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整体规划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42
这是我大概写的.黑体字是我自己已经差不多弄好的.红体和黑体是搜来后凑起来的.我个人觉得这些差不多改改就行了.我个人觉得这些就差漳州市旅游业发展的前景的一些内容(网上找找再加上我找的这些内容套一套).然后再补充一点点漳州市旅游业发展的类型、特征差不多就可以了.但是这些都是我从网上找的.可能会被老师发现.你可以把我弄来的这些作为参考看看.写的也不怎么好.你自己在看看..根据你自己的意愿修改修改.然后结尾在写一写............漳州市旅游业发展的类型、前景、特征旅游业是有着丰富文化内涵、关联性强、牵涉面广的外向型经济产业,也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强劲的综合性产业。
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
漳州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地处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邻近香港,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以及海峡两岸(漳州)农业合作实验区,也是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的主要祖居地,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滨海风兴独特,素有“花果之乡”的美称。
全市现有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和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一处集观赏农业、观光朝圣、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发展旅游业具有明显优势和巨大潜力。
漳州市旅游业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
当然,在漳州市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提到漳州,人们就会想起水仙,这块美丽的土地是水仙的故乡,故将其命为漳州的市花。
漳州城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是福建省著名侨乡和台胞主要祖居地,也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漳州是凌波仙子水仙花的故乡,这里山川秀美,人文荟萃,民俗风情,千姿百态。
2024年挂职锻炼工作总结范本按照县委统一安排,我于____年____月至____月在____省____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挂职主任助理,这是我担任乡镇干部以来首次走出____赴外省挂职学习,肩负____的信任和嘱托,倍感责任重大。
从挂职伊始,我就把这次经历作为人生的一次宝贵财富来对待,当作开阔视野、提升才干的机遇来珍惜,自觉克服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全身心投入,全方位学习,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
通过与____省____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领导和同志三个多月的朝夕相处,切身感受了他们对我工作、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更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们“先行先试”、“蝶变惊艳”后的繁华与美丽;各级干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明务实的作风;面对经济快速发展毅然不断优化产业升级、保护生态的果敢和坚持。
回顾挂职经历,主要的体会有三点:一、掌握基本情况,奠定学习基础挂职伊始,自己认真查阅了《____县志》、“____”以来的历次规划、近年____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报告、调研报告以及统计资料等材料,对____有了初步认识。
同时,先后深入到____县所辖的各乡镇(场、区)就招商引资、企业发展、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到县人社局、经信局(招商局)、总商会等单位座谈了解其服务企业具体工作情况;利用双休日先后到____县周边的晋-____等县(区)考察学习,对当地经济社会现状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
一是掌握了全县基本情况。
____县为“千年古县,状元故里”,地处闽南地区,属____市管辖,处“厦漳泉”经济区“金三角”地带,东距____公里,南距____公里,全县人口____万,土地面积____平方公里,下辖____个乡镇(场、区),____个行政村(作业区、居委会)。
____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____亿元,增长____%;规模工业总产值____亿元,增长____%;固定资产投资____亿元,增长____%;农业总产值____亿元,增长____%;公共财政收入____亿元,增长____%,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____亿元,增长____%;出口总值完成____亿美元,增长____%,实际利用外资____亿美元,增长____%;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____亿元,增长____%;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____元,增长____%;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____元,增长____%。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马洋溪生态旅游区2004年10月经漳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
该区分别与厦门市、漳州市、龙海市相接壤,2012年厦成高速通车后,至厦门海沧大桥仅20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捷。
