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四节 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2020秋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习题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13
第四节科学研究:电流的热效应教课目的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2.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要点难点要点焦耳定律的理解及应用.难点做好演示实验,给学生向来观印象教课准备电流的热效应演示器一台, 220 V 电源、火柴、电阻丝、泡沫塑料块等及多媒体.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导入新知老师出示一些电器的图片,让学生察看.【提出问题】:①比较它们有何不一样?②灯泡发光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灯泡,有什么感觉?为何?③电电扇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电动机部分有什么感觉?为什么?④电能在转变为其余形式能的时候,为何都要发热?影响它们发热的要素是什么?⑤它们发热时有什么规律?二、自主合作,感觉新知1.电流的热效应.2.研究:电流产生的热跟哪些要素相关呢?3.焦耳定律.4.电热的利用和防备.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经过导体时,电能要转变成热,我们把这类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2.研究:电流产生的热跟哪些要素相关呢【猜想】(1)可能与电压相关,由于电压越大,电炉中产生的热越多;(2)可能与电阻相关,由于电炉丝发热,而跟电炉丝相连的铜导线却不太热;(3)可能跟电流相关,由于常听闻,电流大简单引生气灾.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量之间是有联系的,明确了两个量就能够再确立此外一个量,故我们研究电流、电阻与导体产生热量的关系就能够了.【设计实验】应采纳控制变量的方法(1)怎样控制电流一准时电阻的变化?(2)怎样控制电阻一准时电流的变化?(3)怎样比较电流产生热的多少?进行演示实验介绍课本上实验.现象与结论:(1)在通电电源的通电时间同样的条件下,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热就越多.(2)在电阻和通电时间同样的条件下,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热就越多.3.焦耳定律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经过大批的实验于1840 年最初精准地确立电流经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的结论,这与我们方才得出的发热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是一致的,于是人们为了记着他,把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其公式为: Q=I2Rt.公式中的电流 I 的单位要用安培 (A) ,电阻 R 的单位要用欧姆 ( Ω),经过的时间 t 的单位要用秒 (s)这样,热量 Q 的单位就是焦耳 (J).介绍焦耳的平生,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电热的利用和防备(1)任何用电器工作时都是产生电热.由于用电器都是由必定阻值的导体构成的,导体中或多或少都有电阻,因此电流经过这些电阻时都会发热.(2)电热的利用凡是加热的装置都利用了电热.请大家举一些例子说明.(3)电热的防备不想把电能转变为热能,而想转变为机械能、化学等装置的用电器都需要防备电热的产生.如电视机的散热窗、电动机的散热电扇等.四、试试练习,掌握新知1.电流经过导体时,将电能转变为________能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平时生活顶用的 ________等就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的用电器.2.电流经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________成正比,跟导体的________成正比,跟 ________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3.大功率晶体管上附有散热片,电视机外壳有散热窗,大型变压器周围设散热油管的目的是________.五、讲堂小结,梳理新知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电热产生的原由,及影响电热产生多少的要素,电热的利用和防备等知识.实验的设计时我们必定要有控制变量的思想,在说明一个物理量与另一个物理量之间关系时,必定要重申其条件,是在什么量不变的状况下才有这样的关系,使自己的表达更为严实.焦耳定律的内容与该节知识很切近,我们略一转变就能够得出焦耳定律的内容.但实质上电流产生的热与电阻的关系更拥有简单易记、精准了然的特色,只可是它没有了有名物理学所给予的光环.六、深入练习,稳固新知着手动脑学物理: 1、2七、开放练习,拓展新知1.有三个用电器,此中一个为“220 V 60 W”的电电扇,一个为“ 220 V 60 W”的白炽灯,另一个是“ 220 V 60 W”的电热器,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同样的时间,比较这三个小电器产生的热量()A .电电扇最多B.白炽灯最多C.电热器最多D.都同样2.以下状况中属于防备电热危害的是()A.电视机背后有散热窗B.家用电器长时间停用,隔一段时间应通电一次C.家庭电路一般安装自动保护装置,当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路D.大型爆破工程,用电热装置引起炸药3.将两根火柴分别放在串连的两根电热丝1和 R2上,若 R1=R5R2,通电后问哪根火柴先被点燃()A .在 R1上的火柴B.在 R2上的火柴C.同时点燃D.没法确立。
