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考点――物质的结构、属性、新材料及其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342.00 KB
- 文档页数:7
中考物理总复习基本物理量、公式、定律规律总结及专题题型归类精讲、训练【物质】一、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物质存在的两种形式:一是实体物质,如空气、水、铁等。
二是场物质,如电场、磁场、电磁场。
2、物质的状态变化⑴判断发生何种状态变化时,3、熔化和凝固⑴描述物质熔化和凝固的图像。
如图各点表示什么状态?各段表示什么过程?⑵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⑶晶体熔化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4、汽化和液化⑴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平缓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都能发生,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所以蒸发有致冷作用。
液体蒸发的快慢:①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液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得快.②对于同种液体,表面积越大、温度越高、表面附近的空气流通得越快,蒸发越快。
如建造坎儿井,减少水的蒸发。
沸腾是液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上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意:①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②液体温度达到沸点,要能继续吸到热,才能沸腾。
③液体的沸点跟液面上的气压有关,压强增大,沸点升高。
如高压锅内压强为两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升为120℃。
⑵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
液化时要放热,如蒸汽熨斗。
液化有两种方法:①所有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②气体液化的温度跟压强有关,压强增大,气体能在较高的温度下液化。
如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加压液化成液体。
5、升华和凝华⑴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如舞台上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降温,制造“白雾”。
⑵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如电灯泡发黑是气态钨遇冷,在灯泡壁直接变成固态钨。
6、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形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其中水的位置不断变动着,水的状态不断转变,在这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因此,水循环影响地球各地的气候和生态,我们应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记住云、雨、雾、露、霜、雪、雹的形成过程:①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夜间降温,在低空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低空形成雾.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夜间降温,在低空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草木等物体上形成露.②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夜间降温,在地面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草木等物体上形成霜。
2024年中考物理核心知识点考点归纳—透镜及其应用考点一透镜知识点一:透镜1.定义: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2.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放大镜等等;3.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知识点二: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类凸透镜凹透镜别概念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图例性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对光具有发散作用质应放大镜、老花镜近视镜用注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或发散作用是和光线原来的传播方向相比的,并不是指光线的最终传播方向.知识点三:透镜的几个基本物理量(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2)光心:如甲、乙两图所示,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焦距用“f”表示。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考点二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点一:照相机(1)原理:镜头由凸透镜制成,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构造:镜头(凸透镜)、胶片、调焦环、光圈环、快门等几部分组成。
(3)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像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两倍焦距;像距大于物距.知识点二:投影仪(幻灯机)(1)原理: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构造:凹面镜、光源、螺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
