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山东省济南市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模块考试试题PDF无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699.26 KB
- 文档页数:4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72分) 一、基础知识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哂(shěn)笑 谄(chǎn)媚 畏葸(xǐ)不前 相形见绌(chù) B.殷(yīn)红 偌(nuò)大 乳臭(xiù)未干 暴风骤(zhòu)雨 C.熟稔(rěn) 膝(xī)盖 戛(jiá)然而止 自出机杼(shū) D.羞赧(nǎn) 拘泥(ní) 否(pǐ)极泰来 引吭(háng)高歌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松弛 观摩 蓬头垢面 顾明思义 B.拖沓 毒枭 省吃简用 涸辙之鲋 C.家具 斡旋 慎终如始 轻诺寡信 D.醴泉 皈依 恶贯满盈 变换莫测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近日,我国多个地区出现沙尘天气。
其原因是什么?影响范围及程度如何?发展趋势怎样?记者为此采访了有关气象专家。
B.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琼斯9日在福克斯电视台一访谈节目中说,朝鲜官员表示希望与美国建立“一种新的、比较好的关系。
” C.日常食物中属于热性的主要有鳟鱼、辣椒、肉桂、花椒……等。
D. 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增加润滑油,或者将粗糙的平面磨平,都能达到减少阻力的作用。
B.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C.她面带微笑,憧憬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D.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青年劳动力就业就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头一天我打电话约她在公园门口见面,第二天却不期而遇地再公园门口见到了她。
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中国工尺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乐谱之一。
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发明了乐谱——意大利人发明了五线谱,法国人发明了简谱,中国人发明了工尺谱、减字谱、律吕谱等。
把转瞬即逝的声音用一系列抽象符号记录下来,是一项看起来简单但构建过程却十分复杂的工程。
为记录声音,古代的中国人尝试了多种方式,寻找到多种途径,创造了多种乐谱。
这些乐谱应当与方块字、造纸术、印刷术一样,是让中国人感到自豪的伟大创造。
千百年来音乐家一直在不断追求和完善乐谱这一用平面图形表达声音高低长短的符号体系。
古今中外,贯穿乐谱中的基本元素是数字。
五线谱依据五条横线的高低,表示声音高低。
简谱以数字排序,表示声音高低。
西方唱名法(doremifasolasi)来自一首赞美诗每个诗句的第一个音节。
中国人用汉字表达音高,历史上把乐谱符号,称为“谱字”。
工尺谱字,是否也是数字呢?常见的“谱字”共计十个:合四一上勾尺工凡六五。
一眼便知的数字有:一、四、五、六。
其他符号也同质同构,源于数字。
在西方乐谱大面积传播之前,工尺谱使用甚广。
中国戏曲的主要记载方式就是工尺谱。
清代“贮香主人”于1821年辑录的《小慧集》,是目前唯一能见到的用工尺谱来记录民歌的文献,其中收录了著名的《茉莉花》。
民间器乐的主要记录形式也是工尺谱,大家熟悉的西安鼓乐、福建南音、山西笙管乐、冀中音乐会、江南丝竹等,都是采用工尺谱记录。
民间乐师依照师傅嫡传的墨本和父辈祖传的曲本,辗转续抄,代代相传。
工尺谱的流传,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文化现象,不但宫廷、寺院传抄,市井、乡村也传抄,而且民间抄本比宫廷藏本保存得更好,流传得更广。
20世纪,传统文化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五线谱与简谱成为音乐传播的主要形式,工尺谱被驱除出文化传承的主渠道,甚至连其名称也已退出大部分人的记忆。
21世纪以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深入人心。
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忖(cǔn)度曝(pù)露粘(niān)贴以儆(jǐng)效尤 B.衾(qīn)枕悲戚(qī)负隅(yú)数不胜(shèng)数C.浅薄(bó)嫔(bīn)妃驯(xùn)服西风东渐(jiān)D.盐渍(zì)罡(gāng)风外埠(fù)蓦(mò)然回首【答案解析】B粘(zhān)贴嫔(pín)妃外埠(bù)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判决书上半页纸的家产在历经了4个小时的争吵和调解、暴躁和冷静之后,在执行法官苦口婆心、不厌其繁的劝说和说服下分割完毕。
B.瑞典,一个北欧蕞尔小国,每年都因颁授诺贝尔奖而备受瞩目;相较之下,我们这样一个央央大国在举办类似的国际活动方面还是有距离的。
C.人人都喜欢家庭美满、夫妻和睦,但由于性格、文化修养、爱好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即使磨合了大半辈子的老夫妻,也难以保证勺子不碰锅沿,经常会绊绊嘴。
D.“中国梦”不是宏大的口号,而是蛰伏在每个中国人心头的期待、希望;它吹拂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并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
【答案解析】D不厌其繁——不厌其烦央央大国——泱泱大国绊绊嘴——拌拌嘴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卸甲镇周庄村一七旬村民打开液化气总阀欲烧开水时,突然发生爆炸,既而引发大火,三间民宅屋顶被烧出了大窟窿。
