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的岩石特性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1
粗粒花岗岩描述
粗粒花岗岩是一种具有粗大晶粒的岩石,通常由长石、石英和黑云母组成。
这种岩石的晶体尺寸通常在2-10毫米之间,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更大。
在地质学中,花岗岩是一种火成岩,形成于地壳深部。
当地壳中的岩浆冷却并固化时,它们会形成不同类型的花岗岩。
粗粒花岗岩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长石是粗粒花岗岩中最常见的矿物质之一。
它通常以白色或灰色形式出现,并且可以占据整个晶体。
长石晶体可以达到10毫米以上,在光线下呈现出明显的条纹和斑点。
另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石英。
这种矿物质通常呈透明或半透明状态,并且以灰色、白色或淡紫色等颜色出现。
与长石相比,它的晶体尺寸较小。
黑云母也是粗粒花岗岩中经常出现的矿物质之一。
它通常呈黑色或深褐色,并具有典型的片状结构。
黑云母晶体的尺寸通常与石英晶体相似。
除了这些主要成分之外,粗粒花岗岩中还可能含有其他矿物质,例如斜长石、角闪石和钾长石等。
粗粒花岗岩的形成过程可以追溯到地球形成初期。
当地壳中的岩浆在深部冷却时,它们会开始结晶并形成晶体。
由于冷却速度较慢,因此这些晶体有足够的时间生长到较大的尺寸。
粗粒花岗岩通常形成在地壳深部,但它们也可能在表面上暴露出来。
这种岩石可以用于建筑和装饰材料等方面,因为它具有美丽的颜色和纹理,并且非常坚固耐用。
总之,粗粒花岗岩是一种由长石、石英和黑云母等组成的火成岩。
它具有大尺寸晶体和美丽的颜色和纹理。
这种岩石可以用于建筑、装饰材料等方面,因为它非常坚固耐用。
花岗石简介一、定义1.火成岩的一种,在地壳上分布最广,是岩浆在地壳深处逐渐冷却凝结成的结晶岩体,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和云母。
一般是黄色带粉红的,也有灰白色的。
质地坚硬,色泽美丽,是很好的建筑材料。
通称花岗石。
2.比喻顽固不化:花岗岩脑袋。
二、简介花岗岩与玄武岩同属火山岩,不同是在岩浆喷发的时候,花岗岩是地下部分,在高压下形成,质地比出地表后形成的玄武岩严密的多,因此很坚硬。
黄山正是地下花岗岩在地壳变动过程中露出地表后形成的。
当花岗岩出露地表并处于强烈上升时,流水沿垂直节理裂隙下切,形成石柱或孤峰,石柱、孤峰丛集成为峰林,如黄山的妙笔生花。
花岗岩峰林显得极为雄伟壮观。
如黄山切割深达500-1000 米,形成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70 多座。
当流水沿花岗岩体中近于直立的剪切裂隙冲刷下切时,形成近于直立的沟壑,沟壑越来越深,形成两壁夹峙,向上看蓝天如一线,这就是一线天。
花岗岩是不易溶解的岩石,因此不能形成在石灰岩地区常见的溶洞。
但雨水沿花岗岩体内断裂冲刷,断裂上盘岩块的崩塌,能形成不规则的堆洞。
另外,石蛋地貌发育的地区,石蛋间的空隙也可以构成岩洞。
如黄山的水帘洞、莲花洞、鳌鱼洞。
“自古名山多聚泉”,泉是花岗岩山地的重要旅游景观。
如黄山的温泉和骊山的温泉。
花岗岩一般含有极少量的放射性元素。
因此,从花岗岩中流出的泉水一般均含有少量的对人体有害的具放射性的氡气,这些泉水可饮可浴,不仅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宝贵的水资源。
中国的花岗岩地貌大多出现在雨水充沛的东部地区,山高水高,所以在花岗岩峰林地貌发育或较为发育的山岳地区,一般都有瀑布出现。
如黄山的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
三、主要成分花岗岩是岩浆在地下深处经冷凝而形成的深成酸性火成岩,部分花岗岩为岩浆和沉积岩经变质而形成的片麻岩类或混合岩化的岩石。
花岗岩主要组成矿物为长石、石英、黑白云母等,石英含量是10%~50%。
长石含量约总量之2/3,分为正长石、斜长石(碱石灰)及微斜长石(钾碱)。
花岗岩(granite)图片一种显晶质酸性深成岩。
以长石、石英浅色矿物为主,总量一般超过80%。
肉红色至浅灰色。
相应的喷出岩是流纹岩。
granite一词于1596年首次提出,用以形容一种粒状的岩石。
石英为花岗岩的主要矿物,其量为20~50%。