(3)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像距大于两倍焦距;像距大于物距.知识点三:放大镜(1)原理:镜片由凸透镜制成,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像距大于物距.考点三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识点一:【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目的: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
.32 .理科考试研究•物理版2021年3月10日基于SOLO 理论的中考物理武题分析与教学启示—以长春市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为例别丽丽1张赢今2侯恕1(1.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2.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吉林长春130000)摘要:基于SOLO 理论,本文分别从题型与两种不同的内容主题划分维度对长春市2020年的中考物理试题进行 整体分析,再选取各个SOLO 层次的具有代表性的试题进行单独分析,从中得到教学启示,以期为实际的教学带来 助益.关键词:S 0L 0理论;中考物理;试题分析;启示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不仅评价学 生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是各类高中甄 选学生的重要参考依据,是学生教育阶段的一次分水 岭.中考试题的特点与命题趋势、考查内容与方式等 不仅深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更是对本地区的物理教学和学习具有重要的指挥作用,对中考物理试题进 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长春市2020 年的中考物理试题为例,基于S O L O 理论对其进行分 析,以期为中考物理试题的分析和实际的教学与学习 提供参考.1 S O L O 分类理论概述我国约二十世纪90年代末引进由著名教育心理 学家比格斯(Biggs )及其同事提出的S O L O ( Structureo 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 )分类理论,SOLO 理 论深受教育界的关注,并逐渐获得认可.S O L O 理论是 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评价标准,主要包含前结构层次(Prestructural )、单一•结构层次(Unistructui 'al )、多元结构层次(Multistructural )、关联结构层次(Relation al ) 和扩展抽象结构层次 ( Extended abstract ) 等五个逐 级递进的层次m .其中前三个层次表征知识的积累, 以识记和理解为主,后两个层次表征掌握知识整体结 构的思维能力,以分析和综合应用等为主,S O L O 理论 可相对准确地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所达到的深广度.而截止至2020年7月30日通过中国知网(C N K 1) 搜索主题词“S 0L 0,物理”仅有139条结果,搜索“SO L O , 中考物理”竟为 0,所以基于 SOLO 理论分析中考物 理试题是迫切且必要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基于S O L O 理论的整体试题分析2.1 试题SO L O 层次划分由于学生至少处于单一结构层次水平(U )才能 解答试题,所以试题不存在前结构层次水平(P ).依据SO L O 分类理论,将试题的层次及其特征具体划分见 表1.表1中考物理试题S 0L .0层次划分表SOLO 层次水平特征描述试题难度单一结构(U )情景熟悉,信息单一,仅需应用一个知识点(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即可 解决的问题非常简单多元结构(M )情景熟悉,需要应用两个或两个以上 独立的知识点解决的问题简单关联结构(R )情景新颖,信息较多,需要综合地应用多个知识点进行整体地分析与推 理而解决的较为复杂的物理问题中等扩展抽象结构(E )情景新颖、复杂,信息量大,需要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综合地对相关知识 点进行迁移应用、拓展、演绎归纳等 才能解决的复杂物理问题难2.2 各类题型的S O L O 层次分析2019年起,长春中考试题便有了减少总题目数量,增加每道题目小问的趋势,将作图题融合进综合题里.2020年长春市中考物理试题共四种题型,各类 题型的S O L O 层次分布见表2,基本符合简单题、中等题、难题的比例为7: 2: 1.其中,填空题虽然以多元结作者简介:别丽丽(1993 -),女,辽宁盘錦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育教学;张赢今(1995 -),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育教学; 侯恕( 1965 -),女,吉林长春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育教学.2021年3月10日理科考试研究•物理版• 33 •构层次(M )为主,但每个空基本上仅涉及一个知识点,综合题也偏重基础性.表2试题题型的SOLO 层次分布表UMRE合计分数百分比(%)分数百分比(%)分数百分比(%)分数百分比(%)分数百分比(%)选择题1680.00210.00210.00002028.57填空题216.67866.66216.67001217.14计算题00550.00550.00001014.29综合题001864.28517.86517.862840.00合计1825.723347. 141420.0057.1470100标中指出,运动和相互作用部分是物理学的核心内 容、能量部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由表4可知,运动和 相互作用部分占比最高,达44. 29%,关联结构层次 (R )中,能量部分的占比最高,符合课标的要求.2.3 基于课程标准的试题内容划分及其S O L O 层次分析基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 科学内容分为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三大部分,具体划分见表3 ,其划分内容的S O L O 层次见表4.课表3基于课标的考査内容划分表一级主题二级主题三级主题(包括内容)1.物质1. 