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4
《生物圈》教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同的家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生物学》中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的第一节“生物圈”。
详细内容将围绕生物圈的定义、结构、功能以及生物圈对生物的保护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讲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圈的概念,掌握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
2. 了解生物圈对生物的保护作用,认识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圈的结构、功能及保护作用。
教学重点: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对生物的保护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生物圈结构图、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地球仪,提出问题:“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那么生物圈是什么呢?它对我们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引发学生思考。
2. 讲解: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生物圈的概念、结构、功能及保护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生物圈现象,如森林、湖泊等。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生物圈结构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七、板书设计1. 生物圈的概念2. 生物圈的结构3. 生物圈的功能4. 生物圈的保护作用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圈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生物圈的结构包括哪几个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点?2. 答案:(1)生物圈是地球表面生物生存、繁衍和进行生命活动的区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2)生物圈的结构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土壤圈。
大气圈为生物提供氧气和二氧化碳;水圈为生物提供水分;岩石圈和土壤圈为生物提供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自己在讲解生物圈知识方面的不足,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物圈保护方面的新闻和资讯,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组织学生参加生物圈保护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第一节。
人和其他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的生存、延续和发展与生物圈息息相关,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而且迄今为止,生物圈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惟一家园。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有的影响还具有破坏性甚至毁灭性,所以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人类的迫切愿望,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地球上每一个人都有一份责任。
二、学生分析七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学过生物学知识,但他们从小学的《自然》及生活中的.电视节目中已了解了许多生物学的知识。
他们能说出许多生物的名称、知道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生存等,但没有构成“生物和其生存的环境”的整体体系──生物圈的概念,不知生物和生存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七年级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规律要求在教学中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
他们不喜欢枯燥的说教,但乐于观察、分析图片,参与游戏,进行角色扮演,喜欢讲自己熟悉的人或事等以表现他们的活力,针对此,教师可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更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三、设计理念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活动教学方式为主,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力求在整个教学中体现出“三维”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生物圈,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应该积极、主动认识并保护这个家;2.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发表的见解。
(二)能力1.使学生初步具有搜集、处理图文资料,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2.会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讨论问题,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1.复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本章的知识框架和各个知识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
(2)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丰富自身的生活经验。
(3)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了解亲自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4)进一步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2.复习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复习,主要是要学会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获得能力,因此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是本节课的重点。
3.复习方略先复习构建知识网络,梳理剖析主干知识;互动探究训练,寻求解题规律,强化自身能力。
二、补弱深化,供你自主研学,构建网络同学们,知识只有形成网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就象人体的各个器官和肢体一样,请你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建构本章的知识网络。
你一定能行喔!1.你复习可温习或获得的知识:(1)你还记得什么是生物圈吗?生物圈的范围有多大?生物圈为她的所有家庭成员“生物”提供了哪些基本的生存条件?(第一节)(2)生物圈中,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你能举出你生活中遇到的例子吗?针对探究实验你了解多少?(第二、三节)(3)什么是生态系统?它的组成是怎样的?什么是食物链、食物网?你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多少了解?(第四节)(4)生物圈是生态系统吗?你知道生物圈中还有哪些生态系统,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5)关于生物圈II号,思考:(教材33页“科学.技术.社会)A.生物圈II号模拟的是什么?生物圈I号是什么?B.设想科学家们是怎样维持“生物圈II号“的?C.分析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有哪些?2.伴你整理要点(知识网)请同学们以你自己最喜欢的方式(例如表格、概念图等)构建你对本章所掌握的知识网络:三、跟踪训练,能力提升(组内合作探究)(一)选择题1.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繁衍的地方叫()A.大气层B.生物群落C.生物种类 D.生物圈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B.水圈、大气圈C.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D.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表面3.人类的“立足点”是()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 D.生物圈的各个圈层4.科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没有植物,其主要原因是()A.水压太大B.光线太弱C.盐度太高 D.温度太低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反映出桃花的开放与哪一种非生物因素有直接关系?A.水分B.温度C.光照 D.地形6.决定菊科植物深秋开花的因素是()A.光照B.高温C.低温 D.土壤7.在农田中,对田鼠有直接影响的生物因素是()①青蛙②蚯蚓③甘薯④蛇⑤猫头鹰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8.为确保探究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对影响实验的其它变量应()A.相同B.不同C.相似 D.随意9.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遮光,另一边不遮光,这是为了()A.提供一种无光的条件B.便于观察C.控制变量D.设置一个对照实验10.法国梧桐树在冬天叶纷纷落叶,而松树依然郁郁葱葱。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目录在七年级生物教学过程中,教材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说是具有指导和依据作用的工具。
