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古诗词唱给你听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歌颂的诗词赞美诗歌1.赞美祖国的诗句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4、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5、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6、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7、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9、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0、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11、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1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1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16、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范成大《州桥》1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2.赞美祖国的诗句有哪些赞美祖国的诗句有: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出自:唐代李白《望天门山》。
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赏析: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歌颂祖国的古诗句大全2023歌颂祖国的古诗句1、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2、国仇未报心难死,忍作寻常泣别声。
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得中华史上名。
——何香凝《赠别廖仲恺》3、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出塞》4、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杨继盛《就义诗》5、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顾炎武《海上》6、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7、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
——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8、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
——陆游《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9、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屈原《国殇》1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11、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高蟾《金陵晚望》12、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13、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14、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
——文天祥15、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16、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____!——丘逢甲17、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18、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19、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陈与义《咏牡丹》20、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瑾《对酒》21、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22、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2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2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5、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刘冬颖:把《诗经》唱给你听作者:王颖来源:《视界观·上半月》2019年第03期一次机缘巧合,有幸聆听黑龙江大学刘冬颖教授吟唱《诗经·周颂·丰年》。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
万亿及秭,为酒为醴。
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古韵悠悠,醇醇国风,冬颖老师的吟唱,将3000年前先民喜获丰收,感谢先祖神灵的祭祀场景呈现眼前。
舒缓沉稳的唱腔,体现出先民虔诚恭敬的态度:拿出美酒祭品,正心诚意感谢先祖、神灵,祈求上天降福,愿神灵护佑每一个人。
刘冬颖推开古诗词吟唱之门,通过“文人唱诗”的形式,将文献《诗经》再度激活,极赋感染力的呈现出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魅力。
《诗经》影响她的人生方向《诗经》是诗与乐的结合。
我国自古就有诗词吟唱的传统,《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都是配乐的唱词。
因为许多古曲遗失,古诗词吟唱的传统渐渐淡出,流传至今的古典诗词大多只留下文学意义的文本。
古乐曲的丧失,影响了今人对对古典诗词整体原貌的欣赏和解读。
1994年,刘冬颖正在读大学本科,听说有位老师特别有才,会唱诵古诗词,她热切的跟着同学去听讲。
那堂课,老师恰好讲到《诗经》,情绪高涨时即兴唱起来,在老师的吟唱中,诗经第一次从书本上站起来,走近并深深地吸引住她。
刘冬颖决定报考这位老师的研究生,在艰辛备考的日子里,正是《诗经》中那些清丽优雅的句子,安慰和鼓励她。
后来她终于如愿考取了硕士研究生,硕士论文就是关于《诗经》的。
读博士、博士后时,她的研究课题也都选择了《诗经》。
当年听老师吟唱《诗经》,如今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诗经》,带领他们唱诵、引导他们探寻优秀传统文化的美。
在教学相长的二十年里,刘冬颖潜心研究《诗经》《论语》等国学经典,出专著作品22部,多部作品被译为多种语言在海外传播。
她主讲的国学慕课《中华诗词经典吟唱》《论语人生课堂》入选中国大学慕课网、清华学堂在线、全国地方高校“优课联盟”,全网播出。
笔者买过一本《诗经八课堂》,正是她写的书。
民谣古诗词歌谣
嘿,你知道吗?民谣、古诗词、歌谣,这可都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呀!就拿民谣来说吧,那简单的旋律和朴实的歌词,就像你小时候奶奶哼着哄你入睡的曲子一样亲切。
比如说,“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哇,这多有画面感呀!让人一听就仿佛能看到成都那充满烟火气的街头。
古诗词呢,那更是厉害得不得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的这几句诗,简单吧?可就是这么简单的几个字,却能让你感受到那清冷的月光洒在床前的感觉,厉害吧!这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你心里那扇通往古代的门。
歌谣呢,就像小朋友们在课间玩耍时唱的那些歌,欢快又有趣。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你肯定也唱过吧!这多有意思呀,听着就觉得开心。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们去郊外野餐,我们就一边弹着吉他,一边唱着那些民谣。
有个朋友突然就背起了古诗词,“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那场景,真的太美妙了!然后大家又一起唱起了歌谣,整个郊外都回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民谣、古诗词、歌谣,它们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有着一种能打动人心的力量。
它们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调味剂,给我们的日子增添了许
多乐趣和色彩。
它们是我们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它们,传承它们,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它们的魅力呀!你说是不是?。
20首充满趣味的古诗词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赏析:骆宾王小朋友啊,那可真是个观察小能手。
你看他把鹅叫的声音“鹅,鹅,鹅”,写得就像鹅在我们耳边嘎嘎叫一样。
