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直接使用产科病历书写规范.ppt
- 格式:ppt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19
病历示范病案书写规范产科病历第二十九节产科病历一、产科病历书写要求产妇入院后,应及时正确逐项填写产科入院记录表格。
如有异常情况,则应按一般病历的要求书写病历或入院记录,一般项目中应添加丈夫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其主要内容包括下列各项:(一)病史1.孕次、产次、末次月经开始日期、预产期。
2.临产症状、开始时间及性状。
3.早孕反应与胎动开始日期。
4.孕早期有无病毒感染如流感、风疹、肝炎等,有无长期服用镇静药、激素、避孕药,有无接触大量放射线或其他有害物质,有无烟酒嗜好。
5.孕期有无先兆流产、先兆早产,或采录其他病史,记录起止时间、简要病情及治疗经过。
6.既往有无心、肺、肝、肾疾患,及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有无出血倾向、过敏、手术史。
7.月经史、婚姻史,包括是否近亲结婚,详询计划生育史。
8.妊娠及分娩史逐次妊娠、分娩或流产、早产史,产褥期情况,有无畸形儿、产伤儿、溶血症新生儿及子女存亡。
家族遗传病史。
(二)体格检查注意有无高血压、浮肿和心、肺、肝、甲状腺、乳房异常,并检查身高、体态等。
1.腹部检查腹形、宫底高度、脐平面腹围、胎方位、胎心音最响部位、胎心率。
2.骨盆测量髂棘间径(平均24cm)、髂嵴间径(平均26cm)、骶耻外径(平均19cm)、坐骨结节间径(平均9cm,<8cm时加测量骨盆出口后矢状径)。
3.直肠指诊估测坐骨棘间径、先露位置(位坐骨棘水平为0,其上方1cm为-1、其下1cm为+1、余类推);宫颈管消失度(%);宫口开大cm数,同时了解骶骨弯度、坐骨切迹宽度、尾骨活动度,注意胎膜破否。
(三)检验转抄孕期检验结果,如血型、血红蛋白、尿蛋白、HBsAg等。
共存病所需的检验,孕期未查者应补查。
(四)入院诊断按下列次序排列:①妊娠周数(周数后加天数如39+1、37+3)、孕次、产次、胎方位、临产否;②产科异常情况;③其他科共存病。
(五)记录填写按要求填写待产记录、产时(临产)记录及产后记录等表格。
附件一规范产科病历的书写格式和内容规范产科病历的书写格式和内容(《山东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第7-8页):1、对经阴道分娩者:需有入院记录、产前观察表(产妇有、无情况均需填写)、产程记录、分娩记录、产后记录、出院记录、经阴道分娩同意书等。
2、对于行剖宫产者a)若为指征明确的剖宫产(包括社会因素、无并发症者),不需书写术前讨论记录,其他按一般手术病历要求书写住院病历。
b)对有其他疾病或并发症等的剖宫产,按手术病历要求书写,需书写术前讨论记录。
上述二种剖宫产的病历不用书写产程记录、分娩记录,有手术记录即可,但手术记录中必须包含产程记录中相关胎儿、胎盘情况的记录。
c)入院后先试产,后行剖宫产时:先按经阴道分娩者书写相关病历内容,确定行剖宫产后按a) 、b)二种形式之一书写。
3、对行引产者:按一般住院病历格式及内容书写。
包括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日常病程记录、引产观察记录、知情同意书、出院记录等。
剖宫产术,除外以下情况,均要求书写术前讨论:1、社会因素无其他疾病或并发症者;2、指征明确无其他疾病或并发症者,如:a)头盆不称骨盆明显狭窄或异常;b)软产道异常较严重的阴道瘢痕狭窄,阴道纵隔;c)胎儿异常持续性颏横(后)位、高直后位、肩先露、前不均倾位、横位(产程停滞)、双胎(第一胎为肩先露、臀先露,联体双胎孕周>26周)及巨大胎儿(体重≥4250g)、臀位(体重大于3500g、高龄初产、有难产史、不完全臀先露、瘢痕子宫及有其他并发症和合并症)、。
剖宫产的指征:(《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曹泽毅主编,第983页)一、难产1、头盆不称骨盆明显狭窄或异常,足月妊娠时行选择性剖宫产,指征明确,容易做出决定,但这种情况目前较少,多见的是相对性头盆不称。
2、软产道异常较严重的阴道瘢痕狭窄,会阴切开估计足月胎儿不能通过者,阴道纵隔阻碍胎先露通过者行剖宫产为好。
3、胎儿异常包括臀位、横位、异常头位(高直位、额位、颜面后位)、部分双胎及巨大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