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纺丝油剂性能与用途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1
合成纤维工业,2020,43(6):70CHINA SYNTHETIC FIBER INDUSTRY 综述与专论涤纶POY油剂配方与性能的构效关系卢书辉,王小花,喻德峰(浙江传化化学品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215)摘要:简述了涤纶预取向丝-弹力丝(POY-DTY)纺丝工艺中,POY纺丝工艺节点、POY-DTY加弹工艺节点对POY油剂性能的要求,重点介绍了油剂配方组分与性能的构效关系。
在涤纶POY-DTY纺丝过程中,POY油剂对纺丝工艺的顺利进行起到决定性作用,POY油剂除了需要达到基本的平滑性、集束性、抗静电性以外,还要具有优良的界面特性、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抗结焦性能。
油剂是由不同结构的平滑剂、润湿剂、集束剂、抗静电剂和边界润滑剂等原料组分复配而成的,往往单一物质的调整即会引起多个性能的变化,需要对油剂组分和性能的构效关系进行平衡,以达到最优的使用效果。
目前POY油剂正向着多功能性、宽适用性方向发展,丰富油剂原料的种类和对原料结构进行研究有助于改善和提升POY油剂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涤纶预取向丝弹力丝油剂平滑剂润湿剂抗静电剂集束剂中图分类号:TQ340.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043(2020)06-0070-04涤纶预取向丝D单力丝(POY-DTY)纺丝工艺先是通过高速纺丝工艺制备POY,再经过假捻变形法对伸直状态的POY进行卷曲、螺旋或环圈等形态加工,从而改善长丝应用性能的过程打但在涤纶POY-DTY加工过程中,由于POY的纺丝速度达到2500~3500讨min,丝束与导丝器组件之间高速摩擦,易产生纤维磨损和静电现象;且在假捻变形加工时,丝条需要在200-220°C的热箱中拉伸变形,并受到假捻摩擦盘的高速剪切作用。
因此,在涤纶POY-DTY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POY油剂对丝条进行保护,保证纺丝过程的顺利进行。
POY油剂是由多种功能性物质经过复配而成,物质的种类、结构和配比决定了POY 油剂的最终性能,而在配方开发过程中,往往单一物质的调整会引起多个性能的变化,因此需要对油剂配方的各项性能进行平衡调节,进而满足纺丝工艺的性能要求宀"打1POY纺丝工艺节点对油剂的要求1.1上油涤纶POY高速纺丝大都采用油嘴喷射上油,这种上油方式既有利于使上油系统结构紧凑,降低纺丝机高度,还可以将上油装置密闭,防止油剂腐败和污染⑸。
三种纺丝油剂在涤纶工业丝生产中的使用赵二伟王金林(河南平顶山神马股份帘子布公司河南平顶山 467000)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涤纶生产过程中,在相同设备和生产工艺条件下使用不同油剂,通过对油剂调配、牵伸辊结焦、油剂发烟以及油剂消耗等情况在生产实际中对原丝生产和设备的影响,探讨涤纶工业丝生产实际对纺丝油剂的要求。
关键字:纺丝油剂司马2711 TC171 TC246近年来,随着涤纶工业丝应用领域的拓宽,世界主要是中国的涤纶工业丝的产能迅速增加,2010年底中国涤纶工业丝的产能约为85万吨/年,中国已成为世界涤纶工业丝第一产国。
2011年中国的涤纶工业丝预计产能将增加50%。
而涤纶纺丝油剂做为原丝生产及制造加工过程必需的助剂,涤纶纺丝油剂需求必然会大量增加。
涤纶纺丝油剂的主要作用:在产品由单体聚合后纺丝过程中,调整纤维与纤维之间、纤维与金属之间的磨擦性,降低磨擦系数,减少因磨擦产生的静电,使纤维具有良好的集束性、平滑性及分纤性,满足纤维后加工相关工序的需要。
笔者利用本厂生产使用过的油剂为契机,探讨原丝生产实际对纺丝油剂的要求[1]。
一、我厂涤纶纺丝工艺和上油设备简介我厂是神马实业帘子布公司下属的涤纶生产厂,纺丝生产线为引进德国巴马格全套纺丝生产技术,纺丝生产简要流程为:纺前料仓----螺杆挤压机---熔体分配管道---纺丝箱----计量泵-----纺丝组件-----后加热器---侧吹风装置-----纺丝甬道-----自动集丝切丝装置---第一道上油轮---导丝杆-----第二道上油轮----导丝钩----预网络器----第1和2导丝辊----第3和4导丝辊----第5和6导丝辊----第7和8导丝辊----分丝棒---第9和10导丝辊----分丝棒----主网络----张力检测器---导丝钩----断丝监测器----卷绕机----原丝筒子。
