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办公建筑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2.10 MB
- 文档页数:41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办公建筑设计在适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镇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办公建筑设计。
其它建筑中的办公用房部分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1.0.3条办公建筑按高度划分应符合以下规定:一、建筑高度24m以下为低层或多层办公建筑;二、建筑高度超过24m而未超过100m为高层办公建筑;三、建筑高度超过100m为超高层办公建筑。
第1.0.4条办公建筑设计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2章基地和总平面2.1基地第2.1.1条办公建筑的基地应选在交通和通讯方便的地段,并应避开产生粉尘、煤烟、散发有害物质的场所和贮存有易爆、易燃品等地段。
第2.1.2条位于城市的办公建筑的基地,应符合城市规划布局的要求,并应选在市政设施比较完善的地段。
第2.1.3条工业企业的办公建筑,可在企业基地内选择联系方便,污染影响最小的地段建造,并应符合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法规的有关规定。
2.2总平面第2.2.1条总平面布置宜进行环境及绿化设计。
第2.2.2条在同一基地内办公楼与其它建筑共建,或建造以办公用房为主的综合性建筑,应根据使用功能不同,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互不干扰。
第2.2.3条建筑基地内应设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场(库)。
条件不允许时,可由有关部门就近统筹建设停车空间。
停车场地面积由当地规划部门确定。
第2.2.4条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好设备机房、附属设施和地下建筑物。
如设有锅炉房、食堂的宜设运送燃料、货物和清除垃圾等的单独出入口。
采用原煤作燃料的锅炉房,应留有堆放场地。
第3章办公建筑设计规范3.1一般规定第3.1.1条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
一般由办公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等组成。
第3.1.2条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选择开间和进深,合理确定建筑平面,并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
建筑结构丨北京第一高楼——高528m中国尊大厦结构设计1 工程概况北京中央商务区核心区的标志性超高层建筑项目——中国尊大厦,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地下结构施工。
工程场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京商务中心区(CBD)核心区Z15地块,建筑面积约43.7万m2(地上约35万m2,地下约8.7万m2)。
主要建筑功能为办公、观光和商业。
该塔楼地上108层,地下7层(局部设夹层),建筑高度528m,外轮廓尺寸从底部的78m×78m向上渐收紧至54m×54m,再向上渐放大至顶部的59m×59m,似古代酒器“樽”而得名,建筑效果图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尊大厦本工程主要结构体系由外框筒和核心筒组成,其中外框筒由巨型柱、巨型斜撑、转换桁架以及次框架组成。
巨型柱位于塔楼角部,贯通至结构顶部,并在各区段分别与转换桁架、巨型斜撑连接。
巨型柱底部截面形状为多边形,中部及上部为矩形,采用多腔钢管混凝土柱。
在设备层及避难层共设置8道转换桁架,其杆件截面采用焊接箱形截面。
巨型斜撑沿各区外皮设置,也为焊接箱形截面。
次框架包括重力柱和外环梁,均为焊接H形截面,其仅承担本区重力荷载,不参与整体抗侧。
2 巨型外框筒建筑-结构一体化设计2.1 巨型外框筒几何控制面的生成中国尊大厦外轮廓的水平截面形状为倒圆角的正方形,并沿着高度平滑收放,其外完成面几何控制尺寸见图2。
巨型外框筒的外控制面采用分段折面的形式,既可以较好控制巨型外框筒与建筑外完成面的距离,又可降低结构自身的加工难度。
图2 外完成面几何控制尺寸2.2 巨型柱外轮廓的生成巨型柱从基础顶面(-31.3m)至106层(503.2m)的截面形式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变化,其具有三种截面形式:1)7层以下(-31.3~43.15m)为4根八边形截面,截面面积约为63.9m2;2)7~19层(43.15~98.65m)为8根六边形截面,截面面积约为19.5~21.3m2;3)19~106层(98.65~503.2m)为8根矩形截面,截面面积约为19.2~2.56m2。
超高层办公建筑大楼空中大堂建筑装饰设计思考摘要:目前我国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不断涌现,其中有很多建筑大楼会设置空中大堂,其不仅体现建筑建设风格及形象,还会营造公共服务空间,用于联结大楼与外部世界、以及大楼内部各不同部门及人们的联系。
外部人员,需要先经过大堂,才能走到其它楼层办公、联系业务及会见客人等。
因此,如何结合建筑办公楼大堂的空间特点,做好其建筑装饰设计工作,是建筑装饰设计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层、超高层;办公建筑;空中大堂;建筑装饰设计前言现阶段,随着建筑技术进步及新材料新技术应用,我国高层、超高层建筑已成为普遍的建筑结构形式,建筑高度也不断延伸,从几十米到百米以上。
超高层建筑中,很多具有办公、酒店、商业、居住等功能,这些建筑物的特点是建筑面积多、层楼多,与外面联系密切,通常会在建筑中的某一层,作为空中大堂,空中大堂所承担的功能较多,如商业、娱乐、交通、休闲等功能,因此,在对其进行建筑装饰设计时,要结合功能用途需要,营造富有特色的空间环境及效果,满足舒适性及经济性要求。
