过调低肾脏排泄尿糖的“肾糖阈”,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当人体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为了避免高血糖带来的危害,肾脏会通过将多余的糖排泄进入尿液,通过形成尿糖的方式来加强血糖的控制,而达格列净这个药物,就是通过增加调低肾脏肾糖阈,增加尿糖,从而降低血糖的一类降糖药。
格列齐特VS达格列净——靶向器官保护作用我们服用降糖药,不但要有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还应该考虑药物的靶向器官保护作用。
在磺脲类药物中,格列齐特缓释片可以说是很好的药物,作用时间长,服用方便(每天1次或2次),对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同时在磺脲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还指出,格列齐特缓释片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大型糖尿病临床研究Advance研究发现,格列齐特缓释片具有减少糖尿病患者蛋白尿和肾脏风险的作用,但对于重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30的情况,就应该禁用该药物了。
老年糖尿病人慎用长效降糖药作者:陆基宗来源:《科学养生》2018年第06期71岁的刘大爷是多年的糖尿病患者,用什么药控制血糖,他自己就知道七八分。
为了图省事,刘大爷到药店买来新一代促胰岛素分泌剂格列本脲,这是一种长效降糖药,据说可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而且不容易发生低血糖,对体重影响小,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仍可使用。
没想到的是,服用几天后刘大爷居然出现了低血糖症状,心悸、出虚汗……,家人赶紧把他送到了医院。
医生责怪家人不应该放纵老人自行下药。
那么,糖尿病人、尤其是老年患者应该如何用药呢?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进行性代谢障碍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心脑血管病、癌症列为“全世界三大顽症”。
医学研究发现,老年糖尿病与高血压两种疾病常常“狼狈为奸”,老年人同时患此两病的并不少见。
然而,药理学认为,糖尿病与高血压的用药原则大有不同。
高血压的用药,尽量选用长效降压藥,可达到24小时内平衡降压,杜绝血压的波动。
而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为了避免低血糖引发凶险的“低血糖反应”和老年痴呆症,则尽可能不要服长效降糖药。
这里所说的“长效药”,包括两大类不同的概念。
一是本身半衰期长、作用时间长的药物,每日一次给药,如长效降糖药格列本脲(优降糖)等;二是将原来短效的药物,用特殊工艺制成“长效”的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如原为短效的格列吡嗪(美吡达),每日应三次给药,制成控释制剂后,名为瑞易宁,每日一次即可。
因长效制剂的作用时间过长,不容易进行调控。
尤其是现在市售的一些所谓国产“长效制剂”,好多降糖制剂工艺还未完全过关,特别是速释、缓释微粒的包膜技术上,并不真正“定时”、“恒量”释放药物,所以容易致血糖忽高忽低的波动,特别是容易导致“低血糖反应”,表现为:烦躁、心慌、头晕、软弱无力、面色苍白、流口水、手抖、饥饿感和多汗等,身体素质较差者可致低血糖昏迷或休克。
此时应及时补充食品,如糖水、饼干等。
临床实践表明:老年糖尿病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不宜开始就用常规剂量,以免引起“低血糖反应”。
糖尿病高血糖代谢记忆的中西医认识与治疗综述黄亚会;曹瑞;胡志鹏;呼永河;贺三美;程倩倩;陆鹏;任凤艳;刘丽香;潘迪;易丹;文思【摘要】高血糖“代谢记忆”是指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可对机体不同的组织器官造成持久性损伤,本文从中西医角度出发,论述代谢记忆的西医相关机制:氧化应激、硝化应激、糖基化终产物以及中医“伏邪”“伏毒”理论与“代谢记忆”的联系.在治疗方面,西医提出早期强化血糖控制的原则以及预混胰岛素的优势;而中医则提出活血益气通络的思路在伏邪未发之时进行清透和攻伐.本文中西医并举,罗列对照两者对“代谢记忆”的认识和治则,为后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7(015)021【总页数】3页(P154-156)【关键词】高血糖;代谢记忆;消渴;综述;中医疗法【作者】黄亚会;曹瑞;胡志鹏;呼永河;贺三美;程倩倩;陆鹏;任凤艳;刘丽香;潘迪;易丹;文思【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成都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成都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成都610075;成都军区总医院中医科,成都610083;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成都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成都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成都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成都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成都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成都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成都610075;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成都610075【正文语种】中文高血糖“代谢记忆” (metabolic memory)是指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可对机体不同的组织器官造成持久性损伤,即便高血糖状态得以纠正,这种损伤仍然持续存在[1-3]。
我们知道,糖尿病高血糖状态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长期高血糖状态而产生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而血管并发症才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约占糖尿病病人死亡原因的60%~70%[4]。
降糖药一般作用多久有效果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下降,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为了控制血糖水平,许多糖尿病患者需要服用降糖药物。
降糖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糖水平,但是它们的作用时间和效果也各有不同。
本文将探讨降糖药物的作用时间和有效期,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血糖水平。
一般来说,降糖药物可以分为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两类。
口服药物主要包括胰岛素增敏剂、促胰岛素分泌剂和胰岛素抑制剂,它们通过不同的途径降低血糖水平。
而注射药物主要是胰岛素,可以直接补充胰岛素,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首先我们来看看口服药物的作用时间和有效期。
