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学院2014年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初选-湖北经济学院教务处
- 格式:doc
- 大小:101.00 KB
- 文档页数:4
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5年省级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湖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5.05.15•【字号】鄂学位〔2015〕1号•【施行日期】2015.05.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5年省级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鄂学位〔2015〕1号各学位授予单位:现将2015年省级优秀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选范围2015年全省优秀学位论文评选范围为:1.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在全省学位授予单位获得博士、硕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2. 2015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撰写的学士学位论文;凡涉及国家秘密的各级学位论文不能参评。
二、评选方法与步骤1.省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各单位根据省分配的推荐名额(见附件1)初选推荐,将优秀学位论文初选名单上报省学位办,再由省学位办组织专家评审, 根据专家评审结果确定省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初选名单。
论文初选名单将在省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经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审核确定后正式发文公布。
2.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各单位根据省分配的指标(见附件2)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评审后将论文初选名单在学校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将优秀学位论文名单及工作总结上报省学位办,经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审核确定后发文公布。
各单位优秀论文推荐指标由基数指标和奖励指标组成。
基数指标统一以各单位2015年预计毕业生为基数,分普通高校和独立学院按推荐比例进行测算。
2014年抽检论文结果全部达到优秀的,适当给予奖励推荐指标;抽检论文结果未达到优秀的,评审推荐质量较差的,酌情减少推荐指标。
3.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省教育厅将颁发省级优秀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论文证书和优秀博士、硕士、学士优秀论文指导教师荣誉证书。
湖北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毕业论文(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它既是对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综合检验。
为了加强管理,提高我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第二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认真的学术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第三条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理论研究、实验探索、经济分析、外文阅读、计算机应用以及社会调查、文献资料查阅和口头、文字表达能力等基本技能。
使学生受到一次完整的科学研究基本过程训练。
第三章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安排第四条毕业论文(设计)时间安排在第四学年。
各学院应于第七学期初将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向学生公布,做好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工作,学院调整并确定选题结果。
学生应于第八学期开学前完成文献阅读、外文翻译、开题报告等前期准备工作。
第四章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第五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分管校长统一领导下进行,分级管理,层层负责。
(一)教务处是毕业论文(设计)的学校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是:1.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指导文件和批示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明确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整体目标。
2.负责协调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宏观指导。
3.对各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督和检查,组织评选“校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对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行总结和表彰。
(二)各学院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本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其主要职责是:1.贯彻落实学校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规定,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
2.审查、汇总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安排指导教师,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动员。
华侨大学教务处文件
教务〔2012〕38号
关于公布2012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评选结果的通知
各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技能进行独立工作的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
为了加强和推动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不断提高质量,我校开展了2012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选工作。
经各学院推荐,教务处审定,共有杨辉等86位同学获得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学校决定给予上述同学奖励,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每人500元,现将荣获2012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名单予以公布。
附件:2012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名单
教务处
二○一二年六月十六日
附件:2012届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名单。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文件
校教〔2014〕33号
关于公布2014届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
结果的通知
全校各单位:
根据《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校教[2011]73号)文件,经各院(系)推荐、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格式审查和内容评议,报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评定2014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257篇,其中,一等奖28篇,二等奖58篇,三等奖171篇,现将评选结果予以公布。
附件:《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2014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获奖名单》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2014年6月12日
主题词:公布评选结果通知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办公室2014年6月12日印发
附件: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2014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28篇)
二等奖(58篇)
三等奖(171篇)。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4.01.09•【字号】鄂教高[2014]2号•【施行日期】2014.0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通知(鄂教高〔2014〕2号)各普通高等学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3年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工作的通知》(鄂教高〔2013〕7号)要求,在学校申报推荐的基础上,经网上匿名评审、综合评审和公示,省教育厅研究确定,武汉大学“中外大学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的相关问题研究”等470个项目(其中大学体育研究专项27项,大学英语研究专项21项,研究生教育研究专项21项)为2013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现将名单予以公布,并就项目实施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体现政策导向。
2013年度教学研究项目的实施工作,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2013年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二、坚持育人为本。
2013年度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实施工作,要贯彻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教学相长、师生互动。
通过项目的研究和实施,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就业创业能力。
