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吸痰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2)---邢菲菲
- 格式:ppt
- 大小:232.50 KB
- 文档页数:11
第1篇一、目的1.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 预防和减少呼吸道感染。
3. 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如呼吸道感染、昏迷、呼吸衰竭等患者。
三、操作前准备1. 操作者:具备相关资质的医护人员。
2. 器械:吸痰器、吸痰管、无菌手套、生理盐水、棉签、无菌治疗巾等。
3. 环境准备: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四、操作步骤1.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戴无菌手套。
2. 将吸痰管插入吸痰器,打开电源,调节负压至适宜范围(成人40-60mmHg,儿童20-30mmHg)。
3. 患者取舒适体位,头部稍后仰,使气道通畅。
4. 操作者用无菌治疗巾覆盖患者的口鼻部,用棉签清洁口腔及鼻腔。
5. 将吸痰管轻轻插入患者的口腔或鼻腔,深度约10-15cm,缓慢旋转吸痰管,以清除分泌物。
6. 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给予相应的处理。
7. 吸痰完毕,将吸痰管从患者口中或鼻腔轻轻抽出,关闭吸痰器电源。
8. 操作者洗手,将使用过的吸痰管放入专用垃圾桶,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规范进行处理。
五、注意事项1. 吸痰过程中,注意调节负压,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2. 吸痰管插入深度不宜过深,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3. 吸痰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刺激患者。
4. 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给予相应的处理。
5. 操作者应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确保吸痰效果。
6. 吸痰完毕,妥善处理使用过的器械,防止交叉感染。
六、操作后处理1. 操作者洗手,脱去手套,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规范进行处理。
2. 将吸痰器归位,保持操作环境整洁。
3.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评估吸痰效果。
通过以上操作规程,可确保吸痰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第2篇一、目的吸痰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护理操作,用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改善通气功能。
吸痰法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一)经口腔或鼻腔吸痰法1、目的应用负压吸出口腔及气道痰液或将气道误吸入的呕吐物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评估⑴患者的神志、呼吸状况,判断是否有呼吸困难,听诊是否有痰鸣音。
⑵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
⑶患者的口鼻黏液是否正常,有无鼻中偏曲。
⑷患者的合作程度。
3、操作程序⑴素质要求(衣帽、仪表、态度)⑵洗手、戴口罩⑶准备用物①备吸痰盘:治疗碗1个(盛放生理盐水或凉开水)镊子(或持物钳)1把,无菌纱布数块、吸痰管数根(一次性)、注射器1个。
②电动吸引器(置100ml清水,按吸痰量投放含氯消毒剂,以达到有效消毒浓度),必要时备开口器、压舌板。
⑷携用物至床旁①查对床头牌、呼唤患者姓名。
②吸痰器放于适当位置。
③检查电源的电压与吸引器的电压是否吻合。
