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井压裂裂缝三维扩展形态的可视化仿真_程远方
- 格式:pdf
- 大小:576.57 KB
- 文档页数:4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11886.7(22)申请日 2019.03.20(71)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地址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学路1号(72)发明人 鞠玮 申建 秦勇 吴财芳 沈玉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代理人 程化铭(51)Int.Cl.G01N 3/12(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油气储层压裂缝扩展模拟动态监测系统与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储层压裂缝扩展模拟动态监测系统与方法,该系统和方法利用活塞对岩石试件液压加载,并借助中子照相系统所具备的实时成像功能动态监测压裂缝的延伸和扩展行为。
本发明通过在压裂物理模拟过程中引入中子照相系统,克服了传统声发射技术和荧光示踪剂方法在压裂缝扩展研究时无法实时监测的弊端,解决了压裂缝延伸扩展动态实时监测的难题,实现了岩石真三轴与中子成像技术的实时配合,对研究真三轴应力状态下压裂缝的形成与延伸扩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CN 109827848 A 2019.05.31C N 109827848A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09827848 A1.一种油气储层压裂缝扩展模拟动态监测系统,包括真三轴压力室、流体注入系统、压力加载系统、中子照相系统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三轴压力室,由六块正方形铝合金板六面拼装而成,压力室内壁设置有密封层衬套,所述真三轴压力室顶面铝合金板上设置有流体入口孔,流体入口孔穿过密封层衬套,所述真三轴压力室用于放置立方体压裂试样,所述压裂试样内设置有钢质注液管,注液管一端位于压裂试样内,另一端穿过铝合金板上的流体入口孔暴露于压力室外侧;所述压力加载系统包括前、后、左、右、顶、底六个方向的滑动钢柱和六个置于油缸内的活塞,滑动钢柱截面尺寸与铝合金板的板面尺寸相同,滑动钢柱与活塞相连,可在油缸内压力作用下滑动,对真三轴压力室六个板壁施加作用力;所述流体注入系统包括伺服增压器、压裂液储存器、油储存器和流体导管,为真三轴压力室内压裂试件和油缸提供流体压力,所述压裂液储存器通过流体导管与钢质注液管、伺服增压器分别连接,所述油储存器通过流体导管与油缸、伺服增压器分别连接;所述中子照相系统由中子源和像探测系统组成,所述像探测系统包括中子转换屏和中子吸收系统,所述中子源置于真三轴压力室一个侧壁外,所述中子转换屏置于与中子源相对的真三轴压力室另一侧壁外,中子吸收系统置于中子转换屏的后方;所述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包括计算机、六个应力传感器和流量测试仪,所述六个应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真三轴压力室的六个内壁上,所述计算机的数据线连接各应力传感器、伺服增压器和中子转换屏,接收、记录相关数据,并转换成地质信息和图像信息。
水力压裂拟三维模型数值求解新方法申颍浩;葛洪魁;程远方;夏雨梅;李娜;杨柳【摘要】水力压裂裂缝垂向不对称延伸的拟三维模型比较复杂,需要多重迭代,循环耦合,仅依靠增加迭代运算的层数,不仅运算量过大,过程迭代甚至可能出现发散.对此,将控制缝高的方程组变换为超越方程,引入Steffensen加速收敛求解缝高,大大提高了收敛速度,避免了常规算法中缝高求解的反复试算.此外,裂缝内压力在靠近尖端时急剧下降,整体加密缝长方向上的计算步长程序复杂度大大提高.采用变步长的龙格库塔方法求解压降控制方程,使得计算步长随着压裂液流动的摩阻大小自动调整,不仅降低了程序复杂度,而且步长疏密度还可以直观展示压裂液流动的沿程摩阻变化趋势.运算结果证明,新的计算思路降低了压裂裂缝拟三维模型数值求解的复杂度,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4(014)026【总页数】5页(P219-223)【关键词】水力压裂;拟三维;变步长;龙格库塔【作者】申颍浩;葛洪魁;程远方;夏雨梅;李娜;杨柳【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青岛266580;大庆油田化工集团东昊油气处理分公司,大庆163453;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1近几年,压裂技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已经从常规的单井压裂发展到开采页岩气、致密气藏的水平井多级压裂;裂缝形态也从单一的双翼裂缝变成形态更加复杂的T型缝、缝网等。
水力裂缝形态的数值计算依然是水力压裂领域的研究重点和核心[1—3]。
国内,以张士诚、赵金洲、陈勉等学者为代表,相对系统的研究了裂缝力学扩展机理和裂缝延伸数值模拟。
