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系统基础知识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4
现代农业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以下哪种作物不是粮食作物?()A. 小麦B. 棉花C. 水稻D. 玉米答案:B解析:棉花属于经济作物,小麦、水稻、玉米是常见的粮食作物。
2. 现代农业中,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措施是()A. 扩大耕地面积B. 合理轮作C. 减少施肥D. 增加灌溉答案:B解析:合理轮作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3. 以下哪种肥料属于复合肥?()A. 尿素B. 碳酸氢铵C. 磷酸二铵D. 氯化钾答案:C解析:磷酸二铵含有氮和磷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
4. 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不包括()A. 铁B. 氮C. 磷D. 钾答案:A解析: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铁是微量元素。
5. 绿色食品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农药是()A. 生物农药B. 低毒农药C. 高毒农药D. 植物源农药答案:C解析:高毒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大,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禁止使用。
6.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 保护生态环境B. 提高农产品产量C. 增加农民收入D. 推广农业新技术答案:A解析:保护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7. 以下哪种灌溉方式最节水?()A. 漫灌B. 喷灌C. 滴灌D. 沟灌答案:C解析:滴灌可以将水直接送到作物根部,是最节水的灌溉方式。
8. 土壤中最主要的成分是()A. 矿物质B. 有机质C. 水分D. 空气答案:A解析:矿物质是土壤中最主要的成分。
9. 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是()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染色体变异D. 自然选择答案:B解析:杂交育种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将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
10. 以下哪种农业机械主要用于耕地?()A. 收割机B. 播种机C. 拖拉机D. 旋耕机答案:D解析:旋耕机主要用于耕地作业。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不包括()A. 色谱法B. 光谱法C. 生物鉴定法D. 目测法答案:D解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常用的是科学准确的方法,如色谱法、光谱法、生物鉴定法等,目测法不准确。
2023最新农业系统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根据您的要求,我整理了以下农业系统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供您参考:农业系统基础知识1. 农业系统的定义是什么?答案:农业系统是指农业生产中各种农业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2. 农业生产要素包括哪些?答案:土地、劳动力、资本和管理技术。
3. 请简要描述农业系统的生产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案:土地提供种植和养殖的场所;劳动力进行耕种、种植、养殖和管理;资本用于购买农业设备和投资农产品加工等;管理技术则是指合理规划和组织农业生产过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1. 农业资源包括哪些方面?答案: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植物资源等。
2. 农业生产对环境有哪些影响?答案:农业生产可能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等环境问题。
3. 请列举一些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的措施。
答案: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科学施肥、合理用药、农作物轮作、生态农业等。
农业技术与创新1. 列举几种常见的农业技术创新。
答案:精准农业技术、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智能农机、温室技术等。
2. 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答案:创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经济与管理1. 农业经济的特点是什么?答案:农业经济的特点包括剩余农业人口、农产品定价受市场波动影响等。
2. 农业经济管理的核心是什么?答案:农业经济管理的核心是科学合理的农业市场运作和农产品供求平衡。
以上是部分2023最新农业系统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请您参考使用。
注: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需结合实际内容进行判断。
以上。
______镇______村姓名_______得分_____农业基础知识考试题一、填空(每题4分,共40分)1、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和侧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顶芽旺盛生长时,会抑制侧芽生长。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顶芽停止生长,一些侧芽就会迅速生长。
这种顶芽优先生长,抑制侧芽发育现象叫(顶端优势)。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根据土壤肥沃程度等情况种植适当(密度)的植物。
4、微量元素肥料可作基肥、种肥或追肥施用。
为节省肥料,提高肥效,通常采用条施或(穴施)方法。
一般亩用量1—2公斤。
土壤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有一定的后效,需隔年施用。
5、经过加工造粒的复合肥比粉末肥分解缓慢、不易流失和挥发、肥效持续时间长,宜做(底肥)使用。
复合肥不宜用于苗期肥和中后期肥,以免作物贪青徒长。
6、叶面施肥吸收见效快、养分利用率高、能迅速改善作物(养分)供应状况。
