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地质构造
- 格式:ppt
- 大小:79.50 KB
- 文档页数:30
矿井地质及构造第一部分矿井地质和构造一、矿井地质矿井地质工作的内容比较多而复杂,不同于地面地质,要求比较细严,生产上遇到的问题要求很快给予解决。
矿井地质问题有煤层沉积问题,煤层对比、煤层尖灭煤层分叉,煤层后期冲刷,煤层同期沉积夹矸变厚等;构造问题判别断层性质寻找煤层断失翼,区域构造甚至大地构造特征井田构造,单一条件下主压应力及应力场分析,断层预报,不同力学性质的断裂研究配套分析,煤层陷落柱,煤层地应力分析。
水文地质,包括用地质力学分析研究水文地质。
瓦斯地质等等,下面分别叙述。
(一)矿井地质中心煤层沉积问题以实例说明:1、红水煤田、煤层对比问题当时甘肃酒泉钢铁公司刚成立,急需在甘肃省附近找焦煤,甘肃省北祁连山北麓和内蒙古交接处发现焦煤并做详细勘探,当时煤层较多而且厚薄变化很大,虽然四年钻探已完成,但迟迟提不出勘探报告,按原煤炭指令,要我们搞清煤层对比,最终计算出储量。
采用野外岩相对比法和室内煤层对比,煤层对比采用煤岩薄光片,孢子花粉分析,岩层重矿物分析、粘土颜色法分析,光谱分析等等,最终完成了任务;2、煤层分岔及煤层Z字型构造沉积规律研究辽宁阜新兴隆煤矿,煤层分叉的研究,贵州水城汪家寨煤矿,煤层厚薄变化及煤层对比;徐州闸河煤矿Z字型煤层分岔合并问题的研究;3、永荣矿务局双河煤矿等10个矿井,煤层后期冲刷问题的研究;(二)构造断层问题寻找煤层断失翼永荣矿务局贵州老鹰山煤矿随时听矿领导召唤下井,解决煤层掘进当中遇到断层,用地质力学方法确定煤层断失翼解决巷道向何方向掘进。
(三)矿井水害开滦范各庄煤层陷落柱突水灾害、四川龙滩煤矿特大突水事故1、开滦范各庄矿煤层9号陷落柱突水特大灾害1984年6月2日开滦范各庄矿煤层9号陷落柱突水一夜淹井,次日相邻煤矿被淹,第二日和第三日林西矿浅部巷道有沟通被淹,威胁唐家庄矿和赵各庄矿,该矿全国开采标高最深的,达到1300m~1400m,造成全国煤炭产量亏损,需从波兰进口煤炭满足需要,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四川龙滩煤矿特大突水事故可能在2009年10月4日平洞水平,长4000多米,顺岩层向上掘进,快速掘进到长兴灰岩底部暗河,造成28人死亡,特大岩溶突水事故。
煤矿地质构造对掘进期间的影响分析摘要:煤炭资源作为我国的主要资源,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煤炭企业不能一味的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掘进期间若煤矿企业忽略了煤矿的地质构造,未及时预测、预报地质构造存在的问题,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必然会导致顶板、瓦斯、水灾、火灾、沉陷等重大灾害。
本文首先分析了煤矿地质构造对掘进期间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煤矿地质构造对掘进工作造成的典型危害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煤矿;地质构造;掘进期间;影响;技术措施1.煤矿地质构造对掘进期间的影响分析1.1小断层对掘进的影响掘进期间,经常会遇到的煤矿地质构造为小断层地质构造,一旦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便预示着已出现小断层:(1)若每层的底板位置以及煤层顶板部位出现幅度较大的位移现象;(2)沿着巷道方向若突然出现煤层变厚问题或者出现石楔时;(3)煤层断裂部位由岩石层连接;(4)煤层厚度突然变薄;(5)在岩层出现褶皱的情况下;(6)若在煤层的底板部位和煤层顶部出现岩性特征;(7)在煤矿巷壁两侧出现的裂缝带有划痕时。
通常层况下,小断层的落差都不会超过5米,比较常见的形态大致包括以下几种,即正向断层、逆向断层、层滑结构以及破碎带等。
1.2褶皱对掘进的影响掘进期间,煤矿地质构造中出现的褶皱也会对掘进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褶皱往往会直接影响矿井内煤层的形态,但依然能够确保其完整性以及连续性的话,此种类型的褶皱通常比较容易控制,对掘进工作的顺利进行一般不会带来太大影响;若褶皱存在于每层的掘进方向的话,这种类型的褶皱就会直接影响到煤矿的采掘生产;在褶皱严重的情况下,会直接影响井下顶板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部分褶皱的存在及其后续发展,会直接影响煤矿的日常开采,影响掘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1.3岩浆侵入对掘进的影响煤矿掘进过程中,岩浆浸入则会直接影响掘进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煤矿地质灾害中,岩浆浸入是一种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
