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的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2.87 MB
- 文档页数:13
药物定量分析实验设计实验选用样品为头孢拉定,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实验目的1.掌握药物结构与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2.掌握常用分析方法的基本操作与药物含量计算。
3.熟悉专业文献资料的查阅;4.了解药品分析工作的全过程和如何根据文献资料进行实验设计。
二、实验原理实验选择头孢拉定作为样品,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于60年代后期引入了气相色谱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它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区别是填料颗粒小而均匀,小颗粒具有高柱效,但会引起高阻力,需用高压输送流动相,故又称高压液相色谱法(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又因分析速度快而称为高速液相色谱法(High Speed Liquid Chromatography,HSLP)。
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
近年来,在保健食品功效成分、营养强化剂、维生素类、蛋白质的分离测定等应用广泛。
世界上约有80%的有机化合物可以用HPLC来分析测定。
[1] 头孢拉定(Cephradine, Velosef)别名:先锋霉素Ⅵ、头孢菌素Ⅵ等。
临床主要用于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等的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肾盂肾炎,膀胱炎,耳鼻咽喉感染、肠炎及痢疾等。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为口服制剂,不宜用于严重感染。
该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微臭。
该品在水中略溶,在乙醇、氯仿、乙醚中几乎不溶。
比旋度取该品,精密称定,加醋酸盐缓冲液(取醋酸钠1.36g,加水约50ml溶解,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4.6,加水稀释至100ml)溶解并制成每1ml中含10mg的溶液。
实验四阿司匹林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目的要求]1、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条件;2、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及作用;3、了解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药片中水杨酸的方法。
[基本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是20世纪70年代急剧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快速的分离分析技术。
液相色谱法是指流动相为液体的色谱技术。
在经典的液体柱色谱法基础上,引入了气相色谱法的理论基础,在技术上采用了高压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器,实现了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和操作自动化。
这种柱色谱技术称做高效液相色谱法。
它可用来作液固吸附,液液分配,离子交换和空间排阻色谱(即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应用非常广泛。
据估计,世界上几百万种化合物中除20%宜用气相色谱(GC) 分离分析外,其余80%的化合物,包括大(高)分子化合物、离子型化合物、热不稳定化合物以及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都可以用不同模式的HPLC ( 正相HPLC、反相HPLC、离子交换色谱和离子色谱、体积排除色谱、亲合色谱等等) 进行分离分析。
而且高效液相色谱法还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1)分离效能高由于新型高效微粒固体相填料的使用,液相色谱填充柱的柱效可达5000~30000块/m理论塔板数,远远高于气相色谱填充柱的1000块/m 理论塔板数的柱效;(2)选择性高由于液相色谱具有高柱效,并且流动相可以控制和改善分离过程的选择性,因此高效液相色谱不仅可以分析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同分异构体,还可以分析在性质上极为相似的旋光异构体;(3)检测灵敏度高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的检测器大多数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紫外检测器灵敏度可达10-9g,荧光检测器灵敏度可达10-12g;(4)分析速度快由于高压泵的使用,相对于经典液相(柱)色谱法其分析时间大大缩短。
高效液相色谱仪器系统的主要部件:储液罐、高压输液泵、进样装置、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和数据处理装置(色谱工作站):(1) 输液系统输液系统要为HPLC仪器提供流量恒定、准确、无脉冲的流动相,流量的精度和长期的重复性要好,同时还要提供精度好、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的多元溶剂梯度。
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分析化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在药物分析中,HPLC广泛应用于药物含量测定、杂质分析、药代动力学、药物失效机理分析、药物交互作用等方面。
因为其高灵敏度、高分离度、高准确性、高重现性等优点,被誉为现代化学分析的“铁路”。
HPLC分析原理简介HPLC的分离原理是根据样品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互相作用力不同,利用固定相呈现出的分子选择性吸附作用来实现分离。
在HPLC分析过程中,固定配合物和悬浮在流动相中溶质之间通过相互作用,使流动相中的溶质与固定相结合并阻止经过的过程成分的运动而实现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1.药物含量及其杂质检测药物含量及其杂质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内容。
通过HPLC可以对药物及其杂质进行可靠、灵敏、准确的检测。
例如,HPLC可以用于测定药物的纯度、杂质、活性成分、含量等。