腐殖酸类、氨基酸类叶面肥还能增强作物抗逆性,明显改善产品品质。
7、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新技术是将(秸秆还田)、免耕和轻型栽培三者的优点充分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组装形成配套的新技术8在除草剂的分类上,根据使用方法分为茎叶处理剂和土壤封闭处理剂;根据其作用方式分为选择性和(灭生)性两类;根据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性分为触杀型除草剂和传导型除草剂;根据化学成分分为磺酰胺类除草剂及苹果酸类除草剂等等。
9、我国农药现在使用最多的剂型是(乳油)、可湿性粉剂、粒剂、水剂、烟剂等,每种农药可以加工成几种剂型,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10、(化学)灭鼠是指选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杀鼠剂拌成毒铒,用毒铒杀灭害鼠的方法。
是现在应用最为广泛,操作简单、工效高、见效快、灭效好、投资少的杀鼠方法。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循环农业就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
我国传统农业采用的是一种( A )的循环生产方式。
农业基础考试题库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是指利用动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以下哪项不是农业的范畴?A. 种植业B. 畜牧业C. 渔业D. 工业答案:D2. 我国农业的三大产业部门包括:A.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B. 种植业、林业、渔业C. 种植业、畜牧业、渔业D. 种植业、林业、矿业答案:C3. 以下哪种作物不属于粮食作物?A. 小麦B. 玉米C. 大豆D. 棉花答案:D4. 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国策是:A. 科教兴国B. 可持续发展C. 农业现代化D. 节约资源答案:B5. 农业生态系统中,以下哪项不是生物成分?A. 农作物C. 土壤D. 化肥答案:D6. 农业机械化是指:A. 用机械代替人力进行农业生产B. 用机械代替畜力进行农业生产C. 用机械代替人力和畜力进行农业生产D. 用畜力代替人力进行农业生产答案:C7. 以下哪项不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A. 生产规模化B. 管理信息化C. 经营集约化D. 劳动力密集化8. 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A. 增加粮食产量B. 提高农业效益C. 增加农业投入D. 扩大耕地面积答案:B9.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环境效益答案:B10. 以下哪项不是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A. 基因工程B. 细胞工程C. 酶工程D. 纳米技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我国农业的主要特点包括:A. 地域广阔B. 资源丰富C. 人口众多D. 农业基础薄弱答案:ABCD12. 农业的三大支柱产业包括:A. 种植业B. 畜牧业C. 林业D. 渔业答案:ABD13.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包括:A. 农业机械化B. 农业信息化C. 农业产业化D. 农业生态化答案:ABCD1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A. 经济效益优先B. 资源可持续利用C. 生态环境保护D. 社会公平答案:BCD15. 农业生物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A. 基因工程B. 细胞工程C. 发酵工程D. 酶工程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农业生态系统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包括()A 农作物B 家畜C 野生动物D 农民2、以下哪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影响较小()A 土壤保持B 气候调节C 文化传承D 水分涵养3、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特点是()A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 双向流动、逐级递增C 单向流动、逐级递增D 双向流动、逐级递减4、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属于生物防治方法的是()A 使用农药B 引入天敌C 深耕土地D 燃烧秸秆5、以下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A 减少化肥使用B 增加农田面积C 保护生物多样性D 合理利用水资源6、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碳循环主要通过()进行。
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 蒸腾作用和降水C 分解作用和合成作用D 吸收作用和排泄作用7、轮作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A 提高土壤肥力B 增加作物产量C 减少病虫害D 以上都是8、以下哪种农业活动对土壤结构破坏较大()A 免耕法B 深耕法C 间作D 套种9、生态农业的核心思想是()A 高投入、高产出B 资源最大化利用、环境最小化影响C 单一作物种植D 依赖化学肥料和农药10、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流特点是()A 快速、准确B 缓慢、模糊C 多样、复杂D 单一、简单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农业生态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要素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
2、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层次。
3、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氮素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途径损失。
4、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循环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类型。
