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留给我们的35句经典语录
- 格式:doc
- 大小:555.00 KB
- 文档页数:9
叶子守护守护一片美丽的叶子1959年6月,36岁的李光耀首次当选为新加坡政府总理,妻子柯玉芝特意为他准备了家宴以示庆贺,并语重心长地对丈夫说:“今天,我要借泰戈尔的诗句送给你,‘翼系上黄金,这鸟便永远不能在天上翱翔’……我不求你的地位多么显赫,只希望你永远记住你曾多次说过的话:‘廉,是立国之本;清,为当政之根。
’虽然你是一国总理,但你不要拿最高的工资和奖金,因为,不管从年龄和资历上讲,你都不如其他内阁成员。
”李光耀对妻子信誓旦旦:“请你放心,有你这个贤内助的眼睛时刻盯着我,我怎么敢越雷池半步呢?”确实如此,在李光耀执政的30余年间,他始终以身作则廉洁从政,使贫穷落后的岛国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每谈起这些成就时,他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如果没有妻子这样一个好‘后院总理’,我也很难在政治舞台上发挥好,如果说我有功劳的话,起码也有她一半,这更让我坚定了一个信念,不管以后发生什么,我都会与妻子相濡以沫。
”2003年10月,李光耀携时年82岁高龄妻子柯玉芝访问英国时,妻子突然在下榻的酒店中风,李光耀立即打电话叫救护车,而医院与酒店之间的路程仅需10分钟,救护车却在45分钟后才姗姗来迟,贻误了最佳抢救时机。
情急之下,李光耀只好求助英国首相府帮忙。
在首相府的干预下,总算让妻子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
事后,有媒体披露李光耀为妻子看病通过英国首相府“走后门”的“丑闻”,随即遭到英国首相府的反驳: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英国效率低下的医疗体系下,李光耀先生的行为,只是一个爱自己妻子的丈夫所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此事也恰恰证明了他与妻子60年的至深感情。
此后,柯玉芝又几次中风而卧病在床无法言语,这让李光耀的人生也随之黯淡了下来。
为让妻子不感到寂寞,身为新加坡资政的李光耀即使再忙,每天下班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陪妻子。
他坐在妻子床边,深情地看着她,对她倾诉自己一天工作中的喜怒哀乐。
虽然妻子不能与他交流,但他说的每一句话,妻子都目不转睛地望着他细听,不时还会无声地发笑。
43爱情常常处在时差中,不是你早,就是我晚,仿佛永远不同步。
如果同步了,一定要珍惜。
老婆比女儿更重要2019年,黄日华带女儿黄芷晴参加综艺《女儿们的男朋友》,节目中被问到老婆和女儿他更爱谁时,黄日华毫不犹豫地说:“女儿不是自己去选择的,可是老婆是你自己娶她回来的,是你自己去选择的。
老婆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物,我一定要给她最好的,疼她、保护她、爱护她,所以老婆重要还是女儿重要,我觉得老婆比较重要。
”当时梁洁华已经接受骨髓移植手术,谈到妻子的身体状况时,黄日华伤心落泪道:“老婆最近身体不好,我一定要守住我的承诺!无论富有、贫穷、健康、开心,我都会陪在她身边,保护她。
我一直记得当初结婚时许下的诺言,现在就是兑现承诺的时候,该做的一定要做到做好。
”女儿说:“我爸爸一生最喜欢4件事,喝奶茶、吃面包、踢足球,还有很喜欢我妈妈。
爸爸是一个很专一很长情的人,他在外火爆,在家里就乖得像小绵羊,在我眼里爸爸就是最完美的男人。
”有一种爱情观说:“妻子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持有这样爱情观的黄日华更是给出了绝妙的理由,因为老婆是自己选择的,所以一定要对她好。
更何况结婚时,都有山盟海誓,答应了、承诺了,就要一诺千金。
如果每个男人都能树立起这样的爱情观,就一定能成为完美好男人,与妻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梁洁华顽强抗癌7年,享尽丈夫宠爱,最终却不敌病魔。
2020年5月26日,梁洁华因器官衰竭去世,享年59岁。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梁洁华最记挂的是丈夫,她一直对黄日华碎碎念:“不要发脾气,不要和人争吵,开车要慢一点,不要抽太多烟……”还特意叮嘱女儿:“爸爸年纪大了,要照顾好他。
”痛失爱妻,黄日华在接受采访时强忍悲伤,说:“妻子临走前对我的叮嘱全都记得,我会一一去做。
我也对她承诺自己将不会再娶妻,我早已买下夫妻墓碑,将在百年后与梁洁华合葬在一起,希望来世再续情缘。
”世间难得有真情在,黄日华对妻子从一而终,情深意重。
什么叫爱情?什么叫夫妻?黄日华的真爱,才叫世界上的大爱。