在岩浆浸入的过程中,将会严重影响到煤层的完整性以及连续性,当岩浆浸入煤层后,煤层的地质构造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与此同时,煤层中的所形成的边缘不规则的岩体,也会对掘进工作的顺利进行产生极大影响。
煤矿矿井掘进工作面遇地质构造或瓦斯异
常时的安全技术措施
掘进工作面在遇地质构造特别是断层时,瓦斯涌出量明显增大,经常造成瓦斯超限,而且超限的幅度很大,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
针对这一问题,采取如下技术安全措施
1、每月月初由地质测量科提供地质预报书,发给通风科、通风区、防突区、调度所、通风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
要求3米以上断层预报准确率达到80%。
2、当预测掘进工作面距地质构造20米时,地质测量科必须及时给通风科、通风区、防突区、调度所等单位下达业务联系单。
3、防突区接到联系单后,根据矿总工程师或通风副总工程师的批示意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有效的瓦斯治理。
主要措施为打排放瓦斯钻孔进行瓦斯排放或进行瓦斯抽放,同时进行地质构造、瓦斯情况的探查。
实施时要及时向调度所、通风科汇报。
4、通风科负责组织通风区进行瓦斯治理措施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瓦斯排放钻孔的验收工作。
5、通风区负责现场瓦斯管理和跟踪汇报工作。
瓦斯检查
员必须认真观察现场瓦斯、煤层、煤质、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通风区值班领导、矿调度室汇报。
通风区在接到汇报后要及时进行初步分析,并立即向防突区下达联系单。
防突区接到联系单后,立即到现场进行进一步观察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
6、调度所负责对瓦斯治理重点掘进工作面进行重点调度,协调各方关系,并及时上传下达。
7、通风区负责安全监测系统管理,确保瓦斯超限立即断电。
8、防突区要做好瓦斯突出预测预报工作,预测预报结果及时通知施工单位、通风区、通风科、调度所。
9、安监处、机电科必须加大机电设备管理力度,杜绝电气设备失爆,确保供电正常。
煤矿井下地质构造对煤矿开采的影响煤矿开采是指煤炭资源的采掘和利用过程,是能源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
煤矿开采过程中,地质构造对开采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质构造包括断层、褶皱、岩浆岩体等各种地质构造形式,它们对煤矿的形成、分布、开采等都有着直接影响。
本文将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探讨煤矿井下地质构造对煤矿开采的影响。
一、地质构造对煤矿的形成和分布的影响地质构造对煤矿的形成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地质运动的作用下,形成了地壳运动的结构,从而影响了煤层的分布。
地质构造的不均匀性,使得煤层的规模、质量、厚度都有所不同。
断层的存在使得煤层可能受到断层的破坏,导致煤层厚度不均匀,煤质下降等问题。
褶皱的存在也会导致煤层产状变化,可能会改变煤层的赋存条件和分布规律。
地质构造的不均匀性会导致煤矿的形成和分布不均匀,这对煤矿的开采和利用有着直接影响。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地质构造对煤矿的稳定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下煤矿是在地下进行开采工作的,地质构造的不稳定性会导致煤矿井下的安全问题。
断层的存在会导致矿井的坍塌,增加矿井的安全风险。
褶皱的存在也会导致矿井开采难度增加,矿井变形等问题。
地质构造中的岩浆岩体的存在也会使得矿井工作面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增加矿井的开采难度。
地质构造对煤矿开采的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影响,需要在开采过程中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查和防治工作。