B.为解开一个个历史谜团,人们只能从那些无从查考的稗官野史、捕风捉影的坊间传说以及残缺不全的文物中去探寻事件的面貌。
C.法学专家先进的法制思想和系统的法律思维积极影响着司法实践活动,对检察机关办案质量和水平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D.当年的张友文,遗世独立于公安文学评论这块处女地,一个人张灯结彩;如今的他堪称公安文学评论领域里的领军人物。
【答案解析】BA项:“既而”,时间副词,表不久;句中应该用“继而”(状态副词,表两事发生的紧紧相接)。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1. 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惬.意(qiè)吮.吸(shǔn)扑棱.棱(lēng)逛荡攒射直截了当B.晌.午(xiǎng)穿梭.(suō)挽髻.子(jì)涅盘啰唆锣鼓喧天C.譬.如(pì)挣.脱(zhēng)八角坳.(ào)踌躇竦身长歌当哭D.围剿.(jiǎo)作.践(zuò)瞅.空子(qiū)执拗消遣人心唯危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外头工人在___________这种额外的负担,而包身工却在羡慕这种可以自主地拿出钱来贿赂工头的权利!②二诸葛见老婆都不信自己的阴阳,也就不好意思再到别人跟前___________他那一套了。
③人家甚至还会疑惑我是跟你串通一气的,疑惑是我出主意___________你干的。
④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___________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⑤她___________地说:“按地下工作的纪律,在这里你得听我管!为了党,你得活着!”A.抱怨施展撺掇遮掩义无反顾B.报怨施展鼓励遮掩斩钉截铁C.报怨卖弄鼓励洗涤义无反顾D.抱怨卖弄撺掇洗涤斩钉截铁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B.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来。
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
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大家商量。
C.我悄悄地摸进了庄子,按着政委告诉的记号,从东头数到第十七座窝棚,鬼鬼崇祟....地走到窝棚门口。
也奇怪,天这么晚了,里面还点着灯。
D.不用装腔作势....给我看。
我要你老老实实把事情招出来,不许走。
你知道不知道自己干的什么事?快说!你知道吗?4.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门衰祚.薄(福分)②迨.诸父异爨(等到)③感吾生之行.休(终结)④帝乡不可期.(期求)⑤朝搴.阰之木兰兮(拔取)⑥伶俜萦.苦辛(缠绕)⑦地崩山摧.壮士死(巍峨)⑧辍飧饔.以劳吏(晚饭)A.①③⑤⑥B.①②④⑥C.②⑤⑥⑧D.③④⑦⑧5.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现象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园日.涉以成趣(名词作状语)②爪.其肤以验其生枯(名词作动词)③臣是以表闻.(动词的意动用法)④名.我固当(名词作状语)⑤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⑥眄庭柯以怡.颜(动词的使动用法)⑦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名词作动词)⑧足以荣.汝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⑨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形容词的使动用法)A.①③⑥B.②⑤⑦C.③④⑤D.⑤⑥⑧6. 下面各组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①送之.至湖口②能顺木之.天③审容膝之.易安B.①而.母立于兹②而.大声发于水上③根拳而.土易C.①虽.大风浪不能鸣也②虽.世殊事异③虽.生,何面目以归汉D.①其莳也若.子②若.不过焉则不及③若.甚怜焉7. 对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点双音节词语意义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头落地,指不惜性命)②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照映流淌)B.①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赋予意义)②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在此以前)C.①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观赏游览)②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和悦的样子)D.①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面容庄严)②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水波动荡)8. 下面句子所含特殊句式,归类恰当的一项是()①故不我若也②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③今以钟磬置水中④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⑤此世所以不传也⑥不吾知其亦已兮⑦遂见用于小邑⑧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⑩则告诉不许⑪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⑫谣诼谓余以善淫A.①⑥/②/③④/⑤⑪/⑦⑩/⑧⑨⑫B.①⑦/②⑩/③⑧/④⑨⑫/⑤⑥/⑪C.①⑥⑩/②⑧/④⑦⑨⑪/⑤③/⑫D.①⑦⑪/②⑩/③⑧/④⑨⑫/⑤⑥9. 下面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理解,下正确的一项是()A.参、井、星宿名,二者邻近,分别是蜀和秦的分野。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说明: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黏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