薛炳、马新仿、胡永全、任书泉、郭建春等学者在三维裂缝的扩展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第四章预制定向裂缝压裂裂缝延伸数值模拟水力压裂技术广泛应用于增加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其中水力压裂裂纹延伸研究是水力压裂技术领域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有关水力压裂理论和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已引起国内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在许多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然而目前的水力压裂数值模拟研究主要集中在裂纹形态裂纹长、宽、高尺寸等静态参数的研究方面,对压裂裂纹的动态扩展的范围、路径、方向等动态参数、尤其对预制定向裂纹水力压裂延伸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较少。
本章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1)对压裂中裂纹的形态等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2)以线弹性断裂力学为基础,建立了预制定向裂纹失稳扩展的判据。
(3)采用B.J.Cater的全三维模型,建立了水力压裂的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推导了水力压裂数学模型的数值解法。
(4)应用实际工程数据,分别对固井质量完好、固井圈和地层岩石力学性质相同和固井圈和地层岩石力学性质不同两种情况下裂纹延伸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
一、裂纹形式判断1 岩层中一点应力状态岩层中一点的应力状态如图(4.1.1)所示,iσ(i=x,y,z)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xyzxσzσyσ图4.1 .1岩石中一点应力状态示意图(1)原始应力‘i σ:即在自重应力场作用下产生的应力。
设井深为H ,则:⎪⎭⎪⎬⎫=-===HH H z y x γσγμμλγσσ'1'' (4.1.1)式中)1(μμλ-=。
由广义胡克定律,设侧向应变0==y x εε推得;μ为岩石泊松比;γ为岩石密度,一般岩石密度γ在2.1~2.5g/3cm 范围内。
(2)构造应力''i σ:即在地壳构造应力场作用下产生得应力。
一般认为水平应力元大于垂直应力,且水平方向上应不相等,对于接近地表的浅部岩体,可近似取''z σ=0,在地壳应力松弛区,水平应力较小,则:T y x σσσ=='''' ;''z σ=0 (4.1.2)(3)孔隙压力(地层压力)S P :由于岩层中均有一定的孔隙压力,从而使部分上覆岩层压力被多孔介质中的流体压力(孔隙压力)S P 所抵消,故应力分量为:S y x P μμσσ--==1'''''' ;S y P -='''σ (4.1.3)2 水压致裂孔壁岩石的破裂压力(梯度)井壁在水压力P 的作用下(图(4.1.2)),由弹性理论分析知,孔壁周向拉应力θσ=22r Pa ,当a r =时,P =θσ。
低渗透油气藏爆炸压裂模拟试验及裂缝分形特征徐鹏;程远方;刘新云;张晓春;石李保【摘要】基于爆炸压裂模拟实验,分析各试样爆炸压裂后裂缝的发育情况,并结合分形几何理论,研究各试样的裂缝分形特征,分析了炸药量、围压对裂缝分形维数的影响规律.设计了各试样在爆炸压裂模拟实验中的炸药量和围压,采用盒维数计算方法求取实验后各试样的裂缝分形维数,结果表明:相同围压下,随着炸药量的增加,试样表面裂缝数量、长度、宽度增加;相同炸药量条件下,随着围压的增大,试样表面裂缝长度、数量减少;同一围压下,裂缝分形维数随炸药量的增加而增大,围压较小时裂缝分形维数与炸药量间近似呈线性关系,围压较大时裂缝分形维数与炸药量间呈非线性关系;同一炸药量下,裂缝分形维数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建议采用轴向耦合、径向不耦合布药方式,现场施工时应使炸药量和地下围压相匹配.【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13(040)005【总页数】5页(P636-640)【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爆炸压裂;分形维数;炸药量;围压【作者】徐鹏;程远方;刘新云;张晓春;石李保【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港油田石油工程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30 引言近10年来,中国低渗透油气藏探明储量已达到总探明油气储量的一半[1-5],成为保证中国陆上石油工业稳定发展的重要资源。
低渗透油气藏渗透性差、产能低、开采难度大,通常需要进行油气藏改造才能维持正常生产。
爆炸压裂是改造低渗透油气藏的潜在技术手段,通过固态、液态或气态炸药在井筒内的爆炸使井筒周围地层产生新裂缝,进而达到改善低渗透储集层物性、提高油气采收率的目的[6-9]。
由于爆炸压裂技术的特殊性和实验设备的不足,目前对该技术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在爆炸压裂裂缝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方面。