⑸试吸①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
②检查各管连接是否正确。
③打开开关,检查吸痰器的性能,调节负压。
④检查患者的口腔,取下活动义齿;协助患者头转向操作者一侧并略后仰。
⑤打开吸痰管包装袋,右手握包装袋露出吸痰管尾端,左手握住吸引管接头,将吸痰管与吸引管对准衔接。
⑥左手持吸引管,右手撤掉包装袋,用持物钳夹住吸痰管前端,吸取少许生理盐水,湿润吸痰管前端并查看吸力。
⑹吸痰①经口腔吸痰:吸痰管由口颊部插至咽喉部15cm左右,在无吸力情况下,乘患者吸气时,平稳快速将吸痰管插入。
②经鼻腔吸痰:如口腔吸痰困难时,可采用经鼻吸痰法(颅底骨折患者禁用),在患者吸气时,平稳快速将吸痰管沿鼻道插至咽喉部,其深度约20~25cm。
③手控吸引力,旋转退管吸痰(防止固定一定吸引力)。
④昏迷患者可用压舌板将口启开,若患者有舌根后坠情况,在吸引前将下颌托起或用舌钳将舌拉出。
⑤每次吸痰不超过15s。
⑥可反复进行至痰液吸净(吸痰管提出后可用生理盐水吸引冲洗管腔)。
⑦操作完毕,将此次使用的吸痰管弃于医用垃圾。
⑧将吸引管插入1:5000呋喃西林溶液内吸取少许溶液,冲洗管腔。
⑨吸痰完毕,关上吸引器开关,将吸引器管头放置呋喃西林溶液瓶内保留。
吸痰的注意事项小儿吸痰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护理方法,主要目的是清除呼吸道中的痰液,帮助患儿更顺畅地呼吸。
以下是一些吸痰的注意事项,特别是针对小儿进行吸痰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操作前准备:在进行吸痰之前,要先准备好吸痰设备,如吸痰器、痰瓶等。
确保设备的干净卫生,可以在痰瓶上放入一些生理盐水或温开水,以帮助稀释痰液。
同时,要洗手并戴上手套等清洁工具,确保操作的卫生。
2. 安静舒适环境:在进行吸痰时,要保持周围的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声音、光线等刺激干扰患儿。
也可以在患儿的床旁边放上一些安抚的玩具或毛绒玩具,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增加他们的舒适感。
3. 保持患者的姿势:在吸痰过程中,患者的姿势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小儿吸痰时应尽量使其半坐位,或者稍微倾斜,以利于痰液的排出。
需要保持头部微微向前倾斜,避免头后仰或过度低头。
4. 注意吸痰的频率和时机:吸痰的频率要根据患儿的病情来决定。
一般来说,儿童吸痰的时间间隔较短,每2-3个小时进行一次吸痰。
可以根据痰液的多少和患儿的舒适度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吸痰。
5. 吸痰的力度和时间:吸痰时要注意力度的控制,切忌过度用力。
吸痰的时间也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既不能过短,也不能过长。
一般来说,每次吸痰不超过10秒为宜。
6. 保持痰瓶的清洁:在吸痰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更换痰瓶,以避免细菌的滋生和交叉感染。
吸痰结束后,要将痰液从痰瓶中倒出,然后用温开水或消毒液冲洗干净,晾干后收好备用。
7. 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在吸痰的过程中,要时刻观察患儿的情况,特别是注意他们的呼吸情况和意识状态。
如果发现患儿有呼吸困难、咳嗽或呼吸急促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吸痰,并及时就诊。
8. 配合家属的护理:作为医护人员,在吸痰的过程中,要与患儿的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告知他们吸痰的注意事项。
同时,要帮助家属学习正确的吸痰方法,并指导他们在家中进行吸痰护理。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吸痰是一种医疗操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
新生儿吸痰操作方法
1. 准备好吸痰器具,保持器具的清洁卫生。
2. 将新生儿放置在平坦的床面上,使用一个坚固的护理台垫,将新生儿的头部稍微向下倾斜。
3. 用清洁的手,小心翼翼地将新生儿的头部稍微向一侧倾斜,以便清晰地看到婴儿的口腔和鼻腔。
