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2014_2015学年高一化学4月月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41.50 KB
- 文档页数:6
2014-2015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可能用到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Al 27 Fe 56 Zn 65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 2和H 2O 两种分子 B .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逸出的气体是氯气 C .新制氯水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D .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变弱2.有0.1 mol Na 和Na 2O 的混合物,溶于水后被80 g 7.3﹪的盐酸恰好完全中和,则混合物中Na 和Na 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1B .2∶3C .3∶2D .任意比 3.在标准状况下,讲0.672LCO 2通入含0.04molNaOH 的溶液中,反应后得到Na 2CO 3和NaHCO3的混合物,则混合物中Na 2CO 3和NaH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B.1:2 C.2:1 D.2:3 4.一定条件下,氨气与一氧化氮发生反应:NH 3 + NO → N 2 + H 2O (未配平)。
在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A .3∶2B .2∶3C .4∶5D .5∶65.实验室制Cl 2的反应原理为:4HCl (浓) + MnO 2 =====△MnCl 2 + Cl 2↑ + 2H 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还原剂是HCl ,氧化剂是MnO 2B .每生成1 mol Cl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C .每消耗1 mol MnO 2,起还原作用的HCl 消耗4 molD .生成的Cl 2中,除含有一些水蒸气外,还含有HCl 杂质6.将23g Na 、18g Al 、56g Fe 分别投入盛有200g 7.3%盐酸的烧杯中,其结果正确的是( )A .Na 和盐酸反应最剧烈,产生的气体最多B .Al 和盐酸反应的速度仅次于钠,但产生的气体最多C .Fe 和盐酸的反应产生的气体比Na 多D .结束时产生的气体一样多7.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mol 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B .标准状况下,11.2L 乙醇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C .1mol Na 2O 2固体中含有N A 个阴离子D .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的MgCl 2溶液中,含有Cl - 个数为2N A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稀硫酸跟铁反应:Fe + 6H + = 2Fe 3+ + 3H 2↑B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 + +SO 42- + Ba 2+ + OH - = H 2O + BaSO 4↓C .碳酸钙放入稀盐酸中:CO 32- + 2H + = CO 2↑ + H 2OD .氯气溶于水中:Cl 2 + H 2O = H + + Cl + HC1O9.有4gNa 2O 2和Na 2CO 3的混合物溶于水,与100ml 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1 的盐酸恰好反应,蒸干溶液,最终得到固体质量为( )A.8gB.15.5gC.5.85gD.无法计算10.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沉淀析出,加入H+有气体放出的是()A.Na+、Cu2+、Cl-、SO42- B.Fe3+、K+、SO42-、NO3-C.H+、Al3+、OH-、NO3- D.Na+、Ca2+、Cl-、HCO3-11.C1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高一化学(理科)试卷 第1页(共6页) 高一化学(理科)试卷 第2页(共6页)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4月月考高一年级化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1---5 DDBCB 6---10 CAACB 11---15 CDCBD 16---20 DAADC 21---25 AAABC26、(14分,每空2分)(1)Cl 2 SO 2 HCl H 2SO 4 FeCl 3(2)Cl 2+SO 2+2H 2O===2HCl +H 2SO 4 2Fe 3++SO 2+2H 2O===2Fe 2++SO 2-4+4H +27(18分,每空2分)(1)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①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 NH 3溶于少量水中,使圆底烧瓶内压强减小,烧杯内水喷入烧瓶 ②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至有气泡从水中冒出,移去热毛巾(2)D (3)A (4)减小 增大 328.(12分,每空2分)(1)①3NO 2+H 2O===2H ++2NO −3+NO NO 2 NO 2②H ++NH 3 = NH +4 ③NH + 4+OH −===△NH 3↑+ H 2O(2)4NH 3 + 5O 2 4NO + 6H 2O29.(6分)解法1 SO 2通入到NaHCO 3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①SO 2+2NaHCO 3===Na 2SO 3+2CO 2+H 2O ,②SO 2+NaHCO 3=== NaHSO 3+CO 2。
若只发生反应①,在生成的溶液中,n (Na +):n (化合态S)=2:1;若只发生反应②,则n (Na +):n (化合态S)=1:1,题中的条件是n (Na +):n (化合态S)=4:3,由于1<43<2,则①②两个反应均会发生,设生成Na 2SO 3物质的量为x ,生成NaHSO 3物质的量为y ,依题意有:⎩⎪⎨⎪⎧ 2x +y =20×10-3×12x +yx +y =43,解得⎩⎪⎨⎪⎧x =0.005 mol y =0.01 mol 。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块检测2015.6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2.用2B 铅笔把选择题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把第Ⅱ卷(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的对应空格内,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Al 27 Na 23 V 51 Cr 52 Mn 55Fe 56 Cu 64 Zn 65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 .酸性:HClO>H 2SO 4>H 2CO 3;非金属性Cl>S>CB .碱性:CsOH>KOH>Mg(OH)2>NaOH ; 金属性:Cs>K>Mg>NaC .离子半径:Na +>Mg 2+>Al 3+>Cl — ;原子半径:Na>Mg>Al>ClD .稳定性:HF>H 2O>NH 3>CH 4 ; 还原性:CH 4> NH 3> H 2O > HF2.某有机物的结构如下图所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①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②可以燃烧;③能发生水解反应;④能发生酯化反应;⑤能发生加聚反应;⑥能跟NaOH 溶液反应 A .①④ B.