三、地质构造对煤炭资源的开采率影响地质构造对煤矿开采技术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煤矿的开采技术是根据煤层的产状、规模、分布等情况制定的,地质构造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开采技术。
对于受到断层破坏的煤层,需要采取合适的支护措施,增加矿井的稳定性;对于受到褶皱影响的煤层,需要采取合适的综采工程技术,提高煤矿的开采效率。
地质构造对煤矿开采技术有着直接的影响,需要在开采过程中根据地质构造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开采技术措施。
从以上分析可知,地质构造对煤矿开采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煤层的产状和分布情况,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和技术措施,确保煤矿的安全稳定开采,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率。
煤矿井下地质构造对煤矿开采的影响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资源之一,其开采对我国的能源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煤矿井下的地质构造对煤矿的开采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地质构造对煤炭开采的影响。
一、地质构造对煤层赋存的影响煤层的赋存主要与古生物、古地理和构造地貌有关。
地质构造直接影响着煤层的产状、厚度、赋存方式和分布规律等,因此,对煤炭开采技术有着直接的影响。
例如,在褶皱构造的区域,煤层呈折叠状,目视观察上呈盘式展布。
在开采时需要注意煤层的走向及其褶皱形态,以根据煤层形态分段进行开采,避免浪费资源。
地质构造不仅影响煤层的产状,在矿井的规划布置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规划矿井的工艺路线时,需要对矿区地质构造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分析,根据煤层厚度、伴矿岩层和断层结构等进行选址布局。
在平原地区,因地貌构造较为单一,煤层的布置方式也相对比较规则;而在山区、丘陵地带,因地质构造多样化,煤层的构造空间较为复杂,煤炭开采面也相对较小,需要采用合理的矿井布置方式。
地质构造对煤炭开采的安全生产影响更为明显。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如果没有合理的地质构造认识,可能会出现煤炭开采形成的巨大应力,从而导致瓦斯的外漏和矿井垮塌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外,在断层控制的煤矿开采中,断层会形成倾角大的开采带,如果开采工序不当,会导致断层顶板塌方,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煤炭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构造的影响,煤层伴生的矿物资源也会有所变化。
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需要对煤层伴生的矿物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因此对地质构造的认识也直接影响着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例如,在发现伴生矿物资源时,需要对煤层的产状和赋存方式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矿层厚度、伴矿物含量和矿体分布等,在综合利用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综合来看,地质构造影响着煤炭开采的方方面面,认识地质构造有利于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和安全性,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因此,对于煤炭开采企业来说,深入认识煤矿井下地质构造,是提高煤炭开采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116 /矿业装备 MINING EQUIPMENT煤矿开采中地质构造的影响分析及措施1 煤炭地质工作特点分析众所周知,煤炭采掘是一项危险系数极高的工作,重点是由于大部分情况下煤炭的采掘都汇聚在野外或井下,进而致使采掘工作中会存有较多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