压裂中顶底板对缝高控制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黄浩勇;韩忠英;王光磊;程远方【摘要】裂缝在缝高方向的延伸会导致裂缝有效长度的降低,影响压裂效果;也可能直接穿过水层,造成压裂施工的失败.因此,基于FEPG有限元平台,利用网格开裂技术,开展了煤层气井压裂数值模拟研究,对垂向裂缝起裂、扩展及穿层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煤层气井压裂过程中,控制裂缝是否向隔层扩展主要取决于作业的净压力与隔层水平地应力差之间的关系;与储集层岩石力学性质相比,储集层的地应力剖面是影响裂缝垂向扩展范围的主要因素;T型缝、工型缝等复杂缝是由储集层的岩石力学性质和地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对于提高现场煤层气井水力压裂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5(015)006【总页数】5页(P181-184,209)【关键词】煤层气压裂;数值模拟;有限元法;顶、底板岩石【作者】黄浩勇;韩忠英;王光磊;程远方【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青岛266555;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青岛266555;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东营257017;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青岛2665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19煤层气井压裂已成为煤层气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然而由于煤层力学性质和地应力分布与常规砂泥岩地层存在较大的差异,且煤层气井压裂施工的发展历史不长,因此对煤层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1—4]。
煤层气井压裂后,裂缝有可能在煤层中延伸扩展,形成有效的运移通道;也可能穿过煤层段,在顶底板中延伸扩展,形成复杂的T型缝或工型缝;还可能直接穿过水层,造成压裂施工的失败[5—7]。
可见,水力裂缝在煤层中的扩展机理和分布规律十分复杂,涉及到岩石力学、断裂力学、流体力学、化学等多个学科,且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到裂缝扩展的动态过程,只能借助数值模拟或简化试验进行间接研究[8—12]。
页岩气水平井段内多簇裂缝同步扩展模型建立与应用时贤;程远方;常鑫;许洪星;吴百烈;蒋恕【摘要】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技术是开发页岩气藏的核心技术手段,分析段内多裂缝同步扩展规律和进行段内簇间距优化设计对提升水平井压裂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层压裂流量动态分配思想,考虑缝间应力干扰、射孔和摩阻压降损耗、滤失等影响建立多簇裂缝同步扩展数学模型,利用改进Picard法进行方程组求解并开展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簇间距对多簇裂缝扩展的影响最为明显,当簇间距达到缝高高度时,缝间力学干扰则几乎可以忽略;簇间距越近,则整个缝簇系统受到应力干扰影响越为明显,而加大压裂液黏度则可以明显改变缝宽,一定程度上抵消应力干扰影响;地层滤失系数增加则会显著降低改造体积范围,射孔密度对缝簇扩展影响较小.提出的段内多裂缝扩展数值模型简化了数学建模步骤,综合考虑了影响裂缝扩展的岩石力学和工程因素,且计算速度快,精度可靠,可为水平井段内簇间距压裂优化设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期刊名称】《石油钻采工艺》【年(卷),期】2018(040)002【总页数】6页(P247-252)【关键词】页岩气;分段压裂;应力干扰;缝簇优化;流量分配【作者】时贤;程远方;常鑫;许洪星;吴百烈;蒋恕【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研究总院;美国犹他大学能源与地球科学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77页岩气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等特征,通过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技术进行储层压裂改造是目前开发此类气藏的核心技术[1-2]。
美国六大页岩气藏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产能统计数据发现,压裂段内约有30%以上的压裂缝簇没有工业气流,即使在具有高产气量的压裂段内也存在6%~22%左右的无效缝簇[3]。
微地震等裂缝监测数据表明,簇间距设置不当引起的应力干扰会引起裂缝扩展受限甚至闭合,是造成压裂效果低下的根本原因。
