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结构认识_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5
汽车发动机构造认识发动机总体认识
一、发动机作用:
将燃烧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
二、基本组成:
1、曲柄连杆机构:主要由气缸体、气缸盖、活塞、连杆、曲轴、飞轮组成。
它是发动机借以产生动力,并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而输出动力的机构。
2、配气机构:主要由进气门、排气门、摇臂、推杆、凸轮轴和凸轮轴正时齿轮等组成;其作用是:使新鲜气体适时充入气缸并及时从气缸排出废气。
3、润滑系:主要由机油泵、集滤器、机油滤清器、润滑油道、油底壳等组成。
作用:减小磨擦力,减缓机件磨损,并部分地的冷却磨擦零件,清洗磨擦表面。
4、冷却系:主要由散热器、电子风扇、水泵、水套等组成。
作用是将机件多余的热量散发到大气中,以保持发动机正常的工作温度。
6、起动系:主要由起动机及其附属装置组成。
其作用:使静止的发动机起动并转入自行运转。
一、气缸体作用:它是发动机各个机构和系统装配基体,并由它来保持发动机各运动件相互之间的准确位置关系。
一般采用铸铁铸造,为了减轻质量、加强散热,也采用铝合金铸造的。
1、气缸盖的作用:
封闭气缸上部并与气缸和活塞顶部共同构成燃烧室。
气缸盖有冷却水套、润滑油道、进、排气门座、气门导管孔、进、排气通道、火花塞孔等
2、气缸垫的作用:
气缸垫主要用来保证缸体与气缸盖结合面间的密封,防止漏水、漏油。
十四张图,带你认清楚发动机构造,再也不用被叫车盲了!
发动机就是汽车的心脏,心脏有心房心室,发动机也有许许多多的零件构成,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好好了解一下发动机的构造,值得收藏。
1.活塞
2.缸体
3.气缸盖
4.节气门
5.启动电机
6.气缸盖
7.发动机前盖
8.进气、排气系统
9.凸轮轴、正时齿轮组
10.油底壳
11.机油泵
看到这的朋友都挺有耐心的,说实话,小编就是学汽车设计的,然而很多零件我也叫不出名字,丢脸了,哈哈。
有遗漏的零件的话,欢迎朋友们指出,谢谢。
史上最全发动机内部各个零部件名称构造分解图,一目了然汽车!发动机由两大机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和五大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启动系统和点火系统)组成。
下面我们开始图解:一、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机体组、曲轴飞轮组和活塞杆组。
1、机体组机体组主要由气缸体、气缸盖、气缸垫、油底壳、气缸盖罩以及主轴承盖等组成。
气缸体:发动机的主体,将各个气缸和曲轴箱连为一体,是安装曲轴、活塞以及其他零部件和附件的骨架。
按照气缸体的排列方式可分为气缸体有直列、V 形和水平对置三种形式。
气缸盖:气缸盖的作用是密封气缸,与活塞共同形成燃烧室,承受高温高压燃气压力,也是配气机构的载体。
气缸垫:又称气缸衬垫,位于气缸盖与气缸体之间,其作用是保证良好的密封性,防止气缸漏气和水套漏水等。
油底壳:油底壳是曲轴箱的下半部,又称为下曲轴箱。
其作用是密闭曲轴箱作为储油的外壳,防止杂质的进入。
气缸盖罩:位于发动机上部,是盖在气缸盖上的罩壳,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杂质的进入。
2、曲轴飞轮组曲轴飞轮组主要由曲轴、飞轮、曲轴带轮与正时齿轮等组成,安装在气缸体上面。
曲轴:承受来自连杆的力,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并输出。
飞轮:安装在发动机后方,拥有一定的重量,有储能的作用。
也是离合器的安装部件,其上的齿圈为带动发动机运转的齿圈。
曲轴带轮:带动其他发动机附件的动力来源,依靠传动带将动力传递给发电机、水泵、压缩机、方向助力泵等。
其上有缓冲减振装置,是为了减少因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冲击振动。
曲轴正时齿轮:将动力传给凸轮轴的正时齿轮,使发动机能稳定运转。
3、活塞连杆组活塞连杆组主要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连杆瓦和连杆瓦盖等组成。
活塞:发动机气缸中往复运动的机件。
活塞顶部是组成燃烧室的主要部分。
活塞环;嵌入活塞槽沟内部的金属环,分为气环和油环。
活塞销:用来连接活塞和连杆,把活塞承受的气体作用力传给连杆。
连杆:连接活塞和曲轴,并将活塞所受作用力传给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变成曲轴的旋转运动。
汽车发动机总成基本结构汽车发动机总成是指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的发动机系统,它是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发动机总成的基本结构。
1. 发动机总成的组成部分汽车发动机总成由多个组件和部件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1 缸体和缸盖缸体是发动机的主体结构,用于容纳气缸、活塞等零部件。
它通常采用铸造工艺制造,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
缸盖则位于缸体顶部,用于密封气缸,并安装气门、火花塞等。
1.2 活塞与连杆活塞是发动机内部运动零件之一,它与气缸配合工作。
活塞上安装有活塞环,用于密封气缸并保持压力。
