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溃疡病最新防治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156.36 KB
- 文档页数:2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细菌性病害,被列为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
此病来势凶猛,流行年份致使全园濒于毁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该病的发生危害,不仅减低产量,而且导致果皮变厚,果味变酸,果实变小,果形不一,品质下降,商品价值降低。
症状:猕猴桃溃疡病主要危害猕猴桃的新梢、枝蔓、叶片和花蕾,以危害1-2年生枝梢为主,一般不危害根和果实。
植株受害后,于2月中下旬开始发病,在枝蔓上发生1-3cm 长的纵裂缝, 并流出深绿色水渍状粘液,高湿条件下, 在裂缝处分泌白色菌脓,最后流胶部位组织下陷变黑呈铁锈状溃疡斑,病部上端枝条发生龟裂,萎缩枯死 .叶片受害后出现1-3mm不规则形的暗褐色病斑,病斑外缘2-5mm范围变黄,重病叶向内卷曲,枯焦、易脱落,花蕾受害后,在开花前变褐枯死,花器受害,花冠变褐呈水腐状防治方法:冬季把带病菌的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早春结合修剪除去病虫枝、病叶、徒长枝、下垂枝等,以减少传染病源。
有条件的地方宜摘除夏梢。
施用完全腐熟的堆肥,消除堆肥中病原菌以及虫卵,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可自行发酵堆肥。
春季发病后,对小伤口或病斑,用小刀在病灶部位纵向上下割三个伤口,深达木质部,伤口上下必须超出病灶1至2厘米,用毛刷蘸强力克菌灵50倍液在上刀口挤压,迫使药液穿过病灶向下口流去。
在发病盛期,且病灶大,可用原液少量涂入,以利快速杀菌。
如剪锯口或树体的病斑过大,可选医用凡士林拌杀毒矾,在刮去病部坏组织后涂抹此膏,既能保护伤口不受病菌侵染,又能使新的皮层快速生长,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劲牛云商,是国内专业的第三方农资批发电商平台。
平台凭借商家入驻、平台担保、不赚差价、交易安全等优势已将全国优秀的农资渠道商和零售商纳入云商系统。
渠道商可以在云商平台进行渠道管理、商品信息及价格发布、收款审核和发货确认;零售商可通过云商平台进行海量农资商品浏览、线上付款和一键订货。
“海量农资,一件起批”,目前已有数万家农资零售商已经选择劲牛云商采购了。
猕猴桃如何预防溃疡病?做好这几点即可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猕猴桃生产过程中毁灭性的细菌性病害,溃疡病发生后,来势凶猛,不仅降低产量,而且还会使得猕猴桃品种下降。
因此一直以来猕猴桃的溃疡病的预防工作,对于种植户朋友来说都是头疼不已。
那么具体要如何预防呢?做好这几点即可。
在了解预防措施之前,首先来熟知一下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病症状,溃疡病包括枝干型溃疡病和叶片型溃疡病。
枝干型溃疡病从枝干伤口处往外冒白色菌脓,后期温度升高后,变成黄褐色或锈红色。
叶片型溃疡病发病后在新叶上呈现褪绿小点,后发展成不规则形或多角形褐色斑点。
而其主要预防要点如下所示:
要点一:八月份开始用春雷王铜亚磷酸钾叶喷。
间隔二十天一次,有效控制二年溃疡的发病同时起到促进花芽分化。
要点二:针对春季叶溃疡发病园区可采用喹啉铜春雷霉素进行叶喷。
要点三:溃疡园区尽量少使用大量元素复合肥,多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功能性海藻素肥料的使用。
要点四:采果后及时对树体进行修剪,剪除多余枝条保留二年结果母枝。
另外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对土壤进行有机肥和微量元素的施用然后进行土地翻耕。
要点五:在溃疡病的发病地区及时更换抗溃疡的猕猴桃品种,并提前从树杆底部预留新生野生苗作为替换占木。
要点六:针对溃疡表现严重或已经出现枯萎的树体可以采取从发病部位以下锯除,发芽后采取多主干上架模式。
以上就是预防猕猴桃溃疡病的六大要点,当然方法还有很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习惯的方式来进行预防。
总而言之,猕猴桃溃疡病的危害不容小视,大家一定要做好科学的种植管理并进行提早的预防。
推荐阅读:猕猴桃裂果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猕猴桃溃疡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严重影响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
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对于保障猕猴桃的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1.发病季节:猕猴桃溃疡病发生于春夏季,特别是在潮湿的环境下更易发生。
2.致病菌种:猕猴桃溃疡病的致病菌种主要有青霉菌和炭疽菌。
3.发病症状: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病初期,叶片从边缘开始出现褐色斑点,并逐渐向叶片中心扩散,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坏死斑。
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病斑上会生长出菌丝状物质,严重病叶自然枯萎。
4.传播途径:猕猴桃溃疡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传播和土传播,另外,猕猴桃自身伤口和昆虫叮咬也会导致病菌传播。
