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1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实践与推广在农业生产以及园林养护等诸多领域,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意义。
首先来看看滴灌技术,滴灌是通过滴头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植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
这种灌溉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水分的蒸发和径流损失,因为水直接送到了植物最需要的地方。
例如在干旱地区的果园里,滴灌系统可以根据每棵果树的需求精准供水,既保证了果树的生长,又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喷灌技术也是常见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它是利用喷头等专用设备把有压水喷洒到空中,形成水滴落到地农作物或植物上。
喷灌能控制喷水量和均匀度,避免产生地面径流和深层渗漏。
像在大面积的草坪养护中,喷灌系统可以设置不同的喷洒模式,根据草坪不同区域的需水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还有微喷灌技术,它介于滴灌和喷灌之间。
微喷灌的喷头射程较近,出水量小,喷洒比较均匀。
这种技术在花卉种植中表现出色,花卉通常对水分的要求比较精细,微喷灌能够在不破坏花卉生长环境的情况下,为花卉提供适量的水分。
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实践需要多方面的考虑。
首先是前期的规划,要根据种植区域的地形、土壤类型、作物种类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灌溉技术。
例如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区,如果采用漫灌的方式,不仅浪费水,而且难以保证灌溉的均匀性。
而滴灌或者小型的喷灌系统则可以根据地形进行灵活布局。
在安装方面,要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装的准确性。
以滴灌系统为例,滴头的间距要根据作物的种植间距来合理安排,如果滴头间距过大,可能会导致部分作物得不到足够的水分;如果间距过小,又会增加成本。
管道的铺设也要注意避免破损和堵塞,在一些沙质土壤地区,更要加强管道的防护。
对于灌溉的管理,需要依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气象条件进行调整。
在作物的幼苗期,可能需要较少的水量,随着作物的生长逐渐增加灌溉量。
而且在降雨较多的时候,要适当减少灌溉次数。
例如在雨季,对于一些耐旱作物,可以暂停灌溉,依靠自然降水来满足作物的部分需求。
高效节水灌溉总结随着当今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类对各类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节约资源已成为每个国家和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中,水资源是最紧缺的资源之一,水的节约和合理利用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的效益,环保节能的同时还可以实现经济效益。
一、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它适用于大面积、单作、经济作物和多年生作物的灌溉。
滴灌技术是一种点对点的输水方式,使灌溉水分配在植株根系下,降低了水蒸发损失和土壤表面蒸发的效果,从而提高了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了环境负担。
2、微喷灌技术微喷灌是将灌溉水以雾状喷洒在植株周围的灌溉技术,其水分散成雾状,再通过微风的助力,使其均匀地分散在灌区内,达到了错落有致、均匀透水的效果,减少了灌区内的水分失误,提高了水分利用率。
3、渗灌技术渗灌技术是将灌水通过地表或地下孔洞渗透到根系附近,使水分可以更好地分配到植物根系,减少了环境的损害和浪费,对于节水、防水、保墒、促生、提质等方面的效果都有明显提高。
渗灌技术适用于果树、浆果、蔬菜等外栽作物。
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1、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把原本浪费的水资源转化为有效排水和灌溉,挽救了减少水资源供给的问题。
2、保证土壤和植物生存环境的合理调节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控制精度高,不仅可以避免流失污染,保证土壤内有机物质等营养成分的流逝,还可以控制保持旱湿度的合适度,改良环境,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3、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灌溉的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4、促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助于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养分和水分利用效率,从而促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有效遏制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分析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而在农业用水中,灌溉用水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然而,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和应用节水技术变得至关重要。
传统的农田灌溉方式往往存在着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比如大水漫灌,这种方式不仅水资源利用率低,还可能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等不良后果。
因此,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喷灌技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节水灌溉方式。
它通过喷头将水均匀地喷洒在农田中,能够有效地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范围。
与传统的漫灌相比,喷灌可以节省大量的水资源,同时还能提高灌溉效率,减少人工劳动强度。
此外,喷灌还可以改善农田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滴灌技术则是更为精准的节水灌溉方式。
水通过滴头一滴一滴地缓慢滴入农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使水分能够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和渗漏损失。
滴灌不仅节水效果显著,还能根据农作物的需求精确地控制施肥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微灌技术是在滴灌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微喷灌、涌泉灌等。