活塞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将往复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1.3 曲轴与凸轮轴曲轴是发动机内部的旋转零件,它通过连杆与活塞相连,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凸轮轴是控制气门开闭的关键部件,它通过齿轮传动与曲轴相连。
1.4 气缸和气门气缸是发动机内部的工作腔体,活塞在其中运动。
气缸上安装有进气门和排气门,它们通过凸轮轴和气门机构控制开闭,实现进、排气过程。
1.5 燃烧室和喷油系统燃烧室是发动机内部燃烧混合气体的空间,其中包括活塞顶部、缸内壁和气门等。
喷油系统用于将燃油喷入燃烧室,在与空气混合后进行燃烧。
1.6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降低发动机温度,防止过热损坏。
它包括水泵、散热器、风扇等组件,通过循环冷却剂来吸收发动机产生的热量。
1.7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用于减少摩擦损失,保护发动机零部件。
它包括油泵、滤清器、油底壳等组件,通过循环润滑油来降低零部件的磨损。
1.8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用于引燃燃料混合物,产生爆发力推动活塞运动。
它包括点火线圈、火花塞等部件,通过点火信号来产生高压电弧引燃混合气体。
2. 发动机总成的工作原理汽车发动机总成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四个过程: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2.1 进气过程进气过程是指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形成负压,进气门打开,将空气和燃料混合物进入燃烧室的过程。
此时,曲轴带动凸轮轴使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动形成吸气冲程。
第1章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讲解
一、汽车发动机概述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它是一种运用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并
有输出功率的机械装置。
通常情况下,汽车发动机是指内燃机,其主要构
成有气缸、活塞、火花塞、燃料系统等构件。
内燃机以燃烧混合气来增压
气缸,利用增压燃气的压力来使活塞沿周向运动,从而带动曲轴、转子和
其它机械部件运动,产生机械能。
二、汽车发动机结构
汽车发动机主要由气缸、连杆、活塞、火花塞、发动机曲轴、曲轴壳、冷却系统、燃油系统等若干部分组成。
(1)气缸:气缸是内燃机的核心部件。
它主要由气缸盖、气缸筒、
嘴板组成,是内燃机中燃烧混合气和排出烟气的地方。
(2)连杆:连杆是内燃机的轴部件,它由连杆尾和连杆头两部分组成,用于把活塞的运动转换为曲轴的运动。
(3)活塞:活塞是内燃机的运动部件,它是由活塞皮、活塞销、活
塞柱等构成,由气缸中的燃烧混合气的压力带动活塞沿着气缸的径向运动。
(4)火花塞:火花塞是内燃机中重要的设备,它是由火花塞体、火
花塞头、火花塞线圈等构成,用于向气缸中放入火花,由火花“点燃”混
合气,从而发生燃烧作用,产生增压。
汽车发动机系统组成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就像人的心脏一样,为车辆提供动力,驱动汽车行驶。
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个部分协同工作,共同完成能量转换和动力输出的任务。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汽车发动机系统的组成。
首先是曲柄连杆机构。
这可以说是发动机的“骨骼”,主要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部件构成。
机体组包括气缸体、气缸盖、气缸垫等,为发动机提供了一个坚固的框架。
活塞连杆组中的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运动,通过连杆将动力传递给曲轴。
而曲轴则像一个勤劳的“转工”,把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并通过飞轮输出动力。
接下来是配气机构。
它就像是发动机的“呼吸器官”,负责控制进气和排气的时机。
配气机构包括气门、气门弹簧、气门导管、凸轮轴等部件。
凸轮轴上的凸轮形状和位置决定了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从而保证燃料和空气的充分混合以及燃烧后的废气能够及时排出。
燃油供给系统也是发动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就像是发动机的“粮仓”,为发动机提供“粮食”——燃油。
燃油供给系统包括油箱、油泵、燃油滤清器、喷油嘴等。
油泵将油箱中的燃油输送到燃油滤清器进行过滤,然后通过喷油嘴喷入气缸内,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点火系统则像是发动机的“点火器”,负责点燃可燃混合气。
在汽油机中,点火系统通常由点火线圈、火花塞等组成。
点火线圈将低电压转变为高电压,通过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引发燃烧。
