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6周四年级民语班汉语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59.50 KB
- 文档页数:26
小学四年级汉语教案教案标题:小学四年级汉语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四字词语的拼音和意思。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语进行简单的句子构建。
3. 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词语与他人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1. 四字词语的拼音和意思。
2. 运用所学词语进行句子构建。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四字词语的意思。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语进行句子构建。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四字词语的卡片或图片。
2. 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出示四字词语的卡片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词语的意思。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手势或其他辅助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Step 2: 学习词语拼音和意思(15分钟)教师逐个出示四字词语,并帮助学生正确读出拼音和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联想、比喻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词语的意思。
Step 3: 句子构建练习(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句子模板,让学生根据所学词语进行句子构建。
教师可以先示范一两个例子,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练习。
教师可以逐个点评学生的句子,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Step 4: 拓展活动(10分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如配对游戏、问答环节或小组对话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词语进行交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Step 5: 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应的作业。
作业可以是练习书写所学词语、编写句子或其他相关的练习。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所学词语,如写作文、参加演讲比赛等。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其他教学资源,如课外读物、多媒体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练习等方式进行评估。
同时,教师可以定期进行口头或书面的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小学语文四年级的教案(优秀6篇)小学语文四年级的教案篇1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学会10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课文,批出“看松鼠表演”“看松鼠做巢”的段落。
4.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5.写一段话,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弄清课文是如何将内容表达具体的,学会表达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机灵可爱的松鼠执着的寻找落叶筑巢的情景。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子,学习怎样把课文写具体。
教学难点:学习语言,品味语言。
让学生自己读书,抓住关键词句理解。
教具安排:生字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10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课文,批出“看松鼠表演”“看松鼠做巢”的段落。
教学过程:一、导言激趣:1.松鼠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动物,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第11课《看松鼠做巢》,看看文中机灵的松鼠执着地寻找落叶筑巢的情景。
2.读课题,针对课题质疑。
二、初读:1.自读课文。
想想课文写了些什么,并边读边圈生字,读完课文后把所圈生字反复多读几遍直到熟练。
检查生字。
2.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想想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来。
三、精读: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边读边思考:松鼠是怎样表演的?用笔勾画有关词句。
2.同桌相互交流。
3.全班交流。
相机引导学生读句子:“有的……有的……有的……”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课件,了解松鼠表演的几种不同方式。
4.学生自由读这一段。
(1)指名读,教师相机评议指导朗读。
(2)齐读。
四、学习生字1.本课生字中,注意巢,鼠,湿,饶均为翘舌音。
2.字形结构上巢、鼠、费、伞为上下结构的字,附是左中右结构的字,三部分要紧凑。
指导书写时注意归类学习,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2.写一段话,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
抽读生字卡片。
2.上节课同学们了解了松鼠是怎样表演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松鼠是怎样做巢的。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并学会书写“春”、“天”、“花”、“开”等生字词。
(2)能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简单的句子表达。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
(2)通过朗读、背诵、表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3)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珍惜每一天。
教学重点:1. 认识并学会书写“春”、“天”、“花”、“开”等生字词。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1. 学会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简单的句子表达。
2. 通过朗读、背诵、表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文朗读音频、图片等。
2. 学生:预习课文,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春天主题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自然充满了生机。
”二、学习生字词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并学会书写“春”、“天”、“花”、“开”等生字词。
2. 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3.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代表,用生字卡片组成句子。
三、朗读课文1.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跟读。
2.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指导。
3. 邀请学生上台表演,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书写和课文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请回忆一下。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小组合作1. 学生分组,每组讨论课文内容,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2. 每组选一个代表,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对这段话的理解。
汉语教课方案教课方案(人教版四年级第一册)课题:第六课巨伞下的城市课时一词语教课目的: 1.知识与技术(1).让学生掌握本课的词语(2).使学生掌握要点词语,会读并理解(3).能运用词语并进行组词造句2.过程与方法经过检查学生的预习状况,使学生娴熟地掌握本课的词语。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改变环境对人类生计与发展的利害问题教课要点:掌握课文词语的读音、意思和用法教课难点:使学生能运用词语进行组词造句教课方法:领读法、解说法、启迪式学习方法:合作式、自主学习教课准备:课本、词语卡片教课过程:一、检查复习状况1.听写第五课的词语(用听写本)2.抽查复述课文状况3.抽查造句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今日我们学习第六课:巨伞下的城市。