电流的热效应一.单选1.下列用电器中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饭锅B.洗衣机C.电冰箱D.电视机2.下列家用电器中,将电流热效应作为工作原理的是()A.电视机B.电热水器C.抽油烟机D.电冰箱3.一台电风扇通电后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电流稳定后正常工作,设它正常工作一段时间线圈产生的热量为Q1.后因机械故障叶片停止了转动,仍通电相同时间,线圈产生的热量为Q2.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则()A.Q1=Q2B.Q1>Q2C.Q1<Q2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Q1和Q2的大小4.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闭着等量的空气,R1=R2=R3,当开关S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装置是探究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B.通过电阻R1和R2的电流相等C.通电一段时间后,右边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比左边小D.该实验装置是利用U形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反映电阻放出热量的多少的5.如图所示的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视机B.电风扇C.电饭锅D.洗衣机6.如图所示的几种器件,工作时应用了电磁感应现象的是()A.司南B.手摇发电机C.电铃D.微风扇7.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比左侧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左侧容器中电阻丝的阻值比右侧容器中的大B.该装置用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的关系C.该装置可以用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通电时间的关系D.U形管中液面高度发生变化是因为U形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造成的8.下列家用电器中,主要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暖器B.洗衣机C.电风扇D.电视机二.多选1.如图是探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烧瓶内装有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煤油,钢丝和镍铬合金丝的长度、横截面积均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通过两金属丝串联的方式,可控制金属丝两端电压和通电时间相同B.通过煤油升高的温度,反映金属是产生热的多少C.可将烧瓶中的没有替换成水,同等条件下,由于水的比热大,温度计示数变化会更大D.借助图示装置,可以探究电热与电流、电阻的关系2.要使电热器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减为原来的一半,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仅将通电时间减为原来的一半B.仅将工作电流减为原来的一半C.仅将电阻减为原来的一半D.将电压和电阻均减为原来的一半3.在做“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的容器中密闭了等量的空气,u型管中液面的变化反映了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该装置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B.电流在B装置中产生的热量较多C.该装置是利用U型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反应电阻放出热量的多少D.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4.(2016•李沧区二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将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则铁块的体积大B.将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时,则铁块受到的浮力较大C.将长度和横街面积相同的铝丝和铜丝串联在电路中,铝丝和铜丝产生的热量与通电时间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其中图线a表示的是铝丝的情况D.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体积相等铜块和铝块、底面积之比2:3,则铜块和铝块对水平面的压强之比为89:185.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图装置,将两根阻值分别为5Ω、10Ω的电阻丝串联后放入两个透明容器中,并封闭等量的空气.通电前,A、B两U形管内的液面相平.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A.电阻大小 B.液柱高度 C.电流大小 D.空气质量三.填空1.两根电热丝,电阻之比为2:1,若把他们串联接在电路中,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为;若把他们并联接在电路中,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为.2.电热器是利用了电流的效应工作的;一台家用电水杯的发热电阻丝阻值是44Ω,通电100s产生的热量为J.3.生活既要利用电热,又要防止电热带来的危害,如图中,通过插座接入电路的用电器同时工作时,电路中的总功率,引起干路中的电流,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干路上的电流产生的热量(以上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使导线的温度急剧升高,从而烧坏插座和干路的导线,容易引起火灾.4.小刚家电热毯的电阻丝断了,他爸爸将电阻丝接上后继续使用,在使用中小刚发现接头处被烧焦了.小刚猜测可能是接头处的电阻(选填“变大”或“变小”),你判断小刚的爸爸是图中的种接线方法(填“左”或“右“).5.为了探究电流做功跟什么因素有关,王军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他将两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1<R2)分别密封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并通过短玻璃管与相同的气球相连.