4. 使用吸痰器具,将管子插入婴儿的口腔或鼻腔内,并轻轻地吸出痰液。
5. 在吸痰的过程中,要非常小心并尽量避免刺激到婴儿的喉咙或鼻腔。
6. 在吸痰完成后,轻轻地将婴儿的头部放回原位,并使用一个软质的湿毛巾轻轻地擦拭婴儿的口腔和鼻腔,以保持清洁和舒适。
需要注意的是,吸痰时要特别小心,以避免对婴儿造成不适或伤害。
如果您对吸痰操作不太熟悉,建议请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操作或接受培训。
吸痰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吸痰术,这可是个医护人员的小“绝技”呢。
咱们先说说这吸痰术的操作步骤。
你看啊,就像清理一条堵塞的小河道一样,得先把工具准备好。
要拿好合适的吸痰管,这就好比疏通河道的小铲子,大小得合适,太粗了塞不进去,太细又没效果。
还有吸引装置,得保证它能正常工作,就像汽车要加油才能跑一样,这装置没调好可不行。
在给患者进行吸痰之前啊,得先检查患者的口腔或者鼻腔,看看有没有什么异物或者黏膜损伤之类的。
这就像我们进一个房子打扫卫生之前,得先看看房子的结构有没有破损一样。
要是黏膜破了,那可不能莽撞地就把吸痰管往里塞,得小心谨慎些。
接着就可以把吸痰管轻轻插入了。
插的时候要温柔啊,就像把一根丝线穿过针眼一样,动作要轻,方向要准。
如果是经口腔吸痰,要注意舌头的位置,别让吸痰管被舌头挡住了路。
要是经鼻腔吸痰呢,那就更要小心了,鼻腔可是很敏感的,就像一个娇嫩的小花蕊,稍微用力不当就会让患者不舒服。
吸痰管插进去合适的深度之后,就可以开始吸痰啦。
这时候吸引装置就开始工作了,就像一个小吸尘器一样,把痰液都吸走。
但是这个吸力也不能太大,要是太大了,就像狂风扫落叶一样,会把患者的黏膜也吸伤的。
要慢慢地、稳稳地把痰液吸出来,就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一点来。
那吸痰术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这就像开车上路有交通规则一样,吸痰术也有它的规矩。
首先啊,每次吸痰的时间不能太长,要是太长了,就像一直揪着一个人的耳朵不放一样,患者会很难受的。
一般来说,不超过15秒就比较合适。
还有呢,吸痰管不能重复使用,这就好比我们吃饭的筷子,用过一次就脏了,不能再接着用。
重复使用吸痰管那可是很不卫生的,容易把病菌带给患者。
在整个吸痰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要是患者的脸色变得很难看,或者有什么不舒服的表现,就像你看到一个人突然皱起眉头一样,那就要赶紧停止吸痰操作。
这就好比你做饭的时候,锅里的水都冒出来了,你就得赶紧关火一样。
再说说这吸痰的频率吧。
吸痰法【2 】的操作程序及留意事项(一)经口腔或鼻腔吸痰法1.目标运用负压吸出口腔及气道痰液或将气道误吸入的吐逆物吸出,保持呼吸道通行.2.评估⑴患者的神志.呼吸状况,断定是否有呼吸艰苦,听诊是否有痰鸣音.⑵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形.⑶患者的口鼻黏液是否正常,有无鼻中偏曲.⑷患者的合作程度.3.操作程序⑴本质请求(衣帽.内心.立场)⑵洗手.戴口罩⑶预备用物①备吸痰盘:治疗碗1个(盛放心理盐水或凉开水)镊子(或持物钳)1把,无菌纱布数块.吸痰管数根(一次性).打针器1个.②电动吸引器(置100ml清水,按吸痰量投放含氯消毒剂,以达到有用消毒浓度),必要时备启齿器.压舌板.⑷携用物至床旁①查对床头牌.召唤患者姓名.②吸痰器放于恰当地位.③检讨电源的电压与吸引器的电压是否吻合.⑸试吸①向患者说明吸痰的目标.②检讨各管连接是否精确.③打开开关,检讨吸痰器的机能,调节负压.④检讨患者的口腔,取下运动义齿;协助患者头转向操作者一侧并略后仰.⑤打开吸痰管包装袋,右手握包装袋露出吸痰管尾端,左手握住吸引管接头,将吸痰管与吸引管瞄准连接.⑥左手持吸引管,右手撤失落包装袋,用持物钳夹住吸痰管前端,汲取少许心理盐水,潮湿吸痰管前端并查看吸力.⑹吸痰①经口腔吸痰:吸痰管由口颊部插至咽喉部15cm阁下,在无吸力情形下,乘患者吸气时,安稳快速将吸痰管插入.②经鼻腔吸痰:如口腔吸痰艰苦时,可采用经鼻吸痰法(颅底骨折患者禁用),在患者吸气时,安稳快速将吸痰管沿鼻道插至咽喉部,其深度约20~25cm.③手控吸引力,扭转退管吸痰(防止固定必定吸引力).④晕厥患者可用压舌板将口启开,若患者有舌根后坠情形,在吸引前将下颌托起或用舌钳将舌拉出.⑤每次吸痰不超过15s.⑥可反复进行至痰液吸净(吸痰管提出后可用心理盐水吸引冲洗管腔).