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08.50 KB
- 文档页数:28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外汇储备作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呈现出总量大、增长快的特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2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2万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额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用途包括维护国家金融稳定、支持企业海外投资、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等。
我国外汇储备资产质量不高,存在一定程度的资产贬值风险。
一方面,我国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而美元汇率波动较大,给储备资产带来了潜在损失风险。
另一方面,我国外汇储备投资主要集中在国债、银行定期存款等低收益资产上,缺乏多元化投资策略,难以获得较高收益。
我国外汇储备投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国债等固定收益资产上,对于股票、房地产等风险资产投资较少。
这使得我国外汇储备在全球资产配置中处于不利地位,难以获得较高收益。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遭受了一些重大经济损失。
例如,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外汇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动荡,给我国外汇储备带来了较大损失。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也给我国外汇储备带来了较大冲击,资产价值缩水严重。
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导致外汇储备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持续顺差,使得外汇市场供大于求,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这种国际收支不平衡也导致了贸易摩擦和货币政策的被动。
国内投资环境不佳也是导致外汇储备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尚未完全开放,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受到一定限制。
另一方面,国内实体经济收益率较低,对外投资难以获得较高收益。
政策限制过多也是导致外汇储备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对外汇市场和资本流动的管制较为严格,使得外汇储备投资渠道相对单一。
一、关于外汇储备1、外汇储备的定义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
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证券等。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2、外汇储备的主要用途外汇储备的主要用途是支付清偿国际收支逆差,还经常被用来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本国货币的汇率。
3、外汇储备的主要形式外汇储备的主要形式有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长一段时期,西方国家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是美元,其次是英镑,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又增加了德国马克、日元、瑞士法郎、法国法郎等。
4、外汇储备的功能外汇储备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 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2) 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3) 维护国际信誉,提高融资能力;(4) 增强综合国力,抵抗金融风险。
二、我国外汇储备现况1、外汇储备的规模—般来说,外汇储备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抗风险能力。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外汇储备匮乏,1979年国家外汇储备仅为8.4亿美元,而在1979年〜1989年间,外汇储备年均35亿美元。
此后,我国外汇储备快速累积,规模不断扩。
至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达8537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
从2004年年末到2009年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平均年增长率为31.69%,最高增长率达到43.32%,最低增长率也达到了18.68%0即使是在全球经济饱受金融风暴侵袭的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仍然达到2.3992万亿美元,增加值为4532 亿美元,增长率为23.29%,相当于七国集团(G7)的1.93倍。
浅谈对我国外汇储备现状的研究和管理政策建议前言外汇储备是我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货币资产,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贸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和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外汇储备现状的研究,提出相应的管理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外汇储备的稳步增长和优化。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始终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截止2021年5月,我国外汇储备总额为3.22万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一。
分析其结构可以发现,外汇储备主要由外汇、金融衍生品和其他投资组成。
其中,外汇占据外汇储备的主要部分,约占80%以上,金融衍生品占比约为10%,其他投资占比较小。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和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我国外贸结构发生了变化,疫情和贸易摩擦等因素导致我国外贸形势不断发生变化,这给我国外汇储备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金融风险也在逐步增加,这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们需要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政策建议。
我国外汇储备研究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因素国内生产总值(GDP)、国际收支、金融市场等因素都会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和结构。
其中,GDP是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最主要因素,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国际收支和金融市场对外汇储备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稳定国际收支和金融市场有助于促进外汇储备的增长,反之则会对外汇储备产生负面影响。
潜在风险虽然外汇储备是我国货币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外汇储备管理也面临着潜在的风险。