一、空中大堂形成在高层尤其是超高层办公建筑设计中,垂直交通组织是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建筑层数达到20层甚至更多时,需要考虑对垂直交通进行分区,进行高低区电梯转换设置,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大楼设置一层或多层的空中大堂层,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让用户或客人,在空中大堂层进行休息,再转乘其它高区电梯,进入其它楼层,以减少停留在地面大堂的人流压力。
二、空中大堂空间功能特点超高层办公建筑,其空中大堂空间应具有综合功能的特点。
其除了具有主体办公功能外,还具有其它功能如交通分流等,合理分流使用人群。
因此,超高层办公楼,会根据其规模、人流等因素,设置一个或多个中空大堂。
这些大堂与首层大堂的功能相类似,均具有分流人群及公共服务等功能。
(见图1)图1 某超高层建筑中空大堂(局部)中空大堂空间相对开阔,普遍具有以下特点:1、高空性目前很多超高层办公大楼,其空中大堂通常会设置在楼层较高位置,例如设置在裙楼以及塔楼的中部甚至顶部位置,其具有比首层大堂更开阔的视野及景观,有的大堂,甚至可以看到城市全景。
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结构设计实例浅析一、引言:介绍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结构设计的背景和意义二、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结构材料、高度、地震设计等等三、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结构设计的方法:钢构架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复合墙梁式结构等四、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结构设计实例分析:以某个超高层酒店办公楼为例,进行结构设计及其优化方案的分析和讨论五、总结与展望:对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结构设计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展望。
超高层酒店办公楼作为当代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对于城市的形象、经济、科技、环保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更新,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的建筑高度也在不断攀升。
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结构设计是超高层建筑的关键,其建筑结构的安全、可靠、经济、美观等多方面都对于建筑本身及其周边区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结构设计的目标是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外观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建筑结构的最优化方案,确保建筑的安全稳定和经济合理。
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结构设计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结构材料、高度、地震设计、风载荷、人工活荷载、温度变化、地基承载力、结构节点等等。
其中,建筑高度是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大关键点,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带来的不仅是工程技术上的挑战,还需要考虑社会经济、环保、设计美学等方面的影响。
结构材料的选择包括混凝土、钢结构、复合材料等,不同的材料选择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耐久性、美观度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影响。
地震设计也是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地震对于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结构的影响将直接影响到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结构设计也是建筑科技创新和技术突破的重要领域。
近年来,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等的不断发展,也为超高层酒店办公楼结构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例如,采用新型复合材料的结构,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的自重和耗能,达到更好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高层/超高层办公楼结构标准化设计指引前言结合已有项目工程案例结构设计特点,并对典型项目进行分析计算,总结高层/超高层办公塔楼结构设计规律,包含结构材料、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尺寸、超限措施、材料用量等内容,希望能为100~200m高层/超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一、结构材料1.1、混凝土墙柱等竖向构件宜采用C60~C35,低区尽量使用高强度混凝土,中高区根据轴压比控制要求逐级递减;当条件允许时,外框柱可适当考虑C70等高强混凝土,充分发挥混凝土受压性能,取得经济性的同时,能更好的控制柱截面;梁板可使用C30~C35;桩基采用C30~C50,应根据桩身强度进行比选,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单桩承载力匹配,桩基比选时,尽量按桩身强度控制;1.2、钢筋主体结构的钢筋材料选用参考如下:常用的钢筋为HRB400、HRB500等,当条件允许时,可适当考虑HRB500、HRB600等高强钢筋的应用。