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2物质的属性1.3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1.4新材料及其应用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及其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 用;物态变化过程及其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物质的物理属性;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与密度的测量;物质的构成与原子的模型;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资源利用与环境 保护2•运动和相互作用2.1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2. 2机械运动和力 2. 3声和光 2.4电和磁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速度及其公式的运用;重力、弹力、摩擦力及 其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与测量、二力平衡的条件;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简单机械与杠杆的平衡条件;压强及其改变的方法;液体压强及其相关因素、大气压强及其应用、流体 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应用;浮力及其相关因素、阿基米德原理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声 的产生与传播条件;声音的特性与应用;光的反射定律、折射现象及其特点;平面镜成像 的特点及应用;凸透镜与凹透镜的作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白光的组成与不 同色光的混合;波长、频率与波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磁场;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及影响其方向的因素;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与电磁感应的应 用;电磁波及其传播速度与应用.3.能量3.1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3. 2机械能3.3内能3.4电磁能3.5能量守恒3.6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能量及其存在的形式;能量的转移;功与能量;动能、势能及其相互转化与机械能;机械 功和功率;机械效率;内能和热量与燃料的热值;比热容及其自然现象;热机的工作原 理;电源和电器的作用;电压、电流和电阻及其关系与欧姆定律;电路图、串并联电路的 连接、应用及其特点;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电功和电功率及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焦 耳定律;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节约用电;能量守恒定律;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效率与方 向性;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特点与问题;能源的开发利用表4课标考查内容的S 0I .0层次分布表UMRE合计分数百分比(%)分数百分比(%)分数百分比(%)分数百分比(%)分数百分比(%)物质990.0000110.00001014.29运动和相互作用2167.74722.5839.68003144.29能量1770.83312.50416.67002434.28综合0000480.00120.0057.14合计4767. 141014.291217. 1411.4370100.34 •理科考试研究•物理版2021年3月10日2.4各模块主题的试题S O L O 层次分析查单一结构层次(U )内容;声学占比最少,仅有1道按照被广泛认可的主题内容模块划分的S O L O 层 题.各S O L O 层次所占的比例如图1所示,偏重简单程次分布见表5,以力学和电磁学的考查为主,且包含的度的试题,中、难题所占比例均偏低.S O L O 层次最广泛;热学与光学所占比例相同,主要考表5各模块知识的SOLO 层次分布表UMRE合计分数百分比(%)分数百分比(%)分数百分比(%)分数百分比(%)分数百分比(%)声学21000000002 2.86热学9100000000912.86光学777.78222.220000912.86力学1350.00519.23830.77002637. 14电磁学1676. 19314.2929.52002130.00力电综合0000266.67133.333 4.28合计4767. 141014.291217. 1411.4370100扩展抽象结构水平图1各SOLO 层次的试题所占比例3各S O L O 层次的试题分析基于表1所示的中考物理试题S O L O 层次划分标准,选取各层次的代表性试题进行具体分析.3.1单一结构层次(U )试题分析例题1 (2020年长春市初中毕业水平考试物理第4题)用水作为暖气中的传热介质是因为水的().A .沸点高B .密度大C .比热容大D .导电性强分析:本题源自教材“比热容”一节的“想想议 议”栏目,从生活应用的角度考查学生对于水的吸放 热能力的认识,仅考查水的比热容这一个知识点.3.2多元结构层次(M )试题分析例题2 (2020年长春市初中毕业水平考试物理第8题)穿轮滑鞋的小红因用力推墙而运动,对此现 象中相关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A . 小红相对墙是静止的B . 小红后退时惯性变小C •力改变了小红的运动状态分析:本题源自教材“力”一节“想想做做”栏目,考查“参照物” “力” “惯性”三个知识点,且知识点间 的关联性不强,学生只要能正确回忆并应用每个知识 点即可解答.例题3 (2020年长春市初中毕业水平考试物理第12题)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托举 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奔向太空.(1)火箭装载的燃料具有热值_的特点;火箭加速升空时,卫星的机械能_•(2) 太阳能电池是人造卫星的主要能源装置,太阳能属于_(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3)北斗定位功能可以让我们知道外卖小哥的实时位置,北斗定位通过_传递信息.