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系统精讲-泌尿生殖系统-第十八节 急性乳腺炎病人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328.50 KB
- 文档页数:7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措施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以初产妇更为多见。
急性乳腺炎不仅会给产妇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母乳喂养。
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促进患者康复、保障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详细介绍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措施。
一、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尤其要注意体温的变化,因为发热是急性乳腺炎常见的症状之一。
同时,观察乳房局部的症状,如红肿、疼痛的程度、范围有无扩大,皮肤有无破溃,乳头有无皲裂等。
还要关注患者的乳汁分泌情况,包括乳汁的颜色、量和质地。
二、心理护理急性乳腺炎患者往往会因为疼痛、担心影响哺乳等原因而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其倾诉,给予安慰和鼓励,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让其了解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病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治愈的,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一般护理1、休息与活动指导患者保证充足的休息,以利于身体的恢复。
但也要适当活动,如进行缓慢的散步等,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身体机能下降。
2、饮食护理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3、乳头护理保持乳头清洁,每次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及乳晕。
纠正乳头内陷,可经常牵拉乳头,使其突出。
四、乳房护理1、排空乳汁乳汁淤积是急性乳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及时排空乳汁至关重要。
鼓励患者频繁哺乳,让婴儿吸吮患侧乳房,如果婴儿吸吮力不足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吸吮时,可使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
2、热敷与按摩在哺乳前,可用温热的毛巾热敷乳房 3 5 分钟,然后轻轻按摩乳房,从乳房四周向乳头方向按摩,以促进乳汁排出。
但要注意,热敷和按摩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乳房组织。
3、局部冷敷如果乳房红肿疼痛明显,可在哺乳后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乳房,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1.病人,女,26岁,一个月前顺产一男婴,一周来乳房肿痛,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应考虑A.乳癌B.急性乳腺炎C.乳房肿块D.乳房纤维腺瘤E.乳管内乳头状瘤【答案】:B【解析】:考察急性乳腺炎的特点。
急性乳腺炎好发于产后3~4周,病人多是产后哺乳的妇女,以初产妇多见。
2.患者女性,26岁,产后4周出现体温升高、右侧乳房疼痛、局部红肿、有波动感,最主要的处理措施是A.及时用吸乳器吸净乳汁B.应用抗生素C.局部用25%硫酸镁湿热敷D.中药治疗E.脓肿切开引流【答案】:E【解析】:考察急性乳腺炎的治疗原则。
急性乳腺炎脓肿形成后,主要治疗措施是及时作脓肿切开引流。
3.患者女性,27岁,顺产一健康女婴,为预防乳腺炎,护士对其健康教育时下列不正确的是A.避免乳头破损或皲裂B.妊娠后期每天用清水洗乳头C.纠正乳头内陷D.预防性应用抗生素E.定时哺乳;每次哺乳排尽乳汁【答案】:D【解析】:考察急性乳腺炎的健康教育。
急性乳腺炎健康教育:(1)避免乳汁淤积:告知病人这是预防的关键,每次哺乳之后应将剩余的乳汁吸空。
(2)保持清洁:每次哺乳前、后均需清洁乳头,以保持局部干燥和洁净。
(3)纠正乳头内陷:于妊娠期每天挤捏、提拉乳头。
(4)防治乳头、乳晕破损:可用自身乳汁涂抹,因其有抑菌、滋润、促表皮修复功能。
一旦出现破损,应暂停哺乳,用吸乳器吸出乳汁哺育婴儿;局部用温水清洗后涂以抗生素软膏,待愈合后再行哺乳。
(5)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每次哺乳时让婴儿吸净乳汁,如有淤积及时用吸乳器或手法按摩排空乳汁;避免婴儿养成含乳头睡眠的坏习惯;注意婴儿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婴儿口腔炎症。
4.急性乳腺炎的早期症状下列哪一项不正确A.体温升高B.乳房胀痛C.局部皮肤红热D.压痛性肿块E.出现波动【答案】:E【解析】:考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