胰岛素增敏剂是一类可以提高细胞对胰岛素敏感度的药物,常见的有二甲双胍和瑞格列奈。
这类药物一般需要连续服用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明显的效果,通常需要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
而促胰岛素分泌剂和胰岛素抑制剂则可以在服用后较短时间内就产生作用,一般在30分钟到1小时内达到峰值效应,持续时间约为4到12小时不等。
但是这些药物在长期使用后可能会出现耐药性,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注射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和有效期。
胰岛素是一种直接补充胰岛素的药物,可以快速降低血糖水平。
根据不同种类的胰岛素,它们的作用时间和峰值效应也各有不同。
常见的胰岛素种类包括快速作用型、中等作用型和长效作用型。
快速作用型胰岛素一般在注射后15分钟到1小时内达到峰值效应,作用时间约为3到5小时。
中等作用型胰岛素一般在注射后1到2小时达到峰值效应,作用时间约为5到8小时。
长效作用型胰岛素一般在注射后2到4小时达到峰值效应,作用时间可以长达24小时以上。
总的来说,降糖药物的作用时间和有效期各有不同,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
同时,在服用降糖药物的过程中,患者还需要密切监测自己的血糖水平,及时调整用药剂量,以确保血糖水平能够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在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作为一名糖尿病患者,我在长期的控制血糖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以下是我对控制血糖的心得体会总结。
一、认识糖尿病,重视血糖控制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分为1型和2型。
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病因与遗传、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2型糖尿病则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与生活方式、肥胖、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
糖尿病若不及时控制,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认识到糖尿病的危害后,我开始重视血糖控制。
通过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我了解到血糖控制的重要性,明白了只有控制好血糖,才能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二、调整生活方式,科学饮食1. 合理安排饮食: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以低糖、低脂、高纤维为主。
在饮食上,要遵循以下原则:(1)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肥胖。
(2)增加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血糖。
(3)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豆制品等。
(4)限制高糖、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
2.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有助于调节血糖。
3. 适度运动: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三、药物治疗,遵医嘱1. 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如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
2. 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3. 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血糖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心理调适,积极面对1. 保持乐观心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2. 加强沟通:与家人、朋友、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面对疾病。
3. 参加糖尿病支持小组: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互相鼓励,共同战胜疾病。
新药达格列净,强效降糖护心肾,但长期吃,4个注意事项不要忘王叔,66岁,有多年糖尿病史,主要通过二甲双胍缓释片降糖,最近一段时间发现血糖控制不稳定,测量空腹血糖为10.2mmol/L,餐后血糖在16mmol/L左右,因为血糖控制不稳定,王叔明显感觉到口渴,多尿症状加重。
王叔的病友告诉王叔,有一种新型的降糖药达格列净效果非常好,于是王叔决定去医院调药。
医生通过连续测量动态血糖发现二甲双胍缓释片降糖效果下降,决定采取王叔的建议给他调整药物,以新型降糖药达格列净为主要降糖药物,调药期间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剂量逐渐减少,同时增加达格列净的剂量,直至达格列净完全代替二甲双胍。
服用达格列净时期连续监测动态血糖,没有发现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情况,服用达格列净期间监测王叔的肾功能,并没发现肾功能损伤的现象。
三个月后,王叔复查,服用达格列净的情况下血糖指标正常。
许多人都对达格列净很好奇,下面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降糖药达格列净。
一、达格列净的降糖机制达格列净是一种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抑制剂,能够控制肾小管附近的葡萄糖运送,减少葡萄糖转运蛋白能够有效控制葡萄糖进入肾脏,防止肾脏重吸收葡萄糖。
达格列净之所以是新型降糖药主要是因为它能够抑制肾脏重吸收葡萄糖,其他类型的抑制剂主要作用于肠道,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达到总体降糖的目的。
达格列净抑制肾脏重吸收葡萄糖还能够缓解肾脏负担,不利于肾脏代谢更多的糖分,其他类型的抑制剂作用肠道不会缓解肾脏负担,因此抑制肾脏葡萄糖重吸收降糖效果总体比抑制肠道重吸收葡萄糖效果好。
葡萄糖转运蛋白是帮助葡萄糖重吸收的重要蛋白,葡萄糖无法自由通过细胞膜脂质,因此葡萄糖本身无法进入肾脏,需要通过载体运送,葡萄糖转运蛋白是运送葡萄糖的重要载体。
我们正常摄入葡萄糖需要经过机体的代谢后随血液流到肾脏,肾小管重吸收后可以将糖分保留在体内,为机体储存能量,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含量过高,肾小管重吸收后会导致机体储存葡萄糖过多,使机体血糖升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减少葡萄糖重吸收来降低血糖,通过抑制葡萄糖转运蛋白来减少葡萄糖的重吸收,减少机体葡萄糖含量,最终达到降糖目的。
常用抗糖病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常用抗糖尿病药物的剂量和疗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它会导致血糖水平的持续升高。