目录是生物教材的灵魂,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的目录,欢迎大家阅读!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教材目录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第四节生态系统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林业工人的新任务科学·技术·社会生物圈Ⅱ号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科学·技术·社会从古老的光学显微镜到电子显微镜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科学家的故事施莱登、施旺与细胞学说第二章细胞的生活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科学家的故事他发现了细胞中神奇的物质核酸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科学·技术·社会“脱缰之马”癌细胞第三章细胞怎样产生物体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科学·技术·社会朊病毒、疯牛病、克雅氏病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第二节种子植物生物学与文学寄予植物的情怀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农业技术员和绿色证书第二节植株的生长科学·技术·社会无土栽培第三节开花和结果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大地的美容师——园艺师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科学·技术·社会节水农业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科学·技术·社会现代化温室第二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科学·技术·社会热带雨林地球的“肺”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教版7年级上册第⼀单元⽣物和⽣物圈第⼆章学案有答案新泰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初⼀⽣物上学期第⼀单元第⼆章学案第⼆章⽣物圈是所有⽣物的家第⼀节⽣物圈⼀、课前预习:1、地球表层⽣物和⽣物的⽣存环境构成了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__共同的家园。
2、⽣物圈的范围:_________的底部、__________的⼤部、__________的表⾯。
3、⽣物⽣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________、阳光、_________、⽔、适宜的_______和⼀定的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利⽤课本插图或挂图,阅读课本第11、12页第三⾃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物圈的厚度约有多少?2、说出各圈层的主要组成成分及主要⽣物类型。
3、⽣物圈中的三个圈层是截然分开的吗?(⼆)阅读课本11、12页插图,思考以下问题:1、向⽇葵⽣长需要什么条件?长颈⿅的⽣活需要什么条件?2、向⽇葵和仙⼈掌,⽜和海豚的⽣存条件有什么异同?3、为什么⼲旱会使粮⾷严重减产?4、⼤棚蔬菜在种植过程中,菜农会经常浇⽔、施肥、松⼟,晚上还要在棚顶盖上草帘,⽽早晨把草帘卷起,且⼀个⼤棚栽种适量的作物,这都体现了⽣物⽣存的哪些基本条件?四、拓展创新:1、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兴建了“⽣物圈Ⅱ号”,模拟与地球—“⽣物圈Ⅰ号”相似的⽣态环境,8名科学家在其中⽣活了⼀年多。
⽆独有偶,⽇本在北部沿海也建造了“迷你地球”—⼀个全封闭的⼈⼯⽣态环境,2位科学家于2005年⼊住“迷你地球”,开展科学研究。
请问:些基本的⽣存条件?(2)“⽣物圈Ⅱ号”的实验最终以失败告终,你对此有什么感想?2、你饲养过⼩动物吗?回想⼀下,你是怎样来饲养你的⼩动物的?它们⽣活得好吗?如果不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五、⽹络构建⽣物圈为⽣物⽣存所提供的基本条件六、达标测试1、⽣物圈的范围为()A、⼤⽓圈、⽔圈和岩⽯圈的全部B、⼤⽓圈和⽔圈的全部、岩⽯圈的上部C、⼤⽓圈的底部、⽔圈和岩⽯圈的全部D、⼤⽓圈的底部、⽔圈的⼤部和岩⽯圈的表⾯2、对于⼀只⽣活在⽥野中的蝗⾍来说,它的⽣活环境是指()A、⽥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B、阳光、空⽓、温度、⽔分等⾮⽣物因素C、A与B的总和D、A与B的总和再加上⽥野中的其它蝗⾍3、以下哪项不是仙⼈掌⽣存需要的基本条件()A、阳光B、⽔分C、空⽓D、有机物4、下列能构成⽣物圈的是()A、森林中的所有树⽊B、湖泊中的所有⽣物C、地球上的所有⼈类D、地球及⽣物5、2003年10⽉15⽇,“神⾈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成功绕地球飞⾏20⼩时,你认为“神⾈五号”的太空仓中,应携带哪些维持⽣命所需的物质()A、空⽓B、⾷物、⽔C、空⽓、⾷物、⽔D、⽔6、科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亚纳海沟进⾏科学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没有绿⾊植物,其原因是海沟深处()A、没有⼆氧化碳B、没有阳光C、没有营养物质D、⽔温太低7、果农在移栽植物幼苗的初期,幼苗往往会出现萎蔫现象,是下列哪种条件缺乏引起的()A、空⽓B、⽔分C、阳光D、营养物质8、地球上⼀切陆⽣⽣物的“⽴⾜点”是()A、⼤⽓圈B、岩⽯圈C、⽔圈D、以上三项9、下列做法中,不属于正确的收集资料的⽅法是()A、查阅书刊报纸B、拜访有关⼈⼠C、臆造拼凑数据D、上⽹搜索10、下⾯列举了⼀些⽣物的名称,据此回答问题。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填空第一章认识生物和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3节)(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绝大多数植物通过____________制造有机物;动物以_____________为食,从中获得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____________,呼出____________。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____________。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植物与动物相比,____________生物的应激性更灵敏。
5.生物能生长和____________。
6.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____________除外)。
(二)科学探究1.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____________,也可以借助____________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需要测量。
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观察时要要全面、细致和____________,并及时记录下来。
对于需要较长后给你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____________,多问几个为什么?2.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____________、确定____________、制定合理的____________、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____________。
3.探究的一般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照试验:____________唯一原则。
(三)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生活环境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按照用途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课题:第一节《生物圈》学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开展竞赛以及角色扮演的方法理解掌握生物圈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园。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1、生物圈为所有生物提供基本条件。
2、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搜集和分析其他星球的资料。
三、学习过程:
四、课后作业
P14课后练习1、2、3 五、学习记忆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