分析:试题以科技发展的情境为载体,考查“热 值”“机械能” “能源”与“信息传递”这四个相互独立 且基础的知识点.3.3 关联结构层次(R )试题分析例题4 (2020年长春市初中毕业水平考试物理第10题)某科技小组为快递公司设计的分拣计数装 置简化电路如图2所示.为定值电阻,/?2为光敏电阻,当有光照射时电阻变小,激光被遮挡一次,计数器 会自动计数一次(计数器可视为电压表),闭合开关, 激光被遮挡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电阻/?2的阻值变小B . 通过的电流变大C . 计数器两端的电压变大D . &与&的电流之比变小分析:本题源自具体的生活生产情境,考查串联D .小红对墙的力小于墙对小红的力的动态电路的分析,需要学生从整体把握串联电路,2021年3月10日理科考试研究•物理版• 35 •图2才能具体分析、推理出电阻的变化及其电流和电压的 变化,是电学模块知识的综合运用.例题5 (2020年长春市初中毕业水平考试物理第21题)小明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在家测量某液体的 密度,其装置放在水平面上.如图3所示,轻质杠杆 04和S C 垂直固定在一起,S C 压在电子秤上,0为支 点,且测量过程中〇点和C 点位置保持不变.(1) 调节杠杆04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一_(2) 将一个质量不计的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细线 将矿泉水瓶悬挂在04的D 点上,记录此时电子秤的 示数为测量悬挂点Z )到0的距离为(3)取下装水的矿泉水瓶,将另一个完全相同的矿 泉水瓶装满待测液体,用细线将矿泉水瓶悬挂在£>点. 此时电子秤的示数小于m ,则待测液体的密度__水 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悬挂点的位置,直到电子秤的示数 仍为m ,测量此时悬挂点到0点的距离为L 2.(4) 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__(水的密 度用表示).(5) 若考虑矿泉水瓶的质量,测量结果为则P ,液__~(选填“〉”“〈”或“ =”)•AD图3分析:本题是一道“杠杆”与“密度的测量”相结 合的实验题,分别考查了实验操作的原理、分析与实 验操作、计算、误差分析,需要学生将各知识点紧密地 联系成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与推理才能正确解答.3.4扩展抽象结构层次(E )试题分析例题6 (2020年长春市初中毕业水平考试物理第22题)人夏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实 践小组为了减轻巡堤人员的工作量,设计了水位自动监测装置.其原理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为压敏电阻,所受压力每增加10N ,电阻减少5ft ,/?是长l m 、电阻lOOfi 的电阻丝,其连人电路的电阻与长度 成正比.电流表量程〇 ~〇. 6A ,其示数反应水位变化. 尺。
意,解决该题的有用信息为“在海洋中泄漏1t原油可覆盖12km2的海面”,利用V=m/ρ,求得1t原油体积为1.10m3,原油厚度为9.17×10-8m,进而得倍数9.17×102。
经常出现的试题有:1.在下列各星球中,不属于卫星的是〔ACD〕A.地球B.月球C. 水星D. 太阳2.2000多年前,我国的庄子说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棍,每天取它的一半,也取不完,你学过物质的微观结构以后,对上述这句话有什么新的认识?提示: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即物质由分子组成的角度来解释。
3.下列各物体的尺度,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 〕A.乒乓球、原子、宇宙、太阳系 B.乒乓球、太阳系、宇宙、原子C.原子、乒乓球、太阳系、宇宙 D.原子、乒乓球、宇宙、太阳系【预测考点2】电磁波一、电磁波的波长、波速1.光是电磁波家族中的一员,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c=3.0×108m/s,电磁波是个大家族,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电磁波叫做无线电波.例5.已知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的传播速度为2×108m/s,地球的周长为4×107m,假如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环绕地球一周,需要的时间为 s. 【点拨】电子邮件在环球传输过程中要经过网关和路由器等,传输速度受到了影响,否则则为光速.由v=s/t=4×107m/2×108m/s=0.2s.2.电磁波波长和频率的关系c=λf 例5.对于在空气中传播的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频率越低,波速越大B.频率越低,波长越长C.波长越长,波速越大D.电磁波的波长都相等 [点拨]空气中电磁波波速为c=λf=3.0×108m/s.可见频率越低,波长越长.故选B.经常出现的试题有:1.电磁波的两相邻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叫波长,电磁波每秒向前传播的波长数叫频率.2.看电视的时候,你一定注意到下列现象:体育实况转播,两地的播音员通过卫星通话、交流,一个人提问以后,另一位要过一会才能听到并回答.你会认为他们都比较“迟钝”,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电视通过电磁波传播,由于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比较远,所以电磁波通过地球卫星传播的时候会有时间差. 加上转播技术的原因,所以听起来会有一个时间差.三、电磁波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例1.南昌的明明在春节时给在广州的叔叔打电话拜年,可是电话占线,请分析其原因是下列哪种情况制成的( )A.明明的叔叔正在打电话B.有人在给明明打电话C.南昌和广州的用户太多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点拨]本题属于对电话的理解和应用,及电话交换机、自动电话交换机和程控电话交换机在使用方面的区别,因此关键是要抓住它们的特点进行分析和理解.由于一个电话交换机与另一个电话交换机之间连接着若干对电话线,使两个不同的电话交换机的用户能够互通电话,所以在打电话时出现占线现象不一定是对方在用电话,尤其打长途时,也可能是用户太多,故选D.例2.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正在逐渐减少使用模拟信号,最终以数字信号取代模拟信号,实施这项措施的原因是什么?[点拨]本题是根据模拟信号和数拟信号特点进行分析. 答案是: 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聚焦第一篇 基础知识篇初中物理主要学习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在教材中主要体现为声学、光学、力学、热学、电学等板块的内容。