1.选用抗病品种: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抗病性较强的猕猴桃品种,如“澳嘉”、“猕猴1号”等,可以有效降低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率。
2.加强环境管理:因为高温多湿环境是猕猴桃溃疡病的主要发生环境,因此应加强通风、干燥和光照等措施,及时清理病枯叶和枯枝,防止病害传播。
3.使用化学药剂:在病情比较严重时,可以考虑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常用的药剂有苯甲酸、百菌清、铜质杀菌剂等,但药剂使用需要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浓度,以免杀伤猕猴桃植株。
4.改善土壤环境:因为猕猴桃溃疡病也可以通过土壤传播,因此合理施肥、钾肥和磷肥的添加、石灰的施用等,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猕猴桃的抗病能力。
5.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比较安全和环保的防治方法,有利于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
可使用生物防治代理菌,如红链霉菌、笔架菌等,来抑制猕猴桃溃疡病的发展。
通过以上防治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猕猴桃溃疡病,提高猕猴桃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在预防生产中,也需要加强病害的监测和识别,及时发现和处理猕猴桃溃疡病,以确保猕猴桃的健康成长。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猕猴桃是一种美味的水果,在很多人眼中是一种非常有营养的水果,但是猕猴桃也容易发生溃疡病。
猕猴桃溃疡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病害,会给猕猴桃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
一、猕猴桃溃疡病发生规律1.发病特点:猕猴桃溃疡病主要在果园成熟期初期和盛果期发病,尤其是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更容易发生。
2.病原菌传播途径:猕猴桃溃疡病的病原菌主要通过种子、枝干和果实传播,感染过的果实上会留有很多的孢子,这些孢子会通过气候条件和昆虫的传播迅速传播。
3.发病部位:猕猴桃溃疡病主要在果实的表面和果实内部发生,最初病斑呈现浅褐色小斑点,后期逐渐扩大形成坑洞。
二、综合防治方法1.培育抗病品种:选择猕猴桃的抗性更强的品种进行种植,这样可以减少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
2.清理疫病源:及时清理果园中病害严重的猕猴桃树,这样可以减少疫病源的传播。
3.合理施肥:猕猴桃生长期间适量施用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4.合理浇水:避免果园间距太窄,适当排水,保持较低的湿度,减少疫害。
5.化学防治:在果实成熟初期使用45%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洒,中后期每隔7-10天进行一次喷洒,使用40%潮汤可湿性粉剂也可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6.生物防治:在果实生长早期使用辛硫磷进行防治,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7.采收前喷洒:采收前进行一次喷洒,可以提高病害的控制效果。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害,而且病害的发生对果园的产量和品质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在平时管理猕猴桃果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防治工作。
通过上述的几种综合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保障果园的产量和品质。
希望大家都能够认真贯彻上述方法,共同完成果园的管理工作。
猕猴桃溃疡病研究现状及展望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由猕猴桃虫(Pseudococcus affinis)传播的病害,能够给猕猴桃树造成严重的伤害。
溃疡病的症状包括猕猴桃果实和叶片上的溃疡和褐色斑点,这些斑点在感染的树上会出现掉叶和死亡的情况。
溃疡病对猕猴桃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该病的研究非常重要。
目前,关于猕猴桃溃疡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原菌、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等方面。
病原菌方面,研究人员发现溃疡病的病原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Curtobacterium spp.)。
他们通过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对其生长特性、致病力和抗菌性等方面的探索。
还有学者对病原菌的基因组进行了解析,以揭示其致病机理和抗药性的形成。
传播途径方面,猕猴桃虫是溃疡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和实验证明了猕猴桃虫对病原菌的携带和传播作用,并且发现了一些关键的传播因素,如温度、湿度和气候等。