冷却系统是发动机的“散热器”,可以防止发动机过热。
它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等组成。
水泵驱动冷却液在发动机内部循环,吸收热量后通过散热器散发出去,风扇则帮助增强散热效果,节温器则控制冷却液的循环路径和流量,确保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
润滑系统就像是发动机的“血液”,减少各个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
它由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油道等组成。
机油泵将机油输送到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位,然后经过机油滤清器过滤后回到油底壳,循环往复。
进气系统为发动机引入新鲜空气,就如同人需要呼吸新鲜空气一样。
简述汽车发动机的结构组成。
汽车发动机,说到这个,感觉就像是车子的“心脏”,它可真不是个轻松的活儿。
这不,发动机里面有好几个关键部件,每一个都不可或缺,就像是一个庞大的团队,每个成员都得心有灵犀,才能让车子跑得飞快,动力十足。
别看它平时安安静静地藏在车头,那可真是个技术含量超高的“精英选手”。
如果你对发动机了解不多,今天我就带你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心脏跳动”的。
一、发动机的外形与结构组成你得知道发动机一看就是个大“盒子”,对吧?你瞅着那铁皮外壳,可能没太多感觉,但里面可有不少东西需要你去了解。
发动机的外壳就像是车身的保护伞,挡住了里头所有的“机密”。
它的外形一般都是长方形或者方盒状的,虽然看着简单,但里面却藏着好多小玄机。
发动机的上方呢,就是有个机油盖,哈哈,这个一看就知道它跟油有关系。
机油呢,是发动机的“生命水”,它能润滑发动机内的各个部件,保持它们的顺滑运行,避免磨损。
外壳上面还有气缸盖,听着就很厉害,实际上,它是控制空气和燃油进出发动机的“门神”,一旦气缸盖出问题,发动机的性能就会大打折扣,得小心着点。
二、发动机的主要部件1.气缸与活塞发动机最核心的部分,非气缸和活塞莫属。
气缸嘛,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发动机的小“厨房”,所有的燃油和空气都在这里“煮”成动力。
活塞则是气缸里忙碌的小工人,它上上下下地运动,转化化学能为机械能,推动发动机的运转。
说白了,活塞就是发动机“心跳”的动力源泉。
每个活塞都有它自己的“岗位”,它们紧密配合,确保发动机的“跳动”不出差错。
2.曲轴与连杆你有没有听说过“曲轴”?别被名字吓到了,曲轴其实就是发动机里传递动力的“中介”。
活塞上下运动时,曲轴负责把这种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的动力,这样才能推动车轮转动。
它就像个“桥梁”,把发动机里的所有力量都传递到车轮上。
而连杆呢,就是连接活塞和曲轴的纽带,没它就不好办了。
就像是一个队伍的核心球员,如果连杆不在,活塞和曲轴可就玩不转了。
发动机总体结构发动机是现代机械制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在行驶时驱动汽车前进。
发动机主要由进气系统、燃料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排气系统等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发动机总体结构。
一、进气系统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是指将空气引入发动机,并与燃料混合进行燃烧的系统。
进气系统包括进气道、进气门、节气门、进气歧管和进气滤清器等。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空气通过进气道进入发动机的气缸中。
二、燃料系统燃料系统是指将燃料引入发动机的系统,通过喷油器和点火系统使燃料燃烧,从而产生功率。
燃料系统包括燃油箱、燃油输送管路、喷油器、高压油泵、燃料滤清器和燃料压力调节器等。
在行驶时,燃油从燃油箱流入发动机,进一步被供给到喷油器中。
三、点火系统点火系统是指将高压电能从点火线圈传输到火花塞中,引起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物起燃的系统。
在点火过程中,点火线圈把电压提升到很高,并将能量传递到火花塞,使自燃点产生燃烧。
点火系统包括点火线圈、火花塞和点火控制器等。
四、冷却系统冷却系统是维持发动机正常运行的组成部分。
冷却系统通过循环冷却剂,将热能从发动机散发出来,以保持发动机的温度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冷却系统包括循环泵、水箱、散热器、恒温器和水管等。
五、润滑系统润滑系统是指将润滑油引入发动机各个关键部位,以减少磨损,保持正常的机械运转。
润滑系统包括油泵、油滤器、油底壳和油冷却器等。
排气系统是指将燃烧后的废气从发动机中排放出来的系统。
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和消声器等。
排气管和消声器降低噪音和振动,同时通过消除废气还可以改善发动机性能。
13张解剖图让你秒懂汽车发动机系统,值得收藏!内燃机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把内燃机分成不同的类型,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内燃机是怎样分类的。
