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准噶尔白杨河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73.50 KB
- 文档页数:4
测井技术在白杨河地区铀矿勘查中的应用分析利用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在白杨河地区统计分析各岩层的电阻率参数和放射性参数,提出在该区利用测井技术确定出覆盖层下与矿化有关的岩体的范围、分布及变化规律;划分出钻孔剖面中破碎带的位置及基性岩体空间位置及其厚度。
标签:白杨河地区;测井;电阻率;放射性1 白杨河地区地质简况白杨河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雪米斯坦火山岩带中段白杨河一带,东西长约30km,南北宽约10km,面积约300km2。
区内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为泥盆系、石炭系、第三系及第四系。
火山岩厚度大,岩性复杂,岩浆演化系列完全,从基性到酸性的各类火山碎屑岩和熔岩均很发育,是火山岩型铀矿化及其它金属成矿的有利构造环境。
2 测井技术在找矿中的优点随着地球物理测井理论发展的日益成熟,测井仪器精度的大幅度提高,在深度找矿中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大大弥补传统利用直接观测地表露头研究地层的不足之处。
钻探岩心是研究地质工作所需要的地质资料的重要来源,但往往在钻探施工中,岩心采取率达不到一定的要求,岩心摆放错乱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地质工作者,工作中很难通过岩心准确的把握岩层间的界线,这些都可以通过测井技术来弥补,现在测井仪都可以做到连续采样,通过统计分析各岩层的物性参数特征,依据它们特征的不同,可以准确的划出各岩层间的界线,结合地质编录,对岩层位置、厚度的把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放射性矿产找矿勘探过程中,伽玛测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钻井地球物理方法,它是利用测井辐射仪沿井孔测量岩石和矿石的天然伽玛射线强度,并根据伽玛场分布来确定所穿过矿层的位置,厚度以及其中放射性元素铀、钍、钾的含量。
伽玛测井还可以用来划分伽玛强度不同的岩层界线。
伽玛测井最突出的优点是:由于伽玛射线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因此,伽玛伽玛测井结果能够代表井壁四周50~60厘米范围内的放射性元素含量情况,比岩心取样更具有代表性,这在岩矿心采取率低或矿化不均匀的情况下更为突出。
准噶尔盆地中新生代古气候演化特征及对砂岩型铀成矿作用的制约杨烨;何中波【摘要】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砂岩型铀矿产出盆地之一.来自古生物、沉积体系、孢粉的证据显示,白巾生代以来该盆地古气候经历了5次的潮湿、半潮湿-干旱、半干旱的古气候演化阶段;铀矿化产出层位为潮湿-半潮湿古气候环境控制下的产物,潮湿-半潮湿古气候环境之后的干旱-半干旱古气候环境则有利于铀的迁移及富集成矿.准噶尔盆地的主要铀矿找矿目的层为盆地的东缘、南缘和西北缘的侏罗系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和头屯河组;次要找矿目的层为西北缘的白垩系吐谷鲁群、北部的古近系乌伦古河组.【期刊名称】《世界核地质科学》【年(卷),期】2016(033)003【总页数】6页(P140-145)【关键词】准噶尔盆地;砂岩型铀矿;中新生代;古气候演化【作者】杨烨;何中波【作者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 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9.14;P532准噶尔盆地是一个大型的复合叠加盆地,位于中亚矿集区,具有较好铀成矿条件,铀成矿潜力大,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砂岩型铀矿产出盆地之一,一直受铀矿地质工作者们的关注。
据前人研究资料,学者们在讨论砂岩型铀矿的成因机理时强调了古气候演化的重要性,认为这些砂岩型铀矿盆地含铀岩系沉积期的古气候演化对铀成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主要是由于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沉积建造、容矿层岩性组合制约了含矿层砂体的发育及含铀岩系内部的还原容量。
准噶尔盆地自中生代以来的古气候经历了多次干旱-潮湿的演变,笔者着重就盆地中新生代古气候演化特征对砂岩型铀成矿作用的制约展开讨论,以期指导铀矿找矿。
准噶尔盆地位于中国新疆北部,属大型山间盆地,现盆地面积达13万km2,处于次造山构造环境(图1)。
盆地基底由前寒武纪结晶岩系和早、中古生代褶皱系组成;盆地盖层是晚古生代,中、新生代陆相沉积为主的沉积岩系,其中中生代的三叠系为粗碎屑的红色岩层,侏罗系为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头屯河组的含煤岩系和齐古组红色岩系,白垩系为红色碎屑建造,这些层位具有良好铀源条件,铀资源勘探潜力大[1-5]。
