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菜类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解读白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现状及改进措施白菜是我国重要的叶菜类蔬菜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由于白菜生长期较长、栽培面积广泛,加之天气温湿充足,因此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给白菜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病虫害的防治一直是白菜生产中的难题,因此对白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推广现状及改进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化学防治技术目前,广泛使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之一是化学防治技术。
农民在发现白菜受病虫害侵害后,会使用农药进行喷洒,以达到杀灭病虫害的目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过度使用农药容易导致农作物和土壤污染,对环境造成危害。
过度使用农药会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使得农药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也增加了以后的防治难度。
另一种病虫害防治技术是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通过引入天敌或者利用微生物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发生。
这种技术相对环保,对农产品和土壤的影响较小,但其效果相对较慢,不如化学防治技术那么迅速。
综合防治技术是将化学防治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相结合,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综合运用化学农药、生物防治、合理施肥、基因改良等多种手段,来达到白菜病虫害的防治目的。
这也是当前在白菜病虫害防治中普遍采用的技术手段。
二、白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1.技术宣传不足目前,虽然有关白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宣传工作在进行,但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到位。
一些农民对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尚未了解,仍然停留在传统的防治方式上,导致防治效果不理想。
2.技术运用不当即使了解了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一些农民在实际操作中也不够得心应手,操作不当,导致效果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3.防治成本高这是目前白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一个普遍问题。
化学农药的价格相对较高,对农民的经济压力较大,因此一些农民也会因此选择不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三、改进措施政府、农业部门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白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了解新技术的优势和应用方法。
豇豆、韭菜、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点2021.9.1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点豇豆虫害主要有斑潜蝇、豆荚螟、蓟马、蚜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红蜘蛛等;病害主要有锈病、白粉病、炭疽病、病毒病、枯萎病、灰霉病等。
防治过程中应针对不同栽培模式的保护地或露地豇豆,明确主要防控对象,选择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健康栽培合理轮作,提倡水旱轮作或与粮食类、叶菜类作物轮作,保持适宜豇豆种植的良性土壤环境;选用抗(耐)性品种,深沟高垄、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和多使用腐熟的有机肥,清沟排水,培育壮苗。
二、土壤处理太阳能高温闷棚:利用夏季高温休闲期,土壤灌水后,施用半腐熟的作物秸秆或者腐熟的粪肥,跟土壤充分混合后覆膜,盖棚、密闭,保持棚内高温高湿状态、棚室温度升高至70℃以上持续10—15天。
药剂土壤消毒:土传病害发病重的地块,在夏季高温季节,深翻地25厘米,每亩撒施500公斤切碎的稻草或麦秸、撒石灰氮40—80公斤后旋耕混匀、起垄,铺地膜,灌水,土壤湿度在60%以上,保持20天。
生物菌剂处理:播种或定植前,施用足够的腐熟有机肥或农家肥,再使用绿僵菌颗粒剂等生防菌剂浅旋耕,定植后浇水,可有效防治蓟马等病虫害的发生。
三、物理阻隔使用40—60目防虫网防虫,防虫网棚室需加强通风、排水,夏秋栽培适当遮阳降温。
采用银灰膜条(或银灰地膜)避蚜、地膜覆盖阻隔蓟马入土化蛹。
