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光波长变换和频率上变换技术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44
基于四波混频效应的波分复用全光网络波长转换器研究的新进
展
佚名
【期刊名称】《光学与光电技术》
【年(卷),期】2009(7)6
【摘要】本刊讯目前的全光波长转换器很难同时做到100Gb/s以上的工作速率,对信号幅度和相位透明,并具有100nm以上的输入和输出带宽。
因此设计满足未来超宽带,超高速率,对新型调制格式透明的WDM全光波长转换器成为波分复
用技术(WDM)和全光网络融合的关键。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光纤网络器件与技术研究团队的崔晟研究小组将光纤超快四波混频效应(FWM)应用于WDM波长转换器的设计,并结合光子晶体光纤技术,在诸多重要性能指标上都获得了突破,可以同时满足以上所有要求。
【总页数】1页(P17-17)
【关键词】全光波长转换器;波分复用技术;四波混频效应;全光网络;光纤技术;国家
实验室;工作速率;相位透明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11;TN929.1
【相关文献】
1.基于四波混频效应的全光波长转换器 [J], 谭艺枝;向望华;杜荣建
2.基于简并四波混频的偏振复用全光整形研究 [J], 田丰沣;武保剑;周恒;邱昆;;;;
3.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中四波混频效应的正交双泵全光波长变换 [J], 王肇颖;李智勇;胡智勇;包焕民;贾东方;葛春风;李世忱
4.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四波混频型全光波长转换器 [J], 刘威;孙军强;黄德修;徐红春
5.基于太赫兹光解复用器-四波混频效应的全光异或门方案 [J], 段杰;谢小平;段弢;温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拉曼晶体的多波长激光技术研究进展王晓斌;康文运;宋小全【摘要】利用受激拉曼散射效应,以拉曼晶体作为介质,可产生同轴输出的多波长激光信号,该种激光器具有结构紧凑、脉冲能量高和波长可调谐等特点,在全色激光成像与显示、光电对抗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本文介绍了受激拉曼散射基本原理和常用拉曼激光器结构,研究了国内外基于拉曼晶体的多波长激光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利用受激拉曼散射产生多波长激光存在的不足。
针对目前受激拉曼散射高阶散射光较难生成,生成的多波长激光信号覆盖谱段较窄,输出功率较低,调谐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了今后多波长激光技术发展方向。
%According to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effect,multi-wavelength laser signal of coaxial output can be pro-duced by using Raman crystal as medium.This kind of laser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ct structure,high pulseenergy,tunable wavelength,etc,so it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full-color laser imaging and displaying,electro-optic countermeasure.The basic principle of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and general Raman laser structure were intro-duced.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research progressof multi-wavelength laser based on Raman crystal was presented, and the deficiencies that the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is used to generatemulti-wavelength laser were summa-rized.For the problems that the high-order scattering light is difficult to generate,multi-wavelength laser signal covers a narrow spectrum,the output power is low,the tuning mode is single,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multi-wavelength laser technologyare proposed.【期刊名称】《激光与红外》【年(卷),期】2016(046)008【总页数】7页(P923-929)【关键词】拉曼晶体;受激拉曼散射;多波长;研究进展【作者】王晓斌;康文运;宋小全【作者单位】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94;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94;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9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248.1自20世纪60年代多波长激光器诞生以来,多波长激光的应用日益广泛[1-6]。
