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许顶立.ppt
- 格式:ppt
- 大小:2.43 MB
- 文档页数:38
·2773· E-mail:zgqkyx@ ·指南·新进展·【专家点评】 右心功能在多种心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转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右心功能不全可导致右心衰竭,其发病率、病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
由于目前的研究更多关注左心衰竭,对右心衰竭的认识仍有所欠缺甚至误读。
2018年4月,美国心脏协会(AHA )发布了《右心衰竭的评估和管理》声明,结合最新研究,本文详细介绍了右心室的生理特征、急慢性右心衰竭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评估和管理策略,指出右心衰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后负荷增加,即各种原因导致的肺动脉压升高;对于肺栓塞、低氧血症、酸中毒等急性病变和左心衰竭、慢性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变将是全科医生预防右心衰竭的工作方向,对于这些患病人群,应重点宣传教育,定期随访监测,预防右心衰竭的发生;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应该是全科医生重点掌握的内容,本文也利用较大篇幅介绍右心室的临床表现和阳性体征,全科医生应根据临床表现和体征判断病情是否稳定并识别急性右心衰竭和慢性右心衰竭急性加重,及时转诊;由于全科医生工作场所可能缺乏右心衰竭评估的辅助设备,仅能在定期随访中通过临床表现和体征进行评估,目前右心室功能的评估仍较困难,随着右心室影像、肺部微血管疾病病理学及新型生物标志物的进展,将有助于右心衰竭的早期诊断以及预后改善;解读中提到“容量管理是急性右心衰竭管理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在转运过程中,应监测并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对于慢性右心衰竭的管理,声明中仅提及了慢性右心衰竭的药物治疗原则,缺乏慢性右心衰竭的非药物治疗部分,建议中国专家能共同探讨提出针对右心衰竭适用于全科医生的共识指南。
本文对右心衰竭解读的深度符合全科医生对该疾病的掌握程度,解读范围基本涵盖了全科医生的诊疗范围。
全科医生需与专科医生紧密配合与衔接,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给予患者无缝隙式管理与治疗,最终降低高危人群右心衰竭的发病率、延长右心衰竭患者的寿命、提高其生命质量,这也是全科医疗服务整体性的体现。
抗老防衰48快乐养生 2019.01栏目编辑:邱婷婷 jtyy6731@冬季是心衰高发季 患者须注意生活细节⊙周洁莹调查显示,我国心衰患者预估超过千万,其中70岁以上老人中,每10个人可能就有1人患有心衰;75岁以上的人群中,更有一半以上伴有舒张性心力衰竭,其中尤以女性更为常见。
但由于心衰知识普及率不高、民众对其普遍缺乏基本认知,致使很多患者错失了最佳诊疗时机。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许顶立教授提醒,如果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一段时间内突然发现体力下降厉害,动一动就气短心慌,甚至还出现脚部水肿,这很可能提示出现心衰,务必尽早就医排查。
心衰指心脏泵血功能衰退许顶立介绍,心脏就像一个“水泵”,不停地将血液泵出并通过动脉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
而心衰患者的心脏由于泵血功能衰退,就像弹性减退的“皮球”,输出血量不能够满足身体代谢的需要,就会出现心衰。
许顶立说,在心衰早期,有些患者往往会表现出气短和体力差,比如说近一段时间运动耐量下降,很多患者在活动几分钟后就会出现上气不接下气;而有的心衰患者有时睡到半夜,躺着就会觉得透不过气、咳嗽,需要坐起来或者多加一个枕头支撑身体到半坐立状态,呼吸才能感觉舒适;另外,有些患者会出现持续水肿,如脚和脚踝肿胀或体重增加,觉得连鞋都不合脚了,这也可能是由心衰引起的。
“总的来说,气虚乏力、躺卧呼吸困难、四肢水肿是心衰最常见的几种症状,患者生活很受影响。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患者给予重视,及早排查是否与心衰有关。
”许顶立强调。
冬日心血管病患者应警惕感冒许顶立介绍,“如果心衰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心衰症状就会越来越重,而大部分都会给心脏带来不可逆的损伤。
患者应该重视早筛、早诊、早治,并到心衰中心或心血管专科寻求治疗。
通过心电图和生物标志物BNP/NTproBNP的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心衰。
一般来说,只要诊治及时,大部分的早期慢性心衰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药物控制病情。
患者越早接受治疗,效果越好,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降低了疾病负担。
青少年高血压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作者:许顶立高血压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头号危险因子。
值得重视的是,最近几年来青少年高血压的发病率正不断上升。
2004[1]年美国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的分析数据显示:与1988-1994年相较,1999-2000年美国儿童青少年血压的整体水平有所增加,收缩压(SBP)增高了1.4 mmHg,舒张压(DBP)增高了3.3mmHg;1963-2002NHANES和其他人口调查研究中8-17岁青少年的血压数据表明[2]: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增加,高血压前期达10%,高血压达4%;国内相关调查也表明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发病率为0.5%~9.5 %。
研究资料表明,成年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源于儿童青少年期,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是成年期EH的危险因素,也与成人期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之间存在联系[3]。
因此,对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者初期诊断、对高血压易患者初期识别、初期干与和踊跃医治,对预防成人高血压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学科学研究的深切,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在诊断、评估和医治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1 青少年高血压的诊断及分类由于年龄、身高、体质量、种族不同,迄今为止,国内尚无一个公认的、统一的诊断儿童高血压的标准。
目前应用的主要有以下诊断标准。
1.1 以某一固定血压值作为诊断标准WHO高血压与冠心病专家委员会曾在1959年提出过一个涉及儿童青少年的血压正常值上限:12岁以下为135/ 85mmHg,13岁以上为140/ 90mmHg。
实用儿科学第6版指出,儿童收缩期血压高于120mmHg,舒张期血压高于80mmHg为诊断为高血压的标准。
儿童高血压诊断标准值的肯定基于人群资料,该方式诊断标准明确,应用简便。
但一些学者以为,由于儿童血压随性别、年龄、地域和种族的不同有较大不同,采用一个界值作为统一标准并非适合。
1.2 以不同年龄性别组血压值的95百分位数( P95)作为诊断标准2004美国高血压教育项目(NHBPEP)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工作组对1996年的指南进行了更新,并发布了儿童青少年高血压诊断、评估和医治的第4次报告。