李光耀的10句智慧名言(关于治国、人生)李光耀(Lee Kuan Yew)是了不起的华人政治领袖,新加坡国父。
把新加坡从落后的东南亚小国治理成亚洲四小龙,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
精选10句他曾经说过的至理名言,也算是对他老人家的一种缅怀。
1. 我只做正确的事情,不管是否政治正确。
I always tried to be correct, not politically correct.2. 我们先要处理的事是什麽?第一,福利和民生。
其次是民主规范,以及须不时中止的民主进程。
What are our priorities? First, the welfare, the survival of the people. Then, democratic norms and processes which from time to time we have to suspend.3. 哪怕我卧病在床丶哪怕我已经入土,要是我觉得新加坡有什麽不妥,我就会站起来。
Even from my sick bed, even if you are going to lower me into the grave and I feel something is going wrong, I will get up.4. 我的同僚并不怕我,一点都不。
他们有话就直说,也没什麽后果。
但如果我们任由他人恶意攻击,整个制度就将遭到破坏。
My colleagues are not intimidated by me. Far from it. They speak their minds. Nothing has happened to them. But if we allow vicious, evil attacks to pass unchallenged - then the whole system must be undermined.”5.我平生受过各种指责,但连我最大的敌人都不敢说我怯於表达意见。
伟大的演讲之《国家成功的要素》——李光耀国家成功的要素——李光耀新加坡演讲者:李光耀(1923—2015)演讲时间:1971年演讲地点:新加坡大会堂演讲者身份: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和妻子柯玉芝历史背景《国家成功的要素》是李光耀于1971年4月28日应邀在新加坡大会堂向大学先修班的学员所作的政治演讲。
当时,新加坡国民经济发展进入第三阶段。
政府制定了1971—1980年经济发展十年计划,提出应该向提高“质”的方向努力,目标是发展高级技术和精密工业,以求得经济结构现代化。
李光耀深知,在政治稳定的前提下,狠抓教育是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
为了实现经济政策设定的目标,李光耀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就包括这篇演讲所提的最重要一点:加强科技教育和训练工作。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原文欣赏1959年到1965年这6年当中,我们是以新加坡和马来半岛合而为一作为策划基础的。
但1965年8月9日,我们独立,自己当家,从那时起,我们不得不在我们的政治、社会和安全政策上,作一些基本的调整和改变。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教育方面。
必须改变原来的方向和节奏,为你们纳进一个和以前不同的生活方式作准备,我们明白在安全或防卫事务上,我们必须跟马来西亚多方合作,但是我们也明白,要发展经济合作,是需要慢慢来的。
转口贸易将会逐渐减少。
我们一定要更集中于制造业,主要是运销世界市场的输出品。
因此我们需要的书记和商店职员较少,技术人员、工程师和执行人员较多。
我把政治、经济和安全这三项,按照它们对你们前途的重要性的先后加以排列。
没有稳定的政治局面以及合理和现实的政治领导,那就不可能谈到经济发展。
投资开设的工厂一定很少,工作职位也一定很少,失业人数就一定很多,危险的内部安全局面也就一定跟着产生。
没有繁荣的经济,你们就不必担心如何保卫你们还没有建立起来的优美家园,和还没有制造出来的财富。
不幸的是许多新兴国家的情形正是如此。
在混乱的政治局面下,要争取那些教育水准不够的人民支持,往往得靠感情,而不是理性的辩论。
李光耀箴言作者:刘苏里来源:《中国周刊》2013年第12期一,自我定位严格讲,《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不是一册传统意义上的书,而是有关李多(近)年谈论各类重大问题的言论集,或叫箴言集更准确。
集子中,李对自己有定位。
他没说自己是谁,却说了不是谁——首先不是政治家。
这一定位很有趣。
虽然李的存在与新加坡的体量完全不对等,但李是新国国父,应无疑问。