5、生态农业中常见的生态工程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农业系统笔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A. 土壤B. 植物C. 动物D. 工厂2. 农业机械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A. 农产品质量B. 农业生产效率C. 农业劳动力数量D. 农业土地面积3. 绿色革命主要指的是:A. 农业机械化B. 农业信息化C. 农业生物技术D. 农业可持续发展4. 以下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钾肥C. 磷肥D. 堆肥5. 农业灌溉中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是:A. 漫灌B. 喷灌C. 滴灌D. 渗灌6.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生态效益D. 环境效益7.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A. 基因工程B. 细胞工程C. 组织培养D. 机械化耕作8.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A. 单向的B. 可逆的C. 双向的D. 循环的9. 农业机械化可以减少:A. 劳动力成本B. 土地成本C. 种子成本D. 肥料成本10. 农业信息化的主要作用是:A. 提高农产品价格B.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C. 增加农业劳动力D. 扩大农业土地面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A. 土壤B. 植物C. 动物D. 微生物2. 农业机械化可以带来以下哪些好处?A. 提高生产效率B. 降低生产成本C. 增加农产品质量D. 减少农业污染3. 绿色革命的成果包括:A. 农作物产量的显著提高B.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C. 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D. 农业劳动力的减少4. 以下哪些是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A. 基因工程B. 细胞工程C. 组织培养D. 机械化耕作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A. 经济效益最大化B. 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C. 环境保护D. 社会公平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
2. 农业机械化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但同时也需要________的投入。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一、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试题库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特点?()A. 集约化经营B. 精细化管理C. 小农经济D. 规模化生产2. 我国农村土地实行哪种制度?()A. 国有制B. 集体所有制C. 私有制D. 混合所有制3.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粮食作物?()A. 棉花B. 油菜C. 小麦D. 蔬菜4. 以下哪种农业技术对提高农业产量具有重要作用?()A. 品种改良B. 化肥施用C. 农药使用D. 灌溉技术5. 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是什么?()A. 农业科技创新B. 农业产业化经营C. 农业机械化D. 农业信息化二、判断题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A. 正确B. 错误7. 农村土地流转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A. 正确B. 错误8. 我国农业发展应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A. 正确B. 错误9. 农业保险是农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
()A. 正确B. 错误10. 农村电商有助于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
()A. 正确B. 错误三、填空题11. 我国农业发展的“八字宪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部分。
13.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_____、______、______的土地制度。
14.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15. 简述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16. 简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C4. A5. A二、判断题6. A7. A8. A9. A10. A三、填空题11. 土、肥、水、种、密、保、管、工12. 科技创新、技术转化、产业升级、政策支持13. 权属清晰、流转顺畅、管理规范14. 市场导向、企业主导、农民参与四、简答题15. 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农业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的组成部分?A. 种植业B. 林业C. 畜牧业D. 制造业答案:D2. 我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 旱作B. 水稻种植C. 畜牧业D. 混合耕作答案:D3. 以下哪种作物不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A. 小麦B. 玉米C. 高粱D. 棉花答案:D4.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机械化B. 信息化C. 化学化D. 手工化答案:D5. 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A. 增加耕地面积B. 提高单产C. 增加农业劳动力D. 减少农业投入答案:B6.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政治效益答案:B7. 农业生态系统中,以下哪项不是生物组成部分?A. 农作物B. 土壤微生物C. 害虫D. 化肥答案:D8. 我国农业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A. 热带雨林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寒带气候D. 地中海气候答案:B9. 农业机械化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农业劳动力B. 