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课后答案(清华大学出版社--钱乐秋)
- 格式:ppt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98
软件工程第一章概述1、定义: 软件 == 程序 + 数据 + 文档1.数据:程序加工处理的对象。
包括数据的表示、组织与存储。
数据 == 初始化数据 + 测试数据2.文档(document):开发、使用和维护程序所需的图文资料。
文档 == 开发文档 + 管理文档。
3.程序(program):能完成预定功能和性能的指令集合。
4.软件和程序的区别程序只是完整软件产品的一部分。
编写程序只是软件开发过程数据中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其工作量仅仅是软件开发全部工作量的10%-20%2、软件的特点:抽象性、可复制性、无折旧、受硬件制约、未完全摆脱手工工艺、开发费用高3、软件按适用范围分:定制软件和通用软件4、计算机软件发展的三个时期1. 早期时代(60年代中期之前)程序设计阶段硬件通用,软件专用;程序规模小,编写者和使用者为同一人(同组人)。
2. 第二代(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程序系统阶段出现“软件作坊”、产品软件;“个体化”开发方法。
3. 第三代(70年代中期之后)软件工程阶段软件开发成为一门新兴的工程学科——软件工程。
5、解决软件危机的途径1. 技术措施◆消除错误的概念和做法◆使用更好的软件开发方法和开发工具2. 组织管理措施◆软件开发不是某种个体劳动的神秘技巧,而应该是一种组织良好、管理严密、各类人员协同配合、共同完成的工程项目。
6、软件工程定义: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
它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
7、软件生存周期:软件生存周期一般分为:软件定义(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软件开发(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软件维护等三个时期。
8、能力成熟度模型CMM: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即能力成熟度模型,用于评价软件机构的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的模型。
1、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确定该项目是否能够开发。
2、程序设计时代的生产方式是个体手工,程序系统时代的生产方式是作坊式小团体,软件工程时代的生产方式是工程化。
3、喷泉模型是一种以需求分析为动力,以对象为驱动的模型。
4、需求分析阶段,分析人员要确定对问题的综合需求,其中最主要的是功能需求。
5、可行性研究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研究每种解决方法的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
6、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不是去开发一个软件项目,而是研究这个软件项目是否值得开发,其中的问题能否解决。
7、判定树较判定表直观易读,判定表进行逻辑验证较严格,能把所有的可能性全部都考虑到。
可将两种工具结合起来,先用判定表做底稿,在此基础上产生判定树。
8、软件工具的发展特点是软件工具有单一工具向多个工具集成化方向发展。
重视用户界面的设计,不断的采用新理论和新技术。
软件工具的商品化推动了软件产业的发展,而软件产业的发展,又增加了对软件工具的需求,促进了软件工具的商品化进程。
9、环境集成主要有数据集成、界面集成、控制集成、平台集成、过程集成。
10、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进行一项简化、压缩了的需求分析、设计过程。
11、结构化方法有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构成,它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开发方法。
12、投资回收期就是累计的经济效益等于最初的项目投资所需的时间。
13、详细描述处理过程常用三种描述工具:图形、表格和语言。
14、数据流图中,每个加工至少有一个输入流和一个输出流。
15、结构化设计以数据流为基础映射成软件结构。
16、当数据流图中某个加工的一组动作存在着多个条件复杂组合的判断时,使用判定表或判定树较好。
17、由于运用原型的目的和方式不同,在使用原型时也采取不同的策略,有抛弃策略和附加策略。
18、有两类维护技术:在开发阶段是用来减少错误、提高软件可维护性面向维护的技术,在维护阶段用来提高维护的效率和质量的维护支援技术。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报告书课程名:《软件工程》题目:图着色理论在仓库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班级:网络122学号:***********名:**1、实验目的与要求熟悉Visio绘图工具或PowerDesigner系统,并使用Visio或PowerDesigner系统提供的设计绘图工具,如H图、程序流程图、盒图、PAD图等完成软件工程实验项目的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文档中的层次图和程序流程图等图形绘制与文档说明。
2、实验内容一、概要设计1.1引言1.1.1编写目的近年来,生产的工业化速度迅速加快,生产的产品数量猛增,给传统的仓库管理方式手工作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今天的仓库作业和库存控制作业已十分多样化,复杂化,靠人工去记忆去处理已十分困难,且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不能保证正确的进货、验收、质量保证及发货,就会导致浪费时间,产生库存,延迟交货,增加成本,以致失去为客户服务的机会。
本文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作。
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小中型仓库的管理员及客户和采购员。
1.1.2背景本系统是:仓库管理系统。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都是本人用户:中小型仓库管理员。
软件的计算机网络:任何装有IIS的计算机作为服务器端,其他处在同一网络的计算机作为客户端。