乳腺炎后期脓肿形成,查体有波动感。
5.患者女性,26岁,产后突发急性乳腺炎。
其致病菌最可能是A.大肠杆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变形杆菌D.溶血性链球菌E.白色葡萄球菌【答案】:B【解析】:考察急性乳腺炎的病因。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措施引言急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特征是乳房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
在护理过程中,针对急性乳腺炎患者的特殊需求,进行综合性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护士提供优质的护理。
护理措施1. 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急性乳腺炎发病初期通常表现为乳房疼痛、发热等症状,护士应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乳房变化和监测体温等指标,尽早发现并确定诊断。
一旦怀疑患者可能患有急性乳腺炎,护士应尽快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2. 提供舒适的环境和支持在患者初次就诊期间,护士应尽量提供一个舒适和安静的环境,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焦虑。
护士应充分理解患者的情绪和需要,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此外,护士还应确保患者有适当的休息和营养,并提供必要的唇膏、保湿剂等。
3. 乳房按摩和泵奶乳房按摩和泵奶是急性乳腺炎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
护士应指导患者在每次哺乳前或泵奶前进行乳房按摩,以促进乳汁的流出。
按摩方法包括轻轻揉动和挤压乳房,以减轻乳房淤血和乳汁积聚的情况。
此外,护士还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泵奶器,并鼓励患者根据需要进行定期泵奶,以维持良好的乳汁排空和减轻乳腺炎的症状。
4. 疼痛管理急性乳腺炎常伴随乳房疼痛,护士应采取措施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常见的方法包括热敷、冷敷、乳房包扎等。
热敷可以促进乳汁排空和舒缓乳房疼痛,而冷敷可以减轻乳房红肿和炎症。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人喜好,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疼痛管理。
5. 给予抗生素治疗急性乳腺炎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控制炎症和预防感染的扩散。
护士应负责监测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包括药物的剂量、用药时间和不良反应等。
护士还应注意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时反馈医生,并进行必要的病情评估和护理干预。
6. 教育和指导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和指导。
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急性乳腺炎的病情特点、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并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建议。
急性乳腺炎病人的护理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见于产后哺乳期妇女,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3~4周。
发病与产后抵抗力下降、乳汁淤积、细菌入侵有关。
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
局部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常伴有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和触痛,可出现寒战、高热及脉搏加快等全身表现。
脓肿形成时诊断性穿刺可抽出脓液。
处理原则包括控制感染,排空乳汁。
脓肿形成前应用抗菌药物抗感染,也可以采取热敷,配合中药治疗;脓肿形成后需及时行脓肿切开引流。
【护理评估】(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1)个人情况:病人的年龄、生活习惯、居住环境、月经史、婚育史、哺乳情况;(2)既往史:病人既往有无免疫缺陷性疾病,有无乳房手术史等。
2.身体状况(1)乳房外形、大小、皮肤色泽有无异常,乳头是否内陷、有无破损;(2)乳房局部有无红肿、发热及压痛性肿块;(3)有无寒战、高热、脉搏加快等脓毒血症症状;(4)实验室检查是否提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异常,脓液细菌培养是否为阳性,超声检查有无异常发现等。
3.心理社会状况(1)病人是否了解乳腺炎的治疗方法;(2)病人和家属是否知晓乳腺炎的预防方法。
