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化学复习-物质组成的表示(讲练)
- 格式:doc
- 大小:125.50 KB
- 文档页数:7
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训练1物质的组成和构成1.豆类和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
这里的“铁和锌”是指()A.分子B.原子C.元素D.非金属2.下列选项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由这种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A.FeB.N2C.2MgD.Na+3.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A.镒、钛B.氩、金C.铅、伯D.氯、汞4.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
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B.质量相同C.电子数不相同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5.小雨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如下:①3个锌原子:3Z N;②两个氢分子:2H2;③两个氢氧根离子:2OH-;④结构示意图•,对应的粒子:Mg2+;⑤氯化亚铁的化学式:FeCl2;⑥-2价的氧元素:O2-。
其中正确的有()A.②③⑤B.①⑤⑥C.②③④D.①③⑤6.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如图所示X、Y元素能组成X2Y型化合物7.硒酸(H2SeO4)及其盐用于镀微裂纹铭电解液中,在H2SeO4中,硒的化合价为()A,+2 B.+4C.-2D.+68.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镒离子是细胞内的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镒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25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5D.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 g9.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甲图乙A.由图甲可知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gB.锂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金属锂能与02反应生成Li2O3C.x=8时,图乙表示氩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x=7时,图乙所示原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Cl-10.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 l4O3N2),茶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中考总复习:物质组成的表示——化学式与化合价(基础)【考纲要求】1.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和读法;掌握化学式所表达的意义。
2.了解化合价的含义,能运用化合价规律书写化学式或计算化学式中某元素的化合价。
3.能应用化学式进行相关计算,从量的角度理解物质组成。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化学式1.化学式的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化学式的意义:化学式的意义以CO2为例说明宏观上表示一种物质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表示组成元素的质量比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m (C)∶m (O)=3∶8微观上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表示该物质的构成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比n (C)∶n (O)=1∶23.化学式的读写方法:物质类型化学式的写法化学式的读法单质金属元素名称:Fe——铁稀有气体“某气”:He——氦气非金属固态元素名称:S——硫气态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一小数字表示。
如:氧气——O2、氮气——N2、臭氧——O3“某气”:O2——氧气化合物氧化物氧元素符号在后,另一元素符号在前。
如:CO2、CuO等从后向前读作“氧化某”,如:CuO——氧化铜;有时需读出原子个数,如:Fe3O4——四氧化三铁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非金属元素符号在后,金属元素符号在前。
如:ZnS、KCl等从后向前读作“某化某”,如:ZnS——硫化锌;有时需读出原子个数,如:FeCl3——三氯化铁【要点诠释】铁——Fe用元素符号表示氦气——He硫——S1.当表述物质组成和构成时要“宏观对宏观”“微观对微观”“个数对个数”。
如CO 2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个CO 2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也可简单记忆为“见分子用原子,不见分子用元素”。
2.化学式书写规则:书写步骤可概括为:正左、负右、标价、化简、交叉、检查。
第十讲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周期表一、考点梳理知识点一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1)定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3)性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分子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同。
(4)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探究a.实验装置:b.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烧杯A中的溶液变红c.解释:烧杯B中浓氨水有挥发性,氨分子运动到烧杯A中与水反应生成了氨水,氨水呈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d.实验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2.原子(1)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即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2)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性质: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原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原子间有间隔;(4)原子结构示意图(以氯原子为例):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不能超过8个电子。
(5)最外层电子数的应用: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为2)的是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易失电子,活泼;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易得电子,活泼。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3.离子(1)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2)分类: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阳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阴离子(3)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电性,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若离子带的电荷数是1,则“1”省略不写;如O 2-; 0H - (4)原子和离子的判断 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知识点二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1.元素(1)定义: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2)地壳中含量居前五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钙。
元素与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第2课时)[课前预习]1.化学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符号为_____)。
2.碳酸氢铵(NH4HCO3)和硝酸铵(NH4NO3)是两种常用的氮肥,计算:(1)碳酸氢铵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酸氢铵中N、H、C、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硝酸铵中N、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氢铵和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含量分别是多少?哪一种肥效更高?[课堂讨论]1.化学研究中,常用测定组成元素质量比的方法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试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以下几个问题。
(1)实验室用电解水法来测定水的组成,水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正负两极的玻璃管中收集了一定量的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①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气体,可看到________________,说明生成的是_______;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可看到________________,说明生成的是_______。
