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焦深度法的自动调焦方案设计与 实验验证
- 格式:pdf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7
自动调焦镜头的原理及实现方法自动调焦镜头的原理及实现方法自动调焦镜头在摄影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内置的电子传感器和电机系统,能够自动调整镜头焦距,确保拍摄的主体清晰锐利。
本文将深入探讨自动调焦镜头的原理及实现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摄影技术。
1. 原理概述自动调焦镜头的原理主要基于相机内置的传感器对焦点进行检测和分析。
当摄影师按下快门按钮或半按快门按钮时,传感器会对拍摄场景进行扫描,并通过对焦算法计算出最佳焦点位置。
电机系统会根据计算结果自动调整镜头的位置,使得主体清晰锐利。
2. 对焦方法自动调焦镜头一般采用以下几种对焦方法:- 相位对焦:利用传感器对光线的相位差进行测量,以确定焦点位置。
这种方法对于静态场景和较快速度的移动拍摄非常有效。
- 对比度对焦:通过分析拍摄场景中图像对比度的变化来确定焦点位置。
这种方法适用于静态场景和需要高精度对焦的拍摄任务。
- 混合对焦:结合相位对焦和对比度对焦的优势,实现更快速、更精准的对焦效果。
3. 实现方法自动调焦镜头的实现主要依靠以下几个关键技术:- 电子传感器:用于检测光线相位差或图像对比度变化,作为对焦的依据。
- 对焦算法: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计算出最佳对焦位置的算法。
不同的相机厂商和镜头型号可能采用不同的算法。
- 电机系统:根据对焦算法的计算结果,驱动镜头进行自动调整,使得主体清晰锐利。
- 反馈系统:用于确认镜头是否已经达到最佳对焦位置,确保对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个人观点自动调焦镜头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摄影师的拍摄工作,提高了拍摄效率和质量。
然而,对于一些特殊场景和需求,手动对焦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技术。
在实际拍摄中,摄影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对焦方式,从而获得更理想的拍摄效果。
总结自动调焦镜头作为摄影领域的重要技术,通过电子传感器、对焦算法、电机系统和反馈系统等关键技术的支持,实现了快速、精准的对焦功能。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调焦镜头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技术创新。
h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基于FPGA的自动调焦电路设计与实现院(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副教授2009年6月hh摘要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以及现代光学仪器设备在智能化、简便化方面的突破,令数字光学设备迅速普及。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的成熟与发展使得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方式的自动调焦成为可能。
本设计使用FPGA作为数字信号处理与系统控制的核心器件。
将由摄像头输入的模拟电视信号转换为数字电视信号;经过FPGA处理后再将其转换为模拟电视信号输出,并由电视机显示;同时FPGA控制电机的进退实现自动调焦。
系统硬件部分以FPGA为核心,搭载输入视频处理器SAA7111AHZ与数字视频编码器SAA7120以及RAM等其他附属电路。
系统软件部分使用I2C总线实现对输入视频处理器和数字视频编码器的初始化,实现PAL制式模拟电视信号-YUV 数字电视信号-PAL制式模拟电视信号的转换,并使用电视机将其输出。
根据复合视频图像信号的相关原理,对输入视频的中心区域进行灰度熵值的运算,并控制电机的转动方向以阈值法实现自动调焦。
在本设计中,完成了相关的软件和硬件设计,并经过调试后,能够实现较好效果的自动调焦。
关键词:FPGA;灰度熵;输入视频处理器;数字视频编码器hhABSTRACTThe digtal optical equipments become popular,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ery-large-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the major breakthrough of the modern optical equipments in intelligentizating and facilitating process. The automatic focusing which based on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can be realized.In this desgin, FPGA is the key component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system