微灌技术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不同农作物和不同地形的灌溉需求,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渠道防渗技术也是农田水利灌溉节水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统的土渠在输水过程中,由于渗漏损失,水资源利用率往往较低。
通过采用混凝土、塑料薄膜等材料对渠道进行衬砌,可以有效地减少渠道的渗漏损失,提高水资源的输送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是农作物的类型和生长阶段。
不同的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例如,蔬菜类作物通常需要较高的水分供应,而一些耐旱作物则对水分的需求相对较少。
在农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也会有所变化,例如在发芽期和开花结果期,往往需要更多的水分。
其次要考虑农田的地形和土壤条件。
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可能更适合采用喷灌或滴灌技术;而土壤保水性较差的地区,则需要更加注重节水措施,以减少水分的流失。
简析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节水技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指为了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和节约用水资源而进行的一系列工程建设。
在当前水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节水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节水技术进行简析。
1. 灌溉制度优化灌溉制度的优化可以通过合理的灌溉时间、灌溉频率和灌溉量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采用基于土壤水分情况和作物需水量的灌溉制度,可以避免因灌溉过量造成的水分流失和土壤盐渍化等问题,从而达到节水的效果。
2. 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通过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来节约用水是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利用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将水直接送到作物的根部,减少了水分蒸发和流失的情况,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还可以利用土壤墒情监测、作物需水模型等技术手段来科学合理地确定灌溉量,减少过量灌溉带来的水资源浪费。
3. 基础设施改造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节水技术还包括对基础设施的改造,以降低用水成本和提高用水效率。
对渠道、水泵、喷灌设备等进行升级改造,采用节能和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可以减少用水的能耗和损耗,提高用水效率。
还可以采用水土保持和排水设施的建设,防止土壤侵蚀和水资源浪费。
4. 全面考虑生态环境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要全面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合理安排灌溉水源和用水量,避免对周围水域和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通过生态水文调节、水土保持和退耕还林等措施,可以有效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的灌溉水利工程。
5. 科技支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节水技术需要得到科技的支撑,通过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和设备,加强对农田水文环境的监测和分析,提高对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灌溉策略,确保节水效果的实施和持续。
在实际工程中,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节水技术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作物类型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宜的节水技术和措施。
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初探随着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近年来,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指在保证农田水分需要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效果、降低灌水量,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本文将着重对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初探。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喷灌技术是一种常见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喷灌技术是指通过喷头将水以雾状或喷射状喷洒在农田地表上,使水分均匀地覆盖在植物根系周围,提高水分利用率。
喷灌技术具有节水、水分利用高、控制水分供应量准确等优点,能够较好地满足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灌水需求。
喷灌技术还能避免土壤结壤和植物根系浸泡在水中造成水分过多的问题,提高了土壤的通气性和根系的呼吸能力,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
除了喷灌和滴灌技术,还存在其他一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辅助作物覆盖技术是指在作物生长期间,利用覆膜或覆盖物将土壤覆盖起来,形成一层保水层,减少土壤表面水分的蒸发。
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灌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一些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农田水利工程,根据土壤水分传感器的信号,自动调节灌水量和灌水时间,实现精准供水。
尽管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推广存在一定的困难。
这些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需要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由于农村人员的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对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了解和接受度较低,导致推广困难。
针对这些困难,需要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和科普工作,提高农民对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和接受度。