第一我们来学习生字词。
三、学习新课1.部署学习任务,提出学习要求2.学习词语(1).抽查预习状况,开火车轮番读词语(2).教师朗诵词语,学生跟读(3).小组相互沟通,相互议论,将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小组间进行议论,如不可以解决请提出全班一同解决。
小组报告沟通状况3.学习疑难词语大千世界:广阔无边的世界讨之一笔:绝不介怀架:支起,撑起来如同:仿佛,仿佛包庇:包庇,保护袭扰:侵袭骚扰设置:建立安置加以:加以一定供给:以物质人力知足需要固定:使某一东西不挪动不改动恶劣:很坏纷至沓来:前后接踵,绵延不停4.给学生两分钟时间将词语记着并听写四、小结本节课内容部署作业作业: 1.抄录词语2.造句3.预习课文。
新学堂四年级语文第六周教案学科: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百花园二)百花园二一、作文题目:写周记二、作文要求:1.把开展普通话宣传活动的过程写清楚。
2.写出活动后的感受与收获。
3.写完后要反复阅读,认真修改。
三、走进“语文大课堂”1.启发谈话,明确要求。
2.小组讨论,为推广普通话可做些什么活动,有哪些形式,商定计划。
3.交流活动的内容及形式,小结。
4.小组交流“推普”的做法。
5.学生模拟“推普”的情景。
6.学生在班内交流感受或收获范文:推广普通话周记金秋十月,果实累累,我们迎来了第十四个全国普通话推广周。
汉语,传承了巍巍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普通话,不但是中华民族各地区之间进行交流的通用语,还是联合国的六种语言之一。
推广普通普通话是全国通用语言,是我们与同学、老师、家人及陌生人沟通的工具。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顺利达成我国与世界的接轨,广泛规范地使用普通话已成为我们每一位少先队员的责任。
能克服语言隔阂,增进民族地区交流;推广普通话,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广普通话,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校园推广普通话,能够规范师生言行、美化育人环境、提升全体师生的语言素质和文明意识。
湘西州民族中学作为同类学校的标杆,集民族性、地区性、标志性于一体,这决定了“推普”对于我校的发展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我校以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己任,切实将积极普及普通话作为提升学校文明形象的重要途径,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当成师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人生目标,真正使普通话成为我校第一服务用语、第一工作用语和第一交际用语。
在第十四届“推普周”到来之际,为落实本届活动的主题:“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加快我校推普步伐,营造文明活泼的校园氛围,特向全校师生员工发出以下倡议:首先从我做起,积极学习普通话,文明使用规范字。
其次课堂内外、师生、同学之间使用普通话交流,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
小学四年级汉语教课设计【篇一:小学四年级汉语文上册备课及教课设计】小学四年级汉语文上册教课进度表2021 .8 月25 日小学四年级上册汉语文教课工作方案一、班级状况剖析我班共有学生15 人,此中男生11 人,女生 4 人,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讲堂上仔细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必定的语文修养,展开也比较全面,有优异的学习习惯。
关于整体来说因为根基过差,拼音一块仍旧是一大难关,还有个别同学仍是没有准时达成作业,思想不可以扩散,上课踊跃性不强。
需要多加指导,多加鼓舞。
二、教材剖析本册共有课24 篇。
教材后边还编排 6 篇课外学习课文。
每组教材包括生字词、课文和练习三全局部。
每一单元安排了一次综合性练习。
附录局部包含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
教材共六个专题,它们挨次是:多彩的生活、心中的朋友、名人故事、生活小故事、绚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河山。
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切近少儿生活,表达时代特色,蕴涵教育价值。
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色:1、环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联合专题持续安排综合性学习,表达课程标准倡议的理念和目标。
3、大批更新课文,使教材更为切近少儿生活。
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保持“综合练习〞的框架构造,增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6、完美图像系统,着重图文并茂。
三、教学目标1、语文学习过程中,感觉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认识祖国壮丽的河山,培育热爱祖国、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骄傲感、科学家的优异质量;遇到关爱别人、助人为乐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展开语言能力的同时,启示学生的思想,培育学生留意察看、擅长思虑的能力。
2、认识生字65 个字,会写210 个字。
累计认识2000 个字,会写1300 个字。
3、会使用词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开始练惯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一般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1.课文:《聪明的猴子》2.重点词语:调皮、皱纹、神气3.学习方法:阅读、讨论、朗读、书写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能流畅朗读课文。
2.能正确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4.能通过朗读、讨论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1.完整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理解和运用重点词语。
3.流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1.辨析调皮、皱纹等词语。
2.能准确把握课文的节奏和语调。
五、教学准备1.课本和教师用书。
2.黑板、彩色粉笔或标记笔。
3.图片或实物道具。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课文《聪明的猴子》,引起学生兴趣。
2.学习课文(2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复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重点词语讲解(15分钟)–介绍本课重点词语的意思。
–给出例句,让学生理解其用法。
4.课文分析(15分钟)–跟学生一起分析课文中的人物、事件及情节。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5.朗读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和语调。
6.课文赏析(10分钟)–讨论课文的主题、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7.操练书写(10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书写练习。
七、教学反馈1.结束课堂时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根据需要进行个别辅导。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小学四年级汉语教案【篇一:小学四年级汉语文上册备课及教案】小学四年级汉语文上册教学进度表2015.8月25日小学四年级上册汉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我班共有学生15人,其中男生 11 人,女生 4人,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整体来说由于基础过差,拼音一块仍然是一大难关,还有个别同学还是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思维不能扩散,上课积极性不强。
需要多加辅导,多加鼓励。
二、教材分析本册共有课24篇。
教材后面还编排6篇课外学习课文。
每组教材包括生字词、课文和练习三大部分。
每一单元安排了一次综合性练习。
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
教材共六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心中的朋友、名人故事、生活小故事、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
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
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5、保持“综合练习”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三、教学目标1、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培养热爱祖国、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生字65个字,会写210个字。
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