长石以钾长石为主,斜长石为次,长石总量一般为60~70%。
暗色矿物主要为黑云母,有时伴有白云母、普通角闪石或(和)辉石。
色率一般低于10。
副矿物含量通常小于1%,偶尔高达3%,常见的有磁铁矿、钛铁矿、锆石、磷灰石和榍石等。
常呈半自形等粒结构,其中暗色矿物具有较完整的晶形,长石常具部分的晶形,但斜长石形态一般较钾长石完整,石英一般为他形。
按平均粒径可有细粒、中粒和粗粒之分。
花岗岩有时也具有特征的文象结构,表现为钾长石和石英的规律连生,石英在钾长石中呈定向排列,犹如象形文字。
花岗岩有时呈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长石和石英,称斑状花岗岩。
在花岗岩中,可以存在各种岩石包体。
按成因大致可分3种类型:①捕虏体,为不规则的围岩碎块,富集于岩体边部。
它们与岩浆发生不同程度的反应,是岩浆侵入作用的重要标志。
②析离体,由岩浆早期结晶的矿物凝聚而成,一般色率较高,但粒径与周围岩石无明显差别。
③残留体和残影体,是早期岩石受到交代作用逐渐被改造为花岗质岩石时由于改造不彻底而在岩体内留下了早期岩石的残迹,隐约可见原有岩石的层理和片理。
此外,有些花岗岩,特别是碱性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常可见晶洞构造。
洞壁内有石英、电气石、绿柱石等晶簇生长,洞体大小不均,一般为几毫米,有时达数十厘米。
由于花岗岩浆冷却结晶过程中的收缩作用,在岩体内部可发育原生节理,即纵节理、横节理和水平节理等。
在自然营力的长期作用下,由于某些岩块的崩落,常造成陡峭的峰峦,是理想的游览胜地。
驰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便是由花岗岩组成的。
花岗岩类是构成大陆地壳的主要岩石类型之一,广泛分布于不同时代的褶皱带和前寒武纪地盾区。
中国花岗岩类的分布广泛,尤其在中国东南和东北诸省,分布更为集中。
花岗岩特征描述花岗岩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地壳中的火成岩,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多样性。
它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质组成的,具有坚硬、耐磨、抗压强度高等特点。
以下是对花岗岩的特征描述及相关参考内容:1. 颜色和纹理:花岗岩的颜色有很大的变化范围,可以是灰白色、粉红色、红色、黑色、黄色等。
这种变化是由于岩石中不同矿物质的含量和成分差异造成的。
另外,花岗岩具有独特的纹理,可以是斑纹状、粒状、片状、层状等。
2. 结晶粒度:花岗岩的结晶粒度与其岩浆形成的深浅有关。
在深部形成的岩浆冷却速度较慢,结晶粒度较大;而浅部形成的岩浆冷却速度较快,结晶粒度较细。
因此,深部形成的花岗岩具有粗晶质,而浅部形成的花岗岩则具有细晶质。
3. 矿物组成: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组成。
其中,石英是最常见的矿物之一,具有硬度高、透明度好的特点;长石可以分为钠长石和钾长石,它们具有不同的成分和颜色;云母是一种片状矿物,可以是白色、黑色或褐色。
此外,花岗岩中还可能含有其他矿物质,如黑云母、斜长石、角闪石等。
4. 物理性质:花岗岩是一种坚硬的岩石,其硬度一般在6-7级之间。
它还具有耐磨、湿润黏性小、抗压强度高等特点。
这些特性使得花岗岩成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
5. 形成方式:花岗岩是地壳中深部的岩浆在地壳中冷却凝固而形成的。
在地壳深部,高温高压使得岩浆能够保持液态状态长时间,形成大晶粒的“深成岩”。
当岩浆从地壳中上升到浅部,温度下降,冷却速度加快,就形成了细晶质的“浅成岩”。
6. 分布:花岗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洲,尤其集中在地壳的大陆部分。
在中国,花岗岩的分布也非常广泛,如太行山区、川西高原、东北地区等。
不同地区的花岗岩在成分、颜色和纹理等方面都有所差异。
综上所述,花岗岩具有多样的特征,包括颜色和纹理的多样性、结晶粒度的不同、矿物组成的变化、坚硬耐磨的物理性质、不同成因和广泛的分布。
对花岗岩的特征描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鉴别这种常见的岩石。