1.1.3定义DFD: Data Flow Diagram 数据流图,它从数据传递和加工角度,以图形方式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是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表达工具及用于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
DD;Data Dictionary 数据字典:是指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等进行定义和描述,其目的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说明。
1.1.4参考资料1.《软件工程》---钱乐秋,赵文耘,牛军钰编著 ------ 清华大学出版社2.《数据库系统概论》—王珊萨师煊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3.《 Java语言程序设计实用教程》董迎红张杰敏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4. 可行性研究报告5. 需求分析说明书1.2总体设计1.2.1需求规定本系统软件主要实现的功能是仓库管理员对仓库进行库存的管理,主要包括,对于生产部门送来的货物进行清点,无误后入库,对于销售部门请求的货物进行核实,无误后出库。
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1﹑软件产品的特性是什么?答:软件产品特性:⑴是一种逻辑产品,与物质产品有很大的区别。
⑵软件产品的生产主要是研制,生产成本主要在开发和研制,开发研制完成后,通过复制就产生了大量软件产品。
⑶软件产品不会用坏,不存在磨损,消耗。
⑷生产主要是脑力劳动,还末完全摆脱手工开发方式,大部分产品是"定做"的⑸开发软件的费用不断增加,致使生产成本相当昂贵。
2﹑软件生产有几个阶段?各有何特征?答:⑴程序设计时代:这个阶段生产方式是个体劳动,使用的生产工具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⑵程序系统时代:这个阶段生产方式是小集团合作生产,使用的生产工具是高级语言,开发方法仍依靠个人技巧,但开始提出结构化方法。
⑶软件工程时代:这个阶段生产方式是工程化的生产,使用数据库﹑开发工具﹑开发环境﹑网络﹑分布式﹑面向对象技术来开发软件。
3﹑什么是软件危机?产生原因是什么?答:软件开发技术的进步未能满足发展的要求。
在软件开发中遇到的问题找不到解决的办法,问题积累起来,形态尖锐的矛盾,导致了软件危机。
产生原因:⑴软件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
⑵软件开发管理困难而复杂。
⑶软件包开发费用不断增加。
⑷软件开发技术落后。
⑸生产方式落后,仍采用手工方式。
⑹开发工具落后,生产率提高缓慢。
4﹑什么是软件工程?它目标和内容是什么?答:软件工程就是用科学的知识程和技术原理来定义,开发,维护软件的一门学科。
软件工程目标:付出较低开发成本;达到要求的功能;取得较好的性能;开发的软件易于移植;只需较低的维护费用;能按时完成开发任务,及时交付使用;开发的软件可靠性高。
软件工程内容:研究内容包括开发技术和开发管理两个方面。
开发技术主要研究:软件开发方法,开发过程,开发工具和环境。
开发管理主要研究:软件管理学,软件经济学,软件心理学。
5﹑软件工程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答:软件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软件的费用,可靠性,可维护性,软件生产率和软件的重用。
软件工程钱乐秋课后习题答案软件工程是一门涉及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学科,而钱乐秋老师的软件工程课程是在这个领域中被广大学生所喜爱的一门课。
在学习过程中,钱乐秋老师留给学生一些习题,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本文将针对这些课后习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软件工程的重点内容。
1. 什么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对软件进行开发、维护和管理的学科。
它包括了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软件维护等一系列过程。
软件工程的目标是提高软件的质量、效率和可靠性。
2.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有哪些阶段?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一般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和维护等阶段。
需求分析阶段确定软件的功能和性能需求;软件设计阶段设计软件的结构和算法;编码阶段将设计转化为可执行的程序;测试阶段测试软件的正确性和稳定性;部署阶段将软件安装到用户的计算机上;维护阶段解决软件中的问题并进行更新。
3. 什么是软件需求?它的分类有哪些?软件需求是指用户对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方面的要求。
根据不同的角度和需求分类方法,软件需求可以分为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和设计约束需求。
功能需求是指软件需要具备的功能或特性;非功能需求是指软件的性能、安全性、用户界面等方面的要求;设计约束需求是指软件设计和实现时需要遵循的规范和限制。
4. 什么是软件项目管理?它的重要性是什么?软件项目管理是指针对软件开发项目的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等活动。
它包括了项目范围管理、进度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软件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可以确保项目按时、按质量、按预算完成,同时还可以提高团队的协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5. 什么是软件测试?为什么软件测试如此重要?软件测试是指通过运行软件来检测和评估软件的正确性、完整性和质量。
它是软件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软件测试可以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防止错误的程序进入到用户的手中。
通过测试,可以提高软件的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增加用户对软件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