从涤纶纺丝生产流程可以看出,我厂原丝上油设备主要为两道游轮,上油方式采用的是乳液上油。
油剂对涤纶短纤维的影响摘要:涤纶短纤维是由聚酯再纺成丝束切断后获得的纤维,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吸水性,主要应用领域为棉纺行业,除此之外,还可作用家装面料和包装用布使用。
在涤纶短纤维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到油剂,本文将就油剂对涤纶短纤维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油剂故障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油剂;涤纶短纤维;电阻率;摩擦因数前言:在纺丝原料加工纺织产品的过程中,油剂使用直接关系着生产消耗、生产效率、生产质量等,以涤纶短纤维生产为例,油剂的使用效果不仅影响着设备运转效果,同时对成品丝的各方面性能也有较大影响。
基于此,探究油剂对涤纶短纤维的影响有利于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1.油剂对涤纶短纤维的影响分析为了弄清油剂对涤纶短纤维的影响,我国选取竹本(苏州)油剂6214-Ts和9061-Ts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维持原有的生产工艺参数,详细记录了不同用量和配比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油剂会对成品丝的电阻率产生较大的影响。
结合实验数据来看,实验前后成品丝的电阻率发僧了以下变化:成品丝的电阻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提升,平均水平从试验前的0.42×107Ω?cm提升到1.94×107Ω?cm。
线的密度出现了升高,由试验前的1.58dtex提升到1.56dtex。
其次,油剂对成品丝的摩擦因数产生了影响。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纤维和纤维之间的静摩擦因数在实验后出现了一定的增高,而纤维之间的动静摩擦因数的差值相较于试验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减低。
这样带来的效果就是纤维的手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比过去更加柔软和蓬松。
但抱合力出现了降低,容易发生开松现象。
纤维和橡胶之间的动静摩擦因数的差值相较于试验前出现了一定的降低,同时静摩擦因数较试验前的下降幅度较大。
这样带来的效果是防止后加工过程中不容易出现胶辊现象,成品丝的可纺性实现了提高。
纤维和金属之间动摩擦因素出现了降低,使得成品丝的平滑性得到了提升,这使得工艺生产中打滑现象出现的几率增大。
涤纶FDY油剂配方组成及作用原理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涤纶FDY油剂的研究背景,特点,种类,参考配方等,本文中的配方数据经过修改,如需更详细资料,可咨询我们的技术工程师。
涤纶FDY油剂是一种常用化纤油剂,广泛应用纺织行业,大大改善化纤的加工性能,禾川化学引进国外配方破译技术,专业从事涤纶FDY油剂成分分析、配方还原、研发外包服务,为化纤油剂相关企业提供一整套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1.背景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内大量引进了涤纶FDY设备,涤纶FDY油剂主要依赖进口,虽然国内已研制成功,但与进口油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FDY油剂具有以下特点:油剂乳液粒子细,稳定而且易配制,无分层,无异味,腐败现象少;可纺性好,无异常断头,在同样工艺条件下优等品率较高;染色均匀性好,卷装成形良好,无毛丝;油剂耐热性好,无明显烟雾,热辊结焦少,抗静电性优良;集束性佳,卷绕成形良好;纤维含油均匀,纺织用户反映良好。
