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工培训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12.61 KB
- 文档页数:6
注塑部操作工培训大纲一、培训目标:1.了解注塑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掌握注塑机的操作及日常维护;3.学习如何正确操作模具以及更换模具;4.熟悉注塑产品的质量要求及有关测试方法;5.掌握常见注塑缺陷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二、培训内容:1.注塑工艺基本知识1.1注塑工艺原理1.2注塑工艺流程1.3塑料的选用及其特点1.4模具结构和型腔设计1.5熔料特性和熔体流动规律2.注塑机的操作与维护2.1注塑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2注塑机的启动和停机操作2.3注塑机的调整和参数设定2.4注塑机的故障排除及常见问题解决2.5注塑机的维护保养方法3.模具的操作与维护3.1模具的组装和拆卸操作3.2模具的更换和调整3.3模具的维护保养3.4模具的故障排除及常见问题解决4.注塑产品质量要求4.1注塑产品的尺寸和外观质量要求4.2注塑产品的材料及机械性能要求4.3注塑产品的检测和测试方法4.4常见注塑产品缺陷分析及解决方法5.安全操作与环境保护5.1注塑机操作中的安全措施5.2模具操作中的安全措施5.3废料处理和废水处理方法三、培训方法:1.理论授课:采用讲解、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2.实操演练:组织学员进行实际的注塑机操作和模具操作练习;3.实地考察:组织学员参观相关企业的注塑车间,了解实际生产情况;4.答疑解惑:安排专门时间解答学员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培训评估方法:1.理论考试:对学员进行培训内容的理论知识考核;2.操作考核:对学员进行注塑机操作和模具操作的实操考核;3.实务考察:对学员进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考察。
五、培训结果评价及证书发放:1.根据培训评估结果,将学员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2.对合格学员发放培训合格证书,记录个人培训成绩及学时。
六、参考教材:1.《注塑工艺学》;2.《注塑机械操作与维护》;3.《模具设计与制造》;4.《塑料制品质量检验与测试技术》。
操作工安全培训内容操作工是工厂生产线上至关重要的一环,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直接关系到整个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工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因此,操作工的安全培训内容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操作工安全培训的内容进行展开详细分析说明,旨在提高操作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
1. 工作场所危险品认识:操作工需要明确了解在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品,并了解其特性和危害。
这包括对于化学品、易燃材料、尖锐物品等危险品的识别和安全操作要求。
操作工应学习如何正确存放、使用和处理危险品,以及遇到事故时应该采取的紧急应对措施。
2.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操作工应受到相关培训,了解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头盔、安全鞋、耳罩、眼镜、手套等。
培训内容应包括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佩戴方法、日常保养与清洁、更换和修理等。
操作工应明白个人防护用品的重要性,并确保在工作期间始终佩戴。
3. 机械设备操作技能培训:操作工应接受相关机械设备的操作培训,包括正常操作、维护、清洁和故障排除等。
操作工应了解机械设备的使用原则、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志,学会使用紧急停止装置,并熟练掌握紧急情况下的紧急停机操作。
4. 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置培训:培训应包括火灾的预防、发生时的应急处置以及灭火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操作工应熟悉紧急疏散路线和应急出口,学会正确报警和组织疏散。
此外,应强调灭火器的分类和使用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正确站立姿势、使用灭火器的顺序和操作步骤。
5. 职业病防护和人体工程学知识:操作工应了解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如何正确佩戴防护口罩、呼吸器,避免职业病的发生。
同时,操作工还应了解人体工程学知识,遵循正确的工作姿势和操作方式,以减少工作中潜在的身体伤害。
6. 紧急救护培训:培训应包括咨询急救知识、学习现场救助技能和应对常见工伤事故的处置方式。
操作工应了解心肺复苏、止血和包扎等基本急救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和同事的生命安全。
机床操作工培训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机床操作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机床操作工作是一项需要高度技术和技能的工作,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能够胜任。
