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媒体应对应急预案
- 格式:doc
- 大小:83.00 KB
- 文档页数:3
学校舆情应急处置预案舆情是"舆论状况'的简称,是指在肯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大事的发生、进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企业、个人及其他各类组织及其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态度。
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学校舆情应急处置预案供大家参考选择。
学校舆情应急处置预案一、工作原则1.精确把握、快速反应。
网络舆情大事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精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心情,最大限度地避开或削减公众猜想和新闻媒体的不精确报道,把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意效果。
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大事的新闻发布有利于学校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全体师生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大事的妥当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
坚持网络舆情突发大事处置与新闻发布同时布置、同时落实,新闻发布依托主流强势媒体、乐观引导和应用好外来媒体,处置舆情突发大事的各行政部门亲密协作新闻发布工作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
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工作方法1.加高校校网站建设力度,增加校内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协作上级部门做好网上正面宣扬,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2. 加强对校内网络信息内容管理,对各部门采写的信息,在部门负责人审核通过后,由各单位网络信息员通过学校网络信息处理平台报送,党委意识形态工作组进行文字审核,对涉密信息和重大信息还须同时报校党委、校办审核。
3. 围绕网上热点问题,在师生访问频繁、关注度高的新闻网站、门户网站以及互动类网站等,撰写正面评论文章;对涉及本校工作的网上不实言论,适时以论坛贴文的形式主动进行引导,消退负面影响。
4. 围绕学校改革进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重大突发大事,在校内网上主动导贴,乐观跟贴,适时结帖。
学校舆情应急处置预案一、总则(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学校舆情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舆情事件对学校声誉和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维护学校的稳定和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内涉及到的各类舆情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舆情、媒体舆情、社会舆情等。
(三)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加强舆情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舆情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2、快速反应,科学处置。
一旦发生舆情事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避免事态扩大。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配合,共同做好舆情应急处置工作。
4、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在处置舆情事件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公正地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一)成立学校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_____副组长:_____成员:_____(二)领导小组职责1、统一领导学校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2、研究决定舆情应急处置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3、指挥和协调学校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舆情处置情况。
(三)各部门职责1、宣传部:负责舆情监测、分析和评估,及时掌握舆情动态;组织起草发布相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协调媒体关系,引导舆论导向。
2、办公室:负责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的综合协调和信息汇总;起草相关文件和报告。
3、保卫处:负责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防止舆情事件引发的安全事故。
4、学生工作处:负责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稳定学生情绪。
5、教务处:负责做好教学秩序的维护工作,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6、各学院:负责本学院师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及时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协助学校做好舆情处置工作。
三、舆情监测与预警(一)舆情监测宣传部要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机制,利用网络监测工具、人工巡查等方式,对学校相关的舆情信息进行实时监测,重点关注新闻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平台。
学校舆情处置工作应急预案范文〔最新5篇〕篇一:学校舆情处置工作应急预案范文为了实在进步学校网络舆情监控及应对才能,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掌握、引导舆情的主动权,最大程度地防止网络舆情事件对本单位造成的损害,减少负面影响,为持续、稳定、高速开展提供良好的网络言论气氛,特制定本机制。
一、工作原那么网络舆情监控应对的原那么是“统一领导,分工负责”;根本方法是“专人巡查,提早发现,合理研判,积极应对,先入为主,科学处置,消除影响”。
二、组织保障为进一步强化舆情信息管理,成立网络舆情监控与应对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舆情应对领导小组”),对本辖区范围的舆情监控和应对工作起指导、监视和决策作用。
组长:副组长:成员:舆情应对领导小组下设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政教处。
办公室主任:成员:重大舆情突发事件要成立新闻发布组,确定新闻发言人,统一对外信息发布内容口径。
学校任何部门或个人均不得在当时和事后自行承受媒体采访或发布信息。
三、网络舆情预警机制1、网络舆情监控网络舆情监控平台24小时不连续采集,舆情监控工作人员设置监测主题和【关键词】:^p ,利用监控平台采集相关的舆情。
及时对舆情监控平台采集到的负面网络舆情进展人工判读,对负面舆情做出准确判断。
发生突发事件时,组织人员对网络舆情进展不连续跟踪监控,及时、全面掌握舆情走向,为正确研判、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2.网络舆情的研判及预警网络舆情监控平台监控到网络舆情时,监控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报网络舆情办公室,网络舆情办公室分析^p 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及时监控关注该网络舆情的内容、成因、关注度、跟帖人数、热点指数等动态指标,做好记录、统计,以及目前舆情所处的开展阶段和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网络舆情办公室与网络舆情涉事单位保持严密沟通,并按以下标准对网络舆情准确分类。