(1)实验中通过观察的变化来比较电流做功的多少.(2)该装置可探究电流做功与的关系.6.夏天常用的电热驱蚊器是利用电流的效应工作的,与电灯、电风扇等其它家用电器是联在电路里的.7.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的(选填“串联”或“并联”);若某家用电器的电阻为1100Ω,通过的电流为0.2A,则通电10s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J.8.两只电阻之比R1:R2=3:5,把它们串联在某电路中,则通过的电流之比I1:I2=,电阻产生的热量之比Q1:Q2=.9.1841年英国物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出电流通过导体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规律.该规律的表达式为.10.如图所示,两个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丝阻值均为5Ω,在右侧容器的外部,将一个阻值为5Ω的电阻丝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丝并联.该实验装置是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选填“电流”、“电阻”或“通电时间”)的关系.若通过左侧电阻丝的电流为0.5A,则右侧两个并联电阻丝在1min内产生的总热量为J.四.解答1.在照明电路中接入大功率的电炉,电线将显著发热,有可能烧坏它的绝缘皮,甚至引起火灾,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如:电功率、焦耳定律),简要说明这是为什么?2.如图所示,甲、乙完全相同的玻璃瓶内有阻值分别为R甲、R乙的电阻丝,瓶中插入温度计a、b.(1)利用此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在两瓶中加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煤油.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可以通过温度计情况,判断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2)此方案是探究和时间相同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大小的关系.3.李老师家电饭锅使用新买电源线工作时,他闻到橡胶的烧焦味,立即拔下电源插头,发现这根电源线很烫并且损坏.李老师剪开这根电源线后发现这里面的铜丝又少又细.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说明上述过程中电源线很烫并且损坏的原因.4.如果在野外需要取火又没带火柴等取火工具怎么办?网络上一个用电池加“锡纸”取火的视频受到大家关注.口香糖的内包装纸是一张“锡纸”,它实际上是由铝箔和纸张粘合而成.将“锡纸”剪成两端宽中间窄的形状(如图所示),直接将“锡纸”两端搭在一节干电池的两极上,一会儿“锡纸”中间会冒烟继而发生燃烧.下表列出了铝和纸的着火点.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对电池加“锡纸”取火现象进行科学解释.5.(2017•山西模拟)央视《是真的吗》书目中,主持人做了“电池+口香糖锡纸=取火工具”的实验:取口香糖锡纸,剪成条状,将锡纸条带锡的一端接在电池的正极,另一端接在电池的负极,很快发现纸条中间处开始冒烟起火,如图所示.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起火”的原因.6.综合问答--学农中的物理:小雨到学农基地实践时的几个场景如下,请你从中挑选一个,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①小雨用电热壶烧水时,发现电热壶很热,而与电热壶相连的导线却不热;②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起,严重变形;③收获的玉米摊开在通风的地方晾晒.场景: 解释:.7.在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实验中:(1)为了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小明设计了甲图装置,在烧瓶内安装一根电阻丝,并插入一支温度计,该实验通过比较,来判断相同时间内不同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下面的探究实例中,也是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A.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B.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中串联的两个电阻C.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车动能的大小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比较.实验中烧瓶内液体小明选择了煤油而不是水,这样选择的理由是.(2)小明先测量烧瓶内液体的温度后,闭合开关,通电30s再测量烧瓶内液体的温度,得到温度的升高量填入表中;然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改变电流大小.重复上述操作,获得第二组数据(见表).由此得出:同一导体,在通电时间相等时,电流,其产生的热量.(3)若要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可选择乙图中(选填“A”或“B”)烧瓶中的电阻与甲图中的烧瓶电阻(选填“串联”或“并联”).(本题中,三个烧瓶中的液体质量相等)(4)小明提议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改做“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的实验,则他应选择乙图中(选填“A”或“B”)烧瓶与甲图中的烧瓶并联,并将其中一烧瓶中的液体换成.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第十六章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一、单选题1.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标有“220V 40W”字样的电烙铁,正常工作25h,耗电1kWB. 标有“36V 60W”字样的灯泡,只有接在36V的电压下,灯泡才能正常发光C. 两盏25W的电灯正常工作10h,耗电0.5kW•hD. 1000W的电炉累计正常工作50h,耗电50度2.