其中,政治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是主要的三种风险。
政治风险包括国家政策和国际政治因素;市场风险包括金融市场变化和利率风险等;信用风险是对外汇储备所投资的相关方信用状况的评估。
外汇储备管理政策建议为了保护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和合理增长,我们提出一些管理政策建议:1.加强外汇储备管理制度的建设。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优化研究中国外汇储备作为国家重要的金融资产,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中国外汇储备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优化的有效途径,以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效益。
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和构成、风险管理、资产多元化和投资策略等。
虽然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缺乏对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整体架构和流程的深入研究;未能全面考虑到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缺乏对新型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方案的深入研究。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外汇储备管理进行深入探讨。
对外汇储备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和因果关系分析,对影响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可行的优化方案和建议。
(1)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2)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不够多元化;(3)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4)信息化程度较低。
(1)建立健全外汇储备管理体制和机制;(2)加强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的多元化;(3)提高风险管理水平;(4)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科技支撑。
(1)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变化;(2)可以提高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效率和效益;(3)可以更好地保障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本文通过对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优化管理的可行方案和建议。
这些方案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水平和效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稳定。
同时,未来的研究可以继续深入探讨新型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方案,以及加强对外汇储备风险的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外汇储备管理已成为各国央行的重要任务。
在这个背景下,结构优化成为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战略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探讨结构优化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战略的关系,旨在为提高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结构优化是指通过调整资产组合配置,优化风险收益比,实现投资组合的最优表现。
2024年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与经营研究论文一、引言外汇储备是一国政府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外国货币,主要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以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外汇储备规模逐渐扩大,如何有效管理和经营外汇储备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与经营策略,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我国外汇储备的演变与现状我国外汇储备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显著的增长。
随着贸易顺差的积累、外资的流入以及国际市场的投资收益,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攀升。
这种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国的国际清偿能力,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限、外汇储备资产的风险管理等。
三、外汇储备管理的目标与原则外汇储备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在保证国际支付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增值性。
为实现这一目标,外汇储备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安全性原则,确保外汇储备资产不受损失;二是流动性原则,保证外汇储备能够随时满足国际支付需求;三是增值性原则,通过合理的投资运营实现外汇储备资产的增值。
四、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与经营的策略多元化投资策略:为降低外汇储备资产的风险,我国应采取多元化投资策略,将外汇储备分散投资于不同国家、不同币种和不同资产类别的金融产品。
这不仅可以降低单一资产的风险,还能提高整体投资组合的收益。
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外汇储备管理与经营的关键。
我国应加强对外汇储备资产的风险评估、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风险。
同时,还应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确保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
优化外汇储备结构:我国应根据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外汇储备的币种和资产结构。
这不仅可以降低汇率风险,还能提高外汇储备资产的收益。
推动外汇储备运用的创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可以积极探索外汇储备运用的新模式、新途径。
金融视线Financial View 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图1:2017年1-12月国家外汇储备(亿美元)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1月7日公布截至2017年1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高达31399亿美元,环比增加207亿美元。
2017年全年的外汇储备较2016年上涨1294亿美元,为2015年来首次增长,主要是由于欧元、英镑等非美元货币汇率上涨和资产价格变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2017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逐步进行结构调整,在质和量上全面提升,经济效益显著,推进了跨境资本的稳定流动,国际收支形势平稳保障了外汇储备规模连续稳步回升。