花岗岩的特征发布时间:2011-12-10 00:53:53 | 阅读次数:920次花岗岩的特征你知道什么样的岩石是花岗岩吗?岩石是固体地球的主要构成,它本身又是由矿物组成的,而矿物则是由元素组成的,这样的概念已经成为地质界的共识。
根据形成岩石的地质作用过程的特点,岩石被划分成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地球上的火成岩(由岩浆固结形成的岩石)按其产状可以划分为火山岩(主要由喷出地表的岩浆固结而成)和深成岩(由侵入于地下深处的岩浆固结形成)。
按岩石中SiO2含量不同,岩石学家一般将火成岩划分为超基性岩(SiO263%)。
出露最广的火山岩是基性的玄武岩,主要分布在大洋地区;出露面积最大的深成岩是酸性的花岗岩,主要分布在大陆地区。
因此,花岗岩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地质体,被认为与大陆的生长密切相关。
什么是花岗岩呢?按照地质辞典的解释,花岗岩“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深成酸性火成岩,SiO2含量多在70%以上,颜色较浅,以灰白色、肉红色较为常见。
主要由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组成,其中石英含量在20%以上,碱性长石常多于斜长石”。
对于这样的解释,非专业人员一般不会感到满意,因为它引入了更多的、人们不熟悉的专业术语,多少有点以词解词的嫌疑。
最普通的理解,花岗岩就是石英含量(体积百分比,下同)大于或等于20%、斜长石/(斜长石+碱性长石)=10~65%的深成岩。
由此可见,花岗岩的定义和分类命名与其组成矿物的种类及其相对含量有关。
由于矿物百分含量界限是人为确定的,而自然界岩石的矿物组成是逐渐变化的,即使专业人员也难于将花岗岩与其类似岩石严格区分开来。
由此出现了广义花岗岩(花岗岩类或花岗质岩石)与狭义花岗岩的称谓。
广义花岗岩类岩石一般指花岗岩及与花岗岩具密切共生关系、矿物成分以含石英(>5%)和长石为主的中酸性侵入岩(钙碱性岩类及部分钙碱性-碱性岩类的岩石)。
一、花岗岩的特征及成因天然花岗岩是火成岩,也叫酸性结晶深成岩,属于硬石材。
花岗岩特性
花岗岩是一种多孔性变质岩,主要成分是长石、斜长石、石英、改性物以及胶结物等。
它具有以下特性:
1.密度大:花岗岩的密度比其他类型的岩石都要高,一般在
2.7~3g/cm³左右。
2.硬度高:由于其中含有长石、斜长石和石英等硬度较高的矿物质,使得花岗岩的硬度比其他类型的岩石都要高,平均硬度为7 ~ 7.5 (摩尔硬度)。
3.强度高:由于花岗岩的内部结构非常坚固,因此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一般在200~400MPa。
4.耐腐蚀性好:由于花岗岩中含有石英、长石等不易被氧化剂进行氧化的矿物质,因此花岗岩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可以在高湿度和高温条件下保持其稳定性。
5.耐火性强:花岗岩对火焰的抵抗力强,一般情况下,1200℃以下的高温对花岗岩所造成的影响不大,因此常被用作高温环境中的建筑材料。
花岗岩简介1.组成花岗岩是一种酸性深层岩,主要矿物是石英,百分之三十左右,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其中钾长石含量约百分之四十,酸性斜长石约百分之二十五。
黑色矿物以黑云母为主,等粒结构,块砖构造(如下图),岩石浅色,一般为灰白色、肉红色,深色矿物多时呈深灰色,有时钾长石斑晶很大,形成似斑状结构,称为似斑状花岗岩。
二长花岗岩是指钾长石和斜长石含量近于相等的一种花岗岩,根据暗色矿物的种类可进一步分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角闪石二长花岗岩。
2.命名花岗岩可以按照暗色矿物种类命名,最常见的是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含黑云母和白云母),角闪石花岗岩。
当黑色矿物含量少于百分之一,则称其为白岗岩。
另外也可以按照岩石结晶的大小命名。
如粗粒花岗岩、中粒花岗岩、细粒花岗岩。
3.花岗岩次生变化花岗岩次生变化主要是高岭石化、绢云母化、绿泥石花等。
4.花岗岩的成因花岗岩成因的观点有很多,有以下主要观点:一种认为是岩浆侵入地壳深处冷凝而成的,另一种认为是在地壳不太深的部位,原来的岩石,包括沉积岩,遭受来自地幔的高温化学流体物质,如二氧化硅、氧化钾、氧化钠等,置换后花和岩石化,花岗岩化使原来的岩石改造成花岗岩。