本文将着重介绍机床操作工的培训内容和方法。
一、培训内容1. 机床的基本知识机床的基本知识是机床操作工培训的基础,包括机床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各部件的功能等。
培训人员需要了解各种类型的机床,如车床、铣床、磨床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 机床的操作技能机床的操作技能是机床操作工培训的重点内容,包括机床的开关操作、工件的夹紧和定位、刀具的安装和调整、切削参数的设置等。
培训人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这些技能,以确保能够熟练地操作各种类型的机床。
3. 安全操作规程机床操作工在进行工作时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培训人员需要了解各种类型的机床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并能够在操作中有效地做好安全措施。
4. 故障排查和维护机床在日常操作中难免会出现故障,培训人员需要学习如何排查和解决这些故障,以确保机床的正常工作。
此外,培训人员还需要学习机床的日常维护,以确保机床的长期稳定运行。
二、培训方法1. 理论教学培训人员首先需要通过理论教学来了解机床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理论教学可以通过课堂讲解、教材阅读等方式进行,让培训人员对机床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2. 模拟操作模拟操作是培训机床操作工的重要环节,通过模拟操作可以让培训人员在没有实际操作机床的情况下,先行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
模拟操作可以通过虚拟实验等方式进行,让培训人员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并纠正错误。
3. 实际操作操作技能,并通过实际操作来熟练运用这些技能。
在实际操作中,培训人员需要由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和监督,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正确性。
4. 实习锻炼在完成理论教学、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后,培训人员需要进行一定的实习锻炼,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实习锻炼可以通过到企业进行实习或参与实际生产等方式进行,让培训人员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操作,增强工作经验。
炼钢厂各车间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转炉车间安全操作规程二、连铸车间安全操作规程三、运转车间安全操作规程四、废钢车间安全操作规程五、机修车间安全操作规程一、转炉车间安全操作规程叉车安全操作规程1、叉车驾驶人员必需经过专业训练,并经相关部门考评同意,发给上岗证,方准单独操作,严禁无证驾驶;实习司机除有实习证外,必需有正式司机随车带教。
2、叉车在停车过程中,不得操纵换向开关使叉车忽然转向行走,不然易损坏传动齿轮和发动机。
3、叉车处于停车状态,进行起升前后倾工作时,必需将操纵杆手柄置于空挡,以免长时间运转造成离合器和发动机损伤。
4、起步时要查看周围有没有些人员或障碍物,然后鸣笛启步。
叉车在急转弯、不平道路、湿滑道路行驶时应减速,车间、库房内时速不得超出4公里。
5、叉车失控时,应快速开电源开关和制动手柄,待修理好后才能使用。
6、随时注意指示灯、警告灯使用情况。
7、严禁酒后驾驶,行驶中不准打手机和闲谈。
8、车辆不得超载使用,叉工件时,叉件升起高度不得超出叉车要求最高高度,运行时叉件离地高度不得大于0.5米。
9、车辆在运行中或还未停稳时,严禁任何人上下车和扒车、跳车,除司机外,车辆其它部位严禁乘人。
10、叉车停止后,将换挡操纵杆扳到中位,拉紧手制动,关闭电锁,切断电源。
吹氩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前,必需检验各操作台各部分运转情况,发觉问题立即找相关人员检验处理,不得私自处理或操作.非本岗位人员不得操作多种仪器、仪表、按钮和旋钮。
2、钢包车轨道下严禁积水,不得积有潮湿物品及泥土。
3、全程吹氩管子严禁被铲车压。
4、插氩气头时,严禁开启阀门和开动钢包车。
5、钢水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严禁靠近气体控制柜、喷枪(氩棒)运转装置。
测温取样装置、喂丝机、皮带输送装置系统等全部运转设备。
6、喂丝机压下轮压下时,严禁把手放在上下轮之间,以预防压伤,喂丝机工作中严禁把脚踏在喂丝机轨道上,以免轧伤,喂丝机导管升起和落下时,严禁从其下方穿越。
冲压操作工培训内容一、操作工应掌握基础知识:1、冲压操作工掌握“三好”“四会”基本内容。
(1)三好:管好、用好、修好。
管好:管理好设备。
操作工管好车间分配责任机台,每天对机台点检;记好点检记录并保持记录清洁不得丢失。
什么是点检,{为了提高、维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通过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或者借助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规定部位(点)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以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这样的设备检查称为点检。
}用好:用好设备。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合理润滑。
做好下班设备“无脏乱差”、填好规定记录。
修好:修好设备。