只有⑥ C.只有③ D .④⑥3.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上述关系图能反映的化学观点或化学思想有①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②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③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④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⑤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守恒的.A .①②③B .①④⑤C .①②④⑤D .①②③④⑤—CH 2 CH =CH 2 2OH —COOH4.下列关于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是人体内主要供能物质,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低,会使人患“低血糖”症B.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C.分子式为C5H12的有机物只有三种,它们互为同系物D.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两者的反应类型相同5.甲~辛等八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2015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命题人:韩鲁审题人:相虎王海娜分值: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11-22上。
)11、金属钛对体液无毒且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
下列有关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和原子中均含有22个中子B. 和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都在第4纵行C. 和的物理性质相同D. 和为同一核素12、周期表中16号元素和4号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4倍的是( )A.电子数B.最外层电子数C.电子层数D.K 层电子数13、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C〉DB.原子序数:d>c〉b>aC。
离子半径:C〉D>B〉A D.单质的还原性:A>B>D〉C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碱金属元素中,所有碱金属的氧化物均属于碱性氧化物B。
由于活泼性Na〈K,故金属钾可以从NaCl 溶液中置换出钠单质C。
金属锂不能保存在煤油中,金属钾可以保存在煤油中D. 碱金属在自然界中都以游离态存在15、已知X、Y、Z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按X、Y、Z依次增大B. 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顺序增强C. 单质的氧化性按X、Y、Z顺序增强D。
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减弱16、X、Y、Z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和Y同周期,Y 和Z同主族,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则X、Y、Z分别是( )A. Mg、Al、SiB. Li、Bb、MgC. N、O、S D。
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4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请把第Ⅰ卷(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第Ⅱ卷(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第Ⅰ卷(共51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51分)。
1.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量变引起质变B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C .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D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Cl 固体中含有共价键B .CO 2分子中含有离子键C .12 6C 、13 6C 、14 6C 是碳的三种核素D .16 8O 、17 8O 、188O 含有相同的中子数3.下列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A .酸性:H 2SO 4>HClO 4>HBrO 4B .碱性:NaOH >KOH >RbOHC .非金属性: P >S >ClD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 >HCl >H 2S4. 短周期两种元素A 和B ,它们的离子A -和B 2+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A >B B.电子总数A >B C.离子半径A ->B 2+D.原子半径A >B 5.下列关于ⅦA 族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ⅦA 族元素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B .ⅦA 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弱的元素 C .ⅦA 族元素的最高正价都是+7价D .ⅦA 族元素其简单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i 是最活泼金属,F 是最活泼非金属B .Mg(OH)2碱性比Ca(OH)2强C .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6纵行D .X 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 在第四周期第ⅡA 族7.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A.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D.Ba(OH)2•8H2O与NH4Cl反应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只能含有离子键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C.化学键存在于分子之间D.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9.下列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逐渐减弱顺序排列的是:( )A.HI、HBr、HCl、HF B.HCl、H2S、PH3、SiH4C.H2O、H2S、HCl、HBr D.HF、H2O、PH3、NH310.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健的是:()A.H2O B.NaOH C.Na2S D.CaCl211.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2015级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命题人:韩鲁审题人:相虎高文月分值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 23 Ca 40 O 16 H 1 S 32 Ba 137 Cl 35.5 K 39 Fe 56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择题物理、化学、生物填涂在一张答题卡上,其中1-10为物理选择题,11-20为化学选择题,21-40为生物选择题。