矿床地质白杨河铀多金属矿床中基性脉岩与铀成矿*王谋1,王果1,王正其2,李彦龙1,徐建国1,任满船1(1 核工业二一六大队,新疆乌鲁木齐830011;2 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13)白杨河铀矿床位于新疆和布克赛尔县西85 km,该矿床发现于上世纪60年代,近年来的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核工业二一六大队于2006年来以来一直对该矿区进行勘查和研究,铀资源储量已达到中大型,找矿潜力巨大。
马汉峰、李晓峰、张晓君等分别从矿床成因、地球化学、矿床构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该区铀多金属矿化类型为火山岩型,铀成矿作用与早二叠世花岗斑岩与其内穿插辉绿岩脉、闪长岩脉等关系密切。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探讨与铀成矿相关的脉岩特征。
1 成矿地质背景白杨河铍铀矿床位于雪米斯坦火山岩带西段,大地构造上处于准噶尔板块北缘古生代陆缘活动带内晚古生代成熟岛弧之上,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泥盆—石炭纪中性-酸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火山岩的展布方向与区域构造线方向均呈东西向,特别是在晚石炭世碰撞造山后的伸展过程中,喷发并形成了大量的酸性、碱性次火山岩体(修晓茜等,2011)。
矿区内主要出露上泥盆统塔尔巴哈台组(D3t)、下石炭统和布克河组(C1hb)、下石炭统黑山头组(C1h),总体呈近东西向条带状展布。
主要为陆海相火山碎屑岩建造夹正常碎屑岩。
岩层倾向160~190°,倾角40~60°。
矿区构造位置地处雪米斯台复背斜南翼西段被断裂破坏的白杨河复向斜北翼-巴哈力单斜,地层总体走向为EW。
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为高角度的近东西向逆断层,其南组断裂系控制了花岗斑岩的南部界线,北组断裂系主要分布在花岗斑岩体北接触带及北侧的围岩中。
花岗斑岩在南组断裂、北组断裂的接触带部位均发现了铀矿体,主矿体位于花岗斑岩与北组断裂的接触带部位(王谋等,2012)。
2 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铀成矿作用与早二叠世花岗斑岩与其内穿插辉绿岩脉、闪长岩脉等关系密切。
Vol . 57 No . 3May 2021第57卷第3期2021年5月地质与勘探GEOLOGY AND EXPLORATIONdoi : 10. 12134/j. dzykL . 2021.03.004准/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潜力及找矿方向赵 磊12,胡兆国V,华 北・2,梅贞华・2,秦 峰3,吴春文3,王富伟4,张之武5,孙 峰V ,李宁1,2,王小玉1,2(1•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山东济南250014 ;2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北京101300;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200 ;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新春石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东营257000 ;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北京100025)[摘要]砂岩型铀矿作为一种重要的铀矿类型,以其开采成本低、环境影响小、经济效益好成为当今铀矿勘查主攻方向hg 尔盆地周缘具有巨厚的沉积地层和巨大的斜坡带,是我国砂岩型铀矿重要的找矿靶区。
本次研究针对hgf 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通过丫测井、矿化砂体地球化学和地下水地球 化学特征研究,结合区域构造条件、铀源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矿化砂体地质特征和放射性异常等砂岩型 铀矿成矿条件和找矿标志,分析车排子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方式和可能的找矿方向,」研究认为,车排子地区具有优越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其中油气还原作用是铀成矿的主要方式,新近系沙湾组是铀 成矿的主要层位,砂体的高孔隙度和渗透性以及所处良好的氧化还原环境是有利的铀成矿条件[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成矿潜力 找矿方向 沙湾组 车排子地区 hg 尔盆地[中图分类号]P5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5 -5331(2021)03 -0507 -11Zhao Lei , Hu Zhaoguo , Hua Bei , Mei Zhenhua , Qin Feng , Wu Chunwen , Wang Fuwei , Zhang Zhi-wu , Sun Feng , Li Ning , Wang Xiaoyu. Mineralization potential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sandstone - type uranium deposits in the Chepaizi area in the western margin of Junggar Basin [J ]. Geology andExploration ,2021,57(3) :0507 一0517.0引言新疆准*尔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砂岩I )矿成矿省(图1a ,张金带,2016;朱鹏飞等,2018) , •中新生 代以来该地长期处丁相对稳定的沉积状态,盆地边缘形成了巨大的沉积物斜坡带,加之新近纪以来,其长期处丁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为砂岩I 铀矿 提供了良好的构造条件和气候条件。
第9 3卷 第4期2 0 1 9年4月 地 质 学 报 ACTA GEOLOGICA SINICA Vol.93No.4Apr.2 0 1 9注:本文为国防科工委项目“西北古生代铀成矿作用”(No.2110400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302053;No.41272101)、江西省研究生创新项目(No.YC2016-S291)联合资助的成果。
收稿日期:2018-04-11;改回日期:2018-08-31;网络发表日期:2019-01-03;责任编辑:黄敏。
作者简介:陈光旭,男,1990年生。
硕士,地质工程专业。
Email:1979933217@qq.com。
通讯作者:李光来,男,1983年生。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花岗岩与成矿作用研究。
Email:liguanglai@ecit.cn。
引用本文:陈光旭,李光来,刘晓东,李成祥,刘朕语,王果,韩振,刘小波.2019.西准噶尔白杨河铀矿床沥青铀矿矿物特征及形成环境.地质学报,93(4):865~878,doi: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19121.Chen Guangxu,Li Guanglai,Liu Xiaodong,Li Chengxiang,Liu Zhenyu,Wang Guo,Han Zhen,Liu Xiaobo.2019.Minera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environment of pitchblende in the Baiyanghe uranium deposit in west Junggar.ActaGeologica Sinica,93(4):865~878.西准噶尔白杨河铀矿床沥青铀矿矿物特征及形成环境陈光旭1,2),李光来1),刘晓东1),李成祥1),刘朕语1),王果3),韩振3),刘小波1)1)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13;2)安徽省核工业勘查技术总院,安徽芜湖,241000;3)核工业二一六大队,乌鲁木齐,830011内容提要:白杨河铀矿是我国新疆地区典型的铀-多金属矿床,为查明该矿原生铀矿物特征,进一步探究沥青铀矿的形成与保存环境,本文利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多种研究手段对该矿床中的沥青铀矿开展了矿物学研究工作,并利用激光拉曼和碳硫仪对与原生矿体空间关系极为密切的黑色断层泥开展了研究。
SerialNo.621January2021现 代 矿 业MODERNMINING总第621期2021年1月第1期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15012501)。
王 健(1987—),男,工程师,271000山东省泰安市。
准噶尔盆地老君庙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与找矿潜力分析王 健 张 鹏 刘敬杰 曲守全 邢 楠 曹德强(山东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 摘 要 砂岩型铀矿是当前国内外铀矿勘探的主要类型,而新疆是我国砂岩型铀矿最早实现突破的地区。
