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兰 文 化--
- 格式:ppt
- 大小:217.00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兰花的鉴赏万安霞(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海南儋州 571737)摘要:本综述系统介绍了中国兰花的鉴赏,包括中国兰花的种类的识别及兰花肩姿、瓣形、色泽、花莛、叶姿、叶艺等方面的鉴赏,为更好的发扬中国兰文化作出一定贡献。
关键词:中国兰花魅力种类识别鉴赏The connoisseurship of Chinese orchidWan Anxia(Hainan University School of landscape gardening Danzhou Hainan 571101) Abstract: This summary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 the Chinese orchid's connoisseurship, including the Chinese orchid's type's recognition and the orchid shoulder posture, the petal shape, the luster, the flower ting, the pose of leaves, aspect and so on the art of leaves ,connoisseurships, for better carries forward the Chinese orchid's culture to make certain contribution.key word: Chinese orchid charm type recognition Connoisseurship兰花,分为国兰和洋兰,其中只有国兰具有其特定的鉴赏文化。
我国的兰花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以香诱人、以花悦人、以叶动人、以韵冶人的中国兰花,是世间独有的人格化花卉,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中国兰花的鉴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 中国兰花的魅力兰花,超凡脱俗,气质高雅,色、香、姿、韵俱佳,是中国十大名贵花卉之一。
兰花文化归纳【篇一:兰花文化归纳】国画兰花中国的兰文化自赏兰开始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古代对兰的尊崇,表现着中国传统美学特点,历代文人墨客吟咏赞叹兰花的俯拾皆是,不单指兰优雅形态更在于它幽静芳香。
兰外形简短素雅、叶形修长柔嫩,花姿优美、素净清香,拥有“色清、气清、神清、韵清”气质,又曰君子兰,说明兰花是与君子是靠近的,文人独爱种兰、赏兰、咏兰、画兰、写兰,有着挥之不去的兰花情节。
诗词歌赋(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广群芳谱(清)刘灏兰生深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广群芳谱(清)刘灏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咏兰(元)余同麓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序开。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忧如铜瓶见露苗,疏花冷淡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居心心同婉娈。
并没有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咏兰(现代)朱德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幽兰(唐)崔涂幽植众宁知,芳香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兰花(宋)杨万里雪径偷开碧浅花,冰根乱吐小红芽。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
江篱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今世咏兰诗古风〔湖州〕姚丹萍不与瑶草争宠 ,,但求清风常逢;愿将芳香遍播,了结满腔热中。
兰花余亚飞路旁草簇有兰花,不露英姿不显华;待到清香熏肺腑,始知卉苑隐奇葩。