5.花岗岩变化花岗岩在区域动力热变质作用影响下,可以发生破碎,形成碎裂岩、糜菱岩和千枚岩或形成片麻岩。
在气化热液影响下则可以被交代,而发生钾长石化、纳长石化或者云母岩化,有时几种交变可以叠加。
在表生作用下,花岗岩中的暗色矿物发生分解,长石变成娟云母,或者高岭石,而构成高岭石矿床,比如江西景德镇、湖北大悟等地的高岭石矿。
6.花岗岩分布花岗岩在我国分布极广,他们不但组成古老结晶地盾的基层,而且在褶皱带和断裂带中也有大量产出,常常构成大的岩基岩柱,也有较小的岩盖、岩墙等。
我国各个历史地质时期和不同构造单元中都有花岗岩产出,其中有些与不同年代的各种变质岩紧密共生,交代现象明显,规模巨大,如秦岭、泰山、大别山、武功山、云开大山、弓长岭、龙门山等地的花岗岩,他们的形成可能与花岗岩岩化作用有关。
常用机制砂母岩岩性特征1.1岩浆岩类岩石岩浆岩(igneous rocks)一般指岩浆在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
常用作为制砂岩的岩浆岩类岩石主要为花岗岩(granite)与玄武岩(basalt)。
1.1.1花岗岩的岩性特征我国花岗岩类岩石分布广泛。
在东南和东北地区,分布更为集中。
东南地区花岗岩的出露面积达20余万km3,相当于东南地区总面积的20%。
花岗岩中的主要矿物是石英和长石。
花岗岩中石英含量约为20%~50%;长石含量约为60%--一70%,其中以钾长石为主,斜长石为次。
暗色矿物主要为黑云母,问或伴有白云母,还有普通闪角石或辉石。
花岗岩的化学成分关系,首先在于它的Si02过饱和的岩石,Si02含量大于65%。
1.1.2玄武岩的岩性特征玄武岩是基性岩浆岩岩。
玄武岩的主要矿物是富钙单斜辉石、基性斜长石等:次要矿物有橄榄石、斜方辉石、易变辉石、碱性长石、石英、铁钛氧化物或副长石、沸石、角闪石、云母、磷灰石、锆石、铁间晶石、硫化物或石墨等。
玄武岩按Si02饱和程度和碱性强弱来划分类型,有:①拉斑玄武岩(即亚碱性玄武岩),其Si02过饱和或饱和,与全碱的关系是(Ya20+K20)/(Si02--39)的值小于0.37,以含斜方辉石、易变辉石为特征。
②碱性玄武岩,其Si02不饱和,与全碱的关系是(Na20+K20)/(Si02--39)的值大于O.37,富碱,含橄榄石和副长石(如霞石)、沸石等。
玄武岩分布广泛,我国东部有新生代玄武岩,西南及南部地区有拉斑玄武岩。
有时玄武岩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
其中杏仁孔穴被次生Si02充填,形成蛋白石。
这种玄武岩往往具有碱活性。
1.2沉积岩类岩石沉积岩是地面即成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搬运、沉积固结等沉积而成的。
常用作为制砂母岩的沉积岩类岩石主要为石英岩(quartzite)与石灰岩(1imestone)。
1.2.1石英岩的岩性特征石英岩是由石英砂岩及硅质岩变质作用形成。
花岗岩质岩石的特征及主要种属花岗岩质岩石常以大规模的岩基产出,形成大型山链的主体,据岩石的酸、碱度,可分为以下类型1、中性岩类(SiO2=53-66%)钙碱性岩系列(δ<3.3代表岩性为闪长岩)钙碱性-碱性岩系列(δ3.3-9;代表岩性为正长岩)2、酸性岩类(SiO2>66%)钙碱性系列(δ<3.3;代表岩性为狭义的花岗岩)碱性系列(δ3.3-9;代表岩性为碱性花岗岩)。
两个要区别的概念:1、广义的花岗岩质(类)或长英质岩类:一般指花岗岩及与花岗岩具密切共生关系,SiO2>53%,矿物成分以含石英(>5%)和长石为主的中酸性侵入岩。
2、狭义的花岗岩:是指SiO2>66%,石英含量大于20%,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碱性长石的酸性侵入岩。
一、花岗岩类的特征及主要种属1.花岗岩(狭义的)一般特征(1)化学成分:SiO2高(>66%)富K2O+Na2O,低FeOt、MgO 、CaO (2)矿物成分:a、浅色矿物:石英、碱性长石、酸性斜长石组成。
石英(Q):>20%碱性长石(A):钾长石(正长石和微斜长石)、钠长石(An<5的斜长石)、钾钠长石(条纹长石)斜长石:为钠、更长石b、暗色矿物:一般<15% ,黑云母、角闪石,可有少量辉石角闪石:在钙碱性系列的花岗岩中为普通角闪石,辉石:很少出现,c、副矿物:磷灰石、锆英石、榍石、磁铁矿(3)花岗岩(狭义的)结构:a、花岗结构:是一种半自形-他形的等粒结构,暗色矿物自形程度较好,长石次之,石英呈它形充填在不规则的空隙中。