禾川化学技术团队具有丰富的分析研发经验,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可以运用尖端的科学仪器、完善的标准图谱库、强大原材料库,彻底解决众多化工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利用其八大服务优势,最终实现企业产品性能改进及新产品研发。
样品分析检测流程:样品确认—物理表征前处理—大型仪器分析—工程师解谱—分析结果验证—后续技术服务。
有任何配方技术难题,可即刻联系禾川化学技术团队,我们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配方技术解决方案!2.涤纶FDY油剂2.1国内涤纶油剂现状1)国产FDY油剂与同类型的进口油剂有相似的组成成份,其物理指标及性能完全可满足生产要。
2)FDY油剂对水质要求很高,在使用国产油剂时一般要求电导率在50x10-4s.m-1以下。
3)使用国产油剂,虽然乳液浓度略高于进口,但总的成本明显低于进口,并节省外汇。
4)调配适宜的乳液浓度(一般11%~13%)能保证FDY的上油率在0.8%~10%之间。
2.2涤纶FDY油剂作用原理涤纶FDY油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其作用是调整纤维的摩擦系数, 赋予纤维良好的平滑性、抱合性和抗静电性。
涤纶纺丝油剂的发展分析与使用要领油剂作为纺丝加工中的助剂,已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化工产品、随着化纤行业的快速发展,现在全世界每年消耗的化纤油剂已超过40万吨,给油剂行业带来了数十亿的利润,而且尚有增长的势头、为此,油剂的研究和生产成了纺织助剂热门之一。
特别是化纤当中的合成纤维更是产能增加很大,而纺丝油剂是合成纤维成纤及织造加工过程中必需的助剂。
随着合纤工业正在面临新合纤及差别化纤维时期,合纤生产已经走向多品种、小批量、高速度阶段,并且需要大量与之配合的新型油剂。
目前,我国合成纤维年产量已经达到1080万吨以上,年耗用油剂将近10万吨,其中涤纶耗用油剂7.88万吨,丙纶耗用油剂0.5万吨,锦纶、腈纶各耗用油剂1.4万吨,其他油剂约0.3万吨。
油剂用量一般为纤维重量的0.2% ~2.0%。
我国化纤油剂的发展现状从国际上大的化纤油剂生产企业研究情况看,自50年代以来,像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国家对化纤油剂的研究一直很活跃,不仅研制出不少新型高效油剂,还运用复配技术开发出抗静电性好、平滑性与集束性比较理想的复合油剂。
而我国化纤油剂的研究开发生产,却是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分散开发;70年代剖析仿制;80年代有组织地开发国产化油剂;90年代逐步替代进口油剂的开发生产历史。
目前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
油剂的开发、采用的技术和生产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配套体系。
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30个左右单位开发生产了几十种各类化纤油剂,大都分布在石化、纺织、化工、轻工等系统。
另外,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已越来越威胁到地球生物圈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形成的平衡生存环境.这一严重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纷纷采取措施,制订法规,来防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对于纺织品领域,各国陆续出台纺织品生态标准和环境法规.在今后5年内最重要的是解决油剂对环境的影响问题。
涤纶纺丝油剂的主要作用1 涤纶长丝在涤纶等产品由单体聚合后纺丝过程中,纺丝油剂可以调整纤维与纤维之间、纤维与金属之间的磨擦性,降低磨擦系数,减少因磨擦产生的静电,使纤维具有良好的集束性、平滑性及分纤性,满足纤维后加工相关工序的需要。