(1)按照所用燃料分类内燃机按照所使用燃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使用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称为汽油机;使用柴油机为燃料的内燃机称为柴油机。
汽油机与柴油机比较各有特点;汽油机转速高,质量小,噪音小,起动容易,制造成本低;柴油机压缩比大,热效率高,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都比汽油机好。
(2)按照行程分类内燃机按照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需的行程数可分为四行程内燃机和二行程内燃机。
把曲轴转两圈(720°),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内燃机称为四行程内燃机;而把曲轴转一圈(360°),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内燃机称为二行程内燃机。
汽车发动机广泛使用四行程内燃机。
(3)按照冷却方式分类内燃机按照冷却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水冷发动机和风冷发动机。
水冷发动机是利用在气缸体和气缸盖冷却水套中进行循环的冷却液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而风冷发动机是利用流动于气缸体与气缸盖外表面散热片之间的空气作为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
水冷发动机冷却均匀,工作可K,冷却效果好,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车用发动机。
(4)按照气缸数目分类内燃机按照气缸数目不同可以分为单缸发动机和多缸发动机。
仅有一个气缸的发动机称为单缸发动机;有两个以上气缸的发动机称为多缸发动机。
如双缸、三缸、四缸、五缸、六缸、八缸、十二缸等都是多缸发动机。
现代车用发动机多采用四缸、六缸、八缸发动机。
(5)按照气缸排列方式分类内燃机按照气缸排列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单列式和双列式。
单列式发动机的各个气缸排成一列,一般是垂直布置的,但为了降低高度,有时也把气缸布置成倾斜的甚至水平的;双列式发动机把气缸排成两列,两列之间的夹角<180°(一般为90°)称为V型发动机,若两列之间的夹角=180°称为对置式发动机。
汽车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汽车发动机的总体结构,认识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实验器材:汽车发动机实物模型、实验工具、实验设备。
实验原理: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是汽车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部件。
它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后进行燃烧,并将产生的能量转化为动力,驱动汽车前进。
汽车发动机一般由缸盖、气缸、活塞、连杆、曲轴、凸轮轴、气阀、燃油系统、点火系统等部件组成。
实验步骤:1.观察发动机模型:观察发动机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件的布置位置。
2.认识发动机的几个重要部件:了解缸盖、气缸、活塞、连杆、曲轴、凸轮轴等部件的位置和功能。
3.了解燃油系统:认识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喷油嘴等部件,了解其在燃油供给中的作用。
4.了解点火系统:认识点火线圈、火花塞等部件,了解其在点火过程中的作用。
5.了解气阀系统:观察气门的位置和活动方式,了解其在进气和排气过程中的作用。
6.总结经验:对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和各个部件的功能进行总结,并加深对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对汽车发动机的总体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知道了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缸盖、气缸、活塞、连杆、曲轴等,并且了解了它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同时,我也了解了燃油系统、点火系统和气阀系统在发动机运行中的作用。
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发动机原理和进行相关维护和修理工作都非常重要。
实验结论: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了解其总体结构和各个部件的功能对于理解发动机的原理和进行相关维护和修理工作都非常重要。
通过实验,我对汽车发动机的总体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其相互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些知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实践都将非常有帮助。
汽车发动机结构认识_1.缸体汽车发动机的主体部分是缸体,它是发动机的外壳,用于容纳缸体和发动机其他部分。