一种基于波长变换和光交换的WDM-TDMPON韩旭杉;马彦宏;张华峰;江元;胡殿刚;李韶瑜【期刊名称】《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年(卷),期】2016(014)007【摘要】随着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技术的演进,大容量、高效率的PON是主要的发展趋势。
PON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架构,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波长变换和光交换的WDM-TDM PON(Wavelength-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based PON)架构,该架构采用可调谐波长变换器以及光交换技术并在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设计中实现,以实现大容量、高灵活性的WDM-TDM PON。
文章研究了该架构在不同配置下的性能表现,并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验证。
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的基于波长变换的光交换结构可以满足大容量、灵活高效的通信要求。
【总页数】4页(P123-126)【作者】韩旭杉;马彦宏;张华峰;江元;胡殿刚;李韶瑜【作者单位】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甘肃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11【相关文献】1.基于一种新型有机物光纤的全光交换系统设计与实现 [J], 何如龙;吴学智;戚玉华2.一种基于波长变换和光交换的WDM-TDM PON [J], 韩旭杉;马彦宏;张华峰;江元;胡殿刚;李韶瑜3.一种基于EDFA+NDF的全光波长变换 [J], 王维涛;刘山亮;张霞4.基于一种新型有机物光纤的全光交换系统设计与实现 [J], 何如龙;吴学智;戚玉华5.具有可调谐波长变换器的多粒度光交换节点 [J], 徐跃刚;韩大海;张杰;顾畹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机械与电子工程】NOLM 全光波长变换的优化设计3贾东方(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育部光电信息技术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摘 要: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构成非线性光学环镜(NOLM )的光纤长度和泵浦脉冲峰值功率对采用NOLM 实现波长变换的系统输出脉冲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较高泵浦功率和较短NOLM 环长度下,可以实现在最高转换效率的同时,波长变换脉冲无展宽,并且在此情况下波长变换信号有较好的信噪比;与此同时,分析了波长变换脉冲的啁啾特性和频谱特性。
关键词:全光波长变换;NOLM;XP M 中图分类号:TN911.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939(2007)03-0125-04 未来超高速光纤通信系统将是光时分复用(O T D M)和波分复用(WD M)的混合通信网络系统,全光波长变换是实现OT D M 和WD M 网络接口变换复用器和WD M 子网内部光学交换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1,2]。
目前采用半导体光学放大器(S O A )的增益饱和效应[3]和交叉相位调制(XP M)效应[4]的全光波长变换器件,由于受到S O A 较低载流子寿命影响,变换速率较低。
由于光纤内的非线性响应可以近似认为是瞬时的,所以采用非线性光学环形镜(NOLM )的全光纤波长变换系统变换速率快,有望成为突破Tb /s 通信系统光交换技术的首选方案[5,6],而且NO LM 全光波长变换还具有耦合效率高、结构简单和全光纤化等优点。
采用NO LM 的全光波长变换系统正在向更高转换速率和更宽变换间距发展。
文献[7]报道了利用高非线性光纤构成的NOLM 进行了80G bit /s 的波长变换,文献[8]报道了利用NOLM 实现了2.4GHz,1532~1544nm 全光波长变换,但是利用NOLM 进行波长变换会由于走离效应导致变换信号的展宽,限制了波长变换系统的带宽。