浅议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技术农业是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柱产业,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目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的不断加剧,水资源的供给不足和使用效率低下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因此,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方向和趋势之一。
一、节水灌溉技术的意义节水灌溉技术是指在保证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采用经济、合理、高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降低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以达到有效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和水资源短缺地区,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还可以减少起伏式水灌溉所造成的土壤盐渍化和水分表层蒸发,降低用水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节水灌溉技术的种类1、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指通过管道将悬挂的滴灌带或者滴灌桶中的水管道输送到滴头,每个滴头加一滴水,让作物在根部平稳地吸收水分。
滴灌技术可以控制灌溉的水量和流量,最大限度地达到节水效果。
2、喷灌技术喷灌技术是指在喷头上喷出细小的水雾,水雾在空气中形成云雾,使喷洒区域形成均匀的沃土层湿度,达到灌溉作物的目的。
喷灌技术可以降低土壤面层温度和大气湿度,减少浪费。
3、微灌技术微灌技术是指将水分输送到各树行、摆线、陡峭石漠地区的管道,从地面或地下的微喷头喷水,将水分直接输送到作物的根部。
微灌技术可以逐层、逐阶梯式渗透灌溉,使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在水分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保证农田土壤的水源供应。
4、筏式灌溉技术筏式灌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使底部有孔洞的筏子直接浸泡在水中,将作物放到筏子上,使其在水中生长。
筏式灌溉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传统灌溉的水分浪费和资源浪费,同时为农业生产创造了非常优越的环境。
5、内圆控制灌溉技术内圆控制灌溉技术是一种通过控制作物生长的内部和外部水分分布均匀,通过引流灌溉,使水分进入作物根部的技术。
内圆控制灌溉技术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需求,科学地设置灌溉的时间、水量和流量,大大提高了灌溉的效率,降低了用水成本。
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分析水是生命之源,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在农田灌溉中,如何高效利用水资源,实现节水灌溉,是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一、农田水利灌溉节水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在农业用水方面,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因此,推广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节水灌溉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通过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和设备,可以将有限的水资源精准地输送到农作物根部,减少水的蒸发和渗漏损失,从而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其次,节水灌溉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合理的灌溉方式能够为农作物提供适宜的水分条件,促进其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虫害能力,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节水灌溉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可以降低对地下水的开采,避免因过度开采导致的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生态问题。
同时,减少农田灌溉中的排水量,也能减轻对周边水体的污染,保护水环境。
二、常见的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一)渠道防渗技术渠道是农田灌溉中常用的输水方式,但传统的土渠在输水过程中,由于水的渗透和蒸发,水资源损失较大。
渠道防渗技术通过对渠道进行衬砌处理,如采用混凝土、浆砌石、塑料薄膜等材料,减少水的渗漏和蒸发,提高渠道的输水效率。
据统计,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可使渠道水利用系数提高到 06 至 085,节水效果显著。
(二)喷灌技术喷灌是利用喷头将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洒落在农田上的一种灌溉方式。
喷灌系统一般由水源、水泵、管道、喷头等组成。
与传统的地面灌溉相比,喷灌具有节水、省工、适应性强等优点。
它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水情况,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喷灌还可以调节田间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综述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综述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资源越来越紧张,因此如何实现高效节水的灌溉技术成为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可持续性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综述了现代化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1. 滴灌技术滴灌是一种将水滴滴入土壤的灌溉技术,它能够避免水分的浪费,并减少溅射和蒸发的损失。
滴灌节水率较高,通常可以达到90%以上,而标准的灌溉通常只有50%左右。
滴灌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适用于各种地形和土地类型,而且可以用于各种农作物,包括蔬菜、水果、棉花、粮食等。
2. 集雨灌溉技术集雨灌溉是一种利用雨水进行灌溉的技术。
在雨季,通过收集和贮存雨水,可以为干旱季节提供足够的水源。
这种技术最适合于缺乏水源的地区,例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周围的地区。
集雨灌溉具有很高的节水效果,能够减少土地侵蚀以及水土流失,同时降低了农业与城市的用水需求。
3. 地膜覆盖灌溉技术地膜覆盖灌溉是一种利用膜材料覆盖在土地表面的灌溉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减少土地蒸发和水分损失。