b、条纹结构:钾钠长石成条纹状规则交生,是一种出溶或交代结构,前者是中-深成相侵入岩的一种结构标志c、蠕虫结构:石英成蠕虫状与钾长石或斜长石成规则交生,是一种共结或交代结构d、文象结构:石英成象形文字的形态与钾长石成规则交生,是一种共结结构(4)花岗岩(狭义的)构造:以块状构造为主,有时出现斑杂构造、条带构造、似片麻状构造等(5)花岗岩(狭义的)产状分布:花岗岩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一类侵入岩。
1、花岗岩花岗岩属火成岩,由地下岩浆喷出和侵入冷却结晶,以及花岗质的变质岩等形成。
具有可见的晶体结构和纹理。
它由长石(通常是钾长石和奥长石)和石英组成,搀杂少量的云母(黑云母或白云母)和微量矿物质,譬如:锆石、磷灰石、磁铁矿、钛铁矿和榍石等等。
花岗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其含量约为65%—85%。
花岗石的化学性质呈弱酸性。
通常情况下,花岗岩略带白色或灰色,由于混有深色的水晶,外观带有斑点,钾长石的加入使得其呈红色或肉色。
花岗岩由岩浆慢慢冷却结晶形成,深埋于地表以下,当冷却速度异常缓慢时,它就形成一种纹理非常粗糙的花岗岩,人们称之为结晶花岗岩。
花岗岩以及其它的结晶岩构成了大陆板块的基础,它也是暴露在地球表面最为常见的侵入岩。
尽管花岗岩被认为是由融化的物质或者岩浆形成的火成岩,但是有大量证据表明某些花岗岩的形成是局部变形或者先前岩石的产物,它们未经过液态或者融化过程而重新排列和重结晶。
花岗岩的比重在到之间,其抗压强度为1,050~14,000 千克/平方厘米(15,000~20, 000磅/平方英寸)。
因为花岗岩的强度比沙岩、石灰石和大理石大,因此比较难于开采。
由于花岗石形成的特殊条件和坚定的结构特点,使其具有如下独特性能:(1)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能,可适用公共场所及室外的装饰。
(2)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锯、切、磨光、钻孔、雕刻等。
其加工精度可达μm以下,光度达1600以上。
(3)耐磨性能好,比铸铁高5-10倍。
(4)热膨胀系数小,不易变形,与铟钢相仿,受温度影响极微。
(5)弹性模量大,高于铸铁。
(6)刚性好,内阻尼系数大,比钢铁大15倍。
能防震,减震。
(7)花岗石具有脆性,受损后只是局部脱落,不影响整体的平直性。
(8)花岗石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风化,能耐酸、碱及腐蚀气体的侵蚀,其化学性与二氧化硅的含量成正比,使用寿命可达200年左右。
(9)花岗石具有不导电、不导磁,场位稳定。
通常,花岗岩分成三个不同的类别:1. 细粒花岗岩:长石晶体的平均直径为1/16~1/8英寸。
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岩石及石材1.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岩石(1)花岗岩花岗岩是岩浆岩中分布较广的一种岩石,主要由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和云母(或角闪石)组成。
花岗岩呈全晶质结构,按结晶颗粒大小,分为细粒、中粒、粗粒、斑状等多种。
其颜色与光泽由长石、云母及暗色矿物而定,通常呈灰白、微黄、淡红等色。
花岗岩的技术特性是表观密度大,达2700kg/m3;抗压强度高,可达120~250MPa;抗冻性好,可达100~200次冻融循环;吸水率小;耐磨性好;耐久性相当高,使用年限为75~200年。
花岗岩中所含石英在573~870℃时发生晶型转变,体积膨胀而引起破坏,因此,其耐火性不好。
在土木工程中,花岗岩常用于作基础、闸坝、桥墩、台阶、路面、墙石和勒脚及纪念性建筑物等。
(2)玄武岩玄武岩是分布最广的喷出岩,由斜长石、辉石和橄榄石组成。
颜色较深,常呈玻璃质或隐晶质结构,有时也呈多孔状或斑状构造。
硬度高,脆性大,抗风化能力强,表观密度为2900~3500kg/m3,抗压强度为100~500MPa。
常用作高强混凝土的骨料,也用其铺筑道路的路面。
(3)石灰岩,主要矿物俗称灰石或青石,是分布极广的沉积岩。
主要化学成分为CaCO3成分为方解石。
但常含有白云石、菱镁矿、石英、蛋白石、含铁矿物及黏土等。
因此,石灰岩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致密程度以及物理性质等差别甚大。
