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创新改革李晓梅
- 格式:pdf
- 大小:63.47 KB
- 文档页数:2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星期五)上午9:00-11:30二、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主题“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探讨高效课堂策略”四、活动主持人李晓梅(语文教研组长)五、活动参与人员全体语文教研组成员、部分其他学科教师六、活动内容1. 活动开场李晓梅组长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和目标。
2. 主题讲座邀请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张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高效课堂策略”的专题讲座。
张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 高效课堂的定义和特点- 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强化课堂管理- 案例分享张老师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如何将高效课堂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引发了在场教师的浓厚兴趣。
3. 分组讨论为了更好地消化吸收讲座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活动分为四个小组进行讨论。
讨论主题如下:- 小组一:如何设计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 小组二: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小组三: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小组四:如何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秩序?各小组积极讨论,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讨论过程中,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 经验交流部分教师在讨论结束后,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分享了在构建高效课堂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以下为部分教师的发言摘要:- 王老师:在教学环节设计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 张老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课件、在线资源等,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刘老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5. 总结发言李晓梅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大家在讨论中的积极表现,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要求:- 要深入学习高效课堂策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新媒体时代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的创新方法摘要:在新媒体技术创新发展和普及应用的背景下,“新媒体+教育”已经成为构建高效英语课堂的重要方式。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认知特点、新媒体功能和教学内容特点等创新教学方法,利用新媒体应用趣味性、具象化表现英语知识内容,使得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对知识内容形成深刻认识,同时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应用立体化呈现英语知识内容,运用这种知识内容呈现方式可以满足学生过渡性发展的认知发展规律,为实现英语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创造便利条件。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英语;教学创新引言: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利用新媒体功能创新英语教学方法已经成为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趋势。
教师在英语教学创新过程中需要科学把握新媒体的功能优势,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功能为师生互动反馈开拓空间,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技术,然后围绕着学生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共性特征探索新媒体的科学应用方法,从中探索面向高职学生的高效教学方法。
一、新媒体平台拓展自主学习空间在“三全育人”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提升学生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空间,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训练中丰富对英语知识内容的感知,并自主完成知识内化。
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为学生开创自主学习空间,针对性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和译能力。
例如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为学生设置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利用零散时间和学习工具完成学习探究,通过多层次、全方位训练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为了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趣味性形式呈现任务,同时教师在学习任务推送过程中需要根据高职学生认知特点合理把握学习内容的难度和深度,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畏难心理产生厌学情绪。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对比的方式提炼重难点,然后应用图文组合或视频等形式呈现学习重难点,然后学生在平台谈论小组中围绕着知识内容自由交流,通过思维共享的方式提升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同时应用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第1篇在教育事业这片沃土上,每一位教师都是辛勤的园丁,而教研组长则是这些园丁中的领航者。
天元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一位富有教育情怀、专业素养和领导力的教育工作者,始终以身作则,带领全体英语教师砥砺前行,为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一、坚定信念,勇担重任天元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名叫李晓梅,是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育专家。
自担任教研组组长以来,她始终坚定信念,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担重任,为学校英语教研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李晓梅组长深知,要想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因此,她以身作则,带头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她的带领下,全体英语教师形成了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二、科学规划,精准施策李晓梅组长深知,要想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精准的施策。
为此,她带领教研组全体成员,深入研究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1. 制定教学计划。
李晓梅组长根据学校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
计划中既包括课堂教学内容,也包括课后辅导和实践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2. 优化教学方法。
李晓梅组长注重创新教学方法,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她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强化教学评价。
李晓梅组长重视教学评价工作,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改进。
同时,她还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定期组织英语测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三、关爱教师,凝聚力量李晓梅组长深知,一个优秀的教研组长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具备关爱教师、凝聚力量的能力。