缸体通常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导热性能。
缸体内部有若干个气瓶,每个气瓶内有一个活塞和气门。
同时,缸体还有循环冷却液的通道,用于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2.活塞活塞是发动机内部移动的部件之一,通常由铅锡合金或铝合金制成。
它与气缸配合,通过上下运动来改变气缸内的容积。
活塞的上端通过活塞环密封气缸,同时与连杆相连,将燃烧产生的能量传递给曲轴。
3.曲轴曲轴是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装置,也是发动机内部迅速运动的部件之一、它通过连杆与活塞相连,将活塞的线性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同时,曲轴上还有凸轮和分度盘,用于带动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闭,从而控制进气和排气过程。
4.气门气门是发动机中的关键部件,用于控制气缸内的进气和排气过程。
气门分为进气门和排气门,它们通过凸轮轴的转动来开闭。
进气门开启时,外部空气进入气缸;排气门开启时,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气缸。
气门的开闭时间和行程通过凸轮轴的设计来调整,以实现最佳的进气和排气效果。
5.进气系统进气系统负责将外部空气引入发动机,并与燃油混合后形成可燃混合物。
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空气滤清器和节气门等部件。
空气滤清器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和颗粒物,以保护发动机内部的部件。
节气门用于调整空气的流量,从而控制发动机的功率输出。
6.燃油系统燃油系统负责向发动机供应燃料,以供燃烧产生能量。
燃油系统包括燃油箱、燃油泵、燃油喷射器等部件。
燃油从燃油箱经由燃油泵送入发动机内部,然后通过燃油喷射器雾化和混合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
现代汽车发动机通常采用电喷射技术,能够更精确地控制燃油喷射量和时间,提高燃油利用效率。
7.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用于引发可燃混合物的燃烧,产生能量。
它包括点火线圈、点火塞和点火控制单元等部件。
点火线圈将车载电池的低电压升压到高电压,然后通过点火塞的电火花引发燃烧。
点火控制单元管理点火的时机和顺序,以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汽车发动机全部结构1.曲轴箱及曲轴:是发动机的主要部件之一,曲轴通过连杆连接到活塞,将活塞的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并传送给传动系统。
曲轴箱则包含了曲轴、连杆轴承、主轴承等组件。
2.活塞及活塞环:活塞是发动机的运动部件,它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接。
活塞环则被安装在活塞上,主要作用是防止燃气泄漏,同时还能够调节油耗和磨损。
3.气缸与气缸盖:气缸是发动机中进行燃烧的空间,它通过气缸盖与曲轴箱相连。
气缸盖上有气门和气门椿杆,气缸盖还起到密封气缸的作用。
4.气门与气门椿杆:气门负责控制燃料和空气的进出,它通过气门椿杆与凸轮轴相连,凸轮轴的旋转会带动气门的开闭。
5.凸轮轴:凸轮轴是控制气门运动的重要部件,它通过一定的凸轮形状和相对位置,使气门按照一定的规律开关。
6.缸套:缸套是位于气缸内部的一种保护层,它可以减小活塞与气缸之间的间隙,提高密封性能,并且起到降低摩擦和磨损的作用。
7.燃烧室:燃烧室是发动机中进行燃烧的地方,它位于气缸的顶部,其中有喷油嘴和火花塞。
燃烧室的设计直接影响了燃烧的效率和功率输出。
8.进气系统:进气系统负责将空气送入燃烧室,它包括进气道、进气滤清器、节气门等组件。
进气系统的设计和性能会影响发动机的燃料经济性和动力性能。
9.排气系统:排气系统负责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它包括排气管、催化器和消音器等组件。
排气系统的设计和性能会影响发动机的排放水平和噪音。
10.燃料系统:燃料系统负责将燃料输送到燃烧室中,它包括燃油泵、燃油滤清器、喷油器等组件。
燃料系统的设计和性能会影响燃料的供给、喷射和燃烧效率。
11.点火系统:点火系统负责在燃烧室中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
它包括点火线圈、火花塞和点火控制单元等组件。
点火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启动性能和燃烧效率。
除上述组成部件外,发动机还包括一些辅助部件,如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启动系统等。
润滑系统负责为发动机的运动部件提供充足的润滑油,以减小摩擦和磨损。
冷却系统则通过循环冷却剂来降低发动机的工作温度。
发动机结构认识内容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中至关重要的部件之一,它通过转化燃料的化学能为机械能,提供了车辆或飞机等交通工具所需的动力。
发动机的结构复杂多样,下面将会对其中几种常见的发动机结构进行认识和拓展。
1. 内燃发动机:内燃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中最常见的一种发动机结构,它以燃烧内部燃料为能源,通过连续的爆发推动活塞来产生动力。