同时,地膜覆盖也能使土地保持湿润,从而提高土地的温度和湿度,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地膜覆盖灌溉技术还能够降低农产品的农药使用量,减少农业环境污染,因此备受青睐。
4. 定量灌溉技术定量灌溉技术是一种利用设备对农田进行水量控制的灌溉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在不同的生长期间针对不同的农作物采用不同的水量,从而实现灌溉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在干旱和潮湿的气候环境中,定量灌溉还可以控制土壤中的水分,以减少排水和地下水位下降的现象。
5. 技术集成灌溉技术技术集成灌溉技术是一种通过将多种节水技术结合起来使用,从而实现最大节水效果的灌溉技术。
例如,将滴灌技术、地膜覆盖技术和集雨技术结合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水资源消耗,提高农田灌溉效率。
这种技术是目前最具潜力的灌溉技术之一,非常适合于大规模和复杂的农业系统。
总的来说,现代化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能够大幅降低用水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生产率,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分析现代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就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一、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及意义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农业灌溉过程中的水资源浪费,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农田面积的增加、产量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二、节水灌溉技术的分类及原理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滴灌、喷灌、遥感灌溉等多种类型。
滴灌是指通过管道将水分散喷洒到土壤中,减少水分蒸发的同时,也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喷灌是指将水以喷洒的方式均匀覆盖在农田表面,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和土壤侵蚀。
遥感灌溉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遥感技术监测土壤湿度、作物需水量等信息,实现精准灌溉,避免水资源浪费。
三、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目前,我国的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不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北方干旱地区,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而在南方水稻种植区,则倡导节水灌溉,通过科学测算水量,避免灌溉过量,保护了水资源。
四、现代技术在农业高效节水灌溉中的作用现代技术在农业高效节水灌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遥感技术监测农田土壤湿度、作物生长情况等,实现准确灌溉,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现代化设备的使用也提高了灌溉的效率,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
五、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可以减少农田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再次,可以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因灌溉过量导致的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六、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挑战在推广应用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成本较高,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其次,需要农民接受新技术、改变传统灌溉方式,存在一定的适应期;再次,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才能推广应用这些技术。
浅析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指为了提高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采用先进的水利设施和灌溉管理方法,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的技术手段。
这些技术包括滴灌、喷灌、膜下滴灌、秸秆覆盖等。
滴灌技术是一种将水滴以微量分布于农作物根区的灌溉方法。
通过滴灌系统将水从定量供应装置输送到农作物根区,实现水分量的精确控制,并通过滴灌带将水沿土壤表面滴漏到根区,减少了水分蒸发和径流损失。
滴灌技术的优点是节约水资源、提高水分利用率、减少土壤侵蚀和盐渍化,同时得以控制灌水量和灌水频率,滴灌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干旱地区和节水农业生产中。
喷灌技术是一种通过喷射设备将水以喷雾方式喷到农田中的灌溉方法。
喷灌过程中,水以细小水滴形式从喷头射出,形成水雾状的水幕,延长了水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减少了水分的蒸发损失,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
喷灌技术的优点是灌溉均匀性好、水分喷洒范围广、使用灵活方便等,然而由于其水分雾化过程中易受风力影响,所以喷灌技术多用于有风的地区或阔叶作物。
膜下滴灌技术是一种将滴灌系统嵌入到地下供水的灌溉方法。
通过地下滴灌带将水直接输送到农作物的根系区域,水分的丢失和蒸发损失较少,根系区域的水分利用效率更高。
膜下滴灌技术的优点是减少水分浪费、防止土壤面板及蒸发,提高地下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叶片的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膜下滴灌技术适用于干旱地区、多年生作物和果树的灌溉。
秸秆覆盖是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减少土壤侵蚀的灌溉技术。
秸秆对土壤具有一定的保水性,可以减少日晒和风吹对土壤蒸发的影响,同时可以减少雨水冲刷土壤表面的速度,减少土壤中的泥沙流失。
秸秆覆盖技术的优点是节约水源、减少水分蒸发、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活性,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目前农业生产中推崇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过采用这些技术,可以降低灌溉水量和灌溉频率,提高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保护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水能经济