为了控制血糖水平,许多患者需要依赖抗糖尿病药物。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抗糖尿病药物的剂量和疗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药物治疗的要点。
1. 口服降糖药物口服降糖药物是糖尿病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
常见的口服降糖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通常按照以下剂量进行使用:- 二甲双胍:初始剂量为每日500毫克,分两次口服,并逐渐增加至每日最大剂量2000毫克。
疗程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通常为长期使用。
- 磺脲类药物:剂量根据具体药物而定,一般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
疗程也因药物而异,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调整。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剂量通常为每餐使用,剂量因药物而异。
疗程一般为长期使用。
2. 胰岛素治疗对于某些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无法控制血糖水平,他们可能需要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治疗需要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或使用胰岛素泵。
常用的胰岛素剂量和疗程如下:- 快速型胰岛素:剂量通常在餐前使用,根据餐前血糖水平调整剂量。
疗程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治疗效果而定。
- 中效型胰岛素:剂量通常在晚饭或睡前使用,也可分两次使用。
具体剂量和疗程应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
- 混合型胰岛素:剂量和疗程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通常在早餐和晚餐前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胰岛素治疗需要严密监控血糖水平,并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和调整胰岛素剂量。
3. 其他药物治疗除了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外,一些个别情况可能需要其他药物的辅助治疗。
例如,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血压调节药物。
这些药物的剂量和疗程通常由医生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因此,在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嘱托,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
总结:在使用抗糖尿病药物时,了解正确的剂量和疗程是非常重要的。
口服降糖药物通常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剂量调整,并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则需要根据血糖水平进行剂量调整,剂量和疗程因不同类型的胰岛素而异;其他药物的剂量和疗程需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中老年人的血糖控制与健康饮食血糖控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中老年人群中,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
所以,理解血糖控制与健康饮食的关系,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
一、血糖控制的重要性中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血糖控制对于他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持续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许多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眼部病变、肾脏问题等。
因此,血糖控制对于中老年人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可以减少患病风险,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二、合理饮食对血糖控制的影响1.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是血糖控制的关键。
选择低糖指数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片等,可以减缓血糖的上升速度,保持血糖稳定。
此外,适量摄入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控制血糖,并提供必要的营养。
2. 控制脂肪摄入量脂肪摄入过多会导致中老年人体重增加和胰岛素阻抗,进而影响血糖控制。
建议中老年人选择低脂肪食物,如瘦肉、鱼类和豆类,以获得足够的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
同时,避免煎炸食物和高油脂食品,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3. 控制食物摄入量和饮食频率中老年人往往不需要像年轻人那样摄入大量的能量。
过量的能量摄入会导致体重增加和胰岛素抵抗。
因此,中老年人应控制食物的摄入量和饮食频率,避免过度饮食和暴饮暴食。
三、合理营养的饮食建议1. 控制血糖值最重要的饮食控制目标是控制总体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中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提供能量,但要选择低糖指数和高纤维的食物。
2. 摄入足够蛋白质对于中老年人的健康很重要。
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肌肉质量和骨骼健康。
中老年人可以选择鱼类、瘦肉、豆类和乳制品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3. 脂肪的摄入应适量,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鱼油和坚果。
同时,避免食用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
4. 蔬菜和水果应该是中老年人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有助于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血糖控制。
老年人新血糖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增长,血糖管理成为老年人健康关注的重点之一。
然而,现有的血糖标准往往是基于青壮年人群的,对老年人群体可能存在不足或过高的问题,需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疾病状态重新设定血糖标准。