煤炭资源在具体采掘期间并不只单是进行简单的机械操控,在大部分情况下都需要对恶劣的生产境况进行改良,在进行具体采掘工作以前,首要任务就是对矿下的地质结构展开整体、系统、细致的剖析,同时还需要对煤矿采掘活动的整体流程进行煤炭地质结构分析工作的连续跟踪,必须确保无论在何种境况下都要做到为煤炭采掘工人和采掘工作面带来最安全的保障。
另外,还要对采掘工作期间的风险实施预测,以保证将采掘工作中的事故率降至最低。
其煤炭本身就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所以在具体采掘期间也同样要考虑到煤炭资源自身存在的危险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必须针对煤炭具体的地质结构来分析煤矿整体的采掘工作,为了有效确保煤炭采掘工作的安全程度,对生产中的各个环节保持高度重视是必不可少的,针对有关的探测讯息需要具有充分的精准度与实效性,以有效确保煤炭采掘的质量和效率。
由于煤矿开采多是在地层中进行的,在开采时不可避免的受到煤层地质构造的影响。
在地质构造区地应力比较复杂,开采时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为了保证煤矿的安全开采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有必要对开采区域的地质构造进行详细的勘测。
针对有地质构造的区域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最大程度上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本文分析了煤矿开采过程中常常遇到的地质构造,并对地质构造引起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
□ 韦雪姣 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雅庄煤矿 山西霍州 0314002 煤矿中常见的地质构造2.1 地表非正常沉陷地表下沉属于煤炭采掘期间非常普遍的一种岩层活动现象,在各种地质结构的影响下,其产生的活动情况也会有所不同。
在三类地质结构中,断层对于地表下沉的影响是最大的,重点是因为断层周围采掘期间采掘带来的地表下沉会加重,尤其在断层两边的地表下沉现象会更加严重,主要是由于断层的出现会影响到地表下沉的规律。
煤矿开采中地质构造的影响分析及措施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工业生产与民用消费领域对于煤炭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因而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极为重要。
论文基于地质构造这一重要影响因素,系统分析地质构造对煤矿开采的影响,,详细介绍不同构造样式对煤矿安全开采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煤矿开采;地质构造;影响分析煤矿地质勘探是指为了解所要开采地区地质体、矿体形态、矿藏深度、结构、储量等情况而实施的前期勘探工作,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则是为实施这一工作所使用的各类技术。
因煤矿开采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而这些不确定因素可能会直接引发煤矿事故。
为尽量降低煤矿事故的产生概率,就有必要事先进行地质勘探工作,以确定煤矿的位置、储量及开采的安全性,尽量排除开采难点,保证开采方案的科学性,从而促进煤矿开采工作顺利进行。
1地质构造对煤矿开采的重要性任何煤矿都处于一个较复杂的地质构造环境之中,煤矿开采中不同程度受到所处地质构造的影响。
地质构造对煤矿的影响主要通过瓦斯突出、煤层自燃、矿区采动损害等具体影响煤矿的开采。
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通过多年的开采,我国煤炭资源已逐渐萎缩。
煤炭开采受地质构造影响极大,在开采过程中利用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理论成果,实现在复杂的地质构造中优化煤炭开采和安全开采有重要意义。
地质构造对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矿井水灾与煤矿所在地的地质构造有重要关系。
矿井出水事故发生的关键就是地质构造,强化地质构造分析与预测,落实好预防措施,提高矿井生产年限,延缓煤炭资源枯竭。