这些内容主要达到的要求是:1.认识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了解新材料及其应用等内容,关注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问题.2.了解自然界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认识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等内容,了解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认识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能量守恒等内容,了解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关注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4.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大致历程,知道物理学不仅含有物理知识,而且还含有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5.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具有安全意识,知道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会用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网络构建ﻬ⎧⎧⎪⎪⎨⎪⎪⎪⎩⎪⎪⎧⎪⎪⎪⎨⎨⎪⎪⎩⎪⎪⎧⎪⎨⎪⎩⎪⎪⎩⎧⎨⎩⎧⎧⎪⎪⎧⎪⎪⎪⎪⎪⎨⎪⎪⎨⎪⎪⎨⎪⎪⎪⎪⎪⎩⎩⎪⎪⎧⎪⎨⎪⎩⎩测量工具长度单位及换算测量方法测量工具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时间单位及换算测量方法概念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选定参照物研究物体运动与否的方法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定义: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机械运动定义定义匀速直线运动公式速度单位直线运动分类意义机械运动定义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曲线运动s v t ⎧⎪⎪⎪⎪⎪⎪⎪⎪⎪⎪⎪⎪⎪⎪⎪⎧⎪⎪⎪⎪⎪⎪⎪⎪⎪⎨⎪⎧⎪⎪⎪⎪⎪⎪⎪⎪⎪⎪⎪⎪⎪⎪⎪⎪⎪⎪⎨⎪⎪⎪⎨⎪⎪⎪⎪⎪⎪⎪⎪⎪⎪⎪⎪⎪⎪⎩⎪⎪⎪⎪⎧⎪⎪⎪⎪⎪⎪⎪⎪⎪⎨⎪⎪⎪⎪⎪⎪⎪⎪⎪⎩⎩⎩原理:=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停表实验过程知识能力解读知能解读(一)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 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初中物理】2021中考物理考点精选:材料世界材料世界,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下面精心为大家整理了2021高中入学考试物理考点精选:材料世界,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一、我们周围的材料1、金属材料: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制成的材料。
2.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金刚石和半导体是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3、有机高分子材料:指以有机高分子为基础构成的材料。
4.复合材料:通过复合材料,优势互补,劣势互补,生产出性能优异的新材料。
5、合金不是复合材料。
6.材料的物理性质:(1)弹性:材料在应力下变形。
移除外力后,材料会自动恢复到其原始状态。
(2)硬度:描述材料的硬度。
(3)延展性:材料可以锻造成碎片并拉制成线的特性。
7、材料与社会发展:如何合理地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半导体1、材料的导电性分类:(1)导体:容易导电(2)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
(3)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2.半导体二极管:单向导电。
3、半导体三极管:放大电信号。
4.半导体的应用:(1)太阳能电池(2)条形码扫描仪(3)微处理器(4)机器人三、探索新材料1.超导材料:零电阻材料。
2、超导材料的应用:远距离输电、超导磁悬浮、增加磁性。
3.纳米材料的特点:空间尺度小,硬度和强度高。
4、纳米材料的应用:使计算机运行速度加快,芯片体积减小。
制造纳米机器人。
这是所有2022个高中物理考试试题由编辑为所有考生准备的内容。
祝所有考生取得优异成绩!。
精选2019-2020年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四新材料及其应用知识点练习第七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纳米技术在研究电学材料、光学材料、高密度材料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纳米是下列哪种物理量的计算单位( )A、长度B、体积C、质量D、时间【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纳米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物理、化学特性,它将引发新的工业革命B、超导体主要应用在电饭锅、热水器和高压输电线上C、分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D、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要有计划的开采利用【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利用纳米材料特殊作用的有( )A、用纳米陶瓷制成的陶瓷容易撞碎B、为了装饰在墙壁涂刷了“立邦”漆,漆能吸附在墙上C、用胶水可以把两张纸糊在一起D、下雨天气红红的羽绒装不易被水淋湿【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纳米技术是各国竞相发展的一项技术,1nm=10^-9m。