本文将探讨老年人血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老年人血糖特点以及提出新的老年人血糖标准,旨在为老年人糖尿病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包括了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文章的主题,介绍了文章中将要涉及的内容;正文部分主要分为现有血糖标准、老年人血糖特点和新的老年人血糖标准三个小节,详细解释了老年人血糖管理的重要性和新的血糖标准对老年人血糖控制的意义;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老年人血糖管理的建议。
笔者将通过这一文章结构,全面深入地探讨老年人新血糖标准的重要性及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老年人血糖标准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群体在社会中所占比重也日益增多。
因此,对于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尤为重要。
血糖作为一项重要的生理指标,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然而,现有的血糖标准大多是针对年轻人和成年人设定的,并不能完全适用于老年人。
因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健康状况及代谢能力与年轻人存在较大差异,老年人在血糖控制方面存在一些特殊的需求和挑战。
因此,制定适合老年人的新的血糖标准显得尤为迫切。
通过本文的探讨,旨在为调整现有血糖标准,制定更科学合理的老年人血糖标准提供参考和依据,以促进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提高,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正文2.1 现有血糖标准目前,血糖标准通常是根据一般成人的血糖水平制定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正常血糖水平应在空腹时低于6.1mmol/L,餐后2小时应低于7.8mmol/L。
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导致血糖升高。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为特征。
早期发现并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口服药物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常用手段之一,而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是两种常用的口服药物。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药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效果。
格列齐特缓释片的治疗效果格列齐特缓释片属于胰岛素增敏剂,通过增加肌肉和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格列齐特缓释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1. 降低血糖水平多项研究表明,使用格列齐特缓释片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血糖水平。
长期使用格列齐特缓释片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患者的高血糖发作。
2. 减轻胰岛素抵抗格列齐特缓释片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胰岛素更好地发挥作用,降低血糖水平。
3. 减少并发症风险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格列齐特缓释片可以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瑞格列奈的治疗效果瑞格列奈是一种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酶的活性,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胰岛素抵抗和血糖水平。
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1. 提高胰岛素分泌瑞格列奈能够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岛素的释放,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治疗效果的比较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都是2型糖尿病常用的口服药物,它们在治疗效果上有着一些不同之处。
1. 作用机制格列齐特缓释片属于胰岛素增敏剂,通过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水平;而瑞格列奈是一种DPP-4抑制剂,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和减少胰岛素抵抗来降低血糖水平。
老年糖尿病人:为何慎用长效降糖药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在患病后,病人需要做好接受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
而且,有部分病人甚至需要接受终身治疗。
目前,在糖尿病病人的群体中,老年阶段的病人占绝大多数。
当下,长效降糖药具有降糖快速、持久等优势,受老年糖尿病人的青睐。
但是,据临床研究发现,虽然一些长效降糖药在短期可以起到明显效果,但是因为其药物自身作用较强,部分血糖原本不太高的老年病人在用药后可能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不利于病人的血糖控制。
因此,临床建议老年病人应谨慎使用降糖药。
但是,仍有些老年人不了解为何要慎用长效降糖药物,所以导致因长效降糖药使用不当而造成糖尿病人不适等问题的发生,威胁老年糖尿病人的生命安全。
那么,接下来由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老年糖尿病人的用药原则是什么?老年糖尿病人不宜使用的降糖药物有哪些?为什么老年糖尿病人需要慎用长效降糖药物?老年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的危害?一、老年糖尿病人用药原则糖尿病是全身慢性进行性代谢障碍疾病的一种,且多发于老年群体。
虽然引起此类病症的因素不明,但是多数人认为与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所以在国外又将其称之为现代生活方式病。
当下,在病理学不断研究中发现,对于老年糖尿病人而言,为了避免降糖药物过量而引起低血糖、老年痴呆症等问题的发生,需要谨慎使用或不使用长效降糖药物。
对于长效降糖药物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种,具体如下:(1)半衰期长、作用时间长的药物:通常情况下,病人只需每日使用1次这种降糖药物,例如:格列本脲等。
(2)使用特殊工艺将短效药物制作成长效降糖药物,例如:格列吡嗪被制成瑞易宁等。
所以,老年糖尿病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从小剂量开始使用降糖药物,并根据血糖情况逐渐增加剂量,切勿在用药初期就应用常规剂量用药,避免引起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危及其生命安全。
二、老年糖尿病人不宜使用的降糖药物1.降糖灵降糖灵是口服降糖药物的一种。
在临床大量研究中发现,糖尿病人长期使用后会出现多种问题,例如:吸收不良、维生素B12缺乏等,甚至还会出现缺乏叶酸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