锦、涤纶DTY油剂的研制及应用性能探讨作者:朱锋来源:《科技风》2018年第19期摘要:本文对锦、撩绘DTY}冉剂的研射理论和复配互艺进行了探讨;拟定了泊剂配方经纤维上油后测试,证明其抗静电、平滑等性能均能满足要求。
目前,锦纶高弹丝、涤纶低弹丝采用的油剂大多仍依靠进口,因而解决油剂生产国产化的问题相当突出。
本文主要在锦纶、涤纶DTY油剂研制过程中,对油剂各主要成份与油剂性能指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锦、涤纶;DTY油剂;研制;应用性能一、实验主要原材料(1)烷基磷酸酯盐(工业级);(2)烷基阳离子型含胺化合物I(工业级);(3)烷基阳离子型含胺化合物Ⅱ(工业级);(4)烷基聚氧乙烯醚I(化学纯);(5)烷基聚氧乙烯醚l(化学纯l(6)净化剂FAE(化学纯);(7)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化学纯)。
二、结果与讨论〖BT5〗(一)油剂配方的确定合成纤维长丝DTY油剂的最基本要求是满足织物在后加工中的要求,对于锦纶DTY高弹丝、涤纶DTY低弹丝而言,还需具备良好的水洗性能及渗透性能。
(1)乳化剂的种类和比例在油剂配方中,乳化剂用量不足,品种单调,HLB值与被乳化物不相适应,均会造成油剂体系的不稳定。
本文在配制锦纶DTY油剂时,选用了复合乳化剂烷基聚氧乙烯醚(I)、(Ⅱ),经过四十余个配方试验,才使乳液稳定。
实验表明明,乳化剂的含量选到20左右,且烷基聚氧乙烯醚(I)与烷基聚氧乙烯醚(Ⅱ)的用量比约为3:2时,复配油剂体系稳定。
(2)加入适量增塑剂。
油剂的粘度是由油剂体系内各组份分子间的内摩擦阻力的大小决定的。
在与进口油剂在常温条件下做的对比试验表明,复配油剂的粘度与渗透性能均达到了要求。
(3)适当增加净洗剂FAE的含量。
[JZ][XCimage243.tif]〖JZ〗〖HTK〗图1 本文实验所用的FAE和邮寄残留率的关系〖JZ〗1一次残留率,2二次残留率,3三次残留率〖JZ〗注:一次残留率指经过一次用85-90℃蒸馏水清洗〖JZ〗20分钟后油剂在纤维上的残留率,以此类推。
收稿日期:2006208209;修回日期:2006209208。
作者简介:金一丰(19732),男,浙江上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化纤油剂和表面活性剂工作。
浅析涤纶F DY 油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金一丰(浙江皇马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上虞 312363)摘要:阐述涤纶F DY 油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抗静电性、耐热性、润湿性及乳液腐败等所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解决方法。
关键词:涤纶F DY;油剂;问题中图分类号:T Q340.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8261(2007)0120042203 涤纶生产必须使用纺丝油剂,涤纶F DY 油剂是涤纶纺牵一步法纺丝过程中必需的一种助剂,其作用是使纤维具有良好的平滑性、集束性,满足纤维加工的要求[1]。
油剂配方主要是由平滑剂、抗静电剂、集束剂、乳化剂、平衡调整剂等组成[2]。
近几年来,国产涤纶F DY 油剂的品质不断提高,逐步能替代进口油剂,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 涤纶FDY 纺丝对油剂的要求 涤纶F DY 油剂是一种高性能的油剂,与常规纺UDY 2DT 纺丝油剂相比较,除了应具备一般纺丝油剂所要求的性能外,还应满足几项要求[3]:(1)保证丝条在4000~6000m /m in 的高速运行条件下,油剂能均匀地吸附在纤维表面上,形成均匀的油膜,并能在快速拉伸的纤维新表面迅速而均匀延展,油膜不发生破裂、飞溅现象。
(2)赋予纤维与纤维适中的摩擦因数,使纤维丝束具有良好的抱合性,减少因抱合性差而出现的毛丝和断头,达到良好的卷装成形,后加工退绕张力小、均匀一致。
(3)赋予丝束高速运行中优良的平滑性能,各种张力低而均匀。
(4)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热稳定性,避免在两道热辊或其它定型加工过程中出现冒烟和结焦现象。