四、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一)一般网络舆情对于一般网络舆情,由网络舆情办公室做出研判,并将该舆情在2小时内转达相关业务科室查清事实真相,在1天内给出正面的解释或解决,并将结果反响金盆山学校党支部。
学校应对媒体采访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了确保学校在面对媒体采访时的应对措施得当,维护学校良好形象,保障师生权益,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旨在指导学校应对媒体采访的各项工作,确保采访活动有序、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各类突发事件、新闻事件、特色活动等涉及媒体采访的情况。
三、组织架构1. 成立应急指挥部,由校长担任指挥长,分管宣传、安全、后勤等校领导担任成员。
2. 设立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协调、组织实施应急预案。
3. 成立应急小组,包括宣传组、安保组、后勤组等,分别负责相应工作。
四、应急流程1. 接到媒体采访请求后,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
2. 应急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研究确定应对策略。
3. 宣传组负责拟定采访方案、回答记者提问、起草新闻稿等;4. 安保组负责现场安全秩序维护,确保采访活动顺利进行;5. 后勤组负责提供采访所需的场地、设备、物资等保障;6. 各小组按照分工,迅速行动,协同配合,实施应急预案。
五、媒体采访应对措施1. 了解媒体采访背景、目的、议题,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根据采访议题,确定接受采访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沟通。
3. 制定采访方案,包括采访时间、地点、流程、参与人员等。
4. 做好现场布置,设置采访区域,确保采访活动有序进行。
5. 加强与媒体的沟通,确保采访双方需求得到满足。
6. 采访过程中,确保学校立场、观点准确无误,积极宣传学校正能量。
7. 采访结束后,收集媒体素材,评估采访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六、突发事件应对1. 遇到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师生安全。
2.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走向。
3. 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事件调查、处理工作。
4. 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事件负面影响,维护学校形象。
七、舆论引导1. 加强对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确保舆论导向正确。
2. 充分发挥校园媒体作用,宣传学校亮点、特色,提升学校知名度。
3. 密切关注网络、媒体动态,及时发现并处理负面信息。
学校舆情应急处置预案一、总则(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学校舆情突发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维护学校的稳定和良好形象,保障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内涉及到的各类舆情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网络舆情、媒体舆情、社会舆情等。
(三)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
加强对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引发舆情事件的问题,将舆情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
2、快速反应。
一旦发生舆情事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发布准确信息,掌握舆论主动权。
3、实事求是。
在处置舆情事件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公正地发布信息,避免误导公众。
4、协同应对。
学校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应对舆情事件。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一)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立学校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1、制定和完善学校舆情应急处置预案。
2、统一领导和指挥学校舆情应急处置工作。
3、协调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4、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舆情事件的处置情况。
(二)舆情监测小组成立舆情监测小组,由学校宣传部门负责,成员包括学校网络管理员、信息员等。
舆情监测小组的主要职责是:1、负责对学校舆情进行日常监测,及时发现和收集舆情信息。
2、对舆情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舆情的发展趋势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3、及时向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舆情监测情况。
(三)舆情处置小组成立舆情处置小组,由学校办公室负责,成员包括学校宣传部门、保卫部门、相关业务部门等。
舆情处置小组的主要职责是:1、根据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指示,制定舆情处置方案。
2、组织实施舆情处置方案,及时发布准确信息,回应公众关切。
3、跟踪舆情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处置方案。
4、做好与媒体、公众的沟通和协调工作。
三、舆情监测与预警(一)监测范围重点监测学校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论坛、贴吧等网络平台,以及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
一、预案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学校网络舆情日益复杂,对社会稳定和学校声誉产生重要影响。
为有效应对学校网络舆情,维护学校稳定和谐,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掌握学校网络舆情动态;2. 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网络舆情风险;3. 维护学校形象,确保学校稳定和谐。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学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学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信息监测与预警(1)建立学校网络舆情监测体系,对学校官方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实时监控;(2)对学校周边论坛、贴吧、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信息;(3)对监测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梳理,分析舆情发展趋势,及时预警。
2. 信息核实与研判(1)对监测到的异常信息进行核实,确保信息的真实性;(2)组织专家对舆情进行分析研判,确定舆情性质、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3)根据研判结果,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3. 应急处置(1)针对不同性质的舆情,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置;a. 对于负面舆情,积极引导舆论,澄清事实,消除负面影响;b. 对于突发事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处理;c. 对于虚假信息,及时辟谣,避免误导;d. 对于有益建议,积极采纳,改进工作。
(2)加强与媒体沟通,确保信息发布准确、及时、权威;(3)加强与师生沟通,了解师生关切,积极回应;(4)根据舆情发展,适时调整应急处置措施。