由此证明水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②在检验前测量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正极产生气体体积的2倍,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9g/L,氧气的密度为1.49.g/L,则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整数比)________。
③已知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水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某同学取4.6g某纯净物质在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该物质一定是有机物C.该物质中C、H元素质量比为12:3 D.该物质中只含碳、氢元素[典型例题]例1.做好环境消毒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措施,过氧乙酸(CH3COOOH)是常用的消毒剂之一。
物质组成的表示
【课标要求】
●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知道元素
的简单分类。
●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核心知识】
了解元素的概念
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及元素符号元素符号
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
定元素及该元素的其他一些信息
了解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的联系,能够正确书写常见元素单质和
化合物的化学式
掌握化学式的读法
了解化学式的涵义,熟知化学式周围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化学式与化合价知道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并能根据元素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熟知化合价规则,能够根据化学式推求元素的化合价
掌握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质量比以及某元素的
质量分数的方法
【要点精讲】
1.元素与元素符号
(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2)元素符号的涵义
①宏观涵义:表示一种元素;
②微观涵义: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Na:表示钠元素;表示一个钠原子。
(3)单质与化合物
2.化学式的意义
(1)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的关系
化学式是对物质组成的真实反映,例如: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因此可以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像水、氧气、二氧化碳等,先由原子构成分子,分子聚集形成了物质,所以它们的化学式就可以用分子的符号表示;而氯化钠等,由钠离子(阳离子)与氯离子(阴离子)相互结合形成的,且钠离子与氯离子的个数比为1:1,就可以用NaCl来表示。
(2)化学式的涵义
(3)化学式与化合价
3.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
(1)由化学式计算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各元素的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一般要化成最简单整数比。
(2)一定量某化合物中含有某元素的质量
一定量某化合物中所含某元素质量=该化合物质量×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例题解析:
【例1】双氧水(H2O2)是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它是由2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组成C.它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它是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解析】双氧水是一种化合物,由同一种物质组成,不可能是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故A是错误的。
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所以B是错误的。
构成双氧水的基本粒子是双氧水分子,可以说双氧水是由双氧水分子构成的,1个双氧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D也是错误的。
【例2】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 n RO n+1(n为正整数),同价态的元素R的氧化物化学式不可能是
A.RO2B.RO C.R2O5D.R2O3
【解析】此题是考查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的求法以及用化合价写化学式的综合题。
根据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设R的化合价为x时,(+1)·n+x+(-2)·(n+1)=0 x=n+2
当n=1时,x=+3;当n=2时,x=+4;当n=3时,x=+5;所以答案为B
【例3】某元素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其中元素R的质量分数为70%,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4 B.27 C.56 D.65
【解析】考查有关相对分子质量、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等问题。
本题有多种解法,可多思考,训练发散思维,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解法一: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R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x+48,
则2x/(2x+48)×100%=70% x=56
解法二:R的质量分数为70%,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则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0%:30%=7:3 2x:16×3=7:3 x=56 答案C
【技能训练】
一、选择题
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电子层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2.下列物质中,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是
A.CaCO3B.Al2(SO4)3C.Al(NO3)3D.Fe(OH)3
3.下列符号具有宏观意义的是
A.H2B.2H C.2H+D.2H2
4.我国科学家发现,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
亚硒酸钠中硒元素(Se)为+4价,氧元素为-2价。
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A.Na2SeO3B.Na2SeO4C.NaSeO3D.Na2SeO2
5.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氯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KCl ②Cl2 ③HClO ④X ⑤NaClO4,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
A.AgCl B.KClO3C.HClO2D.Cl2O5
6.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对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纯净物B.一定是混合物
C.一定是一种单质D.一定不是化合物
7.山梨酸(C6H8O2)是一种安全的食品防腐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山梨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2:4
B.山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
C.每个山梨酸分子中含有16个原子
D.山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7%
8.某婴儿配方奶粉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钙、磷、铁、锌”应理解为
mg
A.金属B.非金属C.元素D.分子
9.对下列化学用语中“2”的含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2K+中的“2”表示钾离子的个数是2
B.Cu2+中的“2”表示铜的化合价是+2
C.C2H5OH中的“2”表示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数是2
D.CO(NH2)2小括号外的“2”表示一个尿素分子含有NH2原子团数是2
10.元素R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其硫酸盐的化学式为R2(SO4)3,下列化学式错误的是
A.R(NO3)3B.R(OH)3C.R2O3D.RCl2
二、填空题
11.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2种,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12.用化学用语表示:
(1)由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构成的2个分子是__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
(3)构成人体骨骼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4)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
13.日前,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磁悬浮的核心技术是利用超导体的反磁性。
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是以Y m O n、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合成(此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1)高温超导物质(Y2Ba4Cu6O13)由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Y呈___价,Y m O n的化学式是
_______。
(2)在合成该高温超导物质的同时,还生成了一种物质,该物质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