答题卡最后交)11.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聚光手电筒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不相同B.胶粒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C.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D.Al(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12.在Na2SO4、NaCl、NaOH的混合溶液中,含有的Na+、SO42-、OH-个数比是8:1:2,则溶液中Na2SO4、NaCl、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4:2B. 1:2:4C. 1:1:1D. 1:3:213.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Fe2+、Ca2+、Cl-、NO3- B.Na+、AlO2-、Cl-、SO42-C.K+、Ba2+、Cl-、NO3-D.Fe3+、Al3+、Cl-、SCN-14.把500mL含有氯化钡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有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A. 10(2a-b)mol/LB. 10(b-a)mol/LC. 0.1(b-2a)mol/LD. 10(b-2a)mol/L15.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泡(H+)B.使红色布条褪色(HCl)C.氯水呈黄绿色(Cl2)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16.已知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Cl-<Fe2+<H2O2<I-<SO2,则下列反应中不能发生的是()A.H2O2+H2SO4══SO2↑+O2↑+2H2O B.I2+SO2+2H2O══H2SO4+2HIC.2Fe2++Cl2══2Fe3++2Cl- D.2Fe3++SO2+2H2O══2Fe2++SO42-+4H+ 17.将4.34g Na、Na2O、Na2O2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mL混合气体,将该混合气体通过放电,恰好完全反应.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1 B.1:1:2 C.1:2:1 D.4:3:218.下表所列各组第I栏中的化学反应与第II栏中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用第III栏中的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19.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Na→Na2O2→NaOH→Na2CO3B.Fe→FeCl2→Fe(OH)2→Fe(OH)3C.Al→Al2O3→Al(OH)3→NaAlO2D.Si→SiO2→Na2SiO3→H2SiO320.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CO2(SO2):通过饱和Na2CO3溶液,洗气B.Cl2(HCl):通过NaOH固体,吸收C.BaCl2溶液(HCl):加入足量BaCO3,过滤D.FeCl3溶液(CuCl2):通入足量Fe,过滤第Ⅱ卷(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60分)1. A、B、C、D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中的水已略去)。
山东省曲阜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2014.1 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11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像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第I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录11-1 C-12 N-14 O-16 Na-23 S-32 Al-27 C1-35.5 Ba-137第II卷共4小题,共52分。
第I卷(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
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的一种分类方式。
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HCl不导电,所以AgCl不是电解质B.AgCl在水溶液中难导电,但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AgCl是电解质C.电解质一定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一定属于电解质D. CO2溶于水形成的济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2.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水、过氧化氢和干冰都属于氧化物B.H2SO4、HNO3、H2CO3都属于酸C.烧碱、纯碱、熟石灰都属于碱D.NaHSO4、CuSO4和KMnO4都属于盐3.下列萃取与分液相结合进行的操作(用苯从碘水中萃取碘单质)中错误的是()A.碘水和苯加人分液漏斗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一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一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振荡,并不时地放气B.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休沿承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D.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烧杯在分液漏斗的下口承接并保存上层液体4.“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是溶液②种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是胶休A.①④⑤B.③④⑥C.②③⑤D.②③⑥5.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 和0.5 molCO 2 B.18 mL H 2O 和2x10Pa,27C 16gO 2 C. 1 molCO 和88gCO 2D.27C,22.4 LCl 2和含4mol 氧原子的H 2SO 4, 6.某硫原子的质最是a g, 12C 原子的质愉是b g,若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该硫原子的摩尔质最是a A N g ②mg 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ol③ag 该硫原了所含的电子数为16A N ④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7.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2 mol 1L -⋅NaSO 4,溶液中含有0.4A N 个Na +B.标准状况下,A N 个CO 2分子与A N 个H 2SO 4分子所占的体积之比为1:1C.常温常压下,64gSO 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A ND.1 molAl 3+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A N8.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 -的是()A. KClO 3溶液B. KCl 晶体C.熔融的NaClD.氯化氢气体9.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10.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11.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B.稀盐酸与铁粉反应C.把铜片放人硝酸银溶液中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反应1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