(二)术后评估1.伤口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2.局部红、肿、热、痛有无减轻。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急性疼痛与乳腺炎症、肿胀、乳汁淤积有关。
2.体温过高与乳腺炎症有关。
【护理目标】1.病人淤积的乳汁能够有效排出,乳房肿胀减轻,疼痛得到缓解。
2.乳腺炎得到控制,体温恢复正常。
【护理措施】1.缓解疼痛(1)防止乳汁淤积:患乳暂停哺乳,定时用吸乳器吸净乳汁;(2)按摩、热敷:每天定时给予手法按摩、辅助热敷物理治疗,疏通阻塞的乳腺管,刺激乳窦,使乳汁流畅,淤积的硬块消散,预防乳腺脓肿发生;(3)托起乳房:用三角巾或宽松胸罩拖起患侧乳房,减轻疼痛和肿胀。
2.控制体温和感染(1)控制感染:遵医嘱抽血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使用抗菌药物并观察疗效;(2)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监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变化;(3)高热护理:发热期间予温水擦浴、冰袋降温等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予药物降温;伴有畏寒、发抖等症状者,注意保暖;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
1.病人,女,26岁,一个月前顺产一男婴,一周来乳房肿痛,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应考虑
A.乳癌
B.急性乳腺炎
C.乳房肿块
D.乳房纤维腺瘤
E.乳管内乳头状瘤
【答案】:B
【解析】:考察急性乳腺炎的特点。
急性乳腺炎好发于产后3~4周,病人多是产后哺乳的妇女,以初产妇多见。
2.患者女性,26岁,产后4周出现体温升高、右侧乳房疼痛、局部红肿、有波动感,最主要的处理措施是
A.及时用吸乳器吸净乳汁
B.应用抗生素
C.局部用25%硫酸镁湿热敷
D.中药治疗
E.脓肿切开引流
【答案】:E
【解析】:考察急性乳腺炎的治疗原则。
急性乳腺炎脓肿形成后,主要治疗措施是及时作脓肿切开引流。
3.患者女性,27岁,顺产一健康女婴,为预防乳腺炎,护士对其健康教育时下列不正确的是
A.避免乳头破损或皲裂
B.妊娠后期每天用清水洗乳头
C.纠正乳头内陷
D.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E.定时哺乳;每次哺乳排尽乳汁
【答案】:D
【解析】:考察急性乳腺炎的健康教育。
急性乳腺炎健康教育:(1)避免乳汁淤积:告知病人这是预防的关键,每次哺乳之后应将剩余的乳汁吸空。
(2)保持清洁:每次哺乳前、后均需清洁乳头,以保持局部干燥和洁净。
(3)纠正乳头内陷:于妊娠期每天挤捏、提拉乳头。
(4)防治乳头、乳晕破损:可用自身乳汁涂抹,因其有抑菌、滋润、促表皮修复功能。
一旦出现破损,应暂停哺乳,用吸乳器吸出乳汁哺育婴儿;局部用温水清洗后涂以抗生素软膏,待愈合后再行哺乳。
(5)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每次哺乳时让婴儿吸净乳汁,如有淤积及时用吸乳器或手法按摩排空乳汁;避免婴儿养成含乳头睡眠的坏习惯;注意婴儿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婴儿口腔炎症。
4.急性乳腺炎的早期症状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体温升高
B.乳房胀痛
C.局部皮肤红热
D.压痛性肿块
E.出现波动
【答案】:E
【解析】:考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
乳腺炎后期脓肿形成,查体有波动感。
5.患者女性,26岁,产后突发急性乳腺炎。
其致病菌最可能是
A.大肠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变形杆菌
D.溶血性链球菌
E.白色葡萄球菌
【答案】:B
【解析】:考察急性乳腺炎的病因。
急性乳腺炎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少数为链球菌感染。
6.患者女性,27岁,顺产一健康女婴,为预防乳腺炎,护士对其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
A.防止乳房皮肤破损
B.保持乳头清洁
C.纠正乳头内陷
D.避免乳汁淤积
E.尽量采用人工喂养
【答案】:D
【解析】:考察急性乳腺炎的健康教育。
预防急性乳腺炎的措施:避免乳汁淤积(告知病人此乃预防的关键),保持乳头清洁,纠正乳头内陷,防止乳房皮肤破损,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
7.患者女性,27岁,顺产一健康女婴,为预防乳腺炎,其最主要的措施是
A.保持乳头清洁
B.养成定时哺乳习惯
C.每次授乳排空乳汁
D.及时治疗破损乳头
E.婴儿睡觉时不含乳头
【答案】:C
【解析】:考察急性乳腺炎的健康教育。
急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因是乳汁淤积,因此哺乳妇女每次授乳后都应排空乳房以预防急性乳房炎。
8.患者女性,26岁,产后突发右乳房肿痛、皮肤红热,体温38.9℃,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应诊断为急性乳腺炎。
其相关护理不正确的是
A.停止哺乳,人工喂养
B.用吸乳器吸净乳汁
C.局部用硫酸镁湿敷
D.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