四、释放天敌因地制宜选择优势天敌,注意协调用药和释放天敌的时间。
释放丽蚜小蜂等防控粉虱类害虫;释放小花蝽、捕食螨防控蓟马类害虫;释放智利小植绥螨等防控叶螨类害虫。
五、合理用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轮换交替用药,不超量、不超次数用药;采收期只能使用安全间隔期不超过3天的农药。
必要时,按照农业农村部《特色小宗作物农药残留风险控制技术指标》的要求,科学制定临时用药措施。
(一)虫害防治防治蓟马:幼苗期,使用噻虫嗪等内吸性药剂灌根防治蓟马等害虫;生长期,选用金龟子绿僵菌、苦参碱、乙基多杀菌素、多杀霉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吡虫啉·虫螨腈、啶虫脒、噻虫嗪等药剂。
•引言•主要病害及其防治•主要虫害及其防治目•综合防治措施录营养丰富多样化品种经济价值高030201叶菜类蔬菜的重要性产量减少品质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病虫害对叶菜类蔬菜的影响保障产量和质量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有助于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防治病虫害的意义••防治方法症状描述: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规律:霜霉病喜欢潮湿环境,高温多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传播。
描述:菜青虫是蝴蝶的幼虫,以叶菜类蔬菜为食,严重危害蔬菜的生长。
防治方法:可采用生物防治,如引入天敌,或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喷雾防治,但需注意农药的使用量和安全间隔期。
菜青虫是叶菜类蔬菜的主要虫害之一。
菜青虫蚜虫是叶菜类蔬菜的常见虫害。
描述:蚜虫以吸取植物汁液为生,大量聚集在叶菜类蔬菜的嫩叶、嫩茎上,导致叶片卷曲、变形。
防治方法:采用黄板诱杀或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也可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蚜虫小菜蛾小菜蛾是叶菜类蔬菜上的重要害虫。
防治方法:在成虫盛发期使用性诱剂诱杀,或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在必要时,可使用登记药剂进行防治,并注意轮换用药,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选择经过育种手段培育出的具有抗病抗虫特性的叶菜类蔬菜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合理轮作深耕翻土加强田间管理通过科学的轮作规划,避免连作引发土壤传播的病虫害,切实减少叶菜类蔬菜的受害程度。
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深耕翻土,破坏病虫害的生存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定期清理田间杂草,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创造不利于病虫害滋生的环境。
灯光诱杀针对夜蛾等夜间活动的害虫,在田间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降低害虫密度。
黄板诱杀利用蚜虫等害虫对黄色的趋性,在田间设置黄板进行诱杀,减少害虫数量。
防虫网覆盖在叶菜类蔬菜的生长期间,采用防虫网对田地进行覆盖,阻止害虫进入田地危害蔬菜。
合理选用农药适时施药交替用药遵守安全间隔期化学防治。
冬植包心芥菜病虫发生与防治包心芥菜又叫肉芥菜,是冬春季叶菜类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
其肉质肥厚、鲜甜可口,可与肉类一同炒食,也可以用来腌制酸菜食用。
阳春市菜农每年种植包心芥菜2.2万多亩,一般亩产2500~3000公斤,产量较高,经济效益好。
但如果管理不当,极易发生病虫害,影响产量和品质。
现将包心芥菜病虫发生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病毒病:病毒病主要在11~12月气温较低时发生。
该病从苗期开始为害,先是叶片主脉由深绿转黄绿、略显透明,叶片出现深浅不一的斑驳,进而叶片皱缩、质硬而脆,植株明显矮化畸形,有的植株半边正常半边萎缩,有的植株如同开放的牡丹花。
菜地发病后应立即拔除中心病株,并用20%病毒A500倍喷雾防治,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同时要加强对蚜虫的防治,防止蚜虫传播病毒。
2.霜霉病:该病主要为害叶片,初发病时叶片背面有退绿点,病斑初时呈淡黄色水渍状小圆点,后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病斑。
该病一经发现,须立即施药防治,可用70%乙磷铝锰锌300~400倍或70%代森锰锌500倍喷雾防治,每隔7~8天喷一次。
3.软腐病:该病主要为害叶茎和叶球。
初发病时症状不明显,先是叶柄、叶球基部表皮变黄,肉质部呈水渍状,逐渐向外蔓延,叶片中午萎蔫、早晚恢复。
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部表皮破裂,叶和茎部组织腐烂,汁液向外泌溢,外叶向四周瘫沓,叶球裸露直至全株倒地死亡。
该病在低温多雨,或雨后转晴、气温回升时易发生蔓延。
该病一旦发生,应立即清除病株,并在病穴撒上石灰粉消毒,同时立即用硫酸链霉素2500~3000倍或14%络氨铜300~500倍液喷雾防治。
4.黑斑病:该病主要为害茎部。