研究矿井出水条件,明晰不同地质构造在煤矿井下出水中的作用,分析掌握规律,防范未然。
根据总结分析得出,矿井出水事故主要发生在矿井掘进巷道的迎头,同时在回采过程可能由于工作面内部结构破裂致使水源入井发生出水事故。
第二,瓦斯爆炸事故常发生在地质构造复杂地段,矿区构造特的分级和分区是造成煤与瓦斯突出分布的不均衡的重要原因。
煤矿地质构造预测报告尊敬的相关人员:根据您的要求,我们对煤矿地质构造进行了详细的预测和分析,并将结果汇总在下文中,以供参考。
1. 综合地质背景分析在煤矿地质构造预测之前,我们首先对该地区的综合地质背景进行了分析。
通过地质地形调查、地层分析以及历史地震数据的研究,我们了解到该地区主要由石炭纪沉积岩和侵入岩组成,地质年代较为古老,煤矿资源量丰富。
2. 矿区构造特征分析我们对矿区的构造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地质勘探及钻孔资料分析,我们发现该地区主要由褶皱、断裂和褶皱断裂共同构成的复杂地质构造。
褶皱主要以对称的受挤压皱褶为主,部分地区存在逆冲断层和盲断层,这些构造在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的显露程度和发育规模。
3. 造山带演化分析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该地区所处的造山带演化历史。
根据古地磁和构造地层学研究,我们得知该地区经历了多期古地壳运动,主要包括古元古代、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古构造演化阶段。
其中,古元古代和古生代的构造活动对煤矿地质构造的形成和演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决定了煤矿区域的构造格局。
4. 地震影响评估在煤矿地质构造预测中,我们还重点考虑了地震对矿区的可能影响。
根据历史地震数据和地震学原理,我们评估了地震对矿区构造的扰动程度和可能带来的灾害风险。
在评估中,我们发现该地区存在地震活动性较高的地段,需采取相应的地震防灾措施。
5. 未来地质构造发展趋势预测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我们对煤矿地质构造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综合考虑构造演化规律、地壳运动活动及地震数据,我们认为在中长期内,该矿区的地质构造可能会继续演化,但变化速率相对较慢。
建议在煤矿设计和开采过程中,要注意地质构造对矿井稳定性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支护和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我们对煤矿地质构造进行了全面的预测和分析,并提供了相关的建议。
希望这份报告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此致礼敬。
矿区地质构造及特征研究摘要:文章重点针对矿区煤矿地质特征、构造及岩浆活动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
关键词:矿区;地质构造;特征一、地形地貌矿区位于贵州高原的西北部,总体为侵蚀溶蚀中山地貌。
地形切割较深,地势总体上“中部高、南北低”。
飞仙关组地势陡峻,沟谷纵横,形成区内最高山脉,近东西向伸展,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成为南北沟溪的分水岭。
永宁镇组分布于矿区北西部,地势相对较缓,岩溶地貌不典型。
含煤地层出露于矿区南部,地势相对较平缓,呈带状缓坡地貌,其间耕地密布,村落聚集,一般标高在1800~1900m之间。
区内最高点为西部一把伞梁子,海拔2193.80。
最低点位于矿区外北东部农科河,海拔1640m,为本区最低侵蚀基准面。
区内最大相对高差553.80m。
二、区域地质特征2.1区域地层在地层区划上,本区位于扬子区黔北川南分区筠连镇雄小区西部边缘地带,该区地层主要特点为:缺失泥盆系、石炭系、白垩系及第三系;二叠系、三叠系分布广泛。
该区西侧为昆明昭觉分区威宁小区,其主要特点为:上古生界分布广泛,发育较全,且泥盆系、石炭系属独山型。
两个分区大致以紫云-垭都断裂为界,本区则位于两者的交界附近,但地层特征接近于前者。
该区域地层系统,2.2 区域构造本区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隆起遵义断拱的西部边缘地带,该区域构造线呈NE或NEE向,多由一些宽缓背、向斜组成,断层以NE向为主。
其南侧为六盘水断陷,其构造线以NW向为主,西测渐转为NE或近S-N向,背、向斜均较紧密,断裂构造以NW向为主。