这位1950年代初从政、1960年代初建(新)国,至2011年宣布退出政坛的老将,谁能说他不是政治家?李驰骋世界60年,深度介入冷战和战后推动全球化,仔细想想,当世唯此一人耳!说他是政治家,的确贬低了。
当然,他也不想做预言大师,尽管他够资格。
他很直率,也很坦诚,是最高级别的实用主义翘楚,所以他不用预言,更喜欢规划,且看着自己的规划一步步成为现实。
他是世界级的政治规划师。
也是政坛少有的世界级思想家。
二,何以如此?曼德拉无法与之比拟。
他们不是一类人。
曼德拉对世界真正构成影响,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事。
曼德拉也无李的两个重要背景:出生新加坡的中国广东人,和10年伦敦经济学院、剑桥大学,以及久负盛名的中殿律师学院游学履历。
如他所言,英国人继续统治马来,或日本人占领马来成功,都不会有他后来的行迹。
正是日本人意外中断了英国人的统治,而又快速地失败——就这个空档,给李踏上政坛进而建国铺就了坦途。
上述两个关键性外部因素,促李成功跃起。
融通中西,乃李行世的不二法门。
日本人让他理解了权力(及其运用),英国人教会了他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国以300万人口屹立世界不倒,在国际丛林挥洒四两拨千斤之功,比之经济成就更令人称奇,靠的就是李的权力运用,以及坚定持续的制度建设。
李个人禀赋很重要,但比起促成他横空出世的上述条件和背景,倒在其次。
李是世界的唯一,所以才能以如此口气和立场说话。
在他的字典里,没有“政治正确”。
三,李对世人的训诫薄薄一册言论集,涉及几乎所有重大问题,真乃一字千金。
各位看官可一页页品咂。
李光耀
李光耀,GCMG,CH(Lee Kuan Yew)(1923年9月16日(癸亥年)—),新加坡华人,新加坡前总理(开国元首)、新加坡最高领导人,曾任国务资政以及内阁资政。
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党溪乡。
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毕业。
2011年5月14日,李光耀宣布退出新加坡内阁,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作为新加坡的总理,在这个头衔之下,李
光耀不仅发起了反对随地吐痰、嚼口香糖、喂养鸽子的运动,还禁止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和说粗话脏话,并制定了严格的法律以及罚款标准。
他还强烈推广了几项他最为倡导的行为:微笑、礼貌待人以及在公共厕所主动冲水。
李光耀经典语录
1.察微才能知著,要从反常的细节中,看出潜藏的灾祸。
2.如果你要人们认同和重视你的言论,你就必须在大家面对危机、水深火热的时候挺身而出。
李光耀资政讲华语运动30周年庆典致辞1. 新加坡以英语为主的大环境,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要掌握英语不成问题。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讲英语,要学好华语就成了大问题。
所以,今天讲华语运动面对的主要挑战,并不是华语与方言的抗争,而是要扭转华人家庭讲英语的趋势。
2. 说到学习语言,我们必须考虑它的实用价值。
英语是世界上最通行的语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作语言,非掌握不可。
华语是全球华人的共同语,是中华文化的主要的载体,也是中国13亿人的通行语言。
好好掌握英、华双语,对我们和下一代都有很大的好处。
3. 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说,要同时学习和掌握英、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我们一定要集中火力学习英、华双语,而不是倡导方言的学习。
4. 学习方言不但剥夺了孩子学习英、华双语宝贵的时间与精力,而且方言的发音、词汇、和语法与华语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也严重干扰了孩子英、华语文的能力。
为什么我们要加重孩子不必要的负担?为什么我们不让孩子好好掌握英、华双语?5. 天下父母心,每位家长都希望子女将来能出人头地,事业有成。
所以父母亲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就必须明智地为孩子设想和决定,学好哪一种语言,对他们日后的发展最有利。
6. 我鼓励那些能说华语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讲华语,让孩子多接触华语,这对孩子学习华语文肯定会很有帮助。
有些家长担心,不和孩子讲英语,孩子在学校里或工作上吃亏。
这种顾虑是可以理解的。
7. 我的其中一个华文老师蔡志礼就是个例子。
