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结构图1
- 格式:ppt
- 大小:721.50 KB
- 文档页数:20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复习知识点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一、行星地球1.宇宙: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
2.天体:●概念:物质存在的形式,包括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以及一些星际物质(如气体、尘埃)。
●天体系统:各天体相互吸引、绕转才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3.太阳系及其成员:●九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冥王星。
●它们的公转运动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又可以分为三类:(1)类地行星::水、金、地、火星(2)巨行星:木、土星(3)远日行星:天王、海王、冥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记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4.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1)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2)质量体积适宜——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3)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水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提供能量:●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
来源:内部的核聚变。
●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2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有一定相关系:(P12)1、3图是正相关,2图是负相关。
三、地球运动:1.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绕转中心:地轴(它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o另一周期是:太阳日(24小时),360o59’●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南极上看是顺时针。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其他各地角速度都为15o/h。
第一章从宇宙看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地点天系统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4)太阳系银河系其余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其余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一般行星(课本P6)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挨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8)分类特色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由(课本P9)外面条件安全稳固的宇宙环境——各行其道,互不扰乱自己条件适合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适于呼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一、为地球供给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假如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根源是核聚变反响。
其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
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地,典型城市拉萨,太阳辐射能困穷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⑴供给光热资源;⑵保持地表温度,是促使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期间生物固定此后累积下来的太阳能;⑷平时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根源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层太阳活动的主要种类光球层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记色球层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日冕层太阳风(太阳结构P6)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⑴世界很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11 年)有必定的有关性(课本P11 活动);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止;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祸、地震等自然灾祸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二节,第三节,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图示运动方式环绕地轴转动在椭圆轨道上环绕太阳转动运动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第一单元重点图示图一:太阳系模式图读图要点:按照距离太阳由远及近的顺序,八大行星排列为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其中地球位于从内向外的第三条轨道上,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知识链接:为什么说地球具有普通性;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图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读图要点:(1)注意横为纬度,纵坐标为年太阳总辐射量。
(2)通过读图能够得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
知识链接:年太阳总辐射量纬度分布与生物量纬度分布的关系。
图三:太阳大气层的结构读图要点:(1)掌握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层。
(2)光球层的太阳活动为黑子,色球层的太阳活动为耀斑,日冕层的太阳活动为太阳风。
(3)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
知识链接: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
图四: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读图要点:(1)地球自转角速度全球相同,为每小时15°。
(2)通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60°纬度自转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
(3)极点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为零。
知识链接:由于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并且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日冕色球光球图五:地球公转的轨道(1)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近日点为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快,远日点为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慢。
知识链接:准确判断五一节、建军节、中秋节、元旦节等节日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图六:黄赤交角读图要点:(1)能够辨认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
(2)通过读图获得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34′。
(3)黄赤交角的度数目前为23°26′。
知识链接:当黄赤交角变化大时,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变大,热带和寒带的范围都将变大,温带范围变小;当黄赤交角变小时,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变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