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配伍生地、麦寒凉,质地柔润 ,上能清肺润肺以止咳,中能清胃养 胃以止渴,下能滋肾阴退虚热。为上 中下三焦既有热邪,又有阴虚证的必 用之品。
知母《本经》
用法用量:煎服,6~12g。
使用注意: 本品性寒质润,有滑肠作
用,故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知母?本经?
歌曰: 知母清胃又润肺, 滋肾生津潮热退,
处方用名: 黄连、川连、姜黄连、酒黄连、吴萸 连
黄连
黄连
黄连
黄连
黄连
黄连 〔山清中焦〕
性味归经: 苦,寒。 归心、脾胃、胆、大肠经。
功 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连
黄连对黄痢连清疾最热杆擅燥菌长湿有清 较强的泻抑大制肠作湿用热
1、湿热泻痢——常配伍木香,如香连丸。 或配伍黄芩、葛根,如葛根芩连汤。
用法用量:煎服,3~10g。
黄芩
配伍
柴胡——和解少阳,主寒热往来。 大黄——清泻肺火,主肺热咯血。 桑白皮——泻肺平喘,主肺热咳喘。 荆芥——解肌表热,主外感发热。 白术——安胎对药,主胎动不安。
黄芩
鉴别用药:
黄芩分枯芩与子芩。 枯芩为生常年久的宿根,中空而枯,体
轻主浮,善清上焦肺热,主治肺热咳嗽痰黄; 子芩为生常年少的子根,体实而坚,质
2、假设气分实热证与血分实热证并见时, 应气血两清。
第九章 清热药
四、使用注意:
3、假设阴虚发热时,应选用凉血滋阴、除蒸 法那么。常配伍滋阴药。
4、素体阳虚或脾胃虚弱者应慎用。(性寒) 5、假设阴盛格阳证,真寒假热证当忌用。 6、中病即止,防止克伐太过,损伤正气。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性能特点: 善入气分,寒凉性突出,泻火作用强,
石膏?本经?
用法用量: 生石膏煎服,15~60g,宜 打 碎 先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