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上课.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李煜《虞美人》公开课教案-(带特殊条款)教案《李煜《虞美人》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李煜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理解《虞美人》的文学价值。
2.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通过对《虞美人》的深入学习,使学生能够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李煜生平简介2.《虞美人》诗歌解析3.诗歌意境与艺术特色4.课堂互动与讨论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李煜的画像及相关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李煜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李煜生平简介讲述李煜的生平事迹,重点介绍其文学成就,为学习《虞美人》做好铺垫。
3.《虞美人》诗歌解析(1)诗歌背景介绍:讲述《虞美人》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
(2)诗句解析:逐句解析诗歌,分析诗句中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3)诗歌结构分析:讲解诗歌的起承转合,使学生把握诗歌的整体结构。
4.诗歌意境与艺术特色(1)意境分析:引导学生品味《虞美人》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艺术特色探讨:分析《虞美人》的艺术特色,如用词、句式、韵律等。
5.课堂互动与讨论(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虞美人》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2)小组代表发言: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员补充。
(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总结《虞美人》的主要特点。
6.课后作业(1)背诵《虞美人》(2)撰写《虞美人》鉴赏短文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李煜及其文学成就的了解程度。
2.学生对《虞美人》诗句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发言质量。
4.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
《虞美人》诗歌解析:1.诗歌背景介绍《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所作的一首著名词作。
《虞美人》教案
教者:谌志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2、能力目标:让学生在对诗词语言品析的过程中把握其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
赏能力
3、情感目标:借李煜词作了解其怀抱“赤子之心”作“天真之词”的特色,深
刻地体会其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2、教学难点: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前期准备
1、让学生预习课文,质疑,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同时要求课
外阅读课后练习题中及《语文读本》上的李煜的另外三首词:《浪淘沙》、《乌夜啼》、《破阵子》
2、教师写一篇《千年李煜万古愁》的文章,并将之录音,配合李煜诗词的图片,
利用绘声绘影软件制作一段精美的视频,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诗词时知人论世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由李煜的《虞美人》一词改编的现代歌曲《几多愁》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语:黎巴嫩的伟大诗人纪伯伦说过:“诗不是一种表白出来的意见。
它是从一个伤口或是一个笑口涌出的一首歌曲。
”
(二)读一读:因声求气
1、请学生读,想象自己是李煜,心灵带着“伤口”,读后请学生评价
2、教师指导:既然它是由一个“伤口”涌出的一首歌曲,那么应该注意其感情
基调:低沉,凄凉;
3、教师示范朗读:提示学生眼前可浮现词中场景
(三)想一想:置身诗境
1、设想自己是一名导演,要拍一部戏,名字就叫做《虞美人》,主角是李煜,想
象:李煜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场景下,带着怎样的神态,拥有着什么样的心情创作出这首词,要求,以《虞美人》一词为蓝本来创作这个剧本
2、归纳本词的情感内核:“愁”
3、请学生读,置身诗境,读出诗情,读出画意
(四):议一议:知人论世
1、你是如何看待李煜的“愁”情的?
2、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名家的点评
(1)王国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
(2)沈雄:“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一改词之风格,转琦香绮丽为哀怨伤婉,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
(3)叶嘉莹:“不管他写什么,不管他所经历的是什么,他都把他最真纯的、最敏锐的、最深挚的心灵和情感全心全意地投注进去。
这是李后主的一种特色。
所以,当他把真纯敏锐深挚的心灵情感投注在破国亡家的苦痛之后,就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写出来我们人类有生生命的共同苦难。
”
3、视频播放:教师下水作文《千年李煜万古愁》,现身说法道“愁”情
4、再次诵读,体味李煜满含着“亡国之恨”与“故国之思”的“愁”情
(五)品一品:咬文嚼字
1、让学生对他们自己课前提出的6道思考题进行评价,看哪个小组哪个同学提出的问题最有思考价值
6道题目如下:
(1)词中“春花”“东风”“春水”等意象是否表明该词是作者在春天创作的?(由“断肠”组肖瑶同学提出)
(2)“春花秋月”是如此美好的景象,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由“天上人间”组周丹同学提出)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一个“又”字有何用意?(由“豆蔻词工”组王颖同学提出)
(4)“不堪回首月明中”,作者要表达什么??(由“清芬”组周颖同学提出)(5)“雕栏玉砌应犹在”中的“应”字的意义和用法?(由“沉香”组胡莉莉同学提出)
(6)最后一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表示作者已经释怀还是愁到了极点的悲叹?(由“教神妪”组赵萌同学提出)
2、选择其中的两道思考题共同探讨,小结本文的写法
3、名句赏析:与《虞美人》对比阅读,你认为在《浪淘沙》、《乌夜啼》、《破阵子》这三首词中最能表现出李煜愁情的句子各自是哪句?或者说说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名句,理由何在
(六)玩一玩:诗词活动
1、为我们的南唐后主写一首歌,曲调取自叶凡的《相思》这首歌,重新填词,尽力表出李煜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2、“朱颜不改”和“天上人间”两个语文学习小组因为其名是取自李煜的词作,所以要求在下周的“诗歌的盛会”的语文活动课上表演一个与李煜词作相关的节目,或诵,或唱,或跳,人可尽其才,大可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