control.Firstly, an analog TV signal captured by the camera is transformed to a digital TV signal; and then the digtal TV signal is processed by FPGA and finally it is transformed to an analog TV signal output;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omatic focusing is realized by the motor controled by FPGA.In the hardware part of the system,FPGA is used as the key component,with accessory circuit such as video input processor, digital video encoder and so on.In the software part, the video input processor and digital video encoder is initialized throgh the I2C bu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interconversion of PAL standard analog TV signals and YUV digital TV signals ,which are the output of monitor.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composite video signal,the system selects the center part of the input video and calculates its gray region entropy , then control the motor rotation to realize automatic focusing using the thresholding method.hhIn this design, the relevant software and hardware are completed, and can bring automatic focusing into effect well after testing .Key words:FPGA;Gray entropy; Video Input Processor; Digital Video Encoder目hhh 录第1章绪论 (1)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 概述 (2)1.2.2 国外研究现状 (3)1.2.3 国内研究现状 (4)1.3 主要研究内容 (5)第2章自动调焦系统相关理论 (6)2.1 复合视频图像信号 (6)2.1.1 电视扫描原理 (6)2.1.2 复合视频图像信号的组成 (6)2.1.3 复合视频图像信号主要制式 (8)2.2 I2C总线 (9)2.2.1 概述 (9)2.2.2 I2C总线的主要特点 (10)2.2.3 I2C总线的工作状态及时序 (11)2.3 自动调焦的几种主要方法 (13)2.3.1 测距方法 (13)2.3.2 聚焦检测方法 (14)2.4 基于灰度熵值法的自动调焦算法 (15)2.4.1 灰度熵值提取算法 (15)2.4.2 阈值判断算法 (15)2.5 本章小结 (16)第3章自动调焦系统的硬件设计 (17)3.1 总体方案 (17)3.2 FPGA最小系统 (18)h3.2.1 芯片简介 (18)3.2.2 FPGA的配置 (20)3.3 视频输入处理器及系统 (22)3.3.1 SAA7111AHZ芯片简介 (22)3.3.2 SAA7111AHZ的应用电路 (23)3.4 视频输出处理器及系统 (25)3.4.1 SAA7120芯片简介 (25)3.4.2 SAA7120的应用电路 (26)3.5 其他电路设计 (27)3.5.1 电源电路 (28)3.5.2 外置RAM电路 (28)3.5.3 串口电路 (28)3.5.4 LED指示灯电路 (29)3.6 电路系统的PCB设计 (29)3.7 本章小结 (30)第4章自动调焦系统程序设计 (32)4.1 编程环境 (32)4.1.1 VHDL硬件描述语言特点 (32)4.1.2 VHDL的设计流程 (33)4.1.3 编译环境QuartusII的设计特点 (34)4.1.4 QuartusII开发软件的设计流程 (35)4.2 软件设计总体流程 (36)4.3 视频转换芯片的初始化 (36)4.3.1 I2C总线设计 (37)4.3.2 视频转换芯片的初始化寄存器设置 (37)4.4 自动调焦算法的编程实现 (41)4.5 本章小结 (44)hh第5章系统仿真、调试与性能分析 (45)5.1 系统仿真结果 (45)5.2 系统调试 (46)5.3 系统性能分析 (49)5.4 本章小结 (49)结论 (51)参考文献 (52)致谢 (55)hh第1章绪论1.1课题背景和意义自动调焦,又称为自动对焦、自动聚焦。
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调焦技术摘要: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微电子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环境与背景下,存取与处理图像的技术变得更加实用和便捷。