他女儿出世后,为了帮助她掌握双语,他太太就用英语和女儿沟通,而他本人则用华语。
但是他发现这样的方式行不通,因为在新加坡以英文为主的大环境里,英语自然而然的成了孩子的主导语言。
三年前,他当年四岁的女儿向他说, “爸爸, ABC比较容易”。
我那时就给了蔡志礼一个忠告,劝他太太不要再和女儿说英语。
他听从我的建议,夫妇俩在家中只用华语和女儿交谈,替她打好双语兼备的根基。
李光耀常说的一句话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二十条主题为“李光耀常说的一句话”的内容:1. “要让人民看到希望,生活才有奔头。
” 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人看到了一丝曙光,这不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吗?比如一个贫困的乡村,在政府的有力举措下,修通了道路,发展了特色产业,村民们不就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吗?2. “如果你要人们认同和服从,你就必须让政策有效。
” 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想想一家公司,如果制定的规章制度毫无效果,员工怎么会认同和服从呢?好比一家混乱的企业,经过有效的改革,业绩蒸蒸日上,员工们自然就服气了。
3. “没有人才,就没有成功。
” 难道不是这样吗?一个强大的球队,没有优秀的球员,怎么能赢得比赛?就像一家科技公司,没有顶尖的研发人才,如何推出领先的产品?4. “我们决定什么是正确的,而不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 这不就是独立自主的精神吗?好比一个人在做人生选择时,坚定自己的内心,不随波逐流,难道不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吗?5. “诚信是一个社会的基石。
” 难道不是吗?一个没有诚信的社会,就像一座没有根基的大厦,随时可能崩塌。
就拿商业交易来说,如果双方都不讲诚信,交易怎么能顺利进行?6. “机会不会从天而降,必须自己去争取。
” 这话说得多实在啊!好比一个求职者,坐等机会上门,怎么可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抓住机遇。
7. “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 这难道不是至理名言吗?就像一棵树,只有不断吸收养分,才能茁壮成长。
看看那些成功的创业者,哪个不是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8. “不怕犯错,就怕不改正。
” 难道不是这样吗?一个学生在考试中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总结错误,下次还犯。
就如同一个企业在发展中出现失误,只要及时改正,依然能走向辉煌。
9. “团结就是力量。
” 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一支团结的队伍,能够战胜重重困难。
比如在抗震救灾中,大家齐心协力,不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吗?10. “目光要长远,不能只看眼前。
我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作者:李光耀来源:《畅谈》2015年第07期我会把自己描述为一个自由主义者。
一方面,我倡导机会均等,努力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最好的发展;另一方面,我还有一定的悲悯之心,希望失败的人不会在困境中越陷越深我是名副其实的自由主义者,因为我不会拘泥于某一种关于治理世界、治理社会的理论。
我是务实的,我愿意直面问题,说:好吧,什么才是最佳解决之道?怎样才能为最多的人创造最大的幸福和福利?人性本恶我认为:人性本恶,必须加以限制,制止恶的一面。
虽然这样说可能令人沮丧,但我仍然这样认为。
虽然儒家思想认为人性可以改良,但我一向认为人类就像动物一样,我不确定能否改良,但我认为可以进行训练,可以进行管教……你可以让一个习惯使用左手的人用右手写字,但你无法真正地改变其与生俱来的本能。
人们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或者说应该是平等的……但这种想法现实吗?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就是没有任何两个事物是完全平等的,没有同样小的事物,也没有同样大的事物。
事物从来都不是平等的。
即便对于非常相似的双胞胎而言,出生时也有先后之分,先来者优先于后到者。