全区土地总面积138平方公里,下辖十里、旺亭、后坊、山重4个行政村及天成社区,人口 1.1 万人。
全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长泰漂流、古山重、寻梦谷、龙凤谷、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天成山、中华汉文苑、龙人古琴文化村等知名景点。
几年来,旅游区党委、管委会以争创海西生态旅游新城为目标,以生态、休闲、健身、文化为主题,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无中生有,借题发挥,多元化创建旅游品牌:一、建生态住宅。
充分发挥生态、区位优势,大力开发发现之旅、海西生态国际城、天颐香溪、原山主人、欧洲小镇、十里蓝山等项目,打造在家度假生活方式,引领后城市生活。
二、建星级酒店。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以连氏大酒店为龙头,投巨资建泛华温泉大酒店、十里蓝山酒店、天铜山酒店、山重又一村酒店等10家以上星级酒店,成为闽南地区档次最高、密度最大、接待能力最强的区域;三、发展康体旅游。
继续打响“福建第一漂”品牌,全力打造集高尔夫练习、温泉、射箭、攀岩等项目于一体的全省最大的体育公园;四、发展生态旅游。
充分发挥山青水秀的自然优势,以福建中旅集团为依托,联袂打造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古山重景区;开发十里蓝山、寻梦谷瀑布群、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天成山等原生态旅游景点,营造名符其实的“厦门后花园”;五、发展文化旅游。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以中华汉文苑、连氏书画院、龙人古琴文化村、山重及后坊村为平台,打造经典文化产业园、漳台文化产业园、古琴文化产业园、农耕文化体验园。
旅游区已形成两大特色区域,即南部休闲度假区和北部原生态旅游区。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康体健身、文化博览于一体,宜居、宜业、宜游,更是您放飞心情的理想之地。
该区年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旅游年收入超2亿元,已连续五年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是2010年漳州市唯一获得“全省重点项目建设优胜奖”的单位。
福建省长泰县生态旅游开发前景调查作者:郑燕清来源:《教育界·中旬》2013年第11期一、研究背景福建省长泰县,地处闽南金三角中心结合部,东连厦门,南邻龙海,西接华安和漳州,北靠泉州市安溪县,内外交通便捷,区位优势独特。
群山逶迤、青水荡漾、物产丰富、民风淳朴,一派天生丽质的自然美景。
长泰县委县政府提出“田园风光,生态之城”的城市建设理念(泰委【2011】34号文件),提出将以山体绿化、水体整治、道路养护、良田开发、村庄整治、厂区景化、城镇宜居等7个方面为重点,以山为依衬,以水为脉络,以田为基底,以路为骨架,突出“显山、露水、秀村、融绿”的整体景观风貌效果,围绕“三村、四路、五区”进行集中整治,把长泰建设成为“田园风光、生态之城”。
在此背景下,作为无烟工业的生态旅游业在该县迅速兴起,并成为该县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绿色、环保、低碳观念深入人心以后,长泰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
生态旅游成了现阶段长泰旅游的金字招牌。
那么长泰生态旅游开发优势,以及未来该县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呢?二、福建省长泰县生态旅游开发前景1.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条件⑴紧邻厦漳泉的区位条件位于经济发展迅速的厦、漳、泉闽南“金三角”中心结合部,地理位置优越。
在资源方面与这些城市特色不同,长泰的生态环境质量好,绿色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可以成为厦、漳、泉三個区域性中心城市旅游资源的补充和拓展。
⑵决策部门重视生态旅游开发长泰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生态旅游业发展,提出“田园风光,生态之城”、“旅游兴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定了鼓励外商投资旅游观光项目的优惠政策。
加上之前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为长泰生态旅游打好了基础。
⑶众多人文景观依托千年古县的长泰,拥有众多的古迹。
长泰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人杰地灵,状元故里、农民起义领袖朱一贵故居、牌坊、石刻都很突出,宗教源远流长,佛、儒、道三教兼容,历史上建有各种颇有名气的寺庙,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使旅游景点组合更完美、内容更丰富多彩。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整体规划说明书图文第一章规划背景一、城市发展战略要求随着漳州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城市的提出,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推动了城市建设由本市向周边城市扩张的步伐,使得城市规模得到扩大,周边地区将逐步成为发展的重点地区。