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
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
不爱,奚足以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延伸表达而已。
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
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
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
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
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
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物的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
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鼋鼍鱼鳖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 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材料二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1-2022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积极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的出现以社会共有意识的形态引领社会心态。
因此,核心价值观引领是社会积极健康心态培育的基础。
而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心态反映,可依靠核心价值观引领,在网络情感宣泄情景中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网民的价值意识,帮助网民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
首先,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包容作用,给予网民正确的价值培育,帮助其找准个人的价值定位,坚定目标,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其次,使用核心价值观弥补社会个体与群体共同价值方面的心理缺失,通过引导反映社会积极心态的流行语传播,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正向引导作用,使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塑造价值,在快速的网络化传播中消解消极的社会心态。
最后,使用流行语以接地气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了传统固化、呆板、说教的价值观传播形式,有助于塑造网民正能量的社会心态。
(摘编自《流行语的传播生态与价值引领》) 材料二: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符号,流行语则反映着时代的侧面。
近日,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环节,《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1年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区块链”等热词榜上有名,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在语言上不断留下“辙痕”。
新表达、新句式、新修辞为开放的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有的甚至沉淀为常用语。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提防/醍醐   菲薄/鄙薄   慰藉/声名狼藉B.稽查/稽首   木讷/按捺   见识/博闻强识C.玷污/沾染   畜养/畜生   伛偻/如履薄冰D.残垣/轩辕   客栈/信笺   乳臭/臭味相投【答案解析】B(B.稽查jī/稽首qǐ 木讷nè/按捺nà 见识sh í/博闻强识zhì;A.菲薄∕鄙薄bó;C.伛偻/如履薄冰lǚ;D.残垣/轩辕yuán)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缴获 狡黠 角斗 矫揉造作 心存侥幸 B.沽酒 轱辘 辜负 怙恶不悛 呱呱坠地 C.瑟缩 赦免 晦涩 不事稼穑 敷衍塞责 D.舆论 丰腴 觊觎 尔虞我诈 喁喁私语【答案解析】D(均读yú。
A“角”读jué,其余读jiǎo;B“怙”读hù,其余读gū;C“赦”读shè,其余读sè。
2022年至2022年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历来不少人认为,老子是主张搞愚民术的,这主要源于对《老子》第三章、第六十五章的不同理解。
老子成了主张搞愚民政策的罪人,这实在是一个错误,应该予以纠正。
《老子·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段话中,“贤”,敦本作“宝”字。
《说文》谓:“贤,多财也。
”“不尚贤”与“不贵难得之货”一样,皆指财物而言,不是说不尊重有贤德的人。