严格执行维护规程,熟悉设备性能,操作原理及时排除故障,配合检修人员检修设备、并参加试车验收工作。
(2)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会使用:熟悉设备性能、结构、工作原理“学习和掌握操作规程,提高操作技术熟练度。
会保养:学习和执行设备维护、润滑要求,按规定清扫、擦洗,保持设备和周围环境清洁。
会检查:熟悉设备结构、性能、了解工艺标准和检验判断、能够鉴别出设备的异常现象及发生部位,并找出原因,能够按设备完好的标准判断设备的技术状况。
会排除故障:如果设备出现故障,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故障扩大,能够完成一般的调整简单的故障排除。
二、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管理的“五定”方针其中润滑管理的“五定”指: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具体内容包括:1.定点:根据设备润滑表上的指定的润滑部位、润滑点、检查点,实施定点加油、添油、换油,并检查液面高度及供油情况。
2.定质:各润滑部位使用的润滑材料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备说明书上的要求。
采用代用材料和掺配代用材料要有科学依据;润滑装置、器具要清洁,以防污染油料。
3.定量:按设备润滑表上规定的油、脂数量对各润滑部位进行日常润滑。
搞好添油、加油和油箱换油时的数量控制和废油回收,做好设备治漏工作。
数控操作工操作规程培训内容
数控操作工操作规程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数控机床的基本知识介绍:介绍数控机床的定义、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数控机床的操作流程:介绍数控机床的开机、关机、机床回零、工件装夹等操作流程。
3. 程序编写与调试:教授数控机床程序的编写与调试方法,包括程序语言的使用、功能代码的选择、加工参数的设定等。
4. 数控机床的操作要点:讲解数控机床各操作按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例如手动操作、自动操作、急停等。
5. 数控加工工艺与刀具选择:介绍数控加工的常用工艺,如铣削、钻孔、攻丝等,并讲解刀具的选择原则和使用方法。
6. 机床维护与保养:教授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方法,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
7. 安全操作与应急处理:强调数控机床操作的安全性,教授应急处理措施,如机床故障的排除、刀具碰撞的处理等。
通过以上培训内容,数控操作工能够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加工质量。
同时,培训也能够提高操作工的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操作工安全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操作工安全技能培训对于企业的生产安全和员工的个人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分析操作工安全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以提高操作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1. 安全意识培养:操作工安全技能培训的首要内容是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
通过安全意识的培养,能让操作工明确自身安全责任,了解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学习如何发现和预防事故隐患,以及应急处理措施等。
这些内容不仅能提高操作工的自我保护意识,还能在工作中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
2. 安全知识讲解:操作工安全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安全知识的讲解。
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生产法规、消防安全知识、安全防护设施的使用方法等。
操作工需要了解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应对措施,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安全设备,掌握事故应急处理的基本方法等。
通过系统的安全知识讲解,操作工能够对自身所处的工作环境和相关设备有充分的了解,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安全操作规程培训: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高效,操作工安全技能培训必须包含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
该培训内容主要涵盖操作工在工作中应当遵守的各项规定和操作规程,包括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物品的正确存放和处理方法、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等。
通过安全操作规程培训,操作工能够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
4. 安全技能培训:除了上述内容外,操作工安全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还包括一些实践技能培训。
例如,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紧急逃生的技巧和方法、急救知识等。