因此,她始终关心教师的生活和工作,为教师排忧解难。
1. 关心教师成长。
李晓梅组长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提高自身素质。
她还积极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32期总第628期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中职英语教学创新研究摘 要:教育改革在当前的中职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落实,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学目标也从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转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培育。
基于此,对中职英语教学的创新开展研究是适应学生实际学习需要与成长特点的。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职英语教学现状,之后论述了教育改革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创新对策,以期提升中职英语教学成效。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创新;教育改革;核心素养作者简介:李碧月,晋江安海职业中专学校。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在模式、内涵上有必要推陈出新,结合当前的时代发展要求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中职英语教学加以创新,从职业发展层面、综合素养培养层面以及学科潜力层面,为学生创造更多有利于其发展的机会与平台,进而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特点,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保障英语课堂授课质量,达到全面提高中职英语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中职英语教学现状(一)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中职英语教学现阶段的发展在综合属性方面具有优势,但在细化领域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疏漏。
优势方面,当下的中职英语教学体现了对技能型人才的培育,课程划分具有指向性,为中职学生明确了一条阶梯型的学习、工作成长之路,同时也为学生降低了利用职业安身立命的难度。
同时,结合当前的社会实践来分析,现阶段我国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逐步提升,这为中职英语教学的职业性发展拓宽了新平台,使得学生更容易做到学有所用。
不足方面,对于中职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学科属性以及综合发展前景等层面较少进行细致的探讨。
首先,教学模式层面。
中职学生较普通高中学生在学科能力、学习习惯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知识体系构建和知识点积累方面也存在较大的不足,因此,他们可能对传统的“授课听讲”教学模式的适应性不佳,不良的学习习惯使得他们无法对英语课堂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对于课后延伸的知识巩固、作业完成等环节也不够重视,而知识体系架构的不足又影响了他们对深层次学科知识的追求,存在部分学生空有学习态度,但自身学习能力实在不足,确实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
作者: 李晓梅
作者机构: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41
出版物刊名: 牡丹江大学学报
页码: 164-165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4期
主题词: 高职院校 涉农专业 英语教学 改革实践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目前英语教学的现状,并针对一系列存在的问题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为例,阐述了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改革实践方法。
旨在交流一些高职英语教学与专业知识技能相融合的经验和做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知识技能型专门人才。
公关论坛基于情境体验教学的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创新文/王芸摘要:步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后,对外经济交流愈发频繁,作为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英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高职院校作为英语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肩负起英语人才培养的重任,但从如今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较多的弊端,导致实际的教学效果不如人意。
高职英语教师采用的教法过于单一,不注重先进技术的应用,落后的手段与模式,使得教学和预期要求有着很大的差距。
作为近些年备受关注的情境体验教学法,引入到教学中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提升思维的活跃性,突破现有教学的局限性,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充分认知情境体验教学的优势,并积极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更好地保障教学成效。
关键词:情境体验教学;高职英语;创新性引言情境体验教学法强调的是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立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开展教学活动,传授应用性较强的知识与技能,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学生在情境教学当中面对的环境更为真实,不仅可促进抽象知识的理解,也可更好地掌控学习目标,促进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提升问题解决的积极性[1]。
由此可见,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优势是极为明显的。
但如今,还有部分高职英语教师并未积极引入情境体验教学法,整体的教学创新性不足,尚未将该方法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因此,必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促进教学问题的有效解决,提升育人实效。
一、情境体验教学对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作用(一)有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如今的高职英语教材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性。
而教师自身也需要多加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引导效用,适当时候为学生答疑解惑。
即英语课程目标需转变,不再是灌输型的模式,强调实用性,根据实况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呈现出来,并发挥教师主导效用,营造各类真实的情境,促进学生掌握英语使用方法与技巧,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第七届“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奉贤中等专业学校(外语职业技能)项目总结李晓梅学校非常重视星光计划的集训,于十一月八日召开工作会议,部署了集训的各项工作,我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完成了星光计划职业外语技能的复赛工作,现总结如下:一、动员班主任和英语任课老师,积极报名我根据学校的要求,动员各位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大力宣传,广泛发动学生积极报名,自主报名加上任课老师的推荐,报名人数达到了87人,为历届报名之最多。
二、择优录取集训人员报名的学生人数众多,但能有机会参加复赛的仅有16人,所以我决定先测试,根据星光计划的竞赛模式,分为笔试和口试,根据二者成绩之和,录取了30人,作为集训人员参加每周两次的集训。
三、制定训练计划我根据学校的要求,结合英语项目的特殊性,制订了详细的训练计划,每周至少两次,口语、听力、阅读训练齐头并进。
训练计划如下:四、认真执行训练计划1、给学生详细介绍该项目的比赛要求1)、竞赛时长上海市“星光计划”第五届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外语口语竞赛时间:听读:45分钟;口语交际:6分钟。
2)、竞赛内容项目竞赛分听读和口语交际两项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听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听读含听力和阅读两个模块,口语交际含看图说话和情景对话两个模块。
2).1 听读听读含听力和阅读两个模块。
模块Ⅰ:听力,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听5个短句及问题,然后选择与问题最匹配的图片,共5小题。
第二部听一篇长对话,根据录音内容,完成5个填空。
模块Ⅱ:阅读。
第一部分:阅读5段短小的实用语言材料,选择最佳答案。