“虚其心”,民则无欲。
“实其腹”,民则无饥饿,当然就会感到满足。
“弱其志”,民则无欲望,不争,不受外物之迷惑。
“无知”,意谓没有什么意见,能安居乐业,对生活现状感到满意。
可见,老子在这章里是对现实社会中的物欲横流和道德沦丧进行批判,他认为,统治者崇尚财物、炫耀富有,是扰乱人心、造成社会动乱,即“民争”“民盗”“民乱”的根源。
因此,要坚决杜绝。
所以,圣人治理天下,应该消除贪婪私心,使民众恢复纯朴的民风,国家才能大治。
老子是否主张搞愚民政策,关键是如何理解《老子》第六十五章中“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也”这句话中的“愚”字。
如果仅仅从今天人们对汉字表面的意思去理解,当然是说老子主张愚民政策。
其实不然,古汉语的“愚”,与今天我们所说的“愚”,其意思是不一样的。
“愚之”,实为使民众诚朴、淳厚之意。
“明民”,意为启发民众巧智。
王弼注0《道德经》说:“明,谓多见巧诈,蔽其朴也。
愚,谓无知守真,顺自然也。
”河上公注《道德经》说:“谓古之善以道治身治国者,不以道教民明智奸巧也,将以道德教民使质朴不诈伪也。
”高延第认为:“愚之,谓返朴还淳,革去浇漓之习,即‘为天下浑其心’之义,与秦人燔诗书、愚黔首不同。
”所以,老子的“愚之”,根本不是搞愚民政策的意思,而是主张去除奸智,提倡诚朴。
济南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2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Ⅰ卷(共45分) (每小题3分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僭越(jiàn)万应锭(diàn)椎心痛恨(chuí) B.() 稔知(rěn)()锲而不舍(qiè) C.神(qí) 文绉绉(zhōu)酩酊大醉(dǐng) D.剽悍(piāo) 顷刻(qǐng) 干瞪眼(dèng) 车载斗量(zài)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 ③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我们需要更多______的老干部,继续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前线,发挥余热,奉献社会。
A.水乳交融 耳濡目染 老骥伏枥 B.如胶似漆 耳濡目染 老骥伏枥 C.水乳交融 耳熟能详 老当益壮 D.如胶似漆 耳熟能详 老当益壮 6.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最恰当的今年春晚表现了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的主题,尤其是弘扬传统美德的歌舞小品集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互联网应建设成“护联网”,一方面联合起来删除不健康的网页,另一方面要培养孩子正确使用、识别、传播网络信息的能力。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
心理健康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的《内经》一书中,就有心情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
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紧紧围绕刺激经济发展为中心,并将重点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民生工程上,使中国经济逐步复苏。
第Ⅱ卷(共105分) 三、(共27分) 16.把下面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3分) (1)自云父为颍上令,闻病笃,倍道将往焉,徒步不前,计无所出。
济南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下·祁县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互联网时代,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人们对上传文档、图片、视频等,都。
事实上,我们的大脑就是一个的信息库,能否将它也进行扫描复制,并上传至互联网空间中?随着计算机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硬件问题或许不足以成为“全脑模拟”的拦路虎,棘手的可能是软件问题。
从生物学看,目前大脑对于人类还存在太多未知,部分区域的功能虽然已被探测,但人脑究竟依照怎样的“程序”运行还是一个谜。
此外,丰富的情感也是人类大脑一项的功能,一些机器人貌似可以模仿人的情感,事实上却是提前输入应变选项的结果。
实现“全脑仿真”,虽然不是现在,但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机器人就可以加载人脑系统,与人类看起来;你的思想可以被别人快速读取,警方能借此侦破案件;天才的大脑在他死后还能继续运转,亲人故旧也可以继续陪在我们身边……不过到了那时,还会有更重要的伦理与哲学问题等着我们:机器人有了人的意识,是否该具有人格?上传的意识和“我”之间是什么关系?借助机器获得了永生的生命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习以为常无所不能变幻莫测千篇一律B . 习以为常无所不包神秘莫测别无二致C . 司空见惯无所不包变幻莫测别无二致D . 司空见惯无所不能神秘莫测千篇一律(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从生物学看,目前大脑对于人类而言还存在太多未知,虽然部分区域的功能已被探测,但人脑究竟依照怎样的“程序”运行还是一个谜。
B . 从生物学看,目前大脑对于人类还存在太多未知,虽然部分区域的功能已被探明,人脑究竟依照怎样的“程序”运行但还是一个谜。
C . 从生物学看,目前大脑对于人类而言还存在太多未知,虽然部分区域的功能已被探明,但人脑究竟依照怎样的“程序”运行还是一个谜。