内燃发动机主要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两大类。
- 汽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通过与空气混合后点燃汽油燃烧产生的爆发,推动活塞运动,从而驱动车辆。
汽油发动机结构相对简单,由气缸、活塞、连杆、曲轴等组件构成。
- 柴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与汽油发动机相比,燃料更容易燃烧,因此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扭矩输出。
柴油发动机结构相对复杂,同时也更耐用,由高压喷油器、燃烧室、曲轴等组件构成。
2. 涡轮增压发动机:涡轮增压发动机是一种通过增加进气压力来提高气缸内压力和燃料燃烧效果的发动机结构。
它利用废气驱动涡轮,通过压缩进气,使燃料燃烧更充分,从而提高动力输出和燃油效率。
涡轮增压发动机广泛应用于汽车和飞机等领域。
3. Wankel发动机:Wankel发动机是一种独特的发动机结构,它采用了旋转活塞替代传统的往复活塞,具有紧凑、高转速和低振动的特点。
Wankel发动机工作时,内部的三角形转子绕心轴旋转,通过连杆传递动力。
Wankel发动机在某些特定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如跑车和摩托车等。
4. 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是一种利用氢气与氧气反应产生电能并驱动电动机的发动机结构。
由于氢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具有零排放和高效能的特点。
然而,目前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应用仍面临着挑战,如氢气储存和供应等问题。
总之,发动机的结构多种多样,每种结构都有其特点和适用领域。
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创新的发动机结构出现,从而提升交通工具的性能和环保性。
广州市华风汽车工业技工学校
教案
编号:版本:流水号:
授课教师:审阅签名:
提交日期:审阅日期:
课题
引入新课
(5分钟)
提问:什么叫做汽
车?
让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板书。
讲授新课(板书课题)
学生讨论各种类汽车典型的牌子及其不同系列,看学生对汽车类型的了解,教师小结
(10分钟)
学生讨论发动机各种分布形式的优、缺点,教师小结
(5分钟)
重点
讲授,
第一章汽车总体结构认识
一、引入新课
什么叫做汽车?
第一节、汽车的分类
汽车是借助于自身的动力装置驱动,且有4个或以上的车轮的非轨道无架线车辆。
一、汽车按用途分类。
1、运输汽车
(1)轿车按排量来分类
(2)客车按长度分类
(3)货车按载重量分类
2、专用车
3、特殊用途车
二、按发动机和各个总成的相对位置分类
FF、FR、RR、MR、NWD
分析各分布形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第二节汽车结构组成
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四大部分组成。
一、汽车发动机
.
(15分钟)
(3分钟)(板书课题)
讲授(10分钟)
汽车一般用活塞式发动机。
二、汽车底盘
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
三、汽车车身。
四、汽车电气设备
第三节国产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
第二章汽车发动机结构认识
第一节概论
活塞式发动机一般由机体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油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汽油机)、起动系统等部分组成。
第二节发动机的结构组成
一、发动机整体结构
二、发动机分类
1、按照所用的燃料分类
2、按照冷却方式分类
3、按照汽缸数目分类
4、按照汽缸排列方式分类
重点难点提问学生对发动机常用术语的理解,教师解释。
(14分钟)
讲授(10分钟)多媒体动画演示三、发动机常用术语
1、工作循环:由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工作过
程组成的相对封闭过程。
2、上止点:活塞做往返运动时,活塞顶部距离曲轴旋
转中心最远的位置。
3、下止点:活塞做往返运动时,活塞顶部距离曲轴旋
转中心最近的位置。
4、冲程/行程:活塞从一个止点到另一个止点移动的距
离。
5、汽缸工作容积:活塞从一个止点运动到另一个止点
所经的气缸行程。
6、燃烧室容积:活塞位于上止点时其顶部与气缸盖之
间的容积。
7、排量:多缸发动机各缸工作容积的总和。
8、工况:内燃机在某一时刻的运行状况,以该时刻输
出的有效功率和曲轴转速表示。
9、负荷率:内燃机在某一转速下发出的有效功率与相
同转速下所能发出的最大有效功率的比值。
四、发动机工作过程
1、四行程汽油机工作过程
进气行程、压缩行程、做功行程、排气行程
重点
小结(8分钟)布置作业2、四行程柴油机工作过程
汽车的四大组成部分,发动机的两大结构、五大系统,汽油、柴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1、活塞式发动机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
2、汽油发动机与柴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