当材料晶粒的直径小于1nm时,材料的性质就会出现奇异现象。
如各种块状金属有各种不同的颜色,但当其细化到纳米级的颗粒时,都成了黑色;实验室里使用的“还原铁粉”是黑色的,而“还原铜粉”仍为紫红色粉末;纳米氧化锌能吸收雷达电磁波,可用作隐形飞机的涂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还原铁粉的颗粒小于纳米尺寸B、还原铜粉颗粒大于纳米尺寸C、黑白照片底片上的银颗粒大于纳米尺寸D、隐形飞机是肉眼看不到的飞机【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航空器材常采用密度大、强度高的合金材料B、用光年表示宇宙时间,用纳米量度分子大小C、卫星通信、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D、化石能源、核能、水能、太阳能,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根据下列图片所提供信息,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宇宙示意图,宇宙尽管无穷大,但都是由物质组成的B、纳米材料,纳米科学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纳米”实际上是一种很小的微粒C、冬天河水分布图,水在4℃时密度最大D、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电子组成【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半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B、超导体是一种电阻很大的材料C、纳米技术是大尺度范围内的科学技术D、超导材料用于输送电力可以降低电能损耗【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于纳米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符号nmB、人们在纳米尺度内发现很多新的现象,给技术带来很多新进展C、纳米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之一,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D、所有的高科技产品都与纳米技术有关【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材料、信息及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材料的基本单元大小限制在1﹣100μm范围内B、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其电阻大小只与长度有关C、我国海域深处蕴藏的大量“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D、用手机收看“华唐名师”的直播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纳米是______的单位.1nm=______m,纳米技术是______尺度内的极微科学技术.A、长度B、10^﹣9<\/sup>C、纳米【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人们带的黄金手饰在正常状态下呈______色,而它的纳米颗粒却变成了______色,______显著下降。
【初中物理】《材料世界》人教版初三下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由物理网为您提供的《材料世界》人教版初三下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希望给您带来启发!一、我们周围的材料1、金属材料: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制成的材料。
2.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金刚石和半导体是常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3、有机高分子材料:指以有机高分子为基础构成的材料。
4.复合材料:通过复合材料,优势互补,劣势互补,生产出性能优异的新材料。
5、合金不是复合材料。
6.材料的物理性质:(1)弹性:材料在应力下变形。
移除外力后,材料会自动恢复到其原始状态。
(2)硬度:描述材料的硬度。
(3)延展性:材料可以锻造成碎片并拉制成线的特性。
7、材料与社会发展:如何合理地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半导体1、材料的导电性分类:(1)导体:容易导电(2)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
(3)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2.半导体二极管:单向导电。
3、半导体三极管:放大电信号。
4.半导体的应用:(1)太阳能电池(2)条形码扫描仪(3)微处理器(4)机器人三、探索新材料1.超导材料:零电阻材料。
2、超导材料的应用:远距离输电、超导磁悬浮、增加磁性。
3.纳米材料的特点:空间尺度小,硬度和强度高。
4、纳米材料的应用:使计算机运行速度加快,芯片体积减小。
制造纳米机器人。
以上是物理网络为您编辑的《物质世界》人民教育版初三你对下学期的物理知识点总结满意吗?希望能帮助你!。
2020年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学科考试说明一、指导思想试题应有利于引导新课程的实施,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有利于高中学校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新生;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
二、命题原则1、导向性原则试题能够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要求,有利于促进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向纵深发展。
物理命题要体现鲜明的导向性,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
2、基础性原则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对“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和应用的基础上,重视“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
