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乳的物理化学性质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93
乳品基础知识乳品基础知识第一章:乳的生成和影响乳汁组成的因素第一节:乳的生成一、乳的概念牛乳是母牛产犊后由乳腺分泌的一种具有胶体特性,均匀的生物学液体,其色泽呈乳白色或稍带有为黄色,不透名,味微甜并具有特有香气。
牛乳含有牛犊生长发育必需的全部营养成分,它是牛犊赖以生长发育的最易于消化吸收的完全食物。
二、乳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合成1.蛋白质的合成乳蛋白质的合成概括为如下三个步骤:(1)乳腺分泌细胞中的氨基酸受到酶及A TP的活化。
(AA+A TP AMP~AA+PP)(2)被活化的氨基酸和转移RNA(TRNA)结合。
(AMP~AA+RNA AA~TRNA+AMP)由核糖核蛋白rRNA将氨基酸~tRNA核糖核酸符合体和mRNA 连接起来,也就是tRNA把氨基酸运到mRNA的适当位置上排列起来。
如此,氨基酸一个一个的被mRNA的的定顺序排列起来,组成氨基酸连,从而形成DNA所要形成的乳蛋白质。
经合成的乳蛋白胶粒,进入乳腺泡腔内,参加乳的合成。
2.脂肪的合成乳脂肪是三甘油酯的混合物,大部分微短链(C4-C14),另一半为长链C16-C20乳脂含饱和脂肪酸较多。
3.乳糖的合成。
乳糖是双糖,由一分子葡萄糖核一份子的半乳糖合成。
葡萄糖是乳糖的前体物,其步骤先由一份子葡萄糖转化为半乳糖,半乳糖核葡萄糖合成为乳糖,是靠乳糖合成酶的催化。
4.其他乳中的乳球蛋白、维生素、矿物质、这些是血液存在的物质。
只是通过细胞膜进入乳泡腔内而成为乳的组成部分的。
第二节:影响乳汁组成的因素各种哺乳动物的乳汁各自有它的平均组成,但随属同一种类,因品种、地区、泌乳期、个体、年龄、剂奶方法、饲料、季节、环境、温度以及健康状况等不同而又显著差异。
一、泌乳期1.概念乳牛自分娩后产乳起直至泌乳终止,这中间成为泌乳期。
在泌乳期随着泌乳的进程乳的组成成分有很大差异。
根据如的不同分为初乳、常乳、末乳。
初乳:定义特点:色泽:呈黄色,具有浓厚感,富粘性。
理化特点: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类含量高,其中蛋白质、无机盐尤为突出,蛋白质中乳白蛋白、乳球蛋白特别高。
一、乳汁组成及含量二、乳的胶体性质1. 真溶液:2. 高分子溶液:高分子溶液,其微粒直径约为3. 胶体悬浮液直径约为30~800nm , 脂肪 胆固醇 牛乳 水分 脂质 乳干物质 无脂干物质4. 乳浊液:乳脂肪是以脂肪球的形式分散于乳中,形成乳浊液。
脂肪球直径约为100~10000nm。
此外,乳中含有的少量气体部分以分子态溶于乳中,部分经搅动后在乳中呈泡沫状态。
三、乳的物理性质(一)乳的光学性质新鲜正常的乳呈不透明的白色并稍呈淡黄色,称之为乳白色,这是乳的基本色调。
乳的色泽是由于乳中酪蛋白胶粒及脂肪球对光的不规则反射的结果。
脂溶性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使乳略带淡黄色,水溶性的核黄素使乳清呈萤光性黄绿色。
(二)乳的热学性质1. 冰点:牛乳冰点的平均值为﹣0.525~﹣0.565℃,平均为﹣0.542℃。
作为溶质的乳糖与盐类是冰点下降的主要因素。
如果在牛乳中掺水,可导致冰点回升。
掺水10%,冰点约上升0.054℃。
2. 沸点:在101.33kPa(1个大气压)下约为100.55℃。
3. 比热:牛乳的比热一般约为3.89kJ/(kg·℃)。
(三)乳的电学性质1. 电导率由于乳中含有盐类,因此具有导电性,可以传导电流。
正常牛乳的电导率25℃时为0.004~0.005 S。
因此乳中的盐类受到任何破坏,都会影响电导。
乳房炎乳中Na+、Cl–等增多,电导率上升。
一般电导率超过0.006 S,即可认为是病牛乳,故可通过电导仪进行乳房炎乳的快速检测。
2. 氧化还原电势一般牛乳的氧化还原电势E h为+0.23~+0.25V。
乳经过加热,则产生还原性强的硫基化合物,而使E h降低;铜离子存在可使E h上升;而微生物污染后随着氧的消耗和产生还原性代谢产物,使E h降低。
若与甲基蓝、刃天青等氧化还原指示剂共存时,可使其褪色,此原理被应用于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检验。