人类是这样,部落是这样,国家也是如此。
对任何一个社会而言,在1000个新生儿中肯定有相当比例的婴儿接近于天才,有相当比例的婴儿是普通人,也有相当比例的婴儿有点儿愚笨……正是那些接近天才的人和在普通水平之上的人最终决定了未来的事情…… 我们想要一个公平的社会,我们想给每一个人提供均等的机会,但在我们的思想深处,我们从来不会自欺欺人地认为存在两个在毅力、动力、敬业程度、内在禀赋等方面一模一样的人。
自由主义者也许按照欧洲的标准,我是一个介于社会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之间的人。
我会把自己描述为一个自由主义者。
一方面,我倡导机会均等,努力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最好的发展;另一方面,我还有一定的悲悯之心,希望失败的人不会在困境中越陷越深。
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自由主义者,因为我不会拘泥于某一种关于治理世界、治理社会的理论。
李光耀观天下名言读《李光耀观天下》有感【--分析报告】——读《李光耀观天下》有感原创:雁过留声ly 购于北大,在出差的飞机和高铁上读完,这本《李光耀观天下》给予我很多启示。
严格地说,这本书没有详实的论据,缜密的分析。
教条式的理论,但作为一名20世纪最为成功、睿智的政治家之一,李对世界各个国家区域及一些重大问题提出自己的分析和观点。
这些观点非常“李光耀式的”,带有强烈的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
书里分专题对各个国家社会政治文化发展过程的经验、问题、挑战和未来进行了论证,语风上保持着一种不疾不徐的谈话式风格,而的确每一个小节之后,都附有与作者访谈的内容。
由于作者自身的地位、成就和个性,李光耀对涉及的有关问题都给出了坦率有时甚至是犀利的看法,没有职业政治家式的模棱两可和外交辞令,使本书更具有实践探索意义。
书中的第一章即以“中国:一个强大的中央”为题谈到了中国,这一部分篇幅着墨最多,远远超过对其他国家的论述篇幅,主要观点可以罗列于下:1、中国不是一个新的强国,是一个正在复兴的强国,中国在腐败和法制方面存在问题,中国将发展其制度和体制,但完全是中国式的。
不管他们的改革发展成怎样,有一点不会改变,他们将维持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
2、中国会增强实力,悄悄崛起,中美之间目前不存在激烈的不可调和的意识形态冲突,中美之间会出现的最大危机是在台湾问题上,但李光耀认为大陆与台湾的重新统一是时间问题,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阻挡的,经济将会解决这个问题,逐步和不可阻挡的经济整合将把这两个社会连接到一起,中国将认识到没有使用武力的必要。
3、中国和平崛起需要国内稳定、对外和平,在复兴初起形成的巨大自豪感和爱国主义会滋生民族主义发展,发展为过于独断和民族主义,如果催生外部环境恶劣造成衰退和混乱,会消耗政府精力去处理,从而影响发展,稳定之外中国现行的法律和体制无法催生我们的创新创造力等,也会一定程度妨碍中国经济增长。
李光耀同时谈到中国过去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国的领导层有足够的意志和能力,理智地处理国内这些挑战。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名言李光耀,gcmg,ch(lee kuan yew)(1923年09月16日(癸亥年)— XX年03月23日),新加坡华人,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党溪乡,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毕业,1954年11月参与创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
曾任新加坡总理(开国元首)、新加坡最高领导人,新加坡国父,国务资政以及内阁资政、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秘书长、立法议会(1965年12月改称国会)议员、新加坡自治政府首任总理、总理公署高级部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内阁资政(总理公署)。
XX年03月23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1岁。
强悍、充满斗志甚至偏执的强人远去,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他冷硬如刀丶直指人心的。