三、提高工作质量。
要把开展教学项目研究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不断推进教学观念、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坚持教研相结合,寓研于教,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四、实行责任制度。
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的实施实行学校负责制。
各项目承担学校负责组织项目的启动、实施、经费管理及项目进展情况的监督检查。
项目启动前,项目组要完善研究项目实施方案。
学士学位论文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01411118课程中文名称:学士学位论文课程英文名称:Thesis for Applying the Bachelor Degree课程性质:专业必修开课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开课学期:8总学时:14周(其他14周)总学分:14二、课程目标学士学位论文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生在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理论研究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
培养学生以下能力和素养:1、具备通过文献研究等方式对光电信息系统的有效、合理的分析,获得科学合理的结论的能力;2、能够根据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评价光电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根据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能够制订和改进光电系统的设计方案;3、能够就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案、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问题与同行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能够按规范撰写报告、独立设计文稿、有逻辑的表达和准确回应指令;4、理解工程活动所涉及的管理学知识。
三、教学基本要求学士学位论文的内容应属于学生所学专业或相关专业范围,达到全面训练学生的目的。
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尽量从生产、科研和教学的实际问题中选定,其难度和工作量应适应学生的知识能力。
学生通过撰写学士学位论文,应具有应用数字图书馆检索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了解某一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解决一些理论或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具备独立完成一些专业实验的素质,获得专业技能的提升。
1、做理论研究型的学生在答辩前应在教师指导下撰写出一篇学术报告;2、完成一个大题目中某一部分的同学应对整个题目有全面了解;3、数名学生同做一个题目时要各有侧重,应能反应出各自的水平。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七、前续课程、后续课程专业必修及专业选修课程八、参考教材及学习资源由指导教师拟定九、考核方式备注:1、教师评阅:考核内容:考察学生论文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基本要求的情况,工作量是否饱满,以及论文科学性、实用性及创见性是否合理。
湖北省优秀学位论文评审平台评审专家操作手册前言湖北省教育厅学位办优秀学位论文评审平台,旨在方便湖北省教育厅学位办及广大湖北高校及科研院所,更方便的进行优秀论文申报和管理,并响应信息化办公进程而开设的管理平台。
湖北省教育厅学位办优秀学位论文评审平台面向:系统管理员、学位管理员、评审专家三类用户。
系统管理员即湖北省教育厅学位办,学位管理员即是各院校的指定负责人,评审专家即是对论文进行评审的专家及专家组。
围绕着优秀论文申报和管理,各级用户拥有不同的权限和职责。
系统管理员管理申报单位用户,学位管理员管理本校专业库、专家库及论文分配。
各类用户只需输入自身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陆相对应的平台,如图:下面将介绍评审专家用户在平台上的工作流程、操作方法以及能够实现的功能:评审专家用户专家用户所能使用的功能主要包括论文管理和用户管理。
除此之外,还具有修改密码和退出管理平台的功能。
用户以评审专家的身份登陆后台,如图:第一步:登录系统:评审专家输入用户名及密码登录本系统,进行学位论文评审。
注意:用户名和密码禁止为空!第二步:选择功能菜单进入系统后,页面上方显示两个功能项,“论文管理”和“用户管理”,如下图所示:1、论文管理点击“论文管理”页面下的“论文评审”,可以看到所有分配到您后台待评审的论文信息将以列表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图:1.1点击论文的“pdf文件”,可以查看论文原文,如图:1.2在待评审论文的列表中选择要评审的论文,点击“开始打分”,如下图:1.3专家进入评分页面,如下图所示:1.4点击此页面中的“查看评分标准”,可以展开此页面,详细的评分标准呈现在您面前,如图:1.5在分数栏中输入您的最后评分,如图:1.6在意见栏中输入您的评审意见,如图:1.7点击“提交”,该篇论文评审完毕。
1.8点击“重新打分”,可以对刚评完的论文进行分数修改;注意:已经评审过的论文将不能退回学校。
1.9点击“评分结果”,可以对评审结果进行查看。
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关于公布2014年新增双学士学位授权专业的通知正文:---------------------------------------------------------------------------------------------------------------------------------------------------- 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关于公布2014年新增双学士学位授权专业的通知(鄂学位[2014]6号)有关高等学校:今年全省共有14个高校申报了新增双学士学位授权专业41个。
对照《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士学位管理保证学位授予质量的通知》(鄂学位[2012]6号)中有关双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及其专业的申报条件,结合各单位的办学条件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经认真审核,同意湖北师范学院等8所高校申报的13个专业新增为双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名单见附件)。
请各有关单位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按照鄂学位[2012]6号文件的要求,认真做好双学士学位的教学与学位授予工作。
不得在未经授权的专业行使双学士学位授予权,不得强制学生辅修双学士学位,不得超比例授予双学士学位,不得降低标准授予双学士学位。
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建设,根据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合理确定辅修专业的学生规模,深化教学改革,抓好教学组织与培养环节,创新培养模式,规范学位管理,切实保障双学士学位的授予质量。
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2014年6月10日附件:2014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新增双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名单序号单位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获学士学位授权年度拟授学科门类1湖北师范学院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2010经济学湖北师范学院050303广告学2010文学2黄冈师范学院080902软件工程2010工学3中南民族大学120203K会计学1993管理学中南民族大学082601生物医学工程2002工学4湖北理工学院082502环境工程2006工学5三峡大学081102水文与水资源工程2010工学6湖北警官学院030101K法学2005法学7武汉生物工程学院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8工学武汉生物工程学院081302制药工程2008工学8江汉大学08020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02工学江汉大学082502环境工程2008工学江汉大学080701电子信息工程2004工学——结束——。
申请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简况表单位代码:4142013251单位名称: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公章)主管部门:湖北省教育厅国家批准建校文号:教发函〔2004〕12号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2012年3月15日填填表说明一、表内各项目要求提供原始材料备查。
二、“专任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分三个部分组成:独立学院自有教师,聘期在两年(含)以上的;母体学校委派,能达到独立学院专任教师年工作量且聘期连续两年(含)以上的;聘期不足两年,达到专任教师年工作量的外聘教师按50%计入;聘期不足一年的不计专任教师。
三、符合岗位资格是指主讲教师具有讲师及以上(含讲师)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
四、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生数+预科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
五、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聘期不足两年的外聘教师数×0.5)。
六、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具有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数/专任教师数) ×100%。
七、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具有副高级以上职务的专任教师数/专任教师数。
八、生均四项经费=四项经费/折合在校生数,四项经费包括本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
各项经费的具体内容为:本专科生业务费: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费用,进行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所需的各种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及加工、运杂费,生产实习费,答辩费,资料讲义印刷费及学生讲义差价支出等。
教学差旅费:教师进行教学调查、资料搜集、教材编审调研等业务活动的市内交通费、误餐费、外地差旅费。
体育维持费:各种低值体育器械和运动服装的购置费、修理费,体育运动会费用,支付场地租金和参加校际以上运动会的教职工运动员的伙食补助费,以及公共体育教研室的业务性报刊、杂志、资料等零星费用。
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教学仪器设备的经常维护修理费。