老君庙地区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砂岩型铀成矿带,为了研究其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通过对该区铀源、构造、地层、水文地质、古气候等条件系统梳理,并深入研究前人面上放射性测量工作成果及煤田测井资料,显示了老君庙地区具备非常有利的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明确指出了侏罗系地层尤其是石树沟群良好的砂岩型铀矿找矿前景,为今后该区的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成矿条件 潜力分析DOI:10.3969/j.issn.1674 6082.2021.01.002MetallogenicConditionsandProspectingPotentialofSandstoneTypeUraniumDepositsinLaojunmiaoArea,JunggarBasinWANGJian ZHANGPeng LIUJingjie QUShouquan XINGNan CAODeqiang(ThefifthGeologicalandMineralExplorationInstituteofShandongProvince)Abstract Sandstonetypeuraniumdepositsarethemaintypesofuraniumexplorationathomeandabroad,andXinjiangisthefirstareatoachievebreakthroughinsandstonetypeuraniumdepositsinChina.LaojunmiaoareaislocatedinthesandstonetypeuraniummetallogenicbeltintheeasternJunggarbasin,Xinjiang,basedonthesystematicanalysisofuraniumsource,structure,stratigraphy,hydrogeology,paleocli mateandotherconditionsinthisarea,aswellasin depthstudyofprevioussurfaceradioactivitysurveyre sultsandcoalfieldloggingdata,itisshownthatLaojunmiaoareahasveryfavorablemetallogenicconditionsforsandstonetypeuraniumdeposits,andclearlypointsoutthatJurassicstrata,especiallytheShishugougroup,havegoodprospectingprospectsforsandstonetypeuraniumdeposits,itprovidesareferencefortheprospectingofsandstonetypeuraniumdepositsinthisareainthefuture.Keywords sandstone typeuraniumdeposit,metallogenicconditions,potentialanalysis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叠合盆地,也是新疆中新生代陆相沉积赋铀矿盆地之一。
第42卷 第2期Vol.42, No.2, 143~1522013年3月GEOCHIMICAMar., 2013收稿日期(Received): 2012-03-16; 改回日期(Revised): 2012-07-07; 接受日期(Accepted): 2012-08-22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11303); 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305”项目(2007BAB25B01)作者简介: 张鑫(1986–), 男, 硕士研究生, 岩石地球化学、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方向。
E-mail: zhangxin869@ *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Hui, E-mail: zhanghui@, Tel: +86-851-5891494新疆白杨河大型铍铀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初探张 鑫1,2, 张 辉1*(1. 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 贵州 贵阳 550002;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摘 要: 新疆和布克赛尔县白杨河大型铍铀矿床是亚洲最大的铍矿床, 其矿体产出于晚石炭世微晶花岗斑岩与上泥盆统塔尔巴哈台组(D 3t)中酸性火山岩的接触带上, 该矿床为典型的热液矿床。
萤石作为白杨河铍铀矿床中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脉石矿物, 发育大量气液包裹体。
通过对萤石中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 获得了其主成矿期包裹体的均一温度, 为237~372 ℃ (n = 40), 平均为308.5 ℃, 反映该矿床为中高温热液矿床。
萤石以相对富集中稀土(MREE) ((La/Yb)N = 3.18~3.55), 强烈亏损Eu ( Eu = 0.01), REE 分布模式呈“V”字型为特征。