两个三级构造单元之间大致以NW向紫云-垭都断裂带为界。
本区位于两者交界地带的可乐向斜北段南翼,因处于两个三级构造单位交界附近和受紫云-垭都断裂影响,该区域构造形迹较复杂。
见图1。
三、矿区地质构造矿区位于可乐向斜南西翼南段,总体上为一单斜构造。
地层走向NW-SE。
倾向基本为NE方向。
倾角较陡,25~40º,一般为30º左右。
浅析煤矿开采中的地质构造及其影响
煤矿开采是指人们对地下煤矿资源进行开采和利用的过程。
地质构造是煤矿开采中必须考虑和研究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质构造是指地壳构造的总称,包括地壳的形成、演化和各层次的构造形态。
地质构造对煤矿开采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质构造决定了煤矿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
地质构造的特征决定了煤矿地区岩层的倾角、变形状况和断裂带的分布,这些都对煤矿开采造成一定的困难。
当煤层倾角过大时,对矿井的坍塌和水灾等灾害有较大的威胁;当断裂带的分布范围较广时,会增加采动区的变形和塌陷等风险。
地质构造对煤矿开采方法的选择有所影响。
地质构造的不同特征需要采用不同的矿山开采方法。
对于具有较大倾角的煤层,采用传统的直井开采方法可能会出现煤柱顶板的冒落和地面塌陷等问题,此时可以采用斜井或者斜坡开采等方法来减小倾斜角度,增加安全性。
对于存在大范围断裂带的煤矿地区,通常采用混合支柱和预应力锚杆支护等方式来加强地压管理,防止煤柱变形和塌陷。
地质构造还对煤矿开采的矿山压力分布和瓦斯涌出等问题产生影响。
地质构造的变形和断裂带的存在会导致煤层应力分布的不均匀,使得煤矿工作面的压力分布不均衡,增加了矿山压力的调整难度。
断裂带的存在也会导致瓦斯涌出的增加,增加矿井的瓦斯爆炸风险。
在煤矿开采中,要充分考虑地质构造的特征,制定相应的开采方案,并采取适当的支护和防治措施来应对地质构造带来的影响。
还需要加强地质构造的研究,提高对地下煤层地质条件的了解,为煤矿开采的安全和高效提供科学依据。
1 概况榆树井矿井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政府西侧约 63 km,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
西距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42 km,南距宁夏灵武矿区磁窑堡井田约20 km,井田面积为24.28 km2 [1].本区地处毛乌素沙漠西北边缘,南部多沙丘,北部为低缓丘陵、草滩戈壁,地形呈缓波状起伏,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相对高差较小,海拔高度1 290~1 320 m,相对高差 30 m.本区地处西北内陆地区,属半干旱、半沙漠大陆性气候,四季清楚,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
2 井田总体构造特征榆树井井田为全隐伏煤田,井田的根本构造形态为一轴向近南北的向斜,由于断层破坏,东翼保存很少,因而主体构造呈现向东倾伏的单斜构造,倾角平缓,井田南端依稀可以看到向斜的迹象。
〔1〕褶曲。
区内褶曲不发育,唯一较大的褶曲为清水营向斜,由宁夏境内北延至本区。
向斜轴部位于井田南端02 勘探线东侧,井田内向斜轴长度 1 500 m,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明显呈现向斜形态,波幅不大,北侧被 F2断层切断。
〔2〕断层。
榆树井断层位于新上海庙煤田煤田中东部,南段走向近南北,向北转为北西,倾向北东,断距300~400 m,延展长度约 20 km,是榆树井勘查区与雷家井勘查区之自然边界[2].井田内先期开采地段经三维地震勘探验证构造简单,7.64km2范围内仅发现 10 条断层,除 FD7断层落差为15 m 以外,其余 9 条断层落差均小于 10 m.井田内落差大于 10 m的断层共计 10 条,其中,落差大于 100 m 的断层 3 条〔F1、F2、DF20〕、落差 10~50 m 的断层 7 条〔 DF2、DF3、DF4、DF5、DF6、FD7、F8〕。
榆树井井田主要断层特征见表 1.榆树井井田构造如图1 所示。
【1】3 主要断层对井田破坏的断层主要为近南北向的清水营逆断层〔F1〕和锁草台逆断层〔F2〕,前者 F1断层由南侧外围宁夏境内北延至本区,断层倾向 W,倾角 61°~70°,南北向贯穿全井田,落差 250~400 m,向北逐渐加大;后者 F2断层由井田北部外围南延至本区,贯穿全井田,断层倾向 E,倾角65°~77°,落差大于 500 m,构成矿井实际的深部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