还有学者对猕猴桃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深入了解它们对病原菌的感染和传播机制。
防治方法方面,目前主要采用化学药物和生物防控两种方式来控制猕猴桃溃疡病。
化学药物是目前最常用的防治手段之一,主要采用农药喷洒的方法来控制猕猴桃溃疡病。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研究不同药剂的防治效果,并且对药剂的适应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还有学者通过研究药剂的作用机制和抗药性的发展规律,为化学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生物防控是一种环保和可持续的防治方式,目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研究人员通过筛选和培育抗病品种、培育有益微生物和利用天敌等方法来控制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和传播。
这些生物防治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猕猴桃溃疡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研究人员对病原菌的性状、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溃疡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如猕猴桃虫的防治、化学药剂的安全性和生物防治的应用等。
溃疡病的防治方法溃疡病已成为制约猕猴桃发展的主要病害,从红阳品种开始发病,已感染到海瓦德,金香、徐香、秦美。
人们只留意到春季病态表现明显才防,实在溃疡病防治要采取综合办法,才能控制。
溃疡病正在猕猴桃枝干、新梢、叶片、花蕾及花上皆可产死。
枝干病收初期起尾浸出粘量当备丝状液体,进而酿成暗红色的树液淌出,抱病枝没有随便收芽,即便收芽没有暂便枯萎。
新梢顶部熏抱病菌后酿成水渍紫副至酿成乌褐色,产死龟裂、萎缩枯死。
新梢少10-15cm 左釉冬叶子上产死2-3mm的脖圆中形褐色乌面,其周围陪伴较着的黄色伞形病斑,梅雨时令是叶片病收衰期,梅雨事后没有再病收。
蕾中侧酿成褐色,宽峻时脱降;花瓣酿成褐色,没有开放,即便开花,花朵中形也没有完备。
正在植株上病本菌起尾正在感病菌枝的剪心等受伤部位病收或暗藏,当展叶时逼袈梢及叶片熏染。
病收构造非论是皮层、木量部,借是中央髓皆可以或许大概暗藏病本菌,个中皮层部位的病菌滋少最死动,并起尾遏制运动。
最明显是春季开始在枝干上流血红色水后加浓变成红褐色,流到那里感染到那里,严重时整株染病,导致树体死亡。
叶、果上均有表现,目前在陕西还不太明显。
溃疡病属细菌性病害,在陕西8-9月开始感染,但潜伏很少。
第二年春温度4-20度时发病,3-4月最为严重,到5月份随气温升高而减轻。
若遇冻害严重时,随之溃疡病发病加重;高氮肥使用区,枝叶旺长不健壮,发病也严重。
虫害严重区及修剪伤口过多区发病也严重,由伤口侵进,感染机率进步。
猕猴桃溃疡病为毁灭性细菌性病害,经初步鉴定,病原为丁香假单胞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
菌体短杆状,单细胞,无荚膜,无芽孢。
能耐低温、腐生性强。
发病以春秋两季为主,春季为烈,低温高湿对其发病有利。
该病菌株除侵染猕猴桃外,还能侵染桃、大豆、蚕豆、番茄以及薯、洋葱、魔芋。
病菌可随菌脓从病部溢出,远距离靠苗木、接穗传播,近距离靠风、雨、叶蝉、枝剪传播,借风雨、昆虫传播,或在修剪、绑枝等农事操作时,借修剪刀、农具等传播,从植株的气孔、水孔、皮孔、伤口等处侵入。
2023-11-04CATALOGUE目录•猕猴桃溃疡病概述•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治疗•少施肥留短枝下降发病率01猕猴桃溃疡病概述疾病定义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传染性病害,主要危害猕猴桃树的枝干和叶片。
背景介绍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全球性的病害,在中国、日本、韩国等猕猴桃主产区均有发生,给猕猴桃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疾病定义和背景症状描述感染猕猴桃溃疡病的植株会出现树皮水渍状溃疡,枝条萎蔫,叶片失绿等症状。
影响评估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会导致植株生长缓慢,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时甚至全树死亡。
疾病发生症状和影响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品种抗性、树体负载量等因素有关。
病因分析该病害的病原菌可随风雨传播,从寄主的气孔、皮孔、伤口等处侵入,在寄主体内繁殖并扩散至木质部,导致树体发病。
机制概述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02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选择健康种苗选择无病毒、无溃疡的健康种苗,避免从溃疡病疫区调运种苗。
在选购种苗时,要仔细查看种苗的叶片、枝条和根部是否有异常症状,确保选购的种苗健康无病。
合理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避免树冠过于密集,减少病菌滋生。
定期清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和病果,减少病菌的传播源。
加强水分管理,保持果园内适宜的湿度,降低病菌的繁殖和传播速度。
加强果园管理科学施肥适量补充微量元素,如锌、硼等,增强树体的抗病性和免疫力。