萤石锶钕同位素数据显示出较高的锶同位素初始比值(0.7106), 以及正εNd (t )值(3.50~2.95), 相似于微晶花岗斑岩的锶钕同位素组成((87Sr/86Sr)i = 0.7143~0.7466, εNd (t ) = 4.06~5.29), 由此提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微晶花岗斑岩岩浆分异的晚期热液。
西准噶尔白杨河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
作者:梁永新刘洋
来源:《西部资源》2016年第05期
摘要:本文结合白杨河地区地质背景,分析了白杨河地区地下水系统和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认为该地区具备了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对白杨河地区铀成矿条件进行分析。
关键词:白杨河地区;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成矿条件分析
Analysis on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of sandstone type in the West Junggar Baiyanghe region
Liang Yongxin Liu Yang
Team 247 of Nuclear Industry Tianjin in North China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Tianjin,301800
Absract: In this paper,in combination with Baiyanghe region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alyzed Baiyanghe region groundwater syste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layer oxidation zone development. Think the basin with the interlayer oxidation zone sandstone-type uranium metallogenic environment。
To analyze Baiyanghe region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Key words: Baiyanghe region;sandstone type uranium
deposit; interlayer oxidation zone;analysis on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引言
白杨河地区位于新疆托里与和布克塞尔县交界区域,大地构造属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雪米斯坦复式岛弧带内,带内发育众多金属矿床,包括雪米斯坦铜矿床、乌什加嘎衣提金矿床、白杨河铀铍矿床等。
前人在白杨河地区开展的工作多为围绕白杨河铀铍矿床及该地区的煤田进行勘查,而对白杨河中段砂岩型铀矿成矿研究较少。
本文在收集整理区内有关白杨河铀铍矿床资料及煤炭勘查、开发的地质资料,特别是煤田钻探测井资料,对该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进行分析。
1. 区域地质背景
白杨河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阿尔泰构造带与北天山构造带之间准噶尔盆地西端和什托洛盖坳陷。
和什托洛盖坳陷位于准噶尔——北天山的褶皱系(I级)西南准噶尔优地槽褶皱
带(Ⅱ级)的和什托洛盖坳陷(Ⅲ级)。
依据和什托洛盖坳陷的基底形态,该坳陷又可细分出5个Ⅳ级构造单元,即铁厂沟凹陷,白砾山—西利克山凸起、北部凹陷、南部凹陷,库伦铁布克凹陷(见图1-1)。
区域分布的地层有古生界的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
中生界的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
新生界的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
古生界构成了盆地边缘及基底,主要为泥盆系,次为石炭系。
中生界是盆地中的主体沉积充填地层,白垩系和新生界地层是盆地中含煤含铀岩系——侏罗系的盖层。
2. 砂岩型铀成矿条件分析
2.1 有利的地质构造背景
白杨河地区位于古生界波状起伏基底之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新生代坳陷内,其上接受了巨厚的中、新生代沉积。
由于晚侏罗世时期和什托洛盖坳陷被整体抬高未接受沉积,使得形成于华力西晚期的中酸性富铀岩体钾长花岗岩(ξγ)、花岗闪长岩(δγ)经过长期强烈风化、剥蚀和长期的淋滤铀进而转入含铀层砂体,形成了铀的初步富集。
据以往地质调查和二维地震资料解释看,区内的构造总体是以白砾山—西利克山凸起为界,白砾山凸起以南为一宽缓的向斜构造,向斜轴走向近东西,南翼地层倾向总体向北,倾角一般为5°~10°,北翼地层倾向总体向南,倾角一般为10°~15°,该向斜构造是本区内的主体构造。
靠近盆地边缘的单斜构造斜坡带和宽缓背、向斜为盆地中铀成矿最有利的构造部位(见图1-1)。