李光耀谈媒体【没有新闻就是好新闻】“我总是觉得此事很奇怪:一个国家有麻烦时,就会受到国际媒体注目......1942年日本占领新加坡之前,或1955年和1956年新加坡发生暴动期间导致两名记者遇害之前,世上没有多少人听过新加坡这个地方。
後来我开始明白,当涉及外国媒体时,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李光耀於1959年9月16日於外国记者协会发言【no news is good news】“i have always thought it strange that a country figures prominently in the world press mainlywhen it is introuble…nobody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heard much about singapore until it was captured by thejapanese in 1942 or again until there were riots in 1955 and 1956 in the course of one of which two members of yourfraternity werekilled. i have come to believe that, so far as the foreign press is concerned, no news is good news.”speech at foreign correspondents association, 16th sep, 1959 关於国际领袖【谁最伟大?】“我觉得最伟大的是。
精心整理人生语录除了百姓人生语录的微博,这里还有50条经典唯美人生语录人生格言,以及富有人生感悟的心灵感悟人生语录。
1.快乐有多种,奋斗是快乐,享受也是快乐,付出是快乐,索取也是快乐,有钱的2.3.4.年6i.让我们在国庆日这样的欢庆时刻,一起来重温一下,李光耀先生的一些言论与他独特的人生态度吧!深深怀念他。
5.“压迫是一种会上瘾的习惯。
有人告诉我,它就像是做爱一样--第二次总是会更加容易。
”--1956年10月李光耀对大卫·马歇尔如是说。
6.“虽然卸下了所有行政职务,但是我还是坚持去见不同的人。
我相信,如果你想保持眼界的开阔,想要跟上形势的变化,就必须要不停地接触各式各样的人。
”--《李光耀观天下》7.8.”9.”--10.11.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
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滋味。
12.很多人都说:我不知道我自己想要什么。
其实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我没有勇气面对和足够的努力去争取我想要的。
13.不要站在旁边羡慕他人的幸福,其实自己的幸福一直都在你身边。
只要你还有能创造奇迹的双手,你就没有理由当过客,更没有理由抱怨生活。
因为只要努力,幸14.15.分钟,晚饭后岁的我16.”我回答:留那么多。
”17.梦是甜的,路是长的,我们总是怀着美好的愿望,进行着我们的人生。
即使道路艰难,路途遥远,依然不悔。
人生就是一种追求,一种努力,一种期盼。
渴望着把梦境变为现实,把虚幻转为真实,生活因梦而美好,人生因梦而苦恼。
梦纠缠了我们心灵,梦催促着我们前进,圆梦就是我们的人生。
18.人生只是充满了无常,没有一样东西能永远的属于你,在不断流失的时间里走过,平和的告诉自己,风雨彩虹,经历过。
花开花落,珍惜过。
a)19.20.21.有人说,生活是一种享受;有人说,生活是一种无奈。
其实,生活有享受也有无奈,有欣慰也有困惑。
李光耀留给我们的35句经典语录
“即使你们即将把我下葬,如果我感觉什么事不对(指新加坡),我也会从我的病榻上爬起来。
”
我们踏上人生旅途时,前途充满着未知数。
我们有的是计划、梦想,但是往往得走迂回曲折的道路,对着难越的关山兴叹,抢渡险恶的急流,或被土崩和地震阻挡征途。
我就是这样度过了80年。
人的一生是无法全盘计划好的。
因此,我觉得人生变幻无穷:紧张刺激,充满变数,有时让人振奋不已。
重要的是,我们不应失去对生命的热爱。
观赏日落之后,要好好睡一觉,恢复精力,醒来之后又迎来新的一天。
有些国家本来就是独立的。
有些则需要历经独立的过程,至于新加坡的独立,则是被人硬推过来的。
新加坡正逐渐成为一个更优雅的社会。
如果说它是个“保姆国家”,我会以身为保姆为荣。
——《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
察微才能知着,要从反常的细节中,看出潜藏的灾祸。
(1942年这天他第二次逃过日本人的欺骗性屠杀)
我们人民行动党宁可在选举中落败,也不会企图利用空话或虚假的承诺赢得选举。
——立法议会,1959年10月14日
人生来就不平等……所有伟大的信仰、所有伟大的运动、所有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会说:人不平等,也永远都不会平等。