采用群速度均衡NO LM 可以有效地抑制波长变换信号的展宽[9],另外,E mm anue l Rossi 等人采用一种新型的群速度补偿方案实现了3G b /s,1550/1330nm 波长变换,成功地抑制了变换信号的展宽效应[10]。
光的色散与波长频率关系研究一、引言光的色散是指光在某些介质中传播时,不同频率的光波因折射率与频率之间的关系而产生偏移。
这种现象在自然界和实验室中都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光谱学和光通信领域。
本文将探讨关于光的色散与波长频率关系的研究。
二、色散理论解释1. 折射定律根据斯涅耳定律,当入射角度改变时,入射到介质中的平面波会发生折射,并且在介质内部传播出来成为一个新的平面波。
折射定律可以用数学形式表示为: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分别代表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则是相应入射角度和折射角度。
2. 莫尔斯电子理论莫尔斯电子理论认为,在晶体或类似材料结构中存在着原子核吸引电子轨道运动以及库伦排斥力作用下原子核半径方向振动较大导致能量差异而造成了不同频率的相对位移。
这种振动和能量差异导致了电子在晶体中的不同传播速度。
3. 晶格色散晶格色散是固体中光波传播时由于晶格结构而引起的色散效应。
通过布拉伐条件以及电子-声子耦合等效应,可以得到介质中细胞间距、原子方向性和物质表面形貌对光源产生的空间角分布有一定影响。
三、波长与频率关系研究方法1. Littrow式单斜衍射仪Littrow式单斜衍射仪是通过将狭缝放置于凹面反射镜上,并选择特定入射角来实现选通一个波长进行观测。
该方法可用于高精度测量不同波长下折射率与入射角度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波长与折射率之间的函数曲线。
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利用了红外辐射用样品吸收所获得信息检测材料主要成分以及某些它们之间基本化学键状态或特征。
这种技术通过对样品光谱进行傅里叶变换,可以得到材料在红外区域的吸收频率信息,从而研究波长与频率之间的关系。
3. 差示色散仪差示色散仪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折射率与波长之间关系的方法。
它利用了像差原理,并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如温度和压力)来观察材料中不同频率下折射指数随波长变化的情况。
四、实际应用领域1. 光纤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统是利用传输介质内部发生光束全反射实现信号传输的技术。
利用闲频光实现全光波长变换的研究王维涛;刘山亮;闫振宁;韩纪广;李新;安洪勇【摘要】文章用OptiSystem模拟出了利用闲频光实现的全光波长变换.通过调整半导体光放大器(SOA)注入电流、SOA腔长、泵浦光与信号波的频率差、偏振、耦合器信号衰减与泵浦衰减等参数的值,获得了12 dB的变换效率.研究发现,利用闲频光实现的全光波长变换比利用变换光实现的全光波长变换有更好的稳定性.【期刊名称】《光通信研究》【年(卷),期】2007(000)006【总页数】4页(P4-7)【关键词】全光波长变换;四波混频;OptiSystem;半导体光放大器【作者】王维涛;刘山亮;闫振宁;韩纪广;李新;安洪勇【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光通信研究所,山东,聊城,252059;聊城大学,实验管理中心,山东,聊城,252059;聊城大学,光通信研究所,山东,聊城,252059;聊城大学,光通信研究所,山东,聊城,252059;聊城大学,实验管理中心,山东,聊城,252059;聊城大学,实验管理中心,山东,聊城,252059;聊城大学,实验管理中心,山东,聊城,252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1全光波长变换(AOWC)可以将光信号从一个波长变换到另一个波长而不需经过光/电/光的转换,因此它是未来基于波分复用(WDM)技术的全光网络的一项关键技术。
它可以有效地解决WDM网络中的波长竞争问题,实现动态波长路由和波长的再利用。
在多种实现技术中,基于四波混频(FWM)效应的AOWC 是唯一可对调制方式和码速率完全透明的波长变换。
目前报道的基于FWM 效应的AOWC 均是利用变换光实现AOWC的[1~2],而利用闲频光实现的AOWC未见报道。
本文利用OptiSystem 成功仿真出了利用闲频光实现的AOWC,其变换效率可达12dB。
通过研究发现,闲频光实现的波长变换较为稳定,不易受其他参数的影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AOWC及其仿真1.1 AOWC量子力学中对FWM 的经典定义是:一个或几个光波的光子被湮灭,同时产生了几个不同频率的新光子,且在该参量过程中,净能量和动量是守恒的,这样的过程称为FWM[3]。
论文题目:ROF通信技术以及基于RF调制的光标记交换技术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作者简介:马健新,男,1977年5月出生,2004年9月师从北京邮电大学余重秀教授,于2007年9月获得博士学位。
