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 格式:docx
- 大小:17.33 KB
- 文档页数:13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学前儿童指的是3至6岁的孩子,这个阶段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身体、心理和认知能力都会有显著的变化和发展。
下面是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一些特点:1.身体发育:学前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增长较快。
他们开始发展更多的肌肉力量和运动协调能力。
孩子们变得更加灵活,能够跑、跳、爬和平衡。
2.大脑发育:学前儿童的大脑在这个阶段经历了快速发展。
他们的神经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和成熟,从而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信息和学习新的技能。
3.语言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迅速增长。
他们能够使用更多的词汇和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他们开始理解和使用简单的语法规则,并能进行简单的对话和交流。
4.社交发展:学前儿童开始与其他孩子进行互动,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他们开始建立友谊和理解共享时间和空间的重要性。
他们也开始明白与其他人相处时的规则和礼仪。
5.情绪和心理发展:学前儿童的情绪变得更加复杂和丰富。
他们开始能够表达和控制他们的情感,并对他人的感受有更多的理解。
他们开始发展自己的个人特点,并开始形成自我意识。
6.认知发展: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逐渐发展。
他们能够进行逻辑思考和问题解决,并开始进入抽象思维的阶段。
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也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
7.独立性发展:学前儿童开始表现出更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他们能够自己去穿衣、洗漱和整理自己的东西。
他们开始表达自己的喜好和偏好,并且开始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总的来说,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大脑、语言、社交、情绪、认知和独立性等方面的发展。
这个阶段为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此给予学前儿童充分的关爱和发展环境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学前儿童(3-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之一、在这一阶段,他们经历了从幼儿到儿童的转变,身体和认知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下面是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一些特点。
1.身体发育:在学前阶段,儿童的身高和体重都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此外,他们的肌肉逐渐变得结实,运动协调性也得到了改善。
他们可以跑、跳、爬等各种动作,并开始学会用工具,如剪刀和铅笔。
2.大脑发育:学前儿童的大脑发育迅速,特别是大脑前额叶和顶叶区域,这些区域与思维、语言和记忆等高级功能有关。
他们的神经网络不断增强,促进了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3.语言能力: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他们可以理解并使用越来越复杂的语句和词汇,开始进行句子组合和故事讲述。
他们也能开始听懂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5.情绪发展:在学前阶段,儿童开始更加明确地表达他们的情绪和情感。
他们可能会经历情绪的起伏,如愤怒、焦虑和兴奋等。
对于这些情绪,他们需要学习适当的情绪调节和表达方法。
6.物质操作:学前儿童喜欢通过触摸和操作来探索环境。
他们开始使用工具,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和材料。
通过这种经验,他们发展了手眼协调和空间感知能力。
7.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他们能够进行角色扮演、创作故事和制作手工艺品等。
这种创造过程促进了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8.自我认知:学前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独特的个体,并逐渐形成自我认同感。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并能够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