济南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模块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个人的姓名、座号、考籍号填涂在答题卡规定位置,所有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否则无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小题3分,共9分)中国古代文学数千年的历史不仅产生了经典,而且产生了多种丰富的经典类型,各经典类型之间并不都处于平行并列的层次,互有交叉。
作为研究者,重要的是努力还原这种类型形态上的固有丰富性。
“六艺”本身虽然主要并不作为文学经典来看待,但在正统的文学观念看来,所有的文学作品却都要在“道文合一”的意义上回溯于它并以它为评价的标准。
因此,从文学经典的类型这个角度看,“六艺”具有确定无疑的“大经典”地位,其他与之相比只能是“小经典”。
就文学经典来说,以秦汉文和《过秦论》为例,秦汉文是大经典,《过秦论》则是秦汉文中的小经典。
不同的时代审美风尚不同,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也有差异,所以每一个朝代人们心目中的经典也都会发生一些变化或调整。
先秦人虽然未必有像我们现在这样明确的文学经典,但对《诗经》等典籍显然极为熟悉,成为教育和训练外交辞令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赋诗言志”“断章取义”等等,如果在外交场合运用得当可收“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效。
汉代人的文学经典是诗骚赋,司马相如的赋尤被推崇。
六朝人的文学经典除诗赋外,更开始了一个骈体文的繁盛时代。
到了宋代,随着承续韩柳的欧苏王曾等的古文影响日益扩大,一些古文经典的地位也逐渐得到确认和凸显。
隋唐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确立,围绕着科举考试科目也产生了策论、经义等供举子临摹、学习的经典范文。
有的经典能够远远超出断代的范围,经得起更长时间段的检验,如徐庾的某些骈体文、韩柳欧苏的古文,一直到今天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
反之,也有不少经典及身而亡,如随着八股取士制度的废除,原先八股文的经典很快被人遗忘。
时代经典换一个角度看也就是文体经典。
文体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关注重点之一,每一代都产生了各自有代表性的文体经典,秦汉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在各类文体自身的序列里,长期的实践也确立了经典文体的地位。
“公开的经典”是指由统治者所确认的正宗经典;“公认的经典”是虽然未被统治者所确认,但却是人们所公认的经典。
一直到清代,正统的文学批评承认的经典从文体上看是正宗的诗文,而小说、词、戏曲及相关的通俗文学都难以列入。
比较典型的《四库全书》,白话长篇小说与戏曲都不收入,词虽收入,但显得非常勉强。
但是,许多上流社会文人与一般民间文人仍然是把它们作为经典的。
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古代文学经典成为沉淀在个人心灵之中的无意识,甚至一个民族和一个文化传统的无意识。
(摘自《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类型》,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类型十分丰富,而且各经典类型之间除了处于平行并列的层次之外,有的还互相交叉。
B.文体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特色,秦汉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有着鲜明的文体特点,也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文体经典。
C.文学作品都要在“道文合一”的意义上回溯于“六艺”、并以它为评价的标准,因而从文学经典的类型这个角度看“六艺”具有“大经典”地位。
D.《诗经》等典籍是先秦时期教育和训练外交辞令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在外交场合运用得当可以“三寸不烂之舌”轻松战胜敌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以秦汉文和《过秦论》为例,可见大经典往往是由小经典构成的,通过对小经典的研究累积能更好地理解大经典。
B.每一个朝代人们心目中的经典发生的变化或调整导致不同的时代审美风尚不同,造成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接受也有差异。
C.人们对徐庾的某些骈体文、韩柳欧苏的古文的推崇表明有些经典能够远远超出断代的范围,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D.中国古代不同的朝代产生了各自有代表性的文体经典,这些不同的文体经典集一代人之功,形成世所公认的一些文体特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对文学经典文体的探讨上,“大”与“小”也兼有价值评判的意义,文学经典可以作出大经典与小经典之分。
B.时代不同审美风格会有区别,时代经典也受时代审美风尚的影响,明清时期盛行的八股文随着八股取士制度的废除而很快被人遗忘。
C.公认经典和公开经典之间可以并列也可以互相交叉,在《四库全书》中诗歌既属于公开经典也属于公认经典。
D.古代诗文经过时间的磨砺,沉淀在人们心灵之中,已成为我们民族和文化传统的无意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每小题3分,共9分)吕诲,字献可,开封人。
祖端,相太宗、真宗。
诲性纯厚,家居力学,不妄与人交。
进士..登第,由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
时廷臣多上章讦人罪,诲言:“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枢密副使程戡结贵幸,致位政地,诲疏.其过,以宣徽使判延州。
复上言:“戡以非才罢,不宜更委边任;宣徽使地高位重,非戡所当得也。
”兖国公主薄其夫,夜开禁门入诉。
诲请并劾阍吏,且治主第宦者罪,悉逐之。
英宗不豫,诲请皇太后日命大臣一员,与淮阳王视进药饵。