另外,通过综合trade economic 上公布的各国的外汇储备数据发现,中国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并且显著高于第二名日本。
表:各国公布的外汇储备数据(百万美元)国家近期数据更新日期排名中国3119000.002017年11月1日本1261200.002017年11月2瑞士746453.532017年11月3俄罗斯431636.002017年11月4香港422100.002017年11月5印度401390.002017年12月6韩国387250.002017年11月7巴西381056.002017年11月8新加坡280749.142017年11月9泰国203073.062017年11月10墨西哥201441.472017年10月11德国176441.002017年11月12英国152867.842017年11月13中国外汇储备的发展分析及规模管理李雨晴合肥工业大学【摘 要】根据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外汇储备发展情况及相关数据发现,中国外汇储备多年来持续增长,规模庞大,而外汇储备也不是越多越好,巨额的外汇储备必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本文对多年来中国外汇储备发展变化的原因以及巨额外汇储备的利弊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管理我国外汇储备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外汇储备;发展现状 ;原因分析;利弊捷克共和国149973.982017年11月14土耳其145740.762017年10月15意大利142537.802017年11月16印尼125967.232017年11月17美国122632.002017年10月18阿尔及利亚114653.002016年12月19波兰113377.402017年11月20二、我国外汇储备发展及原因分析2017年,中国外汇储备量为31399亿美元,2016年中国外汇储备量为30105亿美元。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及对策摘要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币升值预期,我国外汇储备也急剧地增长。
高额的外汇储备固然体现了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但同时巨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货币供给造成的影响和冲击也在不断增大,流动性过剩充斥了整个宏观经济,给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探讨了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主要原因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并结合当前政策现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外汇储备基础货币货币供给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目录一、外汇储备概述(一)外汇储备概念 (3)(二)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基本情况............................................................. (3)二、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现状及原因(一)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现状 (4)(二)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 (4)1.贸易顺差....................................................................... .. (4)2.FDI 的持续增长 (4)3.全球收支不平衡 (5)4.需不足、进口不力 (5)三、降低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对策(一)夯实市场微观基础,释放经济主体正常结售汇需求 (5)(二)逐步放松利率管制,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 (5)(三)逐步放松资本管制,逐步推行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6)(四)实行汇率市场化,一步推行汇率制度弹性化改革 (6)四、小结 (7)参考文献 (8)一、外汇储备概述(一)外汇储备概念外汇储备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和保持汇率稳定而持有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产,它反映了各个国家调节国际收支和稳定货币汇率的能力,是一国金融实力的重要体现和国际经济竞争中地位的重要标志,一直受到各国政府和相关金融机构的关注。
适度的外汇储备可以保持国际支付能力,支持本国货币汇率,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并赢得竞争利益。
如何加强对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储备风控一、国际储备理论基本的概念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干预外汇市场及其他目的,而直接控制并随时能够使用的国际间可接受资产。
具备四个特征:第一,官方持有性。
即作为一国货币当局的国际储备资产,必须是由官方所直接持有和使用的;第二,流动性。
即必须随时都可以方便地被一国中央货币当局所使用,如存放在银行里的活期外汇存款、有价证券等;第三,普遍接受性。
即在外汇市场上或在政府间清算国际收支差额时被普遍所使用;第四,自由兑换性。
即可以在国际间自由地与其他金融资产相兑换,充分体现储备资产的国际性。
二、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发展的分析1.货币供应量增长28.46%2009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8.46%,增幅比上年末高10.64 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2.7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9.32万亿元,同比增长24.79%,增幅比上年末高15.73 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6.09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36万亿元,同比增长11.46%。
上半年净回笼现金578 亿元,同比多回笼639 亿元(去年同期净投放61 亿元)。
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长34.44%6 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7.74 万亿元,同比增长34.44%,增幅比上年末高15.71 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3.83 个百分点。
上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7.37 万亿元,同比多增4.92 万亿元。
从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贷款增加10607 亿元,同比多增5990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65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955亿元。
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63096 亿元,同比多增43189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3193 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1771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7065 亿元。
6 月份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53 万亿元,同比多增1.20 万亿元。
