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透水性试验检测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2
沥青路面水稳定性\透水性与空隙率的关系研究摘要: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性、透水性能与空隙率密切相关。
通过室内试验实测了不同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渗水系数及水稳定性数。
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渗水系数和空隙率有着很好相关性,渗水系数随着空隙率的增大而变大;沥青混合料的劈裂强度、冻融劈裂强度都随空隙率的增大而降低;当空隙率低于6%时,劈裂强度比相对较高,水稳定良好,此时对应的渗透系数不低于100ml/min。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透水性;空隙率沥青混合料水损害是路面早期破损的主要类型,不仅导致了路面的耐久性降低、使用功能下降,而且还是引发其他路面病害的诱因。
所以,公路界普遍对这种早期损坏的严重性高度重视。
所谓水损害是沥青路面在水或冻融循环的作用下,由于汽车车轮动态荷载的作用,进入路面空隙中的水不断产生动水压力或真空负压抽吸的反复循环作用,水分渗入到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使沥青粘附性降低,沥青膜从石料表面脱落,沥青混合料掉粒、松散,继而形成沥青路面的坑槽、推挤变形等损坏现象[1]。
随着近年来高等级沥青路面水损坏的频繁发生,透水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6]。
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是影响沥青路面透水性的主要因素,空隙率越大,沥青层的透水性也越强,也越容易诱发水损害。
采用合理的空隙率对提高沥青混料的水稳定性有显著效果。
本文就此开展研究,分析沥青路面水稳定性、透水性与空隙率的关系,为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1原材料选择与试件制备1.1原材料采用70#基质沥青,石灰岩集料和矿粉,制备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13。
矿料合成级配如图1所示,最佳油石比为5.0%。
图1 矿料合成级配1.2试验方法依据《公路工程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采用轮碾法成型具有不同空隙率的AC-13车辙板,尺寸为30cm30cm6cm。
对于成型好的车辙板,分别测定渗透系数;再钻取直径10mm的芯样,测定空隙率,分析透水性能与空隙率的关系。
沥青道路试验报告模板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评估沥青道路的性能与可靠性,检测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以及对车辆行驶的影响,为道路工程设计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设备与材料1. 沥青道路样品:采用常见的沥青混凝土或改性沥青混凝土作为试验材料。
2. 试验设备:包括洛磯硬度仪、抗剪仪、冻融循环试验机、温度控制室等。
3. 其他辅助设备与材料:如试验砂、水、温度计等。
三、试验内容与方法1. 洛磯硬度测试:将洛磯硬度仪放置在沥青道路上,以标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洛磯硬度的测定,得到道路表面硬度值。
2. 抗剪强度测试:采用抗剪仪按照标准试验方法进行抗剪强度的测试,得到沥青道路的抗剪强度值。
3. 冻融循环试验:在冻融循环试验机中对沥青道路样品进行冻融循环试验,模拟道路在严寒环境下的变化情况,评估沥青道路的耐久性。
4. 温度变化试验:将沥青道路样品放置于温度控制室中,使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变化,观察沥青道路的表面变形情况。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经过上述试验,我们得到以下结果:1. 洛磯硬度测试结果显示,沥青道路的表面硬度达到标准要求,满足正常车辆行驶的基本需求。
2. 抗剪强度测试结果表明沥青道路的抗剪能力较强,能够承受一定的车辆负荷和外力影响。
3. 冻融循环试验结果显示,沥青道路在冰冻融化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耐久性,没有出现明显的损坏和开裂现象。
4. 温度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沥青道路的表面变形较小,仍能保持较好的平整性。
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沥青道路在各项性能指标上表现良好,能够满足正常车辆行驶的要求。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优化设计,以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沥青道路在洛磯硬度、抗剪强度和耐久性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可以考虑在适当的场合推广应用。
2. 针对沥青道路在不同温度下的表面变形情况,可以研究和改善其温度敏感性,减少道路变形对车辆行驶的影响。
公路沥青材料质量检测1.1.公路工程沥青材料试验一、沥青材料的试验项目沥青是一种在常温下呈固体、半固体或液体状的、黑褐色的有机胶结剂,它由极其复杂的碳氢化合物所组成。
沥青具有良好的粘结性、不透水性、耐化学腐蚀性及气候稳定性,用沥青铺筑的路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公路与桥梁工程中。
为保证沥青在使用中的性质,应当对沥青的三大技术指标(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进行检验。
二、沥青材料的取样方法在生产厂、储存或交货验收地点为检查沥青产品质量应当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1)沥青性质常规检验取样数量规定为:粘稠或固体沥青不少于1.5kg ,液体沥青不少于1l ,沥青乳液不少于4l 。
进行沥青性质的非常规检验及沥青混合料性质试验所需沥青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从无搅拌设备的储油罐中取样1)液体沥青或经加热变成流体的粘稠沥青取样时,应先关闭进油阀和出油阀,然后取样。
2)用取样器按液面上、中、下位置(液面高各为1/3 等分处,但距罐底不得低于总液面高度的1/6)各取规定数量样品。
每层取样后,取样器应尽可能倒净。
当储油罐过深时,亦可在流出口按不同流出深度分三次取样。
3)将取出的三个样品充分混合后取规定数量样品作为试样,样品也可分别进行检验。
(3)从有搅拌设备的储油罐中取样时,应将液体沥青或经加热已变成流体的粘稠沥青充分搅拌后,用取样器从沥青层的中部取规定数量试样。
(4)从槽车、罐车、沥青洒布车中取样1)设有取样阀时,可旋开取样阀,待流出至少4kg 或4l 后再取样。
2)仅有放样阀时,待放出全部沥青的一半时再取样。
3)从顶盖处取样,可用取样器从中部取样。
(5)在装料或卸料过程中取样时,要按时间间隔均匀地取至少3 个规定数量样品,然后将这些样品充分混合后取规定数量样品作为试样。
样品也可分别进行检验。
(6)从沥青储存池中取样时,沥青应加热熔化后经管道或沥青泵流至沥青加热锅之后取样。
分间隔每锅至少取3 个样品,然后将这些样品充分混允后再取规定数量作为试样,样品也可分别进行检验。