当采用高强钢筋时,应按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和钢筋间距等构造要求,并应注意由于钢筋强度和直径改变会影响正常使用阶段的挠度和裂缝宽度。
1.3、钢材常用的钢筋为HRB400、HRB500等,当条件允许时,可适当考虑HRB500、HRB600等高强钢筋的应用。
当采用高强钢筋时,应按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和钢筋间距等构造要求,并应注意由于钢筋强度和直径改变会影响正常使用阶段的挠度和裂缝宽度。
二、结构体系2.1、抗侧力体系200m以下的超高层建筑宜采用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一般无需设置加强层,框架梁柱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核心筒为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特殊情况:•当施工工期是控制因素时,可对比混合结构方案;•由于政策原因有强制性的装配率要求时,可对比混合结构;在方案阶段,应通过结构每平米质量指标从宏观层面判断整个结构方案是否合理、经济,常规项目的荷载取值、结构布置往往差异不大,各结构体系的每平米质量参考范围如下:各结构体系每平米质量(KN/m2)注:混凝土结构:主体结构以钢筋混凝土为主;混合结构:楼面体系为钢结构楼面;钢结构:主体结构以钢结构为主。
超高层办公建筑“长富金茂大厦”建筑设计撰文 谢军 深圳市博艺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1 设计概况长富金茂大厦项目基地位于深圳市福田保税区B105-31,西侧为兰花道,东侧为红棉道,南侧为金花路,北侧为市花路。
基地北向紧紧依托深圳福田中心区,南向隔深圳湾与香港相邻,西向为著名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东向为深圳重要的皇岗口岸,顺延保税区3号入口即是益田路,向北直接连接深圳市会展中心和深圳市政府以及福田中心区。
基地堪称位于城市主轴线的南尽端,交通便捷,位置显要。
工程主要功能为甲级办公,并含有部分配套商业设施。
项目期总用地面积18 812.7m2,计入规定容积率总建筑面积为158 742.79m2。
避难层核增建筑面积2 381.30m2,地下室建筑面积45 016.59m2,总建筑面积206 695.03m2。
工程包括一栋68层超高层办公主楼和一栋17层商业及办公附楼。
地下1~3层为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下3层还设有3 572.19 m2的人防设施。
本项目是一组高效、全新、人性化的超高层和高层办公建筑,充分尊重保税区的城市设计,同时创造具有相对独立领域感的城市空间,集经济性与自然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体,是新世纪保税区以及深圳市的标志(图1,2)。
High-rise Office Building:Changfu Jinmao Skyscraper Design 图1 效果图.图2 鸟瞰图.1101112 总平面设计2.1 总体布局与城市关系本地区是正在建设中的福田保税区的核心地段,与现有的长平大厦分别位于保税区3号入口的东西两侧,东西呼应的门户意向和独一无二的建筑高度使项目成为这一地区城市组织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将极大地吸纳人流并对周边的生活、工作模式带来积极深远的影响。
在总体布局中同时考虑了与城市连接的顺畅性、与现有超高层建筑的统一性以及超高层塔楼自身的标志性。
用地北侧现为一个面积约为1ha的城市公园,它在东侧与南侧将这两个项目连接起来。
高层建筑设计案例分析在当今城市发展的进程中,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不仅是城市天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承载着人们对于居住、工作和生活的各种需求。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设计案例。
案例一: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是一座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超高层摩天大楼。
它的设计独特,融合了多种创新元素。
从外观上看,其螺旋式上升的造型不仅极具视觉冲击力,还能有效降低风阻。
这种独特的外形设计并非仅仅为了美观,更是基于对风荷载的深入研究和计算。
通过模拟风洞实验,设计师确定了这种螺旋形态能够减少大楼在强风中的摇晃,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功能布局方面,上海中心大厦充分考虑了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
底部楼层设置了商业空间,吸引了众多高端品牌入驻,为周边居民和上班族提供了丰富的购物和休闲选择。
中间楼层则主要为办公区域,配备了先进的智能化办公设施,满足了各类企业的办公需求。
而顶部楼层则设计了观光平台和高级酒店,游客可以在这里俯瞰整个上海的壮丽景色,享受高品质的服务。
在绿色节能方面,上海中心大厦也有出色的表现。
大厦采用了双层幕墙系统,外层幕墙为玻璃,内层幕墙为铝板,中间形成的空气腔可以有效地隔热和保温,降低了空调系统的能耗。
此外,大厦还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为大楼提供部分电力和非饮用用水,减少了对外部能源和水资源的依赖。
案例二:迪拜哈利法塔迪拜哈利法塔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其高度达到了 828 米。
哈利法塔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沙漠之花蜘蛛兰。
它的建筑外形简洁流畅,线条优美。
整个建筑的立面采用了玻璃和金属板材相结合的方式,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在结构设计上,哈利法塔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扶壁核心”结构体系。