E.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定时换药
【答案】:A
【解析】:考察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措施。
急性乳腺炎病人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患乳停止哺乳、用吸乳器吸净乳汁,局部热敷等,高温者予物理降温等;脓肿切开后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更换敷料。
9.患者女性,28岁,哺乳期患急性乳腺炎,畏寒发热,右侧乳房肿胀疼痛,表面皮肤红热,扪及触痛的硬块,无波动感,对患乳的护理下列哪项错误
A.适当休息,注意营养及个人卫生
B.消除乳汁淤积
C.托起乳房
D.有乳瘘时不要断乳
E.局部热敷
【答案】:D
【解析】:考察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措施。
乳瘘患者要彻底停止哺乳。
10.女性,24岁。
右乳肿痛8天,伴高热。
体格检查:右乳外上象限红肿,压痛明显,有波动感,穿刺抽出2ml黄白色黏稠脓液,切开引流的最佳切口应是
A.以乳头为中心做放射状切口
B.在波动明显处做切口
C.“十字形”切口
D.乳晕边缘做弧形切口
E.沿乳房下缘做弧形切口
【答案】:A
【解析】:考察急性乳腺炎的治疗原则。
病人为小叶间脓肿,为避免手术损伤导管,应该采取放射状切口。
11.女性,26岁。
产后4周,右乳红肿疼痛已一周,T38.5℃,白细胞14×109/L。
怀疑深部脓肿,有效的检查方法是
A.X线检查
B.B超检查
C.CT检查
D.穿刺抽吸
E.查波动感
【答案】:D
【解析】:考察急性乳腺炎的辅助检查。
在乳房肿块搏动最明显的部分或压痛最明显的区域进行穿刺,抽到脓液表明脓肿已形成,脓液应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12.女性,27岁,哺乳期。
左乳房红肿、疼痛2天,体温39.6℃。
体格检查: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见2.5cm×3cm×2.5cm红肿区,表皮温度高,有明显压痛,诊断为急性乳腺炎,下列治疗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局部热敷、理疗
B.排空乳汁
C.应用抗生素
D.患乳继续哺乳
E.物理降温
【答案】:D
【解析】:考察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措施。
急性乳腺炎早期要暂停哺乳,形成乳瘘或症状严重要彻底停止哺乳。
13.女性病人,28岁,产后24天出现右侧乳房疼痛,全身畏寒、发热、脉快。
体查:右侧乳房皮肤红肿明显,可扪及一压痛性硬块,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
下列处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患乳停止哺乳
B.局部用硫酸镁溶液湿敷
C.按医嘱应用抗菌药
D.局部理疗
E.局部行切开引流
【答案】:E
【解析】:考察急性乳腺炎的治疗原则。
根据临床资料,该病人患急性乳腺炎,但未形成脓肿,故处理措施包括患乳停止哺乳,局部热敷或理疗,水肿明显者可用25%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
但由于脓肿尚未形成,不需行切开引流。
病人,女,28岁,产后4周体温升高左侧乳房疼痛,局部红肿,有波动感
14.要确诊首先应做
A.X线摄片
B.B超
C.穿刺
D.CT检查
E.细胞学检查
【答案】:C
【解析】:考察急性乳腺炎的辅助检查。
在乳房肿块搏动最明显的部分或压痛最明显的区域进行穿刺,抽到脓液表明脓肿已形成,脓液应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病人,女,28岁,产后4周体温升高左侧乳房疼痛,局部红肿,有波动感
15.最主要的处理措施是
A.全身应用抗生素
B.托起患侧乳房
C.33%硫酸镁湿敷
D.局部物理疗法
E.及时切开引流
【答案】:E
【解析】:考察急性乳腺炎的治疗原则。
急性乳腺炎脓肿形成后,主要治疗措施是及时作脓肿切开引流。
女性,24岁。
产后2周,左乳房胀痛伴高热39℃。
体格检查:左乳房外上象限明显红肿,触痛,无波动感,考虑为急性乳腺炎
16.急性乳腺炎的主要原因是
A.乳汁淤积
B.乳汁分泌过少
C.乳头凹陷
D.乳头皲裂
E.细菌入侵
【答案】:A
【解析】:考察急性乳腺炎的病因。
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主要有两方面:乳汁淤积(乳汁发育不良、乳汁不能完全排空)、细菌入侵。
乳汁淤积是最常见的原因。
女性,24岁。
产后2周,左乳房胀痛伴高热39℃。
体格检查:左乳房外上象限明显红肿,触痛,无波动感,考虑为急性乳腺炎
17.急性乳腺炎最常见于
A.妊娠后期妇女
B.初产哺乳期妇女
C.长期哺乳期妇女
D.乳头凹陷的妇女
E.乳房丰满妇女
【答案】:B
【解析】:考察急性乳腺炎的特点。
急性乳腺炎好发于产后3~4周,病人多是产后哺乳的妇女,以初产妇多见
女性,24岁。
产后2周,左乳房胀痛伴高热39℃。
体格检查:左乳房外上象限明显红肿,触痛,无波动感,考虑为急性乳腺炎
18.诊断最主要的是要除外
A.炎性乳腺癌
B.乳房纤维腺瘤
C.乳管内乳头状瘤
D.乳房外伤
E.乳房囊性增生病
【答案】:A
【解析】:考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表现和炎性乳癌非常相似,所以要除外炎性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