石灰岩通常为灰白色、浅灰色,常因含有杂质而呈现深灰、灰黑、浅黄、浅红等颜色,表观密度为2600~2800kg/m3,抗压强度为20~160MPa,吸水率为2%~10%,岩石中黏土含量不超过3%~4%,也有较好的耐水性和抗冻性。
石灰岩来源广,硬度低,易劈裂,便于开采,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因而广泛用于土木工程中。
其块石可作基础、墙身、阶石及路面等,其碎石是常用的混凝土骨料。
此外,它也是生产水泥和石灰的主要原料。
(4)砂岩砂岩主要是由石英砂或石灰岩等细小碎屑经沉积并重新胶结而成的岩石。
花岗石编辑花岗石是一种由火山爆发的熔岩在受到相当的压力的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岩浆不喷出地面,而在地底下慢慢冷却凝固后形成的构造岩,是一种深成酸性火成岩,属于岩浆岩(火成岩)。
花岗石以石英、长石和云母为主要成分。
其中长石含量为40%-60%,石英含量为20%-40%,其颜色决定于所含成分的种类和数量。
岩质坚硬密实。
中文名花岗石拼音huā gāng shí性质钢硬的晶状体石材组成岩浆岩(火成岩)目录.1组成.2特质.▪物理性质.▪物理特性.▪化学性质.3分类.4特点.5特性.6品种.▪红色系列.▪黄红色系列.▪花白系列.▪黑色系列.▪青色系列.7制品.▪剁斧板材.▪机刨板材.▪粗磨板材.▪磨光板材.8应用.9选购.10分布.11保养.12矿山开采组成编辑花岗岩由火成岩形成,是一种钢硬的晶状体石材,最初由长石、石英花岗石而形成且夹杂着一种或多种黑色矿物质,在结构上都是平整排列的。
花岗石以石英、长石和云母为主要成分。
其中长石含量为40%-60%,石英含量为20%-40%,其颜色决定于所含成分的种类和数量。
花岗石为全结晶结构的岩石,优质花岗石晶粒细而均匀、构造紧密、石英含量多、长石光泽明亮。
花岗石的二氧化硅含量较高,属于酸性岩石。
某些花岗石含有微量放射性元素,这类花岗石应避免用于室内。
花岗石结构致密、质地坚硬、耐酸碱、耐气候性好,可以在室外长期使用。
特质编辑物理性质花岗岩是独一无二的材料,这些的物理特点主要表现如下多孔性/渗透性:花岗岩的物理渗透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0.2%-4%之间热稳定性:花岗岩具有高强度的耐花岗石热稳定性,它不会因为外界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花岗岩因其密度很高而不会因温度及空气成份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花岗岩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因此很广泛的被运用在储备化学腐蚀品上延展性:花岗岩的延展系数范围4.7x10-6 - 9.0x10-6(inch x inch). 颜色:花岗岩的颜色及材质都是高度一致的硬度:花岗岩是最硬的建筑材料,也由于它的超强硬度而使它具有很好的耐磨性。
花岗石编辑花岗石是一种由火山爆发的熔岩在受到相当的压力的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岩浆不喷出地面,而在地底下慢慢冷却凝固后形成的构造岩,是一种深成酸性火成岩,属于岩浆岩(火成岩)。
花岗石以石英、长石和云母为主要成分。
其中长石含量为40%-60%,石英含量为20%-40%,其颜色决定于所含成分的种类和数量。
岩质坚硬密实。
中文名花岗石拼音huā gāng shí性质钢硬的晶状体石材组成岩浆岩(火成岩)目录.1组成.2特质.▪物理性质.▪物理特性.▪化学性质.3分类.4特点.5特性.6品种.▪红色系列.▪黄红色系列.▪花白系列.▪黑色系列.▪青色系列.7制品.▪剁斧板材.▪机刨板材.▪粗磨板材.▪磨光板材.8应用.9选购.10分布.11保养.12矿山开采组成编辑花岗岩由火成岩形成,是一种钢硬的晶状体石材,最初由长石、石英花岗石而形成且夹杂着一种或多种黑色矿物质,在结构上都是平整排列的。
花岗石以石英、长石和云母为主要成分。
其中长石含量为40%-60%,石英含量为20%-40%,其颜色决定于所含成分的种类和数量。
花岗石为全结晶结构的岩石,优质花岗石晶粒细而均匀、构造紧密、石英含量多、长石光泽明亮。
花岗石的二氧化硅含量较高,属于酸性岩石。
某些花岗石含有微量放射性元素,这类花岗石应避免用于室内。
花岗石结构致密、质地坚硬、耐酸碱、耐气候性好,可以在室外长期使用。
