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5
检验科肿瘤标志物检测与评估指南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医学对于癌症的检测与评估方法也日益丰富和多样化。
其中,肿瘤标志物检测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方法,用以辅助癌症的筛查、诊断和预后评估。
本文将重点介绍检验科中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并提供相应的评估指南。
一、引言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是一种通过检测人体内特定蛋白质、酶或基因等物质的水平来评估癌症风险、诊断和监测治疗效果的方法。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某种类型的癌症,还可以用于评估肿瘤的预后情况。
二、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1. CA15-3CA15-3是乳腺癌患者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其检测方法主要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进行。
检测时,将患者血液样本与特定抗体结合,然后测定发光值以确定CA15-3的水平。
2. CEACEA是结直肠癌和部分其他癌症的肿瘤标志物。
其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酶免疫测定法(EIA)和放射免疫测定法(RIA)。
这些检测方法通过特定抗体的结合反应来确定CEA的浓度。
3. PSAPSA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的检测。
其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放射免疫测定法(RIA)。
这些方法通过特定抗体与PSA结合来测定其浓度。
4. AFPAFP是肝细胞癌和胎儿神经管缺陷等疾病的肿瘤标志物。
其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和免疫化学发光法(ICMA)。
这些方法通过特定抗体与AFP结合来确定其水平。
5. CA125CA125是卵巢癌的肿瘤标志物。
其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
这些方法通过特定抗体的结合反应来测定CA125的浓度。
三、肿瘤标志物的评估指南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在临床上需要进行综合评估,因为某些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者患有癌症,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因此,以下为肿瘤标志物的评估指南:1. 结果解读根据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将其分为阴性、阳性和可疑阳性三种情况。
癌胚抗原报告解读简介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简称CEA)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通过对CEA的检测可以提供肿瘤的诊断、预测和监测。
本文将对癌胚抗原报告进行解读,包括CEA的意义、正常范围、异常结果的可能原因、诊断价值及报告的解读建议等内容。
CEA的意义CEA广泛存在于人体胚胎组织和成人某些细胞中,特别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上皮细胞,大多数恶性肿瘤也可以分泌CEA。
因此,对CEA的检测可以作为肿瘤的筛查和监测指标。
尽管CEA在肿瘤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但其变化趋势和水平可以提供一些指导意义。
正常范围CEA的正常参考范围因实验室方法和个人差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对于非吸烟者,其正常CEA值的上限为5 ng/ml;而对于吸烟者,由于烟草对CEA 水平的影响,其正常参考范围可能稍高于非吸烟者。
异常结果的可能原因CEA水平的异常升高可能与以下情况相关:1.恶性肿瘤:CEA水平升高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特别是消化系统肿瘤(如结直肠癌、胃癌等)和肺癌等。
然而,CEA水平的升高并不能确定肿瘤的特定类型和位置,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行。
2.良性病变:一些良性病变,如良性肿瘤、慢性炎症和肝硬化等,也可以导致CEA水平升高。
因此,在评估CEA异常升高的患者时,需要综合考虑其他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
3.吸烟:吸烟会对CEA水平产生影响,导致其升高。
吸烟者在进行CEA测定时,应该考虑到吸烟对结果的影响,并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诊断价值CEA的测定对于肿瘤的诊断和监测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
因此,单独CEA的升高并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恶性肿瘤,更不能确定其类型和位置。
一般而言,如果CEA连续两次检测结果升高,建议进一步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此外,在CEA监测方面,对于已经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通过监测CEA水平的变化可以了解肿瘤治疗的反应和预后。
肿瘤标志物全套解读肿瘤标志物是一类存在于人体内,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它们可以反映出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等病理生理过程。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肿瘤的早期发现、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血清学检测、组织检测和尿液检测等。