中文摘要近年来的全球信息化浪潮使人们对通信系统的容量和质量的需求迅速提高,以光纤接入为代表的有线接入虽然能够提供很大的带宽,但是终端的移动性受到限制,而无线通信由于其接入的灵活性和移动性更受用户的欢迎。
但目前低频无线通信系统的带宽较窄并且频谱资源已经相当拥挤,无法满足未来的移动多媒体、流媒体等宽带业务需求,提高无线接入系统传输容量的有效途径是利用带宽资源丰富的高频无线电波。
灵活方便的宽带无线接入正在成为未来通信的主要发展方向,特别是像北京这样高度信息化的大都市更是倍加关注。
40-70GHz的毫米波可以承载速率达Gbit/s数据信号,而且频谱资源丰富。
该频段的无线信号适于组建具有较高频谱空间复用率的微小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因此它将是未来Gbit/s的宽带无线接入首选的频段。
然而,高频无线信号的传输问题和高频设备的高昂价格严重制约着这类无线系统的应用。
融合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技术优点的光载射频(ROF)通信技术是实现宽带无线信号传输的有效手段,该技术利用光纤的几乎无限的带宽资源和低损耗优势,使多路宽带无线信号的传输距离达数十公里,并可以将原来放置在基站的高频设备转移到中心站实现资源共享,进而可对数量庞大的基站的结构和功能(光电、电光转换和天线收发是必备功能)进行简化,降低系统成本。
同时在ROF系统中采用光学方法产生毫米波信号,可以简化基站和中心站的结构。
因此,基于ROF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能够使宽带无线接入的实现更加容易。
基于ROF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具有明显优势,它不仅可用于宽带无线接入,而且在车载移动通信、热点地区和室内覆盖、雷达信号传输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构建城域宽带网、建设覆盖城乡的信息服务体系已列为北京市信息化发展规划以满足未来对宽带接入需求,以ROF技术为基础的无线宽带接入能够提供更大的接入带宽和灵活性,可以为北京市城域宽带网的无线接入部分提供技术支撑。
单模光纤中的四波混频
宋开;李玲;叶培大
【期刊名称】《光子学报》
【年(卷),期】1995(24)3
【摘要】四波混频(FWM)是石英光纤中的一种重要的非线性光波相互作用,在频分复用(FDM)和波分复用(WDM)光纤通信系统中,四波混频引起的信道间的串话和白噪音远远大于受激喇曼(SRS)串扰,并且四波混频(FWM)能够有效地产生新频率光波,因而受到极大关注;本文详细分析了在CW泵浦下单色光在石英单模光纤中的四波混频。
推导出四波混频新光波的功率的解析式,其中考虑了泵浦波的自相位调制(SPM)和交叉相位调制(CPM)对四波混频光波功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
【总页数】5页(P273-277)
【关键词】四波混频;单模光纤;自相位调制;交叉相位调制
【作者】宋开;李玲;叶培大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学院光通信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253;O437.4
【相关文献】
1.抑制等信道间距陆上干线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色散和四波混频效应的新方案 [J], 宋健;范崇澄
2.硫系光纤中基于四波混频的波长转换研究 [J], 徐亚希;胡淼;张瑜;李齐良;周雪芳;魏一振;杨国伟;卢旸
3.光纤中的四波混频效应和它在全光波长变换中的应用 [J], 项鹏;王荣
4.空频复用光纤中四波混频过程的解析分析方法 [J], 万峰; 武保剑; 曹亚敏; 王瑜浩; 文峰; 邱昆
5.基于高非线性光纤四波混频的全光纤波长变换 [J], 刘艳;谭中伟;傅永军;宁提纲;简水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邮电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全光波长变换和频率上变换技术的研究
姓名:薛伟琦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物理电子学
指导教师:林金桐
20070131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为了更好的使SOA可以应用于高速的波长交换系统中,近些年来已经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技术。
其中最根本的加速载流子恢复的方法应该是选择合适的半导体材料并且通过设计新型的SOA微结构来实现。
但是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会提高SOA的成本,而且目前来说这种方法在实现上有些困难。
最近[25]中报道了一种新型、简单的结构能大幅度的提高SoA在高速波长变换中的性能。
这种方法的基本实验装置如图3.4.2所示。
probe∞nverledprobe
图3.4.2滤波器辅助的波长变换系统框图
