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14 梅兰芳学艺
- 格式:docx
- 大小:34.84 KB
- 文档页数:9
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学习课文《梅兰芳学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梅兰芳勤奋刻苦、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梅兰芳勤奋刻苦、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难点1.体会梅兰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克服困难的过程。
2.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梅兰芳吗?谁知道他是什么艺术家?二、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和语速。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讲解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逐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边听边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四、讨论交流1.学生分组讨论:梅兰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梅兰芳学艺的故事,谁能给大家讲一讲?二、深入学习课文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感受梅兰芳勤奋刻苦、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三、拓展活动1.学生分组表演课文故事,体验梅兰芳学艺的过程。
2.各组展示表演,全班同学一起评价。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课下作业:观察周围的人,了解他们是如何勤奋刻苦地学习的,写成一篇小作文。
六、课后反思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梅兰芳勤奋刻苦、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同时,学生在朗读、讨论、表演等活动中,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补充:教师:“请大家注意,梅兰芳在学艺过程中,遇到了哪些特别的挑战?”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那么,他是如何面对这些挑战的呢?”教师:“同学们,你们认为梅兰芳repeated地练习有什么意义?”教学难点补充:教师:“请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在学习时遇到困难,我们会怎么做?”学生分享自己的方法后,教师引导:“梅兰芳也是这样,他不仅没有放弃,还更加努力。
梅兰芳语文课文
梅兰芳是中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关于梅兰芳的语文课文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篇:
《梅兰芳学艺》
梅兰芳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他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京剧世家,从小就对京剧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但是梅兰芳并没有放弃,他每天都盯着鱼儿游动,或者注视着鸟儿飞翔,认真练习眼神。
日子一长,他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
梅兰芳每天坚持练功,他的跷功、唱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后来,梅兰芳终于成为了一名京剧大师。
这篇语文课文讲述了梅兰芳从小立志学艺,经过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京剧大师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梅兰芳学艺9篇梅兰芳学艺 1一、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终于”说话。
3. 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梅兰芳是怎样苦练眼神的。
三、教学准备:梅兰芳京戏磁带、投影片、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兰、芳、艺”,理解部分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京剧及梅兰芳学艺的勤奋。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很高兴认识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梅兰芳京剧《生死恨》的几句唱词)师:听了以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生可能问:1.这是什么?2.这是谁唱的?]师答1这是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师答2这出京剧是梅兰芳唱的。
(打出梅兰芳的大幅照片)师:他就是梅兰芳,他是四大名旦之一,是著名的京剧大师。
这幅照片就是他正在唱戏时的情景。
现在见到梅兰芳你有什么疑问呢?[学生有的问:他是男的还是女的?有的问:他为什么打扮成这样呢?他到底是怎样学唱戏的?]这么多问题,是老师告诉你们还是自己去发现?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课文《梅兰芳学艺》,跟老师一块写课题:梅兰芳学艺(齐读课题)读准兰、芳、艺。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一次读不好可以读第二次。
2.自主识字。
出示生字词语:bài fù xiáng gē dĭ qín jù拜师师傅飞翔鸽子水底勤学句子jĭn huò zhĕ zhù shì líng huó紧盯或者注视灵活(1)哪些字老师不教你就认识的?指名读,读正确的说说怎么认识的,读错的相机纠正。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14 梅兰芳学艺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熟练地认读生字新词;正确、规范地书写9个生字,尤其是“紧”字。