这些技能的培训能够提高操作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为他们的个人安全和工作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通过对操作工安全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的详细分析,我们能够看出操作工安全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强这方面的培训是企业确保生产安全和员工个人安全的基础。
通过提高操作工的安全意识、传授安全知识、规范操作行为和实践技能培训,我们能够建立一个安全、稳定和高效的生产环境,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挖掘机操作工培训完整版挖掘机操作工是指通过掌握挖掘机的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以高效、安全地完成挖掘机的作业任务的技术工人。
为了提高挖掘机操作工的技能和素质,促进挖掘机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挖掘机操作工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是挖掘机操作工培训的完整版。
一、培训内容:1.挖掘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包括挖掘机的各个部位及其功能,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等。
2.挖掘机的安全规章制度:学习挖掘机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预防措施和处理应急情况的方法等。
3.挖掘机的操作技术:学会挖掘机的基本操作技术,包括启动和停机操作、前进和后退操作、原地转弯操作等。
4.挖掘机的作业技术:学习挖掘机在实际作业中的技术要点,包括挖掘机的施工作业技术、各种材料的装载和卸载技术等。
5.挖掘机日常维护与保养:学习挖掘机的日常保养与维护,包括清洗与检查机器、加注机油和润滑油等。
6.事故处理和故障排除:学习挖掘机事故和故障的处理方法和排除技巧,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1.理论课程:开展挖掘机理论知识的授课,包括教学课件、教材等,着重讲解挖掘机的结构、原理以及操作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和注意事项等。
2.实践操作:进行实际的挖掘机操作训练,结合操作练习机器,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操作工的技能水平和实际作业能力。
3.场地演练:在模拟的作业场地上进行各种情况下的挖掘机作业演练,通过模拟真实作业场景,培养操作工的应变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
4.实地考察:组织操作工去实地考察挖掘机作业现场,了解实际工作情况,增加对挖掘机作业的认识和理解。
三、培训计划:1.预备培训阶段:进行预备培训,了解挖掘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熟悉挖掘机的操作界面和控制方法。
2.理论培训阶段:开展理论课程,讲解挖掘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掌握挖掘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学习挖掘机的安全知识和事故处理方法。
3.实操培训阶段:在专门的实操培训场地进行挖掘机的实际操作训练,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操作工的实际作业能力。
新上岗操作工人培训内容随着工业发展的不断推进,操作工人在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操作工人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新上岗操作工人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培训内容的设计和实施角度来探讨新上岗操作工人培训的内容。
一、理论知识培训新上岗操作工人首先需要接受一定的理论知识培训,包括生产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范等。
通过讲解、演示和讨论等方式,使操作工人了解工作的背景和要求,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际操作培训理论知识培训之后,新上岗操作工人还需要进行实际操作培训。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操作工人亲自进行操作,熟悉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各项操作技能。
培训过程中,应注重培养操作工人的操作灵活性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安全知识培训作为操作工人,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
因此,新上岗操作工人培训中必须包含安全知识培训的内容。
这包括安全操作规范、事故案例分析、应急处置等。
通过培训,能够使操作工人充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四、团队协作培训在现代生产中,团队协作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
新上岗操作工人培训中,应该加强对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团队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操作工人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专长。