这种结构体系由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和外部的钢结构框架组成,能够有效地抵抗风力和地震力的作用。
为了确保大楼的稳定性,工程师还在大楼的底部设置了巨大的基础,将大楼的重量均匀地分布在地基上。
某超高层办公建筑空调设计摘要介绍了某超高层办公建筑的冷热源的设计、空调水系统的分区、空调及通风方案,为同类超高层建筑的空调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水系统竖向分区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B区。
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9502.50㎡,总建筑面积为116585.50㎡(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93090.81㎡,地下建筑面积为23494.69㎡),其建筑外形如图1所示。
本次设计内容为1座综合大楼,建筑面积为38212.27㎡,计容建筑面积为34079.87㎡,地上33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为148.80米,地下1层作车库、设备房、人防,1层作零售、大堂,2-11、13-22、24-33层作办公,12、23层作避难间、设备房。
图1 项目效果图2 设计参数及冷负荷2.1 室内设计参数空调室外室内主要设计参数如表1和表2表1 空调室外气象参数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主导风向大气压力/Pa夏季34.227.81.7SSE1004.0冬季5.272 1.7NNE1019.0表2空调室内主要设计参数干球温度/℃相对湿度/%A级噪声标准/dB新风量(m3/人·h)人员密度(m2/人)夏季冬季夏季冬季大堂25-≤60-551010办公室26-≤60-45306商业26-≤60-451522.2 冷、热源负荷该工程空调冷负荷计算采用谐波法,空调区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作为空调系统的夏季冷负荷,各区域的空调冷、热负荷如表3所示。
区域空调冷负荷/KW建筑面积冷指标/(W/m2)空调热负荷/KW建筑面积热指标/(W/m2)办公4703138--商业180180--3 空调冷源和空调水系统3.1 空调冷热源设备1)该项目选用2台制冷量为450USRT高效水冷式离心冷水机组+1台制冷量为225USRT螺杆式冷水机组+1台制冷量为225USRT的变频螺杆式冷水机组,配置6台超低噪声横流式逆流冷却塔,与制冷机搭配,冷却塔设置于裙楼屋面,各冷却塔进水管设置电动蝶阀实现分级负荷节能控制,接水盘采用平衡管连接。
目录一、类型及标准二、总平面消防三、核心筒布置四、电梯系统布置五、层高控制六、避难层设置一、类型及标准二、总平面消防消防落地面【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4.1.7条: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00m、进深大于4.00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
】当只有一个长边落地时,应注意雨篷的设置,按裙房落地面规定设计。
大堂不在消防落地面处,应注意在消防落地面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
三、核心筒1.核心筒的位置2.核心筒的组成楼梯消防电梯客梯设备房:空调机房管道井:电井、水暖井、新风井、送风井、排风井、排烟井、楼梯《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及《办公建筑设计规范》1)楼梯的数量:安全疏散设计(每个防火分区2个出口,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且≥5m)。
办公等公建类不应使用剪刀楼梯(消防暂行规定)。
2)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当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时,不应小于10㎡。
3)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20m,楼梯间净宽不宜小于2.7m。
4)办公建筑的开放式与半开放式办公室,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超过30m(此安全出口是指房间开向走道的出口,若无走廊应到楼梯出口30m)。
5)综合楼内的办公部分的疏散出入口不应与同一楼内对外的商场、营业厅、娱乐、餐饮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出入口共用。
6)走道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0m。
7)办公一类建筑标准层面积不宜超过2000㎡,避免增设防火分区。
消防电梯根据《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及《办公建筑设计规范》2.1、消防电梯的数量1500㎡设置1台,1500㎡-4500㎡设置2台,4500㎡以上设3台,宜分别设在不同防火分区。
2.2、消防电梯载重不小于800㎏,首层到顶层运行不超过60s 计算确定。
地提高走廊设计的人性化与美感[1]。
2.2中庭空间
在超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中,中庭空间是最特别的空间环境,因为中庭空间相当于是室内空间内部的室外空间,所以在设计布局上,中庭空间要兼具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两种功能。
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利用中庭
57
2019.07 |
[2]方岩.高层办公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设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 2017(15):180.