4. 总结与反馈(1)对应急处置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2)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反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对涉及到的师生、媒体等各方进行感谢和慰问。
五、应急处置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网络安全意识;2. 建立健全学校网络舆情监测体系,提高监测能力;3. 加强与媒体、政府部门的沟通,形成合力;4. 建立应急预案库,提高应急处置效率;5. 加强对网络谣言、虚假信息的打击力度;6.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急演练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一、预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媒体日益活跃,学校小记者活动也日益增多。
小记者们在采访、报道、实践等活动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安全风险。
为保障小记者的人身安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小记者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2. 建立健全学校小记者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3. 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三、预案组织机构1. 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任组长,分管德育副校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预案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2. 安全办公室:设在德育处,负责日常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
3. 小记者安全小组:由班主任、辅导员、专业教师组成,负责小记者活动的安全保障工作。
四、安全防范措施1. 安全教育:- 定期开展小记者安全教育讲座,提高安全意识。
- 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形式,增强小记者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活动审批:- 小记者活动必须经过学校审批,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人员等。
- 对于外出采访、实践活动,需制定详细的安全预案,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3. 人员配备:- 活动现场配备充足的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监督。
- 外出活动时,配备随行教师或辅导员,确保小记者安全。
4. 设施设备:- 确保活动场地设施安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 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如头盔、护膝、护腕等。
5. 交通管理:- 外出活动时,使用学校指定的交通工具,并确保车辆安全。
-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提醒小记者注意保管个人物品,遵守乘车秩序。
6. 通讯保障:- 活动现场配备通讯设备,确保信息畅通。
- 教师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确保家校沟通无障碍。
五、突发事件处置1. 轻微伤害:- 现场教师或安全员立即对受伤小记者进行简单处理,如止血、包扎等。
- 通知家长,并送往就近医疗机构就诊。
2. 严重伤害:-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请求救援。
- 同时,通知家长,并协助家长送往医疗机构。
一、前言为有效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维护学校形象,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校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以及由此引发的网络舆情。
三、组织机构1.成立校园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网络舆情应对工作。
2.指挥部组成人员:(1)指挥长: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
(2)副指挥长:由分管宣传、保卫、学生、后勤等工作的校领导担任。
(3)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宣传部门工作人员、网络信息管理人员等组成。
3.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
四、舆情监测与研判1.建立校园网络舆情监测机制,通过网络、媒体、学生、教师等渠道,全面收集、整理校园突发事件相关信息。
2.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及时掌握舆情动态。
3.根据舆情发展趋势,对可能引发网络舆情的事件进行研判,评估事件影响,制定应对措施。
五、舆情应对措施1.及时发布权威信息(1)对突发事件进行核实,确保信息准确、客观、全面。
(2)通过学校官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3)加强与主流媒体沟通,邀请媒体进行采访报道,扩大信息传播范围。
2.加强正面引导(1)组织编写相关宣传材料,引导师生正确认识事件,理性表达观点。
(2)邀请专家学者、心理咨询师等开展讲座、咨询活动,帮助师生缓解心理压力。
(3)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网络文明建设,传播正能量。
3.加强与师生沟通(1)开通校园热线电话、网络留言板等渠道,及时解答师生疑问,收集意见和建议。
(2)组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活动,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增进相互了解。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师生心理状况,提供心理疏导。
4.依法依规处置(1)对涉及校园安全、师生权益的问题,依法依规进行处置。
(2)对恶意造谣、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一、目的为有效应对学校安全事件,及时、准确、有序地处理舆情,维护学校声誉和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发生的各类安全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灾、地震、交通事故、食品安全、校园暴力等,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舆论关注。
三、组织机构1. 舆情应急指挥部成立学校安全事件舆情应急指挥部,由校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副校长担任副总指挥,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舆情应急小组成立舆情应急小组,负责具体舆情应对工作,包括信息收集、分析、发布、回应等。
四、舆情应对流程1. 信息收集(1)舆情应急小组密切关注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等渠道,收集相关舆情信息。
(2)校内各部门及时向舆情应急小组报告事件进展和相关信息。
2. 信息分析(1)舆情应急小组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判断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和舆论态势。
(2)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应对建议,报总指挥审批。
3. 信息发布(1)按照总指挥的审批意见,舆情应急小组负责发布官方信息,包括事件通报、进展情况、处理措施等。
(2)信息发布应遵循真实、准确、及时、权威的原则。
4. 舆情回应(1)针对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舆情应急小组负责及时回应,澄清事实,消除误解。
(2)回应内容应积极、正面,体现学校对事件的关注和处理态度。
5. 舆情监控(1)舆情应急小组持续关注舆情动态,及时调整应对策略。