以上是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一些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教育支持,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学前儿童是指3岁到6岁之间的儿童,这个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以下是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1.身体发育:学前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在前两年。
在此期间,他们的骨骼和肌肉发展迅速,运动能力不断提高。
他们学会了行走、奔跑、跳跃、爬高等基本的运动技能。
2.大脑发育:学前儿童的大脑在这个阶段中发育迅速,特别是他们的前额叶和颞叶的发育。
这个时期是大脑神经元建立连接的关键时期,学前儿童通过与他人交流、观察、探索环境来建立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从而促进智力发展。
3.语言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能力在这个阶段中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们开始学习说话,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词汇和语法规则。
他们能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与他人进行交流。
4.社会情感发展:学前儿童开始建立社会情感关系,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并开始和同伴一起玩耍和合作。
他们开始懂得分享、尊重他人、了解规则等社会交往的基本原则。
5.认知发展: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逐渐提高。
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物体来认识和理解世界,开始形成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他们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开始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6.情绪管理:学前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在这个阶段中得到提升。
他们能够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并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适应不同的情境和规则。
7.注意力和专注力: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在这个阶段中得到了提高。
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在一些特定的任务上,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注意力,这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主要包括身体发育、大脑发育、语言发展、社会情感发展、认知发展、情绪管理以及注意力和专注力的提高。
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学前儿童的需要和发展需求,提供适合他们的培养环境和教育方法。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1、学前儿童体格发育的特点。
答:(1)体重增长的规律:4~6岁儿童体重在这个年龄阶段增长的速度与1岁以内相比显得慢了不少,平均每年约增加2kg。
(2)身高增长的规律:4~6岁儿童身高的增长也是一个相对稳速增长的阶段,每年增长6~7cm。
3、咀嚼有那些作用?幼儿园为什么不宜举行吃饭速度的比赛?答:咀嚼的作用:(1)可以对口腔、舌部和齿根进行清扫而保持其清洁度,降低龋齿发病率,保持和增进口腔特别是牙齿和齿龈的健康。
(2)可以防止牙列排列不齐的发生;(3)可以使食物得以磨碎,有助于胃肠对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4)可以让具有硬度、弹性以及温度的食物感觉刺激口腔,使儿童获得情绪上的满足,缓解其心理上的紧张。
吃饭速度比赛不利于儿童咀嚼功能的发挥和发展4、应如何保护好学前儿童牙齿?kg=age*2+7 cm=age*7+70(1)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早晚要刷牙,进食后要漱口,少吃甜食,尤其是临睡觉前;定期检查,及时治疗。
(2)注意饮食:饮食不宜过热、过冷或冷热交替;适当多吃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帮助儿童充分咀嚼;(3)保证营养的供给,特别是钙、磷以及维生素D的供给,促进儿童恒牙的发育。
为何要为儿童创造愉快的用餐环境?要求老师?要创造快乐饮食的意境和韵味第三章学前儿童的营养需要1.学前儿童对能量的需要主要用于哪些方面?答:1、基础代谢 2、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3、生长发育4、动作需要 5、排泄的损失6、简述学前儿童较易缺乏的矿物质、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
答:学前儿童较易缺乏的矿物质是:钙、铁、锌、碘钙的生理功能:①构成机体的骨骼和牙齿钙是骨髂的重要组分。
②维持多种正常生理功能。
钙的食物来源:①儿童最理想的钙源:奶及奶制品(钙含量丰富,吸收率高)②豆类及其制品.尤其是大豆、黑豆含钙也较为丰富。
③芝麻、小虾皮、海带等。
(2)铁的生理功能:①参与体内氧与二氧化碳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②铁与红细胞形成和成熟有关。
③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促进抗体产生④促进脂类从血液中转运⑤促进药物在肝脏中解毒等功能。