查阅字典并结合语境弄懂“紧盯”“注视”两个词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初步学会抓住“常常”“紧盯”“注视”“日子一长”“终于”感受梅兰芳“勤学苦练”过程的艰辛,并仿照例句练习用“终于”说话。
3.拓展积累“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等词语。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正确、规范地书写“紧”字;查阅字典并结合语境弄懂“紧盯”“注视”两个词语的意思。
难点:初步学会抓住“常常”“紧盯”“注视”“日子一长”“终于”感受梅兰芳“勤学苦练”过程的艰辛,并仿照例句练习用“终于”说话。
三、前置学习活动学生:完成预习单。
(见后附件1)教师:1. 教学课件。
2. 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四、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交流资料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善于发现的达尔文、亲切和蔼的毛主席和以身作则的朱德同志,今天,我们学习第14课《梅兰芳学艺》,再来认识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1)生书空,师边板书边强调:“梅”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最后三笔的笔顺是“点、横、点”;“兰”是本课的生字,横画比较多,注意横的长短变化才能把字写美观,第二横稍短,第三横最长,起到托底的作用;“芳”也是本课的生字,“草字头”横稍短一些,“方”横稍长一些,注意“方”的笔顺是“先横折钩、再撇”。
(2)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2.交流资料(1)课前,同学们已经收集了一些梅兰芳的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指生汇报)(2)师补充介绍我们来欣赏一段梅兰芳的京剧选段《贵妃醉酒》,感受一下这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的风采。
(播放视频《贵妃醉酒》)梅兰芳为了唱好京剧,小时候可吃了不少苦头,第14课讲的就是梅兰芳学唱京剧时苦练眼神儿的故事。
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
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
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原文梅兰芳学艺课文原文,苏教版二上语文课文,阅读中如发现错漏敬请在本页底部”发表评论”中指出,我们将即时更正。
梅兰芳是的京剧大师。
他出生在京剧世家,在长辈们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看戏。
八岁的时候,梅兰芳开始拜师学艺。
他学的是旦角。
男孩子学旦角,唱、念、做、打都要模仿女性。
刚学的时候,一出戏师傅教了很长时间,他还没有学会。
师傅说他不行,不适合唱戏。
梅兰芳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唱戏。
他用心思考,反复练习。
一段唱,别人唱几遍就不练了,他总要坚持练二三十遍。
经过刻苦练习,他终于练出了圆润甜美的嗓子。
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没有神。
而旦角的眼神特别重要。
怎么办呢?他养了几只鸽子,每当鸽子飞起的时候,他的眼睛就紧紧盯着飞翔的鸽子。
他还经常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
渐渐地,他的双眼有神了。
日子一长,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但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
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教案教学要求:1、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于永正梅兰芳学艺9篇于永正梅兰芳学艺 1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由词入文。
1、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梅兰芳学艺》,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边板书边强调生字:“兰、芳”的写法。
2、出示词语:梅兰芳学艺紧盯或者注视灵活勤学苦练世界闻名指名读,评价。
3、师:这些词语是不是已经钻进了你的小脑袋?学生听写词语,师生点评,提出写字要求。
4、选择其中的词语说一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
【设计意图:小学低年级阶段,写字是学习任务的重中之重。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并指导互相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习得写字的方法,弥补不足,不断提高写字水平。
“这些词语是不是已经钻进了你的小脑袋?”活泼生动的教学语言更有利于提高孩子们写字的兴趣。
根据出示的词语说一句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话,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可谓一举两得。
】二、引导对比,走近文本。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出示)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讨论:什么叫“世界闻名”?指导朗读:把他的名气读得大大的。
2、出示: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引导学生对比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你从这个词语中读出了什么?【设计意图:对比这两个句子,学生在朗读中领悟到了“终于”的意思。