名人与兰孔子咏兰孔子十分喜爱兰花,因为他特别重视个人思想质量的涵养,在兰花身上寄望了深切的感情,在三国魏人王肃所采集编纂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录了孔子颂兰的一段美谈。
“孔子曰:‘吾死以后,则商也日趋,赐也日损。
关于兰花的知识兰花知识大全中国兰花是个古老而年青话题。
近二三十年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玩兰的人越来越多,兰潮迭涌,关于中国兰花可说的话,也越来越多。
随着人们对兰花审美的层次越来越高,审美的意识日益增强,以及各种各样兰花品种不断被发现,人们对兰花的品赏话题也不断推陈出新。
兰花的花叶多艺品,就可说是当今兰花的一个最热门的话题。
应该说,兰花的多艺品,早在580多年前明代永乐时云南大理杨安道所撰的《南中幽芳录》(此书是否出自明代尚有争议)中已有记载。
该谱所介绍的38种兰中,至少红梅素(梅瓣加素心)和黄建素(素心加金边)属多艺品。
清末岭南区金策的《岭海兰言》中所记载的洒金素(虎斑或宝艺加素心)也应为多艺品。
那时,此类花只是作为品种的记载存录,并未在兰界中形成热门话题。
关于叶艺兰,南宋的《金漳兰谱》及以后的各种兰书中已时不时有所记载。
关于瓣型花,则明代云南的《南中幽芳录》中也已有梅、荷、水仙、竹叶瓣型等说法,但形成热门话题也都是以后的事。
而今人们把兰花这种高级的赏品称作“大自然的艺术”,把其丰富多彩的可赏之处也称作兰花的各种“艺”。
纵观以中国人为主体的东亚人赏兰的历史,我们可看到,关于兰花的“艺”,可有如下的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最古老的说法是孔子的“兰当为王者香”,屈原的“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等,赏的是兰花香气,兰花的叶情。
到明清时则出现了赏素心兰的风气。
至清初,江浙鲍薇省写了《艺兰杂记》,把前人对梅花、荷花、水仙花花瓣的欣赏经验引进兰花,并加以整理,系统也提出了兰花品赏的瓣型学说。
到200年前,日本一位铁匠培育出第一盆风靡当时兰界的叶艺兰“加冶屋”,影响所及,在其后的日本,我国台湾省又形成了赏叶的叶艺学说。
到达摩兰、叶片行龙兰被欣赏,又出现了对兰株品赏的说法。
近半个世纪,兰花中的奇花、蝶花又大行其时。
又有以台湾省墨兰红花“桃姬”为代表的赏色花的热潮和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赏水晶艺热。
随着中国大西南兰花的大量开发,又有赏花瓣半透明的水晶花和赏花色特异的朱金花等等。
周四9、10节中国画兰花鉴赏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辅导老师:中国画兰花鉴赏摘要:中国的兰文化自赏兰开始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代对兰的推崇,体现着中国传统美学特征,历代文人墨客争相吟咏赞美兰花的比比皆是,不仅指兰的优雅形态更在于它的清幽芬芳。
从中国传统美学来看,兰品被当做人品的象征,兰骨是风骨的写照,通过借助兰花来寄予感情、节操,成为中国知识分子追求崇高志向、远离污浊政事、保全自己美好品格的化身,传达着自身热爱国土、至死不渝的坚贞信念。
关键词:兰花赵孟坚郑思肖中国画就是中国传统民族绘画的统称,也称为国画或水墨画。
它是以墨为主要颜料,以水为调和剂,以毛笔为主要工具,以宣纸和绢帛为载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特有画种。
中国画植根于华夏民族浓厚的文化沃土之中,跨跃不同时空,历经萌芽、发展、成熟、创新、再发展的诸多不同阶段,形成了融汇各民族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和哲学观念的完整艺术体系。
一、我对国画兰花的认识在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我唯独对中国画情有独钟,不仅仅是因为它描绘出来的独特事物,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来的意境。
这种意境需要用心去体会,而一旦沉迷进去便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我恰恰就是这么一个对中国画痴迷的人。
人们画兰花,一般都寄托一种幽芳高洁的情操。
如楚国诗人屈原就以“秋兰兮清清,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这样的诗句来咏兰。
但兰花入画则比梅花晚,大概始于唐代。
到了宋朝,画兰花的人便多了起来,据说苏轼就曾画过兰花,而且花中还夹杂有荆棘,寓意君子能容小人。
南宋初,人们常以画兰花来表示一种宋邦沦覆之后不随世浮沉的气节,当时的赵孟坚和郑思肖,被同称为墨兰大家。
元代以郑所南画兰花最为著名,寓意也最为明确。