铁的食物来源:①动物性食品含铁丰富,吸收率高,如肝脏、动物血、瘦肉等。
②植物性食物含铁量高的有黑木耳、海带、芝麻酱等。
(3)锌的生理功能:①结构:锌是人体中多种酶的组成成分②催化:有近百种酶依赖锌的催化③调节功能:对蛋白质合成和代谢、激素具有调节功能锌的食物来源:动物性食物:如瘦肉、动物内脏、蛋黄、鱼及其他海产品,尤以墨鱼卵及牡蛎含量较高。
(4)碘的生理功能:碘是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其生理功能通过甲状腺素的作用来体现。
甲状腺素参与能量代谢,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并促进体格的生长发育。
碘的食物来源:含碘较高的食物主要是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鱼、虾、贝类。
7、简述学前儿童较易缺乏的维生素、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
答:学前儿童脂溶性维生素较易缺乏的是维生素A、维生素D。
学前儿童较易缺乏的水溶性维生素是B族中的B1、B2及维生素C。
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①促进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的合成与再生,维持正常视觉,保护视力。
②维持全身上皮细胞结构的完整性。
③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骨骼及牙齿的健康生长。
维生素A的食物来源:①动物性食物中含量丰富,较好的来源有动物肝脏、鱼肝油、鱼卵、乳类、禽蛋等。
②植物性食物以深绿色或黄红色蔬菜、水果(菠菜、芹菜、胡萝卜、辣椒、芒果、杏子、柿子等)补充胡萝卜素。
(2)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提高血浆钙和磷的水平到超饱和的程度,以适应骨骼矿物化的需要,对骨骼形成极为重要。
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①植物性食物如蘑菇、蕈类含有维生素D2。
③动物性食物则含有维生素D3,在鱼肝和鱼油含量最丰富,其次在鸡蛋、乳牛肉、黄油和咸水鱼。
(3)维生素B1的生理功能:维生素B1是构成辅酶的重要成分,该酶对调节体内糖代谢乃至热量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B1的食物来源:维生素B1最为丰富的来源是葵花子仁、花生、大豆粉、瘦猪肉,其次为粗粮、小麦粉、小米、玉米、大米等谷类食物。
(4)维生素B2的生理功能:机体中许多重要辅酶的组成成分,在氨基酸、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维生素B1的食物来源:主要是动物肝、心、蛋黄、乳类。
(5)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①具有抗氧化作用,减少自由基对身体的损害。
对防癌抗癌有一定的作用。
②有助于人体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③有助于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促进伤口愈合;④有助于巩固结缔组织,保护骨骼、牙龈健康,⑤促进铁质吸收,预防坏血病。
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主要来源于新鲜蔬菜和水果。
8、水的生理功能有哪些?答:①构成机体水分布在所有的细胞组织内。
②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的全过程。
③是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保持人体一定的血容量。
⑤对调节人体体温起着重要作用。
⑥对人体关节肌肉和体腔起着重要的润滑作用。
⑦提高膳食的营养价值。
⑧是医药、医疗三大法宝之一。
碳水i化合物的生理功能??1储存和提供能量2构成组织及重要生命物质3节约蛋白质4抗生嗣作用5解毒作用6增强肠道功能第四章学前儿童的食物选择2、加工烹调对谷类营养价值有何影响?答:(1)谷粒所含蛋白质(特别是赖氨酸)、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B族)主要存在于糊粉层和胚芽中,所以加工精度越高,营养素损失越大。
(2谷类加工粗糙产品消化率低:谷类粗糙加工出粉出米率高,营养素损失少,但是感官性状差。
而且由于植酸和纤维素含量较多,消化吸收率也相应降低。
(3)淘米时,可以使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发生损失。
淘米时应注意尽量使用凉水,减少淘米次数和时间。
不要用力搓洗,去泥抄即可,淘米之后不要浸泡。
(4)米饭采用蒸或焖的方式,B族维生素的损失要比捞饭的方式少得多,制作面食采用蒸、烙、烤的方式维生素B族损失较少,但加碱蒸煮、高温油炸则损失较大。
3、试述豆类及豆制品的营养价值。
答:(1)豆类食物营养价值丰富,含有量多质优的蛋白质、中等量的脂肪和较少的碳水化合物。
①蛋白质:蛋白质含量较高且为完全蛋白质。
大豆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和微量胆碱,对儿童脑神经系统有促进发育和增强记忆的作用。
②脂肪:不饱和脂肪酸高,必需脂肪酸丰富,抗氧化能力强。
常被推荐为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理想食物。
③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较少,主要为纤维素和可溶性糖,且在体内较难消化。
大豆经加工成豆制品后,难消化程度可明显降低,营养价值随之提高。
(2)豆制品营养价值:①豆腐:蛋白质含量丰富,消化吸收率高。
钙的含量极为丰富,是人体获得钙的良好来源。
②豆浆:蛋白质含量近似牛奶,其中必需氨基酸种类较齐全,且富含铁。