使用说明(使用时删除):1、该表格主要用途包含不局限于学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构,主要针对对象为白领、学生、教师、律师、公务员、医生、工厂办公人员、单位行政人员等。
2、表格应当根据时机用途及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该表格作为使用模板参考使用。
3、表格的行列、文字叙述、表头、表尾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合同条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双方权利义务作出的约定,除双方协商同意对其中的某些条款作出修改、补充或取消外,都必须严格履行。
《协议
条款》是
按《合同
条件》的
顺序拟定
的,主要
是为《合
同条件》
的修改、
补充提供
一个协议
的格式。
双方针对
工实际情
况,把对
《合同条
件》的修
改、补充
和对某些
条款不予
采用的一
致意见按
《协议条
款》的格
式形成协
议。
《合
同条件》
和《协议
条款》是
双方统一
意愿的体
现,成为
合同文件
模板1模板2模板3模板4模板5模板6模板7模板8模板9模板10模板11模板12模板13模板14模板15模板16模板17模板18模板19模板20模板21模板22模板23模板24模板25模板26模板27模板28模板29模板30模板31模板32模板33模板34模板35模板36模板37模板38模板39模板40模板41模板42。
路基路面试验报告沥青混合料以下是一份关于沥青混合料试验的路基路面试验报告:一、引言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路面材料,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抗风化性能。
为了评估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
本报告旨在介绍这些试验的过程和结果。
二、试验目的1.评估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2.测试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性能和膨胀性。
3.分析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特征和密实程度。
三、试验方法1.抗剪强度:使用剪切试验机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抗剪强度测试。
记录力学性能指标。
2.稳定性:进行稳定性试验,记录最大稳定度和流动值。
3.抗水性能和膨胀性:进行湿浸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记录试验前后的性能变化。
4.孔隙特征和密实程度:通过孔隙度试验和密度试验,分析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特征和密实程度。
四、试验结果1.抗剪强度试验结果显示,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为XXX,满足道路设计要求。
2.稳定性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稳定度为XXX,流动值为XXX。
3.抗水性能和膨胀性湿浸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性良好,性能变化很小。
冻融循环试验结果显示,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变化率为XXX,满足冻融循环要求。
4.孔隙特征和密实程度经过孔隙度试验,沥青混合料的总孔隙度为XXX,开放孔隙度为XXX,密实度为XXX。
密度试验结果显示,沥青混合料的实际密度为XXX,骨料密度为XXX。
五、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剪强度和稳定性。
2.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水性能和膨胀性。
3.沥青混合料的孔隙特征和密实程度符合设计要求。
六、建议在路面施工中,可以根据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沥青混合料,确保路面的耐久性和抗风化性能。
[1]XXX.路基路面试验规范[R].中国交通出版社,XXXX年。
以上是沥青混合料试验的路基路面试验报告,总字数超过1200字。
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检测分析与防治措施水损害是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类型,不仅影响路面外形美观和工程质量,还会降低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实际工作中应该认识水损害带来的问题,在路面工程正式投入运营之前进行渗水试验检测,掌握路面质量状况,对存在的渗水现象要及时处理和应对。
本文基于沥青路面渗水的危害,分析了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检测,并提出了减少沥青路面渗水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标签: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检测一、沥青路面渗水的危害(一)沥青路面渗水破坏材料本身雨水降落到沥青路面,首先随着时间的推迟下渗到沥青路面的表面层,从而在表面层的沥青层中滞留一段时间。
然后在高速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水分在结构层中循环反复的动水压力情况下,破坏了沥青和矿料之间的粘结力,从而使沥青从矿料的表面剥离。
(二)沥青路面渗水破坏结构层在高速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水分在面层与基层的界面上产生动水壓力,冲刷基层结合料,其中的细料在动水作用下形成唧浆,进而沥青路面的面层会局部发生网裂和变形,更严重者沥青路面的面层会产出坑洞现象。
随着水的继续下渗到基层,造成沥青路面的基层与面层的脱离,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结构的整体性。
因此得知,进入沥青路面结构中的自由水是造成路面破坏的重要原因。
二、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检测分析(一)合理选择监测点在同一测试路面内,由于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混合料拌合、摊铺及压实度完全不同;再加上公路在后期运营阶段各路段交通运输荷载大小、作用时间长短等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外侧行车道磨损更为严重。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对沥青路面试验检测时,要合理选择试验监测点。
若是为监测路面质量损害情况,则最好将监测点设于路面受力最为复杂的区域;若公路路面高低起伏不明显,较为平整,且不存在质量病害,只是为了预防性养护监测,可将试验监测点设于路面无明显病害处即可。
(二)正确读取试验检测参数通过现场试验发现,有些参数变化较大,但与现场路面实际渗水情况截然不同;有些区域试验检测读数较大,但现场水流只是渗入底座后滞留于路面表层,而并非真正下渗到沥青路面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