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例描述
- 格式:docx
- 大小:50.73 KB
- 文档页数:10
用例“登录学生管理系统”的描述用例名称登录学生管理系统标识符UC2129用例描述当一个学生用户输入账号密码的时候就是这个用例的开始。
它处理处理有关学生用户能否登录系统的问题,当审查完成学生登录进入系统或者是出现错误返回其他界面的时候,该用例就结束了参与者学生,学生管理系统优先级 1状态通过审查前置条件 1.该学生的基本信息已经注册并录入学生管理系统;2.学生管理系统已经被建立;后置条件学生进入系统基本操作流程 1.学生打开登录系统界面并输入姓名学号密码等基本信息;2.系统检验该学生是否已经注册,若已经注册完成,则打开该学生的管理界面;若没有注册,则提示“无此用户信息,请先注册”;可选操作流程 1.学生输入密码错误,系统提示“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2.学生的账号未注册或者已经被系统删除,系统提示“无此用户信息,请先注册”;3.学生管理系统出现错误或者正在处于更新维护中,系统提示“当前不可访问学生管理系统,请稍后再试”;被泛华的用例无被包含的用例无被扩展的用例无修改历史记录张华,定义用例描述,2013年3月14号张华,定义可选操作流程,2013年3月15日: StudentTeachingSys: SystemDataBase 1: Enter the Student ID and the Name2: Check the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3: Return results4: Show whether can log in5: Call student-related information6: Return the message 7: Display system screen8: Modify the student login records。
用例图和用例描述设计实例作者:ephyer 发表时间:2004-09-09 1 8:01:35更新时间:2004-09-09 1 8:01:35浏览:1954次主题:电脑技术评论:0篇地址:202.19 7.75.*:::栏目:::•Thinking in java 学习笔记•JA VA基础知识•UML•软件设计师•其他类别这里用我开发的一个家教网站来简单的分析用例图的画法和用例描述的写法。
这个网站我用UML完整的分析一下,以下我提取了用例图和用例描述的部分。
这个家教网站分为前台客户系统和后台管理系统。
前台客户系统的用例图如下:后台管理系统用例图如下:对于用例描述,篇幅有限,我在这里只列了后台管理系统中的网站公告发布这个用例的描述。
如下:用例名称:网站公告发布用例标识号:202参与者:负责人简要说明:负责人用来填写和修改家教网站首页的公告,公告最终显示在家教网站的首页上。
前置条件:负责人已经登陆家教网站管理系统基本事件流:1.负责人鼠标点击“修改公告”按钮2.系统出现一个文本框,显示着原来的公告内容3.负责人可以在文本框上修改公告,也可以完全删除,重新写新的公告4.负责人编辑完文本框,按“提交”按钮,首页公告就被修改5.用例终止其他事件流A1:在按“提交”按钮之前,负责人随时可以按“返回”按钮,文本框的任何修改内容都不会影响网站首页的公告异常事件流:1.提示错误信息,负责人确认2.返回到管理系统主页面后置条件:网站首页的公告信息被修改注释:无四.总结其实用例建模并不是这么简单,它涉及到的知识还有很多,我这里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下,希望对初学UML建模的同学有所帮助。
上一篇下一篇展开所有评论发表评论推荐转载写信问候返回目录快速返回我的百宝箱用例名称:用户登录用例标识号:01参与者:管理员、普通用户简要说明:参与者输入用户名、密码以及验证码,系统进行验证后,合法者登录系统,否则提供拒绝登录系统。
前置条件:参与者已经打开系统的登录页面(login.jsp)基本事件流:1.参与者在用户名输入框里输入用户名2.在密码框里输入密码3.密码框下方显示验证码,验证码由4位数字构成,用户按原样输入验证码。
发布评论用例描述
以下是发布评论的基本用例:
1. 用户在网站上发布了一条评论:
- 评论内容:用户以文本形式撰写的评论内容
- 标题:评论的标题(可以是自拟)
- 链接:评论的链接(可以是非官方的)
- 时间戳:评论发布的时间
2. 管理员打开了该评论:
- 评论内容:管理员以文本形式审查的评论内容
- 标题:管理员自拟的标题
- 链接:评论的链接(如果可用)
- 时间戳:评论发布的时间
3. 管理员删除了该评论:
- 评论内容:管理员以文本形式审查的评论内容,然后选择“删除”选项,将该评论从用户的的评论列表中删除
- 标题:管理员自拟的标题
- 链接:评论的链接(如果可用)
- 时间戳:评论发布的时间
4. 管理员修改了该评论:
- 评论内容:管理员以文本形式审查的评论内容,然后选择“修改”选项,将该评论的文本内容、标题、链接和时间戳进行修改
- 其他选项:管理员还可以选择对评论的其他内容(如作者、日期
等)进行修改
- 标题:管理员自拟的标题
- 链接:评论的链接(如果可用)
- 时间戳:评论发布的时间
5. 用户看到了该评论并被感动了:
- 用户收到了一条回复,该评论是对其回复的一部分
- 用户可以根据评论中的建议和意见做出更好的决定
- 用户的回复评论与其他评论和回复进行了关联,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和见解。
用例描述模板内容
以下是 9 条用例描述模板内容:
1. 嘿,你知道不,当你要描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像讲故事一样!比如说,“我今天出去买菜,哇,那菜市场人多得像蚂蚁开会!”看到没,就这样简单直接,把事情说明白了。
2. 哎呀呀,咱就说如果你要写一个使用某个工具的用例,可以这样呀,“我拿起那把剪刀,就跟拿起了我的秘密武器似的,喀嚓喀嚓就把纸剪开啦!”这多生动形象啊。
3. 哇塞,要描述一个人的行为时,可以这么说呀,“他吃饭的样子,简直就像一头饿了好几天的狼!”这不是很容易让人懂嘛。
4. 嘿,当你写一个流程的时候,像这样,“我先打开冰箱门,然后像在找宝藏似的找我想吃的东西。
”是不是很清楚呢?