电炉丝通电后热得发红,而跟电炉丝连接着的铜导线去不怎么热,原因是()A. 铜导线有绝缘层B. 铜导线比电炉丝传热快C. 铜导线的电阻比电炉丝小得多 D. 流过铜导线的电流比电炉丝的小的多3.一度电可以供一盏“220V 100W”的灯大约工作几小时()A. 0.01hB. 0.45hC. 2.2hD. 10h4.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两根阻值不等的电阻丝R1、R2串联后分别放入两个透明容器中,并封闭等量的空气,通电前,A、B两U形管内的液面相平,接通电源一分钟后,通过A、B两个U形管内的液面相比较()A. A管中的液面较高B. B管中的液面较高C. A管和B管的液面一样高 D. A管中的液面先升高后又降低5.电热水器是生活中常见的加热水的电器,下表是某电热水器的部分参数.张凯将该电热水器中盛满的初温为20℃的水加热至50℃用于洗澡,则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已知c水=4.2×107J/(kg•℃)],ρ=1.0×103kg/m3]()水A. 8.4×106JB. 7.56×106JC. 8.4×103JD. 7.56×103J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1为10Ω,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20Ω0.5A”,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R1两端的电压B. 当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小C. 为了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2~10ΩD. 当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是5Ω时,通电1min电阻R1产生的热量是9.6J7.将两根电阻丝R1、R2串联接入电路中,R1:R2=2:3,通过一段时间后,R1、R2产生的热量之比为()A. 3:2B. 2:3 C. 4:9 D. 9:4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瓶中的电阻丝R1、R2分别为5Ω、10Ω,两瓶内装有初温相同的等量的煤油,将R1、R2串联并通电一段时间,读出甲乙两支温度计的读数.这是探究()A. 电热与电流的关系B. 电热与电阻的关系C. 电热与通电时间的关系 D. 电热与电压的关系9.如图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乙都采用控制变量法B. 甲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热量较多C. 乙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相等D. 乙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10.将甲、乙两电阻丝接入同一电路中,甲电阻丝比乙电阻丝放出的热量多,则()A. 通过甲的电流比乙的电流大 B. 甲电阻丝两端的电压比乙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大C. 甲电阻丝阻值比乙电阻丝大 D. 甲电阻丝消耗的电能比乙电阻丝多二、多选题11.如上图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甲、乙两次实验都应用了控制变量法B. 甲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更多C. 乙实验时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D. 乙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左侧的大12.如图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甲、乙两次实验都应用了控制变量法B. 甲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更多C. 乙实验时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D. 乙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左侧的小三、填空题13.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4V时,通过的电流是0.5A,则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Ω,这段导体消耗的电功率是________ W,通电10s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 J.14.把一个电阻为44Ω的电炉接入电压为220V的电路中,通电10min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J.连接家庭电路时,要注意检查线路连接处接触情况.若接触不良,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热量会更多.容易引起火灾.因为相比接触良好时连接处的电阻________(选填“更大”或“更小”)四、计算题15.小强就爱买了一个自动电热水壶,其铭牌如下表,小强装了1L的水,加热6min后把水烧开,水壶自动断电.已知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电热水壶的电阻不变,水的初温为20℃,c水=4.2×103J/(kg•℃),ρ水=1.0×103kg/m3.求:①这壶水吸收的热量;②电热水壶的热效率;③在用电高峰期,电路中的实际电压降为198V时,电热水壶的实际功率.五、解答题16.家用电器中,连接大功率用电器的导线都比较粗,如果连接大功率用电器的导线太细,很容易因发热而烧坏绝缘皮甚至引起火灾,这是为什么?六、实验探究题17.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他将两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1<R2)分别密封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并通过短玻璃管与相同的气球相连,两次实验电源电压不变.(1)实验中通过________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的多少.(2)甲装置可探究在相同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__的关系.