避免出繁、难、偏、旧试题。
3、实践性原则要注重联系实际,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
注意从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引导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4、探究性原则加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科学探究题要以物理知识为载体,从过程和方法入手,立意于能力和科学素养。
增加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试题,同一个试题探究的要素不超过三个。
增加实验考察力度,并不仅局限于20个学生必做实验,可以考虑创意实验,合理利用身边的物品(如矿泉水瓶、铅笔、气球、橡皮泥等)进行物理实验,可将此类题融入到填空中。
5、科学性原则。
试题及评分标准....要科学、严谨。
试题难易程度要适当;试卷形式要规范;试卷要有较好的区分度和信度及效度;不出粗编滥造、似是而非的试题,不出靠死记硬背的试题,不出答案说法不一的有争议试题。
6、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的原则。
要注重教材中的插图、想想做做、想想议议、科学世界、动手动脑学物理中涉及的知识点、规律及小实验等。
试题中涉及教材中的原始图片应占试题图片总数的20%以上,教材内容在试题中通过改编、延伸等形式出15%-20%的试题。
中考物理考点――物质的结构、属性、新材料及其应用物质的结构、属性、新材料及其应用属于近代物理学的范畴,以往的物理课程中都没有出现,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但是从整个评价的角度来讲这部分知识的要求都比较低,属于一般考点,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的知识面,这部分内容重点放在分子动理论。
关于新材料也没有必要弄得很深,只要常识性了解有一些新材料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即可,不要超出课标的要求。
这部分的试题在中考中大约占2-3分。
【预测考点1】物质尺度的判断
一、原子的结构分析
例1:对于分子或原子的认识,你认为下面哪句话较准确?()
A.没有生命的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有生命的物质则不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B.既然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分子和原子没什么区别。
C.一般显微镜就能观察到分子,但观察不到原子。
D.分子很小,用一般显微镜观察不到。
【点拨】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不管它是否有生命,有的物质直接由原子组成(此时分子就是原子),如:金属铁。
大部分物质分子由原子组成,分子大于原子,分子很小,用一般的显微镜无法看到,需要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故选D。
经常出现的试题有:
1.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中性原子得到电子,它就带上负电。
2.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结合在一
起依靠
的是
〔 A 〕
A.正、负电荷相互吸引的力
B.正电荷之间的相互排斥力
C.核力 3.如图1所示分别为太阳系和原子结构模型,请你指出两者之间相似或不同的某一点: 两者之间相似处是都按一定的轨道绕中心转动 。
二、从微观到宏观天体尺度的排列
例2:物理学中的最小的研究对象是数量级为1×10-15m 粒子(微观),最大的研究对象是数量为1×1027m 的宇宙(宏观),从1×10-15到1×1027跨越了 个数量级。
【点拨】该题揭示物理学研究微观到宏观的对象尺度极限,跨越了42个数量级。
例3: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
(3)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4)质量最小的粒子是 ;(5)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 ;(6)决定原子中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 。
【点拨】该题考查组成物质的这些粒子的基本情况,我们应该对它们有清晰的了解。
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原子核.质子带正电荷,分子.原子
.图1
中子不显电性,质量最小的粒子是电子,在原子中它与质子的数目相等,原子核的质量决定着原子质量。
例4:1967年,托雷一坎永号油轮在英吉利海峡触礁,使大约8万t原油溢出,污染了英国100多km的海岸线,使2500只海鸟死亡,石油流入海中,危害极大,在海洋中泄漏1t原油可覆盖12km2的海面,试计算油膜的厚度是分子直径的倍数为(原油密度为0.91×103kg/m3)
【点拨】油膜的厚度可看作是许多个分子排列而成,分子的直径为10-10m,要求倍数,只要求出油膜的厚度即可,而油膜可看作圆柱体,因此,厚度等于体积除以面积,而体积等于质量除以密度。
分析题意,解决该题的有用信息为“在海洋中泄漏1t原油可覆盖12km2的海面”,利用V=m/ρ,求得1t原油体积为1.10m3,原油厚度为9.17×10-8m,进而得倍数9.17×102。
经常出现的试题有:
1.在下列各星球中,不属于卫星的是〔ACD〕
A.地球
B.月球
C. 水星
D. 太阳
2.2000多年前,我国的庄子说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棍,每天取它的一半,也取不完,你学过物质的微观结构以后,对上述这句话有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即物质由分子组成的角度来解释。
3.下列各物体的尺度,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D 〕
A.乒乓球、原子、宇宙、太阳系 B.乒乓球、太阳系、宇宙、原子
C.原子、乒乓球、太阳系、宇宙 D.原子、乒乓球、宇宙、太阳系【预测考点2】电磁波
一、电磁波的波长、波速
1.光是电磁波家族中的一员,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c=3.0×108m/s,电磁波是个大家族,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电磁波叫做无线电波.