2017-2018学年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丙烯(CH2=CH﹣CH3)聚合后的结构简式:B. 乙醇的结构式:CH3CH2OHC. 四氯化碳分子的电子式为:D. 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为:【答案】D【解析】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A错误;B. 乙醇的结构式:,B错误;C. 四氯化碳是共价化合物,分子的电子式为:,C错误;D. 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为:,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是解答的关键,尤其是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的判断是解答的易错点,球棍模型:用来表现化学分子的三维空间分布。
棍代表共价键,球表示构成有机物分子的原子。
比例模型:是一种与球棍模型类似,用来表现分子三维空间分布的分子模型。
球代表原子,球的大小代表原子直径的大小,球和球紧靠在一起。
2. 下面的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A. OH﹣B. ﹣BrC. ﹣NO2D.【答案】A【解析】决定有机物性质和原子或原子团是官能团,-Br、-NO2、碳碳双键均是官能团,OH -是阴离子,表示官能团,答案选A。
3. 既可用来鉴别甲烷与乙烯,又可除去甲烷中混有乙烯的最佳方法是()A. 通入乙醇中B. 通入足量溴水中C. 一定条件下通入H2D. 点燃【答案】B【解析】A.乙醇不能吸收乙烯,不能用来除去杂质,A错误;B.乙烯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由于产生的物质是液态,可以鉴别和除杂,B正确;C.加成反应缓慢,不能完全转化,而且反应现象不明显,不能用来鉴别甲烷与乙烯,和除去甲烷中混有乙烯,C错误;D.二者都可以燃烧,不能用来除杂,D错误。
答案选B。
4. 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 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混合气体颜色变浅【答案】C点睛:掌握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加成反应的概念是解答的关键,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某一固体粉末含有SiO 2、Fe 2O 3、Al 2O 3,加入足量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过滤,将所得滤渣洗涤并灼烧至恒重,最终固体成份为 A .SiO 2 B .Fe 2O 3、SiO 2 C .SiO 2、Al 2O 3 D .Fe 2O 3【答案】A 【解析】SiO 2、Fe 2O 3、Al 2O 3,加入足量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溶液中含有硅酸钠、偏铝酸钠,加入过量盐酸,生成硅酸沉淀,将所得滤渣洗涤并灼烧生成二氧化硅,故A 正确。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Ba(OH)2溶液时,反应为:Al 3++ 2SO 2-4+ 2Ba 2++ 4OH -= 2BaSO 4↓+ AlO -2+ 2H 2OB .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2H ++FeS=H 2S↑+Fe 2+C .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SO 2:Ca 2++2ClO -+SO 2+H 2O=CaSO 3↓+2HClOD .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 2++4H ++NO -3=3Fe 3++NO↑+3H 2O 【答案】A 【详解】A .Ba(OH)2足量,故明矾KAl(SO 4)2·12H 2O 完全反应,其中Al 3+与OH -反应生成-2AlO ,即①3+--22Al +4OH = AlO +2H O ,2-4SO 与Ba 2+反应,②2-2+44SO +Ba = BaSO ↓,由于Al 3+、2-4SO 都来源于明矾,故应满足原比例1:2,则总反应为①+②×2,即3+2-2+--4422Al +2SO +2Ba +4OH = 2BaSO +AlO +2H O ↓,A 正确; B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FeS 中亚铁氧化为Fe 3+,-2价硫氧化为S 单质,自身被还原为SO 2,B 错误;C .次氯酸根有强氧化性,能将SO 2氧化为2-4SO ,自身被还原为Cl -,C 错误; D .磁性氧化铁为Fe 3O 4,书写离子方程式时,Fe 3O 4不能拆,D 错误; 故答案选A 。
山东省曲阜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4月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请把第Ⅰ卷(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第Ⅱ卷(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第Ⅰ卷(共51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51分)。
1.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量变引起质变B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C .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D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Cl 固体中含有共价键B .CO 2分子中含有离子键C .12 6C 、13 6C 、14 6C 是碳的三种核素D .16 8O 、17 8O 、188O 含有相同的中子数3.下列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A .酸性:H 2SO 4>HClO 4>HBrO 4B .碱性:NaOH >KOH >RbOHC .非金属性: P >S >ClD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 >HCl >H 2S4. 短周期两种元素A 和B ,它们的离子A -和B 2+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A >B B.电子总数A >B C.离子半径A ->B 2+D.原子半径A >B 5.下列关于ⅦA 族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ⅦA 族元素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B .ⅦA 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弱的元素 C .ⅦA 族元素的最高正价都是+7价D .ⅦA 族元素其简单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Li 是最活泼金属,F 是最活泼非金属B .Mg(OH)2碱性比Ca(OH)2强C .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6纵行D .X 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 在第四周期第ⅡA 族7.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A.