初发病时叶茎外部表皮呈散生状退绿点,病斑初呈淡黄色水渍状小圆点,后迅速出现明显的病斑。
病斑出现不规则轮纹,后期呈黑色霉状物,最后呈结痂状凹陷黑色病斑。
该病在气温20℃左右和阴雨连绵的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蔓延。
该病一经发现,可用70%代森锰锌5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显著。
绿叶菜病虫害防治绿叶菜是一类常见的蔬菜,包括菠菜、小白菜、油菜等。
由于其营养丰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绿叶菜在生长过程中容易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
因此,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绿叶菜的病虫害问题,探讨一些预防和治理措施,以期提高产量和质量。
一、常见绿叶菜病害1. 菌核病:菌核病是一种由病原菌引发的病害,症状主要表现为菜叶上出现大量黑色的小斑点,并逐渐扩大,严重时叶片变褐,产生菌核。
该病害非常具有传染性,易在潮湿环境下蔓延。
2. 疫霉病:疫霉病是由霉菌引发的病害,主要通过土壤传播。
受感染的绿叶菜表现为叶片颜色变黄,出现褐色病斑,并逐渐枯死。
一旦发生疫霉病,将严重影响菜叶的生长。
3. 蚜虫:蚜虫是绿叶菜上常见的害虫之一。
它们以植物汁液为食,将叶片吸干后会导致菜叶变黄、瘪皱,严重时会造成死亡。
蚜虫的繁殖速度非常快,一旦受到感染,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的病害。
二、绿叶菜病虫害预防和防治方法1. 合理施肥:适量施肥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环节。
应根据土壤状况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同时,注意合理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种植抗性品种:选择抗病虫害的绿叶菜品种进行种植,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措施。
抗性品种相对于普通品种来说,具有更强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能够在感染病菌或虫害时减少病情的扩展和蔓延。
3. 做好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预防病虫害的关键环节。
要注意及时清除病虫害源,保持农田清洁。
在绿叶菜生长期间,定期对植株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并采取措施。
此外,要注意防范外来病虫害的侵入,为菜田设置防护措施。
4. 合理施药:在发生病虫害时,应选择安全高效的农药进行防治。
首先,要充分了解病虫害的特点,选择对应的药剂。
其次,在使用农药时,要遵守剂量和间隔时间的要求,避免过量或连续使用。
同时,要注意农药的施药时机,在防治的关键期进行施药,提高防治效果。
大头菜病虫害防治大头菜是一种叶菜类蔬菜,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在大头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问题时常困扰着农民。
为了提高大头菜的产量和质量,有效地防治病虫害成为农民的重要任务。
下面将详细介绍大头菜病虫害的种类以及防治措施。
一、大头菜常见的病害1. 连环菜病:连环菜病是大头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
其主要症状为叶片停止生长,逐渐凋萎,并且在受感染的叶片表面可见红褐色的病斑,整个植株容易夭折。
防治措施包括采用抗连环菜病根茬轮作、加强排水、清除病害部分等。
2. 灰霉病:灰霉病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常常在潮湿环境下出现。
病害的症状为叶片上出现灰白色的霉斑,随着病害的加重,霉斑会蔓延到整个植株并使其死亡。
预防措施包括控制湿度、加强通风、及时清除病害植株。
3. 黑斑病:黑斑病是大头菜上另一常见的病害。
黑斑病的症状为叶片上出现黑色小斑点,并且逐渐扩大融合,最终导致叶片凋萎。
防治措施一般为定期采取除草、正规施肥、适时除虫等。
二、大头菜常见的虫害1. 蚜虫:蚜虫是大头菜上的常见虫害之一。
蚜虫密集在植株的嫩叶上,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发黄、变形,并且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防治蚜虫的方法包括人工捕捉、合理轮作、调整种植密度等。
2. 斜纹夜蛾:斜纹夜蛾是大头菜上的另一种虫害。
斜纹夜蛾幼虫吃食大头菜的叶片和茎部,使植株受损严重。
防治斜纹夜蛾可采用安装捕虫灯、喷洒杀虫剂等方式。
3. 蛴螬:蛴螬是一种地下害虫,对大头菜的根系造成巨大的危害。
它们钻入土壤中,吃食大头菜的根系,导致植株生长不良。
防治蛴螬的方法包括选用抗虫优质品种、加强地面清理、生物防治等。
三、大头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1. 增强抗病虫害能力:选用抗病虫害的大头菜品种种植,通过育种提高大头菜的抗病虫害能力。
2. 加强田间管理:加强排水、杂草管控、草地垄作,保持田间通风通气,提高大头菜的生长环境。
