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格翻译的弥补精品文档10页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10
综合翻译第一、理解英语原文,拆分语法结构由于英语语言具有“形合”的特点,也就是说,英语句子无论多么复杂,都是通过一些语法手段和逻辑手段连接起来的“像葡萄藤一样”的结构。
如果搞不清楚句子的语法结构,考生是很难做出正确的翻译的。
因此在翻译句子之前,必须先通读全句,一边读一边拆分句子的语法结构,这是正式动笔翻译之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
怎么拆分呢具体来讲,考生可以寻找下面一些“信号词”来对英语句子进行拆分,进而更加有效地理解英语原文。
1.基本原则:把主句和从句拆分出来,把主干部分和修饰部分拆分出来。
2.连词:如and, or, but, yet, for等并列连词连接着并列句;还有连接状语从句的连接词,如:when, as, since, until, before, after, where, because, since, thought, although, so that, ......等等;它们是考生要寻找的第一大拆分点。
3.关系词:如连接名词性从句的who, whom, whose, what, which, whatever, whichever等关系代词和when, where, how, why等关系副词;还有连接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如who, which, that, whom, whose等等;它们是第二大拆分点。
4.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常常断开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分,也是一个明显的拆分点。
5. 除此之外,介词on, in, with, at, of, to等引导的介词短语,不定式符号to,分词结构也可以作为拆分点。
例如:Social science is that branch of intellectual enquiry which seeks to study humans and their endeavors in the same reasoned, orderly, systematic, and dispassioned manner that natural scientists use for the study of natural phenomena.(35词,2023年62题)拆分本句的信号词有:which, in, that。
第二单元词的增补TEXT理解魔鬼1一位渔夫从大海里捞上来一只密封的瓶子,他打开了瓶口,瓶子中冒出了魔鬼。
魔鬼不但不思报恩,却扬言杀死渔夫……当然,聪明的渔夫并没有死,他机智地使魔鬼重新回到了瓶中,又将瓶子投回了大海12。
与几乎所有的寓言都教导我们弃恶从善的人生道理一样,善良的渔夫及他的聪明和残忍的魔鬼及他的愚蠢3在故事中泾渭分明,一目了然。
突然有一天,我们意识到了某种忽略,某种不公平4。
我们忽略了魔鬼的自我申辩,即他为什么要杀死渔夫的理由。
魔鬼说,在他被囚禁而投入海中的头三百年,他日夜期盼着被人救起,他决心让救他出海的恩人富有、长寿,然而没有人来救他5;在接下来的三百年中,他仍期盼着被人救起,暗自许诺令救他的人荣华富贵6,但仍然无人救他;他又期盼了三百年,在这后三百年间,他仍然存了对恩人的报答之心,但结果仍令他失望。
三个三百年过去了,魔鬼在等待、期盼中度过了九百年,被煎熬了九百年7!最后,他在彻底绝望之下,对世界充满恶意地发下毒誓:谁若再来救他,他将杀死此人8。
至今想起这个故事,我仍然敬佩寓言的创作者,他其实并没有把事件简单化,而是十分客观地让魔鬼陈述了杀人的理由。
如果设身处地站在魔鬼的立场上,如果你也有过9那种漫长的煎熬般的等待的体验,相信你会对魔鬼生出同情。
公元1995年的某一天晚上,天津的一位作家10打来长途电话,说第二天要来北京,并要来看我,嘱咐我从中午起,就在家中守候。
第二天中午,我从编辑部赶回家中11,不敢12睡午觉(怕他来电话我听不见),不敢出门买菜(怕恰在我出门的那一刻他来电话或来敲门),死坐在椅子上等待。
等到天黑之时,等来了一个电话,说他现在从建国门外13的一位朋友家里出发,估计“半个小时”左右到我这里。
我大松一口气,连忙利用这“半个小时”时间出门买了些简单的食品,回来后又催促家人赶紧吃饭,免得和客人挤在一个时间,饭桌不够用14。
家里人草草吃毕晚饭,我这里一切准备就绪了,客人又没有了消息。
汉英翻译中的增补与省略汉语翻译第15讲增补与省略异化翻译策略一、考试解题指导:Choose better or the best version in each group1.学生违反校规规都要受到老师的批评。
A. A student who violates any school rules will be criticized by the teacher.B. A student for his violation of any school rules will be criticized by the teacher.C. Violations of any school rules by a student will be criticized by the teacher.2.我们的英语学习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进步。
A. We have made advances one after another for our English studies..B. Our English studies have made advances one after another..3. 那手里拿着一本书的中年女老师正等着学生讨论问题。