这鹅呢,伸着弯弯的脖子朝着天空唱歌,那画面感一下子就有了。
再看它白色的羽毛浮在绿色的水上,红色的脚掌在水里划动,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小画儿。
感觉骆宾王就是站在池塘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鹅,然后把看到的、听到的都写下来给我们看呢。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解析:小牧童骑着黄牛,那小嗓子一亮,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可带劲儿了。
他正高兴地唱着呢,突然听到了蝉叫,这小娃子就动了心思,想要捉那蝉。
你瞧,他马上就不唱歌了,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这袁枚把小牧童的机灵劲儿写得活灵活现的,从欢歌到突然安静,就像我们看小短剧一样有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赏析:贺知章老爷爷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等老了才回来。
他的口音还是家乡的口音,可是头发都已经稀疏变白了。
那些小孩子看见他,不认识这个老爷爷,还笑嘻嘻地问他是从哪里来的客人呢。
这就很有意思了,贺知章心里肯定是又觉得好笑又有点感慨,本来是回家乡,却被小孩子当成了客人,有一种岁月变迁带来的奇妙反差。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解析:杨万里笔下的这个小村子可真有画面感。
篱笆稀稀拉拉的,一条小路通向远方。
树上的花刚落,还没形成浓密的树荫。
重点是那些小娃娃们,看到黄蝴蝶就着急忙慌地去追,结果蝴蝶飞进了油菜花地里就找不到了。
小娃娃们肯定在那儿干瞪眼,我们读者却能感受到那种童真童趣,就像自己也回到了小时候在田野里追蝴蝶的时光。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赏析:辛弃疾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超级温馨的农村家庭画面。
房子的茅檐低低的,溪边长满了青草。
歌颂教师的诗词歌颂教师的诗句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歌颂教师的诗词,以及歌颂教师的诗句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赞美教师奉献的古诗词赞美教师奉献的古诗词 1.关于赞美老师的无私奉献的诗句1.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唐)杜甫3.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5.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乙亥杂诗》6.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7.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8.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9.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刘基《题太公钓渭图》10.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韩愈《听颖师弹琴》2.赞扬老师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一直到死都在吐丝,至死方止。
蜡烛点燃了,一直到灭了为止。
用自然现象来表达出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
--李商隐《无题》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比喻一个人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崇敬。
---《史记·李将军列传》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形容一个人对其他人不落痕迹,不求回报的帮助和关怀。
---杜甫《春夜喜雨》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秋天从树上落下的花不是无情的,它们离开大树,只是为了化作春天泥土里的养料,以保证来年的花开得更好。
表现一种不甘自弃、继续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龚自珍《已亥杂诗》 5、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学生侍奉老师,应当像对侍父亲一样恭敬,不仅要学习老师的文化知识和道德为人,还要学习老师说话的方式和技巧。
我与古诗词作文450字六年级《我与古诗词》
嘿,朋友!今天我想和你讲讲我和古诗词的那些事儿。
我第一次接触古诗词,是在幼儿园。
老师教我们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那时候我不太懂,就觉得读起来特别好玩,像唱歌一样。
后来上了小学,古诗词就更多啦。
有一次,我们全家出去旅游,看到美丽的瀑布,我一下就想起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哇,那感觉太奇妙了!我好像真的看到了天上的银河。
还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心情特别低落。
妈妈就对我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孩子,‘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别灰心!”听了妈妈的话,我又有了信心。
古诗词就像我的好朋友,一直陪伴着我,给我快乐,给我力量。
我会一直喜欢它!
《我与古诗词》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可喜欢古诗词啦!
记得有一回过年,外面噼里啪啦放着鞭炮,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
我突然想到了“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感觉这场景和诗里写的一模一样,心里特别开心。
还有一次,我和爸爸去公园散步,看到满池的荷花,我马上就念出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爸爸听了直夸我聪明。
古诗词真是太有趣啦,它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学到了好多知识。
我要一直读下去,和它做好朋友!。
所以我把歌词写成诗句歌的歌词大全(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所以我把歌词写成诗句歌的歌词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所以我把歌词写成诗句是什么歌的歌词诗文内容,由本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所以我把歌词写成诗句”是什么歌的歌词这句歌词出自歌曲《如一》。
歌唱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有唱歌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 描写唱歌的诗句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猛虎行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1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画眉鸟百啭千声随便移,山花红紫树凹凸。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拘束啼。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孤雁2. “赞美歌声”的诗句有哪些高山流水,知音难求——伯牙余音绕梁,3日难绝——《列子·汤问》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杜甫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一.高山流水知音难求俞伯牙弹琴,钟子期听曲。
伯牙弹起了《高山流水》。
弹到“高山”章节时,钟子期听了,赞美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雄伟的太山矗立在我的面前!”弹到“流水”的乐章时,钟子期如痴如醉,击节称快:“妙极了!这琴声犹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不久,钟子期因病不幸去世。
伯牙抱着琴来到他的灵前,《高山流水》1曲送别伴侣,伯牙哀思欲绝,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便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二.余音绕梁,3日难绝战国时期,韩国歌女韩娥以卖唱为生,1天她到1家客栈去投宿,被店家赶出来,她只好在店外唱着如泣如诉的曲子,客人们感动得不吃不喝,店主无奈,只好请她住店唱歌。
离店前她唱了欢快的曲子,3天后那动听的歌声还在客栈房梁上萦绕。
三.《赠花卿》: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我把古诗词唱给你听
作者:孙云清
来源:《七彩语文·中高年级》2018年第08期
炎热的夏天快要过去,暑假也只剩一个小尾巴了。
离开学还有半个月的时候,小白仔仔细细地检查了自己的暑假作业,把它们小心地装进书包。
妈妈在旁边瞟了她一眼,笑着问:“暑假作业都做完了?”