2.2 岩性岩相条件
(1)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
分布于白砾山复式背斜的两翼,主要为河流相、浅水湖泊相、沼泽相含煤碎屑岩沉积,按岩性和岩相的差异及含煤性的不同分为上、下亚组。
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下亚组(J2xa)的中上部为主要含煤层位,底部为一层厚约35m~45m厚的灰色块状砾岩与J1sa为界,往上部为灰色、灰褐色含砾砂岩、细砂岩、灰色泥岩与炭质泥岩的韵律沉积,夹煤层,上部为灰、灰绿色泥岩夹炭质泥岩及细砂岩,夹煤层,见炭化木及植物碎片;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上亚组(J2xb)底部为一层黄灰色含泥粗砂岩夹砂砾岩。
中部为灰褐色砾岩夹细砂岩,往上为灰绿色泥岩夹褐灰色长石粗砂岩,夹煤线。
顶部为杂色泥岩夹钙质细砂岩及煤线。
(2)中侏罗统头屯河组(J2t)
分布范围明显较西山窑组小,仅见于白砾山复式背斜的南翼。
为一套河流、湖泊相基本不含煤的碎屑岩沉积。
主要岩性为土黄色、砖红色,灰绿色等杂色条带状砾岩、砂岩、泥岩夹少量煤线。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从沉积环境及岩性方面分析,存在泥——砂——泥结构。
西山窑组和头屯河组可作为区域上寻找层间氧化带型铀矿的目的层。
2.3 盆地内水动力及水化学条件
受白杨河河水的补给,第四系地层和下伏各地层赋存一定量的地下水。
该河流自西北方向往南流入白杨河水库,河流在往南径流的过程中,切割地层的同时,可沿着地表风化、构造裂隙顺层补给地下水。
持续作用的结果,在新近系、侏罗系地层中出现承压性,这样的透水岩层或构造破碎带可以接受大面积的含铀含氧地下水的地表水的渗入,且利于地下水与流经的岩石充分作用。
2.4 后生改造条件
含铀目的层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和头屯河组沉积期后,在局部地段由于早、中侏罗世时期凸起较高,未接受沉积或仅接受了厚度不大的沉积,之后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凸起进一步被抬高为剥蚀区,致使基底裸露。
晚侏罗世时期,和什托洛盖坳陷被整体抬高未接受沉积,直到白垩系时才又开始下降,在坳陷内的部分区段接受沉积。
西山窑组存在褐黄色泥岩黄灰色泥岩,头屯河组主要岩性为土黄色、砖红色,说明后生氧化现象很强烈。
2.5 气候条件
盆地古气候: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中上部为主要的含煤地层,中下部岩石颜色为灰色、灰褐色为主,上部岩石为灰、灰绿色,夹煤层,见铁化木及植物碎片,说明该时期气候温暖潮湿,第三、第四系岩石颜色为褐红色、浅黄色、黄灰色、灰白色为主,说明该时期气候为干旱半干旱。
该地区从古气候条件分析,具备形成砂岩铀煤型铀矿条件。
2.6 铀源条件充足
岩浆岩出露于白杨河地区西北部,靠近盆地边缘,中酸性岩体有钾长花岗岩(ξγ)、花岗闪长岩(δγ),铀丰度值较高,形成于华力西晚期,侵位于泥盆系地层中,构成了中新生代沉积的基底,为砂岩型铀成矿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来源。
2.7 具有有利的储矿部位
地区内从煤田地质资料分析的潜在铀矿孔、矿化孔大部分处于盆地宽缓向斜的南翼斜坡带部位,地层产状北倾,角度一般5°~10°。
虽然倾斜坡度不大,但地下水仍然沿透水砂岩层向盆地中心渗透流动,容易形成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
含铀目的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和头屯河组,该组地层为河流相、潜水胡泊相、沼泽相沉积,有利于铀的迁移富集。
3. 结论
白杨河地区具有优越的砂岩型铀矿床成矿地质条件。
外围分布有富铀花岗岩体和花岗闪长岩体,是盆地内铀成矿作用的重要铀源提供者。
含铀目的层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头屯河组以河流相、湖泊相沉积为主,砂体富含还原剂,为古河谷型铀矿成矿作用奠定了成矿条件。
西山窑组和头屯河组沉积期后,晚侏罗世时期,和什托洛盖坳陷被整体抬高未接受沉积,直到白垩系时才又开始下降,在坳陷内的部分区段接受沉积,并伴有长期的干旱气候环境,使本区目的层遭受了较强的氧化作用,多个地区形成了潜水—层间氧化带,有利于铀的富集。
参考文献:
[1] 新疆地质矿产局.新疆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2] 林双幸.新疆准噶尔盆地北西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形成条件分析[M]铀矿地质,1997.
[3] 林双幸.准噶尔盆地北部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形成条件分析[M]铀矿地质,2000
[4] 黄世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形成条件及找矿判据[M]铀矿地质,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