(5)赋予纤维良好的抗静电性能。
(6)对丝束无化学反应,能顺利通过整经、上浆、织造工序,保证纤维的染色均匀性和后加工性能。
涤纶短纤油剂技术规格书1. 产品概述涤纶短纤油剂是一种专门为涤纶短纤维制备的特种表面活性剂,旨在提高纤维的加工性能和产品质量。
本产品以脂肪酸酯、多元醇、聚合物等为主要成分,具有出色的润滑性、抗静电性、柔软性和耐久性。
2. 物理性质2.1 颜色:淡黄色至黄色液体。
2.2 密度:约0.95 g/cm³。
2.3 粘度:在25℃时,粘度约为300-500 mPa·s。
2.4 闪点:大于210℃。
2.5 酸碱度:本产品呈弱酸性至中性。
3. 化学性质3.1 反应性:本产品在正常条件下稳定,但在强酸、强碱或高温条件下可能发生分解。
3.2 稳定性:在常规储存条件下,本产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3.3 相容性:本产品与涤纶短纤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4. 用途与限制本产品主要用于涤纶短纤维的加工和生产,以提高纤维的平滑性、抗静电性和柔软性。
使用时,应避免与强酸、强碱或高温材料接触,以免影响产品性能。
5. 操作与储存本产品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皮肤接触产品,以免引起刺激和过敏。
6.安全与环保7.本产品为非危险品,但应避免直接接触眼睛和皮肤。
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咨询医生。
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应遵守当地环保法规。
7. 测试与评估为确保产品质量,我们将定期对产品进行测试与评估。
测试项目包括但不限于:颜色、密度、粘度、闪点、酸碱度等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检查,以及产品的应用效果评估。
所有测试结果均需符合预设标准,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将根据客户反馈和市场需求对产品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
7.1 测试方法7.1.1 颜色采用目视法进行检测,将样品与标准色卡进行对比,确定其颜色。
7.1.2 密度按照GB/T 1885-2008标准进行测定。
7.1.3 粘度采用旋转粘度计在25℃下测定样品的粘度。
7.1.4 闪点按照GB/T 261-2008标准测定样品的闪点。
242
涤纶纺丝油剂也可分为纺丝油剂和成品油剂两大类,油剂的基本性能相同,但对纺丝油剂的性能要求高于成品油剂。
1 对油剂基本性能的要求1.1 平滑性
平滑性、或称润滑性,实质上是油剂的摩擦特性,上油后丝与丝、丝与金属和丝与橡胶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及动摩擦系数。
一般来说,较好的油剂上到丝上后,丝与丝的静摩擦系数应适当大些,这样丝的集束性好,卷绕成型好,退绕性优良。
对丝与丝的动摩擦系数无特殊要求,但在假捻变形时,丝若滑动,易于变形。
丝与丝的静摩擦系数小一些为好,动摩擦系数,则是愈小愈好,这可减小丝与金属之间的摩擦,减少毛丝和断头,减少丝对金属的磨损,可提高丝的加工和织造性能。
1.2 抗静电
性聚酯是良好绝缘体,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被摩擦时,会因电荷的积累而产生负电性的静电。
静电使丝条松散,使加工性变坏。
因此,上油后的纤维应具有抗静电性。
抗静电的机理通常有三种:即增强纤维的吸湿性;减少摩擦作用;中和产生的电荷。
三种机理可同时发生作用。
最简便的油剂抗静电性的测定方法是测定上油后丝条的比电阻,亦可测定丝条的摩擦带电量。
1.3 耐热性
对于需经受热加工(拉伸、假捻等)的丝条,所上油剂的耐热性非常重要,耐热性差的油剂,高温下会分解,油剂的物理性能发生变化。
高温下油剂的挥发,使上油量减少,并污染环境,产生的焦油或油滴还会影响操作。
可采用挥发减量法测定油剂的耐热性,即将油剂放在220℃的烘箱中8h,测定其挥发和分解减量。
1.4 界面特性
油剂必须具有一定的乳化性能。
要求油剂乳化稳定,乳化液的表面张力低、粘度小。
在纤维表面可均匀附着。