据说他坐必向南,以示怀念先朝,耻作元朝贰臣;他画的兰花,从不画根,就像飘浮在空中的一样,人问其原因,他回答说:“国土已被番人夺去,我岂肯着地?”因此,欣赏绘画,也是必须了解历史背景的。
而清人画兰,则以“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最为著名的了。
《中国特色兰科植物保育与种质创新及产业化关键技术》提名意见:该项目以兰科植物保育促进产业、产业反哺保育为目标,围绕中国特色兰科植物兰属、蝴蝶兰属、石斛属、兜兰属和金线莲属,经20多年研发,取得了系列成果。
该项目对我国热带亚热带15 省区兰科植物进行调查,创制兰科植物与真菌共生技术,建成我国兰科植物种质最多的资源库。
揭示其致濒机制,制定保育策略;厘清了系统发育关系,首次揭示其多样性和网状进化机制,为种质鉴定和杂交育种奠定基础;发现花色、花香和抗逆的关键调控基因及机制,突破基因转化体系的瓶颈;创新试管开花、分子标记辅助与传统育种相结合技术体系,缩短育种周期;创新高效节能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生产技术体系。
该项目培育新品种82个;获GMP 证书1件,发明专利25项;制定标准8项;发表论文92篇(SCI 37 篇),出版著作7部。
核心技术在多家企业推广应用,产生显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该项目在兰科植物保育促进产业、产业反哺保育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具有创新性,提升了我国兰花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
专家评价总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部分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和中国专利优秀奖 1 项。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提名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内容符合国家科技奖奖励工作办公室的填写要求。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兰科植物均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占濒危植物90%以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但存在濒危机制不清、系统关系混乱、重要性状分子调控机制不明、育种手段落后且周期长、高效繁育和栽培技术缺乏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该项目围绕中国特色兰科植物兰属、蝴蝶兰属、石斛属、兜兰属和金线莲属,以保育促进产业、产业反哺保育为目标,在28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计划资助下,经过20余年研发,取得系列创新成果:1. 开展兰科植物资源调查收集,创建兰科植物与真菌共生技术,建成我国兰科植物种质最多的资源库,揭示其致濒机制,制定保育策略。
中国古代兰亭曲水文化及其景观特色的形成与演化李蔓;崔陇鹏【摘要】"兰亭曲水"是中国古代造园活动中重要的风景营造主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园林实例,其形成与演化发展也经历了一段较为漫长的时期.本文以"兰亭曲水"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线索,以各时段内"兰亭曲水"风景形成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创造为研究内容,结合对相关历史文献、美术创作(绘画、书法)及现存园林实例的研究,从时间、空间、人文的三维视角探究兰亭曲水文化及其风景特色的形成与演化.【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2页(P92-93)【关键词】"兰亭曲水";"曲水流觞";王羲之【作者】李蔓;崔陇鹏【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永和九年,暮春之初,以王羲之为代表的40余位文人名士相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乱世之中如此美景、文人、乐事一经相逢便促成了“兰亭曲水”这一标志性的风景营造主题,后世屡有效仿。
但兰亭曲水文化的起源还要追述到更早的夏商时代,其后的成型与演化发展也经历了一段较为漫长的时期。
按兰亭曲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可将其演变历程划分为起源期、成型期与分化演变期。