例如,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规定,通过HPLC分析测定头孢曲松钠药品中的含量,结果表明该药品中含有98.4%的头孢曲松钠。
2.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药代动力学研究是药物研发过程中必要的环节,可以分析药物在体内代谢和排泄的情况。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是药物治疗效果和合理用药的依据。
因此,HPLC 非常适合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例如,使用HPLC测定维生素B2代谢动力学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内标法选取L-色氨酸等内标物,然后用HPLC分离并测定维生素B2及其代谢产物蒽醌,结果表明HPLC是非常适合于测定维生素B2代谢动力学的方法。
3.药物失效机理分析药物的失效机理是因为药物有可能产生不希望的肝毒性或其他副作用,使得药物失效。
HPLC分析可以用于药物失效机理的分析。
例如,HPLC可以用于分析站立喹啉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站立喹啉受热环境下会分解,并产生过氧化物,导致药物失效。
4.药物交互作用分析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使药物的疗效大为降低或增强。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布洛芬的理化性质。
2. 学习布洛芬的含量测定方法。
3. 提高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分析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布洛芬(Ibuprofen)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镇痛、抗炎、解热作用。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的含量,原理如下:1. 样品制备:将布洛芬样品用适宜溶剂溶解,制成待测溶液。
2. 色谱分离:待测溶液经色谱柱分离,布洛芬与其他成分得到分离。
3. 检测:采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检测布洛芬的吸收峰,根据峰面积计算其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布洛芬对照品、布洛芬样品、甲醇、乙腈、醋酸钠缓冲液、水等。
2.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紫外吸收检测器、电子天平、移液器、容量瓶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布洛芬对照品,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一定体积,制成对照品溶液。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布洛芬样品,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一定体积,制成待测溶液。
2. 色谱条件: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醋酸钠缓冲液-乙腈(40:60);检测波长:263nm;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
3. 测定:分别取对照品溶液和待测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根据峰面积计算布洛芬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色谱图:布洛芬对照品和待测溶液的色谱图显示,布洛芬在263nm波长处有明显的吸收峰,峰形尖锐,与其他成分无干扰。
2. 含量测定:根据峰面积计算,待测溶液中布洛芬的含量为(此处插入计算结果)。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含量,具有分离效果好、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等优点。
2.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溶剂的选择和纯度,避免对色谱分离和检测造成干扰。
3. 本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说明本实验方法可行。
七、结论本实验成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布洛芬的含量,为布洛芬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八、实验报告(此处插入实验报告的详细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材料与仪器、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讨论、结论等。
谷氨酰胺(Glutamine)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它在生物体内有着广泛的生理功能。
作为一种重要的指标化合物,准确测定谷氨酰胺的含量对于生物医药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在分析谷氨酰胺含量时,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方法,其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选择性。
本文将以深度和广度的方式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测定谷氨酰胺含量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杂质的有效方法。
它利用液相不同成分对于固定相的相对亲和性不同,实现对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分析化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不同成分在固定相上的吸附、分配、解吸和离子交换等过程进行控制,使得各成分被分离出来,并可以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谷氨酰胺含量的原理在测定谷氨酰胺含量时,一般采用离子对色谱法或手性色谱法。
离子对色谱法是指根据样品中阳离子、阴离子与离子对试剂形成离子对而产生的保留作用,用以分离成分的色谱方法。
而手性色谱法是利用手性色谱柱对立体异构体进行分离的方法。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准确地测定谷氨酰胺的含量,并且对杂质的干扰具有很高的抵抗能力,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谷氨酰胺含量的步骤1. 样品的制备:将待测样品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制备,保证样品的质量和含量。