在这种实验方法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光带通滤波器,通过将滤波器的中心波长偏置在探测波长的蓝移分量处可以很好的提高高速信号,例如160Gb/s,波长交换后的信号性能,大大改善SOA在实现40Gb/s或者1606b/s波长变换的性能。
利用已有的模型,对160Gb/s的波长变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这罩探测光功率和波长分别为一0.8dBm和1548.4nm,泵浦光的功率是3.1dBm,波长为1553.6nm。
辅助滤波器为高斯型滤波,3dB带宽为1.05nm,滤波器的中心波长从1547.8nm到1548.6nm之间可调。
图3.4.3给出了变换后信号的眼图张丌度与滤波器中心频率之阃的变化关系。
由图可以看出在探测波长1548.4nm的蓝移分量处,存在一个最佳的眼图张歹F度,也就是说通过合适的调节滤波器的工作波长可以大大的提高波长变换后信号的性能。
这一仿真结果与已经报道的实验[26]很好的吻合。
图3.4.3眼图张开度随滤波器中心波长的变化
下面我们对这一现象进行初步的解释,图3.4.4给出了探测光在经过SoA波长变换后信号的增益和啁啾的演化曲线。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下啁啾即蓝移啁啾总是与增益增长同时出现,而红移啁啾则总是与增益的衰减相对应。
因此我们主动的选择输出信号的蓝移分量就相当于加速了载流子的恢复,从而可以提高
北京邮电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2.5GHZ
10
OscilloscopePDPBS
图4.1.1利用SAO中的NPR实现全光频率上变换的实验装置图图4.1。
3给出了两路信号同时频率上变换后的信号眼图,从图中可以看出,406Hz载波对2.5GHz信号的调制深度很小,也就是说,经上边换后信号的消光比严重降低。
这说明实验中用的SOA并没有完全实现对探测光的偏振旋转,通过前一章对SOA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造成这一原因的就是载流子的恢复时问较长,就造成了40GHz载波对探测光偏振旋转效应的下降。
因此我们对1538.54nm的信号光进行了24Gttz的全光频率上变换,图4.1-4给出了变换后的时域波形图,从图4.1.3(a)与图4.1.4的对比可以看出,对于较低速率的光载波来说,SOA可以很好地利用非线性偏振旋状效应来实现全光的频率上变换。
这同时也说明通过提高SOA中的载流子恢复速度,可以将SO^应用于高速的ROF系统中。
(a)(b)
图4.1.2‘8泼用后的408ftz光载波时域波形(20ps/div);(b)jir八so^的波长为1538.54tin
的删信号眼图(100ps/divk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4.1.3(a)频率上变换后1530.54nm信号眼图(100ps/div);(b)频率上变换后1540.25nm
信号眼图(100ps/divk
图4.1.4波长1538.54n,n的全光频率频率上变换后的时域波形(500ps/div)4.2基于高非线性光纤(HNF)的实现方案
4.2.1实现原理
光克尔效应是非线性现象中的一种重要的效应。
自从1973年[271在光纤中首次观察到光克尔效应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在光克尔效应中,用一束强泵浦光引起的双折射来改变弱探测光在各向同性的非线性介质中的传输,包括光纤。
基于这种效应制成了光克尔开关,其工作原理如图4.2.1所示,在高非线性光纤的入射端口,强泵浦光和弱探测光均为线偏振光,偏振方向夹角为45度。
再没有泵浦光的时候,光纤输出端的检偏器将阻止探测光的通过。
有泵浦光时,由于泵浦光引起的双折射效应,将使探测光的平行和垂直分量的折射率发生不同
北京邮也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而得到很大的改善。
通过四路WDM信号的光谱可以看到,四路信号均出现了明显的40GHz、80GHz甚至120GHz的边峰。
这都说明了利用高非线性光纤的非线性偏振旋转效应可以很好地同时实现4路WDM信号到40GHz光载波的全光频率上变换。
但是由于缺少40GHz的电解调设备,我们无法对上转换后的信号进行解调检测。
为了能够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又设计了4X2.5GHz@20GHz的频率上变换实验,并对上变换信号进行了解调。
(a)(b)
图4.2.3(a)四路输入w蹦信号光谱(O.8nm/div);(”复用后得40Gilz光载波的波形
(20ps/div)。
(d)
图4.2.4经过全光频率上转换后信号的波形(1.Ons/div)和频谱图(O.5nm/div).(a)1535.64∞,(”1537.03∞,(c)1538.54am,(d)1540.25rim.4X2.5GHz@20GHz的全光频率上变换实验装置如图4.2.5所示,四路WDM信号的产生方式与上面的实验相同,如图4.2.6(a)所示。
20GHz的光载波由IOGHz的电时钟信号经放大以后调制于偏置在以处的铌酸锂调制器产生,如图4.2.6(b)所示,波长为1550nm。
图4.2.54x2.5GHza20GHz的全光频率上变换实验装置
31
(a)(b,
图4.2.6‘a’四路输八如M信号光谱(O.gn./di¥>;(b)由调制器产生的20Gl{z光裁波的时
域波形(100ps/div).