第二部分:根据阅读内容,选择最佳匹配信息。
第三部分:阅读1篇短文,完成短文后的5个问题,共5小题。
2).2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含看图说话和情景对话两个模块。
模块Ⅰ:情境交流本模块限时3分钟,给选手呈现四幅围绕一个主题的图片。
一位选手先用90秒时间描述整组图片内容并阐释个人见解,另一位于90秒之内与评委就图片内容进行互动问答。
新校园教学研究· 35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变革,社会各领域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中职教育应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为社会各个岗位培养大量的技能型人才。
但是,中职学生多为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成绩不出突出甚至是很差的学生,加之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方法陈旧,导致教学效率与质量很难得以提高。
因此,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创新,是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目前中职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1. 中职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相比普通高中学言,中职学生存在着学习基础薄弱的问题,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从小学到初中,由于他们学习不得法、得不到教师与家长鼓励等,致使他们在学习上缺乏信心,甚至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
他们在课堂上疲于应付,课外放弃了英语学习,致使学习成绩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进入中职学校后,由于学习内容与难度增加,更使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英语学习缺乏耐心,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有效提高。
2. 沿袭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率提升缓慢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多数人认为教师讲解、学生记忆的教学模式最实惠,也最易于操作,但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听讲,思想中没有问题意识,只需要机械记忆一些语法、短语、词汇等基础性的知识。
教师教学方法单调乏味,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对于英语学习心理上是抵触的,学习主动性也很难得到发挥。
另外,教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很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现象,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3. 没有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
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可以凭借其视频与音频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枯燥的英语学习趣味化,使抽象的英语知识具象化,提高了学习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密切交流,解决教学素材单一等问题,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知识呈现率与复现率更高,为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营造了有效的教学环境。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李梅【摘要】对职业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不能满足职场需求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职业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英语课程改革必须采取明确课程目标、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等具体措施,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期刊名称】《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27)002【总页数】3页(P74-76)【关键词】职业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改革;就业导向【作者】李梅【作者单位】武钢高级技工学校,湖北武汉43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2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的课程要以职业能力培养或者岗位需要为导向,根据培养职业能力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
英语应用能力作为职业技能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日益突显其重要性,用人单位对于员工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日益增加。
英语作为职业院校的公共必修课,担负着培养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重要职能。
职业院校公共英语课要以培养学生在职场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着重培养职场环境中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及文字读写能力。
然而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英语能力与职业要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职业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课程目标定位有偏差目前,职业院校的公共英语课对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重视不够,忽视了不同专业涉及的职业方向以及未来社会需求的差异,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存在问题。
没能把公共英语教学定位在为专业服务从而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抑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也就无法培养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满意的技能型人才。
2.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脱节职业院校公共英语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是学习和生活中的英语,职场中的实用英语比较少,教材中只是个别内容与职业英语有关联。
2012年第04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4,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80期)
Total No .280
收稿日期:2012—01—26
作者简介:李晓梅(1977—),女,山东安邱人,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基础部教师。
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
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创新改革
李晓梅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41)
摘要:以职业岗位所需的典型工作任务或场景为中心,将语言技能训练融入各工作项目或是任务之中,以任务或项目的形式让学生在
“做中学”、“学中做”,构建紧紧围绕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4—0070—02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强调“不仅要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要把英语技能与具体的行业前景相结合,因此行业英语课程成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高职英语未来发展的必然出路。
一、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的特点
行业英语以各行各业工作内容为基础,为各行各业人士和即将从业的毕业生们所准备,其已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伸,但与之又有很大的差异。
它直接面向技术、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面向产业结构和职业岗位。
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基本工作步骤,明确主要工作任务,具备用英语来熟练处理相关业务的能力,从而满足各专业人员工作过程中的英语交际需要。
行业英语既有一定的专业性,又强调它的实用性。