浅析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管理一、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年地积聚外汇储备,据外汇管理局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外汇储备为-12.96亿美元,处于零起步。
从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起,外汇储备开始快速增长,当年的外汇储备为194亿美元,十年后,在2004年达到了6009亿美元,增长了接近31倍。
2006年末我国官方的外汇储备达到10663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在2009年外汇储备总额再创记录新高,达到23991亿美元。
毫无疑问,我国现阶段是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二、现阶段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原因分析(一)人民币汇率被低估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时确定的8.7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汇率有些过低,正是人民币汇率偏低,加之各种名目的出口补贴,极大地刺激了出口,抑制了进口,成为我国国际收支中最大项目——贸易收支,连续十年顺差的重要原因,从而导致外汇储备的迅猛增加。
(二)贸易双顺差所谓双顺差,即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都呈现顺差。
其中,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指货物进出口收支、服务收支、收益项目收支、经常转移收支等项目。
资本和金融项目指各种形式的投资项目,如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
双顺差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
由于我国连续多年存在着双顺差,资本的流入多于流出,收入多于支出,所以就积蓄了大量的外汇储备。
(三)FDI创造由于坚持改革开放,我国一直以来都是热烈欢迎外资“走进来”,长期以来我们实施针对FDI流入的优惠政策,所以导致FDI大量流入,FDI流入之后转换成人民币过程中也会形成外汇储备。
(四)资本套利我国的外汇储备在2005年以来出现了井喷的增长态势。
因为在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改革为参照一揽子汇率制,市场上都预期着人民币升值,大量的游资走进中国进行套利。
紧接着的是中国股市的牛市,房地产的大涨,大量资金流入中国,为的是套取汇率升值的收益以及资产价格的溢价,从而导致了中国形成了大量的外汇储备。
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研究摘要外汇储备是一国国际储备的主体。
一国外汇储备的管理问题不仅关系到各国调节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的能力,还会对一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自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增长迅速,进入2003年更是保持高速增长,截止目前更是超过了8000亿美元。
笔者认为既定的外汇储备规模已经是事实,那么当务之急就是讨论该如何完善其经营管理的问题。
本文正是带着这个问题逐步深入探讨的。
运用了从理论到现实的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外汇储备币种组合和资产组合的确定方式,以及分析了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的一些因素,然后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现状后找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外汇储备,币种组合,资产组合,结构管理Our country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structuremanagement researchABSTRACT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International Reserve. The management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is not only related to one country' ability to adjust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and keep a stable exchange rate, but also to 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The scale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has increased greatly since the reform of the foreign exchange management system in 1994. In 2003 there was a sharp growth and until now it has surpassed 800 billion US dollars. The author thought the current scale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is already a fact. Now, the urgent matter is to discuss how to improve its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probes into this question gradually. Using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nalysis metho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eterministic method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currency combination and foreign exchange combination, as well as analyzes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our country’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structure, firstly. Then based on china’s reality the author discusses some existing problems. Finally, the autho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how to improv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structure management.Key word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Currency combination, Foreign exchange portfolio combination, Structure management目录中文摘要 (Ⅰ)ABSTRACT (Ⅱ)目录 (Ⅲ)1 引言 (1)2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1)2.1关于外汇储备概念的界定 (1)2.2 IMF外汇储备管理指南 (2)2.3外汇储备动机 (2)2.4 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策略 (3)2.5资产选择理论 (5)3 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的组成方式与影响其构成的因素分析 (5)3.1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的确定 (5)3.2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组合的因素分析 (6)3.3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的确定 (9)3.4 外汇储备资产组合结构管理的要求 (10)4 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的现状分析 (11)4.1 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组合现状分析 (11)4.2 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组合管理现状分析 (12)5 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的对策建议 (15)5.1 完善我国外汇储备货币结构管理的对策建议 (15)5.2 加强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组合管理的对策建议 (18)6 结束语 (22)致谢 (23)参考文献 (24)1 绪论2005年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总体规模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这惊人的数字背后1994年~1997年的四年间外汇储备增长了1187亿美元,平均每年增加300亿美元,而在1993年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仅有212亿美元。