(3)在装置甲、乙的两次实验中,通过比较相同时间里________两气球的变化情况,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关系.(4)甲、乙两装置同时实验,在相同的通电时间里,用所学知识判断,与________气球(填气球字母标号)相通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最多.七、综合题18.太阳能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小华家最近安装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如图9其室内进出水管的安装示意图,Ⅰ为进水阀,Ⅱ出水阀,Ⅲ为调温阀.在水箱接口处有一根进出水管,一根溢流管,一根排气管.给水箱上冷水或沐浴时用热水,均通过这根进出水管来完成.请完成下列问题:(1)给水箱上水时I、Ⅱ应处于何种状态?此时水塔、自来水管与热水器的水箱、排气管、溢流管它们共同构成的物理模型是什么?(2)若水箱安装在七楼楼顶上,且距楼顶地面高1米,小华家住二楼,进水阀距二楼地面高1米,每层楼高3米,则在进水阀处水压至少为多大才能顺利上水.(3)设水箱容积为100升,在一般的光照条件下,一满箱15℃的水到傍晚时,水温可达到65℃,相当于多少米3的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C水=4.2×103J/(kg•℃),煤气的热值约4×107J/m3).(4)水箱中的水温在冬天有时不够高,一般都预装了电加热器.若该电加热器的规格为“220V 2.4KW”,家里当时的实际电压只有200V,要把满箱水温度提高10℃,需加热多少分钟?(g=10N/kg)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解:A、电烙铁的功率为40W,则通电25h消耗的电能W=Pt=40W×25h=1kW•h;但答案中写成了1kW,故A错误;B、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6V,说明灯泡在36V的电压下能达到额定功率,此时灯泡才能正常发光,故B正确;C、由P=可得,一盏灯消耗的电能W=Pt=0.025kW×10h=0.25kW•h,则两盏灯消耗的电能为2W=2×0.25kW•h=0.5kW•h,故C正确;D、由P=可得,电炉消耗的电能W=Pt=1kW×50h=50kW•h=50度,故D正确;故选C.【分析】由机器铭牌信息可知电器的额定电压及额定功率,则由P=公式变形W=Pt可求得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并注意电功的单位.2.【答案】C【解析】【解答】解:电炉在使用时,电炉丝和导线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通电时间t相同,因为Q=I2Rt,R电炉丝>R导线,所以电流产生的热量:Q电炉丝>Q导线,从而出现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发热的现象,故C正确.故选:C.【分析】电炉丝和连接的导线串联在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它们的通电时间相同,而电炉丝的电阻比导线的电阻大,根据焦耳定律分析判断.3.【答案】D【解析】【解答】解:已知W=1度=1kW•h,P=100W=0.1kW,由P=,可得,灯正常工作时间t===10h.故选D.【分析】已知灯泡额定功率和消耗的电能,利用公式t=得到正常工作时间.4.【答案】B【解析】【解答】解: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两电阻丝串联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由Q=I2Rt可知,在电路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右侧电阻较大,产生的热量较多,密闭空气吸收热量后,体积膨胀,右侧气体膨胀更大所以B管中的液面较高,故ACD错误,B正确。
16.4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家用电器中,主要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A.B.C.D.2.一个“220V 300W“的电热杯,一个“220V 300W”的煮蛋器,一台“220V 300W“的小型洗衣机,分别接在220V的电压下,则相同时间内它们产生的热量()A.小型洗衣机最少B.电热杯最少C.煮蛋器最少D.一样多3.一台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线圈两端的电压为380V,线圈的电阻为2Ω,线圈中通过的电流为10A.这台电动机工作1s产生的热量为()A.3800J B.72200J C.200J D.4000J4.如图电炉中的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后变得很烫,而连接电炉的导线却不怎么热,主要是因为()A.导线的绝缘皮隔热B.导线散热比电阻丝快C.通电导线的电流小于通过电阻丝的电流D.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阻丝的电阻,导线上产生的热量较少5.电炉中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后变得很烫,而连接电炉的导线却不怎么热,主要是因为()A.导线的绝缘皮隔热B.通过导线的电流小于通过电阻丝的电流C.导线散热比电阻丝快D.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阻丝的电阻,导线上产生的热量很少6.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热效应的部分实验电路,已知R甲>R乙.比较通电后两根电阻丝各自两端的电压U甲、U乙以及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分别产生的热量Q甲、Q乙的大小,下面关系中正确的是()A.U甲=U乙,Q甲=Q乙B.U甲<U乙,Q甲>Q乙C.U甲>U乙,Q甲>Q乙D.U甲<U乙,Q甲<Q乙7.两个电热器的电阻之比是3:2,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使用,在相同时间内它们放出的热量之比是()A.3:2B.2:3C.9:4D.4:98.通过阻值为R欧姆电阻丝的电流强度为I安培,则1秒钟产生的热量,在下列四种表述中正确的是()A.I2R瓦特B.I2焦耳/秒C.I2R焦耳D.I2R安培2•欧姆9.下列电路中,已知R1、R2为加热电阻,电源电压相等,且R1<R2,则在相同的时间内,整个电路产生的电热最少的是()A.B.C.D.10.如图所示,甲、乙装置中的透明容器内密封有等量的空气,所连接的U形管内的液柱可以显示空气温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