如果界面特性不好,即使其他性能很好,也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2 油剂使用
2.1 根据丝调的用途
选择油剂机织用丝要求上浆性好,上浆后在织造中浆膜不剥落或落下极少。
这就要求油剂与浆料相容性好。
平滑剂为矿物油的油剂其上浆性较好,因为矿物油粘度较低,其乳化物油膜不仅能与浆料相容,而且易进行再分散,在纤维的表面油剂与浆料置换,油膜可保护浆膜。
针织用丝将直接上机整经和织造,将与织针产生高速摩擦,对平滑性、集束性和抗静电性要求均较高,使用的油剂粘度应低、摩擦系数小、上油量高。
耐高温应是假捻变形用油剂的主要特征,而其平滑性适中即可,因过大或过小均会引起张力变化,使捻度不匀。
另外要求油剂产生的白粉少、附着均匀。
附着不匀则影响丝的染色性能。
2.2 油剂用量
油剂用量以丝条的含油量(OPU)计算。
常规纺机织用丝OPU为0.6%~0.7%,针织用丝为0.7%~0.9%,加弹
用丝为0.5%~0.6%。
常规纺的上油量还要根据拉伸中是否产生毛丝和断头而定,因有的油剂含量高时,会使丝条张力变大,造成毛丝和断头。
高速纺丝随DTY机的加工速度不同,0PU有所变化,加工速度愈高,OPU应愈低。
高速纺丝的POY若用于拉伸制拉伸丝,应适当提高上油量。
2.3 油剂的浓度
油剂浓度受几种因素的制约,应综合平衡决定。
从油剂在丝上的附着均匀性考虑,油剂浓度愈低愈好,但随之而来的是油剂易飞溅,尤其是油轮上油设备,飞溅更严重。
一般常规纺丝油剂浓度为10%~15%,高速纺丝油剂浓度为8%~15%。
2.4 油剂的配制
在某些品种的长丝油剂中,有的组分不易乳化(分散)于水中,即使乳化,也是以凝聚络合物粒子的形态存在。
凝聚络合物粒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初期乳化条件,即油剂与水接触瞬间的条件。
(1)温度:桶装油剂在低温下存放时,会出现组分分层现象。
配油时的水温随油剂性能的不同而不同,但多为20~30℃。
(2)水质:一般离子交换水可满足要求,但离子交换水可能含有硅元素,长期使用,硅与油剂的结合物易堵塞上油喷嘴。
(3)搅拌:油剂注入水中需经搅拌才能均匀。
油水接触时间愈短,形成的凝聚络合物粒子愈小。
油剂以细流方式注入搅拌速度最快的水中,所形成的粒子小。
当搅拌速度在100~400r/min,靠近釜壁处的液体流速最快。
注毕油剂后,应继续搅拌约30min。
(4)油剂溶液的防腐:配制好的油剂在贮存和使用中会因其腐败而产生沉淀物,堵塞管道。
细菌(微生物)、氧气、营养源和温度是腐败产生的条件。
常用的防腐方法有两种。
一是控制温度,二是加防腐剂。
乳化剂采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酯型的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平滑性和使纤维具有良好的集束性,并能提高油膜强度。
醚型的具有良好的乳化性,相容性,平滑性和抗静电性。
调节剂中含有硅油、增稠剂等物质。
硅油能降低油剂的表面张力,改善丝条的柔软性。
增稠剂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它既能使油剂在上油时保持适当的粘度,又能增加油剂稠度,防止油剂飞溅。
调节剂还具有防锈蚀性。
3 结语
乳化剂采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酯型的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平滑性和使纤维具有良好的集束性,并能提高油膜强度。
醚型的具有良好的乳化性,相容性,平滑性和抗静电性。
调节剂中含有硅油、增稠剂等物质。
硅油能降低油剂的表面张力,改善丝条的柔软性。
增稠剂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它既能使油剂在上油时保持适当的粘度,又能增加油剂稠度,防止油剂飞溅。
调节剂还具有防锈蚀性。
对于同一品种的涤纶产品,因前纺加工设备和后纺加工过程不同,所用的油剂也不同。
涤纶纺丝油剂性能与用途分析
朱锋
桐乡市中洲化纤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 桐乡 314513
摘要:涤纶纺丝油剂品种很多,有UDY、POY、DTY、FDY等常规纺纺丝油剂和工业用丝油剂等等。
关键词:涤纶纺丝油剂 性能 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