2. 色谱条件的选择:选择适当的色谱柱、流动相和检测条件,确保样品的分离和检测。
3. 样品的进样和分离:将制备好的样品进样至色谱仪中,进行分离。
4. 谷氨酰胺含量的计算:根据峰面积和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谷氨酰胺的含量。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谷氨酰胺含量的优势1. 准确可靠: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测定谷氨酰胺含量方面具有高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实际分析的需求。
2. 操作简便:相比其他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不需要复杂的操作步骤和设备。
3. 敏感性和选择性高: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在较低的浓度下进行分析,对于谷氨酰胺含量的测定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选择性。
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一、引言药物分析是指对药物化学和药物控制的分析研究,其目的是确定药物的成分、结构、性质,以及在制剂中的含量、纯度和稳定性等指标。
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凭借其高分离效率、高灵敏度和宽泛的应用范围,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领域。
二、HPLC的原理与优势HPLC是在高压下进行的液相色谱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将样品在高压下推动通过色谱柱,利用不同成分在固定相上的相互作用力差异,实现样品组分的分离。
HPLC相比传统的液相色谱技术有许多优势,包括分离效率高、分析时间短、样品消耗少、操作简便快捷等。
三、药物分析中的HPLC应用1. 药物成分分析药物成分分析是药物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HPLC在药物成分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HPLC技术,可以准确测定药物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及相对含量,为药物的质量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此外,HPLC还能有效地分析药物中的杂质,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2. 药物代谢产物分析药物在人体内经过代谢作用形成代谢产物,其研究对评价药物的药效和副作用至关重要。
HPLC作为一种灵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代谢产物分析。
通过HPLC技术,可以对代谢产物进行定性的鉴定,并确定其在体内的生成和消除动力学过程,进一步探索药物的药效和副作用。
3. 药物制剂质量控制药物制剂质量控制是指对药物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纯度和稳定性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
HPLC作为一种高分辨率、高效率的分离技术,可用于测定药物制剂中的有效成分含量。
通过HPLC 技术,可以准确测定药物制剂中各种成分的含量,确保药物制剂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4. 药物毒物分析药物毒物分析是指对药物中的毒性物质进行鉴定和测定,以评估其对人体的安全性。
HPLC作为一种高度灵敏和选择性的分析技术,在药物毒物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HPLC技术,可以对药物中的毒性物质进行准确的分离和定量,为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提供重要依据。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其原理是利用高压泵将溶液以高速流动进入色谱柱,然后通过相互竞争的方式在色谱柱中进行分离。
1,8-桉叶素是一种在中药和植物中常见的活性成分,其含量的测定对于药物研发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HPLC法测定1,8-桉叶素含量的原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样品制备:首先需要将1,8-桉叶素从植物提取出来,通常采用溶剂提取的方法。
提取后的溶液需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过滤或稀释,以确保样品适合于HPLC的测定。
2. 色谱柱选择:对于1,8-桉叶素的测定,通常会选用反相色谱柱。
反相色谱柱表面是羟基化的硅胶,可以与1,8-桉叶素的极性结构发生相互作用,实现分离。
3. 流动相选择:对于1,8-桉叶素的测定,通常会选用含有有机溶剂的流动相,如乙腈和水的混合物。
通过调整有机溶剂的含量和pH值,可以实现对1,8-桉叶素的分离和测定。
4. 检测器选择:常用的检测器包括紫外检测器(UV)和荧光检测器。
对于1,8-桉叶素的测定,通常会选用UV检测器,因为1,8-桉叶素在紫外波长下有较强的吸收特性。
5. 样品分析:将经过预处理的样品通过高压泵送入色谱柱,通过流动相的推动,在色谱柱中进行分离。
通过调整色谱柱温度、流速和淋洗程序,可以有效地实现对1,8-桉叶素的分离和测定。
6. 数据处理:通过HPLC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可以自动地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峰面积的积分计算、峰高的测量等。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使用HPLC法对1,8-桉叶素的含量进行准确测定。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好、重复性好等特点,因此在药物分析和质量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上是关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8-桉叶素含量的原理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实际上,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不仅可以用于1,8-桉叶素的测定,还可以用于其他活性成分的分析和测定。
HPLC法测定1,8-桉叶素含量的原理以及步骤与其他成分的测定并无太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