行业英语教学,就是在我们进行大学基础英语教学的同时,把英语的各项技能训练与培养融入到某个行业中,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某个行业中运用英语,并实施工作的综合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的不仅仅是某个具体专业知识或英语知识,而是将英语知识、英语技能与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相融合,使学生在工作流程、工作任务或是项目中完成英语技能的提升和巩固。
因此可以说行业英语是基础英语教学的扩展和延续,是从基础能力培养向应用技能培养的过渡,是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实现的重
要手段。
二、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现状
近年来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实行英语教学改革,即在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外添加行业英语教学,针对学生所在的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开设不同的行业英语教学。
然而,行业英语教学尚处于摸索阶段,在目前的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一系列亟待
解决的问题。
比如,
从师资角度看,教师存在知识结构的缺失,很多行业英语教师缺乏相关行业的专业
知识,而且教师职业教学技能也存在缺失;从教材角度看,目前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便是教学材料的相对滞后,教材内容更新慢,不符合产业需求;从教学模式角度看,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行业英语课程的授课模式还是以讲授为主,训练为辅,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机会不多,逐渐地缺失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最初的对行业英语的高度热情到最后的被动学习。
三、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创新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创新教学理念,基于工学结合进行职业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设计。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
工学结合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应不同用人单位需
7
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
因此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改革,应以“工学结合、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为指导,依据工作流程、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将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技能训练融入各工作项目或是任务之中,以任务、项目的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兼顾语言技能的训练和语言知识的巩固。
(二)创新教学过程设计,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行业英语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今后将面临的工作岗位需要及职业能力为导向,课堂活动及学习任务要体现真实语境,可以采用行动导向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根据工作流程或典型工作任务完成的先后顺序安排教学进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应该掌握的会话能力、听力技能、专业术语、常用句式等以及分析判断、组织协调能力融入到各个任务及子项目的完成中,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各项技能在工作任务及项目实施中得到应用、锻炼和提升。
(三)创新考核评价方法,建立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
行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必须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方法,要利用形成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学生听、说技能的考核。
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每单元的学习任务及各个子项目的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分析,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小组组长评价等方式给予学生课堂表现成绩。
评价体系中尽量科学、公平、适理地设置可量化考核的指标,要通过多元的考核方法督促学生对英语各项技能的应用,助推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四)创新教师培养方式,加快“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
行业英语教学中面临的最显著的困扰就是师资的问题。
各高职院校多数行业英语课程由英语专业教师承担,但英语专业教师存在对行业领域知识及技能的缺失,而各别学校由专业教师承担行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又存在对英语知识体系讲授所必需的基础和技能的缺失。
因此,行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中提升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加快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是改革的关键要素。
各高职院校可以首先对各门行业英语课程根据教师个人兴趣及知识结构特点进行“课程定位”,然后采取与专业核心课程教师“结帮对”,进入行业企业参加顶岗培训或实践锻炼或是参加职业资格学习考试等方式提升主讲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
(五)创新教学手段,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行业英语教学要根据各教学环节所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及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能及网络资源,选用专业性、实用性的教学辅助设备,构建课程教学中所需的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库,帮助学生课上知识技能的吸收理解,学习兴趣的提升及课外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高职院校行业英语教学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而改革行业英语课程教学从而切实使其紧跟市场、紧贴学生实际、紧密围绕行业和企业对所需人才的外语技能的要求也是高职英语教学的必经之路!因此各高职院校应结合办学实际,切实解决行业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培养等问题,力求形成有鲜明行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行业英语教学体系,最终实现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晓红.浅析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2011(3):66-68
[2]夏华.试析高职行业英语的必要性[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4):175
[3]周娟娟.论职业教育中项目式行业英语教学模式的可行性[J].才智,2011(2):148
[4]赵春华.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9(11):158-159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trade English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LI Xiaomei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Economy Vocational Colleges,Mudanjiang,Heilongjiang,157041)
Abstract:The article will take typical tasks required for professional positions or the scene as the center,combine language skills training into the work item or task,let students"learning by doing",and then"learning to do"with the form of the task or project,so as to build the core teaching system closely based on the culture of career job capacity.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s;trade English;teaching reform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