五、技能提升培训为了提高操作工人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新上岗操作工人培训还应包括技能提升培训。
这种培训可以包括工艺改进、新工艺工具的使用、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使操作工人能够适应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
六、问题解决能力培养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操作工人需要具备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新上岗操作工人培训中应注重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际操作等方式,让操作工人学会分析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持续学习培训在现代工业环境中,技术更新和工作要求不断变化。
操作工培训1•上班后你要做的几件事: 1.1开机前的准备工作;1.2按工艺文件要求生产;1.3设备/模具安装调试(由指定的专人去做);1.4设备/器具的每日保养;1.5整理工作环境(又叫做5S)2.上班后做开机前的准备工作:3. 2.1检查工作环境是否与下班前一样;一般目测一下就可以,就像下班后回到家,眼睛自然要扫视一下家里的情况一样。
对于重要的岗位,会有一个检查表。
这个表就是指导你下班前整理工作环境用的表, 他叫《**岗位5S检查表》2.2设备是否符合开机条件;这个问题实际上与检查工作环境一样。
因为下班前你已经作了设备每日保养,确保设备可以正常运行,那么第二天上班后的检查就可想而知了。
2.3 一般开机前的准备工作不超过5分钟。
4.开机:按相关设备的操作规程要求开机。
一般要先检查设备是否符合开机条件,设备润滑状态是否符合要求,运动部件上是否有异物等。
然后按操作顺序开机。
在设备运行的起初10分钟内,密切注视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有无异响。
5.注视设备运行状态方法:首先要掌握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通过眼看、耳听、鼻闻。
许多设备有供操作者监控的仪表,操作员不仅要观察仪表指示是否正常,还须观察设备的运动部件和操作员能感觉到的运动状态是否正常,运动异常往往伴随着声音异常,要注意捕获设备“多余的”声音。
有规律的“多余的”声音和突然出现的“多余的”声音以及“多余的”气味,对设备的危害都是巨大的,应立即停机检查。
6.安装调试工装夹具应注意事项:按工艺卡要求进行工装夹具安装调试。
正确的定位与夹紧是加工出合格产品的前提, 要防止“假定位”和“假紧”。
7.模具安装调试:按工艺卡要求进行模具安装调试。
8.首件:设备、模具和工装夹具安装调试后生产的第一件。
9.首件检验:一边调试,一边检验。
首件检验项目按工艺卡。
10.首件检验不合格处理:首件检验不合格,必须重新安装调试。
首件检验不合格不得转入正式生产。
11.你所在的工位要做哪些安装调试?安装调试工作往往要有一定资历的人去做,但你需要了解你所在工位的安装调试有几种。
一般有设备调试、模具安装调试、工装夹具安装调试和过程特性参数调试三种。
12 什么是过程特性参数调试?例如:铸焊过程特性参数是指:铸焊的气压、温度、时间等参数。
通过调节这些参数就是过程特性参数调试。
工艺文件上对过程特性参数调试有严格的规定。
13. 设备调试:为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对设备特性参数进行的调试。
例如铸焊底模与夹具的相对位置调试,刮板的调试,顶块位置的调试等,铸板切刀宽度的调试等就属于设备调试。
14 安装调试(指工夹模,以下同)很困难,应向谁反映?直接向班长、车间主任反映,或向质检员反映。
15.工作中经常要重新安装调试,应向谁反映?向质检员、班长和车间主任反映。
一般经常要重新安装调试的原因有:1)安装调试的方法不合理;2)安装调试执行不当;3)工装夹具模具损坏或失效;4)工装夹具模具设计不合理;例如:如果经常松动,要重新调试锁紧,影响工作效率,这种情况就要反映。
16.每次上班后生产的第一件如何检验?为什么要检第一件?与上一班的末件比对检验或直接与首件比对检验。
检第一件是为了确保设备和工夹模具的状态与上一班一致,是对开机前准备工作的进一步确认。
17.每次下班前生产的最后一件如何检验?为什么要检最后一件?与首件比对检验。
检最后一件是为了确保所有加工品符合要求,进一步确认设备和工夹检模具的状态满足加工要求,为下班前的每日设备保养提供依据。
18.游标卡尺的使用:游标卡尺的使用有两点比较重要,其一是卡尺的卡法,其二是读数的读法。
不会用可以随时问检验员。
19.本工位的设备操作:车间主任会指定专人来教你,你也要主动问师兄师姐们。
20.你知道本道工序经常出问题的点吗?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你经常关注本岗位的质量状态包括:1)检验员经常发现不合格的问题点;2)自检经常发现不合格的问题点;3)调试经常发现不合格的问题点;21.你应如何关注经常出问题的点?对于经常发现不合格的问题点,要加强自检,弄清不合格的原因并在操作时格外注意。
原因弄不清问质检员、班长,或者主任,并加以注意。
22.当你发现本工位的不合格品数在增加,怎么办?这个你要弄清楚,否则你有可能吃冤枉亏。
因为你这里发现不合格,有可能是你造成的,更有可能是你的上道工序造成的,也可能是材料不合格造成的。
弄不清可以找检验员、班组长或车间主任分析。
23.生产过程中自检的重要性:确保产品符合工艺要求。
生产过程中,设备、工模夹具的工作状态可能发生变化,通过自检可以掌握这些变化,避免不合格品的继续生产,同时一边生产一边自检,还可以发现上道工序的不合格品,减少不良品流入下道工序,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24自检自检是加工的重要组成部份。