1 “兰亭曲水”的文化起源期兰亭曲水文化中最为人乐道的是“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的曲水流觞之事。
曲水流觞活动起源于三月上巳节举行的“祓禊”民俗,这也正是“兰亭曲水”文化的起源。
三月三日上巳节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节日,早由夏、商开始,民间、宫廷以及文士的生活圈子中便流行着上巳修楔的习俗,这既是一种禳灾祈福的巫祭活动,也是一种生命的仪典。
汉代,《后汉书·礼仪上》载:“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之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洁。
”可知,从古至汉,自上及下,皆盛行上巳祓禊这一风俗。
再到以王羲之为首的兰亭名士集会,则是对上巳祓禊活动进行了一次全新的体验与解释。
中国兰文化课程论文题目:兰与中国传统文化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兰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细水长流,博大精深,一直以来都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和精神慰藉。
在这博大精深中蕴含着历代哲人仁者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的感悟感激,以及心灵的寄托与安放。
陶瓷兵俑巧夺天工;万物生息奥妙无穷;在人类与自然无声的交流中,上下五千年的荣光因此而生。
一木一心声,一花一世界。
然而不是所有的花都能成为一种不朽的文化。
“一株兰草千幅画,一箭兰花万首诗”。
享有“花中君子”、“王者之香”称号的兰花确是中华岁月长流里千万花丛中最令人心神俱震的奇葩。
兰花是一种珍贵、神奇的草本植物,她生长在深山野林,“长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高洁清雅,枝叶典雅,花朵幽香清新。
她是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情怀与境界,是植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的一种文化。
兰渗透了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因她的清逸典雅,入诗入画入乐,直至入了人心,成为亘古磨不灭的精神。
于是,默默演奏着生命乐歌的花之君子,步入了得志亦或失心的诗人的生命。
“移入室中须坐久,自闻香气胜群花。
”齐白石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忽忆往时坊巷里,绍兴音唤卖兰花。
”叶圣陶于兰中看到了往事旧尘;“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
”鲁迅于芳香中表明沉思;“幽兰奕奕待冬开,绿叶青葱映画台”“浅淡梳妆原国色,清芳谁得胜兰花”。
千古流传的吟咏只因将兰当成了知音,只因她一朵欲待绽放的花蕾便成就了中华文化中浓重的一笔。
兰是一种艺术,她静静舒展的叶瓣惊艳了艺者的眸子,铺就一张灿若银辉的画卷。
国画重在神似,在对兰花的描写中同样着意于兰的神韵与秉性。
不同的画家画兰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在写意画中,画家笔下的兰花多用水墨来表现兰花的美丽叶态和花质的素洁,追求天生素质、大朴大雅的神韵。
兰花还象征着高尚的友情,比喻同心同德、亲密无间、有意长存,也可以比喻夫妻间情投意合。
兰字多是对美人的称谓,兰花亦是美丽的象征,若是巧用几抹颜色点缀在叶中,更是有一番风韵。
中国兰花品种介绍及花卉图片大全兰花属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为多年生草本,亦叫胡姬花。
由于地生兰大部分品种原产中国,因此兰花又称中国兰,绍兴是兰花的故乡。
根长筒状,叶自茎部簇生,线状披针形,2-3片成一束。
兰的根、叶、花朵、果、种子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兰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具高洁、清雅的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七百多个属、二万多个种,每年还发现和培养出不少新品种。
兰花按生态习性主要分为地生兰、气生兰、腐生兰三大类。
由于地生兰大部份品种原产中国,因此地生兰又称中国兰,并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