检测结果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
一般来说,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升高可能提示肿瘤的存在,但正常水平并不能完全排除肿瘤。
因此,肿瘤标志物的解读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等。
这些标志物在不同的肿瘤类型中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
例如,CEA升高可能与肺癌、结直肠癌等肿瘤相关;AFP升高要警惕肝癌和胚胎性肿瘤;CA125升高则可能与卵巢癌、乳腺癌等肿瘤有关。
当肿瘤标志物异常时,患者不必过于恐慌,但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B超、CT、MRI等,以明确诊断。
若确诊为肿瘤,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然而,肿瘤标志物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单个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有时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
其次,部分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的异常。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肿瘤标志物检查应与其他检查方法相结合,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查,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1.根据个人风险因素和家族病史,选择适当的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查。
2.遵循医生的建议,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进行全面评估。
3.定期复查,密切关注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肿瘤风险。
总之,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肿瘤诊断和监测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教你看懂乙肝三系和肿瘤标志物化验单作者:罗伟来源:《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2019年第02期在健康体检时,人们通常会看到乙肝(乙型肝炎)三系检测结果,中老年人还会有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
那这些检查结果的英文缩写字母和数字是什么意思呢?乙肝三系,即三对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包括以下六个指标。
HBsAg(乙肝表面抗原) ;它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志。
抗-HBs(乙肝表面抗体) ;它是由HBsAg诱导产生的,被认为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它的出现标志着能对HBV感染产生特异性免疫。
HBeAg(乙肝e抗原) ;表明乙肝处于活动期,并有较强的传染性。
抗-HBe(乙肝e抗体) ;它的出现,表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减弱。
抗-HBc(乙肝核心抗体) ;包括抗-HBclgM(乙肝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出现早,但消失较快,持续时间短,故化验报告单上抗-HBclgM抗体阳性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复制的标志。
HBcAg(乙肝核心抗原) ;存在细胞核内,检测复杂,一般情况下不易检测到。
HBcAg阳性提示病人血清中有感染性的乙型肝炎病毒存在,含量较多,复制活跃,传染性强,预后差。
前五项检查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乙肝两对半”。
HBsAg、HBeAg、抗-HBc阳性,而抗-HBs及抗-HBe阴性,即乙肝三系1、3、5项阳性,则俗称“乙肝大三阳”,为急性或慢性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HBsAg、抗-HBe、抗-HBc阳性,而抗-HBs、HBeAg阴性,即乙肝三系1、4、5项阳性,则俗称“乙肝小三阳”,为急性或慢性乙肝,但传染性较弱。
抗-HBs 陽性,其余四项阴性者,即为乙肝感染后康复,或为乙肝疫苗接种者,已有免疫力。
接种乙肝疫苗前为什么要化验乙肝三系?首先,“大三阳”“小三阳”状态时再注射乙肝疫苗已经无效。
表面抗体阳性代表已有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以是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此时其他指标均阴性,也可能是自然感染已经康复的标志,此时伴有核心抗体阳性。
检验科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与解读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患者体内可以检测到的一种特殊标记物质,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可以对肿瘤患者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效果的监测。
在检验科中,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有多种,本文将对其中的几种常见方法及其解读进行介绍。
一、血清学检测法血清学检测法是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检测其中的肿瘤标志物浓度来判断是否存在肿瘤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非侵入性,适用范围广。
常用的检测项目有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