浅析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努尔克力迪·吾守尔
【摘要】农业节水是节水的关键,当前在面临水资源稀缺的宏观前提下选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我国农业高效节水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节水技术也是实现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新疆克州乌恰县水利局 新疆克州乌恰县 845450
目前,中国的水资源匮乏,传统农业水资源浪费非常严
重,水资源消费占总用水量的70%以上,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是发达国家的一半。
为了改变人们传统的灌溉习惯,使用更少的水来获得更高的产出效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是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1、新疆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的发展现状
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区,基于特殊的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目前,新疆农业主要靠水利灌溉为典型的灌溉农业作业方式,因各方面重要性的显著体现,受到当地农民的接受和认可,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将会得到普遍应用与推广。
1.1 灌区建设方面
农业节水是灌区建设的重要核心内容。
根据新疆目前拥有的大小河流是以及河川径流总量,为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量提供了应用基础。
在灌区建设上,全疆农业总灌溉面积增长近6.5倍,各种配套渠系建筑物如水闸、排水渠均有所增加,鉴于此,大大提高了渠系利用系数。
1.2 水资源利用方面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措施。
随着农业需水量和自然生态总缺水量的不断增加的利用现状,以及当地工业化建设与人居、自然环境的需求情况,农业节水建设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保护与合理利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3 农、果作物种类普及性方面
1.3.1 农作物
新疆采用滴灌灌溉的农作物已由原来单一的棉花、葡萄、果树等少数作物扩大到辣椒、番茄、土豆、玉米、甜菜、打瓜等所有特色经济作物。
近几年,阜康市、沙湾县、博乐市等地开始了小麦、玉米滴灌试验示范的规模化管理与规划,滴灌技术适应灌溉农作物种类不断扩大。
1.3.2 果树
一些果树发展区如干旱的吐鲁番地区,基于其水资源紧缺、种植作物主要为葡萄、灌溉水平较低等特点,实施并进行了高效节水滴灌技术的试验研究,成龄葡萄的灌溉定额由地面沟灌的1300m3左右降至800m3左右,在保证果品品质和产量的同时,节水效果也非常显著。
2、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2.1 喷灌
喷灌是利用喷头等专用设备把有压水喷洒到空中,形成水滴落到地喷灌面和作物表面的灌水方法。
喷灌可以控制喷水量和均匀性,它具有省水、省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产等特点。
使用条件是风力不超过3级。
2.2 微灌
是按照作物需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
具有节水、节能、增产效应,灌水均匀、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等优点。
缺点是微灌系统投资较高,对灌溉水质及日常系统维护要求较高。
2.3 滴灌
是滴水灌溉的简称。
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孔口或滴灌带等灌水器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的灌水形式。
由于滴水量小,水滴缓慢入土,因而在滴灌条件下除仅靠滴头下面的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外,其他部位的土壤水分均处于非饱和状态,土壤水分主要借助毛管张力作用入渗和扩散。
滴灌技术是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广的新型灌溉技术,适应性强,使用范围广,可以完全不受风的影响,可实施立体精确定位水肥灌溉,水的利用率高达98%。
3、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优点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改变了传统劳作方式,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可以解放一部分劳动力,为发展其他产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员;提高了水的利用率,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较强,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4、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4.1 以大田棉花膜下滴灌为主导的技术模式分析
膜下滴灌的节水灌溉模式在棉花生产中具有很强的节水增产效果,可有效缓解投资资金短缺或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在新疆地区发展非常迅速,它主要是将传统滴灌技术与覆膜种植技术进行的一种有机结合,在配合高密栽培、水肥耦合等农艺技术的同时,用新方式延伸和细化以往的传统地膜栽培技术的另一种节水形式,实现了棉花单产产量的提高。
4.2 规模化的自压喷灌技术模式分析
新疆的自压喷灌技术模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昌吉州的木垒、吉木萨尔县,阿勒泰的吉木乃县,哈密的巴里坤、伊吾县等广泛采用这种形式。
基于新疆地区天气和地形优势的影响,与常规灌溉相比,压喷灌运行成本低廉,节约用水量高达30%左右,成本核算后,每667m2可节约50~60元的费用。
4.3 地表水加压滴灌及地表、地下水混合加压模式分析
随着滴灌设备不断改进和完善,地表水加压滴灌的技术模式进行了规模化的示范阶段,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同时,为了创造更好的节水便利条件,进行了两水统调统管的技术模式,即地表、地下水混合加压模式的实施,大面积实施地表水加压滴灌,两水统调统管,可有效缓解地下水超采区的现象发生。
5、结语
在水资源紧缺,供需平衡严重失衡与用水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农业技术是对目前农业用水紧张行之有效的缓解手段,而农业又是我国的基础和用水大户,保证农业稳定有序的发展是必须的,所以探讨农业高效节水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S](GB/T 50363-2006).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GB/T 50485-2009).
[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喷灌工程技术规范[S](GB/T 50085-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