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D.Ba(OH)2•8H2O与NH4Cl反应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只能含有离子键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C.化学键存在于分子之间D.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9.下列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逐渐减弱顺序排列的是:( )A.HI、HBr、HCl、HF B.HCl、H2S、PH3、SiH4C.H2O、H2S、HCl、HBr D.HF、H2O、PH3、NH310.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健的是:()A.H2O B.NaOH C.Na2S D.CaCl211.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Y的能量一定高于N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12. 同周期的三个主族元素X、Y、Z,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含氧酸的酸性H3ZO4>H2YO4>HXO4B.非金属性X>Y>ZC.元素的负化合价的绝对值按X、Y、Z的顺序变小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增强13.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X可能是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 B.X可能是第三周期金属元素C.Y可能与X同主族 D.Y一定是金属元素14.有A、B、C、D四种金属,投入水中只有D反应放出氢气,将A投入C的盐溶液中可置换出金属C,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则四种金属的金属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A>B>C>D B.D>B>A>C C.B>A>C>D D.C>A>B>D15.X、Y都是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X和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R,则下列关于R的叙述正确的是()A.R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R一定是离子化合物C.R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D.R常温下一定是固态物质16.1 mol某金属单质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11.2L H2(标准状况),并转变为与Ne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该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三周期第I A族 B.第四周期第IA族C.第三周期第ⅡA族 D.第四周期第ⅡA族17.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B.M与T形成的化合物不具有两性C.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H2RD.单质与浓度相等的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Q<L第Ⅱ卷(共49分)18.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B(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碱是,酸性最强的酸是,呈两性的物质是;(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4)在B、C、D、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
甲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
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A处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A、B、C、D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之和。
(1)A为,B为,C为。
(填写相应的元素符号)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
(2)写出A、B的化合物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属(“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4)写出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水溶液滴入氯化铝溶液直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1. 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B、E 3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3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
(1)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2)A与E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3)比较C、D、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用化学式表示):22、短周期A、B两种元素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B两元素的单质都能与水剧烈反应,在反应中A单质为氧化剂,B单质为还原剂,则:(1)A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B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
(2)A 元素位于________周期___________族(3)A 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 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检测化学试题答案1-5BCDCD 6-10 DDDBB 11-15 CBCBC 16A 17D 18.(10分) (1)Ne F F 2 Na(2)NaOH HClO 4 Al(OH)3 (3)HF (4)Na F19.(6分) 2Br -+Cl 2===2Cl -+Br 2试纸变蓝 红纸褪色20.(14分) (1)C ,O ,Na , H 2SO 4(2)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3)共价(4)现象:先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并逐渐增多,随NaOH 溶液加入又逐渐溶解最终澄清 Al 3++3OH -=Al(OH)3? Al(OH)3+OH -=AlO 2-+2H 2O21 .(9分)(1)(2)(3) HClO 4 >H 3PO 4>H 2SiO 3 22.(10分)①② 二 VIIA ③2F 2+2H 2O=4HF +O 2 +11281高一月考化学试题第Ⅱ卷(共49分) 2015.418.(每空1分)(1),,,;(2),,;(3);(4) , 。
19.(每空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每空2分)(1),,。
(2)。
(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每空2分)(1),(2),(3)22、(每空2分)(1)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 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