中国兰花主要为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五大类,有上千种园艺品种。
一、春兰春兰是我国栽培历史最久的兰花之一,在众多的古诗画中都有对春兰的描述。
春兰又称山兰、草兰、扑地兰等。
春兰2-3月开花,多有香气,花色变化较大,时间可持续1个月左右。
叶面较平展狭长,质地柔软。
名贵品种有各种颜色的荷、梅、水仙、蝶等瓣型。
1、宋梅瓣型为梅瓣,由清乾隆年间由浙江宋锦旋家选出,故一名宋锦旋梅。
花开梅瓣型时,三瓣特别紧圆,蚕蛾捧,刘海舌;有时亦能开荷形水仙瓣或梅形水仙瓣;如兰草强壮时偶有并蒂花。
老叶多呈弓形,苞叶淡红色,叶色浓绿,叶幅较宽,叶尖钝。
为春兰梅瓣型中杰出名种,并被列入春兰四大名种之首。
宋梅2、万字万字又名鸳湖第一梅,相传在清同治年间发现于浙江嘉兴县南湖,为杭州万家花园首先栽培,花为正梅瓣。
由于花色翠绿油亮,有透明感,质细糯,花品端庄神韵轩昂,给人以心旷神怡美不胜收的视感。
万字存量很少,极其珍稀,确属地道的国兰一珍。
3、老十圆又名“集圆”。
老十园叶形厚阔,斜立伸展,给人以静中寓动的线条美。
它的花容更是硬健端庄,绿中微黄,小刘海舌撒上几个艳丽的小红块,透露出活泼靓丽的一种气质。
肩平肉厚的外三瓣,着根结圆,望去宛如一把团扇的缩影。
在国内外的兰界里,它始终称得上是公认的宠儿,被誉为春兰“四大天王”中的第二王。
老十圆4、汪字由清康熙年尖浙江奉化汪克明选出。
描写连瓣兰文言文1. 兰花的古文(不要诗句)急幽兰赋文/唐·韩伯庸杨布气,迁植;然而,它幽静而芬芳。
秀乔林下,草旁。
虽无人见赏,且地香。
于是嫩叶就在旁边开了,飘香的香味就出来了。
为什么不能生产和分割?入握称美,未遭时主之恩;纳佩为华,空载骚人之什。
光阴向晚,岁月将终。
芬芳十步之内,繁华九畹之中。
乱群蜂兮上下,杂百卉兮横丛。
况荏苒于光阴,将衰败于秋风。
岂不处地稍幽,受气仍别。
萧艾之新苗渐长,桃李之旧蹊将绝。
空牵戏蝶,拂花蕊之翩翾;未遇来人,寻芳春而采折。
既生幽径,且任荣枯。
幂轻烟而葱翠,带淑气而纷敷。
冀雨露之溥及,何见知之久无。
及夫日往月来,时占岁睹,遇达人之回盼,披荒榛而见取。
横琴写操,夫子传之至今;入梦为征,燕姞闻之于前。
古生虽失处,用乃有因。
枝条嫩而既丽,光色发而犹新。
虽见辞于下士,幸因遇于仁人。
则知夫生理未衰,采掇何晚。
幽名得而不朽,佳气流而自远。
芊眠茂宛,摩迤秋坂。
纫而为佩,骚人之意何深;间以在衿,楚客之情已罕。
薄秋风而香盈十步,泛皓露则花飞三田。
岂众草之敢陵,信有慎乎伐剪。
既征之而见寄,愿移根于上苑。
2. 赞美“兰花香味优美”的文言文有哪些赞美“兰花香味优美”的文言文有:《三月三日绝句》吴嘉纪(明末清初)船头昨夜雨如丝,沃我盆中兰蕙枝。
繁蕊争开修禊日,游人正是到家时。
《顾夫人画兰》朱彝尊(清)青楼人去笔床空,往事西州说谢公。
犹有秦淮芳草色,轻纨匀染夕阳红。
《冯女郎画兰》王士慎(清)丐得骚人笔下妍,玉池清照影骈娟。
一从弱质辞空谷,冶叶倡条尽可怜。
《墨兰》石涛(清)根已离尘何可诗,以诗相赠寂寥之。
大千香过有谁并,消受临池洒墨时。
《墨兰》唐珙(元)瑶阶梦结翠宜男,误堕仙人紫玉簪。
鹤帐有春留不得,碧云扶影下湘南。
《秋兰》爱新觉罗.玄烨(清)殿前盆卉,芳兰独秀,昔人称为王者香,又以方之君子,因题四韵。
兰色,布叶绿色。
爱王者之香,以花显心房。
幽芬散缃帙,静影依疏棂。
岂必九畹多,侈彼离骚经。
zh-cn语⾔(⽂化)代码与国家地区对照表af 公⽤荷兰语af-ZA 公⽤荷兰语 - 南⾮sq 阿尔巴尼亚sq-AL 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ar 阿拉伯语ar-DZ 阿拉伯语 -阿尔及利亚ar-BH 阿拉伯语 -巴林ar-EG 阿拉伯语 -埃及ar-IQ 阿拉伯语 -伊拉克ar-JO 阿拉伯语 -约旦ar-KW 阿拉伯语 -科威特ar-LB 阿拉伯语 -黎巴嫩ar-LY 阿拉伯语 -利⽐亚ar-MA 阿拉伯语 -摩洛哥ar-OM 阿拉伯语 -阿曼ar-QA 阿拉伯语 -卡塔尔ar-SA 阿拉伯语 - 沙特阿拉伯ar-SY 阿拉伯语 -叙利亚共和国ar-TN 阿拉伯语 -北⾮的共和国ar-AE 阿拉伯语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ar-YE 阿拉伯语 -也门hy 亚美尼亚hy-AM 亚美尼亚的 -亚美尼亚az Azeriaz-AZ-Cyrl Azeri-(西⾥尔字母的) 阿塞拜疆az-AZ-Latn Azeri(拉丁⽂)- 阿塞拜疆eu 巴斯克eu-ES 巴斯克 -巴斯克be Belarusianbe-BY Belarusian-⽩俄罗斯bg 保加利亚bg-BG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ca 嘉泰罗尼亚ca-ES 嘉泰罗尼亚 -嘉泰罗尼亚zh-HK 华 - ⾹港的 SARzh-MO 华 - 澳门的 SARzh-CN 华 -中国zh-CHS 华 (单⼀化)zh-SG 华 -新加坡zh-TW 华 -台湾zh-CHT 华 (传统的)hr 