[3]丁永辉.超高层办公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0).
[4]陈桐.超高层建筑发展趋势研究初探[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17.
58|CHINA HOUSING FACILITIES。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最新版办公建筑设计规范--最新版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办公建筑设计在适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镇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办公建筑设计。
其它建筑中的办公用房部分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1.0.3条办公建筑按高度划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建筑高度24m以下为低层或多层办公建筑; 二、建筑高度超过24m而未超过100m为高层办公建筑; 三、建筑高度超过100m 为超高层办公建筑。
第1.0.4条办公建筑设计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2章基地和总平面2.1基地第2.1.1条办公建筑的基地应选在交通和通讯方便的地段,并应避开产生粉尘、煤烟、散发有害物质的场所和贮存有易爆、易燃品等地段。
第2.1.2条位于城市的办公建筑的基地,应符合城市规划布局的要求,并应选在市政设施比较完善的地段。
第2.1.3条工业企业的办公建筑,可在企业基地内选择联系方便,污染影响最小的地段建造,并应符合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法规的有关规定。
2.2总平面第2.2.1条总平面布置宜进行环境及绿化设计。
第2.2.2条在同一基地内办公楼与其它建筑共建,或建造以办公用房为主的综合性建筑,应根据使用功能不同,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互不干扰。
第2.2.3条建筑基地内应设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场(库)。
条件不允许时,可由有关部门就近统筹建设停车空间。
停车场地面积由当地规划部门确定。
第2.2.4条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好设备机房、附属设施和地下建筑物。
如设有锅炉房、食堂的宜设运送燃料、货物和清除垃圾等的单独出入口。
采用原煤作燃料的锅炉房,应留有堆放场地。
第3章建筑设计3.1一般规定第3.1.1条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
一般由办公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等组成。
现代化超高层办公楼建筑技术设计要点——深圳前海华润金融中心T1、T2、T5办公塔楼工程案例分析摘要:深圳目前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作为中国大陆南部主要金融中心,给外商投资打造充满吸引力、活力、现代化的办公环境。
结合本人有幸设计最新的深圳前海华润金融中心T1、T2、T5办公塔楼的工程经验,针对现代化、低碳绿色、最新技术、材料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具体落实到超高层办公楼关于竖向、平面选型、核心筒选型、避难层(间)、层高与净高、屋面、立面的建筑设计要点,以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现代化;超高层办公楼;建筑技术;设计要点;工程经验一、工程概况深圳前海华润金融中心项目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内,南部核心地段,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本项目东西长约385m,南北长约185m,用地面积6.1万 m²,建设用地面积5.37万 m², 容积率9.33,总建筑面积约为75.1万m²,其中三栋办公楼塔楼(T1、T2、T5)33.9万 m²,一栋国际五星级酒店(T3)5万 m²,一栋高端商务公寓(T4)5.6万m²,购物中心5.3万 m²,集大型办公商务酒店及居住功能的大型综合体。
T1办公塔楼为整个项目甚至是前海商务区的标志性塔楼建筑,高度288.55 m,建筑总面积13.79万m²,包含地下一层设备用房,地上62层;T2办公塔楼,高度224.15 m,建筑总面积9.7万m²,包含地下3层设备用房及车库,地上52层;T5办公塔楼,高度230.20m,建筑总面积10.9万m²,地下4层设备用房及车库,地上53层。
二、竖向设计分析随着一线城市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稀缺和精贵,越来越多的发展商争取最大限度的高空发展,一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同时提升地块的标识性,不断的更新城市的天际线。
本项目限高300米,所以设计了标识性塔楼T1高达288.55米,是整个区域的灵魂建筑,位于地块的东北侧,靠近主干道桂湾四路,是整个地块展示面及价值最高的区域。