这一去一加的过程就是品味词语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使学生对梅兰芳成功的艰难有了初步的感受,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三、辨析词语,走进文本。
师:梅兰芳学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读读第一节,想想他都遇到了什么困难。
如果你是师傅,你会怎么说梅兰芳?引导学生表演,体会师傅说话的语气。
想象梅兰芳此时的心情?2、过渡:梅兰芳有没有因为师傅这样说就放弃学艺了?引读: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指导读出梅兰芳的决心很大。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角色,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揣摩人物的内心,感受梅兰芳面对困境绝不放弃的坚定决心。
】3、指导看图:梅兰芳在干什么?书上是怎么写的?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教案分析梅兰芳是一位享誉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的精湛演技与人文气息在世界戏剧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梅兰芳也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
本文从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教案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教案的背景与意义1.1 教案的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改进。
在教学内容上,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梅兰芳学艺教案应运而生。
1.2 教案的意义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学习梅兰芳的表演艺术,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坚韧意志,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案的设计和实施2.1 教案的设计教案的设计是基于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和教学要求,以梅兰芳的表演艺术为主题,结合小学二年级的学习内容,从理解课文、识字默写、朗读古诗、模仿表演等几个方面,完成教学目标。
2.2 教案的实施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教师应根据教案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互动,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教案的评价和改进3.1 教案的评价针对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教案,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方面的评价:(1)在理解课文方面,通过选取与孔子的《为政》在内涵上有联系的京剧《高朋满座》为范例,以帮助学生理解孔子治国理政的思想。
(2)在识字默写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填字游戏的形式,增加记忆力和动手能力。
(3)在朗读古诗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朗诵《离骚》中的经典诗句,提高语言节奏和语音语调的把握能力。
(4)在模仿表演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2 教案的改进针对以上评价,我们可以进行以下的改进:(1)在理解课文方面,可以多选取几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经典作品来进行解析。
二年级梅兰芳学艺阅读理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梅兰芳吗?他呀,可是个超级厉害的人物呢!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二年级关于梅兰芳学艺的那些事儿。
梅兰芳从小就对京剧特别感兴趣,就好像你们对喜欢的玩具一样着迷。
可是呢,他一开始去学戏的时候,师傅却说他的眼睛没有神,这可咋办呀?这就好比你们想画画,可是别人说你们拿笔的姿势不对,是不是感觉有点小失落呀?但是梅兰芳可没有灰心丧气哦!他就想呀,我一定要让我的眼睛变得有神起来。
于是呀,他就开始想办法啦。
他想到了一个绝招,那就是去看鸽子飞翔。
你们想想看,鸽子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呀飞,梅兰芳就盯着它们看呀看,眼睛跟着鸽子转来转去。
这是不是很有趣呀?就像你们盯着天上的风筝一样。
他天天去看鸽子,慢慢地,他的眼睛真的变得有神啦!这下师傅可高兴了,觉得梅兰芳真是个有毅力的孩子。
梅兰芳不仅眼睛变厉害了,他还特别努力地练习唱戏的其他本领呢。
他每天早起晚睡,就为了把那些唱词呀、动作呀都练得特别好。
这就好像你们学习写字,一遍又一遍地写,就是为了写得漂亮,对不对?梅兰芳后来成了一位非常有名的京剧大师呢!很多人都喜欢看他的表演,为他鼓掌喝彩。
你们说他厉不厉害?那梅兰芳的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小朋友们呀,我们要是遇到了困难,可不能轻易放弃哟!就像梅兰芳一样,想办法去克服它。
要是我们学习上遇到难题了,是不是也可以多想想办法,多努力一下呢?还有呀,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要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我们也要像梅兰芳一样,有自己的梦想,然后为了实现梦想努力奋斗。
你们看呀,梅兰芳就是我们的好榜样!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毅力,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加油,向梅兰芳学习,好不好?相信你们以后也能成为很棒很棒的人呢!。
14、梅兰芳学艺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