当血液中这些标志物的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时,可能提示患者存在相应的肿瘤风险。
但需要注意的是,血清学检测法无法确定具体的肿瘤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不能作为肿瘤的唯一诊断手段。
二、免疫组化检测法免疫组化检测法是通过对患者组织样本进行染色、观察和分析来确定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情况。
通过使用特定抗体与标志物进行特异性反应,可以确定肿瘤标志物在组织样本中的分布和表达水平。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明确标志物在具体组织中的位置和浓度,有助于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常见的免疫组化检测项目有ER、PR、HER2等。
但是,该方法需要较为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且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对标本处理和染色条件有较高的要求。
三、分子生物学检测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法是利用DNA、RNA、蛋白质等分子水平的变化来判断肿瘤标志物的存在与否。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高灵敏度、高特异性,能够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
常用的检测项目有基因突变、融合基因等。
通过检测肿瘤细胞中的基因变化,可以了解肿瘤的遗传特征,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然而,该方法的缺点是操作较为繁琐,需要较长的检测时间,且成本较高。
四、细胞学检测法细胞学检测法是通过对患者细胞样本进行镜下观察和分析来确定肿瘤标志物的存在与否。
该方法的优点是结果直观,可以确定肿瘤的种类和恶性程度。
常见的细胞学检测项目有涂片染色、细胞组织培养等。
然而,细胞学检测法的准确性受到技术人员经验和样本质量的影响,需要配合其他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如何看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导读:不少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烦恼,手拿体检报告,往往因为读不懂其中的一些数据和指标而焦急万分。
比如,当发现几个肿瘤标志物的指标高出了参考值,就异常慌张,主观地认为自己得了肿瘤。
那么,肿瘤标志物究竟是什么意思?该如何读懂与它有关的指标呢?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不少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烦恼,手拿体检报告,往往因为读不懂其中的一些数据和指标而焦急万分。
比如,当发现几个肿瘤标志物的指标高出了参考值,就异常慌张,主观地认为自己得了肿瘤。
那么,肿瘤标志物究竟是什么意思?该如何读懂与它有关的指标呢?我们今天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作为参考依据,拥有特殊性质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的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者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
当机体发生肿瘤时,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的某些肿瘤标志物就可能会相应的升高。
通过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可以在肿瘤普查中早期发现肿瘤病人,帮助观察抗肿瘤治疗疗效以及判断预后。
目前主要发现的肿瘤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原125(CA125)、糖原153(CA153)、糖原19-9(CA19-9)、糖原724(CA724)、糖原211(CA211)、铁蛋白(Fer)、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组织多肽抗原(TPA)、糖原242(CA24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TG)、抗甲状腺球蛋白(ATG)、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ATPO)。
指标轻度升高,不要轻下结论通常来说,医生会根据不同的肿瘤检查不同的标志物。
但是,现今所知的肿瘤标志物绝大多数不仅存在于恶性肿瘤中,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
因此,某些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比较差,也就是假阳性和假阴性率比较高。
由此可见,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只有持续观察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才能作为判断依据。
女性肿瘤五项检验报告单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XX岁体重:XXkg 身高:XXcm检验项目:1.癌胚抗原(CEA)2.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3.颜面肿瘤抗原(CYFRA21-1)4.CA1255.CA19-9检验项目结果解读:1.癌胚抗原(CEA):正常范围:0~5.0 ng/mL本次检测结果:6.0 ng/mL结果解读:癌胚抗原(CEA)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其升高可能与多种恶性肿瘤相关,包括结直肠癌、肺癌、胃癌等。
本次检测结果超过正常范围,提示可能存在潜在的恶性肿瘤风险,建议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或其他相关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的存在。