克罗埃西亚hr-HR 克罗埃西亚 -克罗埃西亚cs 捷克cs-CZ 捷克 - 捷克da 丹麦⽂da-DK 丹麦⽂ -丹麦div Dhivehidiv-MV Dhivehi-马尔代夫nl 荷兰nl-BE 荷兰 -⽐利时nl-NL 荷兰 - 荷兰nl-NL 荷兰 - 荷兰en 英国en-AU 英国 -澳洲en-BZ 英国 -伯利兹en-CA 英国 -加拿⼤en-CB 英国 -加勒⽐海en-IE 英国 -爱尔兰en-JM 英国 -⽛买加en-NZ 英国 - 新西兰en-PH 英国 -菲律宾共和国en-ZA 英国 - 南⾮en-TT 英国 - 千⾥达托贝哥共和国en-GB 英国 - 英国en-US 英国 - 美国en-ZW 英国 -津巴布韦et 爱沙尼亚et-EE 爱沙尼亚的 -爱沙尼亚fo Faroesefo-FO Faroese- 法罗群岛fa 波斯语fa-IR 波斯语 -伊朗王国fi 芬兰语fi-FI 芬兰语 -芬兰fr 法国fr-BE 法国 -⽐利时fr-CA 法国 -加拿⼤fr-FR 法国 -法国fr-LU 法国 -卢森堡fr-MC 法国 -摩纳哥fr-CH 法国 -瑞⼠gl 加利西亚gl-ES 加利西亚 -加利西亚ka 格鲁吉亚州ka-GE 格鲁吉亚州 -格鲁吉亚州de 德国de-AT 德国 -奥地利de-DE 德国 -德国de-LI 德国 -列⽀敦⼠登de-LU 德国 -卢森堡de-CH 德国 -瑞⼠el 希腊el-GR 希腊 -希腊gu Gujaratigu-IN Gujarati-印度he 希伯来he-IL 希伯来 -以⾊列hi 北印度语hi-IN 北印度的 -印度hu 匈⽛利hu-HU 匈⽛利的 -匈⽛利is 冰岛语is-IS 冰岛的 -冰岛id 印尼id-ID 印尼 -印尼it 意⼤利it-IT 意⼤利 -意⼤利it-IT 意⼤利 -意⼤利it-CH 意⼤利 -瑞⼠ja ⽇本ja-JP ⽇本 -⽇本kn 卡纳达语kn-IN 卡纳达语 -印度kk Kazakhkk-KZ Kazakh-哈萨克kok Konkanikok-IN Konkani-印度ko 韩国ko-KR 韩国 -韩国ky Kyrgyzky-KZ Kyrgyz-哈萨克lv 拉脱维亚lv-LV 拉脱维亚的 -拉脱维亚lt ⽴陶宛lt-LT ⽴陶宛 -⽴陶宛mk 马其顿mk-MK 马其顿 -FYROMms 马来ms-BN 马来 -汶莱ms-MY 马来 -马来西亚mr 马拉地语mr-IN 马拉地语 -印度mn 蒙古mn-MN 蒙古 -蒙古no 挪威nb-NO 挪威 (Bokm?l) - 挪威nn-NO 挪威 (Nynorsk)- 挪威pl 波兰pl-PL 波兰 -波兰pt 葡萄⽛pt-BR 葡萄⽛ -巴西pt-PT 葡萄⽛ -葡萄⽛pa Punjab 语pa-IN Punjab 语 -印度ro 罗马尼亚语ro-RO 罗马尼亚语 -罗马尼亚ru 俄国ru-RU 俄国 -俄国sa 梵⽂sa-IN 梵⽂ -印度sr-SP-Cyrl 塞尔维亚 -(西⾥尔字母的) 塞尔维亚共和国sr-SP-Latn 塞尔维亚 (拉丁⽂)- 塞尔维亚共和国sk 斯洛伐克sk-SK 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sl 斯洛⽂尼亚sl-SI 斯洛⽂尼亚 -斯洛⽂尼亚es 西班⽛es-AR 西班⽛ -阿根廷es-BO 西班⽛ -玻利维亚es-CL 西班⽛ -智利es-CO 西班⽛ -哥伦⽐亚es-CR 西班⽛ - 哥斯达黎加es-DO 西班⽛ - 多⽶尼加共和国es-DO 西班⽛ - 多⽶尼加共和国es-EC 西班⽛ -厄⽠多尔es-SV 西班⽛ - 萨尔⽡多es-GT 西班⽛ -危地马拉es-HN 西班⽛ -洪都拉斯es-MX 西班⽛ -墨西哥es-NI 西班⽛ -尼加拉⽠es-PA 西班⽛ -巴拿马es-PY 西班⽛ -巴拉圭es-PE 西班⽛ -秘鲁es-PR 西班⽛ - 波多黎各es-ES 西班⽛ -西班⽛es-UY 西班⽛ -乌拉圭es-VE 西班⽛ -委内瑞拉sw Swahilisw-KE Swahili-肯尼亚sv 瑞典sv-FI 瑞典 -芬兰sv-SE 瑞典 -瑞典syr Syriacsyr-SY Syriac-叙利亚共和国ta 坦⽶尔ta-IN 坦⽶尔 -印度tt Tatartt-RU Tatar-俄国te Telugute-IN Telugu-印度th 泰国th-TH 泰国 -泰国tr ⼟⽿其语tr-TR ⼟⽿其语 -⼟⽿其uk 乌克兰uk-UA 乌克兰 -乌克兰ur Urduur-PK Urdu-巴基斯坦uz Uzbekuz-UZ-Cyrl Uzbek-(西⾥尔字母的) 乌兹别克斯坦uz-UZ-Latn Uzbek(拉丁⽂)- 乌兹别克斯坦vi 越南vi-VN 越南 -越南语⾔代码国家/ 地区"" (空字符串)⽆变化的⽂化af公⽤荷兰语af-ZA公⽤荷兰语 - 南⾮sq阿尔巴尼亚sq-AL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ar阿拉伯语ar-DZ阿拉伯语 -阿尔及利亚ar-BH阿拉伯语 -巴林ar-EG阿拉伯语 -埃及ar-IQ阿拉伯语 -伊拉克ar-JO阿拉伯语 -约旦ar-KW阿拉伯语 -科威特ar-LB阿拉伯语 -黎巴嫩ar-LY阿拉伯语 -利⽐亚ar-MA阿拉伯语 -摩洛哥ar-OM阿拉伯语 -阿曼ar-QA阿拉伯语 -卡塔尔ar-SA阿拉伯语 - 沙特阿拉伯ar-SY阿拉伯语 -叙利亚共和国ar-TN阿拉伯语 -北⾮的共和国ar-AE阿拉伯语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ar-YE阿拉伯语 -也门hy亚美尼亚hy-AM亚美尼亚的 -亚美尼亚az Azeriaz-AZ-Cyrl Azeri-(西⾥尔字母的) 阿塞拜疆az-AZ-Latn Azeri(拉丁⽂)- 阿塞拜疆eu巴斯克eu-ES巴斯克 -巴斯克be Belarusianbe-BY Belarusian-⽩俄罗斯bg保加利亚bg-BG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ca嘉泰罗尼亚ca-ES嘉泰罗尼亚 -嘉泰罗尼亚zh-HK华 - ⾹港的 SARzh-MO华 - 澳门的 SARzh-CN华 -中国zh-CHS华 (单⼀化)zh-SG华 -新加坡zh-TW华 -台湾zh-CHT华 (传统的)hr克罗埃西亚hr-HR克罗埃西亚 -克罗埃西亚cs捷克cs-CZ捷克 - 捷克da丹麦⽂da-DK丹麦⽂ -丹麦div Dhivehidiv-MV Dhivehi-马尔代夫nl荷兰nl-BE荷兰 -⽐利时nl-NL荷兰 - 荷兰en英国en-AU英国 -澳洲en-BZ英国 -伯利兹en-CA英国 -加拿⼤en-CB英国 -加勒⽐海en-IE英国 -爱尔兰en-JM英国 -⽛买加en-NZ英国 - 新西兰en-PH英国 -菲律宾共和国en-ZA英国 - 南⾮en-TT英国 - 千⾥达托贝哥共和国en-GB英国 - 英国en-US英国 - 美国en-ZW英国 -津巴布韦et爱沙尼亚et-EE爱沙尼亚的 -爱沙尼亚fo Faroesefo-FO Faroese- 法罗群岛fa波斯语fa-IR波斯语 -伊朗王国fi芬兰语fi-FI芬兰语 -芬兰fr法国fr-BE法国 -⽐利时fr-CA法国 -加拿⼤fr-FR法国 -法国fr-LU法国 -卢森堡fr-MC法国 -摩纳哥fr-CH法国 -瑞⼠gl加利西亚gl-ES加利西亚 -加利西亚ka格鲁吉亚州ka-GE格鲁吉亚州 -格鲁吉亚州de德国de-AT德国 -奥地利de-DE德国 -德国de-LI德国 -列⽀敦⼠登de-LU德国 -卢森堡de-CH德国 -瑞⼠el希腊el-GR希腊 -希腊gu Gujaratigu-IN Gujarati-印度he希伯来he-IL希伯来 -以⾊列hi北印度语hi-IN北印度的 -印度hu匈⽛利hu-HU匈⽛利的 -匈⽛利is冰岛语is-IS冰岛的 -冰岛id印尼id-ID印尼 -印尼it意⼤利it-IT意⼤利 -意⼤利it-CH意⼤利 -瑞⼠ja⽇本ja-JP⽇本 -⽇本kn卡纳达语kn-IN卡纳达语 -印度kk Kazakhkk-KZ Kazakh-哈萨克kok Konkanikok-IN Konkani-印度ko韩国ko-KR韩国 -韩国ky Kyrgyzky-KZ Kyrgyz-哈萨克lv拉脱维亚lv-LV拉脱维亚的 -拉脱维亚lt⽴陶宛lt-LT⽴陶宛 -⽴陶宛mk马其顿mk-MK马其顿 -FYROMms马来ms-BN马来 -汶莱ms-MY马来 -马来西亚mr马拉地语mr-IN马拉地语 -印度mn蒙古mn-MN蒙古 -蒙古no挪威nb-NO挪威 (Bokm?l) - 挪威nn-NO挪威 (Nynorsk)- 挪威pl波兰pl-PL波兰 -波兰pt葡萄⽛pt-BR葡萄⽛ -巴西pt-PT葡萄⽛ -葡萄⽛pa Punjab 语pa-IN Punjab 语 -印度ro罗马尼亚语ro-RO罗马尼亚语 -罗马尼亚ru俄国ru-RU俄国 -俄国sa梵⽂sa-IN梵⽂ -印度sr-SP-Cyrl塞尔维亚 -(西⾥尔字母的) 塞尔sr-SP-Latn塞尔维亚 (拉丁⽂)- 塞尔维亚共sk斯洛伐克sk-SK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sk-SK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sl斯洛⽂尼亚sl-SI斯洛⽂尼亚 -斯洛⽂尼亚es西班⽛es-AR西班⽛ -阿根廷es-BO西班⽛ -玻利维亚es-CL西班⽛ -智利es-CO西班⽛ -哥伦⽐亚es-CR西班⽛ - 哥斯达黎加es-DO西班⽛ - 多⽶尼加共和国es-EC西班⽛ -厄⽠多尔es-SV西班⽛ - 萨尔⽡多es-GT西班⽛ -危地马拉es-HN西班⽛ -洪都拉斯es-MX西班⽛ -墨西哥es-NI西班⽛ -尼加拉⽠es-PA西班⽛ -巴拿马es-PY西班⽛ -巴拉圭es-PE西班⽛ -秘鲁es-PR西班⽛ - 波多黎各es-ES西班⽛ -西班⽛es-UY西班⽛ -乌拉圭es-VE西班⽛ -委内瑞拉sw Swahilisw-KE Swahili-肯尼亚sv瑞典sv-FI瑞典 -芬兰sv-SE瑞典 -瑞典syr Syriacsyr-SY Syriac-叙利亚共和国ta坦⽶尔ta-IN坦⽶尔 -印度tt Tatartt-RU Tatar-俄国te Telugute-IN Telugu-印度th泰国th-TH泰国 -泰国tr⼟⽿其语tr-TR⼟⽿其语 -⼟⽿其uk乌克兰uk-UA乌克兰 -乌克兰ur Urduur-PK Urdu-巴基斯坦uz Uzbekuz-UZ-Cyrl Uzbek-(西⾥尔字母的) 乌兹别克uz-UZ-Latn Uzbek(拉丁⽂)- 乌兹别克斯坦vi越南vi-VN越南 -越南下⾯的表格中列出了所有可⽤于各种系统设置的语⾔代码。