四路WDM信号与光载波分别经过EDFA,可调衰减器和偏振控制器后以功率5dBm/eh和16dBm进入高非线性光纤,光纤的长度lkm。
上变换后的信号经过50GHz的高速光电转换后送入带宽60GHz的混频器的射频端口(RF)(由于混频器对RF端口的功率要求,应当尽量保证光电转换后信号的功率,或者可以在信号送入混频器之前加一个中心频率在20GHz。
带宽约56Hz的电放大器,本实验中并没有用到这样的放大器)。
另一路IOGHz的电时钟信号经过倍频器和20GHz的电放大器后,以大约lOdBm的功率送入混频器的本振端口(LO)。
经混频器解调后的信号经过2.5GHz的低通滤波和放大以后,利用示波器来观测解调信号的眼图,并以此对频率上变换的性能进行分析。
北京邮电人学硕士学位论文
ld)
图4.2.7四路仰M信号频率上变换后的波形与解调后得眼图.(a)1540.25rim(2ns/div);(b)1538.54n,'(1ns/div);(c)1537.03nm(1ns/div);(d)1535.64nm(2ns/div).所有的眼
图(200ps/div)
图4.2.7给出了经过偏振分束器后信号的时域波形图和经过混频器解调后信号的眼图。
从时域波形可以看出,对于20GHz的光载波而言,由于波形远远的优于40Gl-lz光载波的时域波形,在全光频率上变换后,信号有更好的光信噪比,可达到20dB以上,也就是说频率上变换前本振光的信号性能的好坏对频率上转换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这就使我们相信,如果可以产生性能良好的40GHz,甚至60GHz的光载波的话,就完全町以利用光纤中的非线性偏振旋转效应末实现全光的频率上变换。
通过图4.2.7中给出的解调后的信号眼图,我们可以很好的得到四路WDM信号利用非线性偏振旋转实现频率上变换后的解调信号,从图中分析可知,由于混频器射频端口RF的功率过低,峰峰值大约70mY,这就造成了混频效果的恶化,尤其是对于第四路信号。
对于我们所使用的混频起来说,如果可以将频率上变换后的信号进行适当的放大,再送入混频器的RF端,解调后的眼图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
4.3结论
本章深入的讨论了基于非线性偏振旋转效应实现多波长全光频率上变换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案。
对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由于其载流子恢复时间的影响,使得它在40GHz和60GHz的波段受限。
而对于高非线性光纤,很好的可以实现高速的频率上变换,而且实验中对变换后的信号作的分析,从而可以说明非线性偏振旋转在实现多波长频率上变换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尤其是同时对多波长的操作,使其在RadioOverFiber系统与WDM系统的融合方面得到更大的重视和更广泛的应用。
全光波长变换和频率上变换技术的研究
作者:薛伟琦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本文链接:/Thesis_Y115814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