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做为漳州市“东拓”发展的重点区域,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整合规划的编制,将明确了未来至____年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建设的规模以及空间形态。
近年来随着漳州市跨越式发展及长泰县的大开发,使得规划编制与发展实际脱节,存在各片区发展步调不一致,规划的衔接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过程的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区域拓展的速度超出了规划的预测,使得长泰县局部片区缺乏规划指导。
二、城市建设管理要求《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总本规划》于____年编制,为使规划区健康有序的发展,加强城市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序拓展。
需针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相关规划进行整合,对原有规划进一步落实与深化。
以促进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开发的顺利进行,推动建设步伐。
三、市政配套建设需求由于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前期建设过程中,缺少相对完整的规划指导,各项目却相继落地,导致了项目建设与市政配套落后的矛盾,需有更完善的规划来指导该区的市政设施建设。
1第二章现状概况一、规划区位、范围规划区位于长泰县东南部,辖有十里、旺亭、山重、后坊四个村及林果场等等(包含整个马洋溪流域) 。
本次规划范围为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管辖范围,东邻厦门集美区、海沧区,西靠兴泰开发区和陈港镇,南接漳州龙文区、龙海市,北毗陈港镇、枋洋镇。
规划区距离漳州市区17公里,距离厦门市沧海大桥39公里,距离泉州市106公里,距离潮汕地区200公里,距省会城市福州290公里,区位条件优越。
规划区总用地138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11439人。
二、现状概况1、自然环境地形地貌:规划区海拔最高965.8米,最低16.7米,平均海拔450米左右;地理地貌属于低山丘陵,山峰,台地,阶地,谷地,悬崖等,近,中,远程景观效果强;水资源丰富,森林植被茂盛,生态环境良好。
[发展户外运动,推动生态旅游开发]发展户外运动,促进马洋溪生态休闲旅游开发户外运动既是一项拥抱自然、挑战自我的健康活动,又是一项发展旅游休闲的新兴产业。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已打响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品牌,户外运动也在悄然升温,形成旅游经济新的亮点和增长点。
一、发展户外运动优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是长泰东大门,辖区138平方公里,具有区位交通便捷、生态环境优美、景区景点丰富等优势,适合发展户外运动。
1、生态环境优美。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山环水绕,森林覆盖率达78.2%,空气、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辖区内山形奇特、石景众多、洞穴神秘、风景独特。
如,天柱山总面积3081公顷,主峰海拔933米,原始天然林1400余公顷,珍稀树种和植物3000多种,珍贵的野生动物30多种,奇石、奇洞、奇水、奇岩及历代摩崖石刻158处;天成山海拔342米,遍山巨石或垒叠衔接、或纵横交错,形成百丈屏、豹隐洞、樵阳洞、半鹤洞等众多石屏幽洞,处处可观人文历史的遗迹。
辖区内水系发达、水量丰富、水质极佳,最大河流为马洋溪,流域长30.4 公里、面积138.1 平方公里,上游坡陡,山川沟壑遍布,两岸峡谷对峙,下游河道坡降趋缓,全流域可利用天然落差392米。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发展户外运动的理想场所。
2、旅游项目丰富。
辖区内旅游资源密集、类型多样,如,适合康体旅游有马洋溪漂流、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龙凤谷攀岩与溜索、登山赛道等,具有运动量大、挑战性高的特点;适合乡村休闲游有古山重、后坊美丽乡村、格林美提子观光园、寻梦谷、玛琪雅朵花海等,可以放松身心、悠闲漫步在大自然中;适合文化旅游有天成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天铜山、中华汉文苑、龙人古琴等,在健身中进行人文教育熏陶。
不同景区的风格特点,有利于引导发展各类户外运动。
3、活动运动多样。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先后举办首届皮划艇激流回旋国际邀请赛、皮划艇激流回旋国家队选拔赛、首次中德皮划艇激流回旋友谊赛、全国登山精英邀请赛等大型国际国内体育赛事,吸引众多国内外的选手参赛。
马洋溪森林生态旅游规划探讨
连秋生
【期刊名称】《福建林业科技》
【年(卷),期】2004(31)2
【摘要】概述了马洋溪的森林景观资源和森林生态旅游规划要点,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页数】5页(P118-122)
【作者】连秋生
【作者单位】长泰县林业局,福建,漳州,3639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9.92
【相关文献】
1.浅谈以资源特色为导向的村庄建设规划——以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十里村村庄规划为例 [J], 沈一慧
2.以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为例浅谈城乡规划管理 [J], 林汉霖