“做完了。
”
“你确定?”
小白拍了拍书包:“当然,我刚才又检查了一遍。
”
“我怎么记得刚放假时,你说你们李老师还布置了一份特别的作业……”
“哎呀!”妈妈话音未落,小白一声惨叫,“糟了糟了,我完全忘记这回事了,怎么办?我的时间不够了……”
一份特别的暑假作业
李老师布置的特别作业:“用你自己的方式,背诵二十首没有学过的古诗词,开学后和大家分享你的记忆方法。
”对于最害怕背诵的小白来说,这可是一个难于上青天的学习任务。
她总用“暑假还长呢,过一段时间我再背”的鸵鸟心理,拖着不去做,谁知一眨眼间,暑假就快结束了。
为了帮助小白完成这个特别的暑假作业,接下来的时间里,全家开始了总动员。
爸爸给小白做了二十首古诗词的小抄,贴在家里各处——卫生间、客厅、卧室、阳台……但凡小白走过的地方,都能看见爸爸贴的小抄。
可是几天下来,毫无用处。
这一天,一家人正在看电视,换台时看到中央台正在播放《经典咏流传》。
妈妈忽然灵机一动道:“不如让小白试试把古诗唱出来吧!”
爸爸立刻找出了《经典咏流传》的所有节目,陪小白一期一期地看。
认真看下来,小白对《苔》《明日歌》《三字经》《山居秋暝》等古诗演绎的歌曲都非常喜欢。
她尤其喜欢《苔》这首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苔》,是一首不为大多数人知晓的“孤独”的小诗。
乡村教师梁俊带着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用质朴而纯净的声音演绎了它。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爸爸说,“这是对大多数普通人的人生激励。
我们虽然平凡又渺小,但也可以尽自己的力量发出光芒。
”
小白点点头:“我明白了。
不可能人人都是牡丹,但是每个人都有绽放的权利。
”
有旋律的歌曲显然比贴满家里的小抄更管用,短短几天里,小白已经顺利完成了背诵任务。
“唱着歌背诗,还真管用呢!”小白随后又叹了口气,“要是所有诗词都能唱成歌就好了。
”
“也許已经有人在做这件事了呢!你可以上网去搜索相关资料,把这个节目作为你下学期的研究课题。
”妈妈提议道。
小白开心地跳起来:“好主意!”
《经典咏流传》的回响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宝贵的财富。
《经典咏流传》这档节目用“和诗以歌”的方式,重新演绎经典古诗,一经播出,就收获了大量像小白一样的忠实“粉丝”,也引起各界人士的讨论。
我们不是在展示品鉴一件件古董,我们要让经典通过我们今人的创造活起来、流行起来。
——《经典咏流传》节目制作方
《经典咏流传》的厚重在于,曲终之时情不了、意不散、神不灭,它们所延绵的精神和风骨,和今天的我们紧密握手,浸润着我们,指引着我们。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
我也想到过古典诗词的现代传唱,不过更多想到的是古筝,曲调依然是古调,用如此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而且演绎得更贴切,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作家梁晓声
把诗唱出来,这种方式并非这个时代所开创。
《诗经·大序》中就有对诗的诠释:“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诗是人们抒发心怀的作品,言语不足以表达就会叹息,叹息不足以表达就会咏唱。
《经典咏流传》用诗与歌结合的方式,带我们回到了诗歌的本初——诗,是可以吟唱的佳句。
如今,我们已经无法得知当年歌女唱出的《凉州词》到底是什么样的旋律;无法验证李白月下起舞、半醉半醒间吟唱的《月下独酌》,是旷达不羁还是愁绪满怀……古诗词曲谱没有流传下来,重新演绎那些千年以前的诗作,对今人来说是一个挑战:继承与创新,二者该如何平衡?《经典咏流传》对这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继承
曹轩宾演唱的《别君叹》,是根据唐朝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改编的歌曲。
这首诗当年在写成后,就被人谱曲传唱,曲名《阳关三叠》。
《别君叹》在保持原诗的基础上,续词继续使用《阳关三叠》的曲调,经典的旋律经过新的演绎,在南宋时期的古琴伴奏下,给人极为震撼的听觉享受。
这就是文化的继承。
创新
配合吉他伴奏“说唱”《三字经》,用“摇滚风”表现李白的《将进酒》,虚拟歌姬“洛天依”献唱《但愿人长久》,这些都是把文化的“过去完成时”转化为“现在进行时”,用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创造性地演绎古诗词。
《经典咏流传》做到了对经典诗词更具时尚化、国际化的表达。
作为一档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收获了无数观众的青睐,这无疑是一种成功。
但它最为成功的,是吸引了一大批像小白这样的“粉丝”,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有了这些种子,我们的文化经典才能代代相传,永不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