(四)乳的滋味与气味特殊的香味:挥发性脂肪酸及其它挥发性物质。
第一章乳源一、乳用牛乳用黑白花牛黑白花乳牛原产荷兰北部地区的北荷兰省和西弗里斯兰省,称荷兰牛。
由于德国北部荷尔斯坦省也有分布,故也称为荷尔斯坦弗里斯牛,简称荷斯坦牛。
因其毛色为黑白花片,故通称黑白花牛。
黑白花牛是目前世界上产乳量最高、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乳用品种。
美国加拿大等国的黑白花乳牛属此类型。
乳用型黑白花牛体格高大,结构匀称,皮薄骨细,皮下脂肪少,乳房特别硕大,乳静脉明显,后躯较前驱发达,侧望、俯视和从后面看体躯均呈楔形,具有典型的乳用型外貌。
毛色为明显的黑白花片,腹下、肢端及尾帚为白色。
乳用型黑白花牛产乳量为各乳牛之冠。
一般年平均产乳量为6500-7500kg,乳脂率为3.6%-3.7%。
中国黑白花牛中国黑白花乳牛又称中国荷斯坦牛,系纯种黑白花公牛与本地黄牛杂交,其后代经过长期相互交配选育而成。
中国黑白花乳牛具有明显的乳用特征,毛色呈黑白花。
中国黑白花乳牛平均产乳量-般为6000-7000kg,平均乳脂率为3.3%-3.4%,脂肪球小,宜作鲜乳或制作干酪。
二、乳肉兼用牛西门塔尔牛(原名红花牛)原产于瑞士西部的阿尔卑斯山区的河谷地带,以西门塔尔平原的较为著名而得名。
该品种属大型乳肉兼用品种。
毛色多为黄白花或淡红白花,额部或颈上部有卷毛,西门塔尔牛泌乳期平均为285d(9.5月),平均产乳量3,500-4,500kg,乳脂率3.9%-4.2%,乳蛋白3.5%-3.9%。
乳肉兼用黑白花牛以原产地荷兰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如德国、法国、丹麦等国家所饲养的黑白花牛多属此型。
乳肉兼用型黑白花牛的毛色与乳用型黑白花牛相同。
其特点是体格偏小,头宽颈粗,体躯宽深,乳房发育良好,胸宽而深,全身肌肉较乳用型丰满,有较好的产肉性能,但体格较矮,体重较乳用型小,故在我国习惯上称为小荷兰牛。
乳肉兼用型黑白花牛年产乳量一般平均为5000-6500kg,乳脂率3.8%-4.1%。
产肉性能较好,经育肥后屠宰率可达55%-60%。
第二章乳的物理化学性质一、填空题:1.牛乳的乳干物质又分为两大成分,分别为脂质和无脂干物质。
2.乳糖、水溶性盐类、水溶性维生素等呈分子或离子态分散于乳中,形成真溶液。
其微粒大小W 1 nm。
3.乳白蛋白及乳球蛋白呈大分子态分散于乳中,形成典型的高分子溶液。
其微粒直径约为15〜50 nm。
4.乳脂肪以脂肪球的形式分散于乳中,形成乳浊液。
直径约为100〜10000 nm 。
5.酪蛋白在乳中形成酪蛋白酸钙-磷酸钙复合体胶粒。
胶粒直径约为30〜800nm 。
6.乳的白色主要是由酪蛋白胶粒和脂肪球对可见光的散射作用产生。
7.乳清的淡绿色是由含有核黄素引起的。
8.乳经过加热,则产生还原性强的_硫基化合物,而使Eh降低;铜离子存在可使Eh上升。
9.乳有苦味是由于工和上离子的存在。
10.上然酸度和发酵酸度之和称为总酸度。
11.在乳中,水分约占87%〜89%。
12.水分在乳中以多种方式存在,其中_膨胀水存在于凝胶粒结构的亲水性胶体内。
13.刚挤出的牛乳含气量较高,其中以CO2,为最多,a最少。
14.乳脂肪中,有97%-99%的成分是甘油三酯。
15.每毫升的牛乳中约有20〜40亿个脂肪球。
16.乳的脂肪酸组成受饲料、营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动,尤其是饲料。
17.乳中不饱和脂肪酸比植物脂肪少,主要是油酸,约占不饱和脂肪酸总量的70%左右。
18.乳脂肪中甾醇的最主要部分是胆固醇。
19.乳糖有a -乳糖和B -乳糖两种异构体。
20.在乳糖的几种异构体中,a -乳糖水合物在93.5℃以下的水溶液中结晶而成的。
21.在乳糖的几种异构体中,B -乳糖在93.5℃以上的水溶液中结晶而成。
22.酪蛋白在一般情况下是以酪蛋白酸钙-磷酸钙复合体形式存在。
23.牛乳中加酸后pH达5.2时,磷酸钙先行分离,酪蛋白开始沉淀,继续加酸使pH达到4.6时,钙又从酪蛋白钙中分离,游离的酪蛋白完全沉淀。
24.乳中的酶类中,磷酸酶可以用来检验巴氏杀菌乳杀菌是否彻底,过氧化氢酶试验作为检验乳房炎乳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