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
- 格式:docx
- 大小:186.52 KB
- 文档页数:1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设计图案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案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案设计的基本概念2. 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3. 图案设计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案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图案设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图案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图案设计的具体步骤。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行图案设计。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设计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图案,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它们有什么特点?2. 讲解图案设计的基本概念介绍图案设计的定义、分类和要素,让学生对图案设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 讲解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1)对称法:介绍对称轴、对称中心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对称法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2)旋转法:介绍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旋转法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3)平移法:介绍平移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平移法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4. 实例演示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图案设计的具体步骤,掌握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5. 动手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图案设计方法,动手设计一幅图案。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设计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7.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案设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图案设计方法,设计一幅具有创意的图案。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运用图案设计方法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教案第二单元1、图形的平移第一课时:图形的平移(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25页例1、例2,第27页练习六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图形平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平移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平移的基本内涵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先看这样一些现象。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知道这是一些什么现象吗?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
在三年级时我们就观察过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你能用手做一做平移吗?(学生用手做平移。
)原来我们都是研究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今天我们要从数学的角度来深入研究图形的平移。
(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1①研究长方形的平移我们以长方形为例,(课件出示长方形和方格图)仔细看看长方形是怎样平移的?(课件演示长方形从位置①平移到位置②)看清楚了吗?再看一遍。
(课件放慢速度再演示一遍)引导学生说出:长方形从位置①平移到了位置②。
长方形平移了多少格呢?请先用学具在方格纸上移一移。
学生操作学具后讨论。
(有的学生会说移动了6格,有的会说8格。
)说一说你是怎样观察长方形移动格数的?请持两种意见的学生各一个到视频展示台上边展示边介绍,说6格的是两个长方形间相隔6格,说8格的是从位置①的某个点到位置②相应点相隔8格。
如果学生能说出平移是点到点的移动,则加以肯定;如果学生思考有困难,则可以用课件再演示一遍。
演示时先在位置①的长方形上找一个点A闪烁,让学生直观地观察这个闪烁的点到A′平移了多少格,通过演示统一学生的意见。
引导学生说出:平移的距离是平移前的点到平移后相应点的距离。
现在谁能完整地说说长方形是怎样从位置①平移到位置②的?引导学生说出:长方形从位置①向右平移8格到位置②。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西师大版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西师大版,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小数除法知识点8、小数除法的意义: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 表示两个因数的积 0.6 与其中的一个因数 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整数部分不够除,商 0,点上小数点。
如果有余数,要添 0 再除。
10、(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那么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 0 补足。
11、(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12、(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3、(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
如6.3232 的循环节是 32.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由小编为您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西师大版就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对您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有所帮助。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
1、图形平移后形状、大小都不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描述图形的平移路线时要说清楚图形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画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平移前,先确定一个点,看这个点会平移到哪儿,保证平移的格数正确;二是注意看原来的图中的每条线段各占几格,保证图形和原来一样。
2、与时针旋转的方向相同,通常叫顺时针方向旋转。
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反,通常叫逆时针方向旋转。
3、图形旋转时总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的。
描述图形的旋转路线时要说清楚图形绕哪个点沿哪个方向旋转了多少度。
画旋转后的图形的方法:旋转前,先确定一条线段,用这条关键的线段的旋转来判断这个图形的旋转。
4、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中,有的只有1条对称轴,有的不止1条对称轴。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5、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要注意:一是对称轴两边图形所对应的方格数要相同:二是左边部分的图形要和右边部分的图形相同。
6、可以利用平移、旋转、对称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图形平移的基本概念,理解图形平移的特点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平移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图形平移的定义和性质2. 图形平移的作图方法3. 图形平移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平移的定义和性质,图形平移的作图方法。
2. 教学难点:图形平移的性质,图形平移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电梯的上下运动、滑滑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出图形平移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图形平移的定义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图形平移的概念,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平移的特点。
(2)图形平移的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平移前后的变化,总结出图形平移的性质,如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等保持不变。
(3)图形平移的作图方法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图形平移的作图方法,如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找出对应点等。
3. 应用拓展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图形平移的方法解决,如设计平面图形的拼图游戏、确定物体的位置等。