3.游客体验与旅游服务质量分析——以漳州市长泰马洋溪漂流为例 [J], 陈再福
4.马洋溪生态旅游区道路绿化现状分析与提升对策 [J], 洪嫦莉
5.马洋溪与森林 [J], 张培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厦门桃李春风的资料
桃李春风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长泰马洋溪生态旅游核心区,是由宋卫平蓝绿双城团队和厦门国企联发集团合力打造的项目。
项目的规划设计灵感来源于《桃花源记》,并倡导“产城”融合的概念。
桃李春风占地约7500亩,建筑面积达到140万㎡,涵盖了中西式院墅、生态公寓、金融产业服务平台、创意办公、温泉酒店、小镇中心等多种业态。
项目旨在打造一个集运动休闲、旅游度假、养生养老、生态居住、耕心农作、弘扬真善美传统文化为一体的全龄段颐乐桃源小镇。
此外,桃李春风的交通状况十分便利,位于海西经济区的核心地理中心位置。
东距厦门市中心区36公里,距离漳州市中心区20公里,距离泉州市区
100公里。
经海沧至厦成高速公路即可抵达。
以上是关于厦门桃李春风的资料,如需更多信息,建议前往桃李春风官网获取。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整体规划1. 引言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是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的一处重要旅游地。
该旅游区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具备开发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区的潜力。
为了充分发挥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的资源优势,提升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本文将对该生态旅游区的整体规划进行详细阐述。
2. 规划目标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整体规划的目标是打造成为生态环保、文化传承、休闲度假的综合旅游目的地。
具体目标如下: - 提升旅游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生态平衡; - 开发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需求; - 传承马洋溪的历史文化,提升旅游区的文化内涵; - 构建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 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的生态旅游区,提高旅游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3. 规划内容3.1 生态环境保护为了保护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的生态环境,规划中将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水系管理,治理水质污染,保护溪流生态;- 划定生态保护区域,设立生态观测站,加强生态监测; - 限制开发区域,严禁非法采矿和乱倒垃圾等行为; - 推行生态旅游,引导游客重视环境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2 旅游产品开发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将开发多种旅游产品,包括: - 生态观赏类产品:设置自然观景点、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并提供专业的导览服务; - 休闲体验类产品:建设温泉度假村、民俗文化村,提供休闲、养生、农耕体验等项目; - 活动体验类产品:举办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如灯笼节、舞龙舞狮等,吸引游客参与。
3.3 文化传承与体验马洋溪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了传承和展示这些文化遗产,规划中将进行以下工作: - 设立文化遗址保护区,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和遗址; - 建设文化展览馆、博物馆,展示马洋溪的历史、传统工艺等;- 组织文化活动,如传统艺术表演、手工制作体验等,让游客深入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
3.4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规划中将重点建设以下基础设施: - 提升交通设施,建设高速公路、旅游专线等,提高旅游区的交通便捷性;- 完善酒店、餐饮、商业等服务设施,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 - 建设公共厕所、休息区等,提供舒适的旅游环境; - 建设停车场、游客中心等,方便游客停车和咨询。
关于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调研报告关于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调研报告(2011年8月26日)马洋溪生态旅游区,一没有名山大川,二没有名胜古迹,但有近郊优势,有生态优势。
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生态旅游业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好“无中生有”的文章,通过整合十里、旺亭、山重、后坊等四个行政村和武安林果场,于2004年11月成立了马洋溪生态旅游区,规划总面积138平方公里,并把县旅游局与旅游区合并为一,实行两个牌子、一套人马运作,实现现代工业与生态旅游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目前,马洋溪休闲旅游带正在加快深度开发,力争打造集生态旅游、星级酒店集群、温泉旅游品牌、休闲体育产业、高端住宅园区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目的地,成为长泰县发展生态旅游业主要地域。