(2)对可能引发负面舆论的事件,提前介入,做好舆论引导。
五、应急响应措施1. 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本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和舆情应急小组。
2. 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加强与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的沟通,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4. 做好校园内部沟通,稳定师生情绪,确保校园秩序。
5. 针对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回应,消除误解。
6. 事件得到妥善处理后,及时向公众通报,恢复学校正常秩序。
六、总结评估1. 事件结束后,舆情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舆情应对工作进行总结评估。
2. 评估内容包括舆情应对效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
一、前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职业学校网络舆情日益凸显。
为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维护学校声誉,保障师生合法权益,构建和谐校园,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职业学校网络舆情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对学校社会声誉、教学秩序、事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2. 对学校师生生活、工作、学习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信息;3. 其他可能引发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及时发现、预警和处置网络舆情事件;2. 及时应对,快速处置。
确保在第一时间掌握舆情动态,制定应对措施,迅速处置;3. 依法依规,公开透明。
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规定,确保舆情处置的合法性和透明度;4. 协同配合,形成合力。
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网络舆情事件。
四、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网络舆情事件的总体协调和处置;2. 设立网络舆情监测组,负责实时监测网络舆情动态,及时报告相关信息;3. 设立网络舆情处置组,负责制定应对措施,实施舆情处置;4. 设立网络舆情宣传组,负责宣传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五、舆情监测1. 建立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对学校官方网站、论坛、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进行实时监测;2. 收集、整理网络舆情信息,对舆情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评估;3. 对可能引发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六、舆情处置1. 舆情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处置小组,明确责任分工;2. 对舆情事件进行分类,根据事件性质和影响程度,采取相应处置措施;3.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回应社会关切;4. 加强与媒体沟通,引导舆论走向,避免负面影响扩散;5. 对涉及学校师生合法权益的问题,依法依规予以解决;6. 对恶意攻击、造谣传谣等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打击。
七、舆情宣传1. 加强正面宣传,宣传学校办学成果、师生风采,营造良好舆论氛围;2. 利用学校官方网站、论坛、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发布权威信息,引导舆论走向;3. 邀请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开展网络舆情讲座,提高师生网络素养;4. 加强与家长、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师生意见,化解矛盾。
校园媒体应对组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加强新闻宣传和媒体应对工作,正确引导舆论,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有效地维护学校利益和学校形象。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学校所有事件的新闻宣传和媒体应对工作。
三、工作原则
根据上级加强校园新闻宣传和媒体应对工作的要求,新闻媒体采访的应急处理,要在第一时间向单位主要领导汇报;接受境外媒体、中央媒体及省级新闻媒体的采访,要同时报沙湾镇中心学校。
未经学校授权和上级同意不得接受任何与学校相关的采访。
对违反宣传工作纪律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组织机构及上报流程
学校设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支部办公室。
组长:宁江贵
副组长:翁光碧周祥
成员:何思应赵益文张元朋杨开勋黄铁林
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发生后,可根据情况组成临时的新闻处置工作组。
五、信息收集与发布
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应快速、详细、准确,由事件现场管理人员和处置负责人在第一时间向分管领导报告,同时告知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学校研究判断后,形成统一口径,由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授权、确定信息发布人,并在第一时间以适当方式作出回应。
六、新闻宣传和媒体应对
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即刻启动《突发事件新闻处置应急预案》。
1.沉着、冷静应对,迅速、果断采取措施,阻止突发事件进一步扩大;
2.及时向中心汇报汇报突发事件相关情况和相关部门报告有关情况;
3.加强门卫值班和现场巡逻,严控人员进出;
4.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领导要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稳定师生员工情绪,教育师生员工(包括临聘人员)不要乱发议论,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外部散播对学校不利的信息;
5.突发事件发生期间,要加强值班,接到新闻媒体人员打来的电话,要询问对方所在的单位、姓名与联系电话,查明意图,立即向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
6.门卫、值班人员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要有礼貌地验明证件,登记姓名,并向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通报。
7.对打电话要求前来采访和已经来的新闻媒体采访人员,请他们拨打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
8.信息发布及接待来访均由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负责。
其他任何人员
不得乱发布。
七、监督管理,责任与奖惩
新闻宣传和媒体应对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
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应对新闻宣传和媒体应对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将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八、本应急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遵义县沙湾镇中学
2015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