课文采用对比的方法,生动地说明梅兰芳的成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时间:2 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词,会读会写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大概了解课文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会读会写生字。
教学难点:会写一些难写字,如:贵参。
教学用具:生字卡,录像。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简介大师,导入新课。
1、看图欣赏京剧选段。
2、认读“兰”字。
3、讨论理解‘学艺“的意思。
4、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1、出示梅兰芳人物图与人名。
2、板书课题。
3、简介梅兰芳的情况。
5’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说说自学要求。
2、学生按要求自学。
1、明确自学要求。
借助音节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标出自然估的序号。
划不来出生字词。
2、师巡视指导。
10’三、检查自学。
1、三名学生分段逐段读课文。
2、各种形式认读生字词,要求读准生字词的音。
3、各种层次的学生练读全文。
4、讨论;课文写了谁干什么的事?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出示生字词。
重点指导读准翘舌音:者神注10’四、指导学习生字。
1、自由识记生字。
2、交流识记方法。
3、重点识记难写字。
4、分小组比赛谁识记的生字多。
5、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练习描红,临写。
1、重点指导识记以下生字:紧;上下结构,。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14、梅兰芳学艺》课文内容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侯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课文共3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这段中的重点句是“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这句话是讲梅兰芳持之以恒地练眼神,不怕吃苦。
尤其是“紧盯”和“注视”这两个词语要指导学生读好,体会梅兰芳练功的刻苦。
第 1 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人教版]
课题
14、梅兰芳学艺
备课日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2 个偏旁。
正确地朗读课文。
2.使同学懂得勤学苦练能弥补先天的不足,要从小练就好的基本功,将来才能更好地从事于工作。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2 个偏旁。
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14 梅兰芳学艺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料子”、“紧盯”、“注视”、“眼睛会说话”、“大师”的意思。
会用“终于”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难点:
1、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2、会用“终于”说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学习了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这些字词宝宝你还认识吗?让我们和它们打个招呼!
紧盯注视(你的后鼻音读的真准)
或者灵活
梅兰芳世界闻名(下面的最难,谁来挑战)
京剧大师拜师学艺
1、指名读开火车读
2、看到这些词,你能想到课文中的话吗?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去看看小时候的梅兰芳吧!出示第一小节。
二、从眼睛没神儿到京剧大师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1、自由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了解到什么了?
用自己的话说(梅兰芳去拜师,师傅拒绝了他)
3、师傅为什么拒绝他?(眼睛没神)
其实呀,幼年的梅兰芳眼睛微微近视,有时还迎风流泪,眼珠余转也不灵活。
书上有一个词,叫——眼睛没有神儿。
(板书:没有神儿)而学京剧,眼神非常重要,你高兴了,生
气了,难过了,一个眼神就可以传达给观众。
而梅兰芳眼睛——没有神儿。
4、如果你是师傅,你会怎么拒绝他?我想请两个小朋友来演一演梅兰芳师徒。
加上你的动作。
(你拒绝的真好。
你一下子就把他拒绝了)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就是说他不具备唱戏的条件,学也不会学得好。
5、我们来一起拒绝他:加上你们的动作,齐读第一小节。
过渡:那梅兰芳最后怎么样了?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最后一段。
读过之后,你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板书:世界闻名
2、什么样的人是世界闻名的?先指名说一说。
“世界闻名”是什么意思呢?
过渡:让我们把书翻到98页,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在书中找到答案。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一枚"青橄榄",越读越有味。
(生默读,老师巡视指导。
)
(一)找到原因了吗?
1、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师傅拒绝的这么干脆,梅兰芳有没有泄气?(没有)决心是什么意思?
梅兰芳从小就下了决心要学好京剧。
他出生于一个京剧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京剧演员,他父母早逝,依靠伯父伴奏的收入来维持生活。
所以啊,学京剧是梅兰芳唯一的出路。
2、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1)梅兰芳是怎么练眼睛的?(用鸽子和鱼儿)
a 鸽子和鱼儿有什么共同点?