2.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正常范围:0~1.5 ng/mL本次检测结果:1.2 ng/mL结果解读: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常用于鳞状细胞癌的筛查和监测。
本次检测结果在正常范围内,提示目前暂无鳞状细胞癌的风险。
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指标可能受到一些非恶性疾病的干扰,如湿疣(尖锐湿疣)。
建议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是否需要更多的筛查或随访。
3.颜面肿瘤抗原(CYFRA21-1):正常范围:0~3.3 ng/mL本次检测结果:4.0 ng/mL结果解读:颜面肿瘤抗原(CYFRA21-1)是一种较为特异性的肺癌标志物。
本次检测结果超过正常范围,提示可能存在肺癌的风险。
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指标也可以在其他恶性肿瘤(如头颈部肿瘤等)以及一些非恶性疾病中出现升高。
建议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或其他相关检查以排除肺癌的存在。
4.CA125:正常范围:0~35U/mL本次检测结果:30U/mL结果解读:CA125是一种常用的卵巢癌标志物,但也可在其他恶性和非恶性疾病中升高。
本次检测结果在正常范围内,暂时排除卵巢癌的可能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卵巢癌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建议定期复查以确定病情。
5.CA19-9:正常范围:0~35U/mL本次检测结果:40U/mL结果解读:CA19-9是一种常见的胰腺和胆道癌标志物,但也可在其他恶性和非恶性疾病中升高。
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测:如何正确理解检测结果肿瘤就是我们常说的癌症,是指体内某个部位的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和分裂,形成一个肿块。
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恶性肿瘤就比较危险了,它会不断生长扩散,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威胁到生命。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患者体内出现的一种或多种与肿瘤相关的生物分子,它们可以在患者体液或组织中检测到。
肿瘤标志物检测已成为肿瘤诊断、预后和治疗效果评估的重要辅助手段。
然而,由于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疾病、药物、生活习惯等,正确理解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肿瘤标志物的定义和种类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产生的一种或多种特异性生物分子,它们可以在患者体内的血液、尿液、组织和体液中被检测到。
目前已知的肿瘤标志物有上百种,其中许多种类的肿瘤标志物仅出现在某种类型的癌症中,而另外一些则与多种癌症相关。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
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方法肿瘤标志物检测是一项常见的辅助诊断方法,通过检测人体液体或组织中的特定分子物质,以判断是否存在恶性肿瘤。
肿瘤标志物检测已经成为肿瘤诊断、治疗及随访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标志物检测结果并不一定是肿瘤的最终诊断结果,也不能代替其他影像学检查等方法。
肿瘤标志物检测通常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放射免疫测定等多种技术进行。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它可以实现高通量、自动化、高灵敏度的检测。
具体来说,肿瘤标志物检测需要从血液、尿液、腹水、胸水等生物样本中提取出特定的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糖等,并对其进行特异性检测。
其中,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5-3、CA19-9等,这些标志物的检测可通过血液、尿液等样本实现。
一些患者和家属常因某项检验结果轻度改变而惊慌失措,那么,怎么才能正确看肿瘤标志物的结果?
甲胎蛋白(AFP)正常参考值:血清0 25ug/L。
临床意义:①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AFP明显升高,约71%的患者AFP>500ug/L。
②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AFP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其水平常<500ug/L。
③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的患者血清中AFP可见升高。
④妇女妊娠3个月后,血清AFP开始升高,7-8个月时达到高峰,一般在400ug/L以下,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
若孕妇血清中AFP异常升高,应考虑有胎儿神经管缺损畸形的可能性。
癌胚抗原(CEA)正常参考值:血清<5ug/L。
临床意义:①血清CEA 升高主要见于结肠癌、直肠癌、胰腺癌、胃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②CEA连续随访检测,一般情况下,病情好转时血清CEA浓度下降,病情恶化时升高。
③肠道憩室炎、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肝炎和肺部疾病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阳性的百分率较低。
④98%的非吸烟健康者血清<5ug/L。
吸烟者中约有39%的人CEA>5ug/L。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正常参考值:<40ug/L。
临床意义:①前列腺癌手术后,PSA浓度可逐渐降至正常,若手术后PSA浓度不降或下降后再次升高,应考虑肿瘤转移或复发。
②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