3. 合理施肥:通过科学施肥,使大头菜养分均衡、营养充足,增强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有机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简介原文地址:巴马活力有机农耕——有机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简介作者:巴马活力有机农耕有机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简介一、芳香类蔬菜:薄荷、百里香、藿香等,较少发生病虫害。
二、叶菜类:生菜(结球莴苣、散叶莴苣)、白菜、大白菜、芥蓝、甘蓝、菠菜、苋菜、茼蒿、蕹菜、芹菜、芫荽(香菜)、紫背天葵等50~60种害虫或病害1、烟粉虱⑴塑料棚外四周种植薄荷等香料蔬菜,具有忌避害虫作用,塑料棚通风口覆盖防虫网防止成虫迁入;⑵黄色粘虫板诱捕成虫;⑶塑料棚和露地蔬菜可用植物性安全制剂—除虫菊素(三保奇花)、苦参碱喷雾。
2、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⑴土地休闲期全田灌水,杀灭土壤中幼虫;⑵塑料棚四周底部覆盖裙膜,若开成通风口则要覆盖防虫网,防止成虫从外部迁入;⑶清源保、苦参碱喷雾。
3、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⑴小菜蛾性信息素诱捕和干扰成虫交配产卵;⑵植物性安全制剂喷雾;⑶覆盖防虫网,防止害虫迁入。
4、菜青虫⑴塑料棚、温室和部分露地菜田覆盖防虫网,防止害虫迁入;⑵植物性安全制剂喷雾。
5、甜菜夜蛾Laphygma exigua⑴甜菜夜蛾性信息素诱捕;⑵植物性安全制剂喷雾;⑶覆盖防虫网,防止害虫迁入。
6、蚜虫⑴塑料棚、温室通风口覆盖防虫网,防止有翅蚜迁入;⑵黄色粘虫板诱捕有翅蚜虫;⑶塑料棚和露地蔬菜可用植物性安全制剂—除虫菊素(三保奇花)、苦参碱喷雾。
7、短额负蝗Atractomortha⑴塑料棚四周底部覆盖裙膜,若为通风口则要覆盖防虫网,防止害虫从外部迁入;⑵结合农事作业,人工灭虫。
8、病毒病Turnip moaic virus⑴加强水肥管理;⑵及时防治蚜虫(传播病毒媒介)。
9、莴苣软腐病Erwinia carotovora⑴轮作倒茬;⑵前茬蔬菜收获后,清洁田园,深翻施肥和晒土2周,杀灭土壤中病原细菌;10、根腐病⑴夏季耕翻土地,高温闷棚7天以上,利用太阳能杀死土壤病菌;⑵拔除病株。
叶菜类蔬菜中的农残防控体系叶菜类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材之一,由于其种植周期短、产量高、供应广,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但是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由于气候、土壤、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往往需要农药等化学物质进行防治,这就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农药残留的问题。
建立健全的农残防控体系对于保障叶菜类蔬菜的质量安全至关重要。
一、农药使用管理1. 基地选择和规划选择合适的种植基地是农药使用管理的基础。
要选择土壤优良、无化工厂等有害物质污染的土地进行种植,保证蔬菜生长的环境质量。
2. 农药登记和采购在农药使用前,需要进行农药登记,选择合格的农药产品。
在农药采购过程中,要选择专业的农药商店,不随意购买来源不明的农药产品。
3. 农药使用前培训对于参与农药使用的农户和农业工作者,要加强农药使用前的培训,掌握正确的农药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防止不当使用导致农药残留过高。
4. 农药使用记录农户在使用农药前,要做好农药使用记录,记录农药的名称、用量、使用时间等信息,便于追溯农药使用情况。
5. 农药使用周期控制要根据蔬菜的种植周期和生长发育阶段,合理控制农药的使用周期,避免在蔬菜成熟期过量使用农药。
6. 农药残留测试在蔬菜采摘前,要对蔬菜进行农药残留测试,确保农药残留符合国家标准。
二、生产实践管理1. 农业生产标准化建立健全的蔬菜生产标准,规范蔬菜的生产操作,包括土壤处理、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确保蔬菜的生产环节符合国家规定的生产标准。
2. 农田环境保护加强对农田环境的保护,避免农田受到化工厂废气、废水等污染物的侵害,保证蔬菜的生长环境安全。
3. 施肥管理合理施肥是蔬菜生产的重要环节,要控制好施肥的用量和时机,避免因施肥过量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
4.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农药残留。
三、加强监督管理1. 农药残留监测加强对叶菜类蔬菜的农药残留监测,发现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及时下架和销毁,杜绝不合格产品上市。
叶菜类蔬菜病虫害防治叶菜类蔬菜是指那些以叶子和嫩茎为食材的蔬菜,如菠菜、油菜、生菜、小白菜等。
这类蔬菜既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又有益于健康,因此备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在生长过程中,这些蔬菜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害,给产量和品质带来不良影响,因此,病虫害防治成为了这类蔬菜种植的重要一环。
叶菜类蔬菜的病害主要有菜蚜、菜青虫、菜粉蝶等昆虫类病虫害;白菜黑腐病、炭疽病、病菌性斑点病等细菌和真菌类病害。
除此之外,害虫的卵、蛹、幼虫以及病菌的孢子、菌丝等卵种,能在土壤中存活数年,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防治措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田的连作。