其他营养素含量相对较少。
③豆芽:与发芽前相比,维生素含量倍增,尤其是维生素C。
5、学前儿童怎样合理食用禽肉类食品?答:(1)食用时需注意与谷类食物搭配,同时加入一定的蔬菜和水果,以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做到荤素均衡。
(2)食用畜禽肉时注意用量和次数的合理分配。
应注意将畜禽肉分散到每餐膳食中每次用量适中,不宜暴食。
(3)畜肉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较高,且主要成分为饱和脂肪酸的脂肪,儿童不宜食用过多。
(4)禽肉中所含的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
肥胖儿童和老年人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以适当地选择食用禽肉。
(5)内脏含有较多的维生素、铁、锌、硒、钙,特别是肝脏,维生素B2和维生素A的含量丰富,对于眼睛的保护作用比较明显,可以选择作为预防近视眼和补充眼部营养的有效食品而经常食用。
(6)学前儿童的肠胃对于畜禽肉的消化和吸收较差,因此在食用时需要进行精细加工,尤其是精肉,尽量加工得软烂一些,易为学前儿童消化和吸收。
8、试述奶类食品的特点及怎样合理食用?答:奶类也称为乳类,是指动物的乳汁和以此为原料制成的乳制品。
奶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具有如下特点:(1)蛋白质:奶类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和乳清蛋白。
奶类蛋白质为优质蛋白质,其生物价非常高,非常容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利用率很高。
(2)脂类:牛奶中的脂类主要是乳脂肪,以微细的脂肪球状态分散于牛乳中,易为人体消化吸收。
奶脂中含一定量的低中级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和卵磷脂,并有脂溶性维生素,营养价值较高。
(3)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是乳糖,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具有特殊意义。
(4)矿物质:牛奶中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其中钙的含量最为丰富,并且吸收率高,吸收率几乎可以达到摄入量的1/3,因此可以称为膳食中最好的天然钙来源。
(5)维生素:奶类中几乎含有所有的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学前儿童合理食用奶类:(1)食用灭菌奶制品,防止微生物和细菌的污染。
(2)尽量选用含糖量少的奶制品;(3)每日饮奶量控制在适当范围内,过度食用奶类制品可能导致腹泻、溢奶等情况。
学前儿童每人的饮奶量应不少于300ml,也不宜大于600ml。
9、试述菌藻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答:1、食用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1)蛋白质:食用菌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氨基酸种类齐全且比例均衡。
(2)脂肪:食用菌脂肪含量极低,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有很高的比例,而且种类很多,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
(3)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其中的水溶性多糖和酸性多糖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4)维生素:食用菌含有多种维生素。
香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原。
每日食用3~4 g香菇就可满足对维生素D的需要。
食用菌是人类膳食所需矿物质的很好来源,其中含量最大的矿物质是钾。
2、食用菌具有一定的保健和药用价值:1、提高机体综合免疫水平;2、抗肿瘤;3、预防和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4、抗菌消炎;5、其他作用:食用菌还有抗病毒、调节内分泌、保肝护肝等作用。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合理膳食1、学前儿童膳食有什么特点?常见的膳食问题有哪些?答:学前儿童膳食特点:1、从奶类食物逐步过渡到接近成人膳食。
2、膳食中优质蛋白比例较高。
3、食物选择及烹调方式易于消化。
4、食物的色香味形俱佳。
5、餐次多。
常见膳食问题:1、奶类选择问题 2、辅食添加问题 3、膳食结构问题 4、膳食搭配问题5、零食选择问题 6、餐次安排问题2、什么是合理膳食?学前儿童合理膳食的要求是什么?答:合理膳食包括以下内容:①食物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膳食。
②合理调配各营养素比例合适的膳食。
③符合人体需要、达到均衡营养的膳食。
学前儿童合理膳食的要求:1、供给充足的能量和优质蛋白质。
2、膳食搭配合理,做到营养均衡。
3、食物的色香味形等感意官性收要讲究美感。
4、餐次安排上要一日多餐。
5、科学合理地选择零食。
6、口味上少盐、不甜、不腻答:(1)根据用餐儿童的性别、年龄、生理状况、活动强度,确定其总能量(全日能量需要)和宏量营养素应提供的能量。
(2)根据能量及营养素全日供应量,按照三餐能量分配比例,计算出三大能量营养素的每餐需要量。
(3)确定主食的品种和数量(4)确定副食的品种和数量(5)食物代量搭配(6)以上述计算出来的主食、副食为基础,按合理膳食要求,将食物合理地分配到全天各餐次中,粗配一日食谱和周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