煤岩定向井水力裂缝起裂及非平面扩展实验谭鹏;金衍;侯冰;韩珂;周英操;孟尚志【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17(044)003【摘要】基于真三轴压裂装置对天然煤岩开展室内压裂模拟实验,对比了直井和定向井两种井型压裂水力裂缝的起裂特征及扩展形态,主要研究了不同相对方位角条件下,地应力、煤岩割理对定向井压裂水力裂缝非平面扩展规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力裂缝的整体扩展方式由相对方位角、割理和地应力状态共同决定:随着相对方位角的增加,水力裂缝形态复杂程度、泵注压力以及裂缝延伸压力增加;当水力裂缝沿着与井筒斜交方向起裂时,受割理影响在扩展过程中裂缝转向并发生扭曲,引起近井筒区域裂缝形态复杂化,起裂点附近出现多裂缝.相比直井形成的“工”或“十”型裂缝形态,近井筒主裂缝扭曲扩展并伴随着多次级裂缝的复杂裂缝形态,是造成煤层定向井压裂水力裂缝延伸困难的主要因素.【总页数】7页(P439-445)【作者】谭鹏;金衍;侯冰;韩珂;周英操;孟尚志【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100195;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1【相关文献】1.裂缝性页岩储层水力裂缝非平面扩展实验 [J], 侯冰;程万;陈勉;谭鹏;杨立峰2.煤岩储层中水力裂缝延伸扩展规律研究 [J], 李春;陈星;田跃儒3.含夹矸煤层水力裂缝在煤岩界面的扩展规律 [J], 石应东;康天合;李立功4.砂煤岩互层水力裂缝扩展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兰天庆; 胡泊洲; 董文楠; 张昕5.水力裂缝在煤岩界面处穿层扩展规律的数值模拟 [J], 李浩哲; 姜在炳; 舒建生; 范耀; 杜天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压裂裂缝拟三维延伸的数值模拟
胡永全;任书泉
【期刊名称】《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2(014)002
【摘要】为了使压裂设计更符合实际情况,近年来倾向于使用裂缝三维延伸的数学模型。
本文以I D Palmer缝高模型为基础,应用线弹性断裂理论,建立了适合层状分布油气层压裂时裂缝拟三维延伸动态尺寸计算的数学模型,模拟了裂缝三维延伸过程中裂缝尺寸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总页数】9页(P54-62)
【作者】胡永全;任书泉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7.11
【相关文献】
1.水力压裂裂缝三维延伸数值模拟研究 [J], 张平;赵金洲
2.考虑分形效应下水力压裂裂缝拟三维延伸研究 [J], 刘洋;徐苗;景岷雪;蒋文春
3.水平井压裂裂缝拟三维延伸数学模型研究 [J], 文贤利;叶鹏;折海成
4.CO2泡沫压裂裂缝三维延伸及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J], 王斌;汪军;林宗虎;张爱舟
5.裂缝三维延伸数值模拟与端部脱砂压裂技术 [J], 张平;赵金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5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具有储层裂缝发育复杂、非均质性强、渗透率低、开发难度大、注水容易水窜等特点。
水力压裂使得天然裂缝不断扩张产生剪切滑移,形成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相互交错的复杂裂缝网络系统[1],增加改造体积,从而提高初始产量和最终采收率。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压裂开发的关键问题是搞清复杂裂缝网络分布规律、低渗透油藏基质-裂缝-井筒耦合渗流问题。
国内外学者还采用离散化数值模拟方法来研究裂缝性储层压裂井产能[2-4],研究周期长,不能快速准确描述体积压裂裂缝中流体流动。
根据天然裂缝及压裂后复杂裂缝网络分布特征,利用分形理论,推导出裂缝的有效渗透率表达式。
考虑裂缝性低渗透储层的非线性渗流特征和压敏特性[4-5],根据储层流体在注采井网中不同流动形态,将流体流动划分为3个区域,建立了考虑压裂裂缝干扰的压裂水平井-直井井网三区耦合渗流模型,并分析了裂缝及压敏参数对压裂水平井-直径混合井网产能的影响,为合理开发裂缝性油藏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1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压裂-直井井网渗流数学模型1.1 裂缝性油藏压裂裂缝形态及数学表征方法裂缝性油藏压裂极易形成复杂裂缝网络结构。
裂缝性储层天然裂缝长度及其压裂后形成的复杂裂缝网络满足自相似性、标度不变性和分维三个条件,说明其具有分形特性[5],因此可以用分形理论描述天然裂缝及压裂裂缝的分布规律。
则可以求出基质-裂缝的等效渗透率k e 为:()()()2222m ax e m 2(1cos sin )(1)1241f f f ff fl D k k D βφαθφφφ--=-+--((1)式中,k e 为等效渗透率,k m 为基质渗透率,mD;φf 为裂缝孔隙度,小数;β为比例常数,与裂缝周围的介质力学性质有关;D f 为裂缝长度的分形维数;θ为裂缝的倾角,°;α为裂缝方位角,°;l max 为裂缝最大长度,m。