——1960年2月4日
在亲身体验后,你需要有勇气才能放弃旧信念。
——1962年1月26日
没有人喜欢邻国对他们的领袖说三道四,特别是比他们小的邻国。
——1963年10月25日
我们要同所有邻国建立友好关系。
但是要建立实际有效的睦邻关系,先得把话说清楚:“我们家里要买什么家具和要怎么摆设,一概由我们自己做主。
”——1965年3月29日
我不会拿人民的痛苦作为交易。
我的快乐就是人民的快乐。
——1965年5
月27日
人生百态——爱恨,贪婪,羡慕,权欲,恐惧——都能以四个或八个华文字概括。
这些成语谚语是由无数读书人千锤百炼而成的。
——1965年8月30日
成功的试金石是信心。
一个民族必须有自信心。
自认无法克服挑战的民族,是注定要失败的。
——1968年8月31日
有勇无谋的人不该获颁英勇勋章。
真正称得上英勇的人,是权衡利害之后,敢于说“虽然如此,我还是要勇往直前”的人。
——1965年10月15日
如果你要人们认同和重视你的言论,你就必须在大家面对危机,水深火热的时候挺身而出。
——1967年1月19日
一个民族的命运不是注定的,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意志力。
——1969年1月1日
主要的策划及实行重担落在300多名关键人物身上。
要是这300人在空难中全部罹难,那么新加坡就会瓦解。
这体现出我们领导基础何等之小。
——1971年3月7日
一些人天真的以为新闻自由是神圣和绝对的。
其实,新闻自由等于报社老板
的自由。
他有权聘请新闻从业员,也有权开除他们。
——国际报业学会大会,赫尔辛基1971年6月9日
如果我赶时髦,不见得就会更得民心。
坦白地说,我是个老派的社会主义者。
这样,我才可以始终如一,保持自我,不必为什么是最新的时尚、潮流或流行的玩意儿而操心。
——1976年10月21日
人们听到赞美时通常有三种不同的反应:第一种是陶醉于温馨的溢美之词,忘记了关节的疼痛和自疑的伤感。
第二种是处之泰然,因为自己已有无数荣耀,后来的只是锦上添花。
第三种是苛刻地自我反省,并有点难为情,明知别人是刻意掩饰我们的缺点并凸显我们的优点。
我的反应难免是第三种,因为我很了解我自己,知道那些赞语是别人的过奖。
——在伦敦接受荣誉市民荣衔时谈话 1982年7月15日
我非常怀念老战友的感情,尤其是那些出生入死的人,那些我知道能够信任的人。
战场上,他们绝不会让我失望。
——1982年11月5日记者会
我们从来没有奢求铁饭碗。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陶瓷饭碗。
如果你打破了,就是你倒霉。
如果你小心照顾,就是珍贵的陶器。
——1984年12月20日选举致辞
我不想模仿西方人。
但是我希望赶上他们的物质和科学成就,也希望吸取和学习他们组织社会的方法,因为这会带来进步。
不过我不能接受他们的文化或生活方式比我们优越的说法。
——1988年1月8日
唯一一个新加坡无法接受的说法就是“媒体第四权”……我们不能让媒体像
美国媒体那样扮演督察、挑战的角色。
——1988年4月14日美洲报业编辑协会
那些相信我卸下总理一职也就永久进入退休状态的人真的需要检查一下脑袋。
——1988年8月14日国庆献词
切记,不是每次都只有微笑,亲亲小孩的头,或是拍拍别人的背。
有些时候需要的是果断,而且强有力的空手道一击。
而且要干净利落。
如果只需要一掌,就不要用上两掌。
这样一来,接我掌的人越少越好。
——1988年8月14日国庆献词
我们对配偶长相的要求应该实际。
你只要看一看自己的兄弟,自己的表亲,一般人的长相也不外如是。
如果你以新广电视剧的演员为标准,你就麻烦了,一辈子都在寻找十全十美的丈夫,而这位标准丈夫是不存在的;或是寻找绝色美女,而这梦想中的伴侣除了靠化妆打扮,根本就不存在。
——国庆群众大会谈择偶,1988年8月14日
人性的某些基本方面是不会改变的。
人性中有恶的东西,你必须防止它,西方人相信,只要有一个好的政府制度,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东方人是不相信的。
(《文化是决定命运的》美国《外交》季刊1994年3-4月长篇谈话纪录)
这个世纪最影响深远的发明——微不足道的冷气机。
——1999年1月18日《亚洲华尔街日报》千禧版
你说我独裁,你可以任意说我是谁,但是并不代表我就是你说的那样。
能够在一场自由的大选中获得压倒性胜利的我需要是一名独裁者吗?——1999年1
月与《纽约时代》专访
如果有一天,你再也不能适应,再也无法改变了,那就是你枯萎、凋谢的开始……就这么简单。
假如有一天,我无法再学习新事物,并与世界脱节,我将变成废人。
——职总对话会,2003年7月23日
我为什么要将舒适的衣服扔掉?我没兴趣让人对我刮目相看。
——阔谈自己的穿着打扮
没有她,我就是另外一个人了,过着另一种生活。
——追念妻子柯玉芝
作者:李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