5. 哟呵,比如说要描述一个场景,“那个房间暗得跟晚上没开灯一样!”这样一说,大家一下子就有画面感了呀。
6. 你想想看啊,要是描述一个人的心情,“我当时开心得就像中了彩票一样!”简洁明了还有感觉。
7. 哇哦,像描述一个动作,“她跳舞的姿势,就像蝴蝶在花丛中飞舞!”是不是很妙呀。
8. 哎呀,当你要描述一个现象的时候,“那雨下得跟倒水似的!”这样多形象呀。
9. 好啦,总之呢,用例描述就是要让别人一听就懂,就像我举的这些例子一样,简单又有趣,大家肯定都喜欢呀!。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报告班级:信管1001学号:20100598姓名:王勇一、图书管理系统用例图1.1、图书管理系统用例图根据平常自己去图书馆的经历,简单绘制了图书馆的用例图,其中包括学生借书、还书、交罚金的功能,以及管理员处理还书、更新图书、读者信息邓等功能。
1.2、图书管理系统用例描述变异点:补充说明:二、图书管理系统类图2.1、实体类图因为存在图书,所以才会有读者借书,借书会因为图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借书与图书是依赖关系。
2.2、边界类图查询页面、借书页面、还书页面、更新图书信息页面、更新读者信息页面、处理还书页面都是在登陆页面后选择的业务,所以属于普通关联关系。
由于版本问题,选择边界和控制类,图形无法改变,只能在图形上用单词“boundary”标出。
望老师见谅。
2.3、控制类图处理罚金是处理还书过程中的一个任务,所以是一种组成关联关系三、图书管理系统时序图3.1、读者查询借阅记录时序图、图书馆数据库中存有读者的借阅记录。
3.2、读者登录时序图3.3、读者还书时序图管理员处理还书时存在图书过期和没有过期两钟情况,所以会返回两种信息。
3.4、读者借书时序图3.5、管理员处理还书时序图读者还书过程中也会存在两种情况,一种图书过期,一种没有过期。
3.6、管理员更新读者时序图3.7、管理员更新图书时序图四、图书管理系统协作图4.1、读者查询借阅记录协作图4.2、读者登录协作图4.3、读者还书协作图图书返回个处理还书有两种可能一是“4:没有过期”二是“7:过期”;当返回“4:没有过期时”系统执行5、6;当返回“7:过期”时系统执行8、94.4、读者借书协作图4.5、管理员处理还书协作图图书返回个处理还书有两种可能一是“4:没有过期”二是“7:过期”;当返回“4:没有过期时”系统执行5、6;当返回“7:过期”时系统执行8、94.6、管理员更新读者协作图4.7、管理员更新读者协作图五、图书管理系统组件图当读者借书时,分两个过程,一个是图书的过程,一个是图书信息的过程。
牡一中2018级高一学年下学期4月考试历史试题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1.《白虎通》记载:“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是()A.种植经济的出现B.采集经济的出现C.渔猎经济的出现D.畜牧经济的出现2.《诗经》云:“千耦其耘。
”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上述现象变化主要得益于()A.土地私有制确立B.铁犁牛耕的运用C.赋税制的改革D.井田制度的瓦解3.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动力经历了由人力到畜力、再到利用自然力的过程。
下列农业生产工具最能体现与农业生产动力发展过程相一致的是()①牛耕②翻车③筒车④水排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
”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
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
这反映了古代农业()A.需要大量劳力B.适时增加肥力C.善于积累经验D.提倡精耕细作5.《新全球史》载:“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
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
”对“这项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缓解了政府的财政问题 B.有利于社会的稳定C.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 D.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6.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小农经济非常脆弱B.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C.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D.小农经济有顽强的生命力7.元代著名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登录用例设计一、概述登录是一个常见的功能,用户必须先登录才能使用系统的其他功能。
因此,设计一个完善的登录用例非常重要。
二、用例描述1. 用例名称:登录2. 角色:用户3. 前置条件:用户已经注册账号并获得了用户名和密码。
4. 后置条件:用户成功登录进入系统。
5. 基本流程:(1)用户打开系统的登录页面。
(2)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3)用户点击“登录”按钮。