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文化常识(含必修及选修全套)古代文化常识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必考知识点,也是写作中的加分内容,平时要注意积累并分解知识点,分散记忆。
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9兰之猗猗 扬扬其香□ 郑雪峰 王 浩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云:“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中国有将兰比德于君子的文化传统—兰花有如君子,孤芳自洁,即便不用于世甚至受到排挤也不易其性、不改其节,黄庭坚的这段文字是对这一传统的极佳阐发。
理解了这一传统,也就理解了传统中国画的画兰缘由,兰花往往是作者的言志之作,或对所赠对象的节操称颂。
兰和梅竹菊一样,都是文人画独擅的题材,自宋代起,绵延不绝。
兰和梅竹菊又有些不同的是,兰花的外形结构简单,在寥寥几笔中能够迥然脱俗、独树高标,非有极高的天资和手段难以表现,在最简单的形式中求丰富、求—近现代的兰花绘画变化其实是最难的。
这样一个简单的题材画了上千年,变化几乎穷尽,甚至成为市井俗画,所以越到近代,难度越大。
而晚清民国之时,社会环境的改变,也使很多画家将目光投到其他题材和绘画形式的创新上,学习西洋绘画,希望以西画改造中国画,力求中西融合成为一股时髦的潮流,用心于画兰只剩下对中国文化传统抱有深情的少数画家,他们长期浸染于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眷恋。
另有一部分精于传统笔墨的画家偶尔为之,也还不乏佳作,但画兰在画坛中的地位已经大大式微了。
尤其1949年以后,以梅花寄托大无畏的革命斗争精神成为新时代花鸟画的主流。
和丰富的梅花画相比,更能寄托个人志向与情怀而带有些许出世色彩的兰花则黯然失色,成为写兰史上一段失去色彩的时期。
近现代画坛惟二三豪杰之士不受缚于时,决然自振,不但守住了兰花这寸土之地,还用他们的笔墨滋兰树蕙,芳馨自逸,取得不逊前贤的创作成绩。
这其中成就最大的当属吴昌硕和潘天寿。
《兰为国香》原文、译文及注释
原文:
兰为国香
宋代-黄庭坚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
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
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对照翻译: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如果一个士人的才能和品德超过其他的士人,那么就成为国士;
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
如果一个女子的姿色超过其他的美女,那么就称之为国色;
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如果兰花的香味胜过其它所有的花那么就称之为国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
自古人们就以兰花为贵,并不是等到屈原赞兰花之后,人们才以它为贵的。
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兰花和君子很相似,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
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
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
这就是所说的避世而内心无忧,不被任用而内心无烦闷。
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萧支没有什么两样。
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一阵清风吹来,他的香气芬芳,远近皆知,这就是所说的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