控制氮肥的施用量,避免树体徒长,降低抗病能力。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及时治疗病树01发现病树后,要及时清除病枝、病叶和病果,并集中销毁,防止病菌传播。
02在修剪病枝时,要使用锋利的剪刀或刀具,避免工具交叉感染,同时要注意消毒处理。
03对于严重的病树,可以考虑挖除并重新种植健康的种苗。
03猕猴桃溃疡病的治疗药物治疗涂抹药物在猕猴桃树体上发现有溃疡病症状的枝条时,首先使用刀具将溃疡病部位刮除,然后涂抹适量的药物进行治疗。
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技术报告宋金秋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该病来势凶猛,具有爆发性和毁灭性的特点,一旦爆发此病,将对果农造成 的经济损失无可估量,极大地打击果农种植的积极性,被称 为“I弥猴桃癌症”,是制约I弥猴桃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笔者从农业防治措施、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猕猴桃溃疡病防治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该病是由丁香假 单胞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pv.ac- tinidae)引起。
猕猴桃溃疡病来势凶猛,具有爆发性和毁灭性 的特点,一旦爆发此病,将对果农造成的经济损失无可估 量,极大地打击果农种植的积极性,被称为“猕猴桃癌症”,是制约I弥猴桃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该病原菌早已被列入 我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我国自1986年在首次在湖 南发现猕猴桃溃疡病,经历了三十年的时间,该病已经在我 国的猕猴桃主产区蔓延,对我国的猕猴桃产业造成了无法 弥补的经济损失。
仅湖南湘西州地区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病 面积达3万余亩,其中1万余亩红阳猕猴桃,发病面积达到 8000余亩,发病率达80%左右,导致多数发病果园荒毁。
该 致病菌从被发现以来,国内外研究学者从其分布、致病因 素、发展规律及防治方法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现对近几年来国内外的防治概 况作一概述。
1. 农业防治措施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栽培管理技术直接与猕猴桃溃 疡病的发生程度呈正相关,因此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方案 尤为重要。
张毅等人采用田间药效试验,证明栽培管理技术 水平直接影响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程度。
首先在引种方面,严格把关,做好引种检测,防止带有溃疡病致病菌的种子或 苗木。
其次控制挂果数量,根据树龄大小、植物长势合理留 果,常规挂果量控制在2500kg/亩左右,避免因果实过多,导 致植物抵抗力下降,易感I弥猴桃致病菌。
然后,适时灌水,根 据季节变化和植株生长情况,在伤流前期合理控制灌水量,以预防I弥猴桃溃疡病的蔓延。
猕猴桃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介绍猕猴桃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水果,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受到很多朋友的喜欢,市场需求较大。
近年来,随着猕猴桃人工种植的面积越来越大,其病虫害危害愈加严重,对产业化栽培造成较大的影响。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猕猴桃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一、病害1、溃疡病溃疡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具有隐蔽性、爆发性和毁灭性的特点,主要危害主干、侧枝及其分叉处,一般3月初发病,4月下旬开始严重,随温度升高发展减缓,9月中旬又有少量扩展,危害严重时出现地上部死亡,经2;;3年导致毁园。
防治措施:(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2)结合修剪清除病校病叶病皮,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量。
(3)剪口、工具、苗木消毒。
(3)铜制剂、抗生素如链霉素、含硫制剂等均可杀死病菌。
农用链霉素、可杀得、唾菌酣等。
(4)可喷施、涂干。
10月到次年1月每隔5;;7天1次,连续3次。
2、褐斑病褐斑病又称叶枯病,真菌性病害,是造成狲猴桃落叶落果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果实和枝干,危害极为严重,应抓早抓好此病的防治。
防治措施:(1)加强果园土肥水管理,重施有机肥,合理排灌,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根据树势合理负载,适量留果,维持健壮的树势是预防病害发生的基础。
(2)冬季清园。
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残体,清除田间病叶病枝,刮除主干上的病灶,深埋或集中烧毁。
(3)科学整形修剪,注意夏剪,保持果园通风透光,注意控制灌水和排水工作,以降低湿度,减轻发病程度。
(4)萌芽期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五氯酚钠150倍。
(5)春季发病初期,4月下旬至开花前后,用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隔7-8天喷一次,喷2-3次,可有效控制病害流行。