提高劳动效率C. 降低农业成本D. 增加耕地面积答案:B10. 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方式不包括?A. 现场示范B. 网络教学C. 口头传播D. 实验研究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我国农业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哪些?A. 地域辽阔B. 气候多样C. 资源分布不均D. 农业技术落后答案:ABC2.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A. 机械化B. 信息化C. 化学化D. 生物技术答案:ABCD3.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政治效益答案:ABC4. 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A. 农作物B. 土壤微生物C. 害虫D. 化肥答案:ABC5. 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包括?A. 增加耕地面积B. 提高单产C. 增加农业劳动力D. 减少农业投入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农业生产中什么是农作物的“三产”?A. 种子生产、种植生产和销售生产B. 种子生产、种植生产和加工生产C. 种子生产、种植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答案:B. 种子生产、种植生产和加工生产2. 下列哪种农作物属于禾本科?A. 玉米B. 大豆C. 葵花答案:A. 玉米3. 农作物的播种方式有哪些?A. 直播B. 种植C. 插秧答案:A. 直播、C. 插秧4. 下列哪种作物不属于粮食作物?A. 小麦B. 水稻C. 葡萄答案:C. 葡萄5. 农业生产中,下列哪种虫害是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A. 田螺B. 蝗虫C. 瓢虫答案:B. 蝗虫二、填空题1. 农业生产中,大部分农民使用的灌溉方式是[ ]。
答案:人工灌溉2. 农田中鱼池种养是农田的“[ ]”措施。
答案:多功能3. 农作物的生长受到的气候因素包括[ ]、[ ]和[ ]。
答案:温度、光照和降水4. 农作物的[ ]是指作物在一定面积内单株或单位面积的产量。
答案:单产5. 农产品包括[ ]、[ ]和[ ]等。
答案:粮食、蔬菜和水果三、简答题1. 解释农业的现代化和现代农业的区别。
答:农业的现代化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和生产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过程。
而现代农业则指农业生产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手段和现代农业工程技术,实现农产品的高产、高效、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形态。
2.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什么?答: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土地管理体制,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和流转权,提高农村土地使用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供给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加强农业创新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支撑和提高农民收入等。
农业基础知识试题一、选择题1. 农业是人类最早的产业起源之一,其主要目的是()。
A. 生产粮食和农产品B. 提供就业机会C. 探索自然界的规律D. 保护生态环境2. 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包括()。
A. 劳动力和资金B. 土壤和水C. 阳光和空气D. 农药和化肥3. 农作物的生长受()等因素的影响。
A. 温度、光照和水分B. 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C.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D. 种子的选择和病虫害防治4. 下列哪种动物不属于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家畜?A. 猪B. 鸡C. 狗D. 牛5. 农业生产中,合理的耕作措施可以()。
A. 提高土壤质量B. 提高农作物产量C. 防止水土流失D. 保护生态环境二、判断题1. 农业生产只包括种植业,不包括畜牧业和渔业。
对∕ 错2. 农作物种子的选择不影响农业生产的结果。
对∕ 错3. 种植有机农作物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环境友好。
对∕ 错4. 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
对∕ 错5. 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对∕ 错三、简答题1. 请简述农作物的生长必备条件。
2. 解释土壤肥力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3. 请列举两种常见的农业病虫害,并简述防治措施。
四、应用题某地农田的土壤pH值为5.5,属于酸性土壤。
农民想要在这片田地上种植小麦,但根据小麦的生长要求,土壤的pH值应该在6.0-7.5之间。
请回答以下问题:1. 这片土壤是否适合种植小麦?为什么?2. 如果不适合种植小麦,应该如何调整土壤pH值?五、综合题某农民种植了一批西红柿,但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变黄,果实发育不良。
解答以下问题:1. 这批西红柿可能存在哪些问题?2. 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以上是农业基础知识试题,希望对您的学习和了解农业有所帮助。
一、选择填空。
(每题2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农业推广以()为主。
A、行政督导
B、民间互助
C、朝廷拨款
D、民间结社
2、农业创新指农业领域内各方面的()。
A、新材料、新化肥、新机械、新技术的总称
B、新市场、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新知识、新信息的总称
C、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信息的统称
D、科技成果
3、造成农业创新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A、各种“磨损”
B、推广方法不当
C、市场变化
D、推广体系不健全
4、科技成果转化后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节本增效指()。