1.2 数学模型的建立水平井压裂后产生多条压裂裂缝,据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压裂-直井井网流体流动特征,采用流场划分原则,划分井网流动单元,井网流动单元划分为3个流动区域,见图1:第1流动区域为普通直井产生的平面径向渗流场;第2流动区域为压裂水平井模型中的外部流场,即水平井压裂裂缝水平面内的椭圆流动;第3流动区域为压裂水平井模型中的内部流场,即垂直平面内沿裂缝的裂缝性低渗油藏压裂水平井井网渗流数学模型高英 张越 崔景云 蒋时馨 谷峰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28摘要:基于分形理论表征天然裂缝和压裂裂缝网络的复杂裂缝形态,针对裂缝性低渗透储层的非线性渗流特征和储层压敏特性,建立了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直井井组的非线性渗流模型。
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簇间形态干扰规律分析史吉辉;李庆超;李强;程远方;周东现;魏佳【期刊名称】《中国科技论文》【年(卷),期】2018(013)021【摘要】针对页岩气储层水平井分段多簇水力压裂过程中单压裂段内的多个压裂簇之间存在的相互干扰规律不清晰的问题,基于弹塑性力学理论,利用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了平面应变有限元数值模型,并以缝长和缝宽为研究对象对3个压裂簇同时扩展的工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簇间距是影响缝间干扰的最主要因素,随着压裂簇间距的增大,簇间应力干扰会逐渐减小,且各裂缝的扩展变得趋于均匀;地层弹性模量的增大会促进各射孔簇裂缝的纵向延伸,但却会阻碍裂缝的横向张开;另外,压裂过程中适当增大压裂液排量对于得到长宽缝较为有利.模拟结果较为全面的说明了簇间干扰的存在及其对裂缝形态的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多段分簇压裂设计优化提供参考.【总页数】6页(P2447-2452)【作者】史吉辉;李庆超;李强;程远方;周东现;魏佳【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石化海洋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钻井分公司,上海201206;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1【相关文献】1.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缝间干扰研究 [J], 李勇明;陈曦宇;赵金洲;申峰;乔红军2.页岩气水平井压裂细分段密分簇优化设计及应用 [J], 高东伟3.页岩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缝间应力干扰全三维模拟 [J], 唐慧莹; 张东旭; 刘环竭; 梁海鹏; 张烈辉4.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簇间形态干扰规律分析 [J], 史吉辉; 李庆超; 李强; 程远方; 周东现; 魏佳5.水平井分段分簇压裂缝间干扰和段间干扰建模——以昌吉油田吉7井区八道湾组油藏为例 [J], 承宁;郭旭洋;魏璞;黄雷;王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压裂井的三维精细表征与单井模拟分析
刘辉;廖新维;李则骅;Wei Yu
【期刊名称】《石油机械》
【年(卷),期】2024(52)4
【摘要】目前压裂直井或压裂水平井的单井模拟主要是基于二维或拟三维网格进行表征,但这2类网格无法精细表征裂缝、井筒的三维空间形态。
为此,提出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来进行压裂井的三维几何建模方法,形成了3D精细半结构网格剖分方法和流程,以及高效数值求解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现场一口压裂直井,并对其进行了模拟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3D压裂直井、压裂水平井的内边界井模型,简化和统一了不同压裂井模型的井产量计算方程,该方法同样适用于更复杂的3D定向压裂井的井产量计算;水力裂缝的几何形态、尺寸和小层物性是空间压力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
所得结论可为提高复杂压裂井的三维精细表征能力和单井模拟精度提供技术支撑。
【总页数】9页(P94-102)
【作者】刘辉;廖新维;李则骅;Wei Yu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科克雷尔工程学院;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一采油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7
【相关文献】
1.致密油藏水平井压裂后油压特征及压裂效果分析——以昌吉油田3口水平井为例
2.开发用于水力压裂井的三维模拟工具
3.高温压裂液对低流度型致密油压裂水平井产量影响因素模拟研究——以新疆昌吉J3水平井为例
4.吉木萨尔致密油JHW035井创下水平井单井压裂规模新高
5.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精细布缝研究——以新沙31-1井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