4. 总结反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图形平移概念、性质和作图方法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图形平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2. 终结性评价:检查学生对图形平移概念、性质和作图方法的掌握情况,评价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直观教学,通过实例演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加强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图形平移的作图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卷(一)数学(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1.如图,将立方体绕它的对角线AC1旋转,应该形成()种立体图形.A.B.C.D.2.将图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图形是()A.B.C.D.3.下面图形中,()图形中的虚线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A.B.C.D.4.根据指定的对称轴,把下图补全,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所补的图形应是()A.B.C.D.5.把向左平移5格后得到()图形。
A.A B.B C.C6.要想将如图的三角形ABC平移到三角形DEF的位置,应()A.把三角形ABC先向左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2格B.把三角形ABC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2格C.把三角形ABC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上平移2格D.把三角形ABC先向左平移4格,再向上平移2格7.下面的图案()是用旋转的方法设计的。
A.B.C.8.一组图形〇□△△〇□△△〇□△△〇□……按这样的规律摆下去,第30个图形是()A.〇B.□C.△二.填空题(共10小题)9.按规律画出每组中的第25个图形.(1)▲〇〇▲〇〇▲〇〇…;(2)〇〇□□△△〇〇□□△△〇〇□□△△…;(3)◎◎★△◎◎★△◎◎★△…;(4)☆☆☆△△☆☆☆△△☆☆☆△△….10.剪纸的方法是先纸,再在折好的一侧画出,最后再用剪刀剪,展开后就得到一张的剪纸.11.如图,等边三角形网格中,已有两个小等边三角形被涂黑,请将图中其余小等边三角形涂黑一个,使整个被涂黑的图案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有种.12.(1)图形1绕点0顺时针旋转90度得到图形.(2)图形3可以看作图形绕点0顺时针旋转90度得到的.13.时针从15:00走到18:00是围绕钟面中心旋转了度.14.如图,图形B是由图形A向平移个格子,再以点为中心,时针旋转而得到的.15.图中,图形①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图形所在的位置.图中,图形②绕点O逆时针旋转,到图形③所在的位置.16.挡住了三颗珠子,分别是颗,颗。
第二单元1、图形的平移◆教学内容教材25-28页“图形的平移”例1、例2和“练习六”的相关内容。
◆教材提示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关于平移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知识点有如下几点:知识点一:将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
知识点二:按给定的距离画平移后的图形。
知识点三:利用平移的方法进行图形的变换。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在三年级时,也学习过简单的平移知识,感知了平移现象,但这些只停留在对生活现象的感知上,没有理解平移的内涵。
所以,本节内容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教学图形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时,先将学生的思维放在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上,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图形平移的方法。
第二:在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图形的关键点进行平移,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状、大小不变。
第三:较复杂的图形平移过程,可通过演示等方法,让学生理解图形平移的过程,掌握平移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重点关注学生对于平移文向、距离的掌握情况,要让学生明白平移的方法,并掌握操作要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理解的平移的概念,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索判断图形平移的距离的方法,感受到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和认识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平移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按要求进行平移。
难点根据平移前后的图形,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方格纸、学具盒(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24页情境图。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并说一说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回答预设:生1:从图中可以看出,电梯在上下平移运动。
生2:图中有个风车,我知道风车叶片的运动是旋转。
第二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
1.正方形绕它的旋转中心旋转多少角度后,能与它自身重合?( )A .30° B .60° C .45° D .90°
2.如图,该图形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它自身重合,这个角度可以是( )A .30° B .45° C .60° D .90° 3.我们知道,国旗上的五角星是旋转对称图形,它需要旋转多少度后才能与自身重合?( )A .36° B .45° C .60° D .72° 4.下列各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旋转对称图形的是( )A .等腰三角形 B .平行四边形 C .等边三角形 D .三角形
5.如图,下列各组图形中,由左边变成右边的图形,分别进行了平移、旋转、轴对称、中心对称等变换.其中进行平移变换的是________组,进行旋转变换的是________组,进行轴对称变换的是________组,进行中心对称变换的是________组.
二、填空
1.观察图中的图形,把其中的轴对称图形、旋转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编号分别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轴对称图形_________;旋转对称图形__________;中心对称图形__________。
2.如图,ABC ∆中,5,90==︒=∠AC AB BAC cm ,AB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后成ACD ∆,则图中的_________是旋转中心,旋转角是________°.
3.钟表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 min ,那么经过20 min ,分针旋转了_____°
4.小猫怎样平移,才能追上老鼠?你能发现几种方法?如果能说出两种以上的方法,就把这双旱冰鞋送给你,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吧!(右下图)
5.下面的现象中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1)索道上运行的观光缆车。
( ) (2)推拉窗的移动。
( )(3)钟面上的分针。
( ) (4)飞机的螺旋桨。
( ) (5)工作中的电风扇。
( ) (6)拉动抽屉。
( )(7)封闭的电梯的上上下下( ) (8)正在拧动水龙头开关。
( )(9)开动汽车时方向盘的转动( )
(10)飞机降落到机场跑道到机身静止这一过程,对于整个机身而言,属于( )现象,而对于滚动的轮胎而言,它是( )现象。
6.图形的对称轴是一条( )线。
7.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 )条对称轴。
8.旋转变换的三个要素是( )、( )、( )。
9.在平移和旋转过程中,得到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 )和( )都相同。
10.奥运五环图案的形成(不考虑颜色)是通过基本图形( )得到的 三、判断题。
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 (1)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4条对称轴。
( )(2)圆不是轴对称图形。
…( ) (3)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变换可以设计许多美丽的镶嵌图案。
……( )(4)风吹动的小风车是旋转现象。
( ) 四、(1
(3)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4)画出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画出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90°。
(6)按要求作图。
,逆时针旋转90°。
3.把整个图形向右平移5格。
(7)画出三角形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
(8)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他成为轴对称图形,再沿o 点向逆时针旋转90°
五、解决问题。
1、一只鸡平均每天要吃0.28千克饲料,照这样计算,6只鸡一个星期要吃多少千克饲料?
2、一幢大楼有26层,每层高2.98米,这幢大楼高约多少米?(得数保留整数)
3、今年的5月17日到5月21日,平均每天进入上海世博园参观的游客为28.276万人。
算一算,这几天入园游客的总数是多少万人?
4、一块玻璃长1.2米,宽是0.95米,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售价17.5元,这块玻璃价值多少元?
5、一间会议室12米,宽7.8米,如果用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地面砖铺地面,一共需要多少块?
思考题
小亮在期末考试中,思品、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五科的平均成绩是89分,思品、数学两科平均91.5分,语文、英语两科平均84分,思品、英语两科平均86分,英语比语文多10分。
小亮的各科成绩是多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