一边加工一边用眼睛观察加工件,这种观察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检,这种自检是非常全面的自检,工艺上通常把这种自检叫加工。
另一种自检是规定了检验方法、项目和时间间隔的,也是由加工者实施的自检,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自检。
25多长时间自检一次?工艺文件是如何规定的?不同工位自检频次要求是不一样的,有些工位,工艺文件上可能还没有规定自检频次,因而除了按工艺文件规定自检外,最重要的是要弄清为什么要自检。
对于经常发现不合格的问题点,自检时间间隔要短一些。
36•加工者要做那些记录?首先必须明白,加工者的主要工作是加工,多数情况下,无须加工者做记录。
必须做的记录有:生产流转卡上的记录,该记录是为了表明,上道工序传下来多少件,你做了多少件,你自检了多少件,不合格数和不合格品的流向。
大多数工位无须做自检记录,开机前的准备检查记录也可以不做。
每日设备保养,大多数工位也无须做记录,如果你做设备调试,设备检修,模具检修,则必须要有记录。
当然,领导临时安排要你做的记录,你必须做。
26.如何确定自检项目?自检项目有的在工艺文件上有规定,有的没有,需要加工者灵活掌握。
对于经常发现不合格的问题点,即使工艺文件上没有规定,也要检验,检验次数要增加。
对于不经常出现问题的工段或产品,即使很少发现问题,一般也要自检,但自检频次可少一些。
27.自检不合格怎么办?自检不合格,应停止加工,找车间主任、检验员确认不合格,分析原因,直到消除不合格后才能重新加工。
当然你也可以先找检验员确认不合格,注意不合格原因没有消除,检验员是有权制止你继续生产加工的。
28.自检中发现上道工序不合格怎么办?自检中发现上道工序不合格,应停止加工,找车间主任、工艺员确认不合格,当然你也可以先找检验员确认不合格,然后由车间主任去处理。
不合格品的继续加工,即使是上道工序的,你也有责任。
29.你的加工目标是什么?它与你的质量目标是什么关系?加工目标是满足工艺文件上的加工要求或加工图的加工要求。
质量目标是由你的领导订的,满足加工要求仅是质量目标的一部份。
30.你了解上道工序的加工目标吗?上道工序的加工目标是满足上道工序工艺文件上的加工要求或加工图的加工要求。
上道工序加工完成并满足加工要求后,你这道工序才能开始加工,因而你在加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上道工序的加工品是否满足其加工要求。
31.你了解下道工序的加工目标吗?下道工序的加工目标是满足下道工序工艺文件上的加工要求或加工图的加工要求。
本道工序加工完成并满足加工要求后,下道工序才能开始加工,因而你在加工过程中要经常自检,确保不要因为你的加工品不合格而影响下道工序的加工。
32.你知道你所在的工序与上下两道工序的关系吗?上道工序加工完成并满足加工要求后,你这道工序才能开始加工;本道工序加工完成并满足加工要求后,下道工序才能开始加工。
33.你了解你的加工目标与成品质量目标的关系吗?成品质量是由一道道工序质量组成的,你的加工目标没有达到,有可能导致成品质量目标达不到,当你所在工序 A类产品特性不合格时,由此做出的成品也不合格。
34 你对生产流转卡的作用知道多少?生产流转卡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质量方面,它是生产过程中物料流动的合格证,就象我们的产品交给客户需要有合格证一样,上道工序的加工品流到下道工序需要有合格证,这个合格证就是生产流转卡;其二生产方面,它表明了生产计划管理在每个工位的落实情况,对生产流转卡上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可以使生产计划做的很精细;其三便于生产追溯和质量追溯,生产任务没有完成,通过生产流转卡很快就能追溯到主要影响工位,同样出了质量问题,通过生产流转卡很快就能追溯到是哪道工序质量检验失职。
35.什么叫三不?不接收,不制造,不传递。
不接收:生产流转卡上无质量检验人员的签字或签章,不接收上道工序流转下来的加工品;不制造:已经流转下来,但生产流转卡上无质量检验人员的签字或签章,不制造;不传递:不搬运生产流转卡上无质量检验人员的签字或签章的加工品。
本道工序的加工品,生产流转卡上无质量检验人员的签字或签章,不许搬运。
36.执行三不时不得不停工怎么办?找车间主任。
37.不知道加工品是否合格怎么办?找检验员。
38.不知道怎么检验问谁?问检验员。
39.当检验员、班长或车间主任意见不一致时,听谁的?听检验员的。
40.你听说过“客户就是上帝”这句话吗?你是怎么理解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客户、按客户的要求去做的,客户永远是对的。
41.你的客户是谁?我的客户是我下道工序的同事。
检验员常在我们的下一道,所以检验员也是我们的客户。
42 你是谁的客户?我是上道工序同事的客户。
43. 你知道设备有哪些保养?设备保养一般分为:每日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和三级保养四种。
44 什么是设备每日保养?设备每日保养是由操作者做的,其主要工作是清洁、复位。
对有问题的点做关注性保养,但一般不超过紧固润滑的范围。
45.什么是设备一级保养?一级保养是由使用单位指定人员做的,时间间隔按设备使用说明书,其主要内容是紧固、润滑。
46.什么是设备二级保养? 二级保养也是由使用单位指定人员做的,时间间隔按设备使用说明书,其主要内容是紧固、润滑、调整。
47.什么是设备三级保养?三级保养是由设备制造单位或其指定单位做的,时间间隔按设备使用调整状态,三级保养又称大修。
48.你知道怎么做设备每日保养?大多数设备每日保养的主要内容是清洁、复位,对于有问题的点做一下专题保养,但也不超出紧固、润滑的范围。
有些设备对每日保养的要求很高,这时有一个《设备每日保养记录卡》来指导你做设备每日保养。
49.什么叫5S?5S管理是用来管理工作环境的,它来源于日本,现全球很流行。
它的原意是:清除、整理、清洁、保持、自律。
对于每个操作者来说,做 5S就是要:让设备停下来,清理工具、夹具、检具和辅具,清洁他们并将其放回原处。
整理现场的零件,按指定位置放好待加工品,待检品,合格品。
清理废品、废料,并将他们移到车间指定地方。
清理图纸工艺文件和质量记录,并将其放回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