为了使得获取的图像更加清晰,加强对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调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图像处理;自动调焦技术1自动调焦技术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调焦技术的运用原理主要是指通过图像处理的调焦算法来分析和处理图像探测器所获取的图像,进而更加准确地判断图像的离焦程度,再结合调焦技术来控制和驱动镜头,从而逐渐提升图像的清晰度,直到图像的对焦达到标准地清晰标准与要求。
当前,对焦深度法与离焦深度法是当前运用最为普遍的两种自动调焦方式。
离焦深度法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获得对焦目标信息,从而使得自动对焦得以更好的实现。
同时离焦深度法对不同程度的离焦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对离焦、模糊图像的相关信息进行更好地获取与把握,进而结合相关信息来更好地判断对焦的位置,从而更好地对镜头进行驱动来实现自动对焦。
离焦深度法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的减少采集图像的次数和驱动电机的时间,使得离焦深度法的调焦速度变得更快、更好。
但是离焦深度法存在较大的误差,具有较差的稳定性和精度。
此外,对焦深度法的自动调焦主要通过“对焦搜索”机制的利用来实现的,其在评价图像清晰度时,则运用的是清晰度评价函数,并结合反馈出来的清晰度评价函数值,运用调焦搜索算法来驱动和控制镜头,以此来实现准确或者精准对焦。
对焦深度法的调焦判据比较多样和灵活,驱动与控制调焦的电力与结构比较简单,且其稳定性很好,使用范围比较广泛。
2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对焦技术2.1对图像的清晰度进行评价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对焦首要关键就是对图像的清晰度进行合理的评价判断,而进行评价判断就要用到评价函数。
对图像清晰度进行评价的函数应该具备三点特点,首先,评价函数所形成的曲线只具备一个“峰”,即在对同一个物体进行摄像时,摄像最为清晰的焦点应该只有一个并且对应评价函数的最大值;其次,评价函数在峰值的两侧分别是“单调的”,即单调的上升或者是单调的下降;最后,评价函数在最高峰两侧下降程度应该较大,即整个函数曲线“更陡”。
一种基于频谱分析的离焦深度自动对焦法
裴锡宇;冯华君;李奇;徐之海
【期刊名称】《光电工程》
【年(卷),期】2003(030)005
【摘要】通过计算2幅不同离焦位置的图像频谱的径向分布,推算出目标物体的离焦深度,从而调整镜头位置完成自动对焦.算法适用于任意目标物体,尽管是基于频谱的,但是并不需要计算离焦图像的频谱,算法精度可达4%,鲁棒性良好.
【总页数】4页(P62-65)
【作者】裴锡宇;冯华君;李奇;徐之海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
州,310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703;TN911.73
【相关文献】
1.提高显微镜自动对焦范围的频谱分析法的研究 [J], 赵航;沈亦兵;黄明富
2.基于离焦量差异定性分析的自动对焦方法 [J], 林忠;黄陈蓉;卢阿丽
3.自动对焦综合性能指标及一种基于双向两次下降的自动对焦算法 [J], 林忠;黄陈蓉;卢阿丽
4.基于对焦深度法的自动调焦方案设计与实验验证 [J], 邹昌帆;汪向阳;陈佐龙;周
磊;孙明;张昌雷;;;;;;
5.基于深度学习的显微离焦图像法颗粒深度测量 [J], 徐日辛;周骛;张翔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简化对焦模型的自动对焦窗口调整方法
吴迪;冯华君;徐之海;李奇;陈跃庭
【期刊名称】《光子学报》
【年(卷),期】2016(0)7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简化对焦模型的自动对焦窗口调整方法用于数码相机自动对焦过程.根据初始对焦窗口和初始像距计算初始对焦窗口边界的视场角,镜头位置改变后,再根据此视场角和新的像距计算新的对焦窗口边界,进而调整对焦窗口,实现景物跟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物距未知的情况下近似地计算出目标的像高,与固定对焦窗口相比,能够避免背景信息的干扰,使评价函数具有单峰性.且该方法计算过程与图像内容无关,不受图像模糊程度的影响.
【总页数】5页(P30-34)
【关键词】自动对焦;调整;基于窗口的图像处理;成像系统;图像评价
【作者】吴迪;冯华君;徐之海;李奇;陈跃庭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435
【相关文献】
1.红外成像自动调焦中动目标对焦窗口选择研究 [J], 李明明;王新赛;李坚;张勇
2.自动对焦综合性能指标及一种基于双向两次下降的自动对焦算法 [J], 林忠;黄陈蓉;卢阿丽
3.基于二代小波算法的数字全息显微成像自动对焦方法 [J], 陈朋;李杰;徐泽楠;王海霞;张怡龙
4.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字病理扫描系统单次曝光自动对焦方法 [J], 李强;刘贤明;韩凯歌;江俊君;季向阳
5.基于改进爬上算法的数字显微镜自动对焦方法 [J], 罗文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