肾脏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血清PSA水平也可升高,但必须结合其他检查进行鉴别。
③约有5%的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升高,但PSA在正常水平。
糖链抗原19-9(CA19-9)正常参考值:血清<37U/ml。
临床意义:①胰腺癌、胆囊癌、胆管壶腹癌时,血清CA19-9水平明显升高,尤其是胰腺癌晚期病人,血清CA19-9浓度可达40万U/ml,阳性率约为7⒋9%②胃癌阳性率约为50%,结肠癌阳性率约为60%,肝癌阳性率约为6⒋6%。
③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硬化、肝炎等疾病CA19-9也有不同程度升高。
糖链抗原50(CA50)正常参考值:血清<24U/ml。
临床意义:①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胃癌等血清CA50升高,特别是胰腺癌患者升高最为明显。
②肝癌、肺癌、子宫癌、卵巢癌、肾癌、乳腺癌等也可见CA50升高。
③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黑色素瘤、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有CA50升高现象。
癌抗原125(CA125)正常参考值:血清<35U/ml。
临床意义:①卵巢癌病人血清CA125水平明显升高,手术和化疗有效者CA125水平很快下降。
若有复发时,CA125升高可先于临床症状之前。
②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乳腺癌40%、胰腺癌50%、胃癌47%、肺癌44%、结肠直肠癌32%、其他妇科肿瘤43%。
③非恶性肿瘤,如
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虽有不同程度升高,但阳性率较低。
④在胸腹水中发现有CA125升高,羊水中也能检出较高浓度的CA125。
⑤早期妊娠的头3个月内,也有CA125升高的可能。
癌抗原15-3(CA15-3)正常参考值:血清<28U/ml。
临床意义:①乳腺癌患者常有CA15-3升高,但在乳腺癌的初期敏感性较低,其他恶性肿瘤,如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原发性肝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③肝脏、胃肠道、肺、乳腺、卵巢等非恶性肿瘤性疾病,阳性率一般低于10%。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正常参考值:血清<5ug/L。
临床意义:①子宫颈癌、肺癌、头颈部癌,血清中SCC升高,其浓度随病期的加重而增高。
②肝炎、肝硬化、肺炎、肾功能衰竭、结核等疾病,SCC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
组织多肽抗原(TPA)正常参考值:血清<55U/L。
临床意义:①血清TPA升高主要见于膀胱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和消化道恶性肿瘤。
特别是对膀胱转移细胞癌的诊断敏感性高。
由于TPA的水平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相关,如果TPA水平降至正常,说明肿瘤治疗有效。
②急性肝炎、胰腺炎、肺炎和胃肠道疾病也可见到血清中TPA 升高。
③妊娠的最后3个月可见TPA升高。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正常参考值:血清<15ug/L。
临床意义:①可用于鉴别、诊断、监测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的治疗效果。
治疗有效时NSE浓度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复发时NSE升高,用NSE升高来监测复发要比临床确定复发早4-12周。
②可用于监测神经母细胞瘤的病情变化,评价疗效和预报复发。
③神经内分泌细胞肿瘤,如嗜铬细胞瘤、胰岛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的血清NSE也可增高。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正常参考值:血清男性<5mIU/ml,非妊娠妇女<7mIU/ml,妊娠妇女孕6-8周530-180000mIU/ml;孕9-12周10000-320000mIU/ml;孕6-9月1000-190000mIU/ml。
临床意义:①是诊断早孕,监测先兆流产,异位妊娠的良好指标。
②早期绒毛膜上皮细胞癌、葡萄胎时,血中hCG明显高于早孕的水平。
经过化疗或刮宫治疗后,如果hCG下降不明显,提示治疗效果不佳。
治疗后hCG 下降,以后又见升高,提示复发。
③畸胎瘤、睾丸非精原细胞瘤、胚胎性肿瘤可见hCG升高。
β2微球蛋白(β2M)正常参考值:血清<24mg/L,尿<160ug/L。
临床意义:①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多发性骨髓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都有血清β2M 明显升高,尿中β2M也可增高。
可作为恶性肿瘤病情发展的监测指
标。
②肾脏疾病如急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管炎症、先天性肾小管酸中毒、肾小管药物性损害、肾小管重金属中毒性损害等,尿中β2M升高。
③肾移植排斥反应时,尿中β2M升高。
④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爱滋病等,血清中β2M 升高。
综上所述,虽然各种标志物有其各自的临床意义,但需通过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诊断意见。
一般肺癌查CEA、NSE、TPA、SCC;肝癌查CEA、AFP;乳腺癌查CEA、CA15-3、TPA;胃癌查CEA、CA19-9;前列腺癌查PSA、PAP(前列腺酸性磷酸酶);结肠直肠癌查CEA、CA19-9、CA50;胰腺癌查CEA、CA19-9、CA50;卵巢癌查CA125;睾丸肿瘤查AFP、Hcg;宫颈癌查SCC;膀胱癌查TPA;骨髓瘤查β2M。
患者千万不可在没有病理细胞学诊断依据时见到某项指标轻度增高就疑心患了癌症,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本文网址:/shownews.asp?id=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