因此,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必要的。
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在叶菜类蔬菜的种植中,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最为常见的方法。
具体措施包括:1、选择抗病insect 或品种。
在种植叶菜类蔬菜时,选择抗病、抗虫等品种或通过人工育种,得到可以抵御病虫害的优质品种,是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率的。
2、合理施肥。
叶菜类蔬菜需要大量营养元素,所以需要给予充足、食土适合的肥料,人工调制肥料含量;也可以依据土壤肥力、作物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施肥,使其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
3、变换种植时间。
定期施肥、循环轮作的种植方式,可以降低叶菜类蔬菜的病虫害,使其避免在土壤里长时间存活,出现传播风险。
二、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可持续的病虫害防治方式。
它是利用天敌、寄生物及微生物等有益生物,通过培育这些生物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这些害虫和病菌的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达到防治的目的。
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1、翘鼻盾马蜂、蚜茧蜂、寄蝇等捕食性昆虫严重侵害蔬菜,可以营造种类多样、森林相对完整和营养源充足的环境中生长这些捕食性昆虫,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
2、订购病虫害防治企业生产的“好啃膜”、藏红花等天敌,每次按照一定的比例投放到农田内,培养有益菌群,来对付连续种植的病虫害感染。
3、利用微生物代替化学农药,如利用各种杀虫、抗菌菌株,将出现的病虫害制约在合理水平之内。
叶菜类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叶菜类包括:大白菜、甘兰、芹菜、韭菜等的种植
主要病虫害基本情况主要病害有: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黑腐病、黑斑病、干烧心、斑枯病、灰霉病等。
主要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韭菜蛆、甜菜夜蛾等。
主要病虫发生特点苗期遇雨地势低洼或排水不及时而易发软腐病;成株期高温多雨久旱遇雨软腐病严重;潮湿、阴雨天气有利霜霉病、黑腐病、黑斑病、菜青虫、小菜蛾的发生;
天气偏旱易发生干烧心病和蚜虫、甜菜夜蛾,同时也利于病毒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优质品种:大白菜可选用秋绿系列品种;甘兰可选用8398、中丹11号、冬甘1号及晚熟优质品种;芹菜可选用津南实芹、西芹等;韭菜可选用汉中、大弯苗等。
实行翻耕、轮作、倒茬,加强中耕除草,清洁园田以压低病菌虫原数量,减少初侵染源。
大白菜田要在播前翻地7-8寸,晒垡15-20天,并要保证播种期间的适宜墒情。
提倡小畦种植,便于管理。
培育无病虫壮苗种子消毒:防治霜霉病、黑斑病可用种子量的0.4%的50%福美双或75%白菌清拌种;也可用25%瑞毒霉按种子量的0.3%拌种;防治软腐病可用菜丰宁或专用种衣剂拌种。
适时播种:大白菜一般以立秋前后为宜,早播病重,晚播包心不实。
适时间苗和定苗。
大白菜要掌握“三水齐苗、五水定苗”之原则,气候干旱病毒病重的年份适当晚间、晚定;在涝年晚播或霜霉病严重地块应提早进行。
成株期的栽培管理:及时中耕松土可促进根系发育,干旱年份浅中耕可保墒,涝年深中耕可促进水份蒸发,提高地温,利于发根提高抗病性,但注意避免伤根,困棵期要施好关健的肥、水。
生物(生物制剂)防治: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可采用BT乳剂、虫螨克、七公雷等
防治韭菜蛆可用虫螨克。
物理防治:在大白菜田可采用银灰膜避蚜或黄皿(柱)诱蚜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加强田间病虫害的调查,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适时进行药剂防治。
所选药剂注意混用或交替使用,以减少病虫抗药性,同时注意施药的安全间隔期,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常见病害推荐使用农药
防治霜霉病可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2%克霜氰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等喷雾。
防治炭疽病、黑斑病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防治软腐病等细菌性病害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
常见虫害推荐使用农药防治菜蚜(甘蓝蚜、桃蚜、萝卜蚜等)可用50%辟蚜雾(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25%快杀灵1000倍液等;
防治菜青虫、小菜蛾也可选用菊酯类农药等;
防治韭菜蛆可选用75%辛硫磷乳油500倍液、48%乐斯本1500倍液灌根。
防治甜菜夜蛾可用52.25%农地乐乳油1000—1500倍液。
且在傍晚施药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