例5.已知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的传播速度为2×108m/s,地球的周长为4×107m,假如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环绕地球一周,需要的时间为 s.
【点拨】电子邮件在环球传输过程中要经过网关和路由器等,传输速度受到了影响,否则则为光速.由v=s/t=4×107m/2×108m/s=0.2s.
2.电磁波波长和频率的关系c=λf
例5.对于在空气中传播的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频率越低,波速越大
B.频率越低,波长越长
C.波长越长,波速越大
D.电磁波的波长都相等
[点拨]空气中电磁波波速为c=λf=3.0×108m/s.可见频率越低,波长越长.故选B.
经常出现的试题有:
1.电磁波的两相邻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叫波长,电磁波每秒向前传播的波长数叫频率.
2.看电视的时候,你一定注意到下列现象:体育实况转播,两地的播音员通过卫星通话、交流,一个人提问以后,另一位要过一会才能听到并回答.你会认为他们都比较“迟钝”,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电视通过电磁波传播,由于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比较远,所以电磁波通过
地球卫星传播的时候会有时间差. 加上转播技术的原因,所以听起来会有一个时间差.
三、电磁波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例1.南昌的明明在春节时给在广州的叔叔打电话拜年,可是电话占线,请分析其原因是下列哪种情况制成的( )
A.明明的叔叔正在打电话
B.有人在给明明打电话
C.南昌和广州的用户太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点拨]本题属于对电话的理解和应用,及电话交换机、自动电话交换机和程控电话交换机在使用方面的区别,因此关键是要抓住它们的特点进行分析和理解.由于一个电话交换机与另一个电话交换机之间连接着若干对电话线,使两个不同的电话交换机的用户能够互通电话,所以在打电话时出现占线现象不一定是对方在用电话,尤其打长途时,也可能是用户太多,故选D.
例2.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正在逐渐减少使用模拟信号,最终以数字信号取代模拟信号,实施这项措施的原因是什么?
[点拨]本题是根据模拟信号和数拟信号特点进行分析. 答案是: 模拟信号在长距离传输和多次加工、放大的过程,信号电流的波形会发生变化,从而使信号丢失一些信息,表现为声音图像的失真,严重时会时通信会中断.通常的数字信号只包含两种不同的状态,形式简单,所以抗干扰能力特别强.由于电子计算机是以数字形式工作的,数字信号可以很方便地用电子计算机加工处理,发挥计算机巨大的威力.数字信号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编码进行加密,具有高度的保密性.
经常出现的试题有:
9.电磁波在现代信息传递中,起着极其重要地作用. 下面利用了电磁波的是[ ABC]
A.电视广播B.无线电通信C.移动电话D.固定电话
10.在现代通信技术中,被誉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主干线通信方式是互联网络,
其主要用途有发送电子邮件,远程通信(写出其中两种).
【预测考点3】新材料
11.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是多方面的,当前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去开发新材料,一是寻找一些特殊的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特性来加以应用;二是利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将物质加工到一定的程度出现的特性来加以应用。
下列新材料属于第二种情况的是〔B〕
A.记忆合金 B.纳米材料 C.“绿色”能源 D.超导体
12.近年来开发的多晶硅和非晶硅材料,能够制造出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的效率提高、成本下降,1m2的面积可以提供100多瓦的电力。
13. “纳米材料”的出现成了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下列关于“纳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人们找到了一种特殊的“纳米材料”制成了“纳米抗菌奶瓶”
B.“纳米防水布”是利用纳米能防水的特性制成的
C.某些物质的尺度加工到1-100nm,它们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能发生了异常变化,这就是我
们说的纳米材料
D.只要认真的去探究寻找还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的纳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