b那怎么看?紧盯
盯”什么偏旁?跟什么有关?那“紧盯”怎样地看?让我们也来练一练眼神吧!(师打开红外线)让我们用红光点来代替鸽子,注意了,眼睛要紧盯住不放哦,看,鸽子飞起来了,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小朋友的眼睛可要密切注视啊!采访小“梅兰芳”:一:练眼神的感觉怎么样啊?二:你为什么要紧盯鸽子和鱼儿,不看别的东西呀?(可见,“紧盯”就是眼睛牢牢地盯住不放。
眼睛一眨也不眨,鸽子飞到哪儿,眼珠就转到那儿。
)(2)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词也表示看,找找是什么。
注视又是怎样地看,请小朋友注视老师。
你们已经用眼神告诉老师,你们在注意地看,这就是“注视”。
在这句话中,紧盯和注视是一对近义词,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表示同一个意思要换词?是呀,一句话中,表示同一个意思要换词,这样啊,文章才会更生动。
(3)谁来练练眼神,紧盯这句话,注视这些文字,
读读。
(4)那么,看一次就够了吗?你找到哪个词?常常:说明梅兰芳在持之以恒地练眼神过渡:就这样,梅兰芳一有时间就练呀,练呀。
刮风下雪,别人都怕冷躲在家里睡觉,小梅兰芳仍然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眼睛练酸了,梅兰芳揉一揉,继续练。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你知道他练了多长时间吗?老师从网上查到的资料中得知,他练了十及年,梅兰芳每天早晨起来放飞鸽子,目光紧盯鸽子渐渐远去,十年间从没停止过!
整整十年过去了,梅兰芳的眼睛有没有变化?出示梅兰芳老年照片。
(二)结果
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眼睛会说话了。
眼睛真的能像嘴巴一样说出话来吗?
是说他的眼睛有神。
(把“没”擦掉,板书:有神儿)
设计想象:如果梅兰芳的老师看到了,会对他说什么。
(三)仅仅是练眼睛吗还要练什么?
介绍京剧:京剧,形成于北京,已有200年历史,是我国的“国粹”,近代中国戏曲的代。
京剧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
人物
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
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出示视频,看完说。
其实,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光靠练眼神是不够的。
从你刚才欣赏的京剧片断中你知道还要练什么?(练身法,练唱腔、练唱功等很多基本功)。
师介绍梅兰芳练站姿的小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
(1)梅兰芳苦练的结果是什么?谁来告诉大家?(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你从“终于”这个词体会到什么?你能用上终于说句话吗?你经过什么样的努力获得什么成功?
(2)梅兰芳表演的京剧不仅我们学生都爱看,全国人民都爱看,当时毛主席,周总理也特别爱看,这是两位领导人在表演结束后与梅兰芳的合影。
梅兰芳表演的京剧不仅中国人爱看,全世界人民也喜欢看。
这是他和国际友人演出的照片。
梅兰芳还把京剧带给了全世界的人民。
全世界的人一提到中国,就知道京剧,就知道有个梅兰芳,这就是“世界闻名”。
(3)好,谁再来读第三段,相信大家读得更入味了。
五、迁移运用,拓展升华
1、老师看到了看课文最后有一幅梅花图,想起了一句诗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兰芳就是一把宝剑,就是一朵香飘万里的梅花。
你能用上我们平时积累的词句夸夸梅兰芳吗?
2、我知道小朋友都想成才,你们只要和梅兰芳一样勤学苦练,相信我们一个个也会成为大师。
教后反思:
今天这节课,我的主问题是梅兰芳为什么能从一个眼睛没有神的人,变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读重点段落中的重点语句,逐一解决难懂的词。
学生们最感兴趣练眼神一段,通过学生表演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又通过一个学生用眼神表演喜怒哀乐,理解了“紧盯”、“注视”、“眼睛会说话”这几个词的意思。
最后一小节,学生对于梅兰芳的事迹很感兴趣,在介绍梅兰芳蓄胡明志的故事后理解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这节课我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朗读上,可以变换形式让学生读,也可以结合这篇课文的表情背一背。
在提问上,问题有些碎,很多问题没有铺垫好就抛出去了。
教师不是盲目地指导,而是循序渐进,不疾不徐,让学生在有层次的朗读中渐入佳境。
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
应该在充分启迪中引导学生深切地体会,得出一个结
论——勤能补拙。
在造句练习中,如果学生一时想不到,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这样,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
有了现成的内容,再用语言文字表达。
相对容易些。
自己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好好研究自己的教学录像,好好改进。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