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腹症患者的术后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229.54 KB
- 文档页数:1
老年急腹症患者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观察和护理【摘要】目的总结老年急腹症患者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观察和护理经验。
方法选择76例老年急腹症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8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疼痛持续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循证护理组以轻度疼痛为主占65.5%,疼痛主要发生在24h内;常规护理组则以中重度疼痛占多数66.0%,疼痛主要发生在24-48h。
结论对老年急腹症腹腔镜术后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缓解或者解除患者非切口疼痛。
【关键词】老年急腹症;腹腔镜手术;循证护理;疼痛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56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966-01随着人口寿命延长,老年急腹症患者亦呈上升趋势,由此引起的急诊腹腔镜手术几率亦不断增加[1]。
术后的疼痛对患者康复具有不利影响,是护理观察的重要内容。
切口的疼痛一般经由麻醉医生给予合理的术后镇痛可以很好地缓解或者解除,而非切口性疼痛则持续较长时间,需要临床医生和护士的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
本院2010年7月——2012年3月对76例老年急腹症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采取循证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急腹症手术患者76例,男40例,女36例;年龄61-89(71.2±7.5)岁。
急腹症病因:急性阑尾炎28例,消化道穿孔10例,急性胆囊炎11例,胆总管结石9例,输尿管结石13例,其他5例。
凡切除的标本均送病理切片证实。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
1.2.1护理问题针对临床护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结构化的确切提问急腹症手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原因:膈神经牵拉、术中腹膜内酸性环境、术后腹内残留气体、冲入气体的湿度和体积以及社会文化和个体因素[3]。
针对上述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中高流量吸氧,进行肩背部、季肋部、腹部按摩和深慢呼吸,采用合适的体位,减少术后腹胀的发生率。
老年急腹症的护理体会急腹症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需要早起诊断和及时处理的腹部疾病。
其特点为发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一旦诊断延误,就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甚至死亡。
现将我科老年急腹症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常见外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1.1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根据过去有溃疡病史,突然发生的持续上腹剧烈疼痛,很快扩散到全腹,常伴有轻度休克症状。
1.2 急性胆囊炎起病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右上腹剧烈绞痛,放射至右肩及右背部。
1.3. 急性胆管炎剑突下曲剧烈疼痛,可放射至右肩部。
伴寒战高热,可有黄疸,重时可出现休克和精神症状。
1.4 急性胰腺炎多余暴饮暴食或饮酒后发病。
上腹左侧腹痛,持续剧痛,可向肩部放射。
恶心、呕吐后腹痛不缓解。
一线投影区可有腹膜炎,可有腹胀,变现为麻痹性肠梗阻。
1.5 急性阑尾炎通常具有转移性腹痛和有下腹固定压痛的临床特点,转移性腹痛的时间与阑尾的位置和病变的程度有关。
当炎症加重时表现有局限性腹膜炎,当阑尾炎穿孔时则出现全腹膜炎,此时以有下腹体征为重。
1.6 小肠急性梗阻首发症状为突然剧烈的腹部绞痛,腹痛时伴肠鸣,疼痛部位常位于脐洲,间歇期无疼痛,腹痛时立即发生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可减轻。
高位耕读呕吐出现早且频繁,无明显腹胀,梗阻发生后肛门排气排便停止。
1.7 腹部钝性伤后急性腹痛腹腔实质脏器破裂造成内出血,腹痛持续但不重。
临床表现为心率快、血压低等急性失血征象或失血性休克。
2 术前护理2.1 大多数外科急腹症需要手术处理,护理人员应做好急诊手术的术前准备工作,收集各种辅助检查结果及各项检验报告,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做好输液、配血、抗感染的工作。
一旦决定手术,要迅速做好备皮工作,按时按量给予术前药物,做好随时送手术室的准备。
2.2体位外科急腹症的患者一般采用平卧位,如有急性腹膜炎而血压、脉搏正常,一般状况良好时,应采用半卧位。
休克患者宜采取中凹卧位。
2.3 注意患者的神态、面色变化,检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出入量,及时发现休克早期症状及脱水情况,如发现面色苍白、脉搏细速或烦躁不安等临床表现时,应及时通知值班医师,迅速采取抗休克措施,2.4 观察腹痛及腹部体征,外科急腹症发展快,病情重,如不及时发现,将延误诊断及治疗,甚至危及生命。
老年急腹症患者的术后护理
发表时间:2010-08-26T16:34:28.9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6期供稿作者:于秋艳[导读] 随着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老年人的病理,生理和心理特点逐渐被重视。
于秋艳(黑龙江省萝北县人民医院 15420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6-0271-01 【关键词】急腹症护理
随着我国老年医学的发展,老年人的病理,生理和心理特点逐渐被重视。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认识、掌握和运用这些特点,对提高医疗质量大有益处。
我科今年收治55岁以上的急腹症患者42例,经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术前指导
术前指导是促进患者术后顺利恢复的有效环节,在术前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的和意义,使患者掌握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具体方法。
例如指导吸烟患者术前绝对忌烟,以避免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
对老年急腹症患者的紧张、恐惧和焦虑心理,可根据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改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以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减少病人痛苦。
2 术后护理
老年患者对外界温度的适应和调节功能较差,特别是在隆冬或酷暑季节,从手术室返回ICU后,由于温差较大,可能发生寒战或大汗,并因此而引起血压波动。
所以患者一离开手术室就要及时给予保暖或降温措施,以免发生术后伤风感冒。
老年患者在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慢,应鼓励并帮助患者在床上适当作一些活动,争取让病人早下床活动。
如术后患者腹胀明显或伴有恶心、呕吐,特别是呕吐物中有咖啡色液体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胃肠减压。
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者较为多见,特别是体弱、长期吸烟和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肺部感染又以支气管肺炎最为常见,其次为肺不张,并且大多数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
为预防肺部感染,手术后恢复期都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麻醉清醒后改为半卧位,按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鼓励咳嗽和深呼吸,并作有效咳嗽和咳痰,即深呼吸2次,第3次吸气后屏气2~3秒后深咳3次。
如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可用超声雾化吸入,利于痰液排出,深咳无力或咳痰无效者可用吸痰管吸痰。
切口裂开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部分患者因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肥胖症及晚期肿瘤等原因导致全身状况差,组织愈合不良,容易使切口裂开。
术后合并持续性咳嗽、呕吐、伤口感染时,又形成切口裂开的诱因,所以在术后护理中我们应十分注意防止切口裂开,并采用相应措施。
术后应注意包扎好腹带,给予抗生素等药物预防。
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静脉血栓和静脉炎等并发症。
因此术后要翻身,多活动肢体,必要时给予局部热敷及按摩。
术后禁食阶段要注意维持电解质平衡和能量的供应。
术后恢复饮食要循序渐进,先从小量流质开始,逐渐改为半流质,以使胃肠功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并尽量少给产气的食品,胃肠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后,可进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
切忌暴饮暴食,尽量少食多餐,适量多吃些青菜、水果等,以防大便秘结,因为便秘时用力排便易引起出血、伤口裂开等。
通过对本组老年患者的护理,本人认为老年急腹症患者精神紧张,心理脆弱,体质和抗病能力均较差,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消化不良、伤口裂开等。
在护理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以上特点,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这对患者术后康复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陈道军,张爱武.老年腹部手术肺部并发症的防治.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