一、总体情况旅游区成立后,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严要求管理,灵活进行市场运作,积极主动破解难题,推进旅游区开发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明显成效。
在全县年终综合考评中,2007年第三名,2008年第一名,2009年第三名,2010年第二名。
项目建设上,旅游区从抓旅游地产起步,强化对外宣传与推介,通过引进泛华生态博览园,开发生态住宅、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文化等项目,带动了天柱山、天成山等一批景点开发,旅游区主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加快发展生态服务、生态养生、生态文化等新型服务业,成为厦漳泉、潮汕等周边城市休闲旅游的热点区域,年可接待游客40万人次,旅游收入1亿元。
但总体上看,旅游区服务业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档次和水平还不高。
吃的方面,高档餐饮业仅连氏大酒店一家。
此外,中心区、各景区景点、各村共有22家中小餐馆,其中十里村10家,旺亭4家,后坊3家,山重5家,可以勉强满足游客需求。
各就餐点提供的菜肴为典型的农家风味,以家常菜为主。
住的方面,区内现有连氏酒店、漂流酒店、天成公寓3家酒店宾馆,共有226个房间,410个床位,其中连氏酒店正在抓紧申报星级酒店;民宿2家,12个床位。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馨香谷B-02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方案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漳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8.12.26
•【字号】漳政地〔2018〕86号
•【施行日期】2018.12.2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土地资源
正文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
馨香谷B-02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方案的批复
漳政地〔2018〕86号
长泰县人民政府:
《长泰县人民政府关于马洋溪生态旅游区馨香谷B-02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方案的请示》(泰政〔2018〕32号)收悉。
经研究,同意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馨香谷B-02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方案。
拟拍卖地块面积2.4267公顷,土地用途为商服用地-零售商业用地(商场、商店)、餐饮用地(餐厅)、旅馆用地(度假村),宗地使用福建省人民政府以闽政地〔2017〕660号文批准农用地转用并征收的国有建设用地。
你县出让上述地块,应根据《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
(国土资源部令第39号)等规定执行。
漳州市人民政府
2018年12月26日。
第一章规划背景一、城市发展战略要求随着市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城市的提出,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推动了城市建设由本市向周边城市扩的步伐,使得城市规模得到扩大,周边地区将逐步成为发展的重点地区。
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做为市“东拓”发展的重点区域,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整合规划的编制,将明确了未来至2020年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建设的规模以及空间形态。
近年来随着市跨越式发展及长泰县的大开发,使得规划编制与发展实际脱节,存在各片区发展步调不一致,规划的衔接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过程的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区域拓展的速度超出了规划的预测,使得长泰县局部片区缺乏规划指导。
二、城市建设管理要求《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总本规划》于2004年编制,为使规划区健康有序的发展,加强城市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序拓展。
需针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相关规划进行整合,对原有规划进一步落实与深化。
以促进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开发的顺利进行,推动建设步伐。
三、市政配套建设需求由于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前期建设过程中,缺少相对完整的规划指导,各项目却相继落地,导致了项目建设与市政配套落后的矛盾,需有更完善的规划来指导该区的市政设施建设。
第二章现状概况一、规划区位、围规划区位于长泰县东南部,辖有十里、旺亭、山重、后坊四个村及林果场等等(包含整个马洋溪流域) 。
本次规划围为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管辖围,东邻集美区、海沧区,西靠兴泰开发区和港镇,南接龙文区、龙海市,北毗港镇、枋洋镇。