特质编辑物理性质花岗岩是独一无二的材料,这些的物理特点主要表现如下多孔性/渗透性:花岗岩的物理渗透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0.2%-4%之间热稳定性:花岗岩具有高强度的耐花岗石热稳定性,它不会因为外界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花岗岩因其密度很高而不会因温度及空气成份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花岗岩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因此很广泛的被运用在储备化学腐蚀品上延展性:花岗岩的延展系数范围4.7x10-6 - 9.0x10-6(inch x inch). 颜色:花岗岩的颜色及材质都是高度一致的硬度:花岗岩是最硬的建筑材料,也由于它的超强硬度而使它具有很好的耐磨性。
花岗岩外表特征花岗岩是一种常见的火成岩,具有独特的外表特征。
本文将从颜色、纹理、硬度和结晶程度四个方面来描述花岗岩的外表特征。
花岗岩的颜色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黑色、灰色、红色、黄色等。
这是由于花岗岩中含有不同成分的矿物质。
例如,黑色花岗岩中富含黑云母和角闪石,灰色花岗岩中富含石英和长石,而红色花岗岩中则富含赤铁矿。
这些不同的矿物质赋予了花岗岩不同的颜色,使其在自然界中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外观。
花岗岩的纹理也是其独特之处。
花岗岩的纹理主要由其中的矿物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决定。
在肉眼观察下,可以看到花岗岩中的颗粒呈现出块状、片状、粒状等不同的形态。
这些颗粒之间有时呈现出较大的接触面,有时则呈现出较小的接触面。
这种颗粒间的排列和形状使得花岗岩具有独特的纹理特征,形成了其独特的外观。
花岗岩的硬度也是其外表特征之一。
花岗岩是一种相对坚硬的岩石,其硬度在摩氏硬度等级中可以达到6至7。
这意味着花岗岩的表面不容易被刮花或磨损。
因此,花岗岩常被用于建筑和装饰领域,作为地板、墙面、台面等材料,因其坚硬的特性可以保证其长时间的使用寿命。
花岗岩的结晶程度也是其外表特征之一。
花岗岩是由熔融状态下的岩浆冷却结晶形成的,其结晶程度取决于冷却速度。
如果冷却速度较慢,花岗岩中的矿物颗粒有足够的时间生长,形成较大的晶粒,使岩石呈现出粗粒状的外观;而如果冷却速度较快,花岗岩中的矿物颗粒没有足够的时间生长,形成较小的晶粒,使岩石呈现出细粒状的外观。
因此,在观察花岗岩的外表时,可以根据其晶粒的大小来判断其结晶程度。
花岗岩具有丰富多彩的颜色、独特的纹理、坚硬的硬度和不同的结晶程度,这些外表特征使得花岗岩在建筑和装饰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花岗岩的外表特征的观察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种美丽的岩石。
花岗岩分类及成因探讨花岗岩是一种常见的火成岩,由于其具有坚硬、耐磨、韧性好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刻、路面铺装等领域。
花岗岩的分类及成因是地质学家们长期研究的重点之一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组成,其中石英含量超过20%,长石含量超过40%。
根据花岗岩中石英和长石的不同含量及比例,可将其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
1.碱性花岗岩:碱性花岗岩中石英含量较低,石英与长石的含量比例在<0.20。
这种花岗岩富含钠长石和钾长石,具有明显的酸性特征。
2.中性花岗岩:中性花岗岩中石英与长石的含量比例在0.20-0.35之间,既不属于酸性花岗岩,也不属于碱性花岗岩。
3.酸性花岗岩:酸性花岗岩中石英含量较高,石英与长石的含量比例在>0.35、这种花岗岩中富含石英和钾长石,具有酸性特征。
花岗岩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岩浆深部结晶:花岗岩是由岩浆深部结晶而形成的,这是最主要的成因。
当地壳中的岩浆在地下冷却结晶时,由于其富含矿物质,最终形成了花岗岩。
这种成因常见于火山的褶皱带、重熔作用等地。
2.离子交换作用:在地球深部,热液和岩浆中的离子交换会引起矿物组分的变化,导致石英、长石等矿物的分离。
这种成因主要发生在壳幔边界的周围地区。