3、黑斑病危害猕猴桃叶片、技蔓和果实,对产量和果实品质影响很大。
防治措施:(1)冬季清园,结合修剪,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剪除病枝,消除病源。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摘要】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栽培中常见的病害,给果树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通过病原分析和发生规律的探讨,揭示了猕猴桃溃疡病的致病原因和发生机制。
主要症状包括果实表面出现黄褐色水渍和溃疡,严重时导致果实腐烂。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综合防治方法,包括加强病害防控管理,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和灌水等。
结论部分总结了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策略,强调了病害防治的重要性,希望能为猕猴桃种植者提供参考和帮助,有效控制和预防该病害的发生,保障果树的生长和产量。
【关键词】猕猴桃溃疡病、病原、发生规律、主要症状、综合防治方法、防治策略、病害防治、重要性1. 引言1.1 猕猴桃溃疡病概述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树上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发生在猕猴桃果实、叶片和枝干上。
这种病害会严重影响猕猴桃的生长发育,导致果实变形、变小甚至腐烂。
病害初期在果实上出现小坑洼,逐渐扩大变浅,最终形成明显的溃疡。
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溃疡,边缘为黄色或红色,中间为褐色。
枝干上出现溃疡,皮肤脱落,导致枯死。
猕猴桃溃疡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主要是在高湿高温环境下易发生。
在夏季和雨季要特别注意病害的防治。
及时清除病害部位,并采用适当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处理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注意猕猴桃树的生长环境,保持通风透光,适度修剪枝干,加强施肥、浇水和病害监测,也是预防猕猴桃溃疡病的重要措施。
通过综合防治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保障猕猴桃的生长发育和丰产。
2. 正文2.1 病原分析猕猴桃溃疡病的病原主要为真菌病原体,主要包括褐根病菌、灰霉病菌、叶腐病菌等。
褐根病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它能够在猕猴桃根系和地下茎部引起褐根病的发生。
灰霉病菌则主要在果实和叶片上引起灰霉病的发生,而叶腐病菌则主要在叶片上引起叶腐病的发生。
这些病原体主要通过土壤、种子、水、风、昆虫等途径传播至猕猴桃株体内,引起猕猴桃溃疡病的发生。
病原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繁殖迅速,使得病害迅速扩散,危害猕猴桃生长发育。
猕猴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种植猕猴桃是果农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现在市场上的猕猴桃日益风行,种植猕猴桃的果农也越来越多,但是生产的猕猴桃品质有好也有坏,尤其是出现病虫害的猕猴桃,会严重影响市场价值,所以果农们要注意猕猴桃的病虫害防治,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1、溃疡病溃疡病主要危害猕猴桃的树干、枝条、叶片和花蕾,多从茎蔓的幼芽、皮孔、落叶痕、枝条分叉部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呈水渍状,后期病斑色加深,转为红褐色,还会流出流出青白色粘液,受害茎蔓上部枝叶萎焉死亡。
防治方法:需要加强栽培管理,平衡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力,在冬季采果后,需要修剪病虫枝、枯叶,进行集中烧毁,同时做好树干涂白保护工作,能够起到病虫害防治工作,另外发生病害后,可以使用春雷霉素400倍+爱苗3000倍+功夫3000倍或福星5000倍+可杀得叁千1000倍+万灵2000倍进行全株喷淋,以防治溃疡病。
2、根腐病猕猴桃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
栽植过深,根部积水、营养不足很容易导致根腐病,发病初期叶面病斑呈水渍状,逐渐变褐,后期病部表面密生白色菌丝,后期,整株叶片脱落,果实萎缩,全株枯死,根系腐烂。
防治方法:一般种植猕猴桃可以造垄,这样利于排水,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减少根腐病的发生。
发病后,需要将根部进行晾晒,并使用适乐时+金雷+根多多药剂进行灌根,可以起到防治根腐病的作用。
3、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枝干,是猕猴桃生长期严重的叶部病害之一,导致叶片大量枯死或提早脱落,影响果实产量和品质。
发病初,会在叶片上呈现褐绿色小点,后面形成大褐色斑,发病快,直至病部成为黑色,引起腐烂。
防治方法:冬季清园时,可以剪除病枝,连同落叶一起集中烧毁,生长过程中注意水肥管理,增强树势,发病后可以使用代森锰锌,达科宁等药剂进行防治,效果非常不错,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