规划区距离市区17公里,距离市沧海大桥39公里,距离市106公里,距离潮汕地区200公里,距省会城市290公里,区位条件优越。
规划区总用地138平方公里,辖区总人口11439人。
二、现状概况1、自然环境地形地貌:规划区海拔最高965.8米,最低16.7米,平均海拔450米左右;地理地貌属于低山丘陵,山峰,台地,阶地,谷地,悬崖等,近,中,远程景观效果强;水资源丰富,森林植被茂盛,生态环境良好。
围尚有大小不等的水库(塘)和溪流,其中红岩水库是区域最大的水库,马洋溪是区域最大的溪流。
气候:规划区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湿多雨,四季温和。
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12.6℃,全年平均气温21℃,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8.6 ℃,全年平均气温21 ℃。
日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000 小时左右,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达127.8 千卡/cm2,大于10 ℃活动积温达7400 ℃左右,全年无霜期长达328天(霜日仅6-8天),作物几乎整年都可以生长。
水文:降水丰沛,年平均降水量1688mm左右。
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年降水量有75%以上集中在春夏两季,秋冬两季降水量较小,而且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较大。
土壤和植被:规划区土壤为发育于花岗岩的砖红壤性红壤和沙壤,土层深厚,PH值为5—6,有机质含量为1—2%。
以马尾松、相思树、铁芒萁、杜鹃花等为主,植被茂盛,覆盖率达66.9%。
2、人口、经济产业状况规划区总人口11439人:其中十里村4393人、旺亭村985人、山重村3664人、后坊村2267人、林果场130人。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比例,城市化水平8%,与全国45%差距很大。
通过对区域人口社会构成(劳动构成、文化素质构成等)的分析,在2004年前,规划区城市化发展的速度是缓慢的,居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全区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基础设施差、经济总量小、居民收入少。
规划区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适应性广。
农村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
近年来,经济作物油、茶、蔗、果、蔬发展步伐加快,比重上升。
规划围马洋溪流域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是长泰县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区域。
目前,已有马洋溪漂流、生态博览园、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等12家旅游企业落户该区,投资总额达10多亿元,初步形成一批特色旅游品牌。
2005年马洋溪旅游区税收收入86万元,2006年税收收入275万元,土地收益及城市配套费收入2800万元。
3、土地利用状况规划区现状城镇(含农村)建设用地约为4.56平方公里。
现状建设用地主要由村镇住宅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用地、道路用地等组成。
住宅用地规划区的住宅多以独门独户式的农宅形式为主。
大多数位于村庄中部的住宅破旧,多为土石墙体加坡顶结构,富有闽南建筑风格;建筑质量较好的村宅分布在村庄外围,多为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建筑风格趋多样化。
对于城镇文化程度较高的管委会中心区及较大部分新开发的高级商用住房,如天成生态博览园等,以点式低层的住宅占有一定的比例,且建设层次普遍较高,用地量也占整个生态旅游区相当一部分。
行政办公用地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是新成立的辖区,本规划区行政办公用地较少。
商业金融用地规划区的商业设施不发达,大部分的商业集中在十里村,并沿角泰公路的两侧发展。
商店的规模普遍较小,购物环境和商品档次都不高。
从商业设施的分布上看,现状商业用地多位于中心区或车流交通量较大的交通要道上,对城镇交通产生影响,同时商业部的交通制约问题比较明显。
文化娱乐用地规划区文化设施的建设有一定的基础,但是相对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文化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
缺乏大型、综合性文化中心,没有图书馆、博物馆等场馆,跟不上时代要求;文艺演出缺乏专业性场所;群众文化活动设施存在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全区缺乏室外文化活动广场或文化主题公园,使大型群众文化艺术活动难以开展。
体育设施用地公共体育设有一定的基础,大部分的体育设施皆为旅游项目。
如漂流、皮划艇训练、攀岩、野营、高尔夫球场、等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处在建设过程当中。
医疗卫生设施用地现状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只有一所卫生院,医疗设施严重匮乏。
教育设施用地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现有小学2所,为十里小学和马洋溪中心小学(山重小学与后枋小学合并)。
市政设施现状为不断完善旅游区路网框架建设,管委会加大对旅游区水泥路和景区道路建设的投入。
两年来,投入1500万元,完成了水泥路建设27公里。
在全区推行十里村自然村主道路由群众投工投劳,村委会统一规划、埋设下水管道并铺设水泥路的典型做法,由旅游区补贴水泥在四个村进行自然村水泥路建设。