都知任守忠用事久,帝之立非守忠意,数间谍东朝,播为恶言,内外汹惧。
诲上两宫书,开陈大义,词旨深切,多人所难言者。
帝疾小愈,屡言乞亲万几。
太后归政,诲言于帝曰:“后辅佐先帝历年,阅天下事多矣。
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
”遂论守忠平生罪恶,并其党史昭锡窜之南方。
神宗立,拜御史中丞。
王安石执政,时多谓得人。
诲言其不通时事,大用之,则非所宜。
遂上疏曰:“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陛下悦其才辨而委任之。
安石初无远略,惟务改作立异,罔上欺下,文言饰非,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如久居庙堂,必无安静之理。
”帝方注倚安石,还其章。
诲求去,乃出诲知邓州。
诲之将有言也,司马光劝止之,诲曰:“安石虽有时名,然好执偏见,轻信奸回,喜人佞己。
听其言则美,施于用则疏;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
且上新嗣位..,所与朝夕图议者,二三执政而已,苟非其人,将败国事。
此乃腹心之疾,救之惟恐不逮,顾可缓耶?”诲既斥,安石益横。
诲三居言责,皆以弹奏大臣而去,一时推其鲠直。
居病困,犹旦夕愤叹,以天下事为忧。
既革[注],司马光往省之,至则目已瞑。
闻光哭,蹶然而起,张目强视曰:“天下事尚可为,君实勉之。
”光曰:“更有以见属乎?”曰:“无有。
”遂卒,年五十八,海内闻者痛惜之。
诏赠.通议大夫。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二十一,列传第八十)【注】革:通“亟”,病重。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B.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C.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D.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登第”是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
古代科举考试,要通过层层选拔,通过第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
C.嗣位指继承君位,嗣的本义是(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位即君位。
D.赠,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或其亲属加封。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英宗生病时,任守忠多次离间皇帝与太后的关系,吕诲上书两宫,申明大义;后来太后归还政权,皇帝将任守忠及其同党放逐南方。
B.吕诲任殿中侍御史,当时许多朝廷大臣上书揭发别人的罪过;吕诲认为谏官以外的人这样做就是侵权,请求皇帝下诏惩办革除。
C.吕诲认为王安石外表纯朴,内心狡诈,只会标新立异,欺上瞒下,将来会贻误天下;皇帝正倚重王安石,就退回了吕诲的奏章。
D.吕诲三次被贬出朝廷都是因弹劾大臣;病重后司马光前去探望,吕诲本已瞑目,听到哭声强睁眼睛嘱托司马光要为国事而努力,这正体现了吕诲的鲠直。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国家倡导诚实守信、健康文明的网络行为,采取措施提高全社会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水平,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网络安全的良好环境。
B. 菲律宾借口查处“非法捕鱼”为名,屡次进犯黄岩岛,并将其改名为“帕纳塔格礁”,中国外交部就此表明了立场。
C. 衡量一个人是否有能力,主要不在于体力,而是取决于心劲,也就是内心的强大的力量。
D. 音乐剧《元培校长》塑造了以蔡元培为首的爱国知识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自由、平等的社会理想而努力的“栋梁”形象,揭示了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观念和冲击旧文化体制取得的成就。
8.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散文能够真正地见出一位作家的个性和。
阅读散文,我们能体味到鲁迅的,冰心的,梁实秋的幽默机智,丰子恺的清雅淡泊。
“情”是散文的命脉和灵魂,对于散文的“情”来说,真挚。
A. 情趣冷峭阴沉冲淡平和至关重要B. 情趣冷峻深沉温和娴雅至关重要C. 情调冷峭阴沉温和娴雅举足轻重D. 情调冷峻深沉冲淡平和举足轻重.9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面对这些禁酒宣传标语,一些司机不以为意....,等出了交通事故后才后悔不已。
B.领导干部要带头约束自己的行为,大力清除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和“污垢”,努力实现自我净化和自我革新,才能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风气。
C.在各种媒体、出版物等传播载体上,尤其是在网上,经常看到有一些有关中国铁路和中国高铁的文章、言论等,多半不忍卒读....。
D.“互联网+预防接种”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缓慢改造的过程,目前国外并没有非常成熟的同类运用。
E.每年正月十六这天,阆中古城万人空巷....。
一大早,大人让小孩穿上新衣,带上新帽,一家人吃过汤圆,把备好的饮料、瓜果、糕点带上出门。
10.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
(5分)(2)此乃腹心之疾,救之惟恐不逮,顾可缓耶?(5分)三、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题目。
(共11分)纱窗恨•答冠月韵田茂遇笛声阵阵因风送,老天涯,一声入破偏凄切,落梅花。
雕盘处,千山黑雪,马嘶外,万里黄沙。
算春宵归梦,好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