⑦操作完毕,将此次运用的吸痰管弃于医用垃圾.⑧将吸引管插入1:5000呋喃西林溶液内汲取少许溶液,冲洗管腔.⑨吸痰完毕,关上吸引器开关,将吸引器管头放置呋喃西林溶液瓶内保留.⑺不雅察①吸痰前可增长氧气吸入.②不雅察患者面色.呼吸是否改良.③不雅察痰的性质.色彩,吸痰器储液瓶内液体不可超过瓶体的2/3.⑻吸痰后①擦净患者面部.②倾倒储液瓶内的容物.③整顿用物.④洗手.⑼记载痰量及性质.4.留意事项⑴一次吸引时光不宜超过15s,持续吸引总时光不超过3min.吸引负压不可过大,一般成工资300~400mmHg,小儿为250~300mmHg,以免毁伤呼吸道黏膜.⑵插管时不应有负压,以免毁伤呼吸道或口腔黏膜.⑶储液瓶内痰液应实时倾倒,瓶内液体不能超过瓶体的2/3量,以免将液体吸入气泵内破坏机械.⑷吸引管及储液瓶要准时消毒,痰液(在吸痰前吸痰瓶放含氯消毒剂,最终比例为1:1000)消毒后再倾倒.⑸吸痰法是一项急抢救理技巧,操作时动作应精确.轻柔.迅速,吸痰进程要留意不雅察呼吸.(二)人工气道吸痰法1.用物电动吸引器,无菌吸痰盘,20cm×30cm带盖方盘1个(盛放无菌吸痰管数根),消毒止血钳1把(置于镊子罐内),镊子1把,换药碗.带盖珐琅缸(500ml)2个(1个缸内放无菌心理盐水,1个缸内放纱布),湿化液,5ml和10ml打针器各一个,酌情备盛放消毒液的小桶.2.操作程序⑴同口腔鼻腔吸痰法.⑵如运用吸痰带盖方盘(硅胶吸痰管):打开方盘盖,左手持吸引管,握住接头,右手以持物钳夹取吸痰管,将持物钳移至吸痰管前端,以吸引管接头接取左手的吸痰管接头使之连接.⑶左手持吸引管,右手以持物钳夹取吸痰管,吸引无菌心理盐水少许,潮湿吸痰管前端,并查看吸引力.⑷在无吸力状况下(可折住吸引管)从插管或套管内插入吸痰管,其插管深度取决于痰液的地位(吸痰前断定).一般吸痰管插入应长于人工气道至气管隆凸之上,气管插管时,吸痰管应插入30~35cm以上,气管再套管时,应插入10~15cm以上.⑸痰管送到必定(幻想)深度后再启动吸引器,自下往上慢慢移动,并阁下扭转,提出后用心理盐水冲洗管腔,将吸痰器弃于消毒液中(一次性吸痰管则弃于医用垃圾袋内).⑹如病人痰液比较粘稠,可在吸痰前向气管内滴入湿化液.⑺将吸引管头插入1:5000呋喃西林溶液,吸少许溶液,冲洗管道并置于瓶内保留.⑻吸痰管经浸泡消毒后,再冲洗.晾干.高压灭菌后备用.3.留意事项⑴严厉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吸引时,从深至浅,已抽出的吸痰管不能反复插入吸引.⑵吸痰时防止内套管脱出,吸痰管其外径不超过人工气道内径的1/2,防止负压过大消失肺泡萎缩.⑶呼吸衰竭患者吸痰前,可加大氧浓度3~5min后,再赐与吸痰,以防吸痰后消失低氧血症.⑷吸痰盘及用物每日改换消毒一次.每吸痰一次改换一根痰管,不得反复运用.吸口腔或鼻腔的痰管切忌进入人工气道内吸引.。
小儿吸痰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为什么需要吸痰?
小儿的呼吸道发育不完全,易受到痰的干扰,特别是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孩子更容易积聚大量痰液,影响呼吸。
此时,需要进行吸痰,将痰液排出来,以保证呼吸畅通。
2.吸痰的操作要点
(1)进痰管前,需要事先准备好工具。
吸痰管、吸球、生理盐水、护垫、口罩及手套等。
(2)让孩子放松身体,侧着身体,使呼吸能够自如地进行。
(3)准备好吸球,调好大小,将生理盐水放入吸球中。
(4)将痰管沾湿并涂上润滑油。
(5)将痰管缓慢地插入孩子口腔,同时让孩子轻轻吸气。
(6)缓慢地将痰管向下推进,直到到达喉咙深处,孩子有咳嗽感时,就是进入气管。
(7)这时,将吸球中的生理盐水注入孩子口腔中,并快速拔出痰管,用吸球吸取口腔中的痰液。
3.注意事项
(1)吸痰的次数不要过多,最好保持在1-2次。
(2)吸痰前需要观察孩子的生命体征,确保孩子的呼吸稳定,不要在孩子呼吸急促或疲劳的情况下吸痰。
(3)痰管过长或使用过于频繁会导致呼吸道的损伤,应该谨慎使用。
(4)吸痰时,要轻轻操作,不要用力,避免刺激喉部。
(5)注意个人卫生,使用干净的吸痰管和手套,并做好消毒工作。
吸痰是小儿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对于复杂的吸痰技术,需要医护人员或家长经过专业训练后进行操作。
吸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状态,以免对孩子带来过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