1996年,外汇储备余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在这一阶段,我国成为世界上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储备国。
在2001年~2004年间,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加了4443亿美元,平均每年增加1100亿美元,其中2004年更是增长了2067亿美元。
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多是好事,但目前最重要的不是去控制外汇储备的规模,而是去管理好外汇储备的结构,也就是合理选择外汇储备的币种组合和资产组合,提高外汇储备的运营效率,力争创造最佳的外汇储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也是我国外汇储备日常管理中要引起重视的主要内容。
2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2.1关于外汇储备概念的界定张东敏(2006):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于国际支付、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其货币汇率稳定的各种形式的国际储备资产的总称。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口径,一国的国际储备(自有储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组成。
其中,黄金储备和特别提款权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而储备头寸和外汇储备则因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变化较大。
[7]姜波克(1999):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广义的国际储备可以划分为自有储备和借入储备,自有储备和借入储备之和又可称为国际清偿力。
通常所讲的国际储备是狭义的国际储备,即自有储备,其数量多少反映了一国在涉外货币金融领域的地位。
[13]陈雨露(1999):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而持有的,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
[14] IMF(2001): 外汇储备是有货币当局能够控制的、可及时获取的一国的公共部门拥有的外国资产组成的。
外汇储备管理活动也可包含对负债、其他外汇空头的管理和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
2.2 IMF外汇储备管理指南IMF(2001): 外汇储备管理的目标①能够满足指定一系列目标的、可及时获取的外汇储备的充足性;②流动性、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得到审慎的控制;③在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从中长期投资中获取合理的收益。
一国的货币和汇率安排,及其国际收支和外国资产头寸的大小、性质和变动程度决定其所需的外汇储备规模。
为了保证外汇储备的及时获取,应当按照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来排列外汇储备的管理目标。
但是,如果外汇储备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已经得到保障,则收益性应当着重考虑,原因在于持有外汇储备的高额成本。
IMF(2001): 外汇储备管理策略应当服从并支持一国或同盟特定的政策环境,尤其是货币与汇率的安排。
对于外汇储备充足水平的选择,应当通过对持有储备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外债的状况是决定外汇储备的重要因素为了降低外部脆弱性,外汇储备管理策略也应当考虑与外债管理策略相配合与协调。
无论一国是否将外汇储备管理和外债管理责任委托予相同或不同的部门,各自的政策目标和行为必须协调,以避免向外界传递矛盾的信息。
2.3 外汇储备作用陈雨露(1999):外汇储备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维持国际支付能力,调节临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2、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货币汇率;3、维持并增强国际上对本国货币的信心;4、国际储备是一国向外国举债和偿债能力的保证[14]姜波克(1999):从一国角度看,持有国际储备的目的在于:1、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维持对外支付能力;2、干预外汇市场,调节本国货币的汇率;3、信用保证。
[13]2.4 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策略朱箴元(2000):增持欧元 ,提高欧元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
优化市场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应增设欧元交易币种。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应该增设欧元交易币种 ,其意义在于:1、有利于外汇银行的头寸调换及本外币头寸的合理匹配;2、开辟了中央银行增持欧元储备的渠道, 便于中央银行在银行间市场的外汇干预。
[16]、吴志明(2000):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管理策略树立并强化外汇储备的经营观念经营是指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目的而从事的一种动态的具体的经济活动。
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管理策略:(1)交易性储备的管理策略。
交易性储备是指被货币当局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币汇率以及充当信用保证的那部分外汇储备。
其主要形式为国外银行活期存款和外国政府发行的国库券。
交易性储备用于满足中央银行日常的基本的政策需要,这一特点决定了交易性储备的管理必须侧重于安全性流动性。
安全性,指交易性储备的管理必须注意风险的规避。
一般地说,中央银行交易性储备存在三种风险:其一,信用风险,即将外汇储备存放于国外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帐户后,接受存款行可能无力应付存款提取的风险。
为此,外汇储备存放前,中央银行必须加强对拟接受存款行的资信调查,并在外汇储备存放后,密切关注存款行的经营动态以采取应变措施。
一般地说,中央银行应该选择资信度高、资金实力雄厚的大银行作为资金投入对象。
对于欧元储备,则以存放于欧元区银行为妥。
其二,市场风险指由于市场环境恶化,通常是由于利率变化而造成损失与机会成本的增加。
例如,中央银行投资的政府债券其利率固定,而市场其他债券利率却大幅度上升,这就造成实际的损失。
其三,国家风险,亦称政治风险、国别风险,是由于某些原因某一国政府不能或不愿偿付其所借债务(如国库券) 的可能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