迈向2030,迈向“健康中国”策 划:本刊编辑部执 行:西 捷2016年10月25日,建国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印发。
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司长毛群安指出,《纲要》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举措,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纲要》明确了2030年应实现的主要目标,这些目标包括:人均预期寿命在2030年要达到79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3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5.3亿、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30%、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达到3.0、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达到25%左右,等等。
专家细说“健康中国”无疑,《纲要》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并提出了具体的行动纲要。
那么,这些指标具体意味着什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些指标?下面我们来一一解读。
1.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至79岁。
到2030年,全国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9岁,比目前的水平增加3岁。
这标志着“人均预期寿命”这一人口健康核心指标上升为“健康中国”核心目标,成为评价国家治理绩效的关键指标。
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中国将达到发达国家的健康水平。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4年世界人均预期寿命为71.5岁,其中发展中国家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仅为69.8岁,上中等收入国家为73.8岁,美国为78.9岁,经合组织国家平均为81岁。
人们不禁会问:中国是否能顺利实现上述健康核心目标?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2015年,北京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81.95岁,天津达到81.1岁,上海达到82.8岁,在全国率先进入“80后”。
美国人均预期寿命从1820年的39岁到2015年的78.9岁用了195年的时间,而京津沪只用了美国的1/3左右的时间就达到并超过了美国人均预期寿命。
随着全国各地不断落实《纲要》,一定还会有更多地区相继进入“77后”、“79后”、“80后”。
家庭医药 2020.128热点关注拟中选产品都属于药物支架。
早期,支架价格十分高昂,绝大多数普通人是难以承受的。
我国大概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心脏介入支架手术,那时的支架全部为进口产品,单价达2万~3万元,再加上手术费用、一次性配置设备费用等,患者安1个支架要花费5万~6万元,其中支架材料费约占整体费用的40%左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巍说到,1999年,我国首个国产支架上市,支架价格才逐渐有所下降。
但在冠脉支架市场中,国产支架单价大约在0.9万~1.1万元,进口支架约1.5万~1.9万元,最贵的治疗性药物支架或放射性支架可达2万~3万元。
关键是,有些患者可能一次不止放1个支架,所以会觉得费用更高。
2019年,江苏省率先进行了省级冠脉支架招采工作,将部分支架价格压缩在了2850~8666元。
中国价格协会的一项分析指出,支架从出厂或进口到医院销售给患者,中间环节平均加价2.28倍。
过去,医院使用的支架都是由代理商去协调企业生产,整体供应链层级较多,每个环节都需要获取自己的利润,结果必然是产品终端的价格很高。
刘巍说:“带量采购使生产企业直接对接医院,把中间环节的水分全挤出来了。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大内科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许顶立表示:“国家带量采购政策,有效治理了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及流通乱象,但此次支架价格能大幅降低,更多还是基于多方面的‘机缘巧合’。
”心脏作为人体唯一的“动力泵”,一旦堵塞就会危及生命。
心脏支架的出现,犹如给血管上了一份保险。
然而,昂贵的价格却使一些患者望而却步。
近日,国家正式出手,使心脏支架从1.3万降至约700元。
冠脉支架步入千元时代对于多数冠心病患者来说,发病主要原因在于心脏冠状动脉狭窄或斑块破裂引起的供血不足,而要想恢复冠状动脉供血,就需要一个将血管“撑起来”的工具,这就是冠脉支架。
今年9月14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会同有关部门在天津组织召开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启动会,这是国家首次触及高值医用耗材领域。
南方医院许顶立:高血压早发现早治疗*导读:家里能进行自我监测血压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我们能更早的知道血压情况,更早的发现高血压,便于我们早期干预和治疗。
……高血压是一个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在2002年的中国营养调查显示,中国成人发病率大概是18.8%,预测我国高血压发病率人数是1.6亿。
面对如此庞大的数字,可以说高血压潜伏在我们身边,而家里能进行自我监测血压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样我们能更早的知道血压情况,更早的发现高血压,便于我们早期干预和治疗。
在中国高血压日到来之际,特意去采访了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许顶立教授,他详细讲述了高血压自测、治疗和日常注意事项。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许顶立教授专家简介: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抗衰老专业学组成员,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专项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教育协会专家委员会资深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中华医学科技奖第二届评审委员会委员。
擅长疾病: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和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自测血压:早发现早治疗“自测血压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电子血压计,它包括有测腕部的、有测肘部的电子血压计,我们可以在大型的商场、药店购买。
”许顶立教授说到,在测血压之前要坐下来休息10-15分钟,不要刚刚活动完就测血压;最好穿着宽松的衣服,衣袖不可过紧;测的时候要将上臂伸向前外侧,与躯干呈45度左右角度,再将前臂放在可使上臂与心脏与一同水平的桌面上,手心向上,手要放松。
当自测发现收缩压大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90mmHg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复测血压。
治疗方法: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许顶立教授表示,目前,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非药物治疗,或称为生活方式干预;二是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