(4)系统验证用户名和密码是否正确。
(5)如果验证通过,系统跳转到首页并显示欢迎信息;否则,提示用户重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6. 扩展流程:(1)如果用户名或密码为空,则提示“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并返回第二步。
(2)如果用户名不存在,则提示“用户名不存在,请重新输入”并返回第二步。
(3)如果密码错误,则提示“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并返回第二步。
三、用例场景假设有一个在线购物网站,以下是不同情况下的用例场景。
1. 正常情况下的场景:(1)小明打开网站的登录页面;(2)小明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3)小明点击“登录”按钮;(4)系统验证通过后跳转到首页,并显示欢迎信息。
2. 用户名为空的场景:(1)小红打开网站的登录页面;(2)小红未输入用户名,只输入了密码;(3)小红点击“登录”按钮;(4)系统提示“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5)小红返回第二步重新输入用户名。
3. 用户名不存在的场景:(1)小王打开网站的登录页面;(2)小王输入错误的用户名和正确的密码;(3)小王点击“登录”按钮;(4)系统提示“用户名不存在,请重新输入”;(5)小王返回第二步重新输入正确的用户名。
4. 密码错误的场景:(1)小张打开网站的登录页面;(2)小张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错误的密码;(3)小张点击“登录”按钮;(4)系统提示“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5)小张返回第二步重新输入正确的密码。
四、用例优化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可以对用例进行优化。
以下是几个优化建议:1. 记住密码:在登录界面添加一个“记住密码”的选项,让用户可以选择是否保存自己的账号信息,下次登录时不需要再次输入账号信息。
用例描述的三种形式以《用例描述的三种形式》为标题,用例描述(Use Case Description)是软件工程中常用的一种工具,是详细描述一定的联系性的用例(use cases)的文档。
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需求,并且在实现的过程中正确的重点放在最重要的功能上而不是浪费时间在整体范围外的需求。
一般来说,用例描述可以分为三种形式:简单描述、标准描述和详细描述。
1.单描述:简单描述又叫高层描述,它是最轻量级的用例描述,通常只需几行文字就可以描述清楚用例的核心功能。
它不需要复杂的文字和技术性的说明,它是最一般化的,只需要一个概括性的句子就可以把整个用例的主要内容全部概括出来。
2.标准描述:标准描述又称为中等层次描述,它比简单描述深入得多,它将系统的具体要求和目标细化,更多的关注用户行为,并且还包括了用例可能的异常处理,和输出的结果。
而且它包含了更多的技术性和详细的描述,因此可以满足更多的需求,对于程序的开发也更有参考价值。
3.细描述:详细描述又称为低层次描述,它就像一首歌的每个旋律,它更加详细到每一个可能的操作,并且做到不遗漏。
它甚至包括了每个步骤之间的可能事物,可以提供开发人员详细的指导,而不用一遍又一遍地浪费时间在发现问题上。
用例描述的三种形式都有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特点,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需求只适合特定的形式来进行描述,比如说,一些复杂的需求就应该使用标准或详细的描述,而简单的需求则可以使用简单的描述。
但不管用什么形式来描述,最重要的还是要明白用户的需求,因为无论是采用哪种描述形式,所有的用例描述都是要服务于其目的:搞清楚用户的需求。
此外,不论是哪种用例描述,在写作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项,首先,要有一个精确的定义,确保用例的范围和功能清楚;其次,要非常细致,写出每一个细节,以确保不遗漏任何可能的情况;最后,也要具备良好的可读性,这样才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被理解,以达到它的本质目的。
1.教师信息的维护:
该用例提供管理员对教师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功能,以便实现对教师信息的维护。
1.1教师信息维护流程图:
管理员操作系统响应和界面展现数据库操作
2.学生信息的维护:
此用例为教师提供方便的管理,也可以维护学生信息,便于教师查询学生信息。
2.1学生信息维护的流程图:
用户操作系统响应和页面展现数据库操作
2.2用例
3.学生成绩的维护
该用例实现了维护学生成绩,也可以便于老师查询与管理
3.1学生成绩维护的流程图:
用户操作系统响应与页面展现数据库操作
4.成绩排名:
用来存放学生成绩信息
4.1流程图:
用户操作系统响应和页面展现数据库操作
5.查询学生信息:5.1流程图:
6.查询个人成绩:
用来方便学生查询成绩
6.1流程图:
用户操作系统响应和页面展现
7.密码维护:
实现对教师、学生信息的维护7.1 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