规划中的一条穿山隧道和两条高速公路,使得与两个城市都在长泰县的半个小时通勤圈,将极改善长泰现有交通能力。
同时,还将投入435万元对4公里110伏高压线进行改造。
目前全区四个村的水、电、通讯、道路基本能满足下一步开发建设需要。
全区已投入17万元购置了一部垃圾车及三个拉圾箱,补助给四个村15万元购置垃圾保洁车12辆,垃圾箱100个,保洁桶1800个;在四个村建立垃圾中转站1个、垃圾填埋场3个、垃圾池40口,有效确保卫生保洁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美化整个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的环境。
4、土地批租、基本农田及森林植被分布土地批租现状规划区是长泰县近期建设的重点,建区以来土地批租已逐渐增多。
批地总面积为10.73平方公里。
占规划总用地的7.78%。
土地批租分为已批已建、已批在建、已批未建三类。
基本农田分布情况规划区的基本农田大多沿马洋溪两侧分布,东北部量少、西南部量多。
基本农田总用地为1541.78公顷。
森林植被情况规划区土地面积1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41.78公顷,林地10934.83公顷,香蕉果树746.63公顷。
林地面积10934.83公顷,森林覆盖率79.2%,保证了马洋溪生态旅游区较优越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是城市周边生态系统组成部分,但森林的综合作用有待利用。
香蕉果树746.63公顷,占全区面积的确5.1%,大面积连片果园覆盖了不少坡度较大,立地条件较差的坡面,加剧了水土流失。
据2000年省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森林中的茶果园为主的其他林地类水土流失率达28.8%,问题十分突出。
5、土地利用状况统计第三章 相关规划汇总及分析评价一、已编规划汇总1、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2004-2020)2、厦—漳“东西发展轴城镇群”规划(2000-2020)序号用地代号面积(公顷)比例(%)备注1R 370.06 2.68其中一类居住用地R1174.64中小学用地R21 1.75三类居住用地R3193.672C 2.750.02其中行政办公用地C10.1商业金融业用地C2 2.653S 102.580.744U 0.545G 10934.8379.246E 2390.5617.32其中水域E1102.15耕地E21541.78林地E3746.63713800100%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用地性质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总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山体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3、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5、旅游发展总体规划6、马洋溪生态旅游区行政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7、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中心区概念规划6、长泰旅游发展规划(2007-2018)二、已编规划分析评价1、原规划体系支路系统缺失,易造成日后的交通问题2、各片区规划理念不统一,路网不成体系3、城市扩速度快,用地布局零碎,城市用地不够集约,同时也给规划改造制造难度。
4、高速发展带来了较多的不确定性,城市规划相对滞后,公共设施用地预留不充分。
5、未考虑城市发展快速交通发展的可能性第四章规划重点、原则及目标体系一、规划依据及参考资料1、《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2、《市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1998-2010)》3、《长泰县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00-2020)》4、《长泰旅游发展规划(2007-2018)》在编5、《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2004-2020)》6、《厦—漳“东西发展轴城镇群”规划(2000-2020)》7、《马洋溪生态旅游区行政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年8、《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中心区概念规划》2005年9、《长泰县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水资源规划报告》2006年10、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各地块相关项目规划11、1:10000地形图及各项目用地红线二、规划目的、重点1、规划目的a、结合快速交通(海复线长泰段)的构想,调整路网和用地结构。
b、结合成片旅游区开发的需求,调整产业空间布局。
c、结合旅游服务业的生活需求,规划配套生活区,并提出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布局方案。
d、结合农村城市化的改造策略,建设社会主要新农村。
2、规划重点梳理道路网结构,构建与土地开发相适应的具有合理密度的街道路网布局,对整个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用地提出远景开发设想,并对以往规划进行相应分析评价,结合现状实际开发情况,对马洋溪生态旅游区进行合理的整合,真正做到规划的整合提升效应,使得马洋溪生态旅游区能够有效、合理、健康的开发与发展。
二、规划原则1、整体协调:结合城市发展战略,充分考虑各片区用地、公建、道路、市政等因素,加强城市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