A、节省成本即增加了效益
B、既增加单位产量又节省了成本
C、节省了成本同时主要增加了生态效益
D、节省了成本同时主要增加了社会效益
5、情感是人的一种重要的()。
A、心理过程
B、个性倾向性
C、个性心理特征C、行为
6、农民群体行为的参与性改变方式适用于()。
A、文化、科技、组织水平较低下的群体
B、整体素质较高、组织工作较好的群体
C、对推广人员信任度高的群体
D、经济条件好的群体
7、目光语和体态语属于()。
A、非语言沟通中的无声沟通
B、辅助性言语沟通
C、类语言沟通
D、有声沟通
8、农业推广体系是()。
A、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服务方式和人员管理制度的总体
B、各级农业推广机构的总体;
C、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服务方式和人员的总称
D、农业推广机构的设置方式
9、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结构指()。
A、个体和群体素质诸要素的结合方式
B、农业推广人员个体素质诸要素的结合方式
C、一个推广单位人员群体的素质诸要素结合方式
D、各种知识和能力的结合方式
10、下列三项选择中()项属于灵活运用推广程序的情况
A、资金充足时、某项新技术可在发达地区直接推广
B、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实用技术与先进经验,经
宣传可在同类地区直接推广
C、当地科研单位经审定的新品种
D、农业推广体系健全
11、下列中()是联产提成,定产定酬和联效联质三种技术
承包类型合同的要点之一。
A、承包方的责任
B、订立产量指标
C、如何测定实际产量
D、三大效益指标
12、为引起农民重视与注意,运用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反复
传播适合当地的科技信息,一般适合()。
A、感兴趣阶段
B、初始阶段
C、准备试用阶段
D、推广阶段
13、()是成果示范的基本要求之一。
A、示范目标必须与农民利益和社会利益两者都一致
B、农民亲自操作
C、操作为主讲解为辅
D、示范对象的经济条件好
14、可行性论证是农业推广文体中()的一种。
A、应用文
B、论文类
C、报告类
D、科普与综述
15、科技广告的写作要点是()。
A、时效性与简洁性
B、形象性与真实性
C、科学性与真实性
D、形象性与简明性
参考答案
答:
1、A
2、C
3、A
4、A
5、A
6、B
7、A
8、A
9、A10、B
11、C12、B 13、A14、C15、C
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30 分)
1、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第二大特点是()与()、()归入政府的不同部门管理。
2、在S 型扩散曲线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和()。
3、技术的经济上限指某项技术成果应用后,单位面积所获得的()。
4、农民心理定势的重要类型之一——刻板效应指(),包括()。
5、需要理论的中心论点是()引发(),()支配()。
6、根据B=f(P, E) 公式,农民行为受()和()共同影响。
7、农业推广沟通分为()、()、()和()四大类型。
8、有声沟通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和()。
9、高层农业推广组织的职能以()为主,基层推广组织的职能以()为主。
10、农业推广方式是农业推广体系开展推广工作的()或(),它体现了推广体系的()思想和()原则。
11、“既开方又抓药”是()类推广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
12、方法示范实施过程中的小结可以重复重点,但不要加入(),不要用()代替结论。
参考答案
答:
1、农业推广,农业教育,农业科研
2、起始传播势,进入扩散发展期的时间,达到最大扩散速率的时间
3、最高纯收入(利润)
4、人们大脑中对某一类人或事物的固定印象,某些偏见影响了正确的认知
5、需要,动机,动机,行为
6、个人特性,外界影响
7、人际沟通,大众传播,组织沟通,非语言沟通
8、辅助性语言沟通,类语言沟通
9、管理与监控,反馈与执行
10、基本组织形式,途径,基本指导,策略
11、技物结合
12、新内容,操作
三、判断对错。
(每题 2 分,共10 分)
1、新品种、新化肥、新农药、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有生产指导意义的新理论都属于农业创新。
()
2、某些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属于非物化技术成果。
()
3、能否正确估计农业推广项目的期望值,是由农业推广人员
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决定的。
()
4、“下达有关推广项目”一般是地市级以上农业机构和
人员的职责。
()
5、“大众传播法的含义”主要指组织农民收听广播和看电视。
()
参考答案
答:
1、√
2、√
3、√
4、√
5、×
四、问答题。
(30 分)
1、如何理解和评价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不必重复叙述其塔图内容)。
(9 分)参考答案
答: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强调了三个基本观点。
(1)人是有需要的动机,其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的东西,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
(2)人的需要都有其轻重的层次,一旦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另一种需要又出现,又需要满足;
(3)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层次划分为五级。
他认为在特定时刻中,人的一切需要如果都未得到满足,那么最主要需要的满足就比其他层次需要的满足更为迫切,即只有排在前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产生更高一层次的需要。
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正确的,符合一般规律,但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人的精神世界对行为的特殊作用,例如,我们的革命先辈,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连生存的需要都置之不顾,而为了理想和信仰,为了后代,为了解放他人而追求更高的需要。
2、说明非语言沟通中无声沟通的各种具体形式。
(9 分)参考答案
提示:
解答该题时应具体说明无声沟通四种主要具体形式——目光语、体态语、装饰语和时空环境的含义,这需说明目光语的五种作用;体态语中手势的动作变化;七种面部表情,体态与人体触摸的含义;时空环境中时间、空间距离、座位安排等的具体意义。
3、简述我国农业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
(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