A.The aged woman with a book in her handis waiting for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a problem.B. The middle-aged is waiting for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a problem., holding a book in her hand.C. The middle-aged woman teacher holding a book in her hand is waiting for the students with whom she will discuss a problem.4.请全体学生,于明天在会议室开会。
弥补法——对不能译的辞格,尽可能补救这类修辞格一般都在字形、宇音、词性、词的结构、词的缩减、词义更换、字的排列等方面做文章,而这些原文的特点是无法传达到译文中去的。
对这些不能译的修辞格,我们可采取不同的方法。
对那些非译不可、不译就会严重影响原作思想力度或情节发展的修辞格,我们应尽可能地加以补救,如换格、加重语气、加上脚注。
对那些与原作思想力度和情节发展无重大关系的修辞格,我们可以干脆不译。
对诗词对联中不能译的修辞格,我们最好能作一个简短的说明,让不懂原文的人领悟到原文修辞格的妙处,笔译、口译皆如此。
(一) 联边;头韵;转品;歇后A. 联边联边是汉语里特有的修辞格。
在特定的语义环境中,让3个以上在一起的汉字使用同一偏旁部首,让读者看了这反复使用的偏旁,就能联想起与这偏旁有关的形象,这种修辞手法叫做联边。
由于汉语是象形文字,英语是拼音文字,英语无法把汉语偏旁反复使用的形式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也翻译出来。
如:1) 浩海汪洋波涛涌溪河注满雷霆霹雳霭雪雾霖雨秀霏(旧时“海神庙”对联)(下联里的“云”字一定要用繁体字,否则就无法达到联边的目的。
)2) 梧桐枝横杨柳树汾河浪激泗洲滩(《古今巧联妙对趣话》)(上海市青浦县有条汾河,汾河的急流之处叫泗洲滩。
)3)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客官寓宦宫,富室宽容(明朝宰相叶向高一次夜宿新科状元家,状元出了这里的上联,叶向高对出了这儿的下联。
)4) 清朝,侍郎毕某宴请尚书王某,约蒲松龄作陪,三人饮酒属对。
毕侍郎彬彬有礼,出了第一联:三字同头左右友,三字同旁沽清酒,今日幸会左右友,聊表寸心沽清酒。
王尚书盛气凌人,出了第二联:三字同头官宦家,三字同旁绸缎纱,若非当朝官宦家,谁人配穿绸缎纱。
蒲松龄不畏权贵,出了第三联三字同头哭骂咒,三字同旁狼狐狗,山野声声哭骂咒,只道道多狼狐狗。
5) 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城楼。
(上下联各在其偏旁包含“金木水火土”五行。
)6) 逍遥近道边,憩息慰务懑,晴晖时晦明,谑语谐谠论。
草莱荒蒙茏,室屋壅尘坌,僮仆侍倡侧,泾渭清浊混。
(黄庭坚:《戏题》)上面数例都说明了这一点。
然而,补救的办法到底有没有呢?联边利用了汉语的偏旁部首,给读者带来了视觉的和谐以及形象的联想,其实在英语里也有一种利用每个词头的修辞方式,那就是alliteration,即头韵。
头韵在其产生的效果上与联边非常相似,我们可以在英语译文里用头韵来替代汉语原文里的联边。
例如:7) 嗯嗯呃呃——可翻成hem and haw,前者是四个“口”字旁的汉字,后者是以[h)为头韵的英文词,两者都表示“结结巴巴地说话”。
8) 祸福——可译成weal and woe,前者是两个“礻”字旁的汉字,后者是以【w】为头韵的英文词,两者都表示“幸与不幸”。
B. 头韵;Alliteration英语中的头韵(alliteration)就是在一行诗或一个句子中,由于相邻的词的起首字母发音相同而产生的音韵。
在翻译中,要表现出其意义可以,但要把它的形式体现出来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1) Dumb dogs are dangerous.不吠的狗最危险。
2) Sarah sits by six sick city slickers.萨拉坐在来自城里的六个生着病的狡猾骗子的身旁。
3) Four fat friars fanned flickering flames.四个肥胖的修士扇着闪烁不定的火焰。
4) Round the rough and rugged rock the ragged rascal rudely ran.那个衣着破烂的恶棍绕着粗糙不平的岩石狂奔。
5) The fair breeze blew,the white foam flew;The furrow followed free;We were the first that ever burst—Into that silent sea.欢快的微风吹拂,白色的泡沫漂浮;丝丝细波自由而起,我们是第一个跳进——那安静的海水里。
对英语头韵的汉译,我们可考虑汉语里的联边格,尤其是联边的双声词和叠韵词。
英汉这两种修辞手法的词语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
请看实例:英语中有不少运用头韵的惯用词组:fair and foul好与坏safe and sound安然无恙bed and board吃和住bag and baggage连同全部财物,完全彻底地forgive and forget不念旧恶time and tide时候tit for tat一报还一报sink or swim好歹试试看,不管是沉是浮汉语里的双声词不但大多数是联边,在形式上与英语的头韵相同,而且两个字的声母相同,音节和谐,朗读顺口,悦耳动听,其音乐效果与英语的头韵如出一辙:忐忑(tan te) 慷慨(kang kai) 芬芳(fen fang)坎坷(kan ke) 驰骋(chi cheng) 琳琅(lin lang)汉语里的叠韵词大多数也是联边,在形式上与英语头韵相同,而在发音规律上与英语的脚韵相同,因为叠韵词里的两个字使用相同的韵母:娉婷(ping ting) 妖娆(yao rao) 汪洋(wang yang)蹉跎(cuo tuo) 彷徨(pang huang) 灿烂(can lan)C. 转品;Enallage所谓转品,就是故意改变文中某一个词的词性,或改变其用法,或改变用词场合。
