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学》第六章常用的收集整理非数字资料的方法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36.50 KB
- 文档页数:13
第六章全面质量管理本章主要内容全面质量管理内容PDCA循环QC小组活动5S 运动虽然统计质量控制方法对预防废品发生的作用得到公认并在大量的生产实践中收到了明显成效,但是还存在着下列不足之处:①只重视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②只注意对制造的工序进行控制,未考虑对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③统计方法难度大,一般管理人员和工人难以掌握,因此这种管理方法的推广有一定的难度。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大量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大型复杂机电产品投入使用,而这些产品中任何一个元件的失效,都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为此,人们对产品(或服务)质量提出了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由于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各种影响质量因素的控制来实现,这就要求质量管理必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在20 世纪50 年代末期到60 年代初期,从系统的角度分析组织的理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产生了权变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分支--- 系统理论。
曾担任过美国贝尔公司总经理的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 1886---1961)是系统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把系统定义为是相互依赖的各部分以一定的形式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
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依赖存在的众多因素所组成的。
例如一个企业是由生产部门、市场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和人事部门等组成的。
生产部门生产的产品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市场的销售情况;采购部门所采购来的原辅材料质量好坏与成本的高低,会影响到产生部门的产品质量和产品成本,进而影响销售和利润等。
局部最优不等于整体最优,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确保组织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协调,以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
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即组织是一个和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系统,组织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20 世纪60 年代,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费根堡姆和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将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引入质量管理领域,提出了 "全面质量管理”管理概念(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简称:TQM,其涵义表现为:①单靠数理方法控制生产过程还不够,还需要有一系列的组织管理工作;②产品质量是在市场调查、设计生产、检验、销售全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又在不断循环中螺旋式上升提高,可称之为质量进展螺旋(见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