超过100米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实例分析一、综述现行建筑规范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属于超高层建筑。
超高层建筑在节约城市用地,提升城市形象,推动社会投资,扩大商旅交流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被冠为集现代科技之大成,综合国力之象征,城市之标志。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加上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加大的特有国情,我国各大城市的超高层建筑有如雨后春笋,纷纷拔地而起,其高度和数量不断被刷新。
超高层建筑通常体型巨大,功能复杂,容纳人员众多,且主塔楼往往平面小,层数多,核心筒布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品质及使用率。
在解决好至关重要的建筑结构和消防安全性的同时,解决好建筑内部的垂直交通及电梯配置(包括电梯台数、载客量、速度以及排列布置),有效地提高超高层建筑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率,是设计者们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课题组把近年来公司参与设计的部分超高层建筑—深圳京基金融中心大厦(98层,439m高)、广州侨鑫珠江新城F1-1地块项目(45层,227.7m高)(以下简称侨鑫大厦)、广州嘉裕珠江新城F2-2之一地块项目(46层,189.5m高)(以下简称嘉裕大厦)并将上海金茂大厦(88层,420.5m高)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101层,492.5m高)等实例的核心筒及电梯设计进行综合分析成文,供本公司设计人员参考,以起抛砖引玉之效。
二、超高层建筑的心脏—核心筒设计超高层建筑的核心筒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集合了电梯井道、消防楼梯间和前室、机电设备机房、管道井及卫生间等服务性空间,核心筒的大小、位置和布局与建筑功能、建筑体型及平面形状等因素密切相关。
2.1深圳京基金融中心位于深圳市蔡屋围深圳金融中心区的京基金融中心大厦共98层,高度为439m,功能甲级办公楼和白金五星级豪华酒店。
1-72层为办公,筑面积约为17.6万㎡,;75-98层为酒店,建筑积约为4.6万㎡,在75层以的酒店部分设计有内部中庭,拥有客房289间客房围绕中庭环形布局,酒店接待大厅设于94层,其上为独具特色的鹅蛋形餐饮空间。
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分析摘要:近年来,城市超高层办公建筑的数量呈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为了保证超高层建筑的质量,有必要做好相关设计工作。
超高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100m 的民用建筑。
由于城市人口密度和对空间的需求,超高层建筑将成为一个有着巨大磁力的新中心吸引着大量企业和人员来到这座城市。
本文主要探究了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并对办公楼建筑设计情况作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引言随着社会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就业人数不断增加,极大地带动了超高层办公楼的建设,使得超高层办公楼成为新时期建筑建设的主要楼群之一。
鉴于高层的办公楼往往建设在人口密集、经济繁荣、交通便捷的地带,而且在体型方面不同于其他建筑楼群,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便不能将其他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案以及思路原封不动的应用于高层办公楼的设计工作中。
近年来,设计人员为了完善高层办公楼这类项目的设计方案,纷纷展开了对其设计中常见问题以及具体设计环节等工作的研究,为目前开展设计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1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1.1平面构成超高层办公楼在平面构成上可分为线生形和形生形两种。
其中,线生形是以基本线型的组合发化,可生出无穷发化的平面形式。
基本线型有两种:直线、曲线。
而形生形是以基本形为构形基础要素,创造新形体的构形方式。
基本形有:正方形、矩形、正三角形、园形、菱形等。
基本形经渐变、弯曲、切割、错叠、群化、减切、伸展、拉压等,可产生各种新的形式。
而将原形作交合、取舍,也可产生许多新形式。
不同的平面组合构成不同的建筑形体,从而形成极具特征及标志性的写字楼产品。
1.2体型研究办公楼在功能方面的定位较为简单,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体型设计时,一般不需要过多地考虑建筑内容与功能等问题。
但是,由于办公楼常处于繁华地段,代表着某个区域的整体风貌,其体型设计必须实现与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城市地域特点、周围环境等方面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