这种修辞方式汉语和英语里都有,英语里叫enallage,比汉语里用得更经常、更自然,甚至有的词性转换在英语词典里都能找到依据。
转品这种修辞格是很难在翻译中处理好的,如例1里的“太军阀”不能直译成too warlord;例2里的“科员”如果简单地处理成He's been clerked all his life是无法被译文读者接受的;例3如按原文的词序和词性翻译(“看到幸福的孩子们温暖着他的心”),就显得不够自然;例4和例5也不能机械地译成“你永远狐狸不了我”和“你无权老板我”。
1) 这个连长太“军阀”了!年纪不大,脾气可不小!(曲波:《山呼海啸》)(名→动)This company commander is too much of a “warlord”.Though he's young,he easily gets into a fit of temper.2) 他“科员”了一辈子。
(老舍:《离婚》)(名→动)He's been an office clerk all his life.3) The sight of the happy children warmed his heart.(形→动)看到幸福的孩子们,他心里感到热乎乎的。
4) You can never fox me.(名→动) 你决骗不了我。
5) You have no right to boss me.(名→动) 你无权指挥我。
D. 歇后歇后是汉语里所特有的修辞手法,它用歇后代替文中的原话。
歇后语一般由两部分构成。
有的前半截是个比喻,后半截是对比喻的解释,我们称之为喻意类;有的前半截是个事物,后半截采用谐音使其意义一语双关,我们称之为谐音类。
例1是谐音双关歇后语:“人家给个棒槌,我就拿着认针(真)了”;例2是喻意双关歇后语:“王八看绿豆——对了眼了”,其表面意思是“对着眼睛”,但其实际意思为“两强相遇,必有激斗”。
这两例都无法把原文的歇后双关体现出来,但都用英语习语进行补救,同样描绘出了说话人能说会道的特点。
1) 我那里管的上这些事来!见识又浅,嘴又笨,心又直,“人家给个棒槌,我就拿着认针(真)”了。
脸又软,搁不住人家给两句好话儿。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 I'm incapable of running things. I'm too ignorant,blunt and tactless,always getting hold of the wrong end of the stick. And I'm so soft-hearted,anyone can get round me.2) 陈白露(燃烟):我并没有抓到潘四,是他自己愿意来,我有什么法子!顾八奶奶(想逢迎她):反正是一句话:“王八看绿豆”,是对了眼了。
(曹禺:《日出》)BAILU (lighting a cigarette):It's not me that's hooked Pan,he comes here of his own free will, what can I do about it!GU (making an effort to please her):Anyway,it's a case of “When Greek meets Greek.”这里必须一提的是,有些喻意类歇后语并不使用双关,其比喻直接导出歇后部分,翻译时可用直译法:1)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be as nosy as a dog trying to catch a rat;2) 瞎子点灯——白费蜡be like a blind man holding a candle—a sheer waste of wax。
(二) 回文;别解;换义;镶字A. 回文;Palindrome; Chiasmus汉语中的回文有四种形式。
第一种是倒着念和顺着念不但意思是一个样,而且文字排列也是一个样,如:1)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福建厦门鼓浪屿脯浦朕)2) 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岩中岩隐龙第二种形式,第二句是第一句严格的倒文,产生新的意思,如:3)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天然居,北京店铺名。
乾隆出上联,纪晓岚对下联。
)4) 雪花飞暖融香颊,颊香融暖飞花雪。
欺雪任单衣,衣单任雪欺。
别时梅子结,结子梅时别。
归不恨开迟,迟开恨不归。
(苏轼:《菩萨蛮》)第三种是顺着念和倒着念都通,但产生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如:5) 碧芜平野旷,黄菊晚村深。
客倦留甘饮,身闲累苦吟。
(王安石:《碧芜》)(全诗可倒读:)吟苦累闲身,饮甘留倦客。
深村晚菊黄,旷野平芜碧。
)6)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宋代李禺远征在外,写了这首夫忆妻的诗。
如从全诗的最后一个字起倒读,则成为一首妻忆夫的诗: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第四种形式比较自由,用上句的末尾作下句的开头,又用上句的开头作下句的末尾,不需要做到倒念和顺念产生同一个意思,但同样能给人—种回环往复的感觉,这类回文一般是可以翻译成英文的,如:7) 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