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人教(部编版)优秀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17
3、荷花【教材分析】本文描绘了夏日清晨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及作者欣赏荷花时的美好感受。
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清早去公园,被荷花的清香所吸引;第二、二自然段描写了荷花的形状和姿态;第四、五自然段写作者观赏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课文先后记叙了作者“闻到清香一观察形状一欣赏姿势一展开想象一回到现实”这一过程,思路非常清晰:作者对语言的运用纯熟自然,用看似普通的词语为读者描绘出美丽的画面。
首先,作者使用了很多富有动感的词语。
比如,“挨挨挤挤”不仅写出了荷叶多而密的特点,还赋予了荷叶人的特征,仿佛一群顽皮的孩子挤在一起;“冒”展现了荷花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蓬勃生长的样子;“饱胀”“破裂”等词语略带夸张,让静止的画面活了起来,给人一种呼之欲岀的感觉。
其次,善于使用描摹事物色彩和形状的词语。
比如,“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嫩黄.色的小莲蓬”“雪白的衣裳”,这些词语把事物的样子展现在读者面前,具体而鲜活。
在第四自然段,作者把自己想象成荷花,巧用荷花的视角将一池荷花在风中摇曳起舞的姿态写得活灵活现。
“我”“穿着雪白的衣裳”随着微风“翩翩起舞”,“靖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与花儿共舞,与蜻蜓、小鱼谈话,使得文章带上了童话的色彩。
这择一来,满池荷花真的就“活”了。
课文配有插图,荷叶挨挨挤挤,荷花各具姿态,随风摇曳。
插图既能帮助学生了解荷花的美丽姿态,又有利于学生展开想象,引发美好的感受和体验。
【学情分析】本课继续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和“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展开教学。
可以先让学生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厘清作者的思路再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聚焦描写荷花姿态和想象化身荷花这两个部分,引导学生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经验、换词比较等多种方法,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体会课文优美生动的语句,进而读岀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最后,结合课后小练笔,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