3.岩石的再结晶:在地壳中的变质作用和应力变形过程中,原有的岩石会发生再结晶,形成新的花岗岩。
这种成因主要发生在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和岩石变形区域。
4.岩浆混合作用:当两种不同成分的岩浆在地下混合时,会发生岩浆混合作用。
这种作用会使岩浆的矿物质组分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新的花岗岩。
这种成因常见于岩石混成带、侵入岩体的周围地区。
总之,花岗岩的分类及成因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课题,涉及到岩浆的结晶、离子交换、岩石再结晶以及岩浆的混合作用等多种因素。
通过对花岗岩的分类及成因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壳演化的过程。
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
花岗岩质地坚硬,难被酸碱或风化作用侵蚀,常被用于建筑物的材料。
花岗岩(Granit e)的语源是拉丁文的granu m,意思是谷粒或颗粒。
因为花岗岩是深成岩,常能形成发育良好、肉眼可辨的矿物颗粒,因而得名。
而汉字名词花岗岩则是由日本人翻译而来。
幕末~明治初期的辞典与地质学书籍将Gra nite翻译作花岗岩或花刚岩。
花形容这种岩石有美丽的斑纹,刚或岗则表示这种岩石很坚硬,也就是有著花般斑纹的刚硬岩石的意思。
由于花岗岩硬度仅次于钻石列第二位,花岗岩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由于其硬度高、耐磨损,除了用作高级建筑装饰工程、大厅地面外,还是露天雕刻的首选之材。
花岗岩是一种火山爆发的熔岩且受到相当的压力在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之构造岩。
在地壳表层形成中,缓慢地移动冷却下来。
属于火成岩之一种,火成岩是由含有硅酸盐(Silica te)熔融物的岩浆或熔岩冷却固化结晶形成的一种物质。
当熔化的岩浆冷凝固结时,矿物即形成于火成岩,像橄榄石、辉石之类。
其密度最大的铁镁硅酸盐矿物,在岩浆温度最高时形成;密度较小的矿物,如长石和石英,则在冷却的后期形成。
形成于熔岩中的矿物,通常可以毫无拘束地生长,并有发育完好的晶形。
密度:2790-3070 kg/m3抗压强度:1000-3000 kg/cm2弹性模量:1.3-1.5x106kg/cm3吸水率:0.13 %肖氏硬度:> HS 70比重:2.6~2.75花岗岩为粒状结晶质岩石,主要的成分矿石为碱性长石及石英。
通常长石含量多于石英,两者成互嵌组织产状有如下三类:(1)不同成分碱性长石单独产出、(2)不同的碱性长石以同形类质成固熔体或双晶状交生、(3)与钙长石成固熔体造成聚片双晶交生,但其中80-85%为钠长石。
中国石材物联网 网址:
来源:中国石材物联网 花岗岩的岩石特性
花岗岩与玄武岩同属火山岩,不同是在岩浆喷发的时候花岗岩石地下部分,在高压下形成,质地比喷出地表后形成的玄武岩严密的多,因此很坚硬。
黄山正是地下花岗岩在地壳变动过程中露出地表后形成的。
当花岗岩出露地表并处于强烈上升时,流水沿垂直节理裂隙下切,形成石柱或孤峰,石柱、孤峰丛集成为峰林,如黄山的妙笔生花。
花岗岩峰林显得极为雄伟壮观。
如黄山切割深达 500-1000 米,形成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 70 多座。
当流水沿花岗岩体中近于直立的剪切裂隙冲刷下切时,形成近于直立的沟壑,沟壑越来越深,形成两壁夹峙,向上看蓝天如一线,这就是一线天。
花岗岩是不易溶解的岩石,因此不能形成在石灰岩地区常见的溶洞。
但雨水沿花岗岩体内断裂冲刷,断裂上盘岩块的崩塌,能形成不规则的堆洞。
另外,石蛋地貌发育的地区,石蛋间的空隙也可以构成岩洞。
如黄山的水帘洞、莲花洞、鳌鱼洞。
“自古名山多聚泉”,泉是花岗岩山地的重要旅游景观。
如黄山的温泉和骊山的温泉。
花岗岩一般含有极少量的放射性元素。
因此,从花岗岩中流出的泉水一般均含有少量的对人体有益的具放射性的氡气,这些泉水可饮可浴,不仅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宝贵的水资源。
中国的花岗岩地貌大多出现在雨水充沛的东部地区,山